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煤炭巷道“守护神”
  ——记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康红普
  本报记者 姜洁
  走在人群中,你很难把康红普和其他的知识分子区分开来:不算太高的个头,文质彬彬的长相,厚厚的眼镜后睿智的目光。然而在整个煤炭开采系统,康红普这个名字都是响当当的:正是这位中国煤炭科学总院年仅37岁的研究员,开创了巷道锚杆支护成套技术研究的新模式——“潞安模式”,第一次在短时间内使一个矿区的巷道支护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煤炭巷道顶板事故的隐患,康红普也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井下守护神”。
  安全开采一直是我国煤炭工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据统计,顶板事故即煤炭巷道塌方已成为我国煤炭行业第二大事故,主要是由于煤炭巷道支护技术落后引起的。康红普的“潞安模式”采用国际上先进的锚杆支护技术,开发研制了我国第一套井下巷道围岩地质力学快速测试系统,编制了支护设计和监测软件,将支护材料系列化、标准化,制定了全矿区的锚杆支护技术规范,受到了各矿区的普遍欢迎。
  “这个模式和其他锚杆支护项目最大的不同,一是它的规模大,速度快,集中成套地完成巷道支护工作,避免了以往小课题花费时间过长带来的整体效果不理想,二是起点高,代表了国内外最高的水平,一经使用就能切实地解决巷道顶板的实际问题,综合效益显著,所以推广起来也就特别快。”康红普介绍道。“潞安模式”目前已产生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潞安、西山、阳泉和新汶矿区的经济效益就达2.1亿元。同时这一先进的技术模式也为本部门带来了可观的收入。2000年到2001年间,巷道室共签订技术合同1000余万元,实现收入950万元,利润500余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在煤炭科学总院名列前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潞安模式”的成功浸透了康红普的辛勤汗水。早在1988年康红普还在中国矿业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他就曾经到现在的工作单位——中国煤炭科学总院做锚杆实验。他的同事蔡嘉芳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康红普不仅动手能力强,而且非常勤奋,吃睡都在实验室,常常是工作到半夜二三点才罢休。不认识他的人看见康红普满脸的白浆,根本猜不到他居然是个研究生,还偷偷地问老蔡:“是不是你们实验室又雇来一个临时工?”正是因为康红普忘我的工作精神给煤炭科学总院的同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1年康红普博士毕业的时候,院里领导一致决定把这个从事煤炭科学研究的好苗子从矿业大学挖过来。
  刚来到煤炭科学总院,康红普就挑起了大梁,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采准巷道组合锚杆支护技术”的重大课题。由于煤炭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康红普从参加工作起,每年都有200多天要深入矿区一线进行现场实验。不论是在度蜜月,还是儿子动手术,只要矿区工作需要,他二话不说就奔赴现场。他的妻子郭艳告诉记者,从结婚到现在,他就从来没有在家连续呆过一个月。即使在北京,他也常常是加班,根本不着家。“我们家就住在他单位西边的塔楼上,有时候晚上十一二点了,他还不回来,我就朝他的办公楼那边望过去,看见他的办公室灯还亮着,我就知道他今夜又得加班回不来了。”
  1996年,康红普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奖学金,赴英国诺丁汉大学矿物资源工程系进行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康红普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他一方面学习英国有关锚杆支护的先进理论,参观考察了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利兹大学等岩石力学实验室,同时还参加了一些国际会议和展览,获得了先进的支护材料和机具的相关信息。
  郭艳对那段在英国的岁月记忆犹新:“有一次我们去唐克斯特参加一个全欧洲的煤矿产品展销会,要离开诺丁汉两天。他把从国内带来的数据输入电脑,估计大概我们回来的时候能看到结果。等我们从展销会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当时我们都特别累,但路经实验室的时候,他突然说要上去看看结果,我在实验室的楼底下一等就是两个多小时……他们楼里的保安每天晚上都要因为他专程到他的实验室去巡逻。一年下来,保安和他已经熟悉了,他走的时候,保安还和他开玩笑说,你走了我就寂寞了。”
  回国后,康红普很快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应用到实践工作中,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完成了对国外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测试仪器和施工设备的引进,并以1999年承担潞安矿务局常村煤矿困难巷道支护加固项目为契机,用过硬的技术使潞安矿全面展开锚杆支护技术的推广,成功地开创了“潞安模式”。“我们是凭着先进的技术和认真的态度获得了各矿区的信任。同样的项目,别的单位和我们竞争,有时要价可能只有我们的一半,但是人家矿区宁可多出一倍的钱让我们来承包项目,这就是‘潞安模式’的魅力。”康红普自豪地说。
  随着取得的成绩,他获得的各种荣誉也滚滚而来:从煤炭行业技术拔尖人才到国家机关优秀青年,从全国劳动模范到茅以升青年科技奖,近期又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人事部和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第1版(要闻)
专栏:

