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大地·评论)
专栏:

美轮美奂的《达达瑟》
  赵玫
民谣是乡间文化的一种最美的形式。那晚看海南的《达达瑟》,便有走进黎乡倾听民谣的美妙感觉。这部充满了浓郁民族气息和现代艺术感的歌舞,带给我的惊喜是难以言说的。
那是一种真正的惊喜。想不到如此令人震撼的演出是来自于遥远的海南。我曾经三次去过那个蓝天碧海的海岛。那里的沙滩、海浪和阳光曾给我独特的记忆。如今的《达达瑟》又将美好的祝愿带来,以它那种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声音,向我们诉说黎族山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四季中的灿烂瞬间。
在一个研讨会上,总编导蒙麓光女士的发言令我感动。她说《山兰架》那段舞蹈的灵感,其实就是源于黎家丰收的一幅动人的照片。于是能够想象这幅照片给了主创人员怎样的激情和想象。于是觉得整场《达达瑟》就是感动的结果。被纯朴的乡间感动,被自然和生动感动,被勤劳和坚韧感动,然后,艺术又升华了这一切。
《达达瑟》令人盈耳的是新鲜至极的音乐,而那触摸人心灵的节拍,又不是时下那种流行的声响。在这部歌舞中,除了让那些真正的乡民演唱原汁原味的黎族民歌,除了在舞台上演奏那些地道的黎家乐器,令我们新奇的是,还能感受到曲作家是怎样让那古老山寨的天籁之声,幻化为舞蹈背后和谐动人的乐章。我们不能相信,纯粹敲击的声音也能入画,哪怕是那些孩子的哭声、大人的笑声,甚至仅仅是女人们劳作的舂米声……都是音乐,也都是舞蹈最好的伴奏。《迎新娘》那段群舞最后的篇章,竟是结束在新郎新娘的窃窃私语中。那是我们听不懂的黎族语言,那么轻轻浅浅的,似有若无的,慢慢消退的,但那就是浑然天成的旋律。
舞台上激情四射的表演,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用舞蹈的语言所凸现出的种种生活的景象,可谓俯拾皆是。而如此纯朴的生活细节,又是被一种先锋的艺术方式表达出来的。尤其是那些表现女人的辛劳和母爱的舞蹈,更是将诸如种稻、舂米、抱孩子一类演绎得既准确逼真,又美轮美奂。双人舞《云山峦》是整场舞蹈中最优美舒缓的歌谣。那是描述山和云、描述男人和女人的一段爱情的舞蹈。那旋转的缠绕的柔韧的行进的而又突然静止的舞姿,让人联想到最伟大的雕塑大师罗丹和他的最感人的《春天》。
难忘《达达瑟》,那个由最美的乡间民谣伴随的晚上。


第12版(大地·评论)
专栏:新作鉴赏

  现代军人形象的建构
  ——评电视连续剧《导弹旅长》
  尹鸿
  中国军事题材的电视剧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一批在观众中引起广泛反响的作品,如《和平年代》、《突出重围》、《壮志凌云》以及我们刚刚看到的这部《导弹旅长》。这些电视剧既体现了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旋律,又表达了民众富国强军和民族认同的共同愿望,同时还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感和造型感的军人形象,特别是一批具有开阔视野、现代意识、职业素养、民族气节的有血有肉的现代军人英雄形象。
  《导弹旅长》尽管采用了近年来一些优秀军事题材电视剧的艺术经验,但在题材上却具有新颖性和开拓性,在观赏性方面充分利用了军事题材的优势。电视剧在制作中,从场面和视觉效果上达到了电视“大片”的制作规模,使军事题材在观众中建筑起来的对阳刚、崇高、壮观的期待得到了表达和满足。
  当然,题材只是提供了舞台,这个军事舞台的建构为角色的出场和出彩提供了基础,而《导弹旅长》更重要的还是在军队这样一个特殊的竞技场中借助于军人与军人之间的人格冲突、人性冲突和性格冲突塑造了以江昊为中心的现代军人群像。应该说,这些军人形象的建构是有血有肉的,他们的英雄本色是与他们的人格动机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爱国情怀是与他们的个性要求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虽然同样是英雄、同样是爱国,但是人格和个性不同,仍然具有性格之间的冲突,如江昊与宋雨生之间的冲突,下层军官与上层军官之间的冲突等等,有了这些冲突,人物就变得丰满和立体了。
  电视剧中的主人公江昊是最具有现代感的军人形象,在这个形象上,集中了当代军人的理想模式。作为一个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军官,江昊不仅视野开阔,具有儒将风采,同时又刚毅勇敢,具有猛将气质,被塑造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武双全的职业军人。江昊形象的确立是与众多人物的衬托联系在一起的。东方旅副旅长宋雨生,对江昊从不服气到服气的转化,既刻画了这个人物自身的境界和胸怀,同时也反证了江昊作为一个当代知识军官的威信和魅力,这个人物作为一种叙事中的动态因素,一个故事上的“对手”不仅对于电视剧叙事提供了情节动力,而且也塑造了一个从传统军官向现代军人转型的人物形象,像他在即将转业前夕找老首长“说情”以及在游泳队讲自己对军队的感受等戏,都在戎马生活之外增加了人物的感性厚度,成为剧中最生动的一个人物形象。此外,像东方旅政委刘传山、导弹部队副司令员仲华剑也都既体现了鲜明的职业军人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生动的个人性格。当然,与这些职业军人相比,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稍显薄弱,尤其是男女之间的感情关系比起男人之间那种既竞争又紧密联系的情感表现来说比较生硬。
  在电视日益被消费主义所支配,在主流文化正在努力寻找与大众之间的有效沟通的时候,这部电视剧为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和主旋律作品如何塑造英雄形象以及英雄形象如何被普通观众认同提供了经验。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是一种形成民族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是国家需要,同时也是民众的个体需要。《导弹旅长》通过现代军人形象的塑造为民族认同建构了一个平台。这也许正是《导弹旅长》的现实意义。


