1960年6月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深入群众 抓先进经验 抓薄弱环节 千方百计 争分夺秒 实现大幅度增产
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大批领导干部深入厂矿促进生产
上海
 同工人一起夺钢日产量猛增32%以上
据新华社上海7日电 进入6月份,中共上海市委负责同志和各钢铁厂的领导干部,亲临钢铁生产第一线,和工人群众一道,猛攻化铁炉熔化率这一关键,展开了夺钢大战,1至5日全市钢产量比5月份同期猛增32.8%。
领导干部下去后,纷纷深入车间、工段和小组,发动群众,抓技术措施上马抓先进经验的推广,和工人群众一同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上钢一厂第三转炉车间化铁炉,推广快速化铁的先进经验以后,上料满足不了要求。市委负责同志率领几十个干部到料场运铁和搬焦炭,鼓舞了工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冶金局在5月底抽调了处长、科长和技术干部八十多人,分别到上钢一厂、上钢三厂、上钢五厂,边劳动,边抓钢铁技术革命中的八项重大措施。上钢三厂化铁炉每小时熔化率,因此比过去提高了二吨到四吨。
江苏
 划片定点分工包干厂厂有人包线线有人管
新华社南京7日电 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各部委、各厅局的部、厅、局长等主要负责人,从5月份以来都亲临生产前线,加强对生产的领导。工业部副部长柳林同志和省计委省煤炭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到徐州煤矿狠抓煤炭增产,使这个矿获得了产量、掘进、基建三丰收。各地市委第一书记也都率领干部,深入厂矿、港站、工地。苏州市委把办公室搬到基层厂矿办公;扬州市委第一书记组织了四十多个部、局长以上干部,划片定点,分工包干,指挥生产;基本做到厂厂有人包,线线有人管。各厂矿企业领导干部也都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扬州灵岩山钢铁厂党委书记、厂长和各科室的负责干部到了炉前,日夜跟班,指挥生产。南京化学工业公司主要干部到机器旁边和工人一起找到了二十多条“变夏天为冬天”(即克服天热对于化工生产不利形势)的增产措施。
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激励了职工们的革命干劲和劳动热情,许多工人说:“领导到现场,我们胆量壮;领导下车间,我们干劲添”。因此生产节节上升。全省5月份生铁产量比4月份提高31%,煤炭产量提高8.96%;6月份又取得了开门红,头五天生铁日产量平均又比5月份提高了3.02%,钢提高8.6%。
山东
分散了解情况集中解决问题原煤产量猛增
据新华社济南7日电 山东省煤炭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纷纷深入矿井,领导工人开展大面积高产,使采煤和掘进效率上升。6月1日至5日,平均每天的原煤产量比5月份平均日产量多二千二百多吨,巷道掘进进尺比5月份平均日进尺增加2.5%左右。
在夺煤大战中,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邓辰西,曾经到新汶、枣庄等煤矿检查和指导工作,给职工们极大的鼓舞。新汶矿务局随即提出“超枣庄、赶淄博”的口号,掀起了竞赛热潮。省工业生产委员会及省委交通工作部的负责人,也先后到枣庄等煤矿,帮助解决短途运输等问题。煤矿系统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生产比以往更加深入。省煤炭局的主要领导干部,近来都分散到各主要煤矿帮助工作,过一定时期就集中起来,分析生产中的新问题,提出措施,再分散下去贯彻执行,收效很好。
吉林
 负责同志深入第一线群众运动迅猛展开
据新华社长春7日电 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书记处书记赵林以及省委工业部、交通工作部和省人委各厅局长等二十多名领导干部,5月中旬以来,分赴吉林、通化、四平、白城、延边等地,深入生产第一线,具体指导全省“夺材、高运保高产”的群众运动。
