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遇事向群众请教 随时和老农商量
德惠县普遍建立“老农参谋处”
据新华社讯 记者孙修纯报道:吉林省德惠县从中共县委到管理区支部,普遍建立了“老农参谋处”,广泛吸收老农的意见,使工作更加切合实际,群众满意。
参加老农参谋处的农民,全部是贫雇农或下中农,都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在群众中的威信也高。他们大部分是老年,也有一部分是青壮年。现在,县委“老农参谋处”有十三人,公社党委、管理区支部的“老农参谋处(组)”有五人到九人;各级党委书记和委员,还在分工的片里经常联系两三名老农,作自己的参谋。全县参加老农参谋处的农民共有七千二百五十人。
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运用,是干部在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的过程中同群众商量的一种有效形式。县委、公社党委和管理区支部,在贯彻上级党委指示、布置新的工作任务之前,或者在碰到生产技术上的困难时,除了广泛发动群众讨论以外,都召开老农参谋会议,向老农请教,把农民分散的、不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然后经过党委再次讨论研究,使党委的决定既符合上级党委的指示,又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今年的全县密植等技术方案,就是根据上级指示和广泛吸收老农和其它农民的意见制定的。方案下达后,群众积极拥护。今年全县大部分土地是按这个方案合理密植的,大大改变了过去某些地方过稀或过密的偏向。
今年春播时,省、市委都提倡间种、套种,德惠县各级党委就组织老农讨论具体办法。老农们在党委领导下,共同编出了生动的口号:“高粱带小豆,两样齐丰收,高粱不少打,外捞两石豆;苞米带大豆,高矮一样收,苞米不少收,多得五石豆;谷子带高粱,株距一米长,每棵算二两,能收八石粮;土豆带窝瓜,满地黄白花,下收三万(斤)豆,上收十万(斤)瓜”;既介绍了间种的方法,又说明了它的好处。全县就用这些口号向群众宣传,加上其它措施,结果今年全县有一半的耕地进行了间种、套种。
县委、公社党委和管理区支部的书记,都把老农当作自己得力的参谋,遇事就向他们请教,在地头上,在食堂里,随时随地和老农商量问题。许多领导同志感觉到,随时吸收老农的合理意见,对贯彻上级党委的指示,心里更有底了,指导生产更有把握,也容易防止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
老农参谋处对于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起了很好的作用。老农们不仅从生产技术上向党委反映一些群众的意见,还从经营管理、生活安排等各方面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思想情况。许多老农到县委、公社党委开会回去以后,都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决定,群众如果思想不通,他们就耐心解释,并且带头执行,给群众作出样子,带领群众一起去干。现在,许多老农已被评为优秀社员、先进生产者,有的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去年,上级号召扎眼种大豆,有些社员嫌麻烦不愿种,五台公社召开了三次老农参谋处会议,研究技术措施,老农都说:豆打旁秸麦打齐,扎眼种大豆就是好。他们回去后广泛地向群众宣传扎眼种大豆的好处,并且带头执行,结果全公社90%的大豆是扎眼种的,获得了丰收,其中有二千公顷平均每公顷产大豆六千多斤。现在,群众往往把自己的意见向参加老农参谋处的老农反映,让他们带给党委。党委的负责干部,也把老农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


第4版()
专栏:

打破沙锅问到底 中共安徽寿县县委第一书记 冯林
有一句俗语:“打破沙锅问到底,还问锅碴在那里。”意思是说有的人对事物总爱寻根究底,有“事不刨根不罢休”的决心。这种作风好不好呢?我们说好!它好在一个“问”字上,贵在一个“细”字上。我们寿县埝口公社有个名叫李广轩的党总支书记,就是这样一个“百问不烦”的同志。他最近作了两件事,对我启示不小。
夏种时,他到北集生产队检查生产,发现这个队夏种进度很慢,什么原因呢?一检查,原来十六条耕牛,就有四条闲着没用。为什么有牛不用呢?又一问,是没有套牛的绳索。但又为什么不添置呢?原来队里没有麻,商业部门未调到。想什么办法解决呢?他思索着。忽然想起一次在齐岗生产队看到有九根绳索,拴在梁头上,闲着没用。便立即到那里借来。同时,又从邻队动员了三十头耕牛来支援,结果,使这个队的夏种日进度由二十多亩,增加到一百三十多亩,提前二十多天完成了夏种任务。
