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8月1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带头苦干克服困难 帮助后进赶先进
陇南山区万名干部奔赴深山老林
本报讯 甘肃省陇南山区万名干部奔赴生产第一线,纷纷深入到边远山区和后进社、队安家落户。天水专区各机关有70%的干部深入到第一线,县、社、大队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的也迅速增加。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到偏僻高寒的深山老林地区工作,他们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文县中寨公社社主任杨伏汉,深入到最南部的甘川边境上的一个后进生产队——新寨生产队担任支部书记,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出了这个队的落后根子是耕地少、产量低,于是马上发动群众,认真贯彻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同时并举的方针,千方百计扩大耕地面积,多种高产粮食作物,并且帮助这个队建立了一部分药材基地。当地缺乏优良品种,他就亲自攀高山、钻老林,步行到四川南坪,把调换的包谷、大豆、蚕豆和药材等良种运回来,鼓舞了群众的生产热情,播种工作从每天四十亩的进度上升到一百亩左右,为这个边远的穷队栽上了富根。武都平洛公社党委书记年生霖,把指挥部搬到了明月山,为了解决花崖沟水渠上的渡槽问题,他召开了“五仙会”(老农、技术员、干部、青年、妇女),在群众中找“巧匠”,结果找到共产党员张荣世和木匠张怀中,他们刻苦钻研,用土办法架起空中渡槽,使重点水利工程及时发挥了抗旱作用。
深入到后进生产队和边远山区的干部,还和贫农、下中农交知心朋友,紧密团结当地干部,埋头苦干,克服困难,彻底改造落后面貌,促进各项工作迅速发展。徽成、西礼、文县、天水市干部深入阴湿山区后,发现少数干部和群众有“干旱收阴山,今年一定能多打粮”的麻痹思想,对秋田作物田间管理抓得不紧。他们就立即组织社员们讨论,纠正了麻痹情绪,开展了锄草、追肥活动。各地干部深入基层后,根据农事大忙形势,帮助基层干部合理安排了劳力,用压、缩、抽、调等办法,把70%到80%的劳力,投入农业生产第一线。
深入第一线的干部,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共天水地委的决定,根据陇南地区公社一般较大,居住分散的特点和前一时期推行“二五制”的经验,各县、社和大队积极实行了“三七制”的领导方法,即每旬前三天学习、开会、安排工作,后七天深入生产第一线,参加生产,领导生产。每天早上转,中午干,晚上帮,切切实实帮助基层干部解决问题。在三天集中学习和布置工作的时间中,保证有一天的学习时间。每次集中的地点、参加的人和讨论题目,由县、社党委、大队总支事先安排,通知有关人员。除了专题研究外,一般干部集中在社、队进行学习,检查布置工作。同时,县、社级机关在公社、生产队工作的干部每月集中一次到县参加“三七制”活动,总结、研究、安排本部门工作。因此,带动了许多农村不脱产的支部书记和大队干部一起参加了“三七制”的活动,使生产和学习互相促进,立竿见影。徽成县福德公社党委组织干部学习了甘肃日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社论,对有些生产队收麦进度缓慢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是劳动组织不当,马上组织了收、打、晒、运、过秤、入库等各种专业队,确定了责任制,使收麦进度加快了一倍半。


第7版()
专栏:

一个新的蚕桑基地已经初步形成
甘肃徽成县大力发展养蚕事业
本报讯 一个新的蚕桑基地已在甘肃省徽成县初步形成。几年来,这个县的蚕茧生产连续大幅度地增长。1955年全县只养蚕五十张,平均每张单产茧四十二斤。1958年养蚕一千五百七十张,单产增长到五十二斤。1959年养蚕二千九百六十一张,蚕茧总产增长了60%,并且出现了每张蚕产茧一百八十九点四斤的高产纪录。
