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从农业的特点出发,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
  魏文伯
近几年来,华东地区农业战线上广泛开展了比学赶帮超运动。特别是去年春季各地认真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反对骄傲自满、故步自封的指示以后,有力地推动了比学赶帮超运动的发展。随后,各省市、各县普遍召开了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议,总结经验,表扬先进,树立旗帜,使运动得到更广泛的开展。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各地都注意抓生产斗争,学先进,找差距,查原因,挖潜力,更深入地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今年以来,华东地区又先后召开了农业会议、春夏收作物生产经验交流会议,着重总结、交流了各地领导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不仅推动了思想政治、生产技术方面的比学赶帮超,而且促进了领导作风、工作方法方面的比学赶帮超;不仅推动了基层的比学赶帮超,而且促进了各级领导之间的比学赶帮超,进一步丰富了比学赶帮超运动。
农业战线上比学赶帮超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大大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集体经济的巩固;有力地推动了各级领导作风、工作方法的改进和干部的革命化。这对于促进农村人民群众的革命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实践证明,比学赶帮超运动是开展农业生产运动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是解决先进和落后矛盾的一种最好的方法,是具体地贯彻执行党的总路线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
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在农业战线上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必须从农业的实际情况、从农业的特点出发。
农业的特点,应当从农业生产、农民群众、农村经济和农村生产条件等各个方面的特点来全面认识。农业生产,是有生命的物质生产,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地区性、季节性特别强。农民群众经过党的长期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经过合作化、公社化运动的实践,社会主义觉悟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农民群众的集体生产积极性是主要的,但还有个体生产积极性的一面。农村经济当前主要是集体所有制,在比较长的时期内还主要是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集体所有制。生产工具在不少地方还主要是手工工具或半机械化的工具。农村居住条件比较分散,文化、经济等条件一般也较差。这些,都是同城市、同工业和其他部门、行业所不同的。能不能从这些特点出发,是农业战线上比学赶帮超运动能不能胜利开展的关键。
怎样从农业的特点出发,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呢?从华东地区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应当正确处理以下四个关系:学习外地经验和学习本地经验的关系,竞赛目标和当前生产的关系,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和执行政策的关系,比学赶帮超运动和“四好”社队、“六好”社员运动的关系。
在学习先进经验中,学习外地经验是需要的。但是,更要注意学习本地的先进经验。因为本地的经验,一般地说,地区相近,条件相同。“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比起来亲切,学起来方便,赶超起来具体,帮起来及时”,可以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由于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地区性,只有注意树立本地标兵,组织学习本地经验,才能易于为农民接受,易于做到正确指挥,防止瞎指挥。在处理学习外地经验和本地经验的关系中,既要反对满足于学习“看得见、摸得着”的本地经验,对外地经验不相信、不服气,“关门称大王”的倾向;又要反对舍近求远,忽视学习本地经验,盲目地照搬照套外地经验的倾向。