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重大装备:自主能力不容轻视
——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陆燕荪
本报记者 原国锋
  编者按:8月6日本报国民经济版刊登了记者采写的报道《重大装备国产化难在哪》,就我国重大装备国产化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如何加快重大装备工业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重大装备工业发展,本报决定从今天起在国民经济版开展讨论,欢迎读者踊跃来稿,发表见解,参与讨论。讨论的题目是:一、为什么要加快发展重大装备工业?二、与国际比较我国重大装备工业有哪些差距?三、哪些因素制约我国重大装备工业发展?四、在当今改革开放条件下如何加快我国重大装备工业发展?
  来稿请寄:北京人民日报经济部“如何加快重大装备工业发展”专栏(邮政编码100733),或传真至010—65368474,电子信箱:jjzk@peopledaily.com.cn。
  记者:一提起重大技术装备,人们往往把它与“粗、笨、大”联系起来。该怎样正确认识重大技术装备这种特殊产品?它与一般的单一产品相比有何特点?
  陆燕荪:重大技术装备确实很大,但认为其粗、笨就大错特错了。任何一种重大技术装备都是多种高新技术集合、优化的产物,其技术性能、可靠性、自动化水平,无一不是多项世界最高技术的集中体现。如一套石化技术装备,就涉及高温、低温、超低温技术,高压、超高压技术,高速回转机械的空气动力学,现代制造技术以及计算机控制等近百项尖端技术。
  研制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是重大技术装备的另一显著特点。一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开发要经过设计、制造、试验等多个步骤,涉及诸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需要跨企业、跨部门、跨学科众多精英协同作战;在成套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时间,有的成套设备一台就需投入几十亿元的资金,耗时2至3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加工制造。
  一台普通的重大技术装备要由成千上万零部件,通过复杂的工艺装配、集成而来。任何一个或一组零部件“生病”都会影响重大技术装备的正常工作,甚至会造成重大事故和巨大经济损失。另外,重大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高,它的升级是促进相关产业升级的基础保证。如,输变电技术装备涉及的上游产业有钢铁、有色、石油、建材、橡胶、化工、造纸等,需要配套的产品有重型机械、通用机械、电子器件和计算机、仪器仪表、合金材料、绝缘材料等。
  记者:我国工业化任务还远未完成,“靠谁来装备中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迫切回答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陆燕荪:实践一再告诉我们,靠别人就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我国工业化进程还远未完成,各行业,各领域的建设需要大批装备。能源、交通和原材料等产业的瓶颈制约短期内虽有所缓解,但从长远来看,仍然需要有大的发展;生态环境改造、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高新技术产业化同样需要装备制造业作支撑。应该看到,这么多的设备全部依靠进口是承受不起的,也会严重制约国内重大技术装备产业的发展;而且,一些尖端的或与国防建设有关的技术产品是不可能买来的,这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
  对于重大技术装备的生产企业来说,由于本身的力量较弱,又受到国外跨国公司的大力挤压,如果不能尽快壮大起来,就会逐步演变为国外大公司的零部件生产商,有的很可能被兼并或走向破产;对于用户企业来说,在国内企业不能生产所需的重大技术装备时,将不得不承受国外厂商的高额垄断价格。如,在我国尚未掌握500kV输变电设备制造技术以前,国外对我国销售500kV产品时漫天要价,寸步不让。现在我国已能生产500kV的基础产品,且性能、水平与国外比较接近,国外产品的销售价就骤然下降。
  记者:近期,有人评价我国重大技术装备“本土化”进程较快,怎样看待重大技术装备的“本土化”?
