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拨动历史的转盘》新评古人
  曾纪鑫创作、巴蜀书社出版的大文化散文集《拨动历史的转盘》从“改变历史”的角度,选取了古代社会在历史转折关头对中国哲学、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十一位典型代表人物,将他们置放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与广阔的历史空间,以西来的启蒙思想为参照,用现代人的全新意识,进行研究、描述与反思。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张一弓《远去的驿站》出版
  《远去的驿站》是张一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从一个孩童的经历和视角,写出了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我”的大舅、父亲以及姨夫为核心的三个家族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书中有四十多个人物相继出场,没有太复杂的关系,也没有过多缠绵的感情纠葛,只是在大舅的冲动中,在父亲的执著中,在姨夫的坚持中,面对敌人,面对情人,面对手足而产生的诸多心灵上的撞击。作者把人物思想、情感的冲突,心灵的对话描绘得生动感人。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表现大舅、父亲、姨夫这些核心人物的同时,并没有轻慢别的人物,无论是爷爷还是奶奶,或者是那个收容所里的孤儿,都得到了很细致的刻画,显示了作者收放自如的功力。《远去的驿站》有强烈文学性的同时,又带有一定的纪实性。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到山上挣钱去》讲投资
  日本经济学博士村上龙有广博的投资知识和长期的实战经验,在他所著《到山上挣钱去》一书中,介绍了投资的重要观念。这本大众经济读物由青岛出版社买进日本的版权独家推出。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中华沃土上薪火的传承
——《中国文化史》的学术观照
李国强
华夏大地上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宝库形成一个幅员辽阔的文化圈。这个文化圈中最初的点点星火传承至今已凝聚成中华民族的烈烈火焰。面临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趋势,中华民族要保持自己的鲜明特色,并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中共同发展,探讨中国文化传统和时代创新能力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日前,山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张维青、高毅清合著的《中国文化史》(一至四卷),便是立足当代对中华民族久远传承的文明历史所做的全面阐述。
  两位作者认真研究和吸取了国内外文化史学家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从当前现实文化语境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给予了梳理。在考察各个历史朝代所创造的文化景观时注意研究整个民族的文化心态,使文化的总体面貌形成与文化的本质规律相应昭示,进而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历程和所创造的文化成果做了透辟的论述,使人看到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地理、生态、人种、劳动、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充分探求导致某种文化事象的多重因素,即在描写某个历史事件时全面考虑各种各样、类型众多、看似无关的原因,这就摆脱了庸俗因果律的困扰而避免了简单化的处理,使人看到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作者在肯定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的强大动力时,也不否定英雄人物所创造的丰功伟绩,正是这样的文化主流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主导方向,适应了人的更高生存需求和促动了人的更高生活理想,使人看到原始火种的不熄和现代社会的薪传。
  中华大地上燃烧着不尽的薪火,这种薪火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该书的作者牢牢把握这一文化传承,将历史与逻辑结合起来,在对中国文化历程进行纵向构述的同时,也注重各种文化现象之间的横向内在关联。纵横交织,时空融会,形成严谨的网络式的叙述体例,这就使读者既能把握中国文化的宏观概貌,也能感受到各个领域的文化成果。全书富有诗意的文字表述与哲理性的论析传达出一种东方文化的意蕴。该书引用资料丰富翔实,广搜博取,尤其是精选出的近千幅插图,不仅加强了论证的说服力,而且给人以视觉美感的享受。总之,此书为近年来不多见的学术力作,它以薪传之火察照中西,考古求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书里书外

  读书需要雅量
  赵畅
  读书需要雅量。缺失雅量的人,终究是不能读书的,至少是读不好书的。
  书海浩荡,百货皆有。入之,则可沉浸历史河床,漂游未来世界,碰逢稀奇古怪的风土人情,谛听扑朔迷离的悲喜故事。
  对读书人言之,有些问题,在你或许已经思考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可就是理不出头绪,百思不得其解。然而,有一天,你读书时,书本却告诉了你一点即破的办法,一个简单而又简单的答案,终令你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此时此刻,你不必自惭形秽,亦不须嫉妒于人。要知道,这看似简单的答案,在人家或许也是一辈子的探索。你要获得这种顿悟和灵感,别无他法,唯一的途径就是必须眼睛向下,涵养“读书以外”的功夫,借此来拓宽思想的视域,寻找感情的爆发点,提炼灵动的感悟力。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书本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尘世中最本质的部分,其中既有对真善美的歌颂,也有对假恶丑的鞭笞。读书时,特别是对后者,我们不妨做“对号入座”式的阅读。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要么就是圣人,否则,谁身上没有一点私心杂念?谁没有欠缺和过错?经过暴风骤雨般的洗礼,羞愧难言,忽有良心发现,脱胎换骨,获得新生,不就是我们读书的宗旨吗?而支撑这种决心和觉悟的,除了是雅量,又能是什么呢?
