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系列报道

人大代表提什么 我们就办好什么
 长沙建立代表建议激励机制
  本报长沙11月27日电 记者石国胜报道:湖南长沙市人大代表陈启同如今可以放心了。在今年初举行的市人大会议上,他与其他11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切实解决肉品质量问题,使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的建议提出后,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规定,保证让市民能够吃上“放心肉”。
  为了激发人大代表提建议议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议案和建议的质量,并促进建议议案承办单位的办理效率和质量,自1999年以来,长沙市引入激励机制,每年评选一批优秀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代表建议议案办理工作优胜单位、先进个人,由市政府每年拨专款给予重奖。
  据介绍,评选出的优秀建议和议案必须能反映社会经济生活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或与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被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采纳实施落实,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而办理工作优胜单位的评比,则要求办理工作制度健全、落实,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定责任、定质量等“五定”工作做得好;当年承办建议7件以上;办理工作主动扎实,做了几件好事实事,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复函规范及时,答复率100%;与代表沟通工作做得好,见面率高,代表满意率高。
  通过引入激励机制,长沙市的人大代表提建议议案及建议议案的办理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观。1999年提建议的代表占代表总人数的81%,前年和去年分别达到了88%
  和96%。而1999年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的满意率仅为66.3%,前年和去年分别达到了96.9%和100%。实行激励机制后,原本一些过去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有差距的单位和个人也开始不甘落后,奋起直追,一些久拖不决或办理不力的建议也得到了很好的办理。“代表提什么,我们就办什么,就办好什么”已经成为长沙市各承办单位的口号和具体行动,建议议案办理工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短评

机制最重要
  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是履行代表职责的重要方面,是人大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体现。作为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的“一府两院”,要规范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真心实意地接受人大监督。
  无论是人大代表提建议或者是议案,还是政府各部门具体承办这些建议或议案,其效果和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好的机制。从长沙市的经验来看,他们所采取的激励机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一些地方,人大代表有履行职责的热情和能力,也经常能够提出有内容、有质量的建议和议案,但是,却往往因为具体承办部门的承办不力或是敷衍塞责,而导致一些建议无法得到有效的办理。也有些地方的有些人大代表,履职热情不高,既不进行调查研究,也不反映民意,一年到头也没有什么建议或议案提出。这两种情况,极大地影响了人大及“一府两院”的形象。
  因此,要保证议案和建议的提出和办理能够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就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机制,并能得到有效的施行。激励机制的建立,调动了人大代表提建议和“一府两院”办理建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河北加强民主集中制 菏泽整顿村级党组织
  本报讯 记者夏长勇近日从中央纪委获悉: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县以上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中共河北省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各级党组织民主集中制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在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
  《决定》提出了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的9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决定》指出,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是当前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集体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坚定不移地贯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一党内议事决策的基本制度。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对贯彻民主集中制负主要责任。要推进重大事项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各级党委(党组)要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前征求意见的制度。要严格执行干部选任工作制度和纪律,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扬民主,认真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全省各级地方党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要逐步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内民主制度。
