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广东动员百万劳力增强公社生产小队
  湖北发动各行各业更有力地支援农业
本报广州10日电 为了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促使农业生产的高速度发展,以适应工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需要,中共广东省委作出决定,要在全省农村进行一次劳动力的整顿和清理,动员一百万人回到生产小队,加强田间作业。
对劳动力的整顿,决定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立即整顿公社企业和大队专业队的劳动力。在公社工业和农业企业上,一般都存在着管理混乱、劳动效率不高、劳动力有浪费的现象。应该认真进行整顿,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坚决减少一部分劳动力。公社企业(包括工、交及林、牧、副、渔等)抽调生产大队劳动力一律不能超过8%。超过的,应退回生产队去参加田间生产。
二、坚决调回盲目流入城市及国营工矿、农林、垦殖企业的劳动力。
三、普遍整顿一次各县经营的工矿企业的劳动力,实行定员定额,推行工具改革,提高劳动效率,并按照抽调公社劳动力到县和国营场矿不超过5%的原则,将多调的劳动力坚决退回到生产队去参加田间劳动。
四、以公社为单位,以公社化时农村原有劳动力为100,劳动力一般应按照以下比例分配(个别经济作物区如顺德等县可作相应的调整),搞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应占60%;搞多种经营,包括公社、大队经营的经济作物、林、牧、副、渔等的劳动力占20%;搞工业交通的劳动力占10%,其中外调的工交劳动力占5%,社内(包括公社及大队二级)工交劳动力占5%;搞后勤的劳动力占10%。
这是全年农业劳动力投放的比例,大忙期间,可集中更多
(如80%左右)的劳动力于农业生产。
五、农村学校应当限制招收超龄学生。现有十六岁以上的小学超龄学生,应通过充分的思想动员,劝其转读业余学校,一边参加农业劳动,一边继续学习文化。农业中学的学生,应坚决执行半日劳动半日读书的规定。农事大忙应按规定放农忙假,使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各地全日制中学全年农忙假的时间可以达到二十天。
六、公社、大队二级脱产干部一般应控制在占人口的0.6%左右,最多不超过1%。干部必须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小队干部应全部参加生产。
七、在进行清查整顿劳动力的工作中,必须很好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挖掘劳动潜力,提高劳动力利用率,改进劳动组织,加强劳动管理,克服窝工浪费现象。尤其要积极开展工具改革运动,加速农业技术改造,认真提高劳动生产率。绝对不能因此而任意增加劳动时间,加强劳动强度。
按照上列规定,全省粗略计算,应当归回生产小队的劳动力大约有一百几十万人。
据新华社讯 湖北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6月25日到30日举行,会议号召全省人民掀起更大规模更全面支援农业的高潮。
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在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作了“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他在概述了一年多来湖北省的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等各方面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总结了两年来持续大跃进的经验以后指出,湖北省今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已根据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相结合的方针,对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比例作了合理安排。为了确保今年更好更全面地持续跃进,他说,全省人民首先要把农业当作保证国民经济持续跃进的主攻方向,实现全党动员,全民动员,上下一心,集中力量,加速发展农业,在保证粮食增产的前提下,全面安排粮食和各类作物的生产,狠狠抓好以水肥土为中心的农业“八字宪法”和工具改革这些关键性的措施。其次是加速工业和运输业的建设,大力支援农业。为此,要以1959年大办钢铁的精神,全民动员,有领导有计划地掀起一个大办钢铁、大办煤炭、大办森林工业的群众运动;第三,深入开展以“四化”为中心的群众性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第四,加强财政金融贸易工作,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后勤作用;第五,加强党对科学文化教育和卫生工作的领导,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第六,整顿和建设农村人民公社,大办城市人民公社。他着重指出,农村、城市人民公社应当把全体社员的思想、生产、生活全面地抓起来。
会议在一项决议中,号召全省人民,工业、交通运输、财贸、科学、文教等各部门都要把支援农业当作自己的重要任务,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一个更大规模的全面支援农业的高潮,为提前两三年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而奋斗。


第2版()
专栏:

  各地医务人员深入农业第一线
  开展田间巡回医疗帮助公社健全保健组织充实医疗设备
据新华社讯 各地卫生部门积极支援农业,提高了农村医疗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跃进。
目前,许多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和农村基层卫生单位挂钩,建立了全面的协作关系。武汉市十六所医院半年来先后和五个专署、四个市、二十五个县和五个人民公社的医院挂钩。各地采取对口交换、上来进修、下去带徒弟和就地开办训练班等方式,积极传授技术,为农村培养卫生干部。合肥市二十四个医院和医学院校派出三百多名医务人员到七十多个农村人民公社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去年他们为农村培养出五百多名中、初级医药卫生人员,最近,又帮助各县、公社开办中、初级卫生学校两所、短期训练班八班,共有学员五百多名。山西晋城县抽调五百多名医生,分赴十二个公社,分批分期地训练了两万多名保健员和卫生员,全县平均十一个劳动力就有一个保健员或卫生员。保健员和卫生员跟随生产大军劳动,防治疾病并宣传卫生知识,全县已经建立三千六百多个田间业余卫生学校,参加学习的社员达三十五万多人。
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农村、田间巡回医疗,是各地经常采用的支援农业生产的有效方式之一。根据辽宁省七个市的初步统计,今年已组织二十个医疗队(组)到农村巡回治疗。山东省已有近十二万名医务人员组成一万多个巡回医疗队(组)奔赴生产第一线。冠县医疗单位除组织三百六十五个巡回组到田间外,还在地头上设立一百四十五个急救站,做到随到随诊。为适应农业丰产方和方田化的需要,河北省藁城县卫生部门把基层医疗机构搬到丰产方,在万亩方建立固定治疗室,千亩方设流动医疗队,百亩方设保健员,组成一条严密的卫生保健线,有效地支援了农业的高产运动。
在医疗器械设备方面,各地也给农村以大力支援。沈阳市卫生部门把近三百台医疗设备支援了九十二个人民公社医院,帮助他们迅速建立化验室、手术室、分娩室等。北京同仁医院帮助大兴区医院新建了眼、结核、小儿、放射等四个科室,增添了X光机、万能手术床和急救车等设备。
在城市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援下,广大农村的医疗保健组织和医疗设备进一步健全起来,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县、公社医院都可做较为复杂的手术,既为国家节省了转院费用等开支,又方便了病人就医治病。据武汉市黄陂县医院统计,去年和前年转院到武汉市内治病的患者达到百余人,而今年上半年转院的只有五人;过去很多不能做的手术现在都可以做了,今年上半年先后施行手术二百八十四例,治愈率达99%,而且缩短疗程二分之一的时间。
城市卫生部门在大力支援农业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广大医务人员在下乡中受到了锻炼,加强了群众观点、劳动观点,提高了思想觉悟。医疗单位、医学院校在支援农业中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科学研究工作。


第2版()
专栏:

河北大学生物系师生协助天津双林农场治疗猪皮肤病。这是农场工作人员和学生一起给猪治疗疥癣。   新华社记者 张映华摄


第2版()
专栏:

  看谁对农业战线贡献最大
  上海文教部门掀起支援农业高潮
本报讯 上海文教战线掀起支援农业的高潮。各部门都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决心为农业的跃进作出最大的贡献。
今春以来,上海各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就以加速农业技术改造为中心,组织了师生到市郊各农村人民公社广泛展开了各种活动。交通大学先后组织了一千多师生分六批在南汇、川沙、上海等县进行技术革新。他们完成了养猪、收割、耕作、运输等方面革新项目一百四十多项,其中50%已经推广使用。华东化工学院有机工业系抗菌素专业师生也以土法为主、土洋结合,帮助上海县马桥人民公社建立起一座畜用土霉素工厂,猪吃了这种土霉素就长得快,长得肥。
许多学校还积极为农村人民公社培养技术力量。上海农业专科学校一面派出师生到公社开训练班,带徒弟,或与其他部门在公社联合办学,把技术送上门,培训农村技术干部。这学期已经为公社培养了七十五名拖拉机手和汽车驾驶员,培养了畜牧兽医五百名;另一方面又采取请公社干部到学校里学的办法培养干部,这个学期,到这个学校参观作短期学习的农村干部有一万人以上。他们还为郊区农业中学培训了一百五十一个农业机械化师资,最近他们又办了一所拥有四百名学员的农业技术学校。各个学校在全面支援农业过程中都尽量注意到结合专业的特点,这样就把教学、科学研究、劳动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了,既支援了农业又促进了教学、科学研究。
医疗卫生部门也正在以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援农业,积极帮助农村开展除害灭病、办好农村医院、托儿所等保健事业。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已抽调了五十多名医务人员长期下放到郊区各县农村医院,还有二百多医务人员短期轮流下放到各县医院工作,大大充实了各县医院的力量。同时还抽调了近二百个医务人员组成巡回医疗队在青浦县巡回治疗血吸虫病。市区许多大医院都和郊区各农村医院建立了固定的联系,经常派人下去帮助开展医疗工作,指导医疗业务和帮助培训农村卫生干部。上海市区还支援农村一批X光机、电疗机、血库冰箱、万能手术台等医疗设备,各个医学院也都把支援农业、培训农村医疗卫生干部、农村卫生工作和疾病研究列入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科学研究计划。
上海戏曲、电影等文化工作者也在把文化送下乡的口号下,积极支援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上海海燕、天马两家故事片厂和科学电影制片厂都在积极拍摄或准备拍摄有关农村题材的影片。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为了促进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今年以来已拍摄了十二部农业科学教育片。现在他们正在中央农业部的直接领导下,拍摄一部关于农业“八字宪法”的影片,三个摄制队正战斗在河南、湖南等地农村,拍摄“密”和“工”两部影片。
本月初上海有十九个艺术团体,包括京剧、越剧、沪剧等等剧种,分别到市郊各县进行慰问演出。在演出的空隙,演员们还和社员们一起下田劳动,有些剧团还帮助辅导和普及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


