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推动改革与建设实践

  谋求跨越式发展 推进现代化建设
  冯顺桥
  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五三一”重要讲话精神,沿海发达地区必须按照“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乘势而上,着力谋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实现跨越式发展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以全方位开放促进全面改革和发展,已成为新阶段发展的重要特征;新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城镇化推动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已成为新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协调,已成为新阶段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要真正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整个竞争格局也逐步呈现出由单一竞争走向综合竞争、由行政区域竞争走向经济区域竞争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慢人一步就会步步落后,亦步亦趋只会陷入被动。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优势、赢得主动,根本出路就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
  跨越式发展是一种快速度的发展,要在遵循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达到目标;跨越式发展是一种高水平的发展,要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努力实现产业、技术、质量、效益的新跨越;跨越式发展是一种赶超先进的发展,要在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前提下,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甚至赶上和超过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情况下,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当前资源配置越来越市场化、全球化的条件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有相对领先的体制基础、相对雄厚的物质条件、相对深厚的人文优势,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内增区域竞争力、外强国际竞争力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要求
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增强综合竞争力,谋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就要内增区域竞争力、外强国际竞争力。这既是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根本着力点,又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内增区域竞争力,核心是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城镇化步伐。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从近期看,有利于拉动投资增长,促进产业集聚,提升城镇功能;从长远看,有利于改善城乡二元结构,承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接轨国际化,推进现代化。因此,应把加快城镇化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突破口来抓,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强度投入、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通过建设以雄厚产业作依托、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城镇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外强国际竞争力,核心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着力提高经济社会的开放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善于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主动迎接挑战,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竞争与合作。总之,应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大战略来抓,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开放意识,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研究国际经济动态,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更好地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坚持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增强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发展工业化是基础,扩大开放是根本,推进城镇化是关键。内增区域竞争力,外强国际竞争力,谋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的发展战略,努力保持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增长质量、经济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对领先地位,增强中心城市、特色产业、规模企业和名牌产品的竞争优势,形成与国际接轨、有利于要素集聚和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坚持工业立市,全面提高工业化水平。在新的发展阶段,坚持工业立市要有新的思路、新的理念,这就是生产园区化、产业高新化、园区城市化。生产园区化,就是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使园区成为工业经济的集聚地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产业高新化,就是把加快技术改造作为重要支点来抓,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园区城市化,就是把发展现代城市工业作为重要方向来抓,按照城市的要求规划和建设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从而,走出一条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特色产业与专业市场共同繁荣、块状经济与规模企业相互推动、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互结合的发展路子。
  坚持开放兴市,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新的形势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应在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一是完善体制。以体制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的有序运行,遵循国际惯例,努力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性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市场接轨。着力提升对外贸易的层次和水平,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三是技术接轨。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在通过国际市场获得技术依托的同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四是产品质量、标准的接轨。重视研究国际市场壁垒、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问题,尽快使产品质量和标准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五是人才接轨。在国际范围内引进和培养人才,努力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
  坚持合力建市,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规划的整体性,站在区域发展的高度,从更高层次上谋划城镇的发展;坚持功能的互补性,使城镇的不同区块之间既有合理的功能分工,又有发达的基础设施使之紧密联系;坚持产业的集聚性,使城镇具有强大的产业依托和竞争能力;坚持风貌的特色性,不求大,但求精、求秀,努力建设精品城镇、特色城镇。


第9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深化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