几年来,华东农村推广了种“样板田”的方法,使外地经验结合本地经验在当地进行典型试验,树立样板,然后推广,这是使外地经验本地化,把学习外地经验和学习本地经验统一起来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生产周期也较长,只有步步抓紧,环环扣紧,才能保证丰收。所以,如何使比学赶帮超运动经常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各地经验来看,主要的是在运动中要正确处理竞赛目标和当前生产的关系,既要比生产指标、长远目标,更要比当前生产措施,一段一段地比,一段一段地学,及时地赶,及时地帮。如果只比结果,不抓当前,运动就会“两头紧,中间松”,年初竞赛和年终评比时紧张一阵,中间松松垮垮;如果没有一个目标,孤立地比当前生产措施,运动也不易持久。只有把比学赶帮超运动和当前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扭成一股绳,才能保证运动健康、持久地发展。
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是为了把先进单位的先进经验变成整个地区的共同经验,把先进单位的生产水平变为整个地区的生产水平。在运动中应当提倡共产主义风格,发扬共产主义精神,但是,又必须从当前农村经济性质和农民觉悟程度的实际出发,正确执行党的政策。从过去运动中的情况来看,主要的是:在互相支援、互相帮助的时候,要执行等价交换、按劳分配的政策;在强调支援国家、服从长远利益的时候,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在号召艰苦奋斗的时候,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发扬共产主义精神和坚决执行党的政策是一致的,必须统一起来,忽视任何一方面,都会严重地束缚和挫伤群众的积极性。
比学赶帮超运动同“四好”社队、“六好”社员运动,都是农业战线上大搞群众运动的比较好的形式,两者应当密切结合。比学赶帮超要以“四好”、“六好”为目标,“四好”、“六好”要通过比学赶帮超去实现。在比学赶帮超运动中,要吃透别人的先进经验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两头,制订出争取当“四好”社队、“六好”社员的具体规划,把比学赶帮超运动落实到“四好”、“六好”运动中去。
  二
农业战线上的比学赶帮超运动,是一个极为广泛的群众运动。为了使比学赶帮超运动既轰轰烈烈,又踏踏实实地发展,在运动中,各级领导一定要从农业的特点出发,做好深入细致的组织工作。
几年来,华东各地在组织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中,取得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归纳起来,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六个字:总、树、推、请、派、带。
“总”,就是总结经验。总结经验是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的基础工作。只有通过普遍地总结经验,才能有所比较,发现先进。在总结经验中,不但要总结生产技术的经验,而且要总结思想政治、经营管理工作的经验;不但要总结正面的经验,而且要总结反面的经验;不但要总结生产好的地方的经验,而且要总结生产差的地方的经验。这样,实际上是对本单位的生产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检查,先进的地方可以通过比较系统的总结,便于继续提高和组织推广;后进的地方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便于从实际出发,更好地学习先进。
“树”,就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树立先进旗帜。这是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的重要一环。为了使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能“学有榜样,赶超有目标”,层层都要树立标兵,各行各业都要树立标兵。在这个问题上,最重要的是,标兵必须是自力更生成长起来的,而不是依靠额外的特殊优厚的照顾“吃小灶”长大的,这样,先进旗帜才能过得硬,信得过,先进经验才能行得通,推得开。树立标兵很重要,也不容易,但是,做好标兵的巩固提高工作更重要,更不容易。有些标兵往往经不起表扬,产生自满情绪。应当看到,标兵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只有严格要求,耐心帮助,才能使标兵继续前进,发挥更大的作用。
“推”,就是组织推广先进单位的先进经验。推广先进经验,使先进水平成为普遍水平,是一项更重要更艰苦的工作。只抓树立标兵,不抓经验推广,就失去了标兵的意义。推广先进经验是一场两种思想、两种作风、两种方法的斗争。推广先进经验,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应当做深入细致的思想、组织工作。先进经验能不能推广,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的革命化。经验证明,先进经验能不能推而广之,往往就决定于领导有没有努力去推广,有没有用先进的、革命的思想、作风、方法去推广。