  巍巍学府 百年辉煌
——写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董洪亮
和着世纪的步伐,北京师范大学走过了100年风雨征程。百年辉煌铸成,北师大蜚声天下,桃李芬芳;腾飞蓝图绘就,北师大风流绍递,再谱华章。在建校100周年之际,让我们领略她爱国进步、为人师表的不朽灵魂,回味其深厚的学术文化积淀和大师风采,喜看所育英才多成国家栋梁,远眺发展前景正是光明一片。
  百年传统与精神: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
  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设立,这是今天北京师范大学的开端,也是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源头。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1912年更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堂、1923年定名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和1952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师大。
  大学真正历久弥新的是其传统与精神、校风与学风。百年征程不寻常,北师大逐渐形成了以对祖国未来和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为核心的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
  在“五四”运动期间,高师学生率先冲进并火烧赵家楼,高扬北师大“读书不忘爱国”的精神。1926年爆发了著名的“三一八”惨案,北师大学生范士融和后来并入北师大的女师大学生刘和珍、杨德群殉难。鲁迅为此写下了名文《纪念刘和珍君》。今天,刘和珍等人的纪念碑耸立在北师大校园绿草如茵的学生宿舍楼群之间,那汉白玉碑体直指蓝天,激励着一代代学子追求进步。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最终被师生员工公认为校训。教育部副部长、北师大原党委书记兼校长袁贵仁说,北师大校训不仅激励着本校师生,也成为我国众多知识分子的立身准则。
  北师大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精神跨越时空,薪火相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师大师生秉承优良传统与校风,热爱祖国,追求进步,诚信待人,质朴立身。校党委书记陈文博接受采访时说,如今,学校正在以一流的软环境促进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
  鲜明特色与优势:教师教育,教育科学,文理基础学科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100的风雨历程,始终是中国师范教育的旗帜。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说,北师大发展的所有阶段,都贯穿着一条特色十分鲜明的主线,即始终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建设的排头兵,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母机,教育科学的发源地,基础教育改革的开路先锋。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在于教师。北京师范大学100年来对国家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校长钟秉林说,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毕业生近年来被评为特级教师的有近500名。还有许多毕业生成为高等学校的优秀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的建立与我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同步。学校教师率先编写了新中国的《教育学讲义》,改革开放以来,黄济教授的《教育哲学》、王策三教授的《现代教育论》、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等一批高水平的教育学著作相继问世,对教育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心中小学的教育实践是北师大的传统。钱学森回忆在北师大附中学习生活时,列举了许多北师大在附中任教的教师的教学情景,深情地说:“在师大附中所受的教育是终身影响我们的。”新中国成立后,北师大和附属中学开展了多种教改实验。目前,许多著名教育专家走向中小学,推动教育改革。
  综合性与研究型:依靠实力与创新,迈向世界知名大学
  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共分11个门类,北师大已涵盖了除农学、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是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已跻身全国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6所大学行列,现拥有9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后流动站。
  百年名校,俊彦云集,名师荟萃。李大钊、鲁迅、丁文江、钱玄同、马叙伦、吴承仕、翁文瀚、马寅初、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黄药眠、周廷儒、贺绿汀等先后在这里弘文励教。
  许多年过花甲的北师大学子从祖国四面八方回母校参加百年庆典,他们至今还深情地回忆起陈垣校长银髯飘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励志强身;陆宗达先生用形象的体语讲解古代文字,引发学生满堂喝彩;启功先生课堂之上吟唱古诗词,引得教室欢声雷动,路人驻足……
大师们以其精湛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垂范学林,贡献社会。1999年4月,白寿彝教授主持编写的22卷本《中国通史》全部出版,被誉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启功教授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蒋正华分别受聘担任学校管理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院长。
  自然科学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师范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2项,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目前,学校教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973”项目3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973”项目10项;承担国家“863”项目7项,其中主持2项。北师大原校长、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说,自1998年以来,北师大SCI论文名次在全国高校中一直居于前3名之内。
