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图书评论

  要多出几本好的翻译书!
王者香
翻译工作,特别是俄文书籍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今天已尽人皆知,我不想多说了。
但是,过去我们的俄文书籍翻译工作和出版工作是否作好了呢?可以肯定地说,是有很大成绩的,然而也不能不说还存在有若干严重缺点。
我想从两方面来讲:
首先,是属于翻译工作者的。过去的若干翻译工作者工作态度不够认真,久已为读者所诟病了。不过在当年因受反动派统治,敢于大胆翻译进步俄文书籍已经很不容易,即使质量差些,也还可以得到读者的原谅。然而处在今天的条件之下,却不能不向译者要求高一些了。
过去翻译工作的粗制滥造,不外两种原因:一种是译者受能力所限,仅能作到已有的程度。对这种译者我们是可以原谅的,我们希望他们努力求进步。
另一种是语文程度本来还好,然而由于要多拿些稿费,因而故意粗制滥造的。这种翻译者的确也是有的。这一种译者是应当受责备的。
现在,不论对于前一种或者后一种,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把翻译工作态度严肃和认真起来,真正作到对人民负责。
譬如说,直到现在还有许多翻译得很坏的作品(如高尔基的若干作品)在市面流行,译者明明知道是不好的,只是为了贪图一些版税而仍任其流行。
又譬如说,现在有一本法尔别洛夫的《论人民民主国国家法》,上半部是由何倩先生翻译的,题为《论人民民主国家》;下半部也是由何倩先生,不过又加上了刘钧和季庄二位先生合译的,题为:《新民主国家介绍》。不论上半部或下半部,只要随手一翻就会发现若干错误。如《论人民民主国家》译文第一○三页第三行(原文八五页二二行至二六行)起脱落了一段;第一○八页第一三行(原文八九页二二行至二八行)起脱落一段;第一一四页第一一行(原文九三页二三行至二七行)起脱落一段。前后不过十页,脱落三处之多。另外把“巩固着普遍的法律和道德上的劳动义务”译成“规定劳动的义务”(译文第五二页第三行,原文第四九页第一六行),把“它实现着国家对社会的领导”译成“它领导着国家社会”(译文第五五页第一○行,原文第五二页第一九行)。更奇怪的是把“英国”译成了“意大利”(译文第一○六页第九行,原文第八八页第一行)。
如《新民主国家介绍》,把“宪法的这个规定是直接地针对着剥削分子的”译成“宪法的这个规定是针对着反对剥削分子们的”(译文第一五六页第三行,原文第二九一页第一行)。这句话猛一看,令人觉得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宪法竟是保护剥削分子的了。又把“德国人想要消灭波兰的民族国家性,而把那对世界贡献了哥白尼、米兹吉维奇、萧邦、科斯杜施柯、顿布罗夫斯基、捷尔任斯基的波兰民族变为奴隶”译成“德国想要消灭波兰民族的国家,把波兰人民变为戈贝尔、米兹格维赤、绍贝恩、郭勃劳夫、德兹勒日的顺从的奴隶”(译文第六页第七行,原文第一○二页末行);这一下子把许多有名的进步的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都变成法西斯反动派了。这种错误已成了政治性的错误,是典型的坏例子。
以上这些,都是应由翻译者负责的。翻译者必须改正这些对人民不负责的现象。因此,我建议:凡是老翻译工作者,第一步要把自己旧出的书认真去校对一下;第二步对新译的书一定再不能马虎。凡是新翻译工作者,必须要把原意弄清楚,应当是“心知其义”地翻出来,而不是“望文生义”地翻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才能对得起原著,才能对自己有进步。要反对任何投机取巧的翻译,因为这只能使自己堕落,读者是不会饶恕的。
其次是属于翻译书的出版者的。直到现在为止,在我国的私营出版业中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投机取巧现象,特别是对于翻译书的出版,一本稍有意义的书,争先恐后地找人抢译。因而一本书同时出现几个版本,在今天的出版界还是很平常的事。如李森科的《生物学现状》有五六种译本,《世界资本主义的末日》,《反和平的阴谋》,《莫斯科性格》等都有三种以上的译本。我们并不反对复译。如果一个译本不好,再出一本好的,我们是应当鼓励的。但上面所说的现象并不是由于这种原因,这就是必须改善的了。
前面所讲的《论人民民主国国家法》的割裂翻译与出版,是又一种投机现象。一家(群众书店)是把一本书等不及抢译完就出一半,而另一家(联合书店)则赶快又去抢译下半本,又出一半,弄得读者莫明其妙。