“请”,是请进来教;“派”,是派出去学。“请进来,派出去”,是推广先进经验的一种好方法。这个方法,华东各地目前已广泛采用。江苏省苏州专区应各地邀请,已经派出了五百多名种麦能手去各地传授高产经验。著名的棉花高产单位浙江省慈溪县,今年已经应各地邀请,派出了三百三十多名植棉能手外出传授植棉经验。“请进来,派出去”,各有长处。请进来教,收效较快,也便于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外地经验;组织“三结合”的班子,带着问题派出去学,虽不能当时见效,但可以起到“请”所难以起到的作用,可以从先进单位群众的精神面貌、革命干劲中,吸取巨大的精神力量。在这个问题上,主要的是必须防止盲目性和生搬硬套,要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和注意活学活用,必须一切经过试验,因地因时制宜。
“带”,就是组织先进单位同后进单位相互挂钩,一带一,一带二。这也是推广先进经验的有效方法。几年来,各地创造了不少“带”的经验。有的是先进单位系统地总结经验,按农时季节划分段落,做一段,教一段;有的是先进单位事事先走一步,做出样子,请后进单位来查、看、议、学;有的是先进单位和后进单位联合办试验田,共同取得经验然后推广;有的是在重要的农时季节或者遇到重大的事情,举行先进单位和后进单位的联席会议共同研究,统一部署;有的是分段定期相互检查,交流经验,互相帮助。在采取这种方法时,要明确“带”是帮,不能代替领导,不能使先进单位带得过多,负担过重,各级领导也不能依赖于“带”,而对后进单位放松领导、放弃领导。
  三
比学赶帮超运动,既是一个发展农业生产力的运动,又是一个发扬农民群众革命精神的运动;既是一个生产运动,又是一个思想政治运动。在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中,我们一定要自觉地、鲜明地突出政治,从农业的特点出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充分进行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意义和目的的教育,是比学赶帮超运动突出政治的一个十分重要问题。只有真正从思想上明确了开展比学赶帮超是为了提高阶级觉悟,发展生产力,巩固集体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领导才能正确地去指导运动,循着正确目标进行思想、组织工作,防止形式主义和锦标主义的偏向,使比学赶帮超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干部和广大群众社会主义觉悟的过程,成为不断推广先进经验,提高生产水平、管理水平的过程。群众真正明确了这个目标,就可以比较正确地处理社队与社队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不致于将比学赶帮超单纯地看作为比输赢,赌胜负,把竞赛变为竞争。也只有把这个目标真正在思想上扎了根,先进的地方才容易防止骄傲自满、故步自封,看到前进的方向,不断革命,先进更先进;后进的地方也才能更好地激发艰苦奋斗的精神,奋发图强,赶先进,超先进。这一教育工作,不仅在组织发动群众参加运动的时候要做,而且在运动转向纵深发展的时候也要做,要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针对干部和群众的活思想经常地去做,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朝着正确的、健康的道路发展。
在比学赶帮超运动中突出政治,最根本的是必须始终坚持以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为纲,在一切活动中坚持把比思想放在第一位。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要坚持不懈地教育广大贫下中农和其他农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地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同一切违反社会主义利益的倾向作斗争。先进单位之所以成为先进,最根本的是在于他们具有为革命种田的先进思想,是在于他们善于以先进思想为动力来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因此,我们比先进,首先要比思想,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帮后进,也首先要从思想着眼,“学人先学志,帮人先帮心”。特别是领导在推广先进经验的时候,要注意把推广先进思想放在第一位。没有先进思想,就不大容易有先进的技术经验,也不大容易把先进技术经验学到手。