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书评

真情实感
——读《第一个风浪》
马铁丁
我并不是说,其他一切文艺作品都没有真情实感;我只是想说,好的革命回忆录是最具有真情实感的。作者是革命斗争的当事人。作者笔下的人、的事、的场面、的环境、的气氛……同作者有着血肉不可分的联系。与其说作者用笔在写,倒不如说作者用自己的心、用自己充沛的革命热情渗透于纸墨。
基于此,我爱一切好的革命回忆录,我爱邓洪写的《第一个风浪》。
革命斗争本来是复杂的、曲折的,作者并没有着力去虚构情节,而动人的情节,自然地流露于作者的笔下;革命斗争中本来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生动活泼的英雄模范,作者并没有去着力塑造人物,而动人的人物形象,自然地跃然纸上。
四周是敌人,作者被迫埋伏在一个洼地里。当他抬起头来看看,天空中有着两块浮云:前一块好像是大胡子马克思,后一块好像下巴有点微翘的列宁。是玄妙的神话吗?不。这是作者对革命有着高度信仰的心灵的幻化。
作者已经一两天没有吃饭了,肚子饿极。当他爬到一片农田里,用手折断一株包米,但一想到群众纪律,又把手缩回来,那个被折断了的包米在空中飘荡。我们并不赞成那种完全脱离群众,脱离集体的所谓修身之道。可是,当人面这样、背人后还是这样的革命者的“慎独”则又是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在这里,不是通过抽象的说理,而是通过自我意识的解剖以示人,因此,分外真切,大大缩短了同读者之间的距离。
白色恐怖来了。群众在反革命的欺骗、威胁之下把作者包围在一个广场上,大家手持武器,来势汹汹。在这千钧一发,情势险恶的当口,作者的“我”站出来讲了一席话:
“自从去年9月成立农民协会以来,我没有脱过草鞋睡觉,成天成夜,跑东跑西,给农民协会做事;我没有拿农民协会一个钱的工资,没有吃农民协会一顿饭。5月初间打土豪,谷子都分给大家,赤贫的五箩,次贫的三箩,我七十多岁的父亲没有要一粒,我这个人,该杀么?”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于是有的人低下了头,有的人要流泪,有的人现出了愤怒的脸色……
这个动人的场面显示出“恩赐”群众,群众是无法真正提高革命觉悟的;但是,究竟谁是革命?谁是反革命?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该杀?谁不该杀?群众心里还是明白的。一经点化,豁然开朗。……
以上这些情节,是没有参加革命斗争的人所难以想像得出来的,即使想像出来,也难以写得那么朴质、自然。
潘虎一出台,就非常脍炙[zhì]人口。潘虎这支队伍,是自发的农民武装,不是党所直接领导的。潘虎这支队伍,又是在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影响之下拉起来的。通过潘虎其人,通过潘虎所领导的武装力量,我们看到:广大农民的革命要求、革命情绪、革命精神,那是任何反动的逆流所淹没不了的。
潘虎简单、粗鲁、豪放、迷信,但是,有着一颗追求革命、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红心。在强暴、反动面前,正义凛[lǐn]然,宁折不屈;在革命、在真理面前,百依百顺。他不计私仇,不怀私愤,当他知道你是个真正革命者的时候,不但前嫌尽弃,而且立即把自己的一切,从头顶到脚跟,统统交给你,甘拜下风。心胸坦荡,如日月之明,从而他那简单、粗鲁、迷信等等缺点,一并觉得可爱。……
警卫员鲁德春是个舍己为人,有着高度革命责任感的人。他走起来一颠一瘸[qué],有点儿残废,可是,精神却永远健康。
尽管任务多么艰巨,环境怎样险恶,他作起事来,诸如了解地形、伐竹搭棚、寻摘蔬菜、黑夜放哨……总是默不作声,全神贯注。他爱护革命、爱护同志,远远超过爱护自己。……
在情况比较紧的时候,鲁德春总是一个人“挺着腰干坐在门外,膝盖上横着一支步枪”。夜尽昼来,通宵不寐。
敌人搜山了,他故意暴露目标,把敌人吸引到自己方面来,让自己的同志有机会脱逃。
鲁德春在敌人的屠刀下牺牲了,鲁德春的高贵品质万古长青。鲁德春的高大形象,活在作者、也同时活在读者的心里。
我们看到反革命的疯狂、残暴;我们看到人民的屈辱、苦难;我们更看到革命者的反抗、斗争。
革命与反革命,封建势力与民主力量的矛盾没有解决,群众的革命要求、革命愿望——革命的火焰是不会息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绝不是主观的意测,而是对革命形势作了周密调查研究的科学预言。只要你去找党、找革命,谛听群众革命的声音,那么,就随时随地都可以触到革命的潜流在奔腾。
作者以修理钟表的职业为掩护去找党、找革命。千找万找,仿佛随处都有,却又怎么也找不到。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一个深夜里,革命、党果然找到自己头上来了。作者有一节专门写这一段经历。题名《再生》,大革命暂时失败了,但是,革命斗争依然在曲折地前进。是作者的再生,更象征着人民群众的革命事业,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
我读《潘虎》、《警卫员鲁德春》,那生动的形象吸引着我;我读《再生》,那朴素的阶级感情,使我同作者的心一齐振奋,一齐跳动!


