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专家议专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龚书铎谈文化的力量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一个长期延续而未曾中断的文化体系。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民族的独立和振兴,民族精神的发扬和光大,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持。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植根于几千年延续发展的中华文化。正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凝结成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曾遭受过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民族灾难。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百年历史,中国成为好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然而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中华文化所蕴涵的爱国主义的思想主流,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前仆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顽强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帝国主义没能灭亡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中国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的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华文化蕴涵着很强的创造力,激励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不断去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人所熟知的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文学方面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等,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华文化之所以具有独特的创造力,是因为它具有因时变革、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盐铁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等,都体现出中华文化注重因时变革、不断创新的精神。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会失去创造力,以至于衰亡。这也是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正是由于中华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才使它得以不断丰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文化发生了革命性变革,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之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创造性结合的产物。其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创造性结合的新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结晶。
  中华文化又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民族的认同、民族的凝聚,离不开文化的力量。没有这种蕴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精神,民族凝聚就缺少核心,民族团结就缺少力量。正是由于有着几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最广泛地维系了全国各民族人民和海外华侨华人的认同和团结。如台湾海峡两岸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台湾文化就主流而言,与闽南文化为同一区域文化,人们称之为“闽台文化”。台湾文化各方面,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大都是从闽南传播过去的,主要源于闽南文化。而闽台文化,又根源于中原文化。作为区域文化的闽台文化,无疑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一直是维系海峡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是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完成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熔铸了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


第9版(理论)
专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国杰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六大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报告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深刻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学习和钻研这些新的理论成果,认真研究和解决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报从今日起在理论版开辟“专家议专题”栏目,陆续刊登一些专家学者的文章,以深化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认识与研究。
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反对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蚀,提高中华民族自立、自尊、自强、自信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但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文化建设上也呈现出明显的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多彩。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公民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大大改善了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对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伟大的事业要取得成功,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更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在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弘扬和培育支撑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自古至今贯穿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根极其鲜明而清晰的主线,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一主线而丰富和发展的。爱国主义是维护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安全和稳定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是传统爱国主义的新发展,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这一爱国主义同爱社会主义密切联系在一起,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爱中华民族、爱社会主义三者是统一的。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几千年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活在中国的各个民族之所以能亲密无间,都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弘扬和培育“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对于加强各民族的精诚团结、广大群众的同心协力和全国人民的同心同德,更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不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条件,也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强大精神力量。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形成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以热爱和平著称于世,以平等待人为世界各国所称道。“和为贵”,是中华民族为人处事的一个基本准则。在各民族之间,强调要友好相处,“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在人和人的交往和相互关系中,强调要“和气致祥”、“和气生财”;在社会生活中,主张“政通人和”;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主张“协和万邦”、“和平共处”,反对一切形式的侵略战争,反对“以强凌弱”,主张国家不分大小,都应平等相待。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在艰苦的自然条件和严酷的社会斗争中锻炼和培育的一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俭朴勤奋的不屈不挠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弘扬“勤劳勇敢”的精神,尤其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极为突出的方面。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知难而进、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自强不息,就是要自立、自信,发奋图强,知难而进,前仆后继。只有自强不息,我们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自满自足而谦虚谨慎,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进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附图片)


