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多种一些晚秋作物 本报评论员
当前农业战线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秋收作物的田间管理,千方百计争取秋粮和各种经济作物全部丰收。这是实现全年农业生产计划的关键。与此同时,发动群众多种一些杂粮、薯类、豆类等晚秋作物,也是贯彻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晚秋作物的生长期都不很长,只要种好管好了,收益是相当大的。在发生旱、涝灾害的地区,多种晚秋作物,更是防灾备荒的有效措施,应该作为一季生产,切实抓好,不可忽视。
我国各地都有种植晚秋作物的习惯,并且培育了不少优良品种。在“立秋”前后,各种晚秋作物,如甘薯、马铃薯、绿豆、晚谷子、小糜谷、芝麻、豇豆、晚大豆、荞麦、蔓青和许多种蔬菜,都是可以种的。各地应该根据当地的习惯和本年的自然条件,按照能种什么,就种什么,能种多少,就种多少的原则,把一切能种的土地全部种上。
把一切能种的土地全部种上,这就是说,在确定播种计划的时候,不只要看到大块土地,而且要看到小块土地,不只在未种的空地上想办法,而且在已种的农田里想办法,把大大小小的可能性都利用起来。
根据今年的情况,应该特别注意哪些方面呢?我们认为,第一是补种。不少地区在夏种的时候,由于旱涝灾害等等原因,拖了一些“尾巴”没有下种。已经种上的,有些农田也有缺苗断垅的现象,把未种的种上,把缺苗的补上,就能扩大不少播种面积。二是间种、套种。在许多地区,这种方法都是可以用的。江苏泰州县大抡公社党委组织干部、老农逐片逐块安排茬口,在花生田里套种芝麻、山芋,在芋头田里间种晚玉米、蔬菜,在早中稻、早夏玉米、黄豆田里复种胡萝卜、荞麦、马铃薯,等于增种晚秋作物二万六千多亩,复种指数达到286%。三是增加复种。南方地区在早稻、早玉米等收获之后,应该力争多插一季晚稻,或者多种一季别的晚秋作物;东北、内蒙古和西北一些地区,在春小麦收获之后,应该根据当地的条件,力争多种荞麦、蔬菜和各种饲料作物,扩大复种面积。四是广种“十边”。只要发动大家查一查,找一找,就能找出一些可种的空田隙地。中共山东平阴县委领导全县干部和社员到处找缝插针,几天找出空闲地六万余亩,并已种上各种晚秋作物。


第3版()
专栏:

把能种的土地全部种上
安徽阜阳、六安专区见缝插针扩种晚秋作物
本报讯 安徽阜阳专区突击抢种晚秋,力争扩大晚秋面积,到7月27日止,全专区已经播种晚山芋、晚玉米和绿豆、荞麦七十八万亩,占计划的41%。同时种了五十三万亩胡萝卜。
阜阳专区各级党委十分重视晚秋作物的抢种工作。在大种特种晚秋作物的运动中,这个专区从领导干部到社员,都努力多种高产作物,在大种粮食作物的同时,注意扩种油料作物,并且大种特种胡萝卜。太和县提出每人利用荒废地增种一千棵红芋的办法,受到地委的赞扬。青年、卫星两个稻改专业队的四百名队员,三天之中每人平均在废地上扶垅栽插红芋一千一百二十五棵。相西楼生产队在很短期间内,超额完成了两千七百六十亩的晚红芋任务之后,出动了三百多人,带秧带肥把早种的一千八百亩红芋,亩亩补足红芋四千棵以上,达到了苗全苗旺,力争早、晚两季红芋都丰收。亳县十河公社在抢种晚秋作物中,计划再种三千七百亩花生和芝麻,结果完成了四千四百多亩。
现在阜阳专区仍在大种晚秋作物,各地在继续向空白地荒废地进军的同时,大力备种备肥,打算在三百多万亩春玉米和高粱、麻类等早熟作物收起之后,再种一季晚秋,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已经为这些田地每亩积攒了五百担肥料。