  本报济南11月27日电 8月下旬以来,山东省菏泽市发生严重内涝,曹县砖庙镇是全市受灾最重乡镇之一。该镇39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舍小家顾大家,在帮助群众搞好抗灾自救的同时,组织帮工队为群众建房盖院,检修危房。近来,他们还组织了2000多名劳力外出打工,助农增收。这是菏泽市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喜结硕果的一个缩影。菏泽市针对万人大调查发现的问题,一手抓村干部培训,一手抓后进村整顿,使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3月,菏泽市集中抽调了近万名市、县、乡机关干部,组成2000多个调查组,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党员队伍的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和分类排队。调查发现,有458个后进村不同程度地存在班子不健全、村级民主管理混乱等问题。为此,市委采取果断措施,从培训村支书和整顿村级班子入手,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整顿后进村,重在选好“领头羊”。市、县、乡三级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考核乡镇党委书记的重要内容,对所在乡镇存在瘫痪班子而没有及时整顿的,取消提拔重用资格。县乡主要领导对问题多、治理难度较大的村包村整治。通过“两推一选”的方式,使320余名既有能力、又愿意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走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帮助200个村选准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宋光茂 李龙蛟 王祖)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北京检察机关推出便民维权二十条
  本报北京11月27日讯 记者张涛报道:每月检察长接待来访群众不得少于2日;第一个接受群众询问的检察官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检察人员每次传唤被传唤人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连续传唤或者变相连续传唤;要在48小时内对律师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作出安排,不得限制次数;对适用简易程序审查的“速结”案件,在一个月内审结;对侵害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案件优先处理。日前,北京市检察机关推出了包括上述内容在内的便民维权二十条,这标志着北京市的检察官们有了新的工作规范。
  据北京市检察院有关人士介绍,便民维权二十条主要规定了在侦查、批捕、起诉、审判监督、执行监督、控告申诉等一系列诉讼环节,检察机关和办案人员担负的职责,并保障诉讼参与人和广大群众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目的是为了强化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的程序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日前,由“为实现公平和正义,法律援助在中国”大型公益活动组委会举办的“法律援助在中国捐赠仪式暨新闻采访发车仪式”分别于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程晓红摄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2003年10月28日成立的绥芬河海关缉私分局,成立刚10天就成功地破获了一起走私熊掌大案,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审理中。王明刚摄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警风监督员、市人大代表陈智(右一),为了支持民警政治文化学习,近日为太平分局和海洲分局订阅了2004年的人民日报。
  余廷龙摄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启动
  本报讯 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日前正式启动。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由团中央、全国青联倡议发起,旨在通过借鉴和利用英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项目模式、先进经验以及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的资源,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特点的创业扶助模式,帮助中国青年走上创业成功之路。截至目前,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已获捐赠一百多万元人民币。(赵迪迪)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天津律师服务进“大墙”
  本报讯 由天津市司法局、监狱局主办,天津市律师协会承办的“律师走进大墙”系列法律服务活动,日前在天津市女子监狱举行。有八家律师事务所与天津市监狱局所属八所监狱签订了为服刑人员提供法律服务协议书。协议书规定在监狱设立律师信箱、法律顾问室、律师定期到监狱开展法律法制宣传活动。(任庆起 李晓云)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旅顺口公安科技强警
  本报讯 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公安分局提出科技强警、科技建警的工作思路,从而提高了管理和服务的效能。分局为了实现警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高效化和科学化,先后投入五十余万元,对全局科、队、所的计算机网络进行改造,实现了计算机联网、信息共享的无纸化办公模式。(杨科)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商水严把新兵质量关
  本报讯 为适应征兵改革的新形势,河南省商水县加大政审工作力度,采取区域联审、横向把关的“网络”政审方法,严把新兵政审关。认真审查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对审查出有问题的应征青年坚决淘汰。近日,取消了十六名有劣迹青年的应征入伍资格。(李要中 朱建中)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武警连云港支队为驻地扶贫
  本报讯 武警江苏省总队连云港支队坚持从部队实际出发,立足本职,积极在驻地开展扶贫帮困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出了较大贡献,受到驻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今年来,共为十多个贫困户、两所小学和一个扶贫点捐助衣物五百余件,资助资金三万多元。
  (周军 金政惠)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加快发展 增创优势

探索 创新 发展
——福建省石狮市改革发展纪实
赵鹏
  海潮滚滚,海浪声声。1987年,作为全国第一个由镇级建制直接升格的省辖县级市,仅有160平方公里、30万人口的石狮小城,肩负着为全国各地改革、开放、发展闯出一条新路的重任,义无返顾地踏上了征途。
  十五年栉风沐雨,十五载春华秋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不断肯定与否定、不断调整与完善中,石狮这个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海边小渔镇,国内生产总值却以年均近30%的速度递增,如今正在变成一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工贸、旅游、生态、港口新城,综合经济实力持续保持福建省第二位,2002年位列全国“最发达100县(市、区)”第二十二名。今年1—10月,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8.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80.7亿元,财政总收入7.94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2亿元;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00个、协议利用外资2.8亿美元,分别比去年有大幅度增长。到底是什么动力推动着福建省石狮市在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快速发展呢?