第一书记吴德等同志到全省资源丰富、工业比较薄弱的白城地区检查工作,指导生产。中共长春市委第一书记宋洁涵、书记处书记沈亚纲,领导全市工业战线发起了攻关战役,猛攻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课题;同时,还大抓先进经验的推广工作,保证6月份生产大幅度增长。中共通化地委除组成十九个工作组下厂下矿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以外,还短期下放了四百余名干部,加强生产第一线的工作。
山西
 深入钢铁基地抓当前增产抓下一步准备
据新华社太原7日电 山西省工业战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生产前线,和广大职工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确保二季生产超一季,提前完成上半年生产计划。
山西省冶金厅厅长、处长等领导干部一百二十多人,组成了两支队伍,一支到各专区、市的钢铁基地和重点企业,协助工作,使钢铁产量节节上升;另一支队伍到省外与订货单位联系,争取第二季度的材料设备能按期得到供应。阳泉矿务局、西山矿务局、山西机器厂、经纬纺织机械厂和山西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的党委书记、局长、厂长、经理等领导干部,都到生产第一线指挥生产,并抓紧做好下一步生产的准备工作。山西机器厂铸铁车间的铸件不能及时清理出来,党委书记、厂长就带领二百多名干部,利用两天的业余时间,清理出三百多吨,保证了加工的需要。福 建 紧抓薄弱环节煤铁产量迅速提高
新华社福州7日电 福建省已有六千名领导干部和技术干部分赴煤铁厂矿,参加生产,领导生产。他们同厂矿基层干部和工人会师车间、工地、炉边,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使煤、铁产量不断上升。
深入厂矿的领导干部,都注意抓薄弱环节和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使生产均衡发展。中共闽侯地委副书记李俞平,率领地质勘察队深入高山密林探矿,依靠当地群众的帮助,找到了品位较高的铁矿,并且立即组织开采,扩大了生铁的生产规模。省里和晋江专署一些负责干部到永春县天湖山煤矿后,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技术员和工人三结合的制度,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使煤的日产量迅速提高。
青海
 70%干部深入厂矿同工人一起战斗
据新华社西宁7日电 青海省工业系统许多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抓计划抓关键抓措施,发动群众提高生产。
目前,许多工业领导机关已有70%的干部深入厂矿企业,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基本建设战线有80%以上的干部到第一线跟班劳动。青海省农牧机械局局长白先民,深入农牧机械厂后,组织职工学习外厂经验,提高了化铁效率和铁水质量,突破了浇铸件供应不上的薄弱环节。天 津 总结快推广快问题迅速解决生产迅速提高
据新华社天津7日电 天津市的两千二百多名市、区和各工业局的领导干部,组成了八十二个检查团,深入工厂、车间,发动群众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解决关键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在生产第一线种的“试验田”已有一百零六个。由市级领导干部组成的检查团,在天津信号厂总结了这个厂产品革命和推广无切削、少切削加工的新工艺、新技术的经验,立即召开了现场比武大会,在全市推广。天津纺织机械厂参观了信号厂产品革命的情况以后,工厂的领导干部立即深入到车间和工人一起动手,修改了十四种产品和五百一十三种部件的设计,提高了产品质量,节约了大量钢材和工时。河西区的检查团由区委书记王玉璞挂帅,通过树立样板,召开一系列的现场会议,使全区原来不够完善的一百多条自动生产线和三百多台自动单机,完善地建立起来,迅速投入生产。