徽成县位于甘肃东南部,嘉陵江上游,山青水秀,气候温和,具有优良的植桑养蚕条件。在中央“大力发展蚕丝生产”和中共甘肃省委关于“把陇南山区建设成为蚕桑基地”的思想指导下,从1955年以来,这里的干部和群众,发奋图强,埋头苦干,进行了巨大的基本建设工作,开展了植桑育苗的群众运动,为快速发展蚕桑事业打下了基础。这个县今年计划全年养蚕六千五百张,比去年增长了一倍多。今春饲养的二千六百九十张蚕,春蚕已经获得全面丰收,平均每张单产五十三斤。
现在,全县除不能栽桑的高寒山区外,养蚕的生产队已占生产队总数的88.37%。历史上许多没有放养过蚕的柞林地区,也广泛被利用来放养柞蚕。近五年来,结合植树造林运动,全县已育桑苗九千五百多亩,定植桑树八千六百多万株,已建起万亩桑园三处,五千亩桑园四处,千亩桑园六处,百亩桑园一百三十二处。基本上普及了湖桑等良种。同时,这个县还建立了现代化的蚕种繁育场、桑培育所、缫丝厂和蚕桑学校。由于蚕桑生产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全县一项重要副业收入。去年蚕桑收入即占全县副业总收入的13%。
徽成县的蚕桑生产是陇南山区发展最快的一个县,它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建立了蚕桑生产“一条龙”的领导,县委书记亲自挂帅,各人民公社的各级党组织均有书记专管蚕桑,并且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职干部,从组织上加强了领导。在领导方法上,大搞干部、技术员和社员三结合的试验田,县委在泥阳公社建立蚕桑基地试验田,专门派了三名干部长期驻点,创造经验,在全县推广。
第二,建立专业组织,加强科学管理。各蚕区生产队,普遍建立了常年性、季节性和临时性的专业队五百一十个,专业队的成员,除了许多有经验的老农外,大部分是蚕桑学校和短期训练班培训出来的技术员,这就给普及科学管理工作和开展技术革新运动提供了良好条件。他们改春秋养蚕两期为多次养蚕,运用农业“八字宪法”管理桑园,采取以土为主,土洋结合,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地加工的办法,建起蚕具加工厂十六处,开展了以蚕室、蚕具为中心的工具改革运动。今年已生产蚕网、蚕架、蚕帘、苇席等蚕具达九千多件。有50%的蚕桑专业队推行了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使大面积丰产纪录不断出现。
第三,贯彻执行蚕桑生产上的包产、包工、包成本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制,在充分发动群众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做到指标、任务、措施、干劲四落实,领导、劳力、任务、措施、质量五固定。许多公社已广泛掀起了队与队、个人与个人的挑战应战竞赛运动。泥阳公社由于抓住了这个关键措施,在今春桑树发生病虫害和蚕病多的情况下,积极和病虫害作斗争,使桑叶仍然获得了增产,蚕茧获得了大面积丰收。(附图片)
徽成县成川公社养蚕专业队的姑娘,在编织的草笼上给蚕上簇。这种办法可以通风,使蚕发育加快 黄对岱摄


第7版()
专栏:

综合利用野生资源 高速度发展山区经济
中共文县委员会
甘肃省文县碧口镇的县、社工业,实行“一厂多能,一物多用”,广泛地综合利用野生资源,为最合理、最节约、最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和设备、高速度地发展山区经济,找到一条广阔的道路。
碧口是个山林地区,位于白龙江畔,水草丰美,四季常青,野生资源相当丰富。可以利用的野生动植物在一千种以上。其中,野生纤维、淀粉、油料、药材和栲胶等原料遍地皆产。这里虽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在解放前,由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加上山大沟深,交通阻塞,丰富的资源无法利用,农民生活十分贫困,甚至连一双布鞋、一条缝衣服的线也得到四十里以外的四川去买。人民过着“端着金盆银碗讨饭吃”的生活。解放后,随着交通事业的大发展,碧口地区在1958年和1959年大力发展县社工业,狠抓野生植物综合利用。