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装备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然而,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还不高,一些成套装备需大量进口——
装备制造业亟待挺直“腰杆”
  本报记者 原国锋
  今年,从装备制造行业不断传来喜讯:
由鞍钢、一重等单位研制的首套1700毫米热连轧成套设备,全线技术与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基本达到了同类产品国际水平;
今年4月,一重集团成功为镇海炼化总厂研制出21/4C—1Mo—1/4V新材料的加氢反应器,标志着一重已跻身世界加氢反应器制造水平前列;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自主开发的60万千瓦和30万千瓦亚临界参数火电机组和70万千瓦水电机组、10万千瓦级CFB锅炉的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这些成就得益于企业迎难而上的技术创新。
  “母机的母机”更需技术创新
  “如果把制造业称为‘母机’,那么,装备制造业就是‘母机的母机’。‘母机’水平不高,技术含量低,怎么能奢望‘产’出高质量的‘小母机’呢?”中国第一重型企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生富在谈起技术创新对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的影响时,这样生动地概括说。
  装备制造业是基础性产业。随着信息装备技术、新型材料技术和新型生物、环保装备技术的应用,重机产品日渐呈现高技术化特点,高新技术含量已经成为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发达国家之所以特别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因为它在本国工业中的比重、出口、积累、就业、贡献均占前列,更在于它能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促进相关产业技术升级和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提升经济水平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产业。
  当前,国内电力、冶金、石化、煤炭、纺织等工业产业升级对重大技术装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高效、节能、低污染、智能化、柔性化、成套化等特征的装备产品将逐步成为市场主流,“牵手”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的装备产品已成为市场的新宠。因此,靠打“技术牌”重振我国装备制造业雄风,已经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
  机械“巨人”难登高技术平台
  与其他类别的产品相比,装备机械的技术创新难在哪里?首先,装备机械产品自身对技术要求很高。中国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苗立杰告诉记者:“拿一台成套设备来说,它的制成通常要经历设计、研究、生产、加工、装配等诸多工序。每个部件都没有‘产成品’可以模仿,每道工艺都没有‘本本’可以照搬,尤其是碰到比较前沿的基础性技术难题,更需汇集众多‘重量级’技术人才方可解决。可以说,一件成套装备的成功研制就是数项世界级技术难题的破解。所以,成套装备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国经济实力和科研水平的高低。”
  提起重大机械设备,大家可能会想起能把百吨水泥“轻轻一抓就起来”的巨型吊车。这些机械“巨人”的生产启动资金也很“吓人”,而且往往需要很长的生产周期,装备制造企业的资金困难不言而喻。一重副总经理吴生富说,前不久,他们给客户送一台成套设备,因体积庞大又无法拆卸,不能通过收费站。无奈,只好自费拆掉收费站,待通过后再重建,仅这一“额外成本”就是数十万元!资金的短缺极大地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投入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据介绍,我国的重大技术装备的开发和生产水平还不高,每年还需大量进口。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滞后,缺乏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和物质技术手段,许多重要技术还得依赖国外,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高新技术和军转民技术成果产业化水平低。
  成套装备业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企业和有关部门已形成共识:装备制造业要摆脱现状,必须迎难而上。
  合力解困以创新求发展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资金再紧也不能‘委屈’科技投入”,采访中,哈电集团副总经理苗立杰道出了装备制造企业众老总们的心声,“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规模与特点,克服方方面面的困难,加大科技投入,尽快形成与其它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各种中介机构的合作机制,从而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据了解,哈电集团的研发经费已经达到销售收入的3%—5%;全国机械装备行业“巨子”一重集团研发投入更是占到了销售收入的4%—5.1%,为了留住人才,它们在大连建设了技术开发中心,让优秀人才到大连安家落户。
  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的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产品,国家经贸委为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力支持企业建立面向市场的技术中心。目前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达289家,省市认定技术中心超过2000家。同时,在国家重点建设(如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和重大技改工程中,进一步加大了对装备制造企业“国债贴息”、“政府采购”等财政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通过资产重组、合资嫁接、股票上市等多种形式,辅之以相关的金融、税收政策,努力拓宽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扶持研制先进适用的重大技术装备,提高成套设备的集成能力。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政府、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我国的装备制造业“腰杆”就能日渐挺直。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时评

  新时期林业五大历史性转变系列时评之三——
从毁林开荒到退耕还林
天 山
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以来,写下了一部毁林开荒的历史。联合国《2000年全球生态环境展望》指出,人类对林木和耕地的需求,已使全球森林减少了35%,其中30%的森林变成农业用地,难以支撑人类文明的发展。
  中国也不例外。毁林开荒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民以食为天是历代政府制定各种政策的重要基础。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发展,毁林扩张农田的步伐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到目前为止,全国25度以上的坡耕地达9100多万亩。