第6版()
专栏:

热情从心起
杨尚德
有一个商店售货员,三年前参观了天桥商场,很想学习人家的服务态度。深夜,别人睡了,他偷偷爬起来,站在大穿衣镜前,满脸带笑,学别人售货,但学来学去,自己觉得别扭。为什么别人做来那样亲切自如,而自己却如此“难堪”呢?原来仅从形式上来学“态度”,那是学不好的。
一切态度都是思想感情的表现。“从喷泉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出来的都是血”。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表现。同样是笑,有不同的情意;同样是问,有不同的口气。酸甜苦辣,自己清楚,别人也会觉察。旧社会的商人,点头哈腰,笑脸甜言,可谓“热情”了,但谁也不感到温暖,倒觉得心跳。因为他们不是对人笑,而是对钱笑。我们今天的服务行业,都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工作本身就奠定了服务员与顾客之间建立真挚感情的基础。每一个服务员与群众的关系,都是和党与群众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真正具有高度革命责任感的人,必然要把全部的革命热情贯注在具体工作中;也只有这种真正关心党和群众利益的人,才能够深切地体察群众的丰富感情。
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售货员,在党的教育下,具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责任感,如今不用苦心学习装笑脸,自然地和群众感情交融到了一起,群众把他当做知心亲人。一天清早,他照例把街道居民所急需的油盐酱醋等日用品装上推车,正要送上门去,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来。有人劝他等雨停了再出车吧,他却立即想到了群众,正因为下雨,那些老太太、小朋友出来买东西会摔倒、得病,放心不下,顶雨出车了。在大雨中,他急忙地把“三分钱酱油两分钱醋”送到居民家里,而居民们也是急忙拿雨衣来给他披上,端热茶来让他喝,一位从前批评过他的老太太,急忙进屋拿来一顶草帽,给他戴上……。在这里,你看不出是售货员在“侍候”群众,还是群众在“侍候”售货员。在这大雨淋淋、互相关切的传递当中,我们不是见到了一幅“水乳交融”的图画吗?这个售货员自己曾说:“我感到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痛快过。”是啊,一个人,有种种的幸福,但是有哪一种幸福,能够和与广大群众情意交融这种幸福相比呢?
从学着“笑”到自然地“笑”,从“难堪”到感到幸福,这是思想感情的一个深刻转变。在我们社会里,售货员和群众是又分工、又合作的亲密关系,实际上人人都作服务员,但也被服务。大家在自己分工的岗位上热情服务,正是共同来热情携手前进。热情从心起,重要的是心里要发着集体主义的火花。有这种火花,就有真正的热情去服务,和群众的感情也就会越来越深。这个售货员的思想变化正说明这一点。


第6版()
专栏:

冬景四首
朱光
翻地
六出纷纷铁马驰
深翻泥卷棘离披
南岭红梅遥点首
平原银树展双眉
修渠
开渠凿浚事平畴
筑库修池雨雪留
千万雄师排溉泽
风高不让水空流
采木
林海丁丁动斧戈
碧涛雪舞起樵歌
辛勤采伐营新厦
千里扬篙放九河
积肥
社社家家积粪忙
村头童叟负行囊
溲勃败皮收蓄尽
今年冬日庆丰粮


第6版()
专栏:朝华集

大气芬芳
戈松
1958年,我在鄂北平原的一个农村里。秋收的早晨,我跟生产队长到打谷场去。那里堆放着一垛垛刚从地里采下来的棉花。
生产队长说:“去冬我们合作社修了一条小水渠,对今年棉花丰收起了很大作用。现在公社计划修个水库,以后年景更有指望啦!”
那时太阳从东山里升起,刚刚吐露它的光芒……
以后连续三年,灾害连着灾害,但这难道能难倒我们英雄的人民吗?
1961年春天,也是一个早晨,我在南海边的一个农村,和一位公社书记站在土岗上,望着绿色的田野。
“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是不小的,但是贯彻了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的各项政策后,社员的积极性更高了。”
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人民公社越显出了它的生命力。四川井研县来凤公社白塔大队七十多岁的老社员刘子云说:“这里二十二年前的一次大灾年,多少人家家散人亡啊!最近两三年,不是旱就是涝。但我们还是有吃有穿。要战胜这样大的灾害,莫说单家独户办不到,就是合作社也难办到。人民公社的好处,我算亲眼看到了。”
曾经沧桑的老一代人的话,激励我们更奋步向前。太阳越升越高,我们在大地上踏着阳光,不禁也要像马雅可夫斯基一样地歌唱:
我在芬芳的大气中走过。
多么好啊!