截至目前,已建立综合性的野生原料加工厂十四个,生产项目包括人造棉布、造纸、酿酒、竹藤编织、制肥皂、野生油料加工、水产加工等,产品达三百多种。去年的总产值为八十六万六千多元,其中县办工业产值占二十九万多元,碧口人民公社社办工业产值为五十七万三千多元。社办工业总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1%。随着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进一步开展,从去冬以来,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实行“一厂多能,一物多用”,充分利用资源和设备。今年元月至5月,县社工业的平均月产值又跃增到十二万三千多元,比去年的平均月产值增长50%以上。
碧口地区县社工业广泛利用野生资源,促进了山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这条道路是在荆棘丛中走出来的。开头办厂时,许多人迷信“洋”办法,看不起“小土群”,说:“工厂工厂,机器要响;机器不响,不成工厂”。为了解决这些思想问题,县、社党委在社员中广泛开展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营,高速度发展山区经济”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社员认识到因地制宜,综合利用野生资源是建设山区、促进山川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县社党委打好思想基础以后,又确定建厂的原则是:有啥原料办啥厂,出产什么加工什么;没有的不办,有的大搞特搞。”结果就在1958年冬季出现了县办、社办、队队办工厂的热潮,到1959年底共办起各类厂子五十多个。但是这时,由于县、社工业和生产队副业之间没有明确分工,原料供求上发生了矛盾,不能有计划按比例的生产;同时各厂之间不能紧密配合,形成某些生产脱节现象。例如,人造棉厂加工的产品,纺纱、织布厂不愿利用,因而造成一方面积压原料,另一方面因原料缺乏,生产时常中断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县、社工业进行了明确分工,提出重点加工的项目是:量大面宽的野生纤维、淀粉、野菜、竹藤、油料等。其中经营范围较广、投资较大、技术比较复杂、需要劳力较多、担负全县供应任务的造纸、竹藤编织、酿酒、制醋、副食品加工等,由县办厂经营;资源较分散、投资小、花费劳力少、技术比较单纯的人造棉、纺纱、织布、制鞋、野生油料加工、水产加工、制造土农药、制造土化肥等,由社办厂经营。根据这一原则,对原有五十个厂子进行调整合并,按生产性质建立了十四个综合性的加工厂,每个厂设有四、五个专业车间。其中加工野生植物的县办厂有四个,社办厂有五个。在厂与厂、车间与车间又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在经营管理、资金核算、技术等方面,县办厂有指导社办厂的责任;在原料方面,社办厂以半成品支援县办厂。车间与车间根据生产特点,在自己的淡季,从劳力、设备等方面支援兄弟车间的旺季,使之更适合于野生原料加工的特点,抓住季节性生产,做到了季季有活干,产值有保证。
碧口地区综合利用野生原料的显著特点是,把工业生产与农村副业生产密切结合起来,彼此促进,共同繁荣。工业需要什么原料,副业就有计划、按需要组织生产或采集什么原料。在综合利用的范围不断扩大中,需要的原料品种愈来愈多,农村副业生产的门路就越来越广。县社工厂在解决原料问题上采取的办法是:大宗的野生纤维、淀粉、竹藤等,由公社按各个厂的计划需要,统一安排,分配各产区的生产队,组织半劳力、附带劳力,成立固定专业队生产或采集;对小宗或零星的野生果实、叶、杆、花、根、野菜,由厂队挂钩,由生产队组织社员利用农间空隙采集;对于季节性特别强的野生油料、淀粉、杂菌等,在夏秋两季组织社员,全民突击,开展“小夏收”和“小秋收”运动;对新发现的原料,各厂把标本发到各生产队,组织社员采集。这些原料统一由商业部门收购,按照计划或厂队签订的合同,统一调拨。现在碧口地区综合利用的野生植物原料达到一百多种,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加的有三十多种。这样不仅扩大了副业生产门路,而且也增加了综合利用的花色品种。例如,酒厂原来只生产七、八种酒,今年增加到二十九种,原料供不应求的矛盾反而得到解决。
