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6月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泥土·园丁·花木
杨招棣
种籽要是没有泥土是长不出花木来的。没有园丁,那娇嫩的幼苗怎能长出鲜艳的花朵?园丁这个名字,包含着劳动、创造、辛勤和爱抚。园丁用自己的精力、心血和智慧的奶汁灌溉幼苗,使它们茁壮、成长,天天向上。培育幼苗的工作是多么精细而有创造性,哪怕是碰伤丁点儿也是不行的。人们把培养人的教育工作者称之为园丁,这是最确切、最形象的称呼。他们以自己的劳动为祖国培育了有用的栋梁之材。
宋代的王安石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伤仲永》的文章。说当时江西金谿有一个叫方仲永的人,出身于农家,没有读过书,五岁时忽然做起诗来,邻里的人都因为仲永的奇才感到惊异。仲永的父亲非常高兴,常常带着仲永去拜访里人。人家都以宾客之礼款待他们,还送一些钱给仲永父子。从此仲永就没有好好学习。过了七年,王安石曾经见过他,并要仲永写诗,这时候仲永做的诗就没有先前那样好了。再过了七年,王安石又过金谿,这个曾在孩提时露吐过奇才的仲永,已经不会做诗了!王安石非常感叹仲永天才的泯灭,特地写了这篇文章(《临川集》四部备要,卷七十一,四六六页)。王安石认为仲永五岁时就能够做诗是由于“其受之天也”,也就是说他有天才,而后来为什么仲永的天才得不到发展反而泯灭了呢?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由于没有良好的“泥土”与“园丁”的培育,仲永的天才的幼苗,只能是惨遭夭折!
要使天才像花木一样长得枝繁叶茂,必须要有肥沃的土壤与勤劳的园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鲁迅先生所指的“泥土”就是人民与社会。正是人民群众孕育着天才。他写道:“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鲁迅论文学》第九页,人民出版社版)有了肥沃的土壤,加上勤劳的园丁采取正确的培育方法,才能使花木欣欣向荣。花木的幼苗往往由于得不到园丁的精心培育,遭到摧残,受到戕害。也可能由于园丁采取了错误的培育方法,使得温室里的花木经不起风吹雨打,而遭夭折,这不是被千百万次的社会生活反复证明了的吗?方仲永的例子不正是一个生动的证明吗?
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里,广大的青少年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即使受到的教育也是非常有害的。社会的风气毒害着青少年的心灵,使得他们不可能健康地成长。今天,解放了的中国,六亿神州的沃土上,上亿棵幼苗正沐浴着党的阳光茁壮地成长。毛主席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伟大号召给了广大的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以莫大的鼓舞。有着如此肥沃的泥土,有着这样美好的幼苗,做一名“园丁”正是最大的骄傲。“园丁”的辛勤的劳动使得花木成长,“园丁”也在培育花木中得到了最大的乐趣。当他们看到一批批幼苗成长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革命者,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社会主义祖国建设者的行列中去的时候,心中的快慰难道是笔墨所能形容的吗?