上面这种出版界的混乱与投机现象,自然也要影响翻译工作者,鼓励了翻译者的粗制滥造,事实上就造成经济上人力上的严重浪费,造成了对读者极端不负责任。所以我们要向若干出版家大声疾呼:请你们再不要抢译乱出吧!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翻译界和出版界是存在着上述严重现象的。如不把这种现象克服,将长期使读者受害。因此我们必须肃清这种现象,由翻译者和出版者共同努力来出一些好的翻译书。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与文化的建设事业,才能有助于中国人民思想的进步。


第5版()
专栏:

  福斯特的《世界资本主义的末日》
王城
这是美国共产党主席威廉·福斯特最近的一本新作,也可以说是作者半世纪来亲身经历的一部纪录。他看到世界资本主义日益走向没落死亡,社会主义日益走向新生繁荣。这就是我们生活着的时代的特点,也就是这本书的中心内容。
福斯特生于一八八一年,那时,如作者所述,世界资本主义还在兴盛的时候:英国是“举世无敌的海上女皇”;美国“像一株月桂树一样地成长起来”;德国经普法战争,飞跃地变成资本主义的强国;日本也从“许多世纪来封建的睡眠中醒来”,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然而,从作者诞生到现在短短的六十九年中,由于资本主义所特具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每隔若干年,就遭遇到一次毁灭性的经济危机的破坏。特别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更呈现了腐朽的、垂死的特征,带来了两次残酷地“最具毁灭性”的世界大战,使人类生命财产,遭到可怕的损失,一次一次地加深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总危机。资本主义已成了社会向前发展的障碍。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已到了它的末日。与此相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大大地发展了。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人类历史展开了新页。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涌现了人民民主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人民觉悟的普遍提高,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作者到过苏联和东南欧人民民主国家,他看到“社会主义人的出现”和扩大中的共产主义运动。他也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他为中国人民站了起来这一历史巨变,发出最大的欢呼。因此,杰克·白林在评论福斯特这本书的论文中说:“它彻头彻尾地充满了革命工人对资本主义的仇恨,以及愉快的乐观主义与绝对信心——未来是属于劳动人民,属于共产主义的。”(见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八日“争取人民民主,争取持久和平”)
福斯特在他的书中正是这样概述了他“一生中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与政治发展”,指出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消灭和社会主义的建立乃是使人类走上更高文明水平所必需的广阔步骤”。他确切地指明了:“美国资本主义也像英国的、德国的、或日本的资本主义一样,逃脱不了马克思和列宁对一般资本主义所作的光辉分析。”“不可避免地,它应该和定将为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贯彻全书的一个主题。