第2版()
专栏:

  拧成一股劲,首先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王瓜店公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强秋田管理
本报讯 山东肥城县王瓜店公社党委,两年来认真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农业生产连年大跃进,各项工作样样满堂红。现在又集中了全社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调动起工商交通文教卫生等各行各业的力量狠抓秋田管理。全社超产竞赛已经普遍开展起来了。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带领全体干部决心在田间苦干三个月,不夺丰收誓不收兵。党委书记和党委委员以五个丰产方为基地,分头指挥五片,一般社干部分方包队,队干部分组划块,所有干部包管理,包产量,包思想发动,一包到底。全社男女整半劳动一万三千多人,已集中80%以上从事田间劳动,最近又采取挤、参、抽、换、停、缓等办法,调集两千余名干部、职工、农村辅助劳力和六千多名学生,参加锄草、补苗和追肥工作。公社党委本着保证重点照顾全面的精神,重新调整了经济开支计划,集中一切资金,首先保证夏季生产需要,把钱用在“刀刃”上。原来夏季生产资金共有十八万多元,现在将卫生事业基建投资推迟到秋后拨款,把行政费用等非生产性支出压缩到最低限度,并从其他非当前之急的项目中挖掘潜力,筹集到资金五十万元、适当满足了秋田作物肥料、农药、机械、农具、养猪等方面的需要。工业部门也以支援秋田管理为中心,掀起厂与厂、组与组、人与人之间的竞赛。工人们突击赶制中耕锄草器、运肥车、炊事用具,生产土化肥、土农药,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制成夏锄工具三千二百件,改良小锄一千五百件,追肥车七百多个。商业部门抽出三十二名职工深入各大队住到丰产方,把准备好的机具零件、农药、化肥赶运到田间。
王瓜店公社从去春以来,领导力量都集中加强农业第一线。在劳力安排上,首先保证满足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力,适当的照顾全面。全社共有劳力一万三千名,今年春季安排以70%以上的劳力放在田间管理方面,20%用于农田基本建设,10%用于工、副业生产和发展多种经济。就是用于基本建设的劳力,也尽先用于当年受益的项目。新修的水库水井都在抗旱保麦、抗旱夏播中发挥了作用。所以全社四万七千亩小麦,无论山区或平原基本达到了五水三肥,在大旱的情况下,单产增长15.3%,总产增长36.7%。
这里的财政金融部门,则积极组织和保证发展农业所需要的资金,扩大生产投资。税务部门也改变了单纯收税的作法,首先以90%的力量帮助群众发展生产,而后收税。其他文教卫生部门,都在党委统一领导下,面向生产,全力支援农业。
全党全民拧成一股劲加强农业生产的结果,使农业生产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获得连续大跃进。这个社在1959年又遭受伏天大旱四十七天,而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五百五十斤,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产44.7%。今年上半年在连续大旱的基础上,又夺取了夏季大丰收。
这个社在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上,还紧紧掌握以粮为纲,农、林、牧、副、渔全面安排,达到五业俱兴,为农业提供更多的物质力量。1959年一年中,借生产运动空隙,组织了五次群众性的大搞副业、小商品生产,共收入资金一百三十六万元。今春在春播结束夏收未到之际抽出一定劳力、工具,大搞了一阵副业生产,收入二十四万元,解决了夏季生产资金不足和发放工资的问题,还不误夏收播种。现在又作好安排,准备秋收前再组织一次群众性的副业生产运动,并为冬季和明春副业、小商品生产所需要的原料作了安排。
(胡雷、崔新泉)(附图片)
湖北省郧县大搞杂粮赶主粮运动,扩种红薯、玉米等,并组织专业班子从播种、管理直到收获负责到底。这是柳陂公社社员在春红薯地里除杂草。           新华社记者 刘心宁摄


