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和动员实施《纲要》。1995年,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1998年,朱镕基总理宣布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成立了科教领导小组。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同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重大方针。2001年、2002年国务院相继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世纪初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13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教育投入不足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0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4637.66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051.0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9%,是此项指标进行测算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教育战线广大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基础教育特别是“两基”工作成就巨大,全民受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经过长期努力,到2000年,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最新统计表明,“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与1990年相比,青壮年文盲人口减少了4100万。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2001年招生558万人,是1988年的2.5倍。少数民族教育迅速发展,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在校生已达到1949万人,比1988年增长40%。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奠定了重要基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与1990年第四次普查相比,我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去年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调整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央每年拨出50亿元专款用于解决贫困地区的教师工资发放,并已在两年内投入30亿元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对保障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大力发展职业和成人教育,基本建成结构较完整、专业门类齐全的职业和成人教育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成为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1164万人,是1988年的2倍。从1989年到2001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培养了4500多万毕业生。中职专业结构更加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470多个指导性专业方向中有一半以上是根据近几年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新设立的。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已达386所,在校生72万人,比1985年增长了11倍。成人教育进一步满足了各种教育需求,2001年,成人技术培训结业了9270万人次,并仍有6757万余人在校学习。为加快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国家利用国债在西部国家级贫困县新建了186个职业教育中心。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推行课程、教材和教学方式的改革,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颁布,出版了一批新教材,“繁、难、偏、旧”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从2001年起,新的课程、教材已在部分地区试验推广,到2005年,全国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启用新课程。有条件的地区已从小学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外语课。按照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积极主动全面发展的要求,推进了中小学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在职业教育领域,教育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使职业教育的专业门类、课程和教材更加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
  四、高等教育发展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到2001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464万人,是1988年的3.4倍;研究生招生16.52万人,是1988年的5倍。特别是从1999到2001年高校三年扩招,普通高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都翻了一番。今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4%。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6%提高到2002年的58%。从1989年到2001年,我国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总共培养了近1200万名本专科毕业生,30多万名研究生,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本专科学历的达343万人,为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学科和专业结构更加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211工程”在“九五”期间完成了对79所高校和两个公共服务体系(中国教育科研网和高校文献保障系统)的验收,实际完成建设资金108亿元,带动了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利用财政投入、国债项目和对口支援支持了西部地区的一批高等学校。高校科研实力增强,科研经费从1990年的1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73亿元,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占全国发表论文的60%,在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产业化成果显著,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一批高校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品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五、高等教育各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学校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1993年以来,对500多所高校进行了管理体制调整;在317所高校开展了校际间合作;先后将708所高校合并组建为302所多学科或综合性的高校。