上海市南汇县由于过去满足现状,一九六三年前五、六年中增产幅度一直都很小,去年初,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反对骄傲自满故步自封的指示后,深刻检查了满足现状的思想和危害,全县上下痛下决心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去年全县粮食和皮棉的平均亩产都比一九六三年增长四、五成。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政治挂帅,把抓人的工作和抓活思想放在第一位,以政治带技术,才能使一切先进经验更快地成为社会的财富,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在比学赶帮超运动中突出政治,还必须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地对待先进和落后。先进单位的优点、长处、成绩是主要的,但并非一切都是先进的;落后单位虽然缺点、短处、问题较多,但也并非一切都是落后的。先进单位中有薄弱的环节,落后单位中也有积极的因素。所谓学先进,不仅仅是指学习某些先进的单位,而且要学习一切先进因素,学习一切单位的“一技之长”。实际上,比学赶帮超运动不仅是先进帮后进,后进学先进,而且是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群众性竞赛运动。过去有些先进单位和后进单位所以会产生自满情绪或自卑感,主要的就是缺乏一分为二的观点。我们只要不断地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教育干部和群众,就比较容易克服先进单位的自满情绪和落后单位的自卑感,在比学赶帮超运动中做到学中有帮,帮中有学,互学互帮,携手前进。
在比学赶帮超运动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从农业的特点出发,注意农民的特点。在这个问题上,最主要的是要特别重视运用典型进行教育,防止泛泛而论,空洞说教。同时,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一点一滴地去做,经常地去做,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把思想工作和生产工作密切结合起来,把比学赶帮超运动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去学习和运用先进经验。
目前,华东地区同全国各地一样,农业生产新高潮正在深入发展,集体经济越来越巩固,先进单位、先进人物不断涌现,特别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以来,广大干部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大大发扬。这些,都是今后进一步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吸取几年来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就一定能够使农业战线上的比学赶帮超运动,在促进农业生产新高潮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5版()
专栏:

  商业面向农村,促进多种经营
  中共河南省博爱县委副书记 屈存兴
我县从今年四月份开始,从商业战线上,抽调了二百七十二人,组成了商业下乡工作队,带着商品、现金和样品,深入农村,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宣传政策,组织展览,先购后销,有购有销,签订合同、协议,大做买卖,进一步活跃了农村市场,促进了多种经营。
三个月来,商业下乡工作队走遍了全县所有生产大队,组织了二百三十次购销交流活动,现款交易达二十多万元(其中多种经营产品的经营约占百分之四十左右);签订收购合同四百八十六份,总值五十九万九千多元(其中绝大部分也是多种经营产品)。目前,已经实现了二十七万七千多元。农村多种经营门路,已由去年同期的二百八十五种扩大到四百零五种。实践证明,商业下乡工作队深入农村,是促进人民公社开展多种经营的一个好办法,是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结商业下乡工作队这一阶段的工作,我们体会到商业工作面向农村,促进农村多种经营,需要正确地解决下列几个问题。
摆正购和销的关系
生产队、生产大队是集体生产者,又是集体产品占有者。他们生产的农副产品,除了分配给社员消费的一部分产品以外,另一部分产品是要出售的。农副产品变不成钱,他们就不能扩大再生产。社员家庭副业生产的产品,有一部分也是要出售的。社会主义商业如何根据这一特点,如实反映农村商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个带有方向性的问题。过去,有些同志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不是把“买”字放在前边,而是“以销定购”,消极地想经营什么就收什么,想收多少就收多少,什么时候赚钱就什么时候收;商业工作人员下乡不管生产,只是单纯地送货上门。这种做法,实质上是把购销之间的关系摆反了,违背了客观规律,限制了生产,买卖也就越做越难。商业工作队下乡前,很多人反映:“农民购买力低”、“没有多大油水”。我县寨豁供销社去年上半年亏损了,为了扭转局面,决定加强推销,派人到山西买了一批绸料衣服,结果农民不要,还得拉到城市去卖,亏损越来越大。今年上半年,这个供销社改变了方向,先购后销,有购有销,购销结合,农民手里有了钱,买卖有了发展,由亏损变为盈余。