  100年来,北师大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人才。其中有李达、周谷城、张岱年、周小舟、王光美、李德伦、田聪明、何毅亭、闵维方、苏童等。
  在学校1908年的开学典礼上,当时的学部大臣张之洞发布训词说:“师范教育,是为一切教育发源处,而京师优级师范,为全国教育之标准。故京师师范,若众星之拱北斗。”巍巍学府,百年辉煌,北师大的世纪征程印证了张之洞的断言。在百年校庆期间,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说,北师大不愧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源地和排头兵,相信学校会逐步建成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逐步建成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由村民作主好
  孟雄
  救灾物品送到农村灾区后,怎样发放到灾民手中?过去,有的地方都由乡村干部说了算,有时就“照顾”了亲朋好友,灾民有意见。最近,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四川发放救灾物品工作中采取了一种新做法:让村民参与,由村民作主。
  在四川遂宁市一个受灾村现场,一个村民小组80多户村民聚在一起,在乡村干部主持下,由村民评说谁家受灾最重,生活最困难,并以无记名投票评出一类受灾户40多户,其余灾民均为二类受灾户。然后按一、二类受灾户名单,当场分别发给不同的救灾物品。不到两小时,灾民们提着一包包救灾物品,高兴地回家了。
  这个村不久前遭受洪涝灾害,村民受灾程度大不相同,有的村民的家地处山体滑坡正下方,被夷为平地,牲畜被砸死,农田被冲毁。有的村民只有部分农田被淹。这些情况,当地村民最清楚。这次发放救灾物品,由于让全体村民参与,由村民作主,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因而受到村民欢迎。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出席泰国上议院议长举行的宴会
宾主双方分别讲话
本报普吉(泰国)九月七日电 记者蒋安全、孙伟报道:正在此间访问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和夫人朱琳今天出席了泰国上议院议长玛暖吉·鲁卡宗和夫人举行的午宴。
在欢送李鹏委员长的午宴上,玛暖吉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泰中两国人民血缘相亲,绵延千载。在泰国遭遇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作为真诚的朋友向泰国伸出了友谊的手,是第一个向泰国提供援助的国家,中国的支持是泰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之一。他说,泰国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由衷的高兴,因为中国的发展有利于本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李鹏委员长的此次访问表明两国的传统友谊将得到新的发展。玛暖吉说,本届泰国上议院自二WWW年成立以来,已有二百多名议员访问中国,二十二个常设与非常设专门委员会中的十二个委员会代表团也访问了中国,并受到热烈欢迎。泰国国会和中国全国人大日益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将为两国人民创造共同的福祉,并为亚洲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李鹏委员长此次访问必将为泰国国会两院与中国全国人大的交往史揭开新的一页。
李鹏说:我与玛暖吉议长已在曼谷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见。今天,玛暖吉阁下和夫人专程从曼谷赶来,设宴欢送我们。还有五十多名上议院议员也特地赶来,听说如果不是忙于救灾,还会有更多的上议院议员前来,这种真挚的情谊使我非常感动。在此,我谨代表我的夫人和随行的同事们向玛暖吉议长和夫人以及泰国国会上议院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李鹏说,中泰睦邻友好关系顺利发展,“中泰一家亲”越来越深入人心。中国全国人大与泰国国会上下两院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也日益密切,并已成为中泰友好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进两国和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发挥了独特作用。
  李鹏对泰国国会和政府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再次表示感谢,对两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相互支持和相互协调表示满意。
  李鹏说,明天,我们即将离开普吉岛,带着美好的回忆,结束此次难忘的访泰行程。他表示期待着在北京与玛暖吉和其他朋友们再见。李鹏表示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泰两国和中国全国人大与泰国国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必将不断巩固和加强。
  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何椿霖等李鹏委员长的陪同人员及泰国下议院副议长素差·丹乍伦和夫人、普吉府府尹蓬帕荣·瓦沙普滴和夫人等出席了今天的午宴。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结束非洲之行回到北京
吴邦国等到人民大会堂迎接
新华社北京九月七日电(记者吴黎明)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结束访问非洲四国和出席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后,今天中午乘专机回到北京。
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外交部长唐家璇、国务院副秘书长马凯、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姜异康等到人民大会堂迎接朱镕基总理一行。有关国家驻华使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也参加了迎接仪式。
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六日,朱镕基总理对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喀麦隆进行正式访问,对南非进行工作访问,并出席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内蒙古追缴社保金逾900万元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各级劳动保障检查机关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执法检查,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10119家。通过检查,共为35154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为4632名劳动者追发工资206.8719万元,追缴社会保险金922.0299万元。(吴坤胜)