又一次,他到老圩生产队,发现这个队的劳动效率很低,每人每天锄不到四分地。工效为什么低呢?队干部告诉他,主要是妇女多。为什么妇女的工效低呢?一追问,原来是托儿所没有办起来,妇女叫孩子拖住了腿。托儿所又为什么没有办起来呢?原来是队干部不关心的缘故。为什么队干部不关心呢?一了解,队干部都是青年,家里没有小孩,他们体会不到有孩子的妇女的难处,所以没有把托儿所工作放在心上。他把这个问题的根子刨出来以后,就一面教育队干部,一面帮助把托儿所办了起来,从而使妇女摆脱了孩子的纠缠,投入了田间劳动,劳动效率猛增一倍。
不光要问,还要多问,这是我们从上述两件事情上得到的启示。李广轩本人也有这样的逻辑:“多看找苗头,多问找根由,乱丝也能理出头。”所以他对待工作,就特别深入细致,善于替下面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因而群众赞扬道:“不管什么奇难疑症,到我们李书记手里,包管药到病除。”这到不是说李广轩是“华陀再世”,百病到他手里都能够“妙手回春”,秘诀就在于他不满足于一知半解,而在具体工作中具体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分析事物的方法,学会了精心观察,从多看多问当中把问题的症结找出来,然后投以药石,当然这就能够收到药到病除之效。但怎样才能够从纷纭复杂的现象中把根子找出来呢?那就非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不可。
问与不问,多问与少问,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李广轩是属于前者;但还有不少干部是属于后者。他们虽然身在基层,或者也来到了基层,但却是深而不入,对一些具体问题,不屑插手,纵然问上一问,也是三言两语,飘然而去。这些人不仅没有发觉这种作风的危害性,还振振有词地说:“领导嘛,只要抓原则问题。”言外之意,具体问题都是些琐事,不必去浪费精力。但他们殊不知很多很多具体问题,却都是原则问题的具体体现,上面所提到的帮助下面借几根绳索,帮助办托儿所,虽然看来是件平常的琐事,但却收到了不平常的效果。像这样的“琐事”,作为一个指挥员,难道不值得去多多地问上一问吗?
“水有源,树有根”,一个医生断不清患者的病源,他就不会把病治好;一个领导者,对工作不做深入具体的了解,他同样就不会把工作做好。但怎样才能把事物根源找出来呢?答复有三:一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要认真学习毛主席那种精心观察和分析事物的马列主义的工作方法;二要面向群众,和群众一道来“会诊”;三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决心。只要做到这几条,就一定能够查清病源,百疗百效。同时也只有这样,也才能真正运用好“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而不致陷于事务主义中,钻到牛角尖里去。
解决一个个的具体问题,这是一个领导者的责任,也是领导者的领导艺术问题和工作作风问题。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还是让我们来温习一下毛主席在“农村调查”序言一文中给我们的教导,认真地克服那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工作作风,把工作做得深些更深一些,细致更细致一些,因为:“没有真正具体的了解,真正好的领导是不会有的。”


第4版()
专栏:

学 乔园
学有多种,现在只来讲向基层干部学习。
“任何领导人员,凡不从下级个别单位的个别人员、个别事件取得具体经验者,必不能向一切单位作普遍的指导。”中央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中这样说,是最深刻不过的了。
实行“二五制”以来,绝大多数干部下乡,深入基层,这是一种新兴的气象,是值得欢迎的。他们去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其中有一个学的问题很为重要。基层工作,是由基层干部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来进行的。很多基层干部对自己亲手所做的工作,有亲身的经验,丰富的体会。他们对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熟稔于心;对于群众的思想情况,了如指掌。他们都是些当地的诸葛亮,是了不起的人才,知天时,识地利,得人和。下乡干部要指导基层工作,就要善于向这些诸葛亮请教。一个人的经验也许不多,十个人的经验定然许多。