这个主题是用来驳斥关于美国资本主义的所谓“例外主义”的胡说的。这些论调构成了美国人的幻想。这些论调是资产阶级所津津乐道的。这些胡说的论客们的吹嘘和叫嚣是:资本主义的没落、死亡,社会主义的兴起、生长,并不适用于美国——美国资本主义在衰亡的世界资本主义制度中仍然可以继续保持强大。作者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揭露了这种欺骗,他指出:“大量美国人因之而吃苦头的最大错觉之一,就是他们未能了解美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具侵略性的帝国。这个国家具有伟大的列宁所分析的帝国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的一切特征。它造成了独占资本的巨大发展,银行与工业资本的结合,庞大的资本输出,对世界市场的控制权的攫取,以及在政治上独霸全世界的政策。”“美国资本主义有如一种庞大的寄生虫,倚傍世界资本主义的其余部分而生活;它像吃人生番似地吞食着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并依靠他们的生活资料以自肥。”
事实如此: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资本主义正陷入经济危机的暴风雨中,它依靠了像山那样多的军需定货,才克服了萧条。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魁首——英国帝国主义在战争中削弱了,把资本主义的第一把坐椅让位于后起的暴发户美国帝国主义。这更使美国资本主义发荣滋长起来。资产阶级便兴高彩烈地赞扬美国“完美”的社会制度,认为美国“例外”于资本主义,并且“驳倒”了马克思主义。可是“好景不常”,在一九二九年,首先从美国爆发了空前未有的最险恶的经济危机。它一下子就使美国生产大为破坏,失业工人达一千七百万之多。此后,虽有罗斯福《新政》的“打气”(很多人对罗斯福的《新政》怀着很大的幻想),但并没有使美国资本主义长期稳定起来。相反,当一九三九年经济危机的阴影布满天际的时候,美国资本主义才再次为无穷尽的战争订货所滋养而开始重现生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帝国主义在战争期间所增强起来的经济力量,正遭遇不稳定的国内外市场日益缩小的威胁,经济危机的大灾难又临头了。美国帝国主义,用福斯特自己的说法,“现在发现它自己正处于愈来愈危险的情况中”。“喝了战争的鲜血而膨胀肿大的美国资本主义,其食欲已发展到极端危险的程度。”“它自己的民族特点使它具有寄生性和野蛮性。”“这种腐烂透顶的、为独占资本所控制的美国资本主义,除了周期地被毁坏性的经济危机所毁坏外,还不可避免地是帝国主义的、法西斯和好战的。”
“具有典型的贪欲的美国帝国主义”之法西斯化,首先,在国内镇压“国内敌人”(失业军),进攻美国人民的代表美国共产党;在国外,则反对一切民主力量,企图建立无限扩张的大帝国,——“使成吉思汗、罗马、大不列颠、纳粹德国和日本的帝国都相形见绌的大帝国”——“所有美国的对外和对内政策都以华尔街世界霸权计划为依归”,这在福斯特看来,是“提供了又一个有决定意义的明证,它原来也同一般的资本主义一样是一匹布上剪下来的”。
“美国资本家很多年来……都在不断袭击与削弱美国的民主遗产。这种反民主的倾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也就是说从美国帝国主义兴起十字军以控制世界以来,就有了更坏的决定性的转变。”福斯特痛心疾首地指出垄断资本家们怎样垄断了彻上彻下的政权机构;怎样剥夺了人民的民主与自由;怎样阉割了人民精神粮食的精华;怎样用可怖的私刑、残暴的绞杀、枪杀与火焚对待少数民族的公民……怎样极端黑暗地控制着美国。于是美国人民,有三分之二吃得不好,穿得不好。有两千万人没有房子住,失业人数经常在一千万以上。而且堕落、罪恶的行为充满社会:在美国医院中,有一半病人(六十万)是神经失常病患者;每年大约有三十万左右的十八岁以下的青年要在法庭上受审讯、判罪;杀人案每天平均有三十六起,窃案每二十四小时有一千零三十二起。在国会中,一千四百万黑人,只有两个议员“代表”;占美国选民百分之五十的产业工人,根本没有一个议员。像“三K党”、“银衣社”、“美国第一”、“美国军团”等法西斯组织,他们在金融寡头的豢养下,横行霸道,用法西斯手段打击劳工运动,迫害进步团体和进步人士,宣传种族仇恨、暴力与威胁。福斯特说:“谁如果把这种资产阶级的国家认为是民主的,那就是对民主这一名词的真正侮辱。”实际上,美国“吃人生番”似的垄断资本家,已经把美国变成“野蛮世界”了。
战后美帝法西斯的对外扩张政策:“美国的防区:全世界”政策,充分证实了福斯特的斥责——“拾起了纳粹的倒下的旗帜”;也证明了“反动派的总目的就是要建立法西斯式的世界统治”。美国资本主义“为了它自己的毫无价值的生存,正力求从所有其他国家中吸血”;企图以“管制经济”与“开发世界落后地区的计划”,将以二百亿或四百亿美元的军需定货来喂养美国工业。这样,美帝便和世界上一切的反动分子结成“不解之缘”,使联合国成为它“争取世界帝国运动的一个受难者”;“装成资本主义的‘救世主’,肆无忌惮地使用最卑鄙的手段来进攻社会主义和民主”(真理报社论)—最近的例子则是武装进攻朝鲜人民和阻止台湾解放——,来挽救资本主义的死亡,“从而达到了法西斯主义与战争的世界性新威胁的程度”。