  陆燕荪:近期,一些国外装备企业通过资本、技术入股等方式在我国投资办厂,在我们看来,实现了技术装备的“本土化”。这对于我方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吸收先进技术无疑有着积极意义。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本土化”了的技术装备产品,表面看是在我国生产的,但其关键核心技术多掌握在外方,产品最有价值的部分并不是“国产”的!所以,不能因为“本土化”技术装备产品的增加,而放松技术装备“国产化”的步伐。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抓住机遇期 抢占制高点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高级工程师 隋永滨
  一国要强,装备当强,重大技术装备尤其当强
  以重大技术装备为主要代表的装备制造业是各个工业化或后工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而且因为它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其他产业的竞争力,对降低工业综合能耗、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效益、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作用巨大,所以各国政府都很重视。有资料显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的装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都很高,分别占到了37.5%、38.8%、40.9%、31.8%,而且各国在装备业中尤其重视重大技术装备业的发展。
  纵览当今世界工业强国,无一不是以重大技术装备为主要代表的装备制造业的强国,而且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都主要依赖和正在依赖着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作用。
  1983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又称110号文件)后,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贸合作、合作设计与自主创新、关键技术攻关等形式,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在技术、质量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如哈尔滨、上海、四川火电装备制造基地的工艺装备水平和开发设计能力已基本具备了与国外大公司抗衡的条件。哈尔滨电机厂在汽轮机方面,水平已达到国际同类机组的先进水平。葛洲坝、龙羊峡、岩滩、天生桥、漫湾、水口等大型水电站的逐渐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水电设备的设计、研究、制造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等等。
  我国装备企业水平尚不高,成套能力弱
  与国外相比,我国重大技术装备业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缺乏既大又强的重大技术装备企业,很少有能够与国外巨无霸装备企业相抗衡的企业。如美国的GE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法国的阿尔斯通公司、日本的三菱公司,在规模、资本、技术、生产、营销等方面,我国企业都望尘莫及。而且,国内重大装备制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多呈现散、乱、弱的状态。
  我国重大装备产品中,低水平、低附加值的成套设备,成套设备中的单机或一些领域中的成套硬件设备,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生产能力,但是,高水平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还很低或者根本不能生产,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需要。如火电设备中的大型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机组、超临界机组、超大型燃气轮机目前均还不能生产;特大型开关设备中的瓷柱式断路器和可靠性高的隔离开关主要依靠进口零件组装。在冶金装备中,只有20%左右的产品能达到20世纪90年代水平,成套技术装备在总体水平上较当代先进水平落后15—20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的成套能力弱。成套能力的内容主要包括工艺(软件)和设备(硬件)配套,主机、辅机、其他相关附属器材配套,满足用户整体需求的工程服务等三个方面。但由于行业整体缺乏服务的意识,长期以来软件和硬件、主机和辅机的发展不同步。在发展硬件的同时,往往忽视软件的发展;在发展主机的同时,往往忽视辅机的发展,使硬件与软件、主机与辅机不能协调发展,系统集成能力差,难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面对市场机遇,各方要有紧迫感,并付诸切实行动
  “十五”期间我国启动了“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建设等特大型工程,这些工程将需要大量的天然气开采与处理设备、大型石化装备、发电设备、高压输变电设备、交通运输装备、环保技术装备、冶金技术装备、建筑与工程技术装备等。可以说,这为重大技术装备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业得以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但机会只垂青于那些有充分准备、有足够实力的企业。
  拿电力工业来说,到“十五”末期,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3.9亿千瓦,但同时要求火力发电厂主要污染物年排放总量基本不超过2000年的排放水平,二氧化硫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废水回收利用率达到60%以上。为此,必须加快大型超临界火电机组、空气冷却机组、洁净煤发电机组和电力环保装置的研发。企业只有抢占技术制高点,提供节能降耗、提高效率、环保安全的技术装备产品,才能把握市场机遇,占领市场。
  机会稍纵即逝,国内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更需切实的行动。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对重点走私物品集中开展专项整治
 斩断供运储销一条龙走私链