沈阳
 到现场去就地解决问题生产不断上升
据新华社沈阳7日电 中共沈阳市委从4月下旬起,由市委书记挂帅,抽调了工业领导机关干部一千多名,深入各工厂加强对生产的领导。各工厂也都进一步加强和健全了领导干部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的制度。原来深入领导生产较差的沈阳第三机床厂的领导干部,最近恢复了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的制度,组织老工人、技术人员,就地解决所发现的问题。沈阳市玻璃仪器厂领导干部建立了一日三抓的制度,上午到生产现场解决问题,中午责成科室干部下现场具体检查,下午抓次日的生产准备,一抓到底,使生产不断跃进。
鞍山
 领导干部参加劳动随时随地做思想工作
新华社鞍山7日电 在鞍钢职工誓夺6月高产的活动中,中共鞍山市委、鞍山钢铁公司党委、鞍钢各厂矿党委和行政领导干部,纷纷深入生产第一线,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领导干部深入生产后,很注意抓思想教育工作。中共鞍山市委第一书记杨士杰,通过和工人一起劳动,了解职工的思想情况,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基层干部普遍参加了生产,并且提出要做到“一干、二看、三宣传”。一干,就是积极参加劳动,带动大家;二看,就是经常了解群众生产情况和思想情绪,随时随地做思想工作;三宣传,就是宣传先进班组、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
市和公司、厂矿党委领导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后,通过抓小时产量、炉产量、班产量和日产量,不断发现薄弱环节,组织攻关战斗。许多干部还分别在高炉、平炉上种试验田,领导工人开展炉与炉之间的对手赛、表演赛。市委书记兼鞍钢党委书记、公司经理袁振,在第一炼钢厂拿起铁锹和六号平炉工人一起,开展“三勤、二准、一狠”的护炉表演赛。推动各座平炉都以六号炉为榜样,掀起了护炉攻关赛,大攻前墙、水套、炉头三大关键。6月1日至5日,全公司的钢、铁日产水平,比5月份的平均日产水平又有提高。
重庆
 深入厂矿种试验田推广重大先进经验
据新华社重庆7日电 重庆市厂矿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到厂矿、车间、班组、炉子、井下跟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大抓技术革命运动中出现的重大先进经验推广和提高工作,促进生产不断上升。中共重庆市委书记经常深入到重庆钢铁公司,亲自指挥高炉和化铁炉等十项重大先进经验的推广等工作。
许多单位的领导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以后,及时发现和解决了生产中的薄弱环节。铁路运输部门领导干部加强指挥工作和各调度台之间的联系后,使正点率都显著提高。(附图片)
京西矿务局门头沟煤矿的领导干部经常深入井下参加生产劳动。这是矿党委副书记高玉浦(右)和代理矿长刘树森(中),亲自在井下检查顶板安全 新华社记者 傅军摄
鞍钢初轧厂的领导干部和工人一起大闹技术革命。职工们在短期内提出了成千的革新建议,实现了操作方法大革命。这是党委书记陈仿尧(左二)在同工人一起闹革新。
新华社记者 苗明摄


第2版()
专栏:

要闻快报
打开工地界限实行三线施工
西安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职工,在大闹技术革命的同时,大胆进行施工组织上的革命,把以工地为单位的混合施工的方法改变为按区域组织基础、主体、收尾三线施工。由于打开工地界限,基础、主体、收尾工程同时施工,因此从组织上、人力上和任务上解决了基础工程赶不上主体工程,收尾工程拖得过长的老问题,给均衡快速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个公司实行三线施工以后,生产节节上升,成本月月下降,日产值步步提高,各项工作连续飞跃。