又讯 据7月26日统计,安徽六安专区已经播种晚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二十九万五千亩,同时种了三万多亩胡萝卜。现在这个专区正继续大种晚秋和胡萝卜。为了加快晚秋作物播种进度,各级党委负责同志都深入第一线,帮助基层干部安排劳力、茬口,解决具体问题。中共六安地委副书记马爱民同志和霍丘县委第一书记张健民同志,亲自到霍丘县边缘地区的周集公社帮助生产队安排劳动力。庐江县从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厂、城镇抽调干部、工人、市民共四万多人,支援抢种,有力地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这个县白山公社党委书记沈鼎三等同志率领干部、老农、技术员分别到全社各地查土地,他们通过四查(查废塘、查水库、查水坝、查湖滩)、七找(找坡侧、找村前屋后隙地、找冲稍、找岭上荒地、找沼泽、找圩内龙垱、找圩内夹花埂),共找出空隙地七千六百三十四亩,从而有力地解决了部分社员认为“扩大晚秋作物面积,土地不够”的思想,积极投入抢种晚秋运动,五天中利用隙地和在芝麻、花生地里套种各种晚秋作物四千八百多亩。
在各级党委具体领导下,这个专区各地还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开展了大协作,互通有无,以加快晚秋作物播种进度。霍丘县户胡公社有地缺种,周集公社立即支援了一万八千亩晚山芋苗。这个县的孟集公社的棚塔和丰城两个大队,出动了二百名社员,牵着二百五十条耕牛到隐贤大队支援抢种,使这个大队抢种晚秋的日进度由原来的二百亩加快到四百多亩。


第3版()
专栏:

抓季节 加措施 增蕾保桃
农业部要求各地加强棉田管理
据新华社讯 农业部最近发出关于加强棉田管理,大抓伏桃和秋桃的通知,要求各棉区抓紧当前棉花生长的关键季节,进一步加强棉田管理工作,增蕾保桃,千方百计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保证完成今年棉花产量指标。
通知说:黄河流域棉区很多棉田,由于春季受旱发育晚,结的伏前桃不多,部分棉田基本没结伏前桃。因此,必须加强田间管理,促使棉花多结伏桃和秋桃,以确保增产。生长较好结伏前桃多的棉田,要促使多结伏桃和秋桃,力争超产;生长较差结伏前桃少的棉田,更应抓紧管理,多结伏桃和秋桃,以补足伏前桃的不足。根据这两年的经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主要棉区,在9月上旬开的花仍然可结成有效棉桃,多结伏桃和秋桃,达到伏桃满腰秋桃盖顶的要求,在时间上还大有可为。多结伏桃和秋桃的中心是防止棉株早衰,因此必须全面安排劳力,不断进行棉田排队,开展以灌溉、排水、追肥、治虫、整枝、中耕、松土、消灭杂草为中心的田间管理运动,充分发挥棉花多结伏桃和秋桃的潜力。在肥料上,河北省邯郸市提出的“土粪、人粪尿、化肥、饼肥、土化肥”五肥并用,以增加棉田的施肥量,防止棉株早衰的办法很好。总之,要采取一切强有力的措施,加强棉田管理,收获不完管理不停,以保证块块棉田增产。
农业部要求各棉区继续加强抗灾斗争,保证现有棉田不再减少。对目前生长差和缺苗较多的棉田,绝对不能放松管理,要力争增产。对缺苗严重的棉田,只许补种其它作物,不许毁苗废弃。目前,南方部分棉区的盲椿象、金钢钻、叶跳虫、红蜘蛛、斜纹夜蛾为害较重;北方棉区第三代棉铃虫正在产卵为害,生长密茂的棉田发生较早较重,造桥虫、盲椿象、金钢钻、象鼻虫等也有发生。必须抓紧时机,消灭这些蕾铃期的害虫。特别是南方棉区和陕西棉区的红铃虫,北方棉区的棉铃虫为害严重,应该采取药剂混用,兼治其他病虫的办法,彻底消灭为害。今年棉花丰产方面积大、水肥足,还须严防下一代棉虫和棉病的发生。