那么,“目前紧张的国际局势,会最后造成战争吗?”福斯特严肃地提出这一个问题,他的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第一、虽然“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培育帝国主义和战争,但这并不是说,每一个国际局势必定发展成为武装冲突。尤其不可以说,目前的紧张必定会造成战争。”第二、“美国人民是爱民主的,他们也要得到和平。”而就世界形势来说,“人民(世界和平阵营)反对美国领导的反动派(世界战争阵营)以保持国内与国际和平进行的战斗,乃是我们时代最具决定性的政治事实。”全世界人民,不但有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愿望,而且已组成强大的力量,积极行动起来了。如最近汹涌澎湃的世界人民的和平签名运动和拒运军火运动,就是最生动的例子。这一个深入而广大的民主和平阵营的力量,已经使得世界反动势力,尤其是其中的华尔街集团,吓得发抖起来了。如果他们处心积虑所培植的战争恐怖一旦消灭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在一个晚上被投入毁灭性的崩溃中”。他们是害怕和平的。第三、他们又是害怕战争的。诚如福斯特所说:“如果战争发生,资产阶级对于他们行将遇到的不仅来自社会主义国家及民主国家,而且也来自他们国内人民的猛烈抵抗,将会大吃一惊。”事实证明:世界人民力量,“比之西方腐朽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更有效的作战者。”“已经病入膏肓的国际资本主义(可以用一只大猪来作为它的表征)不可能支持另一世界战争。”就以最近的事实来作为例证:美帝援助蒋匪帮,已经遭到可耻的失败,而现在侵略朝鲜,不也正是手足失措?让那些“一贯低估社会主义力量的人们,尝尝这些事实的味道吧。”
“整个资本主义是一个社会的神经错乱。”福斯特这一批判确切地说明了濒于末日的资本主义的最后堡垒——美帝,在当前所表现的恐怖、贪婪与脆弱的性质。一只肥猪在垂死前的张牙舞爪,是无可奈何的。也正是由于这些性质,所以福斯特告诉了我们美国反动派的真实写照:“我们有最无望的惊慌的资产阶级,最混乱和不安的国家。……并且有一种共同的感觉,觉得我们是生活在火山的边缘上。”而在光明的一面呢?共产主义运动大大地扩展了,劳工向前进,黑人跃起了,人民一天比一天觉醒。他具有充分的信心:“美国的大大左倾,将比多数人所预料的更快来到,而且它将具有惊人的深度与广度”。对于这种远景,甚至著名的美国独占资本家之一的卡泽尔也忧虑到“不止面临国家破产,而且还要面临革命”。无疑的,历史发展的规律必将证明福斯特的预见是正确的:“美国跟其他任何资本主义经济一样,一定会经过其内在矛盾的毁灭性影响与阶级斗争日益发展的结果,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人们生活最好的时代”。
福斯特号召美国青年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来研究他这本书。我想,我们中国的读者,为了认识当前的世界形势,特别为了了解美国,从福斯特的“世界资本主义的末日”的名著中,一定可以学习到不少的东西。
(本文系以新华书店一九五○年四月初版的译本为根据,书中《译者前言》一文值得参考,并希读者注意。) 一九五○、七、七
【附记】在这里,附带推荐几本关于描绘美帝面貌的书:
一、关于美帝在中国的阴谋与罪行的:
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胡绳著、三联书店版)
美国侵华简史(刘大年著、新华书店版)
驳斥艾奇逊(新华时事丛刊、新华书店版)
二、关于美帝国内真相的:
美国进步力量与反动力量的斗争(伏龙斯基著、新华书店版)
美国六十家(伦得堡著、五十年代出版社版)
豪门美国(杜若等译、世界知识社版)
萍踪忆语(韬奋著、三联书店版)
游美印象记(爱伦堡著、山东新华书店版)
美国现状(小册子、汪敏之著、商务印书馆版)
美国一千人(小册子、萨基伊瓦著、华东新华书店版)
三、关于美国战后扩张政策的:
美帝扩张图(时代社编、时代出版社版)
论美帝扩张政策(关东中苏友协编、关东友谊书店版)
美帝扶日真像(新华社编、东北新华书店版)


第5版()
专栏:

  三本通俗化历史读物
彭明