社员对商业部门不积极收购的做法,意见很大。他们不敢放手发展副业生产,怕产品没人要,说:“找供销社半理不理,半管不管,队里的事,赔了钱,搭了工,谁敢负这个责!”供销社为什么不敢收购呢?是不是卖不出去呢?不是的。主要是商业工作人员不下乡,农民不知道收什么,商业部门也不知道群众能生产什么,两不摸底。我县金城公社武阁寨大队群众有搞柳编的习惯,由于商业部门不收购,他们也不敢生产。问供销社为啥不要,得到的回答是:“群众不需要这种东西”。但是,最近这些产品经供销社收购后又下了乡,群众却很欢迎,事实证明以前的看法是不对的。
这次商业工作队下乡体会最深的是,和农民做买卖,要经常把“买”字放在第一位,先购后销,购销结合;大抓多种经营,一活百活,一通百通,这是最具体、最有力地支援农业生产。因此,广大职工都在这个“买”字上大做文章,鼓起了革命干劲,为多种经营搭桥开路,千方百计地扶持多种经营。县供销社总支书记陈广安,为了给沿山一带各个大队找副业生产门路,亲自跑了二十八个山头,找到四十六种白干土品种,回来又派人带着样品到郑州、洛阳、开封等城市的制药厂、陶瓷厂联系,请人家帮助化验,终于把这座桥搭起来了,四十六种白干土中有十七种合格,签订了合同,仅这一项就可以给沿山一带各个大队增加几十万元的收入。
区别合理储备和商品“积压”
商业工作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起桥梁作用,既当“挂钩员”,又起“蓄水池”、“调节器”的作用。农副产品有的是常年性生产,季节性销售,例如竹帘、纸扇、鞭炮等;有的是季节性生产,常年性销售,例如烟叶、生姜等;有的是季节性生产,突击性销售,例如西瓜等;有的是常年性生产,防备突然事件,例如防汛用的竹绳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有合理的储备,这和盲目采购造成的商品“积压”有本质的区别。该储备而不储备,必然是该收购而不收购,该销而不能销;该收购而不收购必然是打击生产,限制消费。过去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唯恐到时候卖不出去,造成积压,因而借口仓库缺,积压资金,而不去积极收购,影响生产的正常发展。
通过这次下乡,逐渐认识了储备和发展生产的关系,认识到光讲“勤进快销”是片面的,“勤进快销”要和有计划购销结合起来,没有这一条,就不能保护生产和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是区别社会主义商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重要标志之一。明确了这一点之后,供销社今年对待收购就采取了正确的态度。如季节性销售产品竹门帘,提前安排了生产,经营三十一万挂,有十五万挂“蓄”了起来,结果既没有积压,也没有脱销。再如大蒜,收购的季节性很强,在大蒜大量上市的时候,价格骤然下降。如果供销社不插手,势必继续下降,将会严重地打击生产。我们就决定大量收购。全县已收购十多万斤,计划收购二十万斤,全部“蓄”起来,常年推销。这既是商业经营中的一项合理储备,又是对生产的一个重要支持。
把生产和经营统一起来
商业工作既是多种经营的“后勤部”,又是“参谋部”。如何充分发挥“后勤部”和“参谋部”的作用呢?关键问题是熟悉生产,参与生产。用供求关系的变化和消费情况的变化,来指导什么可以多生产,什么可以少生产,什么需要调整生产方向,什么需要新发展。这次商业工作队下乡,密切注意了这个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多种经营上。一般的做法是,首先,摸清群众能生产什么,把生产门路排一下队,作到心中有数。其次,根据具体情况,签订合同或协议。群众对合同经营很感兴趣。柏山公社下期大队和供销社订了白干土合同,第二天就有十三个生产队抽出六十五个劳力,上山开采。两个月来,这个队已收入二万多元,购买氨水、化肥十吨多,保证了今年小麦丰收。再次,派人具体解决困难,指导生产。金城公社武阁寨大队历史上就编柳条,产品多是簸箕,销路不畅。供销社经过与湖南等地联系,了解到柳条可以用来编制矿工用的安全帽,就与武阁寨大队签订了生产合同,随即给这个大队解决了一部分麻和棉布,改为主要生产安全帽,兼产簸箕等产品,销路就打开了。许良公社连张大队传统产品是竹编套筛,基本上没有了销路,随即帮助他们改为生产大笸箩,远销山西和陕西交界处,四至六月已出售八千多个,收入三万八千多元。
沟通城乡关系
抓收购必然促进销售,但是,抓了购,并不等于销的问题就全部解决了,任何忽视销的思想和做法,都会既影响生产,又影响收购。商业工作队下乡以来,大部分大队的物资交流,都是销售额大于收购额。但是,在销售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问题:一部分工业品货不对路,例如布鞋几乎都是上海和新乡等城市产品,不适合农村需要;一部分工业品供不应求,例如儿童背心、汗衫等;一部分工业品因为规格、质量、价格等问题,农民想要而不能要,例如有些电动设备、生产工具等。这些,说明城乡经济关系还不够畅通。解决这个矛盾,商业部门不是无能为力,而是大有可为的。着眼点仍然应当是从生产出发,满腔热忱地对待生产,支持生产;不应当无动于衷,袖手旁观,而应当利用商业部门“耳灵、腿长、接触广”的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带着广大农村、广大农民的要求和需要,去帮助工业生产部门改进生产,积极安排对路产品,沟通城乡之间的关系,解决产销之间的矛盾。这个关系沟通了,矛盾解决了,必将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又是对农业生产的支援。