第9版(理论)
专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文海谈
增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就是民族精神。只有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力的强弱,国运的兴衰,既要看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又要看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物质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都谈不上;但忽视精神力量,国家强大、民族振兴也是无法实现的。精神文明的发展,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而在一定条件下,精神的力量又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从另一方面说,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它体现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竞争,即人的素质、民族素质的竞争。
  中华民族是具有优良传统和独创精神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作为人们对于“生于斯,长于斯,衣食于斯”的祖国的一种神圣感情,爱国主义在历史上曾经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各种社会力量,为祖国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作出过积极的贡献。作为爱国主义精神的进一步延伸和展开,我们的民族精神在以下四个方面有着鲜明的体现。一是团结统一。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在为祖国的兴盛和进步的团结奋斗中,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历史上虽然曾经出现过暂时的分裂现象,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二是爱好和平。我们的先人早就把“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作为处理天下大事的重要原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进行了友好的合作与交流。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使中华民族具有宽阔的胸怀,大胆地吸取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也努力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三是勤劳勇敢。“克勤于国,克俭于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向是中华民族信奉不渝的高尚情操。我们民族的伟大生命力,就蕴含在这种民族精神绵延不绝的传承之中。中国人民依靠这种精神,不断战胜自然和社会带来的各种艰难险阻,使得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传统始终没有中断。即使到了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也总能够转危为安,由弱变强。在历史的新时期,这种精神仍然是保持我们民族勃勃生机的力量源泉。四是自强不息。有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为一个民族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是无所作为还是奋发图强,是因循守旧还是开拓创新。永远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永远向着更加美好的目标奋勇攀登,这就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奥秘所在。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瞬息万变的今日世界,更加凸显出其重要性。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精神的培育,最重要的是靠持之以恒的提倡和教育。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大力弘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时说:“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一个“大声疾呼”,一个“以身作则”,中肯地概括了如何提倡和教育的最主要的工作方法。“大声疾呼”,就是要造成舆论,广泛宣传;“以身作则”,就是要知行统一,付诸实践。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也应该采取这样一种方法。
  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好课堂。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而生动活泼、热火朝天的实践活动又为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特点。这是一个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民族精神得以与时俱进的可靠保证。
  我们提倡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决不是主张狭隘的民族主义。任何一个国家,其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只有拓展眼光,开阔胸怀,既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又积极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才能使我们的民族精神如鲁迅所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附图片)


第9版(理论)
专栏: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 自身建设是党的一大法宝
  夏桂清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认清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主动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使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
  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的保持和发挥,最终必须通过党自身的能动实践活动来实现,即党要担负起推进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必须根据时代进步和历史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提出变革社会的新任务、新目标,适时地制定和实施自己的政治路线。而党的建设是与党的政治路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党为了实施自己的纲领路线,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就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自觉地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与任务来改进自己的组织形式、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以适应新的实践的需要。如果形势与任务变化了,党不能主动地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形势与任务的变化,就不能担当起领导责任,甚至有可能丧失执政资格。
  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得出的一条根本经验。80多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每一步发展和每一个胜利,都是同党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密不可分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实施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为夺取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提供了有力保证。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加强党的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根本上保证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
  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由于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将面对许多新的挑战和考验。在这些挑战和考验面前,只有牢牢抓住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这个法宝,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等方面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使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为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提供坚强的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只要我们党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一定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更加朝气蓬勃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9版(理论)
专栏:

  正确认识和运用“群众公认”原则
  赵奎
  群众公认原则,已作为一个基本原则写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并在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和选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原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必须认真坚持。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群众公认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必要条件,但不能作为唯一条件。有些基层单位把群众公认原则简单化,在考核和选拔干部时简单地以“票”取人,结果导致干部使用上出现偏差。因此,正确认识和运用群众公认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对群众这一概念应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群众是各阶层的集合整体。我们通常讲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是从最终结果的角度“去探索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这里包含了四个基本看法:其一,构成历史发展动力的“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往往是不自觉”的过程,就是说群众的觉悟与历史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但不是同步的,有时会有滞后和偏离的现象。这就告诉我们,有时群众普遍认同的东西,不一定是先进的且与正确方向相一致的,由此而形成的群众公认会存在某些失真的可能性,需要以冷静而科学的态度去分析。其二,历史和现实中活动着的群众这一整体由各个个体所组成,是千差万别的。恩格斯认为,历史的创造是由许多单个的意志相互冲突而形成总合力的结果,即整体包含了个体,而个体又形形色色,在相互作用与制约中“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也就是毛泽东同志阐述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说,群众公认代表着矛盾的普遍性,群众公认中的部分与个体代表着矛盾的特殊性,只有对两者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更深入地透视事物的本来面目。因此,在依据群众公认得出结论时,不可舍弃对组成群众公认这一整体中的个体的具体分析。其三,人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历史发展作出贡献,但其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是敢于创新的人,对他们应给予特别的关注。
  在干部考核和选拔中,既要重视群众公认,又要注意保护那些干事业而不怕得罪人的干部。其四,尽管群众觉悟有高低、个体有差异,但只要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总会得到群众的公正评价。
  其次,贯彻群众公认原则,不可舍弃其他原则。《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了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坚持的六项原则,即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考察、选拔、任用干部应是这些原则的综合运用。同时,具体到不同性质的部门又要有所偏重,如在企业,德才兼备、注重实绩、依法办事就显得更重要些。
  再次,群众的范围应尽可能广泛。在具体操作中,不能简单地把群众公认理解为群众投票或评议这一种方式,而应该把一个干部所涉及的有较多联系的层次和人员都列入群众的范围去了解,继而综合作出评价。这样做,有助于减少在运用群众公认原则中出现偏颇。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百期座谈会提出——
深化流通业改革 推进流通现代化
马宏伟
  为适应扩大内需的要求,迎接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我国流通业亟须深化改革,加快现代化步伐,形成社会化的大流通、大市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这是参加去年12月26日在京召开的《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百期座谈会的专家学者的共同感受。
  与会者认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流通业中的绝大多数劳动被认为不能创造新价值,流通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和劳动分工的发展,流通业中的大多数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作为联接社会化大生产、实现最终消费的重要产业,流通业在价值实现、引导和促进消费、培育和扩大内需等方面承担着艰巨任务。加快流通现代化,不仅可以满足即期消费需求,开发潜在消费需求,创造未来消费需求,而且可以刺激投资,吸纳就业,缓解供求矛盾,带动社会化大生产,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与会者认为,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也是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加入世贸组织后,流通服务业的开放程度提高,国内外流通业发展水平的落差凸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流通组织化程度、信息化水平以及资金、人才、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们必须抓紧利用过渡期,推进流通现代化,提高流通业的效率和竞争能力。
  与会者认为,流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应该认识到其长期性和艰巨性。在推进流通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要虚心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流通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另一方面要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吸收和消化这些经验,形成科学的理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和手段,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流通现代化。
  《中国流通经济》(原名《中国物资》)杂志创刊于1987年,现为中国市场学会会刊。十几年来,杂志紧紧把握国内外市场动态,密切联系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大力促进流通经济理论研究,在推动流通体制改革、实现中国流通现代化以及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第9版(理论)
专栏:

  健全监督程序 强化程序监督
  张治雄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反腐败斗争要“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发挥监督作用,有效遏制腐败现象,就必须健全监督程序,强化程序监督。
  健全监督程序是基础。监督权本身就是一种权力,也需要通过程序对其进行规范,保障监督工作依法进行。监督程序是指监督活动的先后次序以及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必须遵循的时空关系、步骤和方式。监督程序一般具有事先设定性、公开合理性以及权威性,一经设定就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无论是监督者还是被监督者都必须共同遵守。严密的监督程序不但可以有效防止纪检监察人员由于自由裁量权过大而导致的监督的随意性,还可使监督活动有法可依,使监督过程明确有力,监督效果公正权威。目前,我国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程序法体系,但纪检监察工作还缺乏健全、规范、具有普遍约束力和适应性的程序规定。因此,要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将纪检监察工作的方针政策、职责权限、组织协调和工作程序等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一套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防范于前、制约于中、惩治于后,同时又能严格制约监督人员监督权的监督程序法规体系,使监督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加强程序监督是关键。程序监督是指对权力行使的先后次序、步骤、方式、范围等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进行监督,它要求权力主体按照既定的行为方式行使权力,从而保证权力主体在规则的范围内活动。事实证明,许多滥用权力者就是通过减少甚至免除程序来达到目的的。因此,纪检监察机关应加强程序监督,在注重查处已经发生的腐败行为的同时,将监督的关口前移,实现从事后查处为主向事前监督为主的转变,从偏重监督结果向监督权力行使程序的转变,强化事前、事中监督,从源头上遏制违反程序的现象发生。在监督过程中,纪检监察机关应要求权力主体行使权力时程序一步不缺、一步不错,在程序上不通融、不让步,做到该质询的质询,该检查的检查,该纠正的纠正,该惩处的惩处,使程序成为滥用职权等行为不可逾越的屏障。同时,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程序意识,认识程序在监督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广大纪检监察人员要学程序、懂程序,熟悉不同权力主体权力运行的具体程序,从而更好地实行有效监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