  头脑长在每个人肩上,且由于脾性、修养、阅历的不同,作者与读者观点相左的事,自是经常发生的。作者的观点对错与否,你不必忙着下结论,更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作者总归有作者的理由,你不妨耐着性子先把书看完,或许作者能够自圆其说,其观点是成立的。果真若此,便是帮你纠正了你起初时的偏见,终令你有了意外的收获。假若确乎有失偏颇,你亦可与作者一起作心平气和的对话、讨论。
  要知道,当我们步入书的烟海,面对着闪耀智慧的思想、丰富深邃的知识时,很容易在书山中迷路,以至失去自我。或许有人会说,跟随人后,成为人家的“传声筒”的做法,就是尊重作者的表现,此言谬矣。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作者,真正的雅量,便是要“钻进去”并“跳出来”。“钻进去”,就是要有所肯定,有所怀疑,并在怀疑中发现;“跳出来”,就是要带着创新的成果回到现实的坚实大地。诠释雅量,当以俞平伯先生倡导的“三不”原则为最高境界,即“不苟同”,对别人的见解不轻易附和;“不固执”,不固执己见,一切服从真理;“不苛求”,对不同的观点要宽容。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编辑荐书

  《巨变》
欧文·拉兹洛著
杜默译
中信出版社出版
如果人类继续追随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走下去,世界人口和消费增长的曲线同全球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下降的曲线迟早要交汇,从而引发全球性生态灾难。我们怎么办?看看全球问题专家拉兹洛的回答。
(附图片)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编辑荐书

  《欧洲在发酵》
比尔·布赖森著
彭倩文译
海天出版社出版
从瑞典的北极圈、奥斯陆、巴黎、罗马……一路走来,布赖森经历的欧洲之旅是一种同时混杂了迷惑、些许不安与极端刺激的特殊经验。他的游记别具一格,极有趣味。
(附图片)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理解与对话
  ——《走进马克思》简评
  石诚
  孙伯暐、张一兵合著的《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新的理论成果。
  作者指出,提出“走进马克思”,并不是要标新立异地用几个新的范畴替代已有的范畴,用一个新的结构去替代已有的结构,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体系来,达到取悦当世的目的。事实上,当前理论运动反映的正是马克思主义在经历一个多世纪的胜利与挫折、发展与停滞、碰撞与较量之后所面临的深层要求:马克思主义如何运用于当代?什么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回答这些问题,首要的必须理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经典作家论证的问题和由经典作家开始的一百五十年来的理论运动和实践,凸现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恢复被排除在各种传统的和流行的偏见之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实质。由此,本书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分析原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富有开创性的研究。
  本书两位作者充分占有第一手文献资料,历史地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尤其是,本书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第二版(MEGA2),针对理论界所谓的“两个马克思”的争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作者指出,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关怀并未因实证的经济学和历史学研究而消泯,相反,正是由于这种研究,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关怀以及相应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才真正摆脱了价值悬设的虚幻,回归到真实的社会历史过程中。诚如马克思本人所言:并没有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相反,无产阶级的解放只有当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和政治状况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因此,并不存在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与科学主义的马克思的“断裂”问题;从青年马克思的哲学人本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再到晚年的《资本论》手稿,只是反映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方法论的变化,即从历史唯心主义到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再到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其中凸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的、具体的方法论功能。
