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专页)
专栏:发展特色 争创优势

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访福建省南安市市长陈贻萍
本报记者 宣宇才
“要让南安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机遇和挑战中拼出一片新天地,我们就必须不遗余力地把‘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贯穿于努力提高南安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全过程。”福建省南安市市长陈贻萍满怀激情地对记者说道。
8月中旬的一天,福建省南安市市长陈贻萍与记者促膝长谈。江总书记“5·31”讲话发表后,他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打通三大战略通道”发展战略,结合泉州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增强后劲、科教推动、城镇建设、民生宽裕、环境优化”五大工程,对县域经济特点和南安的市情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随着话题的深入,陈贻萍市长向记者系统介绍了如何迅速提升南安市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10个独到见解——
狠抓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主题——加快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不同,却面临相同的五年过渡期时间表。谁先鼓足后劲加快发展,谁就能加快缩短适应期,在区域经济竞争中率先赢得主动权
陈贻萍说,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南安无疑是大大地发展了;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南安的发展不是快了而是慢了。南安再不加快发展,就将在你追我赶的区域经济竞争中落后、被动。
加快发展是南安现阶段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定位,是贯穿各项工作的主旋律。只有加快发展,我们才能壮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才能逐步缩短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才能乘发展之势解决好前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也才能实实在在地通过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把“三个代表”要求落到实处。
突出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核心——结构调整。区域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产业发展后劲的较量,所以必须立足于县级实际状况,通过有所为的主动调整来提升产业结构的档次
陈贻萍说,从现状看,南安市产业结构存在几个问题:农业基础脆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面临较大的冲击;工业发展粗放,总量不大,实力不强,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的后劲不足;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民群众的需要不相适应。
针对上述问题,南安市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着眼于“长”但不急于“长”,也就是说我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要放眼未来,对三次产业及其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一定要有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全球化”的观念和“接轨”构想,这对南安今后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二是致力于“短”,更要致力于“实”,从南安的现实生产力水平出发,十分重视近期的经济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点,致力于发展有市场前景、经过努力能够做好的产业。目前,轻纺鞋服、电子机械、石油化工、食品饮料、纸制品和家私装潢等六个重点行业在南安市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应该作为今后的主导产业。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着力增强南安农业的比较优势。第三产业的发展,要通过推进城镇化,加快工业进园、商业进场、住宅进区、人口进城(镇)来拉动繁荣。
主攻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点——工业立市。工业立市,既是过去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更是今后缩短与先进地区发展差距的重点,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根本
陈贻萍介绍说,南安现有大企业少,中小企业多,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以加快企业发展为重心,通过抓大、扶小、促中间来推进工业立市。
抓大,就是要针对南安缺乏有块头、叫得响的龙头企业的问题,积极发展一批产值上规模、税收上档次的大企业、大项目,催赶这些企业上“高速公路”,发挥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扶小,就是要正视现有众多企业规模小、新办企业投资额少的现实,重视对小企业、小项目的扶持引导,这项工作对一部分经济基础薄弱、引资条件不足的乡镇来说尤其要认真下功夫做好。
促中间,就是要引导和帮助现有各类有条件、有潜力的企业加快规模扩张,跻身上档次企业行列。
他说,在抓大、扶小、促中间的同时,要善于借势借力加快南安工业经济发展。继续大力发挥“一侨一军”的招商引资优势,把眼睛盯在海外侨亲和全国各地南安籍成功的供销人员身上,扩大以情招商实效,借助他们的实力推动南安发展。用好“产业基础”优势,主动向华人范围外的大企业、大财团招商,力争在引进一些重大的外资项目上有实质性的突破。用好“对台”优势,做好产业的对接引进工作,争取在发展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上有新突破。
精心再造“产业载体”优势,对现有区位条件好、基础扎实的工业园区进行整合,提升档次并做好招商引资和企业入驻工作,吸引境内外的资金、信息、市场、人才和先进管理方式等各种生产要素,加快形成区域经济布局的规模效应。
增强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后劲——科教兴市。经济综合实力的竞争,其背后是科教的竞争,需要把科教兴市战略和工业立市构想紧密联系起来
陈贻萍说,科教兴市与工业立市相结合的目标在于,不但要努力争取发展高科技产业,而且要围绕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引进各类先进适用技术。科教兴市与工业立市相结合的关键在于,必须把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与实质性项目开发,特别是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结合起来,让科技成果转化为一批又一批的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科教兴市与工业立市相结合的活力在于,把主导力量由政府行为转向企业,积极引导、刺激、奖励企业强化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科教兴市与工业立市相结合的攻坚点在于,吸引人才,广罗人才。
加快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进程——经营城市。工业化造就城市化,城市化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经营城市的目的在于推进城市化进程