通过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通过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使高等教育向人口较多的地市级城市延伸,布局更加合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2000年以来,全国新建和改建学生公寓4300万平方米,超过新中国成立50年累计建设3200万平方米的总和;新建和改造学生食堂530万平方米,接近新中国成立50年的总和。推进了高等学校招生、收费、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了以“奖、贷、补、助、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从1994年起,先后动用了总理预备金和紧急财政拨款10多亿元,专项用于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截至2002年6月,签订贷款合同学生数达到35万人,贷款金额达到30亿元,各级财政安排贴息4.59亿元。从今年开始设立2亿元的国家助学金,每年资助4.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高校学生。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从2000年开始启动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已经资助了4300多名大学生。
  六、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现代化
  到2001年底,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已经覆盖了我国的主要城市,建成两万公里的高速传输网,目前已经有28条国际和地区性信道,成为我国第二大互联网络。70%左右的高校建立了校园网。2000年开通的远程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具备了播出8套电视、8种语音、20套以上IP数据广播的能力,与CERNET网一起构成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天罗地网”。充分利用电视、广播、VCD/DVD、放像设备、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实施“校校通”工程以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高中信息技术课开课率达九成多,中小学拥有的计算机,从1999年底的平均121人一台提高到51人一台。
  七、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加强
  教师工资待遇得到法律保障,近几年来,国家多次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高校、中学和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分别比1995年增加179.8%、100.4%和93.7%。教师住房得到很大改善,城镇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从1993年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90平方米提高到2000年的10.81平方米,超过了同期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从1988年的68.1%、35.6%、41.3%提高到2001年的96.8%、88.7%、70.7%。对1000万名教师开展了全员培训,对数万名骨干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提高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已在69所高校的389个学科聘任了412位特聘教授、33位讲座教授,进一步营造了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的良好环境。
  八、民办教育迅速发展,多形式的办学体制初步形成
  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01年底,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202所,注册学生113万余人。其中,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达89所,在校学生15万人;普通中学4571所,在校生233万余人;职业中学1040所,在校生38万人;小学4846所,在校生182万人。
  九、国际合作与交流活跃,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提高
  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向高层次拓展,与国际组织的多边合作与交流也十分活跃。2001年,我国与德国签署的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是我国学历学位教育获得世界公认的重要标志。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到46万人,目前已学成回国15万人。留学回国人员大多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据统计,有留学经历的人员在中科院院士中占81%,在工程院院士中占54%。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迅速,截至2001年底,全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657个,比1996年增加了9倍以上,覆盖了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十、大力推进依法治教,教育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在上个世纪80年代颁布《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我国相继制定了《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一系列教育法规、规章,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教育执法和法制监督工作逐步开展,依法治教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过去的13年是教育改革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我们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针;党中央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推动我国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关键;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不断增强教育的生机和活力,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从实际出发,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做好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顺利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所有这些是我们13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
  当前,教育战线正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五三一”重要讲话和《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努力开创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摘自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在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举办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系列报告会上的报告)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决定