  包括毁林开荒在内的种种粮食增长措施,使我们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对全人类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但是,我们为此付出的生态代价也是惨重的。由于长江、黄河上中游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毁林开荒,每年输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达20亿吨,其中2/3来自坡耕地。坡耕地开垦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最终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黄河是最初孕育中华民族文明的地方,如今黄河中上游已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的加剧,也使近年来长江流域湖库严重淤积,水患不断。如果继续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治理,长江、黄河就永无宁日。
  退耕还林势在必行。从20世纪最后几年开始,随着粮食问题从根本上的解决,我们有了更多地关注生态问题的可能性。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抓住有利时机,做出了以粮食换生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决策,几千年的毁林开荒的做法将彻底终结。应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
  退耕还林工程,从长远看,是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根本措施,对根治长江、黄河水患具有决定意义;从近期看,又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拉动内需、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深受亿万农民的欢迎。
  这项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工序最复杂、群众参与度最高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目前已经全面启动。按照规划,10年间,全国将有2.2亿亩坡耕地和沙化耕地退耕还林。这项工程完成后,将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4亿亩,防风固沙控制面积4亿亩,年均减少输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2.6亿吨。它必将开创从国土生态安全出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新纪元。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农村税费改革问答(六)
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哪些初步成效?
  2000年以来,安徽等地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地方,按照中央的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这是顺利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最重要的组织保证。安徽等地均成立了以省委书记、省长为正副组长的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全省从上到下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全责的领导机构,抽调精干人员集中办公,具体指导,制定方案,认真实施,确保了税费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是走群众路线,把政策交给基层和群众。这是顺利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安徽省制定了详细的宣传计划,大力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宣传,向全省近1300万农户印发了《致全省广大农民群众的一封信》,在35万个村和村民组张贴了《关于开展农村税费改革的通告》,对基层干部进行了分级分批培训,使改革政策家喻户晓。这对干部群众正确地理解和执行政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是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政策。税费改革是一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各地的情况也千差万别。改革政策是否符合实际,改革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怎么解决,都要在实践中检验和探索。安徽等地针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制定了相关配套文件。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对改革全过程的跟踪研究,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才能保证税费改革健康发展。
  四是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搞好配套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是对农村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必须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不能孤立地进行。试点地区在确保减轻农民负担这一首要目标的同时,通过精兵简政、调整支出结构、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基本保证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同时,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等配套改革,保证了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
  进行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向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继实行土地改革、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之后农村的又一次重大改革。自2000年以来,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进行改革试点工作,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一是有效地遏制了农村“三乱”,明显减轻了农民负担。从试点地区的情况看,农民负担减幅一般都在25%以上,得到了农民的衷心拥护。二是积极探索了农村义务教育和乡村两级运转必要经费的解决办法。安徽、江苏等试点地区通过精简机构、并乡并村等配套措施,以及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上级给予转移支付补助等办法,基本解决了乡村财力缺口的问题,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学校公用经费和危房改造投入、乡镇五项事业费、村级三项费用的经费保障渠道。三是初步规范了农村税费征管,减少了乡村干部因催粮催款与农民群众直接发生矛盾摩擦,改善了干群关系。四是促进和带动农村改革和农村工作。乡镇机构改革、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县乡财政体制的完善等各项农村改革相继启动,有的地方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