洛阳矿山机器厂向联合企业发展
河南省洛阳矿山机器厂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建“卫星”工厂,正逐步向综合性联合企业方向发展。目前投入生产的九个“卫星”工厂已生产出钢材、矽铁、锰铁、型砂等十二种原料、材料和辅助材料,保证这个工厂月月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
现在,这个厂又正在筹建炼铁、洗煤、炼焦、轧钢、水泥、木材等七个中型工厂。这些工厂投入生产后,这个企业所需要的钢材、矽铁、型砂、水泥和焦炭等原料、材料不仅可以全部自给,而且可以支援兄弟工厂。
焦作采矿公司实现“耕三余一”
焦作市采矿公司,从去年第四季度起,就坚持在抓生产的同时,注意抓地质勘探、规划设计和剥离等生产准备工作,实现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准备,两手作战的方法,使矿石生产量达到采一天供两天,超过了“耕三余一”的要求。
大厂带小厂小厂帮大厂
武汉机床厂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采取大厂带小厂,小厂帮大厂的方法,积极和街道工厂协作。武汉机床厂从技术、设备、原材料等方面,给予街道工厂大力援助,使街道工厂很快上了马;街道工厂反过来给武汉机床厂加工各种配件,解决了生产上许多重大问题,给武汉机床厂配套成龙提供了有利条件。
哈尔滨一○五工地猛闯材料关
哈尔滨一○五工地全体职工,为了满足今年施工任务大的要求,正在大搞建筑材料生产,大搞综合利用,大力推广新技术。经过三天奋战,现已建起十三座砖窑,日产红砖一万五千块,全年用砖50%可以自给;建起六座综合利用工厂,使工地全部废料复活,另外,还推广了广州砖薄壳新技术,并用砖薄壳建成了一座职工浴池,节约了很多钢材、木材和水泥。


第2版()
专栏:

为夺钢大战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
鞍钢狠抓机械备品生产
本报鞍山7日电 为了促进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巩固、发展,满足生产不断跃进对机械设备备品的需要,鞍山钢铁公司采取备品生产、计划管理、使用部门三结合的方法,对备品的计划、需要和生产情况进行了深入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协力解决,从而使备品生产做到所供必须是所需,所需又必须及时供给,为上半年完成今年计划的一半和保证下半年生产计划完成,创造了良好条件。
今年以来,伴随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和生产高速度跃进,某些备品的消耗量增大了,备品的生产虽然逐月增长,却仍满足不了需要。4月下旬,鞍钢机械处各机修厂和生产厂矿共同组成有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参加的备品生产检查团,到四十多个厂矿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摸清了各种机械备品的实际需要情况,从而根据轻重缓急,合理安排了备品的生产;对储备不足的备品立即赶制增加储备,对缺欠备品马上安排生产补充,对关键备品急速组织突击,对技术革新运动中投入生产的新机械设备配件,也进行一定数量的储备。近一个月,鞍钢各机修厂共生产了一千多项万余件关键备品,比4月份多生产了35%以上,使磨损的机械零件该换的得到及时更换,保证了机械设备正常运转,提高了设备运用率。
为了使机械设备关键备品在短时间内赶制出来,各机修厂都把关键备品加工件落实到机床、锻件落实到电锤、铸件落实到小组。各机修厂之间、小组与小组和机床与机床之间,展开火热的制造备品竞赛。南部机修厂职工为了使备品生产计划提前与超额完成,努力提高操作技术。全厂仅在5月头二十五天里完成的关键备品,就超过4月全月一倍多。在为第三炼钢厂生产吊车卷筒关键备件时,这个厂的党委书记李景芳等领导干部昼夜亲自跟班,加工速度一道工序比一道工序快,结果比原计划提前五天完成。北部机修厂、西部机修厂也不示弱,纷纷组成抢关键备品突击组等形式,加快备品生产速度,使备品生产计划按期和提前完成。