通知说,今年国家供应棉区的农药比去年增加很多,棉田化肥绝大部分已调拨到各省,各棉区要充分发挥现有化肥、农药的增产效用。当前棉花追肥适期还有二十天左右,又正是防治蕾铃虫害的关键时期。各省农业部门必须抓紧时间组织一次检查,协同商业、交通运输等有关单位,妥善及时地解决调拨、包装、运输等问题,特别是要组织好短途运输,将化肥、农药及时供应到生产基层去,不误农时,使用于棉田。


第3版()
专栏:

山西 湖南 四川 江苏南通专区 甘肃河西走廊
加强棉田管理 多结伏桃秋桃
本报讯 综合新华社消息:山西、湖南、四川和江苏南通专区、甘肃河西走廊棉区农民,正在千方百计加强棉田管理,力争多结伏桃和秋桃,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
山西省产棉区各级领导和广大社员为了确保棉田丰产,展开了以“水、肥、治虫”为中心的保伏桃、争秋桃棉田管理运动。山西省今年棉苗生长特点是:留苗密、发育早、节间短、生长匀称、伏前桃多,为力争棉花大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各地在当前的棉田管理上都紧抓促进棉株多长蕾铃、防止脱落和增加铃重等措施。在干旱未雨的地区,正想尽一切办法开辟水源,改进浇水方法,扩大浇地面积,并结合浇水分期多次追施肥料。在落雨地区和水地、半水地、下湿地的棉田,正在加强中耕除草、追肥、整枝和治虫。据7月25日统计,全省四百二十万亩棉田,已有三分之二的面积中耕过三遍,有半数以上的棉田追过三次肥,能浇水的棉田都浇过四水以上。
湖南省各产棉地区广泛掀起以增蕾保桃为中心的大面积平衡增产运动,加强对棉花的培育管理,争取棉花大丰收。目前全省一百四十多万亩棉田中,原有的30%左右的三类苗,已普遍升级,其余的一、二类苗,都是苗壮叶茂,开始结桃。
今年湖南省的棉田由于采取集中连片经营,管理工作比往年抓得早,进度快,管得精细,因此棉苗普遍生长良好,但由于新棉田多,棉苗生长仍不平衡。目前,湖南全省开展了以增蕾保桃为中心的大面积平衡增产运动。在大面积平衡增产运动中,各地按照狠抓重点,带动一般的精神,建立了大面积高额丰产片。澧县、华容等县农民对叶枝密茂的棉田采取轻施氮肥,配合磷钾肥,以及晚封垅,深中耕的办法,防止了生长赘芽,并采取分次打旁心剪空枝、打老叶等办法,解决了棉花通风透光问题。慈利县各社、队以丰产片为中心,广泛开展了增产竞赛运动。
四川各主要产棉区都纷纷集中优势劳力,投入棉田管理第一线。南充、内江、绵阳、达县等专区,近日来分别组织上百万人的队伍,配合植棉专业队,狠抓棉田管理。绵阳专区经过七天突击,一百二十万亩棉田中,已有85%进行了中耕和治虫,绝大部分抢施了催桃肥。去年的皮棉百斤县——射洪县,根据全县弱苗、迟苗约占17%的实际情况,最近开展了迟播田赶早播田、弱苗赶壮苗的棉田管理突击运动,全县出动十九万多人,经过五天突击,已有70%的弱苗和80%的迟播棉变了样;全县十六万亩棉田都已中耕、追肥、治虫三至四次。
江苏省南通专区是植棉历史最老、种植面积最大的专区。全区今年种植的二百四十多万亩棉花,绝大部分是麦套棉(即在麦子未收时在麦地里套种的棉花)。为了加强棉花田间管理工作,在主要棉产区的人民公社,由第一书记挂帅抓棉花;棉花种植面积较少的公社,也有一个书记或常委专管棉花。在劳动力的安排上,也采取粮、棉分线专业专管的办法,普遍建立和健全了棉花田间管理专业队、专业组;对棉田追肥所需要的肥料也作了安排。目前,全区一、二类苗的比重迅速上升,三类苗所占比重正在下降,全部棉花都已开始现蕾。