第1版(要闻)
专栏:

  吸纳世界前沿技术的热土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0年创业纪实
  本报记者 阎晓明
  北京东南京津塘高速公路入口处有一个花园般的小区,面积15平方公里。小小的土地上汇集了这样一个世界:可口可乐、诺基亚、朗讯、西门子、通用电气……世界500强企业中在此建厂的有38家,开发区企业总数1055家,投资总数40亿美元,外资占总投资的近80%。在这里,每公顷土地的投资密度1180万美元,形成年工业产值1.98亿元人民币,年实现税收913万元。这个小区就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名“亦庄”。
  打造成航母,飞机才能停靠
  1992年10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1994年8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
  “吸纳高新技术企业、吸纳跨国公司投资、吸纳大型骨干工业企业”,北京市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出了定位。用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三个吸纳?是成为众多企业的载体,还是建成某些主导产业的基地?换言之就是把单个的许多企业装在开发区,还是根据产品的关联程度形成相关产品在同一区域生产的企业群体,从而降低企业之间的生产和交易成本。开发区选择了后者,并且给予一个形象的比喻:“打造成航空母舰,飞机才能停靠”。这个理念构筑了开发区产业结构的基本框架,一个高出一筹的框架。
  以世界电信巨子诺基亚为龙头的“星网工业园”是开发区里的“航空母舰”。如今,围绕通讯产品上下游元器件供应商、服务商和研发机构,50公顷的星网工业园内,已经有诺基亚的15家合作伙伴,这些企业从手机连接器到天线再到电池模组、按键模组、喷膜到印刷电路板,最后到手机组装、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星网工业园仅仅是聚集在开发区航空母舰群中的一艘。占全世界CT销售量25%、中国普及型CT市场装机量60%的美国通用电气医疗工业园(GE)、京东方产业园、富士康产业园、北工大软件园以及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等一批“航母”也已经从这里起航。目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形成以诺基亚、朗讯、中国数字电视联盟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以SMC、ABB、施耐德、GE为代表的光机电一体化;以日本第一制药、拜耳、罗纳普朗克、诺赛基因组北方中心、国家病毒生物中心、纬晓生物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以英纳超导、嘉捷恒信、大陆太极、中钞锡克拜为代表的新材料与新能源;以北工大软件园为首的软件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拥有了“中国最大的移动通讯产业基地”、“北京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代表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北京药谷”。
  1995年至2001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GDP年均增长99.6%,税收年均增长80%,出口创汇年均增长119.2%,截至2002年7月,累计投资达到40亿美元,其中三资企业投资总额30亿美元,占总投资的75%,成为北京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基地。
  用跨国公司的眼光要求自己
  2001年12月,在开发区行政事业性收费制度改革大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凤玲讲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必须牢记,投资者的成功,就是开发区的繁荣”,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就在这次会上,开发区宣布将原来111项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减少到14项,成为全国行政收费最少的开发区。仅此一项开发区减少收入1000万元。