第2版()
专栏:编后

不容忽视的一着棋
下棋要瞻前顾后,领导生产更要走这一步看下一步。当前工业战线上有一着不容忽视的棋,这就是如何使备品的生产供应,跟上技术革命运动和生产持续跃进的需要。
备品问题听起来是个老问题了。但是,今天提出来却有它新的实际意义。
今年以来,随着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广泛深入的发展,各个工矿企业的技术革新项目上千累万,层出不穷,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创制新设备和改革旧设备。由于运动来势迅猛,不少单位还没有来得及为这些新装备储备足够的备品、备件。为了保证机件磨损后能及时更换,而不影响生产,为了巩固和发展技术革命的成果,有必要切实抓紧生产备品和备件的工作。
从生产方面看,今年很多工矿企业的生产大幅度提高,这一方面是大闹技术革命,用新的、效率高的工具设备代替旧的、效率低的工具设备的结果;另一方面,旧的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也提高了。这样,便增加了某些机件的消耗量,需要供应更多的备品、备件来加强设备维修。
怎样可以多快好省地解决备品、备件的生产、供应问题呢?从鞍钢提供的经验看,首先要对备品生产情况和备品需要情况进行摸底。然后,根据需要和可能,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这样,既可以保证急需的关键备品及时供应,又可以使一般备品得到应有的补充,既保证眼前,又照顾将来。
现在已是需要工矿企业领导人员大抓备品生产的时候了。走好这步棋,就可以为第二步、第三步的生产持续大跃进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2版()
专栏:

红旗杆上了珠穆朗玛峰
新华社记者 郭超人
征服“死亡地带”
在过去世界航空生理学上,曾把拔海八千米以上高度地区称作“死亡地带”。因为随着拔海高度的逐步上升,空气中的氧气也愈加缺乏。据科学家们的测算,拔海高度为零的海平面上,空气中氧气分压是一百五十个毫米水银柱,而到拔海八千米的高度时,氧气分压就下降到四十六个毫米水银柱。这种严重缺氧的状况,给人类身体机能带来各种不良的反应,严重的可致死亡。
因此,在国际登山运动史上,拔海八千米以上的高度,几乎被看作是人类登山活动的“极限”,如果不使用人类自制的氧气设备,即使运动员体格非常强健、技术非常熟练,要攀登到这样的高度,并停留较长的时间,也是难以想像的。
但是,英雄的中国登山队员们却在征服珠穆朗玛峰拔海八千米以上地带的战斗中,用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精神,多次尝试了不用人造氧气继续行军,并且安全、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中国登山队征服珠穆朗玛峰“死亡地带”的战斗,是从5月2日开始的。大队在第三次行军中,冒着风雪和严寒到达拔海七千六百米的山壁以后,一部分队员又继续朝着顶峰前进。
5月2日北京时间十九点,由登山队队长史占春、副队长许竞、藏族队员拉八才仁和藏族队员米马组成的侦察组,开始向拔海八千一百米的高度进发。这时,天色已经昏暗,他们争取当夜赶到,先把营地建起,迎接后面队员的到来。
严重风化的石灰岩的坡岭上,堆积着极易滚动的乱石和岩片。脚踩下去,立刻陷进乱石缝里拔不出来;用力蹬踏,石块就像冰雹一样向岩下滚泻,极易使身体失去平衡而摔倒。为了取得对高山环境更好的适应能力,登山队员们虽然背着轻便的氧气筒,但并没有使用,他们艰难地喘着气,缓慢地挪动着脚步。
天完全黑了,四周朦胧一片,只有远处山峦上的积雪发出微弱的白光。阵阵刺骨的寒风不时撞击着山岩,发出凄厉的啸声。登山队员们用冰镐试探着道路,看着天空的星斗辨别方向。沉重的脚步声在山谷的夜空中震荡,带有钢钉的高山靴踩击在石块上迸出点点火花。深夜,他们终于来到了预定的地方,支好了帐篷。
藏族人民的优秀儿子