第4版()
专栏:影评

电影《新队员》的启示
韩振东
《新队员》这部影片,孩子应当看,大人也最好去看看。专搞教育工作的应当看,其他同志最好也去看看。
做老师的做父母的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然而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呢?应当怎样对待和教育孩子呢?这就是这部影片给我们提供的重要课题。
影片的主角幼东是个多么可爱的孩子呀!他有理想:长大了当个像爸爸那样的优秀党员和模范火车司机。这理想鼓舞他钻研、创造,也想研究怎样使火车走得更快;这个理想也鼓舞他克服有时不守纪律的缺点,因为老师告诉他,当火车司机是必须遵守时刻的。他热爱毛主席、热爱人民公社。为了支援农业,他决定把自己最心爱的小火车头送给公社。在送火车头的路上,他们碰到了公社丢掉的送往农展会的一箱展品,虽然已经很晚了,并且他们又很累了,但他决定“赶快送到车站去”。因为“公社掉了东西,我们不能不管!”
“这是运往北京送给毛主席的,我们不能不管!”对领袖的爱,对公社的爱,少先队员的责任感,激励着这个孩子克服了困难,终于把展品送到了车站。
孩子的优点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党的抚育下,在社会、学校、少先队、家庭的教育下成长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进步的萌芽。只要我们能细心发现它、十分珍贵它,及时地灌溉,热心地培植它,幼芽可以长成大树。在这方面,影片里的冯老师、黄司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孩子终究是孩子,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时刻不能忘记他们是孩子。冯老师是一个模范的教师,你看她多么了解孩子、信任孩子,正面、积极耐心细心地教育孩子。她能够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到对于刚刚开始生活的孩子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幼东上火车去“研究”,而离开了集体时,正是由于她了解孩子,所以她才能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不是简单的批评,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摆事实讲道理。她告诉幼东要做个火车司机必须遵守时刻,遵守纪律,她也热情地鼓舞幼东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影片告诉我们:越是对缺点多的孩子,就越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信任。虽然大家担心幼东贪玩误事,但仍然把送小火车头的任务交给了他。老师、队组织的信任本身对孩子就是莫大的鼓舞。孩子们正是在完成组织任务中提高觉悟受到锻炼的。
每个人改正自己的缺点,提高觉悟都有个过程。对于孩子更是如此。在教育孩子上切忌急躁,要启发孩子的自觉,给予必要的等待。当幼东他们参观公社知道公社需要一个小火车头的时候,有个队员告诉冯老师幼东不肯把自己的小火车头拿出来。这时幼东却扫兴地把小火车头藏起来了。虽然台下观剧的孩子希望冯老师要求幼东把火车头拿出来,然而冯老师没有那么做,却只是会意地暗笑。显然,她在耐心地等待孩子的自觉。果然幼东想到了老师说的支援农业是第一重要的任务,认识到刚才把小火车头藏起来是不对的,最后终于决定把自己的小火车头送给公社。因此冯老师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她不是要求孩子成为服服贴贴百依百顺的少年老成的“小大人”,而是把孩子培养成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新人,有活泼、诚实、勇敢、团结的作风。她并未因孩子不“听话”而烦恼,也不为孩子活泼好动有“越轨”行动而急躁。她时刻能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能正确地教育孩子。这对于那些要求孩子成为百依百顺,讨厌活泼好动的人,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影片告诉我们,不能够把少先队的活动局限在学校的圈子里,不仅关心孩子学习文化,而且关心孩子的劳动和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我们必须把少年儿童的培养教育和政治斗争、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引导儿童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使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在集体中进步。我们看到孩子们在担任了儿童行车的服务工作,在实践中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们为公社举行慰问演出和义务劳动;这样的充实丰富的生活,自然会使孩子受到很好的教育。
最后我还想对影片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影片总的是适合儿童特点的:人物单纯、故事简练,情节生动。但有的地方过于简单化了。如队员参观公社时,社员给孩子介绍水稻良种就显得过于简单了。影片中的语言,有的地方是否有些过于“大人腔”了。批评幼东时有的孩子说:“我们不要个别主义(个人主义),我们要集体主义。”有的地方不合队章要求。如影片开头为了表现幼东等对队的热爱,他们打着纸糊队旗前进,这在生活中是常有的,孩子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但把它搬上银幕就值得研究了。这样是否鼓励更多的孩子都来这样做呢?难道孩子热爱队主要表现在这里吗?这样,少先队员会批评我们不尊敬队旗的。结尾时队员行进中唱队歌也是不合适的,队歌只在举行队的仪式时唱的。孩子是最认真的观众,他们不放过影片中的每个细节。我们对孩子进行教育不能忽略每个细节,必须使每个细节都真实和富有教育意义。比如影片最好明确表明辅导员冯老师的政治面目,因为孩子们是非常关心这点的。起码可以照下冯老师胸前的团徽。
作为中队辅导员来说,冯老师的形象也有不足之处,辅导员不仅是队员的领导者,而且应成为队员亲密的朋友。影片在辅导员是队员朋友方面体现得还不够。
我很喜欢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儿童片。我很喜欢《渔岛之子》,也很喜欢《新队员》,小演员演得也很好。我们非常希望更多制片厂都能摄制儿童片。