  本书以专题的形式,阐述和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众所周知,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解释框架(哲学教科书)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的认真研究,主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体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书立足于历史的变化,试图以对影响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基本概念(实践、历史和社会)的梳理,阐述和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在这种阐述和展开过程中,本书重点分析和批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实践本体论”、“类哲学”等解释思潮。
  作者聚焦马克思的科学认识论,系统地探讨了若干有代表性的西方思想家的相关理论和观点。依照作者的看法,在现代西方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中,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很早就和实际的工人运动和共产党人的政治活动不相关涉了。他们既是现代资本主义超现实的批判者,又始终站在社会主义的对立面论长道短。他们鄙薄经济斗争,远离政治实践,唯一感兴趣的是把现实的社会历史问题蒸发为思辨的抽象的哲学体系,用还原、体验、领悟、澄明、释义、祛魅、解构等现代魔术来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认识论,用实存、本真等形而上学行话代替对现存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趋势的辩证把握。但是,一旦脱离了对社会经济状况的科学分析和对现实政治实践的直接参与,哲学就只能在纯思维、纯逻辑、纯意识、纯直观甚至不可言说的纯情绪中寻找自己的出发点和生存基础。这不仅回落到马克思以前旧哲学的那种形而上状态,而且从现代哲学发展的特点来看更增加了烦琐性、隐喻性和不可通译性。
  在上述分析和对话的基础上,着眼于全球化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实,论证了社会主义的当代生命力。在当代,性质含糊的全球化话语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主流和非主流思潮广泛使用的解释资本主义的理论范式,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已经终结的论调在一定程度上被一些人传播。然而作者指出,问题在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印证的恰恰是马克思所着重分析和批判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的世界历史化,是“抽象”的物(资本)统治现实的个人的普遍化。马克思说:资本家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事实上,与“终结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未来的社会主义”正激发着不同政治团体和不同立场的学者的共同兴趣,在全球学术活动中成为十分活跃的主题。这主要体现为欧洲左翼政治“在没有任何禁忌和任何神圣化的限制的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新看法”、欧美左翼理论家掀起“市场社会主义”的新辩论以及处于实践中的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兴。因此,无论社会主义的语境和内涵发生了多大的改变,只要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存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仍然呈现出“似自然性”(非自主性)的特征,作为一种彻底的社会革命和解放议程的社会主义将永不会终结。
  可以相信,坚定的立场、历史的视野、翔实的资料和精深的分析,将使得《走进马克思》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大亮点。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序跋选

  张光直的精神魅力
张光直教授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他走后,凡是与他有过交往的人,都说他为人厚道,学问了不起。可是没有见过他的人呢,他们除了读张先生的书,要想了解张先生这个人,就比较困难了。为此,我们编了这本纪念集,一方面寄托我们的哀思,一方面彰显他的业绩,让读者知道,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作为一摞书,张先生的精神魅力究竟在哪里。
  张先生这一辈子,从北京到台湾,从台湾到美国,然后又回北京和台湾,往来各地,沟通有无,胸襟博大,最少偏见,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国际化的学者。但在张先生的回忆录中,我们发现,他还是一个乡情浓厚,再普通不过的中国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个既会说“标准的京片子”,“也会说台湾话”,虽学过日文,但“从小就不喜欢日本人”,自认为是台湾人,但也是闽南人和中国人的“番薯人”。他对他的故土北京和台湾,对他的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一直有诗一般的魂牵梦绕,又透着淡淡的哀伤。
  有件事也许应该特别提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张先生第一次回北京,回到他的出生地,他小时候呆过的地方。在那里,他看望过一些“故人”,勾起难忘的回忆。后来,他以“吴襄”为笔名(此名恐怕是“无乡”的谐音,正像他母亲易名“心乡”,是个寄托乡愁的名字),在《秋水》杂志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小说中的人物,从角色类型讲,我们都很熟悉,但和张先生的记忆对比,反差太强烈。这些故事,有些就是张先生在《番薯人的故事》里当真人真事讲,其实是属于历史性的东西。张先生笔下的人物,是二十世纪上半叶那个特殊时代的产物,真诚、有理想,舍身忘我。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结局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结局好像很惨,至少是命途多舛,让这个在北京深受感染而且在台湾蹲过监狱的他,有一种不知家在何处的悲凉。
