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挑战自我
——记吉林省通信公司工程师王树明
本报记者 潘跃
  “请问,哪位是王树明师傅?”
  “我就是,您有什么事吗?”
  “我的电话机坏了,您给修修。”
  “行,放在这儿,明天来取吧。”这是一位中年妇女,手里的电话机是单位的。“为什么来找王师傅修呢?”记者问。“听朋友介绍,王师傅服务态度好,修得又快,还不收钱。我有些半信半疑,今天特意来看看,想不到王师傅还是高位截瘫的残疾人。”
  正说得起劲,一位白发老人敲门进来,老人还没开口,王师傅先说话了:“您的电话机修好了,里面坏了个小零件,已经换上了。”王师傅一手摇动着轮椅,一手把修好的电话机递到老人面前。“换零件的钱我给你吧。你不能赔上工夫,还要赔上钱!”
  王树明笑笑:“没事,小小零件不值几个钱。”
  听着他们的对话,眼前一个不大的牌子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电话机维修站,党员先锋模范岗”。旁边的书架上,摆放着《中外电信集成电路使用说明》、《电子电话机集成电路手册》、《最新录像机检修大全》等书。桌上、地下到处摆放着不同的电话机、手机。这就是王树明的办公室。
  初次见面,给人的感觉是,王树明谦和、乐观,浑身洋溢着活力,很难让人相信他是一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
  灾难,可以将人毁灭,也可以使人重生。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王树明,20年来用执著的信念支撑着高位截瘫的身驱,在轮椅上奏出动人的乐章,他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三大项电信科研课题,参与近百项技改项目,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近百万元,他研制的“电话串广播滤波器”,为国家节省近300万元;他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用户修理电话和家用电器近7万部(台)。
  灾难:意志的严峻考验1982年9月,王树明的家乡吉林省安图县遭受了一场特大洪水。接到父亲急电,新婚不久的王树明火速赶回家中。就在他拆除被洪水泡散的旧房时,突然倒塌的山墙把他砸得不省人事。
  在医院昏迷了7天7夜的王树明,奇迹般地活了过来。经诊断,内脏错位引起便血不止,第二腰椎骨骨折错位,导致高位截瘫。这意味着他的后半生将在轮椅上度过。这种宣判对一个仅仅29岁的青年人来说,实在不公平,然而,现实就是这样的不公平。
  为了恢复腰力,他穿上了钢背心。本来特残的身驱是不能承受任何外来的压力的,他为了实现坐起来的奋斗目标,用一根特制的皮带挂在面前,用双手拉住皮带,试着坐起来。一次次失败,再来,疼痛使他一次又一次昏迷过去,醒来后,汗如雨注。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的死而复生,3个月后,他能在轮椅上坐立了。
  拼搏:做对人民有用的人
  刚刚能坐起,王树明首先想到的一件事就是回到工作岗位上。他想,我不能坐在轮椅上度过一生。他反复找电信局领导,局长让他缠得没办法,说,你让医生开个健康证明吧。认真的王树明让妻子一趟趟跑医院,可这证明谁敢开呢?
  给他看病的老教授想出个妙计:“我有台坏了的电视机,你能修好吗?”
  没想到,连捡个螺丝都很吃力的王树明,硬是趴在床上一个元件一个元件地擦,一个电路一个电路地测,只用了一天一夜就把这台电视机修好了。拿到了“健康”证明,王树明别提有多高兴了。
  对一个健全人来说,上8小时的班是件平常事,可对脊椎上固定着2块钢板、身上套着一件钢背心的王树明来说,在轮椅上坐8小时就不那么简单了。刚开始,他好几次小便失禁,此后他就坚持白天不喝水,不吃水果,甚至吃饭时也不肯多喝一口汤。
  “我从现在起是对人民有用的人了……”他默默地在心里反复叨念着。
  王树明负责的市话载波设备在当时是先进设备,要掌握它通常要一年的时间。他白天在机房里仔细观察,晚间在床上挑灯阅读资料,仅用了一个月就熟悉了机房各种电路的来龙去脉。技术上的问题可以通过刻苦钻研去弥补,可身体残缺所带来的不便又如何弥补呢?2米左右的机架出现故障,健全人踮起脚尖就可以更换机盘,而他要站站不起,弯腰又弯不下,只能靠双手支撑,把残弱的身躯挪到轮椅扶手上,坐稳后再伸手去修机盘。重心稍微偏移,身体就会失衡,一不小心就会人仰马翻。他工作的机房一共有12台设备,原本由3个人维护,王树明向领导主动要求由他一个人承担维护工作,以便别人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他干不了的外线工作。
  奋进:交出漂亮的答卷