第4版()
专栏:

女拖拉机手
(油画)
张家祯


第4版()
专栏:笔谈散文

向“永州八记”取点经
秋耘
我国古代文艺创作,以自然景物入诗入画的极多。王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主要是山水诗;他的画,也主要是风景画。故宫绘画馆陈列的历代名画,风景画似乎也占很大的比重。
写景散文的盛况,不如诗画,但也不乏佳作。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永叔、苏子瞻、曾子固等都是写景的能手;而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更是千古传诵的赫赫名篇。
柳宗元写景状物,在练字遣词上是很用功夫的。他能够用准确、鲜明而生动的语言,把自然景物在艺术上再现出来,给人以一种实感:使你不但像看照片一样,见到这个景物的形状,而且像看立体电影一样,能够感觉到这个景物的神态,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它似的,比之“诗中有画”,似乎又更进一步了。请看,他是这样写石潭中的游鱼的: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这里一共只用了四十个字,把鱼儿写得多么活灵活现,真可谓尽态极妍了。“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写的确是清澈的潭水中的游鱼,决不是河中、湖中的游鱼。唐人沈佺期有一句诗:“鱼似镜中悬”,所摹绘的也是同样的景物,但用“悬”字,就显得板滞一些,不如上述这段文字写得那样生动了。
把鱼儿写活,不足为奇,柳宗元还能够把石头写活呢: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钴鉧潭西小丘记》)石头本来是死的,柳宗元比之于“牛马饮溪”、“熊罴登山”,它们就“活”起来了。从这里,我们可以悟到描写自然景物的一条经验,那就是不仅要“肖其貌”,更重要的是要“传其神”。不但鸟兽虫鱼有“神”,花卉树木有“神”,就是山水土石,也无不有“神”。前人论画,说山有起势伏势,石有立势走势,这就是它们的“神”之所在。绘画讲究“取势”,诗文更要讲究“传神”。写景状物,纵然穷极工巧,刻划入微,倘若面目俱在,而神气索然,也是缺乏艺术感染力量的。要“传神”,写出静中之动,恐怕也是一法。
当然,“永州八记”的难能可贵处,不仅在于它的写景状物能“豁人耳目”,而且在于它的抒情言志也能“沁人心脾”。“八记”中固然也有单纯以写景见长的篇章,但其中好几篇都是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茅坤说柳宗元其实是“借石之瑰玮,以吐胸中之气”,可谓知音。在《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中已经颇有些感慨语;最后的一篇《小石城山记》,写景的笔墨不多,却发了一番议论: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这显然是借大自然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生发出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了。
情景交融,是写景散文的佳境,“八记”在这方面的造诣很高。在其中好几篇中,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物相结合,浑成一体,使自然景物的形象成为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的象征。像在上述这一篇中,作者就不但把石头拟人化,而且简直以石为友、自比于石了。王国维曾把写景的诗词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其实严格地说来,“无我之境”是不存在的。哪一个作家、诗人和画家笔下出现的自然景物,不或多或少地带点“我之色彩”呢?苦瓜和尚说得好:“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见(《石涛画语录·山川章》)绘画如此,以诗文写自然景物又何尝不是如此。要写好自然景物,首先就要让自己与自然景物“神遇而迹化”,达到“意境两浑、物我交融”的创作境界。写景散文要写得情景交融,神色酣畅,这种“意境两浑、物我交融”的创作境界恐怕是不可少的。刘彦和不是也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么?
今天的散文作者,当然不必像柳宗元那样,借大自然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却不妨借伟大祖国河山的新貌,抒发自己胸中的壮志豪情。