编写通俗化的历史读物,要写得活泼动人,又要保持历史科学的严肃性。这就是说:一方面要使读者读起来觉得津津有味;另一方面又要使读者获得正确的历史观点和知识。
根据这个标准,我认为下列三种通俗历史读物是值得介绍的。这三种书中,第一、三两种,可供初中程度学生阅读,第二种较适合于高中学生。
中国史话
许立群著 新华书店出版
一翻开目录来看,若干小节的标题就是很有吸引力的。例如:在叙述隋唐的对外侵略一节中用了《薛仁贵征东》的标题,在叙述隋唐的对外交通时用了《唐三藏取经》;叙述隋唐的科举制度用了《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成语;叙述汉代经学古今文的斗争时标为《活书和死书打架》;叙述北宋的农民起义时标出了尽人皆知的《梁山泊好汉》……。虽然,标题通俗活泼,未必都是好的。有些书也采用了若干看来是通俗活泼的标题,但往往牵强附会。那是不好的。这本书各小节的标题一般地说来,还没有那种毛病。
本书的观点比较谨严,大致根据中国历史研究会编著的《中国通史简编》。对于还没有定论的地方,多作了适当的说明。全书七十四节,独立起来,可以看作七十四段故事。每一小节是按照每一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来编排的。全部连系起来,也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历史轮廓。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缺点不是完全没有,不过都是无关宏旨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只向本书的编著者提供一些意见。本书如果准备修改补充的话,似乎还可以:一、再搜集些典型的具体史料,加强某些段落中的故事性,使文字的叙述,更适合于一般工农大众阅读。二、文句中农民叛乱的字样,应改为《农民起义》(例如《梁山泊好汉》一节的副标题,这就是本书的一项缺点)。三、增加一些插图,使这本书更加生色。这一点假如因为从前“印刷条件困难”不能做到,那么今天该可以做到的了。
二千年间
(蒲韧著 开明书店出版)
这本书用一种新的写法,把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时代当做一个整体,从中抽出若干问题,加以纵剖面的分析。为了弄清历史的系统,作者在第一章中首先按照历史顺序作了一个轮廓的叙述,这样的安排是好的。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在说明问题时,运用了许多演义、小说与诗词歌赋中的例子。譬如在第三章《一种特殊职业——做官》里,用了《儒林外史》上范进中举人的故事;在第五章《一切寄托在土地上》,用了《红楼梦》中宁国府家的黑山庄乌庄头缴租的例子。其他运用《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孟姜女小调等材料来说明问题的地方还很多。
由于这些例子是故事性的,又是大家所熟悉的,就使人读了发生兴趣,不会有枯燥之感。同时对于每一问题的理解也比较具体,所得印象也比较深刻。
这是本很好的历史参考书。对于已经具有相当历史知识的人帮助较大。读者如果还是初学者,就需要配合着一般的历史教本来读。
中国怎样降到半殖民地
(钱亦石著 三联书店出版)
本书写的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史,也就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写法与前面两种又有不同。它以一般青年的学习活动为线索,读起来像是小说。全书又采取问答、读书笔记、工作报告、讨论会、讲演会、集体写作等等形式。一切的历史观点与事实,都通过这些形式表现出来。
这是种新颖的写法。这种写法的优点是:“故事体”可以引人入胜;形式多种多样,容易处理史料,使内容不受形式的限制。而这种从实际活动来叙述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也可以启发读者领悟到为什么学与怎样学的问题。
本书写成于一九三六年底。那时的形势与今天当然是不同了。不过作为历史来看,它还是一本极有益的书。


第5版()
专栏:

  评《原理与方法——米丘林五十年工作总结》
张宗炳译 北京师范大学印行
一九五○年五月初版
叶笃义
目前有关米丘林学说和生物科学的翻译很多。本文要谈的是张宗炳译的:《原理与方法——米丘林五十年工作总结》。为什么我选择了这本译作来进行批评呢?主要因为这本书是米丘林学说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次因为这一译本又出于生物学者之手。所以特别先提出来与从事米丘林科学翻译的同志们商讨,并供读者参考。