  敢为天下先:踏平坎坷自成路
  石狮因服装而闻名全国。改革开放伊始,颇具市场意识的石狮人便充分利用海外乡亲回乡探亲时带回的大量物资,特别是衣物、布料等,一夜间兴办起了闻名全国的“服装洋货市场”。仅1981年,小小的石狮镇全年就接待全国客商207万人次。“铺天盖地万式装,有街无处不经商,客来四海皆惊异,货去神州尽道‘洋’”。建市初期,石狮不仅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的大型商场中设立了1300多个专柜,而且石狮各区共有18条服装商业街和8个专业服装市场、8000多个店铺间。全国各地的客商进出石狮最多一天可达6万—7万人。“全国跑石狮”的景象成了那时石狮人最风光的时代。
  就在石狮人还陶醉在这种辉煌之中时,辽宁大连、江苏常熟、广东虎门、浙江温州等地的服装产业也在迅猛发展。面对来自兄弟省市同行业竞争的压力,石狮服装业的路该怎么走?石狮人反思总结了十多年来的发展经验教训和自身优劣势,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一个竞争的经济,不从体制上寻找病因进行完善,就永远打不了翻身仗。2002年下半年,石狮市委、市政府反复征求各界意见,终于找到了自身新的定位,确立了“重塑综合改革试验区品牌和中国休闲服装名城品牌”的基本发展思路。
  与此同时,在福建省“十五”规划中,省委、省政府也全力支持石狮把纺织服装业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产业,并确定了以石狮为中心的福建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区域。市委书记李建国说,“石狮作为‘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以前靠服装起家,现在靠服装当家,将来要靠服装发家。我们要充分运用石狮市作为‘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体制优势和‘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的品牌效应,发挥产业链完善、生产要素充足的特点,进一步做大做强石狮及周边区域的服装产业板块,把石狮的‘先发优势’变为‘持续优势’、让‘率先崛起’变为‘持续隆起’,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依托产业基础雄厚、专业人员丰富、市场网络人员健全等诸多优势,石狮市委、市政府从壮大企业规模、提升科技含量、突出专业特色等方面下手,重新唱响了建造中国服装名城的大戏!今年以来,石狮市抓了一批在建项目、谈成项目、增资项目、在谈项目和市政重点项目,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三大工业区进入企业科技含量一个比一个高,规模一个比一个大。而于年初破土动工的福建省重点商贸建设项目中国石狮服装城建设,更是石狮纺织服装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该项目位于石狮黄金商业旺地,总用地面积1110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服装城中心区规划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分别设置服装商贸交易区、服装展示展览中心区、星光休闲广场、现代物流配送区、商务配套服务社区等五大功能区。首期工程占地23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9亿元,将于明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目前以石狮市为中心的整个“服装板块”,已拥有服装企业近2万家,纺织企业近千家,各类织机1万多台,其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无梭机8000多台,年产针织布20万吨、无梭织布6亿多米,一个庞大的服装产业集群正在形成。目前服装业所需的拉链、商标、衬布、纽扣、缝纫线、电脑绣花、织带,在整个石狮服装产业区域内也都有大规模生产集群。石狮现有注册商标2000余个,其中全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40多个。
  另据最新统计,以石狮为中心的泉州纺织服装区域所生产的休闲装、茄克装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4,而运动装、童装和内衣的出口更是占据全国的主导地位。更令石狮鼓舞的是,由于石狮产业集群建设不断壮大,整个台湾制衣、针织、毛纺等行业也已决定向石狮进行产业西移。就在今年举行的第六届海博会上,台湾团就来了各类企业126家,占了总展位的13%。据统计,到2002年底,石狮市服装纺织业和染整业的产值已达90亿元以上,占全市工业总值的55.04%。
  与时俱进:体制创新再求索
  石狮市建市之初,就遵循“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在体制上更活一点,机构上更小一点,经济管理权限更大一点,干部素质更强一点”的要求,当时行政机构数量只相当于同级县市的1/3,行政编制不及其他县市的一半。由于控制严格,直到去年石狮市现有行政编制也仅相当于一般县市的61.5%。
  面对全市30多万人口的衣食住行和近20万外来经商、务工者的生活,1.6万家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以及为50多万境外侨胞服务,更为了探索出一种避免政府干预过多,有效推动企业社会经济发展的机制,从建市一开始,石狮市委、市政府就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行政机构设置、淡化政府指令。