第12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论天地

  荧屏谱写盛世华章
  ——近五年来中国电视剧创作成就述评
  仲呈祥
  党的十五大以来,在中国文学艺术绚丽多彩的百花园里,一门凭借着现代化电子传媒技术而产生的新兴艺术——电视剧创作蓬勃发展,格外引人注目。其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是别的文艺形式所难以企及的。中国电视剧的年产量,已逾8000集(其长度相当于电影故事片年产量的40倍左右)。一部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的优秀电视剧,观众一般可达亿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电视剧艺术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因此,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中,电视剧艺术起着重要的作用。
  荧屏出彩,“飞天”起舞。每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的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忠实地记录着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史,标志着中国电视剧创作每年度的最高水平。考察这五年“飞天奖”的获奖作品,就能集中地科学地总结出这门方兴未艾的强势艺术的主要成就。

努力弘扬时代精神、唱响主旋律的电视剧越来越自觉地追求有艺术的思想与有思想的艺术的和谐统一,并越来越自觉地把镜头对准人物的精神世界,以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做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1998年度的《人间正道》和《难忘岁月》双拔头筹,相映生辉。前者精心设计戏剧冲突,把焦距对准了以吴明雄、陈忠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伟大人格同以肖道清为代表的以权谋私的卑微人格在变革大潮中的激烈较量;后者满腔热情地讴歌中国农民改造自然、建造红旗渠的人间奇迹,将历史真实性与时代主旋律熔于一炉。1999年度欣逢共和国50周年大庆,《开国领袖毛泽东》和《中国命运的决战》,立意高远,气势宏大,虽然风格迥异,但都具有凝重的历史品格和感人的艺术魅力。2000年度的《突出重围》,令中国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创作乃至整个中国军旅题材的文艺创作,实现了一次思想观念和艺术观念上的重要“突围”。该剧紧扣“科技强军”的题旨,调动新颖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以方英达为代表的当代军人的精神品格,讴歌了军魂、国魂和民族魂。加上先后问世的《光荣之旅》、《波涛汹涌》、《壮志凌云》、《女子特警队》、《惊涛》等军旅题材作品,为和平时期人民军队的文化建设和繁荣各门类的军旅题材文艺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再到2001年度的《长征》、《日出东方》,在创作上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从而令作品所表达的深刻思想被艺术化了、所呈现的精湛艺术被赋予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如《长征》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将士在草地上头顶瓢泼大雨手挽手高唱《国际歌》奋进的感天动地的艺术情境,历史上不一定真有其事,但确系完全符合人物在特定环境里的情感逻辑的、富于艺术想象的、饱含精神美感的事。在这里,历史被艺术化、心灵化了。2002年度播出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导弹旅长》等电视剧,都更自觉地既注重对思想内容的深入开掘,又注重对电视剧语言与艺术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从而使作品的思想性真正通过艺术性表现出来,使作品的艺术性尽可能承载更深广的历史内容,最终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人们盛赞石光荣形象和褚琴形象,是久违了的“典型归来”,其缘由正在于此。