该书正文共十六章,是米丘林选集中《原理和方法》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选集的编者把性质相近的文章都归纳在这一个大标题之下。正如译者所说,“这篇不但最长,而且对于新遗传学的原理与方法讨论得最为详尽”。
先把题目摘要说一说:
第一章 《苏联果园内果种之类别及其改良之方法》(张译)。“果种”应译为“果树品种”。“Fruit”系指果树而言,而“Varieties”应译为品种。“种”是另外一个字,为“Species”。
第二章 “南方果树移植北方可以改变之观点的错误”(张译)。原文应译作:“简单移植南方植物可以使它们驯化的错误观念”(直译),亦可译为“用简单移植法可以驯化南方植物的错误观念”。把“Plants”译为“果树”尚无不可。但把“Acclimatized”译为“改变”是不可以的。这个字在这里无论如何也要译为“驯化”或“人为驯化”。至于把“简单”(Simple)省去不译,更不应当。因为米丘林所谓“简单移植”,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的。
第五章 “远交(种间杂交及族间杂交),植物性接近法”(张译)。把“Distant Crossings”译为“远交”似乎很简炼,其实还是把它译为“远缘杂交”好一点。至于把“Intergeneric”译为“族间”实在不妥当。这个字应译为“属间”。“族”是另外一个字,为“Race”。把“Vegetative”译为“植物性”也错了。这个字在这里应译为“无性的”或“营养的”。
第六章 “果树杂种苗木内亲性格遗传之混合性”(张译)。其实原文的意思为“亲本的遗传性状在果树杂种苗木内之混合的性质”。“Charactcrs”在这里似应译为“性状”。“Parental”也以译作“亲本的”为佳。
第十章 “教育的作用,与杂交引变的概念”(张译)。把“Menters”译作“教育”很不妥。我认为这个字应当译为“传导者”—含有“传授”和“诱导”的意思,或者音译也未尝不可。“Xenia”一般均译成“当代显性”,或译作“异花授粉的直接作用”。译作“杂交引变”是不好的。
第十五章 “栽培新的抗寒品种”。把“Breeding”译为“栽培”很有毛病。这个字应译为“育种”。
现在我们再检查一下正文。限于篇幅的关系,我只对前四章加以批评。在这四章里,漏译(原文有,译文中未见)的地方多得很。因此似是而非的地方很多。误译的地方也不少。在下面,我只举出几个例子。
第一页的第一段(第一章),张译为:“俄国沙皇时代的政府对于工人的水果之需要全不关心,对于园艺学的改进也全无兴趣,几百年来对于园艺学的改进一无建树,……”。原文应译作:“帝俄沙皇政府毫未注意如何满足劳动人民在水果方面的需要,对于我国园艺事业的发展也没有什么兴趣。几百年来对于园艺的改进没有作过任何处理……”。
第一页第二段,张译为:“偶而,有几个园艺学家自己单独地为了他们自己做些工作。可是在工作中,他们不幸走的是错路。他们只是想拿国外人家已往长好的好种来改良他们果园内果树的种类。但是,这些外来的果种,都是暖和的气候下,及较为环境优好的情形下长成的。它们的性格,到了我们这严寒大陆气候的地区来,便不能正常的生长与发育了。无论我们怎样的运用使它服水土,这些外来的种总是不成,慢慢的消瘦,而渐至于死亡;除了很少的例外。……”。原文却应译作“只是偶然地,有些个别的园艺家自动地在这方面作了一点工作,但不幸在追求他们的目的时,他们走错了路。他们试图完全依靠引进那些已经成为定型的外国最好品种的植株到他们的果园内,以充实他们的果树品种的种类;但是这些品种的组织是在比较温暖的地方、良好的气候条件之下所形成的。这些性质,一经移到我们比较严酷的大陆性气候的地区之后,便不能正常地成长和发育。纵使应用各种声名卓著的人为驯化方法,这些外来的新品种也要受到折磨,逐渐衰弱,最后几乎很少例外地都难免于死亡。……”
从这两段译文中,我们可以知道,译文与原文颇有出入。此外,如把“replcnish”译为“改良”,把“developmant”译为“改进”,把“acclimatization”译为“服水土”等,也不妥当。
全书的译文大都如此;有几处错误还要大些。
第二页第二行:“……用社会主义的工作方式—社会主义竞争及感动工作来创立一个新的社会主义的园艺学……”。原文应译作:“……采用久经考验过的社会主义劳动方法——社会主义竞赛和突击,以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主义园艺事业。……”。这里译者竟把“emulation”译为“竞争”,把“Shock work”译为“感动”了,这如何能让读者猜想出它的意义?