碧口地区综合利用野生资源是在不断革命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由于树立了“综合利用没有顶,野生资源挖不尽”的思想,路愈走愈宽。为了做到主要原料都综合利用,各厂确定重点加工的原料,许多厂还在专业车间之外设有综合车间,专门担负试验废品利用,加工新发现的原料,最大限度地提高综合利用率。现在,蕨根、葛根、作合山、龙须草、竹藤、野菜等主要原料都达到了一物多用。每个厂有自己的主要产品和副产品。例如,酒厂原先只能制酒,现在用作合山一种原料烤胶、酿酒(提炼酒精)、制醋、提取饲料,最后剩下的渣滓由土化厂与磷灰石混合,沤制成磷肥,达到五用。综合利用范围扩大后,每百斤作合山的出酒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34%,还增加了接近于酒的价值的二十二斤烤胶和其他三种副产品。野生纤维综合加工厂,用龙须草造棉、织布、制鞋后,每季给国家节省五百二十多丈棉布。今年他们又用当地出产的苦莲籽(有毒的树籽)代替面粉浆线,使制鞋原料除鞋面布外,全部用野生原料代替。只碧口地区综合利用野生原料,去年就给国家节约了二百多万斤粮食,今年生产的各种产品,成本普遍比去年降低20%—40%。
碧口地区县社工业的职工原来都是农民,其中70%是没有生产技术的妇女。通过两年来的锻炼,五百多名职工中已有70%变成了内行,掌握了工业生产技术,其中30%达到了多面手。


第7版()
专栏:小资料

富饶的陇南
陇南山区在甘肃省的东南部,与四川、陕西接壤。属于陇南地区的有武都,文县、徽成、岷县、西礼、武山、清水、秦安、天水等九个县市,总面积四万多平方公里。这里居住着汉、回、藏三个民族,共三百多万人口。境内六盘山、南北秦岭三大山系巍峨纵横;渭河、嘉陵江、白龙江、白水江、犀牛江等主要河流,汹涌奔流。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林木繁茂,资源十分丰富,有“小江南”之称。
陇南山区发展农、林、牧、副、渔五业的条件非常优越。到处是碧山林海,林地总面积约为三千八百多万亩。陇南盛产干果、木本油料、化工原料。其中以核桃、油桐、漆树、油松、杜仲、栓树、青岗、桦、杉等树种所占比重最大。果树有梨、苹果、桃、杏、柿子、银杏、柑桔、枇杷等。文县李子坝一带并产茶叶。据调查,全区野生纤维、淀粉、油料、栲胶原料等品种达一千余种。陇南又是甘肃省药材主要产地,盛产当归、党参、大黄、银耳、金耳环、茣芋、贝母等四百多种名贵野生和家生药材。并有金丝猴、熊猫、金钱豹、鹿、獐、熊、水獭等珍贵野生动物。
陇南山区的交通事业,解放后已获得惊人的发展。现在有天兰、宝成两条铁路在这里经过,公路四通八达,全省公路建筑上最艰巨的文(文县)姚(姚渡)公路已通车到四川。现在陇南山区的丰富资源和各种土特产得到了广泛利用。在发展钢铁、煤炭、炼焦、石油、化工、水电等骨干工业的同时,陇南山区已建起各种林副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野生植物的专、县、社办工厂二千五百九十多个。其它文教卫生、邮电、商业等也获得了迅速发展。


第7版()
专栏:

深山密林里的好管家
本报记者
来到陇南山区的文县碧口人民公社,听见许多人在赞扬徐家湾生产队的党支部书记王凤才。有人说:王凤才是贯彻“四同”作风的好榜样;也有人夸他是亦帅亦兵的典范。他一年三百六十天,脑子里装满问题,手腿闲不住,领导社员建设山区的光荣事迹,说也说不完。
徐家湾座落在以艰险闻名的“阴平古道”旁,现在这里已经开辟了公路。我们沿着白龙江、顺着公路前进,渡过白水江,穿过当年姜维背水破敌的玉垒关,来到徐家湾。抬头四望,到处是巍峨陡峭的大山。徐家湾生产队三十八户、一百二十多口人,散居在纵横数十里的七个山沟里。我们看到:山脚下麦子一片金黄,山腰间梯田层层,块块地边砌着整齐的石围墙,肥壮的玉米长的流绿滴翠。男女社员正在给秋田锄草,灌稀肥,清风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和歌声。……
苦难的徐家湾变了!它的变化,是王凤才和这里的农民一起战胜灾难和贫困的见证!