第5版()
专栏:

  谈谈林副业生产
  申寒光
什么是林副业生产?林副业是合理利用林区除木材以外的其他资源进行生产的事业,其中也有部分林副产品是利用木材生产的。其经营范围大致包括:狩猎林区野生动物,采集林区野生植物,捕捞林区湖河淡水鱼,挖掘林区泥炭及各种散体矿,种植和养殖(包括对野生经济动植物的引种驯化和施行林粮间作),木材的综合利用以及各种林副产品加工等项。
发展林副业的好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跃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林业生产的内容正在日益丰富。国家不仅要求从林区拿出更多的优质木材,而且还要求从林区拿出更多更好的林副产品,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我国森林面积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副产资源丰富,除木材资源外,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和许多其他森林副产资源。据统计,我国林区主要野生动物资源有一千五百多种,其中经常猎取利用的有二百多种。已经采集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有两千多种,其中有的是工业、手工业的重要原料,有的是价值很高的出口物资,有的是必需的生活资料。林副业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发展林副业生产是一项重要任务。
发展林副业可以多方面支援农业。发展林副业,可以充分利用细径木、弯曲木和采伐剩余物梢头、枝丫等生产各种优质小农具(例如,小农具犁、耙、耧、锹、镐把、扁担、木杈、筐篓、筛子、簸箕等),支援农业生产。许多林木的枝叶和果实都是良好的有机肥料和饲料,结合森林的采伐和抚育,可以获得大量的绿肥、火灰肥和优质饲料。泥炭(也叫草炭)除了可以炼油(机动油)外,还是一种很好的肥料。它的肥效很高,而且资源丰富,结合森林土壤改良工作,可以供应农村大量的泥炭肥。此外,发展林副业还能在柴炭、副食、土农药等方面支援农业。
发展林副业可以增加工业原料和出口物资。目前,有不少的工业原料是来自林副产品。例如,油漆、肥皂工业上大量需要的油脂,大部分取自林区的乌桕、椰子、漆树和其他野生油料植物;制革工业上用的栲胶,也是从树根、树皮中提炼出来的。松香除了广泛应用于造纸、油漆、肥皂、火柴等工业外,橡胶、电器、食品、医药、印刷等工业也都需要它。据计算,制造一吨纸要用十至十五公斤松香,制造一万件火柴要用一千二百公斤松香,制造一吨肥皂要用一百公斤松香。
许多的林副产品(例如苦杏仁、桐油、鹿茸等),还是价值很高的出口物资。
发展林副业有利于林业扩大再生产。林业生产周期很长,生产周期一般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需要上百年。在生产过程中陆续投放的生产资金,要等到森林采伐后才能全部收回来。林副业生产周期则比较短,如果在集中主要力量搞好林业生产的同时,相应地发展林副业,增加一部分副业收入,不但对林业生产没有影响,而且会有利于克服林业生产周期很长和资金周转缓慢的矛盾,有利于林业扩大再生产。浙江省建德县建德林场,由于注意充分利用副产资源发展林副业生产,仅一九五八年一年,即利用抚育下来的枝丫、灌丛等生产了木炭、木焦油、醋石、醋石酸、活性炭、芳香油等十来种林副产品,总产值二十一万七千一百八十九元,除去经费开支外,净收入一万九千五百五十七元,不但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料,而且为林业扩大再生产积累了资金。
发展林副业可以提供人民生活资料,提高林区人民收入。许多林副产品可以直接为人民生活服务,例如蘑菇、木耳、笋干、黄花菜、木本粮油以及各种野生动物的肉类和皮毛,都是人民喜爱的生活资料;茯苓、人参、当归、白术、虎骨、鹿茸、熊胆、麝香等,都是珍贵的药材。更多地生产这些林副产品,对于提高人民生活、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很大作用。发展林副业生产,还可以提高林区人民的收入。
此外,发展林副业生产还有利于充分利用林区辅助劳力。
总之,发展林副业,有利于充分利用林区自然资源和劳力,有利于林业扩大再生产,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有利于增加社会产品,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发展林副业应当注意的问题
发展林副业应当注意那些问题呢?