第四页第十行(第二章):“……把接枝接在花冠或顶枝上可以促使早开花,……”,应译为:“……把幼龄杂种嫁接在树冠上可以促使它结果时期的提早,……”。译者把“Crown”译为“花冠”,又加上“或顶枝”三个字。这三个字在原文中没有。窥其用意,译者恐也怀疑“花冠”的翻译是否正确,所以加上“或顶枝”以资说明。其实把它译为“树冠”是很现成的。至于把“结果”译成“开花”,就更有问题了。
第四页第十五行:把“Steriie”译为“不能传后代”,是不好的。这个字可说已经定名,应当译为“不孕”。
第五页第六行:“……换句话说:这便是一个植物性的杂种。”,应译为:“………也就是说,产生了一个无性杂种。”“Vegetatine hybrid”一字虽未定名,但一般已把它译为“无性杂种”或“营养杂种”了。
第九页第二行 (第三章):“………因为每一植物都有雌雄的生殖器,每一植物都以花粉受精生子。………”,应译为:“每一植物有机体通常都具有雌雄生殖器官,作为繁殖其后代之用,………”译者不但漏译了“通常”,“有机体”(“通常”二字决不可不译,因为并不见得所有的植物都具有雌雄生殖器官。”,而且竟把“it Produces its offspring”译作“以花粉受精生子”。
第十一页第十九行,把“Phenomenon of Segregation of Parent Types”译作“上代性格的分离”,是不好的。如译作“亲本型(或译作亲本性状)的分离现象”就好得多了。
第十五页第十八行:“……最好而简单的繁殖法便是插根,…”,应译作:“最简单的繁殖方法只有压条生根法(Rooting of Iayers)。”
第十七页第十六行:“在选择母树上的花朵作交配时,最好用主干直枝上的花,那么所得杂种的果实就大,而它的性格与母性相差最大。相反的,用横枝上的花,离开主干越远,所得杂种的果实就小,而它的性格与父性差最大,……”。原文应译作:“……假使选择被授粉的花是在靠近母本主干的直立枝上,则会产生大果实的杂种,其构造上的变异有倾向于母本的趋势;相反的,假使被授粉的花位在树冠周围的水平枝上,则会产生较小果实的杂种,其构造上的变异即倾向于父本。……”在这一句话里,译者竟把意思完全弄得相反了!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不够忠实的译本;并且许多地方都显得译笔生硬,令人难解。翻译这样重要的著作是不应草率从事的。


第5版()
专栏:读者之声

  读者之声
北京市立女二中来信指出:“现在正是各中学毕业班同学准备毕业和升学的时候,有些投机的出版商人利用这个时机和同学们走捷径的心理,为了营利而出版了不负责任的所谓《升学指导》一类书籍”。并且指出:北京建业书店出了一种《解放初中升学指导》;在推销的时候,还说“这本书是经过教育部审查而且是由新华书店代销的”。来信更指出这一本书中的许多错误——观点上的错误和编辑、校勘上的错误。并且说:“像这样打着我们人民政权的招牌推销不负责任的图书的态度,我们认为也应当予以纠正。”
另外,还有一位读者吴雨生先生也投书给我们,说他买了北京万国书店出版的《高小升学指导》,发觉该书内容和校勘上都是“错误百出,不堪卒读”,“贻害学生甚大”。
我们细细地对照了两本书,对于上面两起投书人的意见是同意的。如果我们详细指出书中所有的错误,固然可以帮助读者和出版者;但是本刊篇幅有限,不可能这样做。其实这不仅是出版工作上的问题;在本质上,还是一个旧时代遗留下的教育问题。旧时代教育上种种不合理的情形,为庸俗的出版商提供了行销这些粗制滥造的东西的条件。我们以为各位教师正可以抓紧这一实际资料在学生群众中广泛地进行一番教育。
有一位署名《一读者》的来信说:“北京市内一般书摊及书店所出售的字典、辞书,仍有内容很不妥当的。例如北京书店出版的《青年五用辞典》(黄泽人编纂)和励志书店的《知识新辞典》(胡立知编),内容错误甚多,政治上的错误、文化上的错误、校订上的错误都有。这些辞典,对读者不但无益,而且是有害的。我希望出版家在出书的时候要顾到读者的利益,不要这样不负责任,乱出一阵。”这位读者虽没有署名,我们是同意他的意见的。
