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6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坚持与时俱进 实践“三个代表”
李哲
日前,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中共北京市房山区委联合召开“学习实践“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理论研讨会。
与会者一致认为,江泽民同志的“五·三一”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这个讲话对于更好地团结和动员全党为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和“五·三一”讲话,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是当前全党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广大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与会者认为,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八十多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理论创新成果运用于社会实践,取得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这既是一条宝贵经验,也是一项重要原则。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学以致用,努力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实践中去,扎扎实实地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第9版(理论)
专栏:

  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陈崎嵘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前进方向和重要任务
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三个代表”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最新成果,是总结我们党全部经验包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看,“三个代表”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内在的发展要求,也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华,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文化建设的方向规定了文化建设的性质。把“三个代表”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统领”,就指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既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吸纳世界上的一切文明成果;既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又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和现代特质;既包含了当代科学和文化的最新成就,又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概括地说,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科学品格、大众导向和人文精神。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着重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我们要弘扬的民族精神,就是江泽民同志概括阐述的: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目的是使我们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魄力和实践勇气;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使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衡量标尺和工作思路用
“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体现“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建设者和实践主体;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在文化建设中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保护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评判和衡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效的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
  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文化的特有形态和有效途径为人民群众服务,即通过文化知识教育和科技知识普及等方式,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精神激励和舆论引导等,营造良好的氛围,保证经济社会沿着公平、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源源不断地创造精神文化产品,为社会大众提供精神资源,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联系党的历史经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吴珺
最近,中共党史学会、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学习时报》社联合在京召开学术研讨会,联系党的历史,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根本要求和历史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与会者回顾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特别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深感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成熟,眼光远大,锐意进取,成绩卓著,不愧为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创造新辉煌的坚强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党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三个代表”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理论武器。
与会者一致认为,江泽民同志关于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科学论断,非常重要,非常深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学习党的历史,可以加深对这一科学论断的认识,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党史工作者要通过党史的研究和宣传,为学习、宣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优化环境 加快发展
  毛超峰
  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思想解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行政水平的具体体现。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生产力发展,增强经济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来看,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而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资源主要向经济发展环境好的国家和地区集聚。因此,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已成为各国吸引人才、资本,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经济发展环境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硬环境,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另一类是软环境,主要体现在为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政策、法制、服务等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从目前情况看,经济发展环境特别是软环境的不足,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障碍。比如,在政府职能上,我们仍然存在着职能交叉重叠、行政审批事项过多、审批程序不规范、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在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打击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地方保护主义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建章立制,加快解决存在的问题,努力创造出更好更优的发展环境。