“用跨国公司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工作”,这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深入人心的口号。跨国公司是什么样的眼光?我们听听几年前,世界通讯产业巨头诺基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玛·奥利拉的一个设想:早晨接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上午在中国进行研发和生产,下午进行组装,晚上赶最后一班飞机,将刚下生产线的手机直接送到用户手中。而传统的加工贸易企业办理程序是:先到经贸部门办理审批——再到海关申请——然后担保——再到口岸提取进口材料——然后进入生产——再办理成品出口……这种程序与跨国公司的眼光差之甚远。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在全国率先试行计算机联网监管模式,即利用先进手段对企业的进口料件建立电子底账,通过计算机联网对物流状况实行全过程动态监控,企业只要年初向经贸部门一次性报批年度计划,就可以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随时进口原材料,随时组织生产、随时出口产品。这种被企业称为“电子海关”的模式,对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增强竞争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约玛·奥利拉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不仅海关,在开发区创造的国际投资环境里,“管宏观不管微观,管服务不管事务”、“亲商重于招商”等理念已经成为各职能部门的自觉行为。
  如今,开发区管委会挂出了这样一个牌子——企业服务办公室。这是一个主动寻访企业的机构。随着服务的不断改善,投诉少了、企业满意率提高了,超前为企业服务提上了议事日程。
  用跨国公司的视角建设的“硬环境”也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开发区硬件设施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开发区创建之初就制定了入区企业严格的环境标准。如今,开发区的四周分别有1000米、300米、100米绿化带与外界隔开,区内累计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在国内首次利用外资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引进了不少国际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开发区与北京市电信公司合作投资2亿元建设的数字化工程,被称为开发区联系世界的“无形高速公路”。
  用跨国公司视角创造的环境,强烈地吸引了跨国公司的目光:法国施耐德、德国拜耳等在开发区独资和合资企业都在两家以上,SMC连续四次追加投资达到8800万美元,朗讯科技两次投资2400万美元,并且金伯利增资达到9000万美元。目前,入区的三资企业282家,占投资总额的74.4%。
  由带头发展到带动发展
  2001年2月,北京市政府决定设立40平方公里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协作配套区。这是开发区发展历程的一个转折。
  协作配套区分为两个层次:以开发区15平方公里为核心的中心区域,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亦庄镇为主体的42平方公里协作配套起步区,安排开发区配套项目。配套区的设立,使核心区内部的有限空间得到最大利用,同时,承担了区内企业配套的零部件和关联项目,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开发区和周边区域的发展实现双赢。
  今年8月,在开发区建设1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开发区向上百名中外记者公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北京市政府已经批准了亦庄卫星城总体规划。卫星城以开发区为核心规划面积195.1平方公里,卫星城由开发区和亦庄镇、京津塘高速公路东部新区、物流仓储区、绿色空间等6个分区组成。到2020年人口规模达到49万。李凤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往的卫星城建设主要以原有的城镇为主,规划一定数量的人口和住宅建设,这样的模式非常容易疲软,因为没有产业的拉动和经济依托,完全靠消费支撑。以开发区为核心的亦庄卫星城,依托以产业基地为龙头的新经济区的支撑,与周边区域形成协作配套发展模式,使城市充满了活力,将是卫星城建设的一次革命。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行为准则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的工作,明天的经典。”在人类文明史上堪称经典之作的灿烂夺目的古都北京,就是我们祖先当年的工作。这个经典正在北京延续。