第4版()
专栏:

鸟音(外一章)
张英
天还没有亮好,山野已披上一袭轻纱似的晓雾。最先击破这静寂的是翠鸟。它在伸向天空的古树的枝桠间,在小丛林里,东跳西窜;像顽皮的孩子在你耳旁絮聒,啾啾的声音特别清脆噪耳。人们把它叫成“鸡娃子”,名称中含有一种可爱的稚气在内。
催耕鸟叫了。它散开那五彩斑斓的羽毛,一边用嘴壳梳洗着,像姑娘整装似的;一边歌唱着。它的歌喉是那么嘹亮,声音是那么甜蜜,而韵味又是那么淳厚。孩子们最喜欢学这种叫声。只要一听到这种鸟鸣,人们便知道天快亮好,一个个扛着锄,背上犁耙,走向田野,开始了一天的劳动。
白头翁,画眉,黄莺,十样锦,杜鹃,小麻雀……它们披着朝雾,争先地在松树林里蹦跳着,歌唱着,像在练习嗓音,在组织穿梭舞,准备晚会演出的节目。
太阳渐渐露出笑靥,小鸟儿浴着金色的阳光,更加活跃起来。
黄橙橙的麦穗,承受着阳光的抚摸;出土不久的玉蜀黍,叉开两片嫩绿的叶儿,顶着晶莹的露珠,在微微颤动,生命力在它身上显得多么旺盛。
鸟音越见多了,也越耐听了。大地上合奏起一支“初夏曲”。人们纷纷出动:青年小伙子张开臂膀,震得噼啪作响,他们蓄积着无限的精力,在农业战线上大显身手;姑娘们跟鸟儿一样,轻声哼着歌子,迈开轻松的步伐,一个个像小鸟似的轻快活泼。
“千花百朵!支书爱我!”这种鸟儿刚一出声,就显得沉雄、刚强而又爽利。人们对这种鸟儿的叫声作了新的翻译和注释,他们说支书领导着这一批第一流绣手,要在大地上这块洁白的画幅上绣出千娇百媚的花朵来。
梧桐
房外一排一人多高的梧桐,躯干才大拇指粗细,头上顶着几片巴掌大的叶儿,一片嫩绿,使人产生清新的感觉。
比起旁的树来,梧桐长得慢些,但它却具有茁壮的生命力,不问在什么情况下,它能枝枝挺立,躯干笔直,叶儿肥硕;就是严寒天气,树身也没有褪去绿色。每年,树身长高几寸,靠近地面的一段就粗壮一些。如此循环下去,一直到成为参天大树。这时候,下半截躯干没有枝桠,光滑如洗,巍然矗立,直到顶端,才有繁茂的枝桠,枝枝上翘,葵扇似的叶儿,像承受阳光雨露的绿盘,四面伸展,活像撑开的一把大伞。从树身到树叶,一片碧绿,夏天走到它身边,使你感到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凉。
梧桐树不长虫子,浑身干净清爽。夏天,庄稼人在歇晌时,聚集到树下来吃午饭,喝凉茶,读报,谈生产门径,听队长小结几天来的生产成绩。
提起队长,人人都说他像梧桐树那样扎实,办事利落,说话清爽,性情刚直,待人忠厚。老年人亲眼看到他在党的培育下成长起来,犹如亲眼看到梧桐树的成长一样,到现在已是枝叶繁茂,很能独当一面了。这样的青年人,正像一排排梧桐屹立在大地上。
歇过午晌,梧桐叶兜着暖风,在空中发出轻微的像蚕食桑叶似的声音。人们仰起头来,看看那绿荫荫的透明的叶儿,像喝下一口清凉的水,精神一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