  按照这种思路,为了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稳定良性发展,1989年石狮市政府按照“少干预、多扶持”的思想,出台了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的12条规定。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为使经济领域的改革取得更大突破,高效有为的思想推动着石狮人在市场化进程中越行越快。到上世纪90年代初,石狮市近20万人才与劳动力全部从市场招聘;1991年8月,石狮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全面放开粮油收购价格、放开平价粮油销售价格、建立粮食储备制度和风险准备金等5项内容的粮油购销体制改革。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现象在石狮也时有发生。而这时,已不是“少干预”药方所能解决的了。“‘有所不为’是为了更好地‘有所为’”。李建国同志说,“市场经济越是发达越是考验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今天的石狮依然是‘小政府,大社会’,政府在少干预的同时,通过进一步发扬爱拼敢赢的石狮精神,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确立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城市意识、现代市场意识和现代经营意识,重塑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品牌”。
  为加强“有为”服务,石狮市还率先推行公务员制度。目前全市公务员大专以上学历占72%、党团员占84%,成为全国县级机构改革的四个模式之一。
  石狮市在严格控制政府设置数量的同时,还加大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仅今年7月,石狮市就对全市34个部门的561个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一刀砍掉287项,精简率51.16%。此外,他们还对全市所有审批事项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公示,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采取“一个窗口办事、一次告知、一条龙服务”等操作办法,大大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有效地服务了企业和社会。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石狮市还有意识地不断将一部分政府职能“分流”给企业和社会。目前在石狮市政府体系中没设一个专业的经济管理部门,而是分别组建了粮油总公司、商业总公司、物资总公司等若干个经济实体,实行自主经营,参与市场竞争。而对于国有企业,政府则只管“一个经理,一个税利”。按照社会事业社会办的思路,石狮还成立了针织、服装、鞋业、染整、运输等10多家同业公会及30多个协会组织,政府依托社会团体发展社会经济,而社会团体也主动为政府分忧解难。
  近几年,石狮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狠抓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将传统的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改为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这一举措使城市建设有了强大的经济支持,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12平方公里,城市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石狮市已建成两个22万伏和3个11万伏输变电站,实现通往福州、厦门的双回供电;建成日供水20万吨和7万吨自来水厂各1座,使全市人均供水量为全省第一;邮电综合实力更是位居全国县(市)第一。石湖港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现有3万吨级泊位1个,5万吨级泊位正在建设。沿海大通道、“四馆一场一中心”即将投入使用。石狮服装城、商业步行街、石狮大道、石湖港科技工业园、宝盖鞋业工业园、灵秀服装创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动工兴建。
  去年以来,石狮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商贸兴市、旅游旺市、科技强市”和“爱海、用海、养海”的总体发展战略,重点抓了加快现代城市建设、清收闲置土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理和城市信用社清理等难点热点工作。通过对全市177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理,石狮市盘活了自1993年来一批建设闲置项目,清收回土地近2500亩,共盘活固定资产2.4亿元。同时全市113个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和111个教育系统单位也全面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确保了财政蓄水池、稳压器的调控作用,并从源头上有效地遏制了腐败问题发生。
  新世纪,新石狮。在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征途上,勇于拼搏、敢为人先的石狮人正在迎接新的挑战。(附图片)
  压题照片:闽南黄金海岸。
  位于石狮市的国家一类口岸石湖新港。蔡宏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