第一,查清资源,做好规划。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林副业生产,克服盲目性,必须查清资源,做好规划。我们应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林副业生产的规划。订规划时,既要考虑国家要求,又要兼顾群众需要,使群众的当前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正确结合。同时还必须根据“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结合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具体情况,统筹安排。那种认为搞副业就要影响林业,或认为搞副业收入大而不愿搞林业的观点,都是不对的。林业和林副业的正确关系,应当是互相促进,双双丰收。
第二,正确划分经营范围。由于大部分林副产资源都分布在林区,且与林业生产关系密切,因此,在经营林副业工作中,林业局(场)担负着主要任务。但是,这不等于说所有林副业项目,不论大宗小宗,都由林业单位统包下来,而是应当分别不同情况,正确划分经营范围。一般说来,规模较大,生产集中且与林业生产关系密切的项目,应当由林业局(场)经营;规模比较大,资源比较集中,但与林业生产关系不十分密切的项目,应当由林区人民公社或生产队集体经营;资源分散,生产不能集中,收益较小,便于利用辅助劳力经营的项目,可以归社员家庭或个人经营。划分国家、集体和家庭经营范围,更不是说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而是必须把发展国家、集体生产放在第一位,在保证完成国家和集体生产任务的前提下,搞好家庭和个人生产。这里,国家、集体生产是主要的、根本的,家庭和个人生产是次要的、从属的。
第三,保护资源,引种驯化。在积极发展林副业生产的同时,必须做好资源保护工作,使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采集野生植物要注意成熟期,猎取野生动物要注意繁殖期。“采近不采远,公母成幼一齐猎”的办法是不可取的。只顾当前生产,不为将来培育,必然会给长远生产带来不良的后果。在保护好资源的基础上,对于那些珍贵的或有发展前途的野生动植物,还要进一步做好引种驯化工作,使它们逐步地由野生野长变家生家养。林区有许多野生动植物,价值很高,用途很广,但分布极不集中,产量很低,不便经营(如人参、鹿茸等)。如果经过人工引种驯化以后,不但产量可以大幅度提高,而且便于经营,便于做到计划生产。
第四,林粮兼作,保持水土。充分利用林区土地资源,施行林粮兼作,发展农业生产,也是林副业生产项目之一。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林粮兼作,以林带粮,以粮促林,是发展林区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施行林粮兼作时,要充分注意水土保持。一般在降雨集中的地区和坡度较大、土层较薄的地段,为了保持水土、防止土壤侵蚀,应当封山育林,不要进行林粮兼作,更不能开为农田。这也是一个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问题。
第五,合理选择加工地点。林区交通一般不便,运输比较困难,一般林副产品经过加工以后,重量减轻,体积缩小,便于运输,应当就地加工。大部分林副产品经过加工以后,还能够长期保存,可以解决生产旺季产品大量集中、一时运不出来的矛盾。因此,大部分林副产品应当就地加工。强调就地加工,是根据大部分林副产品的一般特点而说的,不是说一切林副产品都必须就地加工,更不是说一切林副产品都要就地加工成成品。以长白山、小兴安岭林区所盛产的山葡萄和大兴安岭林区的都柿、越桔(浆果)为例,把它们初步就地加工成果汁(造酒的半成品)外运,是合理的。因为,经过初步加工,去掉了果皮、果核及杂质,重量有所减轻,体积有所缩小,较直接外运果实合理。但是,如果要把果汁进一步就地加工成果酒就不合理了。因为,就地加工生产果酒需要从外地运来大批酒精、糖精、酒瓶、商标纸等配料和包装用品,在加工过程中,还要加入大量的水才能制成果酒运出,这样,就会加大往返的运量和运费。因此,加工地点选择在什么地方合适,加工到什么程度为宜,需要根据林副产品的种类、性质和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如协作关系等)确定。
第六,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作,是搞好林副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商业部门对于促进林副业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不仅因为它能及时地为开展林副业生产供应所需的工具,材料,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熟悉国家和市场对林副产品的需要情况。通过商业部门和生产单位的协作,就能使生产更能够适应国家和市场的需要,克服盲目性。由于林副产品运输量大、技术性强,因此,又需要交通运输部门协助进行产品运输,科学研究部门、工业部门协助进行产品化验、试制等工作。总之,要搞好林副业生产,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互相协作。
我们党和国家对林副业生产十分重视,制定了各项有关方针政策。只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毛泽东思想挂帅,切实执行党在林区的阶级路线,坚定不移地依靠林区老工人和贫下中农,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地总结经验,就一定能把林副业生产搞得更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