第6版()
专栏:诗画配

“自由金牌”
篮建安画 天马诗
老爷指金牌,
脸上笑颜开,
“自由”两个字,
灿灿放光彩。
谁个有困难,
“援助”理应该,
不等伸手要,
主动送将来!
一二三四五,
乖乖听安排,
美元和锁链,
本是双胞胎!


第6版()
专栏:

三遇骆琴明
王冲
北京车站的钟声响了。武昌来的38次快车刚停,列车的一个女列车员立即忙起来:抱孩子呀,扶老人呀,接包袱呀,还不断地和旅客们互道再见!
最后下车的是位老大娘。女列车员一边笑着扶着老人往地道走,一边亲切地说:“大娘,您上下汽车要多加小心……。”
我和我的孩子来送人,刚想走,瞧见了这位列车员,她圆脸盘,大眼睛,短头发,中等身材……“呵,是她?”我一楞,“不,她的北京话能说得这么好吗?”
正在疑惑,忽听有人喊了一声:“骆车长!”是她!真是她!我抢上前去,忙说:“骆琴明!好漂亮的普通话啊。”
她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笑着说:“哎呀,你怎么也逗我?”
在爽朗的笑声中,我想起了七年前的她……
那是1954年。有一天,我从江岸车辆段坐出库的空车去汉口。突然,隔壁车厢传来了“各位旅客,各位旅客”的喊话声。我想:“是谁在空车里开玩笑吧。”然而,喊声并未终止,反而越来越响亮了:
“各位旅客,本次列车,是从汉口开往北京方面去的直达快车,途中经过……”
隔窗一看,一个十几岁的女列车员正在对着空洞洞的车厢练习说话呢。
她的专心精神吸引了我。我进了她的车厢,她不好意思地红了脸。我知道了她叫骆琴明,刚到车上来工作。
我问:“为什么要练得这么认真呢?”
她使劲地翻了我一眼,说:“为了给旅客服务得更好呗!”
一年多以后,1955年9月底的一天,在毛主席接见全国青年积极分子的沸腾人群中,骆琴明也在。我曾去访问过她,但她很少谈到自己。我从积极分子大会的材料里得知:骆琴明,二十岁,共产党员,江岸列车段主任列车员。她对旅客的态度亲切和蔼,有一次,一个十岁的孩子无人护送,她就很好地照顾他到目的地。遇到孕妇在车上临产,她就细心看护,使母子平安。黄继光烈士的母亲坐她的车,看她工作好,就把自己相片送给她,说她“像自己女儿一样”。1954年,她共收到二百五十封表扬信,荣获铁道部颁发的“光荣的铁路工作者”的奖章……
如今,六年不见了,站在面前的骆琴明,已是统率庞大列车的列车长了。我应邀上车去看看。我从报纸上知道她是全国群英会代表,想请她谈谈这几年的情况,她还是笑而不答。呆了好一会,她才谦虚地说:“即使干了一点点工作,也是大家干的。”
但是,副车长陶先德却给我介绍了她的模范事迹,说她不但费尽心思总结了餐车工作,还研究总结出列车服务方面、安全方面、行李工作方面的经验,使车上的各项工作都有了条理,目前,全车已经两千六百多天没出事故啦,连续被评为铁路局的、武汉市的、湖北省的先进集体……
旁边的一位列车员告诉我:“骆车长还是列车党支部的好书记,经常跟我们谈心,工作带头干。有一次,她巡视车厢时发现一个孕妇脸色苍白地往厕所去,心想:不对!进去一看,真是要临产了。她把孕妇扶到卧铺车,刚想去叫人,已经来不及了。她就马上洗手消毒,接起生来……”
“骆车长对全车三十多个同志的生活非常关心。对段上的其他同志她也经常照顾。”陶先德说:“晚上,她给车上的女同志盖被;白天有空时,还帮助男同志洗衣服,补袜子;谁要生了病,她更是不断地探望。个别同志花钱计划性不强,她就耐心地帮助算账,同志们都说她是好大姐,连自己找对象的事都找她商量……”
面对着英雄,眺望窗外,灯火辉煌;巡视车里,门上的中共湖北省委和湖北省人委通报嘉奖骆琴明车班的“嘉奖令”,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第6版()
专栏:

哨兵 (套色木刻) 廖罗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