努力实践“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电视剧创作,越来越注重提升作品的文化品格和审美情趣,越来越注重弘扬民族精神,越来越注重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中国优秀的电视剧创作,理应成为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理应代表人民群众提高精神文化素质的根本利益。面对着屏坛刮起的一股消极顺应不健康鉴赏情趣的“滥情风”、“豪华风”、“戏说风”的媚俗创作倾向和认为“电视剧只能是俗文化”的理论主张,从1998年度的《儿女情长》到1999年度的《牵手》,再到2000年度的《儿科医生》、《家园》、《一年又一年》,以至2001年度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和
  2002年度热播的《大哥》,都坚持贴近生活、贴
  近人民、贴近时代,以较高的思想品位、较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绪,积极地适应了观众的审美需求,提高了观众的精神素质。如《牵手》写的是社会敏感题材:婚外恋。但编导无意渲染第三者插足和男欢女爱,而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人文关怀态度去艺术地表现人物在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中复杂的情感世界。作品注入了一股净化人的灵魂、升华人的道德情操的人文精神和人生况味,令“滥情风”的作品无地自容。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以《雍正王朝》为代表,与“戏说风”严格划清了界限,艺术地沟通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做到了古为今用。而《紫荆勋章》和《澳门的故事》,则以电视剧的艺术形式形象呼应了这五年中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的重大政治事件,其民族品格和文化品格都令人称道。所有这些都证明:真正“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优秀电视剧,决不能止于满足令观众的视听感官产生快感,而应当努力通过快感升华为美感,并进而产生对历史、现实和人生的认识启迪,提升精神境界。只有这样,也才真正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自身整体精神素质的根本利益。

努力以开放的眼光,向姊妹艺术吸取营养,尤其是越来越注重向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吸取营养,越来越注重电视文化与书籍文化的结缘互补,在改编文学名著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作为年轻的电视剧艺术,必须自觉地向源远流长的姊妹艺术、尤其是作为当代艺术之基础的文学吸取营养,以充实和完善自身。如果说,1998年度的电视剧《水浒》成功地终结了中国荧屏对四部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改编,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功不可没;那么,2000年度对外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对中国当代名著《红岩》的成功改编,以及2001年度对沙汀名著《淘金记》的成功改编,则标志着中国电视剧界吸取文学名著的视野,已经由古延伸到今,由中扩展到外。对文学富矿的深入开采,不仅有利于提升电视剧艺术的文学品位,而且有利于提高电视剧创作者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学学养,也有利于广大观众在从小说到电视剧的比照鉴赏中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更何况,这些作品,已经就如何忠实于改编者对原著的正确理解、如何忠实于电视剧艺术特有的审美规律、如何忠实于改编者与原著者在艺术风格和审美个性上的契合与一致性,以及如何实现从小说的文学思维到电视剧的视听思维的转化等诸多方面,都创造了新的经验。

努力做到与时俱进,艺术创新,越来越注重创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视剧艺术的美学风貌,越来越注重探索电视剧艺术的独特规律,越来越注重拓展电视剧语言的审美表现能力。
  艺术贵在创新。年轻的电视剧艺术尤须永葆创新的活力。这五年,短、中篇电视剧成为创新的开路先锋。《情感的守望》、《官井》、《一个人的背影》、《裂缝》、《嫂娘》、《大学女孩》、《咱老百姓》等,都在创新上可圈可点。而长篇电视剧如《空镜子》、《大雪无痕》等,可以说为中国长篇电视剧的剧作结构提供了一种颇具借鉴意义的范本,即基本上做到每集描写的人物与事件都相对集中,且片首有呼应、片中兴高潮、片末留悬念,让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跌宕起伏,紧紧吸引住观众的审美目光。而昆曲电视剧《司马相如》则以成功的艺术实践回答了一直困扰着戏曲电视剧的一个美学课题:当现代化的电视传媒手段与古老的戏曲艺术结缘产生新型的戏曲电视剧时,应当如何强化和发挥戏曲艺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日渐形成的至今仍有生命力的独特审美优势,而不是去弱化和消解这些优势。这事关保护和弘扬具有东方美学神韵的中国艺术精神,不可等闲视之。

努力强化精品意识,越来越注重实现题材资源的最佳配置,越来越注重创作编、导、演、摄、录、美、音、化、服、道诸因素的优化组合,为多出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提供有力保证。
  五年来的优秀电视剧作品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是要有选择题材的政治眼光和审美眼光,善于发挥题材优势,严格选材,深入开掘努力实现题材资源的最佳配置。譬如《长征》,没有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军事科学院的党史、军史专家与电视剧艺术家们的通力合作,题材资源的最佳配置就难于实现。二是要提倡强强联合,善于调集各地各方面的优秀创作人才加以优化组合,形成审美合力,从而保证思想上艺术上的高质量,精心谱写荧屏上的盛世华章!


