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6月1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到关键车间开党委扩大会议
南京浦镇车辆工厂党委会为了确保6月份大幅度高产,最近到全厂的薄弱环节、又是首要生产部门的炼钢车间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职工们在现场大鸣大放,充分揭露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党委立即研究了改进工作的方案,要求车间领导人员和有关科室迅速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并由党委副书记带领工作组跟班劳动,协助工作。结果,关键问题迅速解决,职工干劲倍增,钢产量直线上升。
上海市大搞清仓运动
为了把一切积存物资都用到生产上去,上海市正在开展大规模的清理物资的运动。现在,各区、局、工厂、机关、里弄、部队、学校以及农村人民公社等单位都已行动起来。清理物资的重点是废钢铁和其他金属,其次是机器设备等。上海电机厂只一个晚上,就从各个角落里清出废钢铁十余吨。一些运动开展较好的工厂已经开始集中整理物资,发动群众综合利用,并且改进物资管理制度。
江西商业支援农业“四网”成套
江西省商业部门以县为单位,全面调整商业网点,从县到公社、生产队逐级建立以商业供应网为中心的储运网、技术传授网和农具修配网,多快好省地全面支援农业技术改造。现在,全省八十多个县已初步作到“四网”成套。
总结推广革新成果经常化
西安人民搪瓷厂定期召开技术革命检阅会,使技术革命运动的检查、总结、推广工作作到经常化、制度化。
每月一日和十五日,是这个厂的技术革命检阅日。这一天上午,厂和车间的党、政、工、团领导干部组成检阅团,到各车间巡回检查原订革新项目的实现和推广情况,肯定成绩,指出缺点。领导检阅以后,以车间为单位,组织职工互相学习观摩,开展技术表演,交流经验。晚上召开全厂职工大会,由党委书记作检阅报告,总结上一阶段的革新成绩和经验,提出下一阶段的革新方向和任务。这一作法,保证了技术革新运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群众大发动 经验大普及
上海华丰毛纺厂开始抓巩固、推广、提高技术革新成果的工作时,曾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人主张少数人搞,组织专门的技术力量改装设备;大部分人主张“人人动手,个个推广”。党总支决定采取后一种作法,发动全厂职工鸣放,辩论,鉴定,推广。结果,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革新项目的使用率就从50%提高到95%,主要产品——绒线的产量,提高了24.5%。


第2版()
专栏:

争分夺秒 赶在时间前面
合肥市七个钢铁厂提前完成全年产铁计划的一半
武汉锅炉厂、丰满水电站等超额完成上半年任务
据新华社合肥10日电 合肥市七个钢铁厂分别提前二十四天到四十天完成全年国家生铁生产计划的一半;同时超额完成了支援上海的调铁计划。1至5月份,这七个厂小高炉的平均利用系数为二点四,焦比平均为零点九八,生铁合格率都在90%以上。
中共合肥市委和各钢铁厂党委,今年都加强了对高炉技术改造的领导,并狠抓原料的节约和车、船调运工作,保证了小高炉生产持续上升所需要的原料。各厂、车间、高炉都有领导干部值大夜班,改变了过去夜班管理松弛的情况。省政法第一钢铁厂青年跃进号高炉,由于加强了夜班的领导,5月份夜班的产量增长一倍以上。目前各个厂的职工都提出了争取6月份生产全面大幅度增长的目标。省委钢铁厂提出6月份生铁生产要比5月实际产量增加10%,保证提前三天完成增产计划。这个厂还提出了保证完成6月份生产计划的五项具体措施。其中规定,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深入生产第一线,抓日产、班产、炉产,及时解决问题,做到主要环节有人抓,关键问题有人抓,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生产都有人抓;继续开展以四化为中心的技术革命运动;开展红旗竞赛;加强原料管理;注意进一步安排好生产和生活,使职工劳逸结合。其他六个厂也都提出了不同的奋斗目标和具体措施。进入6月的最初五天,各个钢铁厂已完成6月生铁生产计划的17.73%。
据新华社武汉电 武汉锅炉厂今年狠抓思想教育和生产准备工作,连续实现月月红,目前已提前完成上半年的国家产值、主要产品产量、成本、劳动生产率等计划,产品质量优良,合格率达到100%。
现在,武汉锅炉厂正在总结今年头五个月组织生产的经验,以不断革命的精神,继续教育职工防止自满松劲情绪,并且从材料、生产计划、技术等各个方面,为第三季度的生产早作准备,迎接新的生产高潮。
新华社长春电 吉林省丰满水电站已在5月31日完成了上半年生产计划,产值、产量、质量、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等各项指标,都全面地达到了上半年国家计划的要求。截至同一天为止,还创造了安全运行六百零四天的纪录。这个电站用五个月时间完成全年计划一半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搞群众运动,全面加强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工作。为了在上半年雨量少的情况下争取完成全年计划的一半,他们根据蓄水与用水并举的原则,加强水库调度工作,均衡地使用水量,开展了经济运行大竞赛,做到了少用水、多发电,保证了1至5月份旬旬、月月超额完成计划。
以安全为纲,确保安全运行,是这个电站为保证提前实现上半年计划的又一重要措施。全电站在1至5月份开展了两次安全大检查,加强了日常的设备维护检修工作,及时地处理了设备缺陷,从而保证了绝对安全运行。
这个电站以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为中心的技术革命运动也取得了很大成绩。1至5月份,全电站职工提出革新建议两千二百多件,其中的半数已经被采纳应用到生产上。
据新华社西宁电 曾出席全国群英会的先进集体——青海省绒毛加工厂,今年在月月红的基础上,到5月31日,已超额完成上半年的总产值计划和七种主要产品的产量计划;另一种主要产品地毯超额完成了1至5月的产量计划。全厂劳动生产率比去年同期提高26.84%;成本比计划降低14.44%,比去年同期降低36.53%。
新华社济南电 青岛四方机车厂提前一个月完成了上半年的机车生产任务。
从大战红五月以来,这个厂的各级领导干部会师到车间、工段、小组,和群众同劳动,从劳动中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掀起了技术革新和劳动竞赛的新高潮。全厂在5月份一个月推广了一百五十种先进经验,创造成功流水生产线六条、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单机四十四台,制造了很多模具和其他新设备,使不少人摆脱了手工操作和繁重的体力劳动。
新华社旅大10日电 旅大市工业生产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职工,在力争上半年提前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一半的生产战斗中,捷报频传。目前,仅据二十五个主要厂矿的统计,就有二万三千五百多名青年和四百五十三个青年生产集体,提前完成了上半年生产计划。
广大青年职工始终站在技术革新的前列。全市八十八个单位有五万名青年职工参加了各种三结合小组、科学研究小组和技术革新突击队。他们提出的革新建议已实现了六万九千多件,其中有的建议提高生产效率达三百二十倍。
积极学习和推广先进经验,已成为旅大市广大青年的良好风尚。全市青年共组织了一千五百多个先进经验传播推广队,推广了四千三百七十九项较重大的先进经验和新技术。大连造船厂青年通过“赛刀会”的形式传播推广先进刀具,使全厂机械加工系统的青年工人很快掌握了六到十五种先进刀具的磨制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一倍到六倍。


第2版()
专栏:

鹤壁矿务局实现大面积持续高产
指导思想:赶早不赶晚 工作方法:坚持群众路线
本报讯 河南省鹤壁矿务局根据“一切往前赶,步步争主动”的精神,实行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今年以来月月超额完成产煤计划,赢得了生产蒸蒸日上、持续大面积高产的胜利。
煤炭产量月月增长
优质低耗全面跃进
今年第一季度,这个局的原煤平均日产量比去年第四季度提高了22.9%,4月份平均日产量比第一季度提高了5.7%,5月份比4月份又提高了14.1%。全员效率去年每工平均为1.268吨,今年第一季度为1.613吨,4月份为1.652吨,5月份为1.921吨,5月份比去年提高了51.5%。坑木消耗量和原煤成本都逐步降低。原煤灰份月月低于计划控制指标,质量合乎标准。这个局还消灭了重大事故,作到了安全生产。
鹤壁矿务局取得上述出色成就的主要原因是:各级领导干部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持续大跃进的客观形势,坚定了彻底打破年初松、年末紧,季初松、季末紧,月初松、月末紧,这一旧“常规”的信心,巩固地树立了“一切往前赶,步步争主动,一手抓当前高产,一手抓以后高产准备”的指导思想,并且通过一套比较完整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充分发动群众,把这一指导思想具体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每月大抓第一旬
每旬大抓头几天
每天大抓头一班
这个局每月20日就开始安排下个月的生产计划,25日以前交给工人讨论。计划早安排,早下达,层层订措施,层层提保证,计划落实到群众,变成了群众的实际行动。这便为月月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打下了巩固的群众基础。
在作业计划的产量安排方面,这个局要求上旬完成全月计划的35%到40%,中旬累计完成全月计划的75%左右,每月25日前后完成全月计划产量,最后几天在争取大超产的同时,腾出足够的时间和力量为下月的持续高产做好一切准备。
这个局在执行作业计划时,每月大抓上旬,每旬大抓头三、五天,每天大抓头一班。具体作法是:上旬头三、五天大搞“开门红”,突破上个月的生产水平,后几天巩固这一新的生产水平并为中旬做好生产准备;中旬头三、五天大搞“高产日”(有的矿在中旬每三天搞一个“高产日”)把上旬的生产水平再提高一步;下旬在巩固这一新的生产水平的同时,大抓生产准备,保证下月开门红,每天则是“头班超,二班赶,三班包”。这种作法推动了生产高潮一浪高一浪地滚滚向前。
一手抓当前高产
一手抓下步准备
这个局在组织高产的同时,始终注意抓下一步生产的准备,各个生产矿井都有一个副矿长负责抓生产准备工作,每旬进行一次采(煤)掘(进)衔接、机电设备检修和材料供应的平衡排队。这个局认真推广了快速掘进的各项先进经验,保证了采掘的正常接续;建立了分区分线的机电专责制,推行了“化整为零、轮流检修”的办法,充分利用生产的间隙时间检修维护设备,保证了机电设备安全运转。材料管理人员也深入现场,随时了解生产急需,按时备料,送料上门,保证了材料的及时供应。
今年以来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新高潮对生产跃进起了很大作用。这个局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始终是从生产需要出发,紧密围绕着生产关键进行的。他们分期分批地组织战役,围攻重点,并且不断地推广、巩固和提高革新成果。目前,这个局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已有很大提高,并且有一百一十八台机电设备实现了单机自动化,建立了四十四条生产自动线和联动线,节省出三千三百多个劳动力,支援了新井,充实了生产第一线。
领导人员深入现场
不断克服薄弱环节
中共鹤壁市委和鹤壁矿务局的领导干部都经常深入现场,在群众中领导群众,在生产中领导生产,不断发现薄弱环节,克服薄弱环节。井下生产,班班都有党委书记或矿长跟班劳动,指挥生产。从党委书记、矿长到全体科室干部都固定了参加体力劳动的地段,一般每月下井参加劳动的时间占三分之一的工作日。他们分区包干,包思想发动,包完成任务,包安全生产,包推广先进经验。这样就使干部参加劳动、深入前线,同促进生产跃进紧密结合起来。


第2版()
专栏:短评

一切往前赶
生产前松后紧、前低后高的旧“常规”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持续跃进、步步高升的新常规是完全可以建立的。河南鹤壁煤矿的经验,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要问鹤壁煤矿怎能做到这一点,关键的一条是树立了一切往前赶,步步争主动的指导思想。鹤壁煤矿过去也出现过生产不均衡和完不成任务的被动局面。原因是有些人把前松后紧、前低后高看成是工业生产上的一种不可改变的“常规”,因而也就习惯于在这种“常规”中过日子。鹤壁煤矿的职工在党委的领导下,彻底批判了这种不正确思想,打破了旧“常规”,树立了新常规。结果生产面貌大为改观,出现了一旬高一旬、一月高一月、一季高一季的兴旺局面。
用什么方法才能做到一切往前赶、步步争主动呢?鹤壁煤矿的经验是: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准备。也就是走第一步的时候就准备好第二步。鹤壁矿务局领导上每月上中旬重点抓生产,下旬重点抓准备。在每月上中旬力争完成全月计划大部或全部,下旬一面组织超产,一面做好下月的生产准备。他们经常这样向前早赶一步,结果,一步主动了,步步也就主动了。
可是要做到一切往前赶,步步争主动,光靠领导上少数人去赶去争是不行的,而必须走群众路线。鹤壁矿务局的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在每月上旬搞“开门红”的突击高产时,就深入现场,和群众一起参加生产,倾听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生产管理中的问题。上旬高产实现后,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再上来研究和总结经验,继续解决高产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并着手准备中旬高产战役。在中旬高产战役中,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再下去参加生产,然后再上来研究和总结经验,再抓下月“开门红”的准备工作。这样领导干部总结经验、深入生产解决问题、克服薄弱环节的过程,就成为生产步步高升的过程。
树立一切往前赶,步步争主动的指导思想,实行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准备和深入生产第一线的群众路线方法,这是鹤壁煤矿今年以来持续大面积高产的主要经验。这是一个好经验。这个经验不仅适用于煤矿工业,而且也适用于其它工业企业,可以大大推广。