  十六大前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
  本报北京9月25日讯 记者彭嘉陵报道: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要组织开展一次全国范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这是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在今天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上透露的。
  这次大检查的重点内容:一是要严厉查处应关未关和明停暗开的小矿小厂,严防死灰复燃。二是要彻底排查煤矿“一通三防”安全隐患,从源头上避免特大事故的发生。三是认真检查交通运输安全情况。公路和水路交通要严厉查处交通运输工具带“病”运行、严重超载、农用车载客和疲劳驾驶等违规违章现象。民航要认真抓好飞行、机务、空管、安检等关键环节。四是要对爆炸物品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进行全面检查。五是搞好公众聚集场合的安全检查,防止出现群死群伤事故。对广场、车站、码头、机场、大型商场、公园、旅游景点、游乐场、影剧院、歌舞厅、网吧、宾馆饭店等公众聚集场合的安全状况,要全面进行一次检查。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走进军营“绿色医院”
  新华社记者 胥金章 本报记者 贾昭全
  绿色医院什么样?未来型医院什么样?
  如进宾馆,如回家中,如到花园,当人们走进位于北京西郊的解放军302医院,不难看到我国首家未来型“绿色医院”的雏形。
  环境洁净优美——看病放心住院舒心
  医院政委倪衡金告诉记者:“‘绿色医院’并非仅仅解决医疗污染的问题,而是把现代的高新科技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让患者看病放心、住院舒心,一句话,以人为本。”
  病房犹如宾馆:宽阔的门厅,明亮的内廊,踏上舒适的PVC地板,脚感舒服极了;乘上宽大的电梯,不知不觉到达顶层……;普通病房设有沙发、电视、衣柜、浴霸……;较高档次病房内有写字台、小饭厅、电冰箱、微波炉……,更增添了家庭温馨。
  院长吕占秀说,传染病医院最忌“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我们创建未来型“绿色医院”,既管楼里楼外,又管天上地下,科技含量甚高的“立体防护网”将努力实现“零污染”。
  病区污物处置室内,专用污物桶分类收集患者的医疗和生活垃圾,由专人进行密闭式消毒处理。这里拥有我国第一台从加拿大引进的最先进的“医疗废物处理系统”,专门对医疗废物进行粉碎、消毒、烘干、压缩,杜绝了可能发生的再传染和再污染。
  医院医疗区地下密如蛛网的污水管道,经过彻底改造,滴水不漏地把数十个病区、科室排出的数百吨污水,统统汇集到新建成的“地下污水处理站”,经过筛、沉淀、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成为清清的净水。
  置身如此优美、洁净的环境,来自大庆的一位病人对记者说:“住进四季如春的家庭病房,呼吸洁净清新的空气,病像好了一半。”
  就诊方便快捷——医患亲如一家人
  在302医院,记者目睹了新式无障碍就诊流程——
  门诊处如同接待处,这里有导医员热情周到的服务,病人随手可得导医资料,或按“电脑触摸屏”,选择就诊专家、医生。
  门诊部“多功能服务台”前,有的患者在向医务人员咨询,有的患者坐在候诊椅上观看背投电视,有的翻阅免费宣传资料以及报刊。
  临床科主任李莉对记者说,“绿色医院”的所有医务人员都必须成为患者的“熟人”和亲人。现在,每天3次查房已成为新规矩。
  今年4月初的一天,李莉夜晚查房发现一位女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的预兆,便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做好救治前的准备工作。由于有了准备,患者出血后经及时抢救化险为夷。病人出院时十分感激地说,那天夜里多亏您细心查房,不然我就性命难保了。
  最佳治疗路径——患者体会到浓浓的人情
  用最短的时间,作最准的诊断,花最少的经费,获得最好的疗效,是302医院的医疗宗旨。
  记者在病房看到,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吸引、中心呼叫、中心监控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应有尽有。特别是从国外引进的由电脑控制的“医用物流传输系统”,为紧急抢救增加了“保险系数”。2000多米长的封闭管道,把各临床科、各医技科室、药学部、门诊部等30多个站点连结成网,大大缩短了送取药品、标本、化验单时间,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奔波。夜间抢救病人,只要轻点“按键”,1分钟内,各种急需物品就可传输到指定站点。过去,这些物品靠护士取送,最远单程耗时要15分钟以上。
  副院长刘西秦告诉记者,医院推行最佳治疗路径服务,受到患者的欢迎。
  这种服务方式是由专家、教授等根据患者病情,设计个性化的最佳治疗方案——先选择治疗效果较好的药品,再选价位较低的药品,再选一两种价位较低的“主药”,尽量少用“辅药”,特别是价位较高的“辅药”。而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调整,力争以最低医疗消耗,收到最好治疗效果。
  一位30多岁处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来302医院,要求做抗病毒治疗。他曾多次向医生慷慨表示自己有钱,只要医院肯让他做抗病毒治疗,花多少都不在乎。医院著名传染病专家皇甫教授向他解释说:治病必须对症,用药必须科学。患者心情可以理解,但我们只能对症治疗……事后,根据这位患者的病情,医院对症治疗,对方花了不多的医药费用,仍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长春
  事业单位试行年薪制
  本报长春9月25日电 记者江山报道:长春市事业单位今年将试行年薪制。试行单位应具备三个条件:产权明晰,事权职权明确;实行科学、规范的人员选聘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年薪制运行机制,使实行年薪制人员的责任、风险、绩效与得益相统一。年薪制只在对单位经营负有重大责任的核心骨干人员中实行,包括高级管理和经营人员,核心科研和技术人员,以及某些特殊职(岗)位上的员工。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福建
  重奖科研重大贡献者
  本报福州9月25日电 记者赵鹏报道:《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近日出台。办法规定,从10月1日起,福建省将对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突出建树的科研人才设重大贡献奖。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每两年评审一次,每次受奖人数不超过2名,每人奖金额为50万元,其中10万元由获奖者个人用于改善生活条件,另40万元由获奖者自主选题,用作科研经费。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内蒙古
  申报专利可申请资助
  本报呼和浩特9月25日电 记者吴坤胜报道:内蒙古自治区最近出台一项旨在鼓励创新发明、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区内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申报发明专利,其申请费、实质审查费、申请代理费,可向自治区科技厅申请全额资助。为此,自治区科技厅设立了“发明专利费用资助资金”。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甘肃
  成立消费纠纷仲裁庭
  本报兰州9月25日电 记者王方杰报道:甘肃省第一家消费纠纷仲裁庭日前在兰州成立。这家消费纠纷仲裁庭设在甘肃省消费者协会,有14名仲裁员和10名仲裁专家、法律顾问,在开庭的前半年时间内,将对1000元以下的小额消费纠纷实行免费仲裁。有了消费纠纷仲裁庭后,就可免去到法院诉讼的繁琐程序,从而大大节约时间、精力和财力。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9月24日晚,游人如织的山东省济南市泉城广场灯火通明。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国庆节,济南市加大城市“亮化”工程力度,用五彩缤纷的灯光将泉城之夜装扮得璀璨夺目。
  新华社记者 朱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