  本报北京8月10日讯 记者李丽辉报道:国家工商总局局长王众孚近日表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以严厉打击私货营销为重点,坚决取缔走私货市场,严肃查处无合法来源进口商品的走私贩私行为。要以计算机、手机等信息产品、电子垃圾、成品油、汽车及其零部件、化工原料、洋烟、洋酒、服装等走私物品为重点,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王众孚说,当前,反走私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打击走私贩私斗争中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走私货市场依然存在,贩私行为打而不止,“供、运、储、销”一条龙的走私链条尚未切断。因此,打击走私贩私丝毫不能放松,必须根据新情况,采取新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王众孚要求,各级工商部门要强化对辖区内各类市场主体和市场交易行为的动态监管,针对走私贩私活动化整为零、趋向隐蔽的新特点,及时发现和查处走私贩私行为。同时,对已取缔的走私货市场严密监管,切实防止死灰复燃;对可能形成新的走私货交易场所和集散地,严加防范,露头就打。在走私高发地区,要继续加大对车站、码头、机场、仓库、货场的监督检查,切断走私货运输渠道,斩断“供、运、储、销”一条龙的走私链条。针对境外走私分子与内地企业内外勾结合谋走私的新情况,进一步健全“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强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管,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实施企业诚信守法提醒制、警示制、公示制,促进企业诚信守约,依法经营。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木石矿难抢险工作继续推进
遇难矿工增至十八人还有十七人几无生还希望
  据新华社济南8月10日电(记者邓卫华)山东枣庄“7·26”透水事故抢险工作继续推进。截至10日17时30分,已有18人被证实遇难。据抢险指挥部分析,被困井下的另外17人生还希望渺茫。
  来自“7·26”善后处理小组的最新消息称,截至10日17时30分,已有17名遇难矿工的家属签订了相应的《伤亡补助及抚恤协议》。善后处理小组负责人、山东滕州市副市长邵磊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善后处理工作进展十分顺利,但签订协议并不意味着善后处理工作的完成。每个被困矿工家庭的30人帮扶小组将坚持到今年秋收结束;如果可能,善后处理小组还将留下一批人对这些家庭实施1年—2年的特别救助,以帮助这些悲伤的家庭彻底走出困境。
  此外,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监察二司副司长商登莹介绍,此次事故的责任认定调查组已于6日成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铁锤任组长,山东省副省长王仁元任副组长,预计不久将拿出确切的调查结果。
  另据新华社电山东枣庄木石煤矿26日22时15分发生透水事故。
  据山东省煤炭安全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木石煤矿是乡镇煤矿,年产煤9万吨。矿难是由于露天坑积水泻入井下,造成透水事故。监管部门对木石煤矿进行过安全检查,但木石煤矿主要负责人对自己违规开采的资料隐匿不报,逃避检查。
  抢险指挥部经过现场调查得出初步结论:导致这次矿难的直接原因是,事发几周前,鲁南地区连降大雨,使得位于出事巷道上方的四号积水坑水量增多,导致出事点煤层压力增大、土质疏松,最终大水渗露到采煤区造成事故。但主要原因在于人为越界开采薄弱煤层,最终酿成惨剧。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四季如春的云南大理,美丽的景致、浓郁而纯朴的白族风情让四方游客纷至沓来。图为来自荷兰的一家人在大理古城白族人家做客,领略白族风情。
  贾福明摄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中盐集团成立
  本报北京8月10日讯 记者费伟伟报道:制盐能力占全国制盐总能力50%的中盐集团8月9日正式成立。集团共有成员企业57家,总资产234亿元,年销售收入140亿元,年制盐1871.6万吨。
  组建中盐集团旨在进一步落实食盐专营,保证碘盐供应,确保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盐行业的发展。中盐集团是以中国盐业总公司为母公司、以资产为主要连接纽带,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的全国性大型盐业集团。中盐集团于去年底开始组建,其抗风险能力已在非典疫情期间得到了证明,由于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各级盐务部门和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共同努力,使两次食盐抢购风波迅速得以平息。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上半年特种设备事故下降19%
下半年力争20%以上的城市实现动态监管
  本报北京8月10日讯 记者原国锋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2003年上半年,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发生严重以上事故148起,其中重大事故7起,严重事故141起,共死亡121人,受伤142人,直接经济损失1508.5万元,没有发生特大事故。特种设备事故总起数比去年同期下降19%,重大事故起数下降30%,严重事故起数下降18%,死亡人数下降33%。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今年工作要求,下半年要着力抓好特种设备动态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力争20%以上的城市实现动态监管;加强隐患整改的督促力度,建立隐患整改档案和重大隐患向当地政府报告的制度;抓紧气瓶、压力管道的专项普查整治工作,与建设部门共同做好起重机械的专项整治工作;全面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责任,督促各地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构建国际化轻型商用车公司
 东风汽车销售研发“双翼齐飞”
  本报讯 记者王政报道:“到2010年,年产销汽车达到30万辆,产品涉及轻型卡车、客车底盘及其延伸产品、皮卡及其延伸产品、微型车等范围,最终建设成一个国际化轻型商用车公司”,日前,在上市4周年之际,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总经理朱福寿宣布了公司的未来发展规划。
  据介绍,东风日产合资后,东风汽车全权负责东风轻型商用车事业,由于是上市公司,东风汽车将保持相对独立运行。为完成上述战略目标,东风汽车在营销和研发体系上先后进行了整合。5月,由东风汽车控股的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借鉴台湾裕隆先进的营销、服务管理模式,为东风的营销网络整合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基准和平台。公司还整合了过去东风公司市场部、规划部、科技部、技术中心、经营研究所等5个部门的职能,成立了集市场研究、商品企划、产品开发、设计、试制于一体的商品研发院,目前,公司2003年至2008年的新产品企划已经完成,新产品研发、试制正在有序进行。
  朱福寿认为,“商品研发院与东风裕隆销售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东风汽车建设国际化轻型商用车公司的双翼齐飞战略已经展开,公司也从原来生产型企业跨入国际化市场导入型企业,走上了研发、销售两头沉的哑铃型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东风汽车上市4年来,累计为广大股东创造净利润20多亿元。公司总资产达66亿元,比组建上市之初提高了83%,净资产达到33.75亿元,股票市值由原来的50多亿元上涨到如今的130多亿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