携带的少量食品,经过几天来的行军,已经一无所剩了。由于特大的风雪和严寒,运送物资的队伍一直没有跟上。大家每天只能依靠几口炒面、几块糖果,维持半饥半饱的生活。现在,连这种半饥半饱的状态也维持不住了。十多个小时的疲惫行军,大家的肚子都在吱吱叫唤。运送物资的支援小组最快也要到第二天中午才能赶到,如果再饿一夜,明天就不会再有力量前进了,整个行军计划也就会被打乱。人们坐在帐篷里,找不到任何好的办法。这时,藏族队员拉八才仁和藏族队员米马站起来,拿起冰镐,背上背包,坚决地请求允许他们连夜返回拔海七千六百米的营地去想办法。史占春和许竞激动得说不出话,紧紧地和他们握手,怀着难以形容的感动的心情,目送他们往苍茫的夜色中走去。这两个藏族青年整整一天没有休息,此刻为了同志为了集体,又顶着摄氏零下四十度的寒风走上征途。回到拔海七千六百米的营地时,米马已经筋疲力尽,躺在帐篷里一步也动弹不了。但是,运输队仍未赶上来。汉族队员王凤桐、石竞和藏族队员贡布连忙把他们几个人自己携带的共重不到一斤的炒面装好,同拉八才仁一道,在3日的黎明前三点钟赶到了拔海八千一百米的营地。
向“第二台阶”挺进
为了进一步确定突击顶峰的路线,第二天上午,队长史占春带领王凤桐、石竞、拉八才仁和贡布等队员,开始向更高的高度前进。
一路上,登山队员们仍然很少使用人造氧气,虽然他们全身感到特别的疲倦,心脏跳动得特别猛烈,但他们坚持着,他们相信所谓的“死亡地带”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登山队员们踏过点点白雪的山坡,走上一条狭窄的山岭的侧脊,成功地绕过了珠穆朗玛顶峰下著名的“第一台阶”。又过了不久,登山队员们走上了一层铺盖着重重叠叠的黄色风化石的陡坡。这个陡坡像一根腰带一样围绕在珠穆朗玛顶峰的下面,人们叫它“黄色的带子”,这里也曾经是英国“探险队”大伤脑筋的地方。现在,中国登山运动员们又很顺利地通过了。
队员石竞、拉八才仁和贡布三个人在拔海八千五百米的地方停下来,建立中国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上的最后一座营地——“突击营地”,人们将在第四次行军时从这里出发,夺取珠穆朗玛峰的顶峰。
队长史占春和队员王凤桐不满意仅仅在这个高度上的侦察,他们又决定继续前进。从拔海八千五百米出发不远,拦在眼前的就是被英国“探险家”们认为“不可超越”的“第二台阶”。
这是一座陡峭而光滑的岩壁,相对高度约三十米,平均坡度在六、七十度左右,人们几乎找不到任何攀登的支撑点。二、三十年前的英国“探险队”,曾经在这里想尽了一切办法,仍然没有能攀登上去。后来,他们对“第二台阶”下了一个结论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再也不必浪费时间去爬它了。”
世界登山史上的奇迹
史占春和王凤桐匍匐在岩石上向上攀登,他们翻过巨大的岩坡,终于在当天北京时间二十一点登到了拔海八千六百米的“第二台阶”顶部附近的地方,这比第三次适应性行军原定到达的拔海八千三百米的高度,已高出三百米。这时,天已经黑了,眼前黑糊糊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为了准确地找到突击顶峰的路线,他们决定在这里过一夜,等第二天天亮以后再进行侦察。他们在“第二台阶”的岩壁上找到了一条积雪的裂缝,用冰镐挖成一个低矮的雪洞,两个人紧紧地挤着坐在一起。
夜风高啸,雪洞里气温在摄氏零下四十度左右。由于物资运输供应不上,史占春和王凤桐为了给大队开辟出胜利的道路,饿着肚子坚持行军,现在又忍受着寒冷,守候黎明的到来。
因为携带的人造氧气所剩不多,以防备万一,史占春和王凤桐大胆地决定不用人造氧气。他们沉重地喘着气,整整过了一夜。在世界登山史上,在八千六百米的高度不使用氧气,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第二天清晨,珠穆朗玛峰上空万里无云,连绵的峰峦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史占春和王凤桐走出雪洞,现在,珠穆朗玛峰“高不可攀”的顶峰,离他们不过二百多米,尖锥形的顶峰清晰地出现在他们眼前。灰色的岩壁上露出一道道风化的龟文,白雪点缀着狭窄的裂缝。凭着他们丰富的登山经验,他们很快就观察到了一条适宜的登上顶峰的路线。
5月4日,史占春又带领着队员们开始返回山下拔海五千一百二十米的大本营。经过十三天的战斗,他们胜利地“超额”完成了第三次适应性行军的任务。
(三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