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经济发展环境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长期以来,有些职能部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执法行为不规范,甚至执法违法,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四乱”不绝,不仅增加了企业和群众的负担,影响了经济发展效率和效益,而且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注意倾听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从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站在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加大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的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应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在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过程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目前,政企不分、政府职责不清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应大力精简机构,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各级政府应把主要职能转到公共服务、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上来,把资源配置职能交给市场,把生产经营权交给企业,给生产经营者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二是打击假冒伪劣、欺行霸市等非法行为,严查“四乱”,树立良好的信用道德观念,创造规范、有序、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抓紧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增加政策的透明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创造统一稳定的政策环境;四是以推进依法行政为核心,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体系,把改善投资环境纳入法制化轨道,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社会秩序稳定,创造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六是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树立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观念,营造开放、文明、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和团结鼓劲的舆论环境。


第9版(理论)
专栏: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推动改革与建设实践

  把再造秀美山川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行动
  ——写在江泽民同志发出“再造秀美山川”号召5周年之际
  周生贤
  主要观点
  ●再造秀美山川,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体现了中华民族长远的根本利益。
  ●正确认识落后的林业生产力与社会对林业的需求特别是生态需求的矛盾,把林业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考察,以实施六大工程为重点,在再造秀美山川的过程中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
  ●实现山川秀美,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由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由无偿使用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生态效益转变、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
  今年8月5日是江泽民同志发出“再造秀美山川”号召5周年。生态问题是我国严重的问题之一。再造秀美山川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和有效途径。
  再造秀美山川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江泽民同志指出:“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森林所维护的良好生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山川秀美的标志。失去森林,人类将失去生存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建设的意义绝不亚于经济建设。以牺牲生态换取经济增长,不是创造财富,而是制造灾难,危害程度不亚于战争和自然灾害。不重视生态建设,经济繁荣只能是暂时的,生态的破坏最终将严重阻碍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程表明,再造秀美山川,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森林兴则文明兴,森林衰则文明衰。进入21世纪,人类已逐渐从长期对自然的索取、破坏而遭受的惩罚中觉醒,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悠久、灿烂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能否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再造秀美山川,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沙灾、旱灾、水灾已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心腹之患,对我国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危害。为改善中华民族的生存条件,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大搞造林种草,增加植被,涵养水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问题,不然就永远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境地。”“我们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通过植树造林解决两大心腹之患。一是解决长江、黄河上游植被稀少,泥沙俱下,给我们国家带来的巨大水患。二是加大沙漠化的治理力度,实现人进沙退而不是沙进人退。”再造秀美山川,是治理沙灾、旱灾、水灾的根本措施,不仅涉及眼前利益,还涉及长远利益,不仅涉及生活问题,还涉及生存问题,不仅涉及当代,还涉及子孙后代。再造秀美山川,治理心腹之患,维护生态安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长远的根本利益。
  再造秀美山川迫切需要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全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7亿亩,居世界首位,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26%。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林业长期投入不足,又面对人口和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巨大压力,林业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着再造秀美山川的进程。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低下、分布不均。我国森林面积、蓄积人均占有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和1/8。有的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由于森林植被稀少,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二是人口和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压力非常大。今后50年我国森林资源消耗量至少需要185亿立方米,为我国现有森林总量的1.6倍。三是林业投入长期不足,税费过重。从1950年至1998年,林业基本建设营林投资147.10亿元,年均仅为3亿元。而且林业税费沉重,有的地方上缴税费占到销价的78%。四是林业改革滞后,体制、机制不顺,结构性矛盾突出。林业所有制结构单一,生产力发展的潜能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林业生产力布局不合理,建设目的和重点不够明确。林种结构不合理,中幼龄林面积占71.2%,可采资源面积不足森林总面积的10%。五是对森林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边治理边破坏。有些地方还在以牺牲森林资源来换取经济增长,造成生态恶化。这些问题,与再造秀美山川、落实“三个代表”要求极不适应。
  总结经验教训,可以得到三个启示:第一,落后的林业生产力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生态需求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现阶段林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再造秀美山川必须从我国林业的这一最大实际出发,围绕解决林业的主要矛盾来想办法。第二,要把林业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考察。从经济社会来考察林业,有三个明显的变化:首先,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过去是以木材生产为中心来组织安排林业工作,现在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林业以重要的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的地位。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再造秀美山川成为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其次,消费层次发生了变化。社会消费层次正在由过去以生存消费为主向发展消费、享受消费转变,再造秀美山川、提高生态质量成为人们的强烈愿望。再次,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变化。林业必须根据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推进分类经营改革,将我国的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公益林属于公共工程建设,应当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商品林应当进入市场。这三大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林业性质和定位的变化,林业正在由主要是一项产业转向主要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林业部门正从专业经济部门转为监督执法部门。第三,要把林业放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来考察。再造秀美山川,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总结、提高、积累、创新的过程。
  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今后5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要提高到26%以上,需净增森林面积13.6亿亩。由于要弥补100多亿立方米的资源消耗,新成林面积至少要达到31.9亿亩。按照原有的速度,实现再造秀美山川的目标至少需要140年。因此,必须根据新情况,明确新的思路,构造新的林业生产力布局,采取新的发展策略,制定新政策,寻求新发展。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论证,国家林业局将原有的17个林业工程项目整合重组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提出了“十五”期间和今后10年再造秀美山川的总体思路:以实施六大工程为重点,带动林业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再造秀美山川的宏伟战略目标。六大工程包括: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这六大工程规划范围覆盖了全国97%以上的县,造林任务超过11亿亩,工程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再造秀美山川必须推进林业五大历史性转变