总结他们的经验,把他们的经验系统化,然后,再把这些经验推广,就会行之有效。因为这些经验是从基层干部中来,又是用到基层干部中去的,他们自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当然,领导干部自己也可以深入第一线,落脚蹲点,自己去创造经验。但是,他们创造的是什么经验呢?应当是基层工作的经验。他们仍然应当向基层干部学习。他们依靠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把事情办起来,这才能取得好经验。不然,只依靠他自己,包打天下,离开了基层干部和群众,虽然有可能把事情也办起来了,但是,那常常是办不好的。这样个人包办的经验,不是好经验,推广到基层干部和群众中去,一定方圆不相投,碰了钉子完事。所以,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落脚蹲点,自己去干,仍然必须向基层干部学习。
如果光去学人家的,而自己没有一点实际工作的体会,必然也领会不深刻,漫画式的居多,想当然的不少。而且,又往往由于不熟悉下情,不懂实际过程,学不下去。所以,我们要提倡又干又学,边干边学,从干中学,在学中干,这就会水乳交融,脉胳相连,把骨子里的东西学得到手。
要向基层干部学得好,便需要安下心来。我国有句古话,“诚则灵”,倒可以用到这个地方。心诚,认为有可学,认真去学,自然可以学到,既然可以学到,其心愈坚。心不诚,认为无什么可学,不认真去学,自然不可能学得到,既然学不到,其心愈懈。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农村调查序言)所以,下乡干部要养成一种习惯,要先做学生,后做先生。做学生,是为了做先生,学习是为了去指导;要做好先生,必须先做学生,要指导好必须先学习。心诚意恭,老老实实地学,向个别单位的个别人员、个别事件学习。中央关于领导方法的指示中,特别强调了“个别”的字样,为什么?就是要大家不能只泛泛地笼统地去讲学习,而不切实地去学习。要学习,就得切切实实,向一个人的榜样学习,向一件工作经验学习……不能只是在嘴头上讲。一般地讲学习承认,具体地去学习不承认,那是万万要不得的。力戒空疏,务求实际,虚心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领导才干,这是任何人必须亲自动手去做,而不能由别人来代替的。


第4版()
专栏:

越忙越要参加生产 越落后地区越要去扎根
汪波伢不怕困难事事带头干
本报讯 在湖北省新洲县,提起汪集公社复兴管理区的生产、生活,没有人不夸奖。人们在夸奖这个管理区的时候,总爱谈到这里的党总支书记汪波伢(现任公社党委副书记兼复兴党总支书记)。
去年春天,总支讨论平衡增产问题,大家都说二队最落后,不好办。汪波伢第一个要求到二队。到了二队,又都说七小队最难搞,他又一下子搬到七小队住下来。当时,有人替他担心:“那个小队思想落后的人多,调皮的人多,坏田多,超支户多,可不好搞呀!你陷到那里,全管理区的工作怎么搞?”汪波伢毫不动摇,他说干革命就得到最艰苦、最困难的地方去;帮助落后赶上先进,工作就更有说服力。只要依靠贫农,抓住广大群众的要求,没有办不好的事。
他很快了解到这个小队地少田坏的特点,在一次会议上和群众商量改坡地为水田和扩大复种面积的问题。富裕中农范保田连忙说:“我们在这里干了一辈子,哪个不想增产?就是不由人想么!人少肥缺水源差,累死也白搭。”这话贫农听不进去,范汉卿忍不住当场顶了他一句:“就是没想到,想到就办得了!”汪波伢很注意这个情况,第二天便约范汉卿一道下田,边生产边交谈。范汉卿看到汪波伢这么亲切,这么热心劳动,感到他真是替自己办事的人,便向他反映了许多情况。汪波伢掌握了这些情况以后,就召开贫农会,共同决定把二十五亩坡地改成水田,并领导范汉卿等七个贫农在一个九十四亩的落后冲种试验田。他们车干河垱挑河泥,到处打青积肥,深耕八寸,合理密植,使这个落后冲的生产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来,全队社员掀起了落后赶先进的高潮,向落后田大进军。结果一百多亩低产田全部改观,平均单产由三百斤提高到八百斤。全小队粮食增产三倍,收入增加两倍,户户有余粮。社员们说:“要不是党派汪书记到我们这里来种试验田,我们还是个超支户!”抓落后,赶先进,平衡增产,这就是汪波伢一贯的领导方法。
汪波伢工作有一个习惯,就是出门“三带”:带锄头,带粪筐,带劳动手册;进门“三有”:有野粪,有工分,有社员的情况。凭着他这个“三带”、“三有”,凭着他在解放前打十几年长工时那套种田的本事,不管天寒地冻,不管炎天暑热,不管刮风下雨,总是和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他常常对人说:“思想工作要见人,生产工作要见地”“越忙越要参加劳动”。