王凤才原是碧口镇人,他爹给财主当雇工,一身肉快折磨光了,背上的债却越来越多,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抛下幼儿,只身进了山。从此,王凤才就成了财主的“两脚兽”。三十年前,他又步上了父亲的后尘,让财主逼的咬咬牙离开了碧口镇,逃到了徐家湾。这里,山大,林密,沟深,石头比泥土多,野兽经常出没。在旧社会,这里是被人遗忘了的地方。王凤才在这里搬石垒墙,盖两块石板当屋顶,烧片梢林,挖开石层播下一粒籽。这些巴掌大的“卧牛田”,“石窖地”能够长庄稼已不容易,但是苗出来了,太阳像团火,把禾苗一股劲烫死;大风一刮,石片乱飞,田苗窝子就盖得死死的;一场暴雨,连禾苗根子也找不见了。侥幸熬过了三灾八难,好年成时,一亩地顶多打六十多斤粮。这里的人经常只好靠野菜、野果充饥。到了解放前夕,全徐家湾只有两户人家。解放以后,逃荒的人陆续回来,王凤才也当了农业社的社长。当他带领群众顺着这条通往幸福的集体化大道迈进的时候,社里却发生了一件叫人沮丧的事:阳山和左家沟门在讨论农村发展前景的时候,有两户社员说:这么个穷山沟,再变也赶不上川里;往后,川里就用拖拉机啦!我们种的是“卧牛田”,不如早点搬到川里去。有些人同意这个意见,想扔掉徐家湾,到川里去重新安家立业。王凤才乍一听有人嫌山里不好,心里像针扎一样,他埋怨他们好了疮疤忘了痛;后来转念一想,不能怪社员忘本,大家也是想快点使用拖拉机,快一点建设社会主义。但是,在这样个山沟里,怎样能给社员办好事情,建设山区,建设社会主义呢?这是他很久没有想清楚的问题。这时,县上组织他去武山县邓家堡参观水土保持工作。他到那里一看:山上是密密的幼林,渠里有清清的流水,鸭群游荡,机器隆隆,谷子长得赛过了平川……听邓家堡的人介绍说:原先这里也是个穷地方,千沟万壑,十年九旱,川下的姑娘也不愿嫁到山上来。这时,王凤才想透了一个道理,只要学习邓家堡人民的革命干劲,穷山恶水就能变样,徐家湾也能变天堂。他回社后,就向大家提出了学习邓家堡人民的冲天干劲,发奋图强,改造徐家湾石窖地的计划。
秋收过后,王凤才就带领一部分社员到左家沟门,拣石子、搬石头,动手改造石窖地,他想通过实际行动带动大家改造山区,刚一开始,就碰到了阻碍,社员王仲成说:“一颗石子四两油,除了石子没长头,我看拣石子没有什么好处”。
“没好处?石子拣掉了,少打几页铧,多锄几遍草,总是好处吧!”一群青年不服气地争论了起来。
“那能打多少粮食?”
“信不信,不由人!阳山王仲银的那块地是面镜子,原先那也是个石窖地,前几年拣了石子,整平地面,变成了刮金板,我看咱们还是去看看”。一位老社员建议说。
王凤才支持了这个建议,带领众人来到王仲银的地里,王仲银笑迷迷地给大家说:“先前,俺地少,人口多,才想出了这个办法。原来一亩只能收六十来斤的石窖地,这几年增加到了两百斤,连我自己也没想到!”