甘肃省河西走廊各植棉地区,开展以抗夏旱增蕾保铃保桃为中心的棉田管理运动,力争棉花大面积丰收。现在全区棉田已普遍锄过头遍草,其中约80%的棉田已中耕定苗,20%的棉田连续进行二次中耕。此外,全区掏井挖泉,截引河水,融冰化雪抢洪灌溉棉田十五万五千多亩,有九万一千多亩结合浇水追了肥。对发生棉蚜、地老虎、红蜘蛛等虫害的棉田也普遍喷药一至三次进行防治。(附图片)
河北青苑县十万亩棉花丰产方的棉花生长良好,有75%的棉棵带桃入伏。图为社员们正在边喷药除虫边中耕锄草。
新华社记者 王旭东摄
湖北省石首县团山公社为了备足二季稻底肥,组织专业队,乘目前湖草旺盛生长季节,下湖大捞湖草。 新华社记者 刘心宁摄


第3版()
专栏:

控制蕾铃脱落 山东临清市老赵庄公社党委会书记 张继臣
棉花产量的高低,决定于棉桃的多少和棉桃的大小。但棉桃的多少,又决定于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保证棉棵健康发育,多现蕾,多结桃,并千方百计避免蕾铃脱落。目前,棵数已定,增加单株结铃数,已成为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
几年来,我社棉花的现蕾数量是很大的,但是蕾铃脱落率也很高,一般都在60%至70%,严重的竟达80%以上。所以说,防止蕾铃脱落,增蕾保铃是棉花增产的重要关键。但是,这一重大意义还没有被所有的干部群众认识到,他们认为蕾铃脱落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控制的。棉花蕾铃的脱落,能不能控制和避免?根据已有的经验,只要找出蕾铃脱落的原因,掌握住它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而且一定能够有效的加以控制。去年,初步摸到了蕾铃脱落的规律,并相应地采取了措施,结果大面积丰产田的蕾铃脱落率较1958年降低了80%。
棉花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水肥不足,营养供应失调;二是因为虫害的侵袭,整枝不及时、不合理,通风透光条件不好,棉田积水及高温等多方面的不利因素所造成的。因此,控制蕾铃脱落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首先,在蕾花期增施追肥。从现蕾到盛花结铃期,需要肥量占总追肥量的60%至70%。在这个时期,我们掌握了现蕾前磷多氮少,现蕾后氮磷并重,氮肥分四至五次追施,磷肥则在定苗后、出花前结合氮肥分两次施下,在现蕾盛期大追一次粗肥(每株一斤),使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相结合,速效肥与迟效肥相结合,使棉花养分供应平衡,避免了脱肥现象,保证了棉花正常发育。其次,适时浇水。棉花进入现蕾开花期,需要的水分大量增加,开花现蕾时期,土壤需含水率在15%至18%。因此我们作到了缺水就灌,地湿就锄,保证了棉苗所需要的合理水分。同时,在雨季前,还要作好排涝,防止因地湿温高而造成棉铃脱落。第三,及时防治虫害。棉铃虫为害是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棉花蕾期应以防治棉铃虫为主,兼治棉蚜。具体办法除打有效药剂、打老叶、去边心,加强雨后松土外,还要突出地抓住培土,扩大棉株下部空隙,以抑制病铃。第四,环环抓好中耕、培土、整枝等项管理。中耕要作到勤、透、深、匀。接近开花时行间深耕要达十二至十四厘米,以迫使根群下扎,使苗期的养分用于地下的多,棉苗发育能得到平衡,促使早座桃,减少蕾铃脱落。开花后,棉株的根系已基本定型,需要通过根系吸收大量的水分和养料,中耕可以六至九厘米为宜,以免损伤侧根。棉花的现蕾期也正是杂草盛长之季,必须经常培土除草,保证棉地不板结。合理整枝能使棉株体内养分集中供应,早现蕾铃,提高结铃率,增加铃重。