在劳动中抓关键,在现场解决问题,这是汪波伢工作的特点。一天上午,他背着粪筐,一面拣粪,一面检查工作。来到四队的大庙畈,正碰上这里锄草的社员议论纷纷。贫农萧为福说:“眼看麦子都黄了,还锄什么?!”汪波伢接着说:“不能想办法,要它由黄变青么?”生产队的支部书记有点不通,他说:“没有化肥追,怎么变呢!”汪波伢指着自己的粪筐说:“用这个办法不行?”一位富裕中农冷冷地笑道:“行倒行,等到行了的时候,麦子也就要割了。”汪波伢感到当前部分干部和群众对消灭三类苗,争取平衡增产的信心不大,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便决定在落后的大庙畈安营扎寨,带头搞禾苗升级,定要鼓起人们开展平衡增产运动的信心。于是,亲自带领一百多个社员到涨渡湖去收拣牛粪、雁粪、打青,同时,发动社员大搞卫生积肥,结果,汪波伢在这里三天内做了三十九个工分,带领群众共拣了一万二千斤粪,积了二万七千担杂肥,给大庙畈的麦苗普遍施了一道速效肥,使这片落后苗很快地赶上了先进苗。汪波伢抓住这个典型,又及时召开现场会,用事实批判了少数人对“消灭三类苗,实现平衡增产”的保守思想。从此,全区迅速开展了一个“学大庙畈,赶大庙畈”的热潮,很快地消灭了二千多亩三类苗,实现了平衡增产。
社员们说:“汪书记站得高,看得远。”这就是说,他始终以不断革命的精神,迎难猛进。去年获得秋季大丰收以后,党总支提出要更上一层楼,向五个“万”字(全管理区实现万亩田、万亩地、万头猪、每户万斤粮、万斤菜)的新目标跃进。可是,一提到开荒,扩大面积的时候,就遇到一些思想阻碍。当时有些人说:“顾上开荒,就顾不上抗旱保收和田间管理。”汪波伢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带着木匠赶到李集公社去学习制畜力水车的经验,回来,发动群众动手,制成畜力水车十二乘,畜力大车一百二十辆,和其他各式车子五百多辆。这就大大节约了劳力,提高了工效四倍多。群众越干越欢,都说:“汪书记处处替我们想办法,往后干什么,都要听他的。”结果,取得抗旱保丰收的同时,在新开垦的荒地上增种了三百二十多亩小麦、一千四百多亩蔬菜和八百多亩荞麦,今年夏收不仅增加了产量,而且保证了社员蔬菜的供应。
汪波伢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通过抓生活来抓生产的。有一天,他深夜赶到二队七小队,正碰上这个队的干部在研究食堂吃面食问题。有的说:“明天早晨食堂就没有面粉开火,怎么办?”“麦子磨不出来,有什么办法?只好吃麦米粥!”“吃麦米粥,又浪费又不好吃,不如干脆下放了,免得麻烦。”汪波伢接着说:“这叫什么办法?这不是见困难走退坡路?来,明天早晨没有开火的,我们今天晚上磨出面来吧!”第二天早晨,食堂果然没有吃麦米粥,而让社员吃了好面食,社员都觉着奇怪。后来一打听,原来是汪书记连夜磨出来的,大家都很感动。现在,在复兴管理区,无论哪一个食堂,都有固定菜园,并且养了猪和鱼。 (于洲人)(附图片)
庄 正插图


第4版()
专栏:

坚决执行党的文艺政策贯彻为工农兵服务方向
我国戏剧和曲艺艺术百花齐放
据新华社3日讯 建国以来,我国戏曲工作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在批判地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革新、创造,因而在全国戏曲艺术的花苑中,出现了群花竞艳,万紫千红的空前繁荣景象。
今天,全国各地舞台上出现的戏曲剧种已达四百多个。比之解放初期所有的剧种要增多好几倍。解放前濒于绝境或早已绝迹舞台的几百个地方剧种,在党的文艺方针挽救下恢复了青春。评剧、越剧、豫剧等一些地方戏,已壮大成为遍布全国的大剧种;一些蕴藏丰富、影响广远的地方戏如汉剧、秦腔、祁剧等,经过改革,充分发掘和整理了自己的宝藏,培养出了新人,发出了新的光彩。解放前一度雕零枯萎、仅留余息的剧种,如南北昆剧、河北梆子、老调梆子、山西北路梆子、蒲州梆子、安徽徽调、青阳腔、山东梆子腔、湖北清戏、襄阳、沔阳、天门花鼓、湖南的辰河戏、常德高腔、福建梨园戏、江西弋阳腔等,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经过各地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把残余的星星火种轻吹细引,又使它们恢复了生命力,重新放出旺盛的艺术火焰。还有一些剧种是刚从说唱艺术发展成为舞台戏曲的,如由滩簧形式发展来的甬剧、沪剧、锡剧、苏剧;由打洋琴来的吕剧;由曲艺来的北京曲剧;由陇东道情来的陇剧;由皮影曲调发展的碗碗腔、板板腔、陇剧;由文琴变来的黔剧等等,都是经过推陈出新,在短短几年中发展为声彩焕然的独立剧种,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与剧种发展的同时,各地戏曲工作者在党委领导下,积极进行了戏曲传统剧目的发掘、整理、改编工作。