有一位在铁道部工务总局工作的叶家骏先生,看了本年四月三联书店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地图》,发现了画有许多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铁路线。他很详细地指了出来。最后并说道:“固然,目前要编绘十分完善的地图是很困难的。但是目前铁路的情况还容易了解,铁道部是可以供给较正确的资料的。希望编者考虑迅速纠正这些缺点。”
我们已将原信转给三联书店参考改正,并借此唤起其他地图编绘者的注意。
另外还有一位读者陈以荣先生指出邵崇越编的《最新北京大地图》上面有许多错误的地方。我们也希望原编者精确地把它重行审订一下。
读者张善同先生说:“我们对于目前出版界有一个意见,就是:关于自然科学的书籍出得太少了,尤其是通俗性的作品更少。”“现在我国自然科学工作者的重大任务之一,是将先进国家——苏联所积累下来的生产斗争知识,有系统地介绍过来,以配合当前的学习运动和作实际工作的参考。”“希望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出版总署及各出版家,对于这个问题加以重视。”
编者附带声明:我们要向读者报告一下关于稿件处理的情形。我们一收到读者的来稿或来信,通常立即处理。不预备刊载的文稿,短期内就寄还给作者;或转寄出版者、著作者参考,同时也就通知作者。但对决定刊载或考虑刊载的稿件,有时为转寄原著译者答复,有时为配合本刊的篇幅,不能不延搁好些时候;同时因为最后处理的办法不能即作决定,以致往往不能预先将这情形告诉作者,有劳作者盼望,我们觉得很抱歉,并希望作者们原谅。
《我读过的好书》的应征文稿,已经收到很多篇。我们特辟《好书推荐》栏刊载。上期已经刊出了两篇。本期发表了彭明写的《三本通俗化历史读物》。以后当陆续发表,仍希望读者们踊跃投稿。


第5版()
专栏:

  检讨与声明
本刊第七期刊载了伯韩、崇文两同志所写的《推荐一批通俗读物》后,接到读者来信,有的指出《赵同志》一书内容不好,有的说推荐的书有遗漏,有的指出有些书名和出版者的名字有误。现在,伯韩、崇文二同志作了如下的检讨与声明如下:
“我们所写的《推荐一批通俗读物》,因为我们搜集出版物不够普遍,只是就最近接触到的一些书来写的,因此不免挂一漏万。另一方面,有些书看得不仔细,以至于开列了值不得推荐的作品。如《赵同志》,作者的主观意图虽好,但人物不真实,思想表现肤浅,所得效果可能相反,是没有教育意义的,我们也推荐了。我们自己检讨,这是犯了粗枝大叶的毛病。今后我们还要广泛地搜求通俗读物,认真地继续推荐。
再:《动物园》和《飞禽天地》的出版者是教育出版社,误为教育书店;《铁木儿和他的故事》应为《铁木儿和他的伙伴》;《杨贵香》应为《杨桂香》,并此改正。”
本刊第五期《读者之声》栏反映了济南读者关锋对于天津联合图书出版社所出《人民大宪章学习资料》的意见。兹接该社来函摘登如次:
“我们读了《图书评论》第五号《读者之声》中济南关锋同志对于《人民大宪章学习资料》的批评,十分感激。过去由于我们的疏忽,以致未能及时改正书中个别不妥的文章和错字,这是我们对于人民的出版工作,做得还不够认真和严肃,应该深自检讨的。关锋同志所提的《人民政协和旧政协基本上的不同》一文,我们在第八版中已经作了改正;其他的地方也改正了不少。第九版起并已彻底重排,改正错字。但恐仍有不妥甚至错误的地方,希望贵刊读者予以批评指教,以便继续改正。”
三联书店对《贝多芬传》译序和附录问题作了如下的声明:
“梅关桦先生对我店出版的《贝多芬传》中译者傅雷先生的序和附录的《贝多芬作品及其精神》一文提出的批评(发表于五月三十一日本刊第五期),我们很感谢。梅先生的批评,更指出我店在重印解放以前出版过的书籍时,有许多必须修改的地方不修改,对重版书的内容漫不经心。我们愿意诚恳地接受这一批评,并已开始重审我店解放以来的出版物,以便作应有的改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