  一位高位截瘫的人,能够超出部颁标准的高定额,完全可以说是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王树明不满足于本岗位的工作,他心里想的是超负荷运行,多做贡献。
  一段时间,长春市内不少用户的电话总串联广播声,严重影响了通话质量。王树明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个老大难问题。冬天,他大清早便摇着轮椅上路,一户一户地走访,一条街一条街地勘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由于坐轮椅时间太长,手冻木了,脚严重浮肿。回到家里,王树明累得浑身像散了架,多想躺一会儿。可大量的数据要分析、要实验,他一咬牙马上回到机房。终于,他发现造成串音的原因是电缆屏蔽接地不良,外线线头氧化……要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更换所有电缆,可那需要几百万元,王树明经过反复琢磨,终于研制出了“电话串广播滤波器”。他的成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人们称为“轮椅上的发明家”。
  接着,他又承担了研制“25周中继铃流发生器”的任务。这项试验需要用一个铁芯变压器来组装调试,没有办法,王树明只能把它放在自己没有肌肉的大腿上做试验,5公斤重的变压器,一压就是好几个小时,日复一日,一干就是3个月。
  在王树明的努力下,他维护的机房成为长春市电信局唯一的免检机房。他还先后主持和参与了三大电信科研课题,完成了几十项技术革新,这些技术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十几年来,他义务修理电话6万多部,修理其他电器4000多台。若按市场价每部10元计算,王树明本可以收入六七十万元。可他不但没挣钱,还往里面搭钱。
  21年来,王树明就是在对命运的蔑视和不断挑战中走过来的。他渴望美好的生活,身残之后,他把所有的爱好集中在集邮上。说起他的邮票,不善言词的王树明,就会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
  一阵敲门声:“王师傅在吗?”
  不用问,一定是找王树明修电话机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甘肃力争安排十万人就业
  本报兰州8月31日电 记者王方杰报道:为了做好再就业工作,甘肃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积极筹措再就业资金,努力开发再就业岗位,今年将使8万下岗失业人员和3万“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
  今年年初,甘肃省确定了全年净增就业岗位10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万人、“4050”人员就业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工作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甘肃省政府成立了由17家单位组成的“甘肃省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专门指导和推动全省再就业工作。各地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到6月底,各市地已制定好再就业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小额贷款、就业服务、工商登记、场地安排等各项扶持政策,并积极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仅今年上半年,全省共为符合申领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近2万本,其中领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793人。9个地市确定了担保机构,并落实担保基金1150万元,为270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34.3万元。甘肃省劳动保障厅与省财政厅下拨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7亿元,各地筹集再就业资金4274.3万元,兰州等地还开展了专项募捐活动,保证了再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4版(要闻)
专栏:

烟台全力解决困难家庭再就业
  本报济南8月31日电 记者何勇报道:40多岁的烟台汉子刘铜舟下岗已有4年多,一直没找到能多干上几天的工作。妻子几乎同时下岗,孩子正在上学,一家三口每月只能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维持生活。今年3月,烟台市《关于开展市区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帮扶活动的通知》下达后,刘铜舟顺利地成为一家事业单位的帮扶对象。现在他不仅有了满意的工作,新单位每年还为他按时足额缴纳“三金”。
  今年以来,烟台市把市区内夫妻双失业、一户两代人失业和单亲抚养子女的失业人员这三类家庭作为重点要解决好的再就业问题,列为市政府2003年为民办好的十件大事之一。到目前为止,烟台市直1044户申报帮扶再就业的困难家庭,已有一半家庭落实了新工作。
  烟台市政府要求,通过实施“三个一批”来促进就业,以保证三类家庭中每户至少有一人实现再就业。“三个一批”就是政府出资开发公益性岗位,招聘一批;向机关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下达援助任务,帮扶一批;动员生产经营正常的大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吸纳一批。同时烟台市还规定,凡是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不得与夫妻已有一方失业、一户家庭中已有一人失业或单亲抚养子女的职工终止、解除劳动关系。


第4版(要闻)
专栏: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

六盘水实现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
  本报贵阳8月31日电 记者胡跃平、孙海涛报道:贵州省六盘水市积极拓展再就业空间,使下岗失业人员多形式、多渠道实现再就业。截至8月20日,该市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430人,促进城镇其他失业人员再就业8143人,分别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24%和102%。今年上半年该市GDP增长11.4%,财政收入增长27.6%,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
  面对近年来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增多,再就业矛盾突出的问题,市委、市政府想方设法开辟就业岗位。原六枝矿务局破产后有3000多名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因文化偏低,技能单一,再就业十分困难。市里及时组建工作组进入矿区,组建7个就业服务指导站,并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帮助20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今年,市里还通过扶持政策支持国有企业主辅分离或创办新的经济实体,分流安置了1100名富余人员。
  市委、市政府于年初要求每个县区开辟不低于2000平方米的再就业市场。经过努力,全市已建起4个再就业市场,有450名下岗失业人员进场经营。该市还通过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使经过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95%实现了再就业。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从“有岗位没人去”说起
江南客
  济南市今年开发了261个公益性岗位专门提供给“4050”人员,然而,直到8月中旬,仍然有100多个岗位无人问津。一位下岗职工说:“城管这种活,风吹雨淋,420块钱太少了。”这种“有岗位没人去”的现象在其他一些地区也较为普遍。由此想到,帮助人们转变就业观念,也是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就业靠国家、吃饭靠企业。”一些人还是习惯“等、靠、要”,认为政府应该给我一个就业岗位。党和政府一直把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措施,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增加再就业资金投入、强化再就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搞好再就业服务等等。但是,环境和条件是外因,如果我们不克服依赖的思想,缺乏就业和再就业的内在动力,就会失去许多本可以通过努力而得到的机会。即使提供了岗位,埋怨这也不好、那也不行,还是无法摆脱困境。
  “拥有‘铁饭碗’才算就业”这种想法带有普遍性。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聘用制已广泛推行,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流动就业,不仅成为一种就业现实,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就是说,在新增就业人口中,无论干部还是职工,就业岗位已经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性质。应当认识到,要讲“铁饭碗”,最可靠的还是凭技能本领,凭诚实劳动,干成一番事业,开辟一片天地。不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有志之士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游泳”,干有所成,就是生动例证。
  “临时性、季节性工作只是暂时就业”。诚然,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工作与所谓正式工相比,心里会觉得不安稳。然而,换一个角度看,未必如此。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催生了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的工作岗位,就业机会还是不少的,而且这类工作岗位的医疗和养老保险正在逐渐完善,可无大忧。另一方面,这种灵活性的就业形式给劳动者带来动力,使我们始终保持着一种进取的工作状态,在各项工作中学习各项技能,在未来的就业中,选择机会只会更多。把这作为一个起点,发展空间可能更大。
  “自己过去是国企职工,再就业却要干脏重累的活儿。”在不少人的心里总是有着某种失落感,认为非国企岗位“低人一等”,被人瞧不起。人的能力有高低之别,工作环境、条件、报酬大多与人的工作能力和贡献等挂钩。但从根本上来说,职业无所谓高低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劳动是光荣的,凡是通过自己的合法劳动获得报酬的,就值得尊敬。拿自己和别人比,不是坏事,有利于看清自己的差距,激发自己的上进心,但不能因此而怨天尤人,不思进取。积极的态度是努力学习培训,补充新的知识血液,使自己有个一技之长、一专多能。经验证明,无论干什么,好高骛远是最不明智的。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样能实现人生的价值,获取劳动的快乐。
  有副楹联:“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一味地等待、观望、埋怨,只会使自己处于困境之中,落伍甚至被淘汰。同样,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发展地看问题,变化地看形势。有的下岗职工说得好:“虽然不能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但凭自己的本事到哪儿都能吃饭。”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就有岗位,就有机会,就可以拓展自己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第4版(要闻)
专栏:

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评选揭晓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评选31日揭晓,38个新闻专栏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获奖名单另发)。
  中国新闻名专栏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性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以鼓励新闻媒体坚持“三贴近”,创办精品专栏,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本届获奖专栏特色鲜明,深受群众喜爱。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贴近群众,服务大局,内容权威,文风朴实;新华通讯社的《新华视点》对全国工作的重点、实际工作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及时跟踪,深入剖析,翔实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不断拓宽报道领域,创新节目形态;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在普及法律,监督执法,推动立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放军报的《兵说兵事》通过兵写兵事的方式,展现战士风采,透视战士情怀,集叙事、评论、插图于一体,引人入胜;北京电视台的《第7日》以独特的新闻视角,关注生活,贴近实际;黑龙江日报的《吴记者在一线》图文并重,创意新颖,生动地报道了群众身边的新闻。
  本届获奖专栏是从全国各地推荐的78个优秀新闻专栏中评选出来的。有一些名专栏因已连续多届获奖,这届未再参评,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等。评委们在总结研讨中认为本届获奖专栏充分反映了近两年新闻单位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三贴近”的要求,突出媒体特色,改进新闻宣传,坚持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丰硕成果。
  本届评选由山东省记协和山东电视台共同承办。


第4版(要闻)
专栏:

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目录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目录:人民论坛(人民日报)、新华视点(新华通讯社)、光明论坛(光明日报)、小和访谈(经济日报)、新闻纵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实时中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今日说法(中央电视台)、Tothepoint(一针见血)(中国日报)、最新发现与创新(科技日报)、兵说兵事(解放军报)、社评(工人日报)、冰点(中国青年报)、天天观点(中国妇女报)、每周法评(法制日报)、艺苑走笔(中国艺术报)、今日社评(北京青年报)、新闻2001/2002(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第7日(北京电视台)、文汇时评(文汇报)、清晨热线(邯郸人民广播电台)、吴记者在一线(黑龙江日报)、今日话题(黑龙江电视台)、周末人物(大众日报)、今日报道(山东电视台)、法治现场(南京广播电视台)、今日关注(浙江日报)、浙江第一线(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热点透视(安徽日报)、今晚报道(安徽电视台)、热线新闻(福建日报)、市民热线(江南都市报)、大家谈(湖北日报)、老百姓的故事(湖南日报)、方圆之间(长沙电视台)、你说我说(深圳商报)、道德论坛(玉林日报)、午间播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今日访谈(新疆电视台)。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代表团离京出席亚太经社会年会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由外交部部长助理沈国放率领的中国代表团31日下午离开北京,前往泰国曼谷参加9月1日至4日召开的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五十九届年会。
  据介绍,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应对本区域需要,解决经济社会关切问题,尤其是艾滋病问题”。与会各成员将重点讨论艾滋病防治、区域经济合作、扶贫、环境、应对全球化及新出现的社会问题等议题。会议期间还将举行部长圆桌会议,专门就防治艾滋病及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交换意见。


第4版(要闻)
专栏: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今年虽然遭受严重旱灾,但全县干群积极采取措施,全力抗旱保收,取得成效。全县18万亩中稻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图为8月31日该县临口镇杏花村农户在进行机械化收割。吴景军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袁振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中共安徽省委原副书记、原中共安徽省顾问委员会主任袁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张立昌、陈良宇、贺国强、王刚、万里、乔石、许嘉璐、顾秀莲、盛华仁、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傅铁山、贾春旺、王忠禹、刘延东、阿沛·阿旺晋美、李贵鲜、罗豪才、周铁农、徐匡迪和段君毅、谷牧、刘复之、杨白冰、田纪云、迟浩田、张万年、姜春云、倪志福、陈慕华、邹家华、任建新等以不同方式对袁振逝世表示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慰问。
  袁振1917年出生于山东省掖县,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在鲁西、泰西、水东等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斗争,历任泰西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水东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豫东工委委员、豫东指挥部副政委等。
  解放战争时期,他转战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扩大革命根据地,迎击国民党军队的扫荡。
  1949年后,袁振历任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鞍山市委常委、鞍山钢铁公司党委第一书记兼经理,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兼太原市委第一书记,安徽省委副书记等领导职务,在不同地区和岗位上,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工作作出贡献。
  袁振是中共八大、九大代表。(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