到目前止,全国范围内已发掘的传统剧目达五万个之多,并整理、改编和创作了大批思想性、艺术性都相当高的优秀剧目,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对群众起了有益的作用。如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川剧“柳荫记”、“春香传”、昆曲“十五贯”、莆仙戏“父子恨”(一名“团圆之后”)、京剧“野猪林”、“猎虎记”、“白蛇传”、豫剧“穆桂英挂帅”、上党戏“三关排宴”、扬剧“百岁挂帅”、山东梆子“两狼山”、滇剧“牛皋扯旨”、河北梆子和评剧“秦香莲”、老调“潘杨讼”、蒲剧“薛刚反朝”、湖南花鼓戏“生死牌”、湘剧“拜月记”、祁剧“昭君出塞”、粤剧“搜书院”、秦腔“游西湖”、“赵氏孤儿”、汉剧“二度梅”、梨园戏和潮州戏“陈三五娘”、黄梅戏“天仙配”等等,都已成为这些年来在舞台上经常演出、或被移植到其他剧种、推广到全国的优秀剧目。
这些优秀传统剧目的出现,是广大戏曲工作者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传统所获得的巨大成绩。解放以来所上演的优秀传统剧目,几乎都是经过戏曲工作者们去芜存菁,并以新的思想、技巧丰富了前人的成就,因而使它们从内容到形式都焕然一新,发出了夺目的光彩。
运用传统戏曲形式表现现代题材,表现现代的新人物、新生活,也是戏曲推陈出新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方面的成就也是十分可喜的。如豫剧的“冬去春来”、京剧“绿原红旗”、祁剧“黄公略”、昆剧“红霞”、评剧“金沙江畔”、沪剧“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扬剧“黄浦江激流”、锡剧“红色的种子”,粤剧“红花岗”等等,都分别表现了解放前后为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而斗争的英雄人物,反映了社会主义大跃进,表现了工农兵生活。这些现代剧目的演出,充分说明戏曲不仅善于表现历史人物,也能胜任愉快地表现今天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捍卫者工农兵,使这些剧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生命力。
据新华社3日讯 有着悠久历史的我国曲艺艺术,遵循着毛主席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贯彻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解放以来,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以来,呈现了全面跃进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曲艺是我国民间久已流行的说唱艺术。远在全国解放以前,党就对它给以足够的重视。解放以后,曲艺工作更受到党的大力扶植,曲艺工作者受到社会上的尊重,他们积极参加政治斗争,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紧密地配合各时期的政治任务,深入到工厂、矿山、农村、部队中去,和工农劳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工农兵演出,不仅直接鼓舞了群众的生产热情,而且提高了自己的觉悟,丰富了创作题材。
解放以来,许多传统曲艺作品经过发掘、整理,提高了思想性和艺术性;许多久已埋没的传统曲艺作品,也被挽救过来,使之古为今用,重新为人民所喜爱。今天,全国已知的曲种,已达约三百个。这些作品中充满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成分。
新曲艺作品大量涌现是建国以来曲艺工作的一大特点。这些优秀作品都生动地反映了革命史或解放后各个时期的生活斗争。
几年来,在部队、工厂、农村中已培养出大批业余的曲艺作者和演员,创作了上千上万的作品,他们是曲艺的后备军。
与曲艺创作相适应,曲艺的音乐和表演艺术也有了很大的改革,曲艺的理论也以研究曲艺如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中心,开始密切联系实际。


第4版()
专栏:

人民武装万岁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兵馆参观记 新华社记者 姜庆肇 古凡