打顶心的时间,应根据棉株的生长情况,和地力大小及水肥条件来决定,过早了会引起赘芽丛生;过晚了会增加无效蕾铃。增肥量大的棉田,打顶心可推到8月中旬。荫蔽严重的棉田要及时打边心、去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有了去年的经验,加之今年都固定了专业队,加强了技术管理,有了充足的水肥等有利条件,这就更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蕾铃脱落。


第3版()
专栏:云南通讯

党委书记和试验羊群 郭建
在云南昭通县大寨公社里,传颂着党委书记的试验羊群创造高额丰产的奇迹:二十八只母羊,今年共产春羔七十只,平均每只产两只半,其中十七只产三羔、八只产双羔、三只一岁半左右的仔母羊也都各产一羔。这些小羊获得了全生、全活、全壮。
到羊厩落户
那是1959年6月的事,大寨公社召开了一次有饲养员参加的畜牧干部会,贯彻上级党委高速度发展畜牧业的指示,并对全社羊群进行了一次评比。评比中发现饲养员周顺昌放牧的二十五只适龄母羊,1959年春季产羔二十三只,其中有三只母羊产三羔,两只产双羔。按照当地的情况,母羊产双羔也是少有的事,何况一胎产下三只。饲养员们都以兴奋而又惊奇的心情,要周顺昌介绍他的羊群高产经验。可是,贫农出身的周顺昌急得脸红心跳,怎么也说不出来。他只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我也不晓得怎个会产那么多。”
党委会决定好好总结和推广周顺昌的经验,派党委书记赵元成去搞丰产羊群试验,并负责车德管理区的全面工作。赵元成在接受任务的当天,就直奔车德管理区第一生产队,把背包向羊厩楼上一丢,就和周顺昌一起到羊厩里去。
一个启示
夏天的中午,炎热而烦闷。公社交给周顺昌负责饲养的羊群早牧归来,正在羊厩里乘凉,咀嚼着周顺昌一家人早上割回来的青草。赵元成走进羊厩,一股清凉的感觉袭透全身。宽敞的羊厩,雪白的粉墙,整洁的地面,洞开的窗户,比起周顺昌住的羊厩楼上,还要舒服!赵元成爱不释手地抚摩着一只只肥壮的小羊羔,仔细地观察着它们。他走到羊厩的角落里,看见有三只可爱的小羊在一只身体特别肥壮、高大的灰色母羊身边挤擦,争着吃奶。三只小羊各是一种颜色,一只黑色,一只灰白色,一只黄色。他给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三只羊羔的毛色和它们的‘母亲’的毛色不一样?”他看来看去也解不了这个“谜”。晚上睡在羊厩楼上,他向周顺昌提出了这个问题。老周想了想说:“我们的三只种羊就是这样的毛色,怕是配种上的讲究。”短短的两句话,给赵元成以很大的启示。他想:猪多配复配,就能高产。这只山母羊一胎产三羔的事实,不也证实了吗?他联想到当天所看到的那些产两羔和三羔的母羊,身体总比产一羔的母羊要肥壮些,而这些羊群,比他所见到的其他羊群都要肥壮,难怪受胎率比其他的羊群高。想来想去,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膘力是高产的基础,配种是高产的关键。”如果所有的羊都实现一类膘,而且都采取多配、复配的办法,母羊的产羔率一定会大大提高,羊只便能来一个高速度的发展。
丰产试验
他把这个想法和周顺昌谈了以后,两人便着手进行丰产羊群试验。除了原有的二十五只适龄母羊外,又将刚满一岁半的三只仔母羊列入去年秋配计划。逐个进行膘力排队,将十三只比较瘦弱的母羊单独喂养,每天每只加精料四两,全用盐水煮熟了喂,既能促进食欲,催膘又快,一个月以后,全部母羊变成一类膘。9月间,母羊开始发情了,这可忙坏了党委书记,他白天到各队检查和布置生产,早晚赶来给羊群配种,经常忙得连饭都忘记吃。在他和周顺昌的精心照管下,每只母羊都实行了双配和复配,只只配准,全部受胎。
