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科技)
专栏:科技杂谈

  科学探险无穷期
  斯壮
  斯瓦尔巴德群岛,第一位到达过北极点和南极点的探险英雄阿蒙森的塑像前,我们驻足。74年前,为了寻找在飞艇失事中遇难的同伴,他只身赴险,消失在眼前这片风雪无边的旷野中。
  阿蒙森生活在一个科学探险史上继往开来的时代,在他之前,哥伦布、麦哲伦孤帆远航,终于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达尔文、华莱士环球探险,孕育出生命起源与进化的伟大科学构想;在他之后,人们探索的目光越过两极,投向月球,投向火星,投向更加深远的科学疆界。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向极限挑战,是科学探险永恒的动力。跨入21世纪,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们所了解的一切,还只是客观世界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生命从哪里来?宇宙究竟如何演化?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不会持续?人类的智力能否应对机器的挑战?未知领域上空的黑暗一如既往,科学探险无穷期。
  就像360年前伽利略临终前所说的那样,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科学探险所承受的风险是巨大的,有时甚至要以生命为代价。从珠穆朗玛峰冰雪下登山勇士的忠骨,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遇难科学家的精魂;从放射性元素射线下日渐枯萎的生命,到“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火光中飘落的太息,科学前进的道路上潜藏着太多的凶险,即使是在21世纪条件大大改善的极地科学考察中,孤独、严寒、体能的极大消耗和各种对生命的威胁仍然时时伴随在科考队员的左右。然而勇者不言放弃,科学探险正因为有了这永不回头的精神而愈发壮美和崇高。
  但科学探险的本质是科学而不是冒险,“不怕苦,不怕死”决不是探险精神的全部,尊重科学规律,尽可能减少盲目、降低风险是科学探险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科学敬重智慧的勇士,探险不欣赏卤莽的英雄。
  从地理大发现的5个世纪以来,人类探险的动机与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说那时的科学探险有不少是殖民者掠夺财富的副产品,那么今天的科学探险则更多的是要为人类的未来开辟道路。“征服”不再是探险者们引以为豪的字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探险最终的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讲,科学探险渗透着先进的文化理念,引导着人类前进的方向。
  “在太空里飞来飞去的不是天使和上帝,而是我们自己。”第一个飞上星空的地球人加加林深有感触。“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不是人们已有的财富和宝藏,而是我们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动力还有多少。”北极科考的征程中,我们更坚信这一点。


第10版(科技)
专栏:

  叩访极地沉睡的冰原
  ——北极科学探险考察剪影
  迎着夏日不落的阳光,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队一行33人,于7月27日来到北冰洋上的斯瓦尔巴德群岛。
  这是一片漂浮的陆地。10亿年前,它还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亚热带地区,现在却已游到北纬74度—81度的洋面,而且还在不断北移。两万年前,它的表面还被覆着上千米厚的冰层,如今,它峥嵘尽显,层层叠叠的岩石构造成为研究地球的最好历史教科书。
  大西洋暖流从这里经过,使斯瓦尔巴德比同纬度的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高出约10摄氏度。夏天的岛上,野花竞放,到处是成群的鸟类和悠游的驯鹿,与青藏高原颇有几分相似。
  科考队来到这里,正是要将这里的生态环境与青藏高原进行对比。16位科学家分成大气、地质、植物、冰川4个小组,钻岩心,采标本,取雪样,测风速,忙得不亦乐乎,1个多月的时间显得太短暂。
  “但不管怎样,我们来了。”科考队队长高登义说,“中国是斯瓦尔巴德条约的签约国,在这里拥有诸多权益,我们理应取得与其地位相适应的科研成果;地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对北极这一敏感地区的研究,也许能为我们解开许多科学疑团提供一把很好的钥匙。”(附图片)


第10版(科技)
专栏:

  中国!中国!
  “朗伊尔宾来了中国科学家!”科考队驻地上空鲜艳的五星红旗成了斯瓦尔巴德这个夏天最亮的焦点(上图)。
  在邮局,在UNIS大学,在冰雪覆盖的荒原上,所有擦肩而过的人都向这群衣服上缝着五星红旗的中国人投来友好的目光。当地的饭店张罗着举办“中国之夜”活动,教堂的板壁上也出现了介绍中国的专栏(下图)。
  来,都来跟五星红旗合个影,大家纷纷把相机交给热心的摄影师,差点把他的脖子都吊弯了(中图)。


第10版(科技)
专栏:

虽苦犹乐
  科考之苦,自不待言。北极的夏季,一天24小时阳光普照,给“没日没夜”工作的科学家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寒风冷雨中,他们上冰川,下冰湖,饿了咽一把干粮,渴了喝一捧冰水(上右图),有时候为了选一个合适的观测点就要奔波上好几天。艰难的路程,把他们衬着钢板的“铁鞋”都磨破了(右图)。
  比苦更多的是乐。用科学家的话说:“苦是浅层次的,乐才是深层次的。”一天负重往返数十公里,只要能把数据取到,再累也觉着舒坦(下图),别看已是年近六旬,在8米高的杆子上攀上爬下(上左图),步履还轻快着呢。而每天回到驻地,在台灯下盘点一天的收获,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左图)。


第10版(科技)
专栏:

  科学家也讲“一专多能”
  一群燕鸥飞过,一片“嘁哩咔嚓”。手端相机摆开一字长蛇阵的不是记者,而是科学家(上图)。现代科技不仅要求他们在本专业内造诣精深,也要求他们视野开阔,触类旁通。摄影、开车、射击还只是“小技”,广交四海朋友、开拓国际资源那才是“雄才”。刚刚从挪威科学家的实验室里走出来,“外交家”高登义队长又登上了波兰来的科学考察船(左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