两天来,雄伟壮丽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吸引了广大观众,人们在民兵馆里,看到毛泽东思想武装下的民兵,在三十多年的战斗历程中,是怎样同自己的英雄军队一起,打败了国内外强大的敌人,从胜利走向胜利。这里有三十多年前革命老根据地赤卫队、暴动队、少年先锋队的旗帜、袖章、帽徽和符号和他们用过的梭镖、长矛和各种刀枪剑等古老武器;有各种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民兵自己制造的步枪、木炮、手榴弹、地雷和缴自敌人的各种战利品;有民兵战斗纪实照片和重要文献;还有闪亮着民兵无穷智慧的地雷战、地道战、窑洞战等电动模型和布景箱……。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是毛主席的名言。人们不能不为陈列在这里的第一面红旗和刻着“革命成功万岁”的梭镖以及几支鸟枪、火药枪所深深感动。这是三十三年前,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湖南秋收起义,衡山、茶陵、醴陵等地老赤卫队员们高举过的旗帜和杀敌武器。它是燎原的星星之火,从此,在井冈山上,在洪湖之滨,在大别山下,在陕北高原……,到处燃起了人民革命斗争的烽火。一幅电动地图形象地表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在全国十块革命老根据地上,就有二百五十六万赤卫队和少先队员,他们手持梭镖、大刀、火枪、匕首等武器,风起云涌地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并且成为扩大红军的雄厚的兵源。
观众们被一座闪闪发光的电动沙盘所吸引。它使年青的一代,看到了三十年前,革命长辈们怎样用低劣的武器,在瑞金的合龙地区,围歼七百多名国民党反动军队的生动情景。
玻璃柜内,还陈列着一排排功勋武器,它们是老赤卫队员们用生命和热血铸成的。观众们看到一门短小粗陋的竹节炮,闽浙赣苏区赤卫队曾用它参加过四十多次战斗,打死了二百多名敌人。湖南茶陵县赤卫队“大炮队”当年用来屡建奇功的牛角上火药的土大炮,单是在九路冲之役,就配合红军俘虏了二千多名拥有洋大炮的敌人,并缴获了两千多支枪。这是江西都昌县赤卫队长韩绪腾使用的大刀,他挥舞着这把刀杀死了七名敌军,缴获两支步枪。旁边,是湖北黄陂县赤卫队战士梅正喜使用的钢叉,曾刺死了五名敌军。还有福建周宁县紫云乡老赤卫队员郑立歧使用的油篓,三十年前,他用这个竹编油篓底部的空凹装上情报和弹药,多次逃过“白狗子”的搜查,安全地送给红军。
民兵馆里大批抗日时期的文物生动地告诉观众:敌后抗日根据地成千上万的民兵,在密密的森林和辽阔的原野上,忽儿化零为整,配合八路军和新四军拆桥破路、攻城守池;忽儿化整为零,神出鬼没,打得日寇心惊胆战。他们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围困战、破击战等各种各样巧妙的战术,把人民武装斗争的艺术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从鲁西平原送来的历史文物,使人们永远难忘山东茌平县张楼这个“英雄村”的壮烈史迹。1944年12月,日寇和伪军纠集了近千人“扫荡”只有二百多户人家的张楼村,一场恶战展开了。全村男女老幼一千一百人,有七百多人拿起土枪、土炮、手榴弹、菜刀和石头,直接参加了战斗,抗击敌人四昼夜。恼羞成怒的敌人集中四十多挺机关枪,平排着把保护张楼村的土围墙打开一个缺口。妇女和老人们立刻搬出火炕的土坯和棉被,浇上水堵塞围墙,继续战斗。敌人在死伤二百五十多名后,狼狈败走。两个多月后,一千二百多敌人又对张楼村发动了更疯狂的进攻。人民前仆后继,丈夫牺牲了,妻子顶上去;儿子倒下了,父亲拿起枪……,血战三日,虽然张楼村的好多民兵壮烈牺牲了,但是日寇付出了更大的伤亡代价。最后,不屈的张楼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又组织起游击队,继续战斗到抗日战争胜利。
著名的冀中地道战民兵英雄苑祥,来到了民兵馆,他站在陈列着一排锈迹斑斑的铁锹、镐头、灯盏、菜刀、手榴弹和步枪的玻璃柜前,向观众们讲述了当年冀中民兵用坑道战打败日寇的胜利战绩。这是人民智慧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人民战争。当打开地道战的电动模型时,可以看到:辽阔的冀中平原,地面上是敌人星罗棋布的据点,十几米深的地下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那儿地道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千万个游击组,几十万民兵活跃在地下“长城”,时隐时现地打击敌人。石井村民兵利用长达十华里的地道,作战一百多次,消灭一百六十多敌人,他们缴获日寇的一部分武器装备,现在陈列在这里。苑祥讲完英雄故事后,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自豪地说:“我们跟着毛主席走,跟着毛主席打仗,永远心里亮堂堂,有的是对付敌人的办法!”