总结管理经验
平时放牧的时候,赵元成总是和饲养员一样,带饭上山。周顺昌放牧的母羊无流产无死亡,可是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他却说不清楚。赵元成在放牧中帮助他总结了放平不放陡、放近不放远、放慢不放快、放宽不放窄等“四放四不放”的放牧母羊经验。
有一次放牧时,赵元成发现膘力壮的母羊朝前跑,大吃特吃,而膘力较差的母羊落在后面,顺着被啃过的青草懒懒地吃了几口便走了;在喂盐时,也有类似情况,强的抢着吃,瘦的吃不到。他想:羊最“拣嘴”,只吃草尖和干净草,不吃啃过和踏过的草,照这样下去,膘力差的羊吃不饱,将逐步瘦弱下去。于是他和老周商量,将羊群按强弱分开放牧,并采取边放牧边割草的办法,每天带回一至二背青草,给膘力差的羊“加餐”,使只只羊都吃得饱,吃得均匀,长得壮。
为了使羊只减少疾病,他和老周三至五天垫一次厩,十天进行一次厩舍消毒。今年1月,赵元成到以菲管理区检查畜牧工作,发现饲养员宗发泰的羊厩门内挖了个一公尺宽、三寸多深的
“防疫坑”,里面撒上石灰和六六六粉,羊只进门就进行蹄子消毒,杜绝了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的烂蹄子病。赵元成回来后就亲自和周顺昌一起在四间厩舍内都挖了“防疫坑”。
产羔前后
今年2月初,离产羔的时间又不远了。赵元成和老周商量,要搞野生饲料为母羊催膘发奶。这时葛根还未发叶,正是淀粉最多、营养最丰富的时候,他俩天不亮就上山挖葛根,到吃早饭时,便背回百十来斤。将近一个月,共挖了二千多斤葛根,不仅保证每只羊每天吃到一斤,还储备了两个月的精饲料。羊的临产时间到来了,他们准备好剪刀、碘酒、药棉等接生药品、器械,并请公社兽医教会新法接生。他和饲养员经常起来巡夜,观看动静。就在这时,公社党委通知赵元成出差。他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周顺昌,再三叮咛说:“老周,好好照看它们,一定要让春羔只只成活、个个健壮”。到了公社,他又嘱咐公社兽医,要他们经常去关照这些羊群。
半年时间,周顺昌从党委书记赵元成身上学到许多优良的品德,他更加爱护自己的羊群。一天晚上,一只母羊产羔了,接连三个小羊羔下地了,个个肥胖。他连忙把母羊和小羊抱到他的房间里,放在事先铺好的干草上,他老伴正在煮着羊食,十一岁的儿子忙着凑火……,等他们招呼母羊吃完食、羊羔吃了奶后,天已经亮了。
3月过去了,羊羔下齐了。数了数共有七十只,平均每只母羊产羔两只半,达到了全生、全活、全壮。这可乐坏了老周一家,也轰动了全公社。
试验羊群获得了大丰收。
× × ×
5月,赵元成回到公社,一口气跑去看他的羊群。当他打开厩门时,近百只羊正放早牧回来,在厩内乘凉,数不尽的小羊羔跳跳蹦蹦地在母羊身边挤擦、吃奶。老周告诉他:二十八只母羊又进行了春配,要力争今年实现“百母四百羔”。赵元成兴奋地紧紧握住老周的手,两人愉快地笑了。


第3版()
专栏:

内蒙古:大批干部深入牧场 青海:采取措施狠抓畜膘 西藏:规划牧场合理放牧
切实加强畜牧战线领导
新华社呼和浩特讯 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党组织书记率领大批干部,深入牧场、畜群和配种站,大力加强畜牧业生产第一线领导,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牲畜抓膘、配种改良等工作的全面跃进。