事实教育了大家。王凤才又请了几个老农和王仲银一块总结了改造石窖地的经验,及时在社员中宣传,于是改造石窖地的群众运动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1957年冬天,党支部领导全体社员,以左家沟门的那块石窖地为重点,集中劳力,改造石窖田。王凤才挂帅当兵,带头拣石子、搬石头,地里的石头都垒在地边上砌成了石墙。这时正是数九寒天,手脚都冻肿了,大家还是坚持干。有人看到困难想退缩,王凤才领着大家讨论。社员们说:“冬天农闲不干,开春农忙想干也顾不上。”“辛苦几天,幸福万年,这是应该的。”地平了,石头拣净了,王凤才又领着社员们到深山老林里刨腐植质,一背斗一背斗背到地里,一直把新平的十来亩地垫了一尺多厚。过了春节,王凤才又领着党团员进行深翻,种上了金皇后玉米,作为社里的试验田。为了力争高额丰产,王凤才又跑到城关公社西元生产队去取经,学习他们灌稀肥、锄草的经验。后来,玉米丰收了,平均亩产五百六十多斤!丰收的事实坚定了人们的信心,鼓舞了群众的斗志,人们说:穷山恶水可以战胜。
1958年冬天,他们又仗着人民公社的无穷威力,把改造石窖地的运动由左家沟门扩展到徐家湾生产队所有的山庄;从拣石子、搬石块发展到自造炸药炸掉几方、几十方的大石块,向山争地,开辟了几亩、几十亩一块的方方正正的好梯田。正当战斗紧张的关头,王凤才病倒了,饭也进不了口,社员们都劝他休息,可是他在家里怎么也蹲不住,就把沙罐子带到地头,一面熬药,一面领导社员和顽石作战。王凤才带病工作的行动,大大地鼓舞了群众,许多石头被搬掉了,大块平地出现了!1959年的春天,徐家湾变样了。“卧牛田”变成了宽大的台阶梯田,社员们新砌的石堤,像一道铜墙铁壁堵住了凶暴的白水江的侵袭,护住了从河滩里新夺来的二十多亩好稻田。辛勤的劳动,结出了丰硕的果实。1959年秋天,漫山遍野都是一片好庄稼。在人们辛苦经营的土地上,结出了一尺来长的玉米棒子,试种的花生、甜菜,第一年就传来了高产的预报。谁知将要成熟的庄稼,却又受到密林里的野兽的践踏。阳山的二亩多玉米一次就被野兽践踏光了。从前,遇到兽害,人们都是躲在窝棚里鸣锣放炮,点起松明火把,把野兽惊走就算了。现在,到处都是公社的庄稼,再不能赶跑就算完事,必须彻底消灭兽害,才能保住全公社的财富。王凤才凭着多年打猎经验,把人们组织起来。一批人守在窝棚里,继续用老办法看守庄稼;另外组织了十来个好猎手,带着干粮,背上火枪和弩箭,由他亲自率领进山围剿。他们不分阴晴昼夜,吃在山上、住在山上,一秋天,共猎获了二十五只野猪、黑熊和其它害兽,保住了丰收的庄稼。漏网的害兽也纷纷向后山老林里逃命,再不敢下山搔扰。
就是这样,王凤才带领大家让山石搬家,河水让路,野兽逃窜,河滩献宝,使穷山恶水的徐家湾变成了幸福窝。1959年粮食平均亩产四百零二斤,每人平均有粮从二百斤提高到一千六百六十斤,家家户户都有存款。人们形容自己的日子是“步步登高”。前些年,平川上的人把徐家湾的农民叫做“穿烂羊皮袄的”,现在人们成群结队的到这里参观取经,学习徐家湾人们发奋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社员们向来客谈起当地的变化时,都衷心感激党的领导,异口同声地称赞王凤才是自己的“好管家人”。那些想搬下山的人也都不想走了。
今年,徐家湾又赢得了夏季大丰收。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王凤才正和社员在山野江畔夜以继日地赶修木船,迎接夏收。我们问他:为什么这样急?王凤才说:“哟!去年卖了七万斤余粮,人背、畜驮、筏子放,整整运了半年;今年最少也不下十万斤,不早点设法修只大渡船,怎么能赶得上需要呢?”旁边一个社员骄傲地补充说:“从前,我们这拉棍子出去要饭的地方,如今也整船整船地卖余粮了!”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它告诉人们:只要发奋图强,祖国的任何一块土地都会出现欢乐和幸福。


第7版()
专栏:

盛产的名贵药材
文县党参
陇南山区文县所产的党参,以条秆肥大、味甜无渣、具有特异香气驰名全国。