  为顺利推进六大工程,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生态面貌,必须大力推进我国林业实现五大历史性转变。
  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这是带有根本性和主导性的转变,实质是林业性质、定位的转变。过去,再造秀美山川的进程之所以受到制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把林业定位为一项以提供木材为主的基础产业,造成体制、机制不顺,林业布局、结构不合理,政策措施不适应。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冲破旧的思想和体制的障碍,挣脱旧框框的束缚,建立适合林业性质、定位转变的新的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运转机制和政策体系。六大工程中,有五项是生态建设工程,一项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兼有生态功能的产业基础工程。可见,推进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是再造秀美山川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林业部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关键。
  由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这是林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天然林在维系生态平衡、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其生态价值难以估量,也是人工林无法比拟的,必须严格保护。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对人工林实行集约经营,定向培育,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林业用地产出较多的木材,必须加快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靠天然林提供木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快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尽快实现由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对解决木材供需矛盾、再造秀美山川具有关键意义。
  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以来,写下了一部毁林开荒的历史。人类对耕地的需求,已使全球30%的森林变成农业用地。但毁林开荒在解决了粮食问题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长江、黄河上中游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毁林开荒,每年输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达20亿吨。如果继续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治理,长江、黄河就永无宁日,再造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就不可能实现。退耕还林工程的启动,结束了我国几千年毁林开荒的历史,开始了从毁林开荒到退耕还林、从以粮为纲到以粮食换森林的重大转变。推进这一转变,必将开启再造秀美山川的新纪元。
  由无偿使用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生态效益转变。这是再造秀美山川在政策上的重大突破。森林生态效益具有巨大的外部性。如果具有外部效益的事业在经营中得不到补偿,就难以吸引人们从事这项事业。因此,应当采取必要的补偿措施,鼓励生产要素向林业流动。许多国家对林业都实行扶持政策,并对森林的生态效益实行补偿。长期以来,我国只重视森林的木材价值,而对森林的生态效益无偿使用,严重影响了再造秀美山川的进程。从2001年开始,国家财政投入10亿元在11个省进行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规模涉及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2亿亩。这一政策的转变,标志着我国结束了长期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历史,开始进入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新阶段。继续推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全面建立,形成再造秀美山川的良性运转机制,是再造秀美山川的必由之路。
  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这是实施六大工程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以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为主的全社会办林业不断发展,对再造秀美山川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林业发展仍然还停留在发展国有林、集体林和落实公民履行植树义务上,没有充分利用利益原则、政策机制吸引全社会的力量投入林业建设。在新时期再造秀美山川,要围绕全社会办林业,在广度上拓展,在深度上推进,在内涵上丰富,真正实现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要求各级政府承担起再造秀美山川的历史责任;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大力提高尽责率;充分发挥军队、共青团、妇联、工会及一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作用;有效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让群众在林业建设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释放出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能量,为再造秀美山川提供不竭的动力;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投入林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向林业流动和聚集。通过这些措施,开创全社会办林业的新局面,加快再造秀美山川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实现先进性和优越性的有机结合
金锵
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永葆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充分发挥这一优越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这一新的理论概括,为我们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机结合起来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
  党的先进性是同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民愿望和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永葆先进性,需要永远追求、不懈奋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党的全部经验,立足现实,放眼世界,面向未来,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进文化的前进,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是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江泽民同志强调: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这从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深刻的科学内涵,提出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进一步回答和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党的先进性、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是必然的。但切不可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历史进程看,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制度只有80多年,我国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要对已有几百年发展历史的资本主义取得比较优势,就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加强自己的物质基础、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使生产力更快更好地发展,思想文化更加繁荣进步,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幸福。归根到底,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才能最终代替资本主义。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紧密联系、相得益彰的过程。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取决于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只有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调整完善生产关系、根据经济基础的发展自觉地改革和完善上层建筑中不相适应部分的问题,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在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充满生机和活力,显示出优越性。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又要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检验和体现。党的领导成果应当表现在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从而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上。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统一于“三个代表”要求,贯穿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执政之基强盛执政之果,又以执政之果巩固执政之基。而先进性和优越性,都要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