1961年畜牧业生产年度(从今年7月1日开始到明年6月底为止)刚一开始,自治区党委就提出以百母百仔和安全过冬为纲,抓紧7、8、9三个月的有利时机,在全区开展一个群众性的生产开门红运动的号召。自治区的主要牧区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盟的草原,采取层层负责一包到底的领导方法,加强畜牧生产的领导。有的由旗党委第一书记挂帅,带领工作组深入公社、国营牧场和配种站,边检查,边解决问题,并参加放牧管理。有的把旗党委办公室搬到公社,抽调干部下放到生产队工作半年。在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各级党组织一手抓农业、一手抓畜牧业,在抽调干部加强对秋田管理、夏收夏种等中心工作领导的同时,及时扭转了部分公社忽视畜牧业生产的倾向,充实了畜牧业第一线力量。
目前,除部分地区正抓紧进行抗旱保畜斗争外,各种大小牲畜膘情不断上升。到7月中旬,全区大家畜配种改良总数已达八十八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五倍多,小家畜的配种改良也已完成一百四十五万多头。
新华社讯 青海省农业区各人民公社,乘当前青草茂盛和使用耕畜较少的季节,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耕畜的饲养管理,抓好畜膘,迎接即将到来的秋收和秋翻。
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公社,近来都赶着耕畜上山休整抓膘,普遍采取延长放牧时间加夜牧等办法,让牲畜多吃青草,并适当补饲青油、青盐、青茶和各种野牲肉熬的汤。乐都县老鸦公社红旗生产队为了抓好畜膘迎接秋收秋翻,将全队四百八十八头耕畜分类排队,指定专人经营,分群上山放牧。他们把抗寒能力较差的牛、驴赶到低山地区打圈放牧,把体质较壮的骡、马赶到深山地区坐圈放牧。
各地在组织耕畜上山抓膘的同时,对留在社里使役的耕畜也加强了饲养管理。互助土族自治县哈拉直沟公社东丹麻生产队在耕畜休整期间重新研究了使役管理方法,做到勤添草、勤饮水、勤垫圈、勤扫槽、勤刷畜体,严格执行专人使用、定载重量、定基本农活、使役后进行检查等责任制度,因而全队牲畜消灭了三类膘。
据新华社拉萨2日电 西藏山南、藏北、阿里等广大牧区的牧民们,已开始对牧场进行初步规划,实行合理放牧,并开垦荒地,逐步培植和扩大草原。
过去,在封建农奴制度的统治下,西藏的广大牧区都被领主所霸占,放牧混乱,对草场破坏很大,不能保证牲畜四季都有足够的放牧场地。现在,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藏北、山南、阿里等广大牧区的翻身牧民们,开始对草场进行初步合理的规划,草原上出现了一片崭新的牧放景象。
最近,山南专区洛扎、拉加里县的牧民对草场实行了春、夏、秋、冬四季轮流牧放的制度。藏北那曲专区的门堆、赤巴、日瓦等部落的牧民们,根据“冬放阳、夏放凉”的季节性牧放习惯,对草场进行了全面规划。在7月间,藏北二百多个大部落的牧民们,就按照今年的新规划,把牛羊赶上山去,进行抓膘时期的牧放,把很多平川、河谷和洼地草原留作冬春季的牧放草场。
入夏以来,山南专区哲古、洛扎、拉加里、桑日等县的牧业区和纯牧区的藏北那曲专区以及阿里专区的部分县,已开始有计划地培植和扩大草场。牧民们一面把牛羊赶上山去牧放,一面在平原和低洼地带,挖沟修渠,灌溉草原,并开垦荒地、砌围墙、种牧草,培植牧草基地。
为帮助各地牧民逐步改良牧草,培植牧草基地,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农牧处,已经拨给阿里、那曲、山南等专区大批苜蓿种,这些种子可以种植八千多亩苜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