第2版()
专栏:

  下巴河公社领导机关搬到基层
  干部跟社员一起生活,亲如家人
据新华社武汉电 湖北浠水县下巴河公社为适应新的跃进形势,把公社党委会和公社管理委员会机关搬到生产小队落户。半年来的经验证明,机关搬到基层以后,可以使领导干部进一步克服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密切和群众的联系,促进公社的全面跃进。现在全社十八个落后队已有十三个转变成为一类队。中共黄冈地委和浠水县委已经全面推广了这一经验。
下巴河公社党委在今年2月就把公社机关从热闹的下巴河镇上搬到七铺管理区“五一”生产队的第一小队,住在普通民房里。屋前是公社干部和社员合办的大片丰产畈,屋后便是生产小队的公共食堂,公社的干部和社员在一个食堂吃饭。群众从田畈里回来都乐意在公社门口歇一歇,喝喝水,聊聊天。公社干部从这些亲切的闲谈中了解到许多过去在会议上无法了解到的情况。干部们不仅做到了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而且还和社员同休息、同学习、同研究生产技术。过去干部要走出机关下到小队才能“三同”,一离开小队回到机关就不“同”了。现在他们不只是某些干部到社员中落户,而是整个公社机关到群众中落户了。他们和社员完全生活在一起,干部社员亲如家人。
公社机关住在农村,甩掉了“机关架子”,领导生产和领导生活更加深入扎实了。今年插早稻秧时,公社党委根据办公室电话统计材料说,各队早稻底肥都已经足了,可是公社干部同社员一起吃饭时,听社员说肥料还不够,引起领导上的注意,马上深入进行检查,证明社员反映的情况属实,全社立即突击打青肥五天,保证全部早稻施足了底肥。因为情况看得清,问题抓得准,大大地减少了空泛的会议。公社从2月起五个月来只开了十四次会议,其中有九次是现场会。其余的时间大部分用来参加生产和组织学习。三十八个公社干部从2月到6月已经做了一万零三百多个工分,比去年同期多做六千零六十五分。
公社党委会和管委会机关搬到农村后,各个部门也搬到了第一线。


第2版()
专栏:

  “工农双模范”——张顺
  本报记者
北京郊区长辛店中捷友好人民公社里,到处传颂着“工农双模范”张顺的动人事迹。张顺原来是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的老锻工。1954年退休以后,投身农业大生产运动。为社员修农具,造机器,传授技术,六年如一日,受到农民的热爱和称赞。
张顺参加过“二七”大罢工。在工厂里,由于他出色地完成生产任务,获得了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退休以后,他一心惦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怎么也过不惯清闲安逸的退休生活。好几次一听见工厂的汽笛响,他就提起饭盒往工厂跑;夜间,时常在梦中回到工厂去打铁。有着这样一颗建设社会主义红心的张顺,不久就被村里热火朝天的农业大生产运动吸引住了。他眼瞅着农民兄弟闹增产,感到自己是个老工人,支援农业生产是自己光荣的责任,一定要出把力气,流把汗!
1956年的一个天寒地冻的日子,“红五月”农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打井、开渠。张顺从旁边路过,看到社员们手里的镐头都用秃了,心里顿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别的不行,论打铁可不外行,为什么不能给社员修修农具,再带上几个徒弟?”他立刻转身向社办公室走去。
社党委热情地欢迎他,马上给他派了两个好样的小伙子。张顺带上徒弟,在一座小庙里搪炉、垒灶,白手起家办起了小小的铁工厂。多年不见香火的破庙,从此又热闹起来,从早到晚,炉火旺盛。一年的工夫,经他们手修好的农具、用废铁打的锄头、小镐等,有三十多种,四千多件,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社员们高兴地说:这回咱这座破庙可出了“活神仙”了,这个老铁匠有求必应,真解决问题啊!
大跃进的1958年,农村生产运动波浪滔天,到处需要大量劳动力。看到这种情况,张顺又琢磨开了:“看样子,要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光靠苦干还不够,非改革农具不行;要是能让社员们种地都使上机器,那可就好了。”当时,社里种了几百亩白薯,他决心先试验着搞一台刨白薯的机器。他苦心琢磨了两天,画出了一台马拉刨薯机的草图,跟生产队长进行了研究,决定先打一台试试。第一次试验失败了。在社党委的支持下,他找社员们一块儿商量修改。最后终于及时制成了刨白薯机,使社里几百亩白薯提前五天收完。接着,他又先后研究成功了花生、玉米、两用播种机、锄草机,还帮助木工创造了密植小麦播种机。张顺就这样为党、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不要任何代价地支援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改造。社员们人人尊敬和爱戴这个老工人,1958年,他被评为全市农业劳动模范。
人民公社运动的巨浪席卷全国,“红五月”农业生产合作社同附近几个社合并,建立了长辛店中捷友好人民公社。公社成立以后,很快就办起了农业机械修造厂,张顺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带着小铁工厂的人马来到修造厂。新建的农机修造厂锻工车间没有一个技术工人,张顺来到这里,就手把手一个一个地教。他的大徒弟陈宝和,也成了这里的骨干力量。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的领导干部和工人们,都非常关心张顺在社里的工作。公社农机修造厂在生产中遇到困难,张顺解决不了的到车辆厂去一说,工厂立刻伸出支援的手。
一年来,张顺所在的农机修造厂发展得很快,车、钳、锻、铸、焊各个工种样样俱全。在张顺和公社附近大工厂工人的积极帮助下,厂里的技术力量也增长得很快,各个工种都有了初步掌握技术、能够独立操作的工人。张顺还同厂里其他两位老工人合作,给锻工车间装制了一台夹板锤。现在,这个厂不仅担负了公社内部机动农具和农业机器的中修、小修,而且成批制造农具、皮带运输机、汽车拖车等。
几年以来,老工人张顺把农民兄弟的需要当作自己的需要,把农民兄弟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越干越带劲。他的老伴看他整天跑里跑外的,有时关心地说:“这么大年纪,不知哪儿来的精神,总是闲不住!”他回答说:“党和毛主席给我的精神,这会儿不干,明儿再想干都赶不上啦!”公社党委和修造厂的干部也劝他:“多注意休息。让年轻人多干点,你从旁指点指点就行了。”张顺不以为然地把大拳头一伸说:“我还要干到共产主义呢?”


第2版()
专栏:

  叶养同志在后进队里
  本报记者 曾存惠
“长坡不跃进,湿水就不能再跃进!”这个问题叶养同志已经想了很久,现在才在大队党总支会议上正式提出来。长坡是广东省电白县电城公社湿水大队的一个落后生产队,要使它赶上来,大家都同意。但是,谈到怎样抓的时候,争论就开始了。叶养同志提出,他要住到长坡队去,狠狠地抓它几个月。总支委员中有人不赞成这样作,他们说如果抓了长坡,丢了湿水(先进生产队,一向由叶养同志抓),岂不是得不偿失?他们认为总支书记的主要责任应该是抓先进,创造经验。有的认为长坡队是“老保守”,只要从上到下狠狠地整顿一下,干劲就可以鼓起来。但是叶养同志说,深入长坡生产队去研究一下落后的原因,找出解决办法,不仅帮助了长坡生产队,而且对推动全面的工作也有很大好处。总支委员们听叶养这样解释,都同意他住到长坡队去。到了长坡生产队,副队长萧克江和别的干部果然在他面前埋怨群众“太落后”,说社员“出门一趟连牛屎都不拾一堆回来”,等等。叶养原来就约略知道这个队的干部参加劳动少、工作不深入、群众有意见。但是,这里的干部不首先检查自己的缺点,却说群众的不是。几年来的经验告诉他,应该到群众中去。只要和贫农兄弟在一起,交个知心朋友,一切事情都好办。
这样,他在队部里住了两天,就决定搬到贫农杨桂芳家去住。杨桂芳是一个贫农妇女,有一个儿子。叶养记得她在土改时是一个斗争坚决的积极分子,曾被选为妇女代表。土改后就很少见到她,人们说她思想退坡了。叶养想,不管她有什么思想问题,这个翻了身的妇女一定不会忘记党的,好好帮助她,还会成为很好的妇女干部。
“桂芳嫂,我来你这里住好吗?”叶养把简单的铺盖在门口一放,笑着说。
“住在队部里不好吗?”
“我不会麻烦你,让我和江民(她的独子)做个兄弟,住在一起吧。我来替你喂猪喂鸡,管自留地。”
“好吧!”听到叶养说得这样诚恳、亲热,杨桂芳笑起来了,把叶养的东西拿进房去。
叶养每天都和杨桂芳一起去劳动,他看见她家里不但没有养猪,连一只鸡也没有,就借了五块钱给她买小猪、小鸡。每天饭前饭后还帮助她喂猪喂鸡。杨桂芳看着小猪、小鸡跑来跑去,不由的滚下了热泪。
一天,刚吃过晚饭,叶养和杨桂芳母子坐在一起聊天。
“我来长坡十多天了,还没有做什么工作呢。”叶养心里有些不安。
“那里的话。你来这里每次出门总扛上一把锄头,带动大家积肥,以前的禾又黄又瘦,现在禾都转青了。”
“积肥是一件事,我说的是根本改变这个队的面貌呀!”
“我本来不想说,现在你提起来,就同你说吧。”她拿起水烟筒深深地吸了一口烟,“长坡要改变,恐怕要先从干部改起,干部、党员带个头,大家就改了。”她告诉叶养,这个队六个党员中,有两个很少参加劳动,“不知田里事”,一个负责妇女工作的党员没有下过田。
这时,住在附近的几个社员也走过来了,都说干部天天批评群众落后,自己又不带头生产。说不少社员搞自己的副业出勤少是事实,但这也是干部没有做个好样。同时群众也表扬了好的干部,如支部书记邵大光,群众就说他工作积极,经常带头参加劳动,是个好党员。
第二天,叶养就召开了这个生产队的分支部会议。他对几个作风不好的党员没有直接提出批评。他想,落后地区的干部一般都缺乏信心,应该以发现和表扬好人好事为主。因此他首先表扬了邵大光,号召所有党员都向他学习,以身作则,带头劳动,只有这样才能联系群众,做好工作。那些有缺点的干部反而自动作了自我批评,事后也的确有了改变。例如队长詹永祥私下就对副队长萧克江说:“不能再躲在家里开会啦!”他们都跟着叶养出去积肥。干部们不仅带头生产,而且去县城也带着粪箕拾粪。
在叶养带动下,他们也注意关心群众的生活问题。例如社员邵汝仁胃病越来越重,詹永祥、萧克江都和叶养一起,经常到他家去探望,替他请医生、买药。两个月以后,邵汝仁的病就好了七、八分了。
不久,杨桂芳又向叶养反映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这个队“三包”不落实。这个队是全大队自然条件最差的:人少田多,土质瘦,经常受旱。解放初期亩产一造不过几十斤,1957年也只有一百多斤,而包产却和别的队差不多。因此年年“赔产量”,群众有意见。经过叶养深入了解,原来干部也认为这个队的包产指标是偏高了,只是大队里的干部都没有叫他们调整。
叶养立即感觉到包产问题是改变这个队的落后面貌的关键。他和长坡队的干部研究后,就向社员们宣布“三包”确有不够合理的地方,要加以调整,在没有调整好以前,取消“赔产量”的规定。社员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兴高彩烈地议论起来,说“这样才公道呀!”从此,长坡村就出现了真正的新气象:过去又臭又脏的垃圾堆、污水池都不见了,社员们都学着干部的样,去城也带粪箕拾粪,再看不见空手去、空手回的人了。社员邵大槐感慨地说:“根正树就直,这都是干部带头带得好!”


第2版()
专栏:

湖北省郧县大搞杂粮赶主粮运动,扩种红薯、玉米等,并组织专业班子从播种、管理直到收获负责到底。这是柳陂公社社员在春红薯地里除杂草。           新华社记者 刘心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