随着电动模型的闪光,观众可以看到,一张张巨大的战役地图,一排排功勋武器,这是解放战争中广大民兵参战的雄壮场面,看,在尘土飞扬的大路上,同时有两支队伍并肩前进,一支是强大的解放军队伍,一支是背着步枪、手榴弹,扛着担架和推着小车的民兵。这两支队伍汇成一条条无尽的洪流,浩浩荡荡奔向炮火连天的战场。在大雪纷飞的辽河两岸,在千里纵横的淮海战场,从陕北高原到南海之滨,千千万万的民兵和解放军结成了战斗的集体。解放军打到哪里,民兵支援到哪里。每一次战役,每一个胜利,都有着民兵的丰功伟绩。
“鲁中民兵大摆地雷阵”的图片、地雷和沙盘,引人入胜。观众们在这里看到了1947年著名的莱芜大战中,鲁中地区民兵组成的几十个飞行爆炸队,在群山野岭,在大道小径,到处摆下地雷阵,四面开花,炸得蒋军心惊肉跳,寸步难行。在这次闻名中外的战役中,解放军在民兵配合下,取得了全歼蒋军七个整旅的重大胜利。
陈列的大批功勋武器中,四个大葫芦特别惹人注目。这是当年河南济源县“河防堡垒杜八联”民兵征服天险黄河的工具。1946年秋天,英雄的民兵用它浮水渡过汹涌澎湃的黄河,到对岸捣毁了三架敌军的飞机。一门只剩下半截炮筒的土炮,记载着山东高峪村民兵的战斗功勋。1947年,他们在黄海之滨架起这门土炮,打沉国民党海军汽艇一艘,另外缴获一艘,俘虏了八名敌人。民兵赵廷有俘敌一名缴获步枪一支所使用的粪铲,民兵卢学桂、李金亭用来砍死敌人的大刀、镰刀和铁爪钩,也都陈列在这里。这些民兵武器,生动地告诉人们,武器虽然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物。革命的人民武装从来都是以劣势的装备,打败了装备上占优势的敌人。
中国人民胜利了。解放了的新中国,十年来,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军,也武装起亿万民兵,他们学着革命长辈的榜样,继承着光荣的战斗传统,和英雄的人民解放军一道筑起万里疆防的铜墙铁壁。在民兵馆里,陈列着青年一代的各族民兵在肃清残匪、维持社会治安、捕捉美蒋空降特务和痛击金门蒋军的英雄事迹。观众们可以从布景箱看到一场“活捉美国空军上校”的战斗情景:一架美军飞机侵入我安东上空,当即被我强大的人民空军击落,掉在五龙背附近。那里的民兵布下天罗地网,合击围剿,很快就把十一个跳伞降落的美国空中强盗活捉了。其中有一个美国空军上校阿纳德,看他那副狼狈相!他在中国的民兵面前,吓得浑身发抖,举手投降。现在,这个侵略者的手枪、地图、求生证和降落伞陈列在布景箱一旁,作为美国侵略者的罪证,也标志着他们的可耻下场。
民兵馆里大批文物鲜明地告诉观众:在过去战争年代里,广大民兵配合自己的军队,打败国内外一切敌人;今天,中国人民正高举着毛泽东人民战争军事思想的红旗,大办民兵师。要是敌人胆敢侵犯我们伟大祖国,就一定被淹死在亿万民兵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附图片)
革命军事博物馆民兵馆陈列的民兵师的旗帜和民兵使用的武器及通讯器材 新华社记者 郑震孙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