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3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学习女飞行员 树立革命的雄心壮志
北京第一棉纺织厂女工 李淑贞
看过话剧《女飞行员》之后,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这样激动呢?因为剧中不仅表现了妇女已是国家的主人,而且表现了她们那种敢想敢干、蔑视一切困难的革命的雄心壮志和英雄气概。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她们的智慧和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是旧社会妇女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旧社会,我们妇女处在最底层。尤其是广大劳动妇女,被人们称为低贱的人。正象剧中杨巧妹的妈妈所说的:“在旧社会,闺女是童养媳,就是闺女的妈也是童养媳呀!”当我听到这几句话,简直控制不住内心的悲痛,禁不住流出热泪。巧妹妈妈的话,说出了旧社会妇女的痛苦。
就拿我来说,因为家里贫困,没法生活下去。九岁的时候,就在青岛国棉三厂当了童工。爸爸怕工头嫌我个子矮,就在我鞋底子上钉了一寸厚的木板。我们家没钱送资本家规定的四样礼物(酒、肉、火腿、月饼),就不让我学技术。进厂三年,一直干的是扫地打零碎的活。后来家里好不容易东拼西凑地给资本家送去礼物,才让我学点技术。我终年吃不上一顿饱饭,个子长得很矮,鞋底下一直钉着一寸多厚、半斤多重的木板子,一天要在车间跑六、七十里路、干十二个钟头的活,简直累得要命。就是这样,工头看你不顺眼时,过来就是没头没脑地打。直到现在,我手上、胳臂上,仍留着一个个伤痕。
万恶的旧社会哪把我们妇女当人看待,资本家给我们女工订了四条制度:一、不许结婚;二、不许生孩子;三、请病假不能超过三天;四、年岁要在四十岁以下。违反其中哪一条都要开除。不但如此,车间的女工稍微长得漂亮一点,工头们就百般进行调戏;出厂的时候,还规定了污辱女工人格的搜身制度。有不少姐妹,由于受辱无处伸冤而跳河自尽了。
现在党和毛主席解放了我们妇女,从政治上、经济上给了我们应有的地位,和男同志一样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在党的关怀和谆谆教导下,出现了象《女飞行员》所描写的妇女也能上天的事迹。这充分表现了我们新中国妇女的豪迈气概。
《女飞行员》中的林雪征,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姑娘,她诞生在长征路途中的雪山上,爸爸妈妈都在革命战争中牺牲了,她是在革命的炮火中长大的。到航校之前,她在部队当护士,在朝鲜战场上负过伤。她的文化水平低,再加上负过伤,因此,在学习飞行原理和学习技术操纵上,都遇到了很大困难。特别是她又当班长,要带领全班的女学员克服种种困难,所以担子就格外重,困难也就格外多。当她遇到一连串的困难而难过时,政委问她,过去在战争中遇到困难时,想的是什么?她回答:“想到世界人民,想到党,想到毛主席!”政委问她,当她报考空军身体不够格拼命地锻炼,终于成功的时候,她又想的是什么?她回答:“党,毛主席!”所以,当政委再给她讲女同志学飞行的重大意义时,她立刻回答说:“政委,我明白啦,困难我不怕,困难有天大,我比天还大。……你放心,我经得住。”
林雪征说得好:如果我们考虑的不是个人,考虑的是党和人民的利益,就是困难再大也能克服,否则什么也干不成。我觉得林雪征这几句简单的话,意义是很深的。党和毛主席解放了我们妇女,如今我们过上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决不能三心二意。
女飞行员们树立了革命的雄心壮志,她们不分昼夜地苦练基本飞行动作。农村来的、旧社会当过童养媳的杨巧妹,为了克服呕吐现象,在身上擦汽油以习惯汽油味,便于驾驶飞机。林雪征处处关心全班姐妹的生活、学习和技术,组织大家交流经验。她这种行动带动了全班同志,发挥了高度的阶级感情。她们为了早日放单飞,苦心向教练求教,终于练出了过硬技术。
女飞行员们就是以这种革命的劲头,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飞上了天,在新中国飞行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话剧《女飞行员》使我受到很大的教育。我们要做真正的革命妇女,必须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
我今年四十七岁了,但是在党的面前,我永远是年轻的。虽然同志们都称我为老师,自己是一个老工人,可是我各方面还很不够。我今后一定要向女飞行员们学习,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但要思想红,技术也要过得硬,在革命的大熔炉里,在纺织战线上,献出我毕生的力量。
〔马敬明记〕(附图片)
《女飞行员》中的五姐妹
林雪征 杨巧妹 项菲 于虹 萧玲玲


第6版()
专栏:

这一课补得好!
——看话剧《女飞行员》随感
易和元
话剧《女飞行员》有许多引人深思的地方,这里且讲一点。
剧中有两次“补课”的场面,一次是教员郭华翔给林雪征和杨巧妹等人补课,因为她们文化水平低,学习飞行理论有困难。郭华翔是一个被解放入伍的空军人员,他搞了二十多年的航空,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但是旧的思想意识比较浓厚,他根本不相信象林雪征、杨巧妹这样文化水平低的姑娘能够学会和掌握现代飞行技术。同时他讲课也不得法,满口外文技术名词,自己累得满头大汗,而学生们却听不懂,越听越糊涂,使他再也讲不下去了。所谓“补课”,并没收到一点效果。
另一次是郭华翔找杨巧妹补课,杨巧妹听说补课,连忙说:我拿笔记本去。郭华翔说:不是我给你补课,是请你给我补课。杨巧妹:给教员补课,这我可不行。郭华翔:你一遇到问题就学毛主席著作,学了就能解决问题,你毛主席著作学得好,一定有好经验。杨巧妹在吃惊之余和几次谦让之后介绍了她的经验,这就是:带着阶级感情学。毛主席的著作是讲革命的道理,就是讲的我们自己的事情,因此越看越爱看,越学越有感情。“带着阶级感情学”?郭华翔始而吃惊,继而若有所悟,最后带着满意的心情走了。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一课补得好。
“带着阶级感情学”,才能学好毛主席著作,这是千真万确的。毛主席著作教给我们革命的道理,教我们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自己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带着无产阶级的感情去学,才能学得好,才能学以致用。如果自己还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屁股还没有移到无产阶级这边来,那末,不管你把毛主席的著作读得烂熟,那也是无济于事的,毛泽东思想也是学不到手的。我们常常看到,有这样一些人,论文化水平是很高很高的,但是学习毛主席著作学得并不好,他们口头上也会背一长串的革命道理,然而并不准备去实行,追求的还是资产阶级那一套。原因无它,归根到底是阶级立场没有变,阶级感情没有变。
我们也看到,许多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他们的文化水平很低,然而学习毛主席著作却学得很好,学了就能用。学了《愚公移山》,就增长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象林雪征那样做到“困难,我不怕,困难有天大,我比天还大。”学了《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就树立了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努力加以贯彻。这奇怪么?一点也不!因为他们是带着无产阶级的感情去学习的,是为做好革命工作去学习的。
飞行教员郭华翔已经开始懂得了补这一课的重要意义,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人,也该很好地补补这一课。不但学习毛主席的著作是这样,在做工作、看问题时也应该这样,要站稳无产阶级的立场,用无产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辨别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香花,什么是毒草。这样,我们的眼睛就会明亮起来,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


第6版()
专栏:

话剧《女飞行员》简介
新中国的妇女,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在各条战线上英雄辈出,为革命事业创造了丰功伟绩。话剧《女飞行员》,就是反映献身飞行事业的女青年的斗争生活的。
剧中着重塑造了五个不同出身、不同性格的女飞行员的形象。她们是:
林雪征。她是革命烈士的后代,是个经历过无数次战斗烽火的共产党员。她文化水平低,在学习飞行过程中,碰到了重重困难。由于腿受过伤,有一个飞行动作老是学不正确,差点被淘汰。但她毫不灰心。她对政委说:“我要尽一切努力飞出来,有一线希望我也决不死心!”她终于飞出来了。
杨巧妹。在旧社会,她是个童养媳。当飞行员,她做梦也没想到过。乡亲们送她来学飞行,为了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她勇敢地来了。她的文化低,学飞行碰到了很多困难。因此对自己能不能“飞上天”发生过怀疑。毛主席的著作给了她前进的力量,经过艰苦的学习,她——旧社会的童养媳,终于飞上了天。
项菲。她出身于穷教员家庭,聪明,热情,富于幻想。因从小生长在大城市,受了不少资产阶级影响。怕艰苦,为个人的事想得多,因而在学习中走了一段危险的弯路。经过党和同志们的帮助和教育,终于改正了错误,和别的同志一样“飞上了天”。
于虹。她是将军的女儿,从小受着革命的教育。她思想好,为人忠诚坦率,遇到一些歪风邪气,就进行毫不留情的斗争。斗争方式有些生硬简单,因此往往不能起到帮助同志的作用,反倒使矛盾加深。她知错即改,知难而进,一片忠心为集体,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萧玲玲。她是工人的女儿,在她身上有着工人阶级的本色:爱憎分明。她朝气勃勃,聪明伶俐。在她的心里,连针尖大的一点事也存不住。她做了不少事情,也?了不少漏子。可对党的指示,毫不含糊,党指到哪里,她就奔向哪里。
这些来自祖国各地,出身、性格都不相同的女青年,抱着做一个空军战士飞上祖国蓝天的理想,投身到革命部队这所大熔炉里来。但是,要达到美好的境界,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思想改造、技术训练、作风培养、身体锻炼……会遇到许多困难、矛盾、斗争;她们有难过的泪水,更有进步的喜悦和胜利的欢笑!她们经过革命熔炉的陶冶,软弱的变得坚强了,坚强的变得更坚强了。她们的思想红、技术精、作风硬,看吧,她们驾驶着银燕,为保卫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贡献着力量。她们为新中国妇女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本版照片均由何名泰摄〕(附图片)
杨巧妹的母亲知道了项菲的怕困难思想后,向她讲旧社会妇女的苦楚,帮助她提高觉悟。
女飞行员们在演练场上勤学苦练着陆动作。
在发生飞行事故后,女飞行员们向牺牲的同志的亲人写了一封信。这是杨巧妹将纸笔递给项菲签字。
女飞行员们完成了空投救灾物资任务后,胜利归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