  促进再就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头等大事
莫荣
最近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是继1998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又一次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出重要部署的会议。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把就业和再就业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
  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党和政府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1998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对下岗职工实施了基本生活保障和一系列促进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再就业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普遍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保障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或类似机构,妥善安置下岗职工,为下岗职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确实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中央财政还对困难较多的中西部地区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采取积极主动的就业服务措施,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在下岗职工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后,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每半年为下岗职工提供一次职业指导、三次就业信息和一次免费的职业培训机会。从1998年到200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实施了第一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通过动员社会培训力量、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等措施,推动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三年中,各地共组织了1300多万名下岗职工参加培训,接受培训半年后的就业率达到60%。从2001年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又开始实施第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并在30个城市实施了“创业培训”计划,对有志于开办小企业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进行“创业培训”,在培训结束后帮助他们进行工商登记、获得小额贷款,通过发展小企业吸纳更多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
  制定再就业优惠政策。通过简化工商登记、安排场地、减免税费、信贷支持等措施,帮助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举办生产自救型经济实体或劳动组织、自谋职业或组织起来就业。把社区就业作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攻方向,积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比较强的中小企业。
  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为妥善解决下岗职工出再就业服务中心后面临的实际困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了“再就业援助行动”,通过各项援助措施,使下岗职工出再就业服务中心后能在基本生活保障、再就业和社会保险接续等方面得到及时有效的服务。
  当前导致下岗职工再就业仍比较困难的原因
  一是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矛盾突出。随着人口出生高峰导致的就业高峰的到来,“十五”期间新进入劳动年龄的劳动力较“九五”时期平均每年多290万人。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步伐加快,劳动力供给压力也明显增强。而由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正在相对减少,就业弹性下降。
  二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随着新成长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近年来出现了青年就业难问题,35岁以下求职者占七成以上,与过去35岁以上失业人员占多数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这些求职者文化程度较高,近一半为高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这种情况使劳动力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还体现为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技能的劳动力供求不平衡。比如,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低技能、低劳动生产率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大幅度下降,高技能、高劳动生产率、知识密集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长,而劳动力结构与此明显不适应。
  三是下岗职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下岗职工的年龄普遍偏大,平均为39岁,35岁以上的占72.5%;职业技能普遍不高,初级技工占40.7%,即便是已有的职业技能也大多不能满足其转岗的需要。加上有些地方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不到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积极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积极促进再就业,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再就业工作,是关系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生活的根本大计,是为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是重大而紧迫的当务之急。
  其次,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再就业是解决下岗职工出路问题的根本途径。下岗职工曾经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主要参与者,目前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他们下岗后,不仅需要基本生活保障,更需要融入社会,参与经济建设,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只有千方百计地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才能更好地、长期地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三,再就业是配合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既涉及劳动力资源的重新合理配置,也涉及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和劳动关系的根本性调整。这个问题能否有效解决,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及国有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1998年以来,我国通过普遍建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来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和促进他们再就业,实践证明,这是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压力大的条件下行之有效的措施。但解决下岗职工问题,根本的出路是帮助他们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再就业。如果下岗职工迟迟不能出再就业服务中心,国有企业现代用人机制和收入分配制度就难以顺利建立,人员包袱和社会负担也难以解除,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第四,再就业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步骤。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条件。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社会保障资金承受能力比较弱,社会保险关系还未完全独立于企业之外,企业还承担着包括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下岗职工管理等社会事务负担。积极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对于更好地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缩小社会救济人群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来源,调整和规范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关系,加快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的并轨步伐,提高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的社会化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积极做好再就业工作
  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再就业工作。再就业问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再就业工作始终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要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进一步完善已有的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努力把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的精神落到实处。
  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更好地发挥劳动力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就业是一种依赖于经济发展的派生需求,解决就业问题,归根结底要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时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使二者协调推进。
  为下岗职工再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进一步加强对再就业工作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关心和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良好氛围,让下岗职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增强再就业的信心。同时,也要通过有效的宣传,促进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拓宽再就业渠道。


第9版(理论)
专栏:

社区服务业:潜力巨大的就业领域
  杨宜勇
  在我国,随着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矛盾的日益凸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们对社区服务业需求的日益增长,社区就业逐渐成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重要领域。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社区就业潜力很大,应该把充分开发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岗位作为一个重点。
  社区就业及其前景
  根据服务对象或内容的不同,社区服务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便民利民类,为社区居民的吃、穿、住、行、娱乐、健身等提供服务;二是公益性服务类,具有为大众服务、使大众受益、非盈利性等特点,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许多内容都属于这一领域;三是后勤保障类,为社区内的各类单位提供后勤保障服务。随着国有企业剥离社会职能、机关事业单位和高校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后勤保障类的服务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社区就业容量决定着社区就业发展的空间。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社区就业容量的大小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我国的社区服务业和社区就业发展既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也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20%—30%,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12%—18%,而我国只有3.9%。即使按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最低水平计算,把我国社区就业的份额由3.9%提高到12%,就大约可以增加2000万个就业机会。
  制约社区就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要把潜在的社区就业机会充分挖掘出来,必须克服影响社区就业发展的各种瓶颈制约。
  制度瓶颈。一是城乡二元分割。我国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从国内现实情形来看,大量农民工滞留在城镇,说明经济发展使得城市就业空间迅速拓展,但过紧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压抑了城镇化的发展;从统计数字看,我国城镇化水平大约要比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落后14—26个百分点。城镇化的滞后严重制约着社区就业的发展。二是教育培训落后。虽然社区服务业对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较现代企业低一些,但随着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服务也需要一定素质的专业人员,特别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社会化服务,更需要专业化人员。人力资本是创业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只有不断加强就业培训,在满足社区就业发展需要的同时,鼓励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在社区服务业中创业,才能真正促进社区就业的发展。
  观念瓶颈。一方面,很多人“单位就业”的观念非常强烈,缺少独立创业精神和冒险精神,这是导致社区服务业中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数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下岗职工心理预期偏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岗位选择性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沈阳、青岛、长沙、成都四城市的抽样调查显示,下岗职工中希望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就业的占21%;希望去国有企业的占19%;希望进入私营企业和从事个体、自由职业的只占15%。二是收入要求较高。2000年6月首都经贸大学课题组对北京市宣武区社区就业进行的调查显示,愿意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的一般要求月最低报酬在500元—800元之间,与能接收下岗职工的单位愿意支付的每月400元—500元相比有一定差距。
  政策瓶颈。首先,创业资金短缺。沈阳、青岛、长沙、成都四城市抽样调查显示,从事社区服务业的最大困难是资金不足。其次,优惠政策难以兑现。由于部门利益的驱动,有关优惠政策在执行中大打折扣。四城市抽样调查显示,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覆盖面有限: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的占27%;政策执行不完善的占18%;不知道有该政策的占11%。
  努力开发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岗位
  为了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社区就业的发展,努力开发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岗位。
  高度重视发展社区就业的战略意义。我国社区服务业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人们观念意识的制约,现在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促进社区就业的发展,政府的组织推动工作不可缺少。应把社区就业作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点,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是“十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城镇化不仅有量的指标,而且也有质的指标,即完善城镇的正常功能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只有既重视城镇化量的指标,又重视城镇化质的问题,积极推动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才能为社区就业提供广阔的空间。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区就业方式灵活多样,大多属于非正规就业范畴。因此,要设计与这种就业形式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方式,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只有这样,才能使劳动者认可灵活就业方式,真正促进社区就业的发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人们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创业。二是努力提供灵活的社会保险入口。比如,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的,可以较低的费率参加各项社会保险。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比如,对于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参与社区就业的,可给予一定的扶持资金,享受一次性开办补助费的支持。同时,加大对从事社区服务的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地方政府应该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提供小额贷款担保。
  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社区服务产业化是社区服务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实现了产业化,社区就业潜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社区服务产业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社区服务主体多元化。只有社区服务主体多元化,才能促进社区服务业的全面繁荣。二是社区服务业务市场化。狭义的社区服务往往带有福利性质,广义的社区服务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大多数社区服务可以是经营性的。三是社区服务经营规模化。社区服务规模化可以促进专业分工,拓展社区服务的内容;可以进一步降低服务成本和服务价格,从而扩大对社区服务的需求。
  加紧完善社区就业管理。首先,实施分层管理。逐步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就业管理体制,使社区就业逐步走上正轨,步入良性运营。其次,建立公益性载体。在各层次建立的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属于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所有管理和服务均应免费,其经费由政府按照一定标准拨付。第三,协调合作,简化手续。社区就业涉及工商、税务、计划、劳动保障、城管、卫生等方方面面,各管理机构均有自己的管理权限,应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协调配合,简化手续,为符合要求的经济实体提供方便。
  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社区服务创业主体。一是加强对现有从事社区服务的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的培训,提升社区服务业的发展能力。二是鼓励大学毕业生创办各类社区服务实体,激励他们创业。三是引导城市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创办社区服务实体,或者去社区服务机构就业。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的快速增长
  吕政
  今年头8个月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是正确的和行之有效的。从过去8个多月经济运行情况及其趋势看,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率超过年初提出的7%的目标已成定局。当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许多客观条件和不确定因素的制约,经济增长出现波动也是难以避免的。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就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各种困难,尽可能地减少大的波动,力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首先,必须努力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积极化解各种矛盾。这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快速增长的基本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也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人口众多与自然资源短缺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这些客观现实,使我们的经济工作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困难。经济增长也正是在解决这些矛盾和困难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这些矛盾和困难只有在社会政治稳定的条件下才能得到解决,只有在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因此,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快速增长的前提和保证。
  第二,继续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导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从工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等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指标看,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可以有三种办法:一是通过市场竞争,淘汰一部分生产能力,以实现市场供求的均衡,但它带来的问题是失业人数将会增加,又进一步减少社会有效需求;二是加强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在价格水平负增长的情况下,增加有效供给;三是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刺激国内需求,使闲置的生产能力得到利用,使下岗、失业人员获得新的就业机会。这三种方法并非相互对立,可以配合使用。当前政策的重点应当是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来带动国内需求,并为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增强后劲。
  第三,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工业快速增长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相对过剩与局部短缺并存;工业生产能力较大,但生产集中度低,经营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大大降低了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结构调整应抓住上述三个主要矛盾。调整结构,推进产业升级,不应片面理解为就是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事实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工业品供求矛盾的最有效途径。在传统产业内部,应当把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作为重点。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应当把发挥比较优势同推进生产社会化结合起来。通过调整产业组织方式,提高生产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水平,建立现代的物流体系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为生产经营服务的体系,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水平。
  第四,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为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增长奠定可靠的体制基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市场机制在我国资源配置中已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要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在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各种非国有、非公有经济的发展;继续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把各级政府建成高效、廉洁和依法行政的政府,建成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政府;继续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要的制度安排。
  此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增长还需要发挥比较优势,增强竞争优势,不断提高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层次和水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