第2版()
专栏:江苏通讯

祖孙三代闹革新
本报记者 周惜晨
在美丽的惠山脚下,有一座新兴的工厂——无锡陶瓷一厂。全国“三八”红旗手、无锡市先进生产者虞荷娣,就是这个厂制坯车间的女工。她的母亲夏金妹、丈夫高肖范、大女儿高织云、二儿子高耀刚也都是这个厂的工人。在汹涌澎湃的技术革命浪潮里,这一家五口人,个个奋勇向前,每人都有革新,没有一个掉队的。因此,人们称这个家庭为技术革命光荣之家。
饭桌上的革新建议
一天,中午饭菜都已经摆在桌上,虞荷娣的几个小的孩子和他们的外婆已经吃将起来。荷娣一面招呼孩子们吃饭,一面向门口张望,心想:“织云怎么还不回来?”
不多会,一个俏丽的姑娘匆匆忙忙走了进来,坐下来一声不响,端起一碗饭闷着头就吃。这就是织云。荷娣心里奇怪,不住地用目光打量着大女儿,“这孩子今天怎么闷声不响的,有了什么心事?”
外婆和小孩们吃完饭离开饭桌以后,荷娣问织云:“弯管机做好了没有?”“弯管机倒是试制成功了,可是弯管接头又跟不上了。我们现在正想做个弯管接头机,底座已经做好了,就是弯管朝上一套,上面立不牢,总是要倒下来。”女儿紧紧地皱着眉头,满腹心事地回答。
荷娣看女儿愁得这个样子,心里又疼又爱。这个已经有三十年制坯经验的女工,沉思了一会儿说:“好不好想个办法,用绳子做一个环,把弯管的一头吊起来?那样也许就不会倒了。”“嗳,这倒是个好法子。我本来也这样想过,就是不知行不行。”女儿的愁眉舒展了,她感激地看着母亲,脸上又露出了往日那种调皮、欢快的神情。
当天晚上,技术革命青年火箭突击队队长高织云和姑娘们又聚到车间里,按照高织云的母亲谈的办法,开始了紧张的试验活动。到十一点多钟,弯管接头机终于试制成功了。把弯管的坯子放在辘轳车上,上面用一个圈子一套,管子就平稳地随着辘轳车飞快转动,只需二分钟,一只弯管的头就接好了。过去一天的工作,现在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姑娘们快乐的说笑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家庭会议破关键
二十四只储酸缸破裂的消息,霎时传遍全厂。这件厂内的大事,成为虞荷娣全家的议题。
晚饭后,虞荷娣的家里显得很热闹,孩子们又说又笑。四岁的小女儿不用人动员,自己就站在床上摇头摆脑地唱起了她在托儿所学的歌曲。虞荷娣一边照应着孩子,一边在想着二十四只储酸缸破裂的事情。
正在这个时候,丈夫高肖范回来了。他不声不响地在桌旁坐下,点燃一支烟,沉默地望着大家。他也正在想着高厂长下午在窑上开会时说的话。是啊,一窑总共烧二十六只缸,一下子就坏了二十四只,这不是件小事。而且这些缸在拿到窑上烧以前,曾花费了多少人的辛勤劳动啊!
“这件事情,你这个车间主任要负责任啊!”荷娣打破了沉默,对丈夫说。织云也愤愤地对着父亲大声说:“你呀,东也管管,西也管管,就是你自己的烧成车间管不好。”“唉,照这样下去,厂子不要搞垮啦!”荷娣的母亲、六十岁的老上釉工人夏金妹在一旁轻轻地叹息着说。这个老工人,在旧社会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她怎么也不会忘记那些饥寒交迫的日子。1958年,陶瓷一厂刚建厂的时候,这里全是一片荒草和坟堆。夏金妹虽然已经是上了年纪的人了,但她也像青年人一样,卷起裤脚管,参加了建厂工作。现在,她听到这件事格外心痛。
“你说这次事故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荷娣问丈夫。高肖范凭着在窑上干了几十年的经验,有把握地说:“是在冷却的时候,窑里进了冷风,把缸激破了。”进了冷风把缸激破了,怎样才能使窑里不进冷风呢?大家都在默默地想着这个问题。
“做一只陶管,套在灵眼洞上怎么样?”还是高肖范先开口。织云说:“灵眼洞是斜的,管子怎样套上去?”“那还不好办,把陶管也切成斜的就是了。”耀刚慢条斯理地说。过了一会儿,织云又提了个问题:“接上个直筒子的管子,风还不是一样吹进去?”“那就是,装个直管子和不装没有两样。”荷娣同意女儿的意见。这样一来,大家又没得话讲了。