第1版(要闻)
专栏:

  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
  本报厦门9月7日电 记者余继军报道: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今晚在厦门市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出席开幕晚宴。本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主办,福建省和厦门市人民政府承办,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WAIPA)首次参与协办。
  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是中国目前惟一以促进中国与境外直接、双向投资为宗旨的全国性国际投资促进活动,由“投资促进展览”、“国际投资论坛”、“多边投资洽谈”三大主要活动构成。本届投洽会紧紧围绕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及我国吸收外资导向政策和“走出去”战略,进一步突出国际性,促进双向投资;突出全国性,正确引导外资投向,鼓励外资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突出对台经贸特色,扩大吸收台资。大会期间将继续举办国际投资论坛,主题为“国际投资创造国际竞争力”。
  本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到11日结束。


第1版(要闻)
专栏: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

  提供就业岗位 增加劳务输出
黑龙江207万下岗职工再就业
  本报哈尔滨9月7日电 记者董伟报道:从1998年至今,黑龙江省累计国有企业下岗职工323.68万人,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不懈的努力,已有207.72万人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达到64.2%。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危困行业多,下岗失业人员集中。黑龙江省首先从这里下手,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增加就业岗位。现在,通过鼓励下岗职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每年可转移劳动力4万人,而森工企业则通过实施“管护经营”,形成了“冬伐、春种、夏采、秋收”的再就业局面。旅游、交通运输、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下岗职工再就业重要渠道。
  党委和政府带头,使“再就业工程”成为全社会的“爱心工程”。2000年7月,黑龙江省开始实施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大批党员干部志愿与城镇下岗特困职工家庭结成帮扶对子,两年来,已帮助14万余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鹤岗市的“十万富民行动”和鸡西市的“领航工程”等,都产生过影响。
  完善社区建设成为再就业工作重要的一环。去年,哈尔滨市政府下发文件:“居委会片区内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80%得以安置即可称为‘全就业居委会’。”现在,争创“全就业居委会”成为哈尔滨市各区街工作的重要目标,哈尔滨市已建立再就业保障服务中心83个,社区再就业保障服务站546个,今年上半年,就安排3.2万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眼睛向外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成为黑龙江省独特的风景。该省毗邻俄罗斯远东地区,劳务输出成为沿边市县“走出去”的重要渠道。齐齐哈尔市政府先后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8个劳务输出办事处,提供用工信息3万多个。


第1版(要闻)
专栏: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

  乌鲁木齐市采取措施推动下岗职工再就业,仅今年上半年,该市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6408人。图为9月6日下岗职工在就业培训中心免费学习计算机课程。新华社记者 王旻摄


第1版(要闻)
专栏: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

  明星”传经 典型引路
重庆帮扶下岗职工创业
本报重庆9月7日电 记者崔佳报道:“下岗不等于失业,只要依靠党的政策,自己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在再就业的道路上创出新路子,谱写新篇章!”在日前召开的重庆市第二期下岗职工再就业明星创业经验交流片区会议上,重庆市“再就业明星”余惠敏声情并茂的发言,赢得了来自全市6个区县(市)
  100多名下岗职工代表热烈的掌声。
  重庆市近年来一直把再就业工程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在强化再就业培训、抓好再就业重点企业、加大小额贷款扶持力度的同时,重庆市委、市政府还广泛宣传各类再就业典型,引导下岗、失业人员树立新的择业观。今年6月和8月分别在万盛区和北碚区组织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明星创业经验交流片区会,邀请近年来评选出的29位市级“再就业明星”做报告,“明星”们在再就业路上不等不靠、通过艰苦努力闯出一片新天地的生动事迹,使与会下岗职工代表深受触动。许多参加交流的代表回到所在区县(市)后,又将“再就业明星”们的故事广泛宣传,使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从中受益。


第1版(要闻)
专栏:

  9月7日,以“讲诚信、保质量”为主题的2002年质量宣传月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图为在北京海龙大厦前广场,质检干部在曝光台前回答群众咨询。本报记者 张悦摄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山东规范涉案价格鉴证工作
  山东将涉案价格鉴证工作纳入法律轨道,日前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出台了《山东省涉案物品价格鉴证条例》,为进一步开拓和深化价格鉴证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山东省价格鉴证人员已达1100多名,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作体系。(尹明波)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辽宁金秋国际旅游节举行
第四届辽宁金秋国际旅游节暨中国(抚顺)满族风情旅游节日前举行。辽宁希望以旅游节为契机,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和满族风情等特色旅游,尽快使辽宁从北方旅游大省向全国旅游强省迈进。(郑有义 张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