第12版(大地·评论)
专栏:佳作推荐

  从穷木匠到共和国主席
——评电视剧《中原突围》中李先念的形象塑造
唐龙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最大难题,是人物形象塑造。电视连续剧《中原突围》中的李先念,这位共和国主席的塑造得到了广大观众的首肯,可以说是近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又一次成功。
  剧作者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对重要历史人物的灵魂进行“解码”。李先念少时曾在湖北红安乡下当过小木匠,出身贫寒,读书不多,在革命战争中逐步成为红军和新四军的高级将领。剧作者透过历史生活的云烟,把人物形象创造定位的目光落在“木匠”这一本源上。剧中的李先念身处重大历史风云的紧要关口,兼领党政军以及经济、外交重任,戎马倥偬,日理万机,处处表现出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的大局意识。就人论史,作者正是抓住了李先念这个人物灵魂的精髓,并且通过他在木工场上轻弹墨线这一生动细节着力表现,反映他在定夺大局上的深谋远略,处事为人的圆融通透,政治品质上的忠肝义胆,特别是塑造他作为一个战略家的个性风采,可以说“李先念弹墨线”这一细节,堪称人物塑造的神来之笔,戏剧行家往往将其视为“戏眼”。出现在电视剧第一集中的这一精彩镜头,让电视观众一下子就认识了“这一个”的李先念。其后,李先念在大军突围前后与军区副政委任质斌多次谈到“木匠之道”:不在斧刨锛钺之工,而在墨线挥洒之精。这一段精彩的对白,又是对人物灵魂升华的精确注解。剧中人李先念的一举一动,包括他思考的神态,谈笑的风姿,都十分自然地凸现出战略家“李木匠”的个性神韵。
  剧作者善于表现重要历史人物的政治智慧。电视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木匠李先念的工农本色,还会看出李先念其人政治智慧的精妙博大。剧中李先念对多年未见面的毛泽东、刘少奇极尽忠诚,以“忘我牺牲”、“顾全大局”的行动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在处理内部关系方面,他舍己为人,忍痛含悲,善于站在对方角度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靠他的人格力量凝聚了六万大军的团结奋斗决心;在对敌斗争方面,他又软硬兼施,进退有度,既有政治家的原则立场,又有军事家的灵活手段。在一部面向大众的长篇电视剧中反映无产阶级政治家的政治智慧,关键在于把握人物身份及人物关系、语言对白的分寸尺度。《中原突围》中的李先念面对上下左右,其语言动作和神态都恰到好处,例如,在经历战略坚持、大军突围和开创陕南根据地等风雨沧桑之后回到陕北,见到毛泽东这一场戏,其表现是“略显迟钝木讷”,与他主帅中原时的儒将风采形成鲜明反差,这恰恰是剧作者的匠心独运,是符合当时特定历史条件和人物关系的应有表现。据多年跟随李先念的老前辈在看完《中原突围》后介绍,李先念的最大智慧在于“不该出口决不出口,该出手时就出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答李先念日后成为共和国主席的历史机缘,这句话也可看作是对剧中李先念政治智慧的高度概括。
  剧作者善于通过人情世故来深化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毫无疑问,人情世故是所有电视剧可视性的必要元素,无论什么题材,要想好看,离不开人情味。《中原突围》中的李先念,正是一个人情味特别浓的艺术形象,他身上处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对上级,对部属、对战友、对亲人、对老区群众,总是流露寻常人物的“真我”本色。剧中李先念回乡探望二姐,李先念起步与唐健告别,李先念杀马以及李先念挖野菜等若干场人情戏,都具有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李先念会见周恩来和董必武,在不同场合不同人物关系的处理上,也尽显革命家的人情味和分寸感。相对于年代久远的今天的电视观众来说,荧屏上的李先念也是可亲可敬的。正是人物本身的亲和力,使得李先念这一形象在荧屏上真正“活”了起来。也正是人物身上浓郁的人情味,拉近了领袖人物与当今观众的距离。
  纵观央视荧屏上的李先念形象,我们深深感到创作者和表演者在人物塑造方面下的苦功夫。《中原突围》的成功,首先是李先念这个全新的艺术形象给观众带来的强烈心灵震撼。(附图片)
《中原突围》剧照