“能不能在管子上装个活动的东西,像帽子一样,风从东边来,口就转向西边;风从北边来,口就转向南边……”经高肖范这么一说,大家顿时又活跃起来。“对,这办法不错。”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出主意,结果,决定做一只可以转动的避风管。可是,谁能做这个管子呢?“娘是‘三八’红旗手,帮这点小忙还不成吗?”儿女们在“将”自己母亲的“军”。丈夫也笑迷迷地看着妻子。这倒把个荷娣闹得有点不好意思起来。这个家庭会议,直开到十点多钟。这个全厂的生产关键问题,就在这个家庭会议上解决了。
夫妻俩深夜搞试验
多雨的日子来了。陶瓷厂制成的泥坯迟迟不能干燥,严重地威胁着全厂的生产。领导上号召大家:“不能靠天吃饭,要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一回该高肖范催虞荷娣了:“你们拿什么给我们烧呀,得动动脑筋搞搞革新啦!”荷娣心里更是焦急。两口子常常趟在床上商量到深夜。“不能靠天吃饭了,应当用火烘。”这是二人一致的意见。但是又怕缸的体积太大,受热不匀要裂缝。“把炭火放在铁丝笼子里悬在缸里烘,散热不就均匀了吗?”丈夫不愧是同炭火打交道的,终于想到了这个妙法。
一天深夜,外边下着雨,第一制坯车间的一角却还闪射着炭火的光亮。虞荷娣和她的丈夫正围在一只大缸坯旁边,缸里吊着一个烧得正旺的小火炉。原来,他们正在悄悄地进行炉火干燥的试验哩!
夫妇俩一边不时看看炉火,摸摸缸坯,一边扯着工作、学习的事儿。虞荷娣心里暖烘烘的,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快意。她和高肖范结婚已经二十多年,夫妻感情也算得上是好的了,但是像今天这样互相关心,互相体贴,一起研究生产,一同搞革新,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这一对夫妻正围着渐渐干燥的缸坯,谈得热烈,厂工会陆主席冒雨巡视到这里。“好啊,你们两口子躲在这里搞革新哪!”于是,三个人又仔细检查一番,发现缸坯受热均匀,收缩正常。他们当场就根据这个原理设计了一种四面透火的小炉子,在厂里大量推广使用。
老外婆不甘示弱
厂里技术革命运动搞得越来越热烈。虞荷娣、高织云、高肖范、高耀刚都搞成了不少革新项目。虞荷娣的妈妈——六十岁的上釉工人夏金妹,虽然在上釉、整修陶坯等方面也有过革新,但是她对这些都不满足。有一天,在丁山陶瓷厂做工的大外孙高海刚一回家,她就向海刚说:“海刚啊!你娘、你爹和你弟弟、妹妹都有好多革新啦,就剩我这个老太婆落后啦!好孩子,你也帮舅婆出出主意吧!”海刚满口答应:“好的,舅婆你放心,我一定给你想个好办法。”
后来,海刚帮助外婆设计了一个喷釉器。原来给陶罐内壁上釉,要用小勺子把釉舀进去,再晃呀晃的转动多次才能涂遍内壁。现在,把盛釉的缸上开个小孔,通进一根皮管,一头浸在釉里,另一头接上一只皮球,只要将陶罐向釉缸里一浸,用脚将皮球一踩,不仅外边上好了,内壁也均匀地喷满了釉。这样,既轻便又快当。这个巧妙的设计直乐得老外婆笑不合口。(附图片)
赵志方 插图


第2版()
专栏:

我们时代的风格
四川成都量具刃具厂技术革新能手田景琦、徐国华、钟志刚等组成红旗服务队,利用业余时间,把自己擅长的车、铣、刨等技能传授给本厂工人,并和其他40多个工厂建立了协作关系。这是田景琦(左二)和徐国华(右一)在和刃具车间钻头车工一起研究自动快速进刀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 金勖琪摄
上海电机厂的“智多星”——朱恒,不但自己大搞革新,而且积极帮助他的妻子徐阿玲改进包线圈的工作
夏道陵、左家忠摄(新华社稿)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的45名学生,组成一个穆桂英突击队,利用课余时间支援三八饭店工人大搞技术革新。这是她们在和饭店工人一起设计万能切菜自动线
新华社记者 萧述纲摄
全国闻名的优秀女工尉凤英(东北仪器制造厂工人)患病住医院的时候,还常常通过电话向她所领导的红专大队了解生产情况,并提出了十一项革新建议
新华社记者 王珂、于肇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