陈贻萍认为,经营城市,必须注重和培育“牌气”、“景气”、“人气”、“财气”、“活气”。“五气”齐俱,经营城市就经营到了点子上。
培育“牌气”,就是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着力塑造南安作为千年古郡、侨乡新城的独特风采,使南安的城市面貌成为展示南安综合实力和发展活力的一张“金字招牌”。
培育“景气”,就是要大力提高城市品位,依托有山有水的自然条件,在规划布局、景观设计、城市风貌等方面着力突出南安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处处给人一种美在南安的感觉。
培育“人气”,就是要改造旧城区,扩张城市空间容量,发展社区服务行业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聚集能力,扩张城市人口量和流动量,成为人们乐于商、乐于住、乐于游的“宝地”。
培育“财气”,就是要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通过加快城市建设拉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改善城市的软、硬投资环境,促进生产要素和产业的聚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生财点。
培育“活气”,就是要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各种资本进行整合、盘活,通过资本化运作为城市建设提供发展资金,使城市建设步入自我融资和再投入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的滚动发展。
实施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保障——生态建设。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没有质量的短视行为。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把生态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工程
陈贻萍认为,从南安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治理环境的关系,应当治建并举,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壮大规模经济与治理工业污染相结合。实行产业准入限制,从新办企业的投资规模上抬高重污染行业特别是石材业的投资门槛。加快石材集控区、电镀集控区、冶炼集控区建设,分行业集中发展,集中治理。二是完善市政配套设施与治理城乡生活污染源相结合,积极探索以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的方式,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适应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的趋势,逐步完善各类市政配套设施,提高生活污染源的处理能力。三是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积极实施水土治理与农林果综合开发一揽子思路,既保护环境,又发展好经济。
巩固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农业稳市。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生产粗放、经营分散、基础脆弱的农业,将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陈贻萍说,推进农业产业化,首先要做大“特色”,立足水果、花卉、水产品、食用菌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着力抓好名优特新品种培育、技术推广、基地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环节,推动农业基地建设上规模、上档次,带动形成农产品的区域化、特色化和规模化生产。
第二要做宽农产品销售市场,发挥专业批发市场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继续搞好泉州花卉城和官桥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建设,加快规划建设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
第三要做长农业产业链,使农民更多地参与产业链中的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经营活动,实现较大幅度增收。
构建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桥梁——商贸活市。主动与国内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商贸合作往来,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陈贻萍认为,推进商贸活市,南安市要注意发挥两个优势:一个是发挥市场建设较成规模、成气候的优势,继续加强市场、产业、基地的良性互动,不但要通过市场建设和多种特色经贸展洽活动打响我市产业名气,还要通过市场展洽活动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另一个是继续大力发挥“一侨一军”的优势,用足用活海外侨胞多、台胞血缘多、三资企业多、驻全国各地供销人员多等联系国内外的独特优势,拓展南安连结国内外两大市场的通道,千方百计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吸引进来,抢占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市场份额,拉动本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夯实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石——诚信守诺。政府要带头诚信施政,诚信守诺是政府施政的基本准则
谈到这里,陈贻萍神情凝重。他说,政府向社会、群众和投资者作承诺时一定要慎重,依法办事,绝不可信口开河。一经作出明确承诺,就要坚决兑现,绝不能开空头支票。解决政令失信问题,要尽最大努力保持前后政策的一致性和衔接性,不能搞一任领导一套政策,更不能新官不理旧账。政府承诺和责任要像传递接力棒那样,一任一任、一项一项接手下去。在干部队伍中提倡只做不说或做后再说,绝不能未做先说、没做乱说。同时,我们要引导企业将诚信经营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褒扬诚信典型、营造诚信风气,使重信、守信成为社会、企业和群众的自觉行为。
加强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保证——组织建设。竞争强弱,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市(县)、镇、村三级领导班子要坚强有力,能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陈贻萍最后对记者说,市(县)镇两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与时俱进,让市(县)、乡镇、村三级联动。领导干部要树立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甘当人梯、廉洁高效的形象。镇级干部中要培育和倡导能上能下的“电梯”精神,耐住压力、勇往直前的“轮胎”精神,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蜜蜂精神。村级班子建设不拘一格选人才,大胆让先富起来的经济能人进入村级班子,善于用他们解放思想的经济头脑、敢拼敢闯的创业精神、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和敬业奉献的社会责任去影响、引导和带领广大群众一道走上发家致富之路。
目前,用好省委出台的干部保护机制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呵护好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创业劲头,对那些在开拓创新道路上不贪不占、敢于解放思想而出现某些失误的人和事,要看本质与主流,从而坚定敢拼敢赢的信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