第12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点评

  捍卫祖国语言的纯洁
仲言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统一性是特定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最重要最基础性的交际手段。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友好交往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迫切需要,国家高度重视语言的规范化,并颁发实施《汉语拼音方案》,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普通话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与普及。
  然而,在当前某些文化娱乐圈中,只要人们翻阅书刊、打开电视、走进影剧院就不难发现,不少所谓的时尚化报刊、出版物中充斥着粗俗的市井痞话,许多的娱乐节目主持人满嘴的港台腔,影视舞台剧中人物随意采用很不标准的地方土话,面向亿万大众的精神产品变成了方言土语、污言秽语和时尚腔调的展台,所有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汉语的纯洁性正日益受到威胁,权威性正在经受挑战。
  如果你是为了拓展剧情、塑造人物的需要,剧中人说点粗话倒也无妨,但若不加选择地把过去严肃文艺创作中羞于启齿的常以“×”代替的字样,把粗俗的俚语、骂人的脏字和行业黑话通通写进作品甚至编入所谓词典,且成为一种趋之若鹜的时髦,堂而皇之不厌其烦地被一次次排成铅字,这就有违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果你是港台籍的演艺界人士,没有受过专门训练,那么,即使是你的港台味的普通话有些拗口,观众都可以理解并接受,但我们许多国内专业的娱乐节目主持人几乎十分普遍地采用港台式腔调,那些俊男俏女们争相卷起舌头、拉长声调、千娇百媚地操练着诸如“哇塞——”“好好啊——”之类的声音,这就不免让人觉得别扭;如果你唱地方戏、说相声、演小品,为了增加地方特色或多一些噱头,讲点方言土语倒也符合特别行当的特殊约定,这是没有疑义的,但有不少普通的影视剧作品毫无道理地让演员说着千奇百怪的地方方言,以此来哗众取宠,彰显自己的别具一格,这是十分荒唐的,是与国家推广普通话的要求相悖的。国家语改委曾经专门发文,规定影视剧中人物包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中塑造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必须说普通话,我们有什么理由非要让一般剧作中的普通人物讲方言土语?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同人的思维有着密切联系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一个国家所采用的标准语言的严谨与规范程度,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这个国家文明发展水平。在科技高度发达、经济迅猛发展、信息传递加快、人际交往日益密切的现代社会,人类对语言的规范、简捷与实用的要求愈来愈高,倡导使用普通话有着更加现实的意义。大力推广普通话,改变由于长期的经济落后和封建割据带来的地区性语言差异,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地区性语言的收集、整理和保护虽具有文化学研究的意义,但却不宜于依托大众传媒广泛传播。任何妨碍普通话推广与普及的行为,都不利于地区间的交流和经济社会的进步;任何一味追求时髦而刻意模仿时尚腔调的做法,只能是创造力、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尽管普通话在发展过程中,还要不断吸收其他方言和外来语中的有益成分,使之更丰富更完善,但那些不堪入目入耳的脏话痞话绝不可能忝列其中。为了伟大文明古国语言应有的严肃和典雅,我们有必要对于那些不健康的语言垃圾提高警觉,坚持不懈地维护和捍卫祖国语言的纯洁与权威。


第12版(大地·评论)
专栏:

  国内首设文化经纪人研究生班
  为适应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北京大学艺术系1998年起与北京电视台、故宫博物院等单位联合举办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为社会和各级文化部门培养专门的文化事业人才。2002年,北京大学艺术系与文化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合作,新开设了文化经纪人方向,培养掌握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具备现代管理观念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的文化艺术管理和经营人才,推动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据悉,这是国内高校第一次开设文化经济人方向的研究生课程。(雯英)


第12版(大地·评论)
专栏:

  谭杰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
由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主办的“满族作家谭杰作品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
  谭杰的长篇报告文学《天道》、《厚土》、《圣手》、《天威》、《幽谷》、《神针》和散文集《大辽河的儿女们》、《真情》,通过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展时代风云,话历史变革,把风云人物放在时代地域的具体环境中,将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事迹、真实的生活、鲜活的细节、各异的性格,用文学的语言呈现给读者。用散文笔法营造艺术氛围,寓哲理于形象。鲜明的时代感及人物语言的独特个性,是谭杰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努力探索的方向。(文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