文党有家种与野生之分,家党头小似“蛇头”,野党俗称“狮子头”。文党为多年蔓生草本植物,每年3、4月间从宿根芦头生出幼苗,枝叶茂盛,沿地面或其它植物茎秆缠绕生长,全身具有芳香气味,6、7月间开花,带有紫色条纹,果实扁圆。
文党参主治补虚血、清肺益气、培脾,补血健胃,为滋补性良药。文县党参年产十一万多斤。
岷县当归
岷县当归自古驰名中外。
在陇南山区的武山、西礼、武都、文县等地,都盛产当归,但是尤以岷县当归产量多,质量好,个头整齐。每年良秋9月,当归开花时,满山遍野,一片雪白,清香扑鼻。当归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岷县雨量充足,地势高寒阴湿,最适宜种植当归。
陇南山区种植当归约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栽培技术和泡制技术都很高。全省种植面积五万亩左右,只岷县一地每年的收购量即一千一百多万斤。
铨水大黄
铨水大黄盛产于陇南山区的西礼县洮坪一带,其中以洮坪、义堤所产质量最为优良,根大而肥,医疗功效显著。洮坪一带所产的大黄,以往因汇集于铨水镇加工外运,故以铨水大黄出名。
解放后,由于党的重视,洮坪等人民公社全面安排,积极扩大种植地区,发展大黄生产。现在只洮坪人民公社的大黄年产量就达到四十多万斤,单位面积产量提高70%。


第7版()
专栏:

开发“万宝山”的人们
老猎手的新创造
从密茂的森林中钻出一头野猪,它停下来嗅了嗅,并没有什么危险的征候,于是气势汹汹地冲向前。突然,掩藏在树丛中的一支火枪砰然发射,野猪狂嗥着应声倒地。奇怪的是,那儿并没有什么猎人,火枪完全是在“自动”向猎物射击。……
这种“自动化”的猎枪,是文县老猎手杨迎升的新创造。
杨迎升居住的文县锦鸡沟,山大沟深,森林密布,黑熊、野猪、刺猪、野山羊等害兽出没无常,危害庄稼和人畜安全。杨迎升从十多岁就开始打猎,到现在已五十多年,练就的一手神枪,百发百中。他在门扇上用刀刻划的猎获记录中,野鸟小兽不算,只野猪就打死整整七十头,野山羊一百二十多头。
公社化以后,杨迎升老人在养蜂场工作,度着幸福的晚年。可是这位老人对打猎还有着浓厚的兴趣。
“百果园”老人
武都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百果园”。在这个万紫千红的果园里,樱桃树上接的是桃、杏和苹果,桃树上接的是苹果和枣,梨树上接的是樱桃和葡萄,……仅仅三十八种果树已嫁接成一百零八种果树了。
这个“百果园”是鬓发斑白的老人张世清一手搞起来的。提起张世清,山区的人们没有不知道的。他在高寒的山区,用温水催芽和间作套种的方法,使庄稼由每年一熟变为每年三熟,树立了山区高产旗帜;同时还把水稻搬上了山。人们都称他为“米丘林”!
这位农民科学家有一个愿望:让山里人吃上又香又甜的水果!几年来,他为此付出了许多辛勤的劳动。一次,在桃子成熟的季节,张世清从兰州开会后坐火车回家,途经渭河沿岸一个著名产桃区时,望见红艳艳的大桃压弯了果枝。列车一进站,他就跳下车,赶到桃园拾桃核。等他回到车站时,列车早就开走了,他仍满心喜悦地背着桃核徒步走完余下的一段很长的路程。几年来,他就这样千方百计地收集良种,为了培育新品种,对果树进行了二十几次杂交试验。现在果园的果树已全部接活,早接的已开花结果。张世清在果园劳动时,望着一百多种新果树,常常唱着自己编的山歌:
百果园里百花香,
百果百味样样甜,
吃着果儿赛吃蜜,
心里记着共产党!
深山采集者
在“向野生植物要宝”的口号下,武都县副食品加工厂工人王正瑞带着几个徒工,扛着锄头、背上背斗向深山出发。在山里,他发现生长着大量的野绿葱,剥开葱根皮尝尝略有甜味,他想:“嘿!要是能熬出糖来多好呢!”于是采集了一背斗拿回来作试验。他把葱根皮剥掉放在锅里蒸,然后加水熬,结果熬出一些黑色味甜的粘性液体。经过他和大家一起,多次反复研究试验,再加上一些大麦芽,液体就由黑变黄发亮,成为糖稀了。后来,每百斤绿葱由出糖稀十八斤提高到二十五斤。武都县副食品加工厂采用这种原料后,完全满足了每月作糕点所需的一千多斤糖稀的要求。从而扩大了全厂的生产能力,保证了市场供应。(附图片)
陈志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