  第三篇小说的结尾,“老张”递给主人公“我”的杂志上,那个《万世师表》剧中对旅美学人提出的问题令人震动:
将来若是你们的孙子孙女——不论是用中文还是用英文——问你说:爷爷,你在中国最艰苦的时候,给中国干了些什么事呢?请问你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让置身局外、独善其身的主人公“发怔半天,一时说不出话来”。
  当我们读到这里,不禁又会想起,张先生在《番薯人的故事》最后说的那段话。他说他是受了五十年代以前的刺激,才去探讨“人之所以为人”,但五十年代以后的结论是什么呢,我们还在思考他的问题。
  他既预言过“社会科学的二十一世纪应该是中国的世纪”,他也批评过“1950年以前,中国考古学最主要的特征是民族主义”。
  张先生是个四海为家的考古人类学家,但他心中还是有个属于他的家。
  (张光直先生去世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了纪念文集《四海为家——追念考古学家张光直》,这一文集不久前出版,本文为编者“写在前面的话”。)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李白研究的新发现
  王野
  范震威多年缜密研究,细心考证,撰写出李白研究新著,近日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以《李白的身世、婚姻与家庭》为名出版。
  这部书共以七章的篇幅深入而广泛地研究了李白的家世和人生,对诗人的身境、心境及当时的社会环境,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李白研究中,他大胆地打通了文学与史学之间的壁垒,开辟了李白研究的新思路。他据《史记》、《汉书》、《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制成的《李氏族谱辑略表》,上溯几十代,以确凿的证据,考证出年龄小于李白的当涂令李阳冰是李白的从叔,李阳冰是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的八世孙,从而反证出李白为兴圣皇帝的九世孙。匡正了郭沫若先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所说的李白对人的称呼“自相矛盾,毫无定准”,“不外是以势利眼光在看人说话”,所谓“李九世孙之说,看来是李白本人或其先人所捏造,目的就是抬高自己的门第”。“李真低李暠一辈,论李白与李阳冰同辈。他李白却称李阳冰为‘从叔’,把自己降低了一辈”等谬说。范震威认为,“李白为李暠的九世孙,”既出自救济过李白并为李白写过《草堂集序》的篆书家李阳冰的笔下,又出自和李白有过通家之好的范伦之子范传正之手,而范传正不仅是李白墓所在地之父母官,还曾为李白迁过坟,撰写过碑文,所以应是可信的。而范震威通过对他首创的“李氏族谱”的研究,第一次确立了李阳冰和李白的叔侄关系,从而为李白赠给近亲、远亲和族亲的数十首诗的诠释与解读,找到了一个可资参照的坐标,而这一坐标正是“李白家世研究中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前提”。范震威根据《李白全集》诗文中和李白有过密切文字交往的亲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将这些人列入一个总表,可以使读者一览无余,从而也匡正了以往在李白族亲研究中的谬误,走出了长期停顿难解的误区,这是李白家世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在李白家世研究中,范震威还找到了李白子女名字之源的几个突破点。如根据《旧唐书·柴绍传》及所附《平阳公主传》,范震威揭示了李白女儿名平阳,这“平阳”二字原来是唐初著名的娘子军首领,柴绍之妻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在丈夫与李唐大军打天下时,组织了娘子军,为巩固后方,支援父兄丈夫的事业立下了显赫的功勋,从而名垂青史。李白为女儿起了平阳这一名字,寄予了乃父的希望。对李白的长子名伯禽,方家们早已诠释过,但伯禽也叫明月奴,却困惑了研究者们千百年,经过范震威的研究,明月奴,就是“明月儿”或“小明月”的意思,郭沫若说明月奴显然是女孩子的名字,也是大错特错。关于这一点,范震威除指出念奴是一女孩的名字外,在李白的同时代与前代中,还举出许多著名的男人名字中有一个“奴”字,如比李白稍晚的白居易的弟弟就叫金刚奴,由此否定了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所做出的奴字为女人名字的谬断。
  范震威在李白研究中还就李白少时为小吏问题,碎叶的地望问题,咸秦的地望问题,以及吴指南死葬与习俗问题,李白再婚与唐代婚姻制度问题等等,都以文史兼顾的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其所得或许为一家之言,但至少可以为人们在李白研究中提供更多的思路。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关注新生代留学
  ——评《长翅膀的绵羊》
  陈晓明
  2002年,海天出版社推出妞妞的《长翅膀的绵羊》,讲述作者十六岁到英国留学的经历,娓娓说来,真挚亲切跃然纸上。
  十六岁的花季,到富有文化底蕴的欧美求学,这无疑是当今中国不少同龄人的梦想。这个外号叫做“小绵羊”的少女,身上汇集了神秘色彩。对于中国的同龄读者来说,她可能是出身于富裕人家的大家闺秀;对于她的英国同学来说,这是来自东方古国的白雪公主;但对于十六岁的女孩来说,她就是一个稚气未脱、充满求知欲的学生。这本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单纯真挚,清晰透明。她不会纠缠于那些多余的复杂的思想背景,不会像她的前辈留学生带着东西方对立的文化冲突去展开故事,而是很本分地讲述一个女孩成长的经历。
  如何适应英国文化,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放弃原有的从小就接受的那套生活习惯和观念,不仅要有一个认真的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还在于有勇气承认自己原有的习惯和观念的局限性。女孩带着青年人的纯朴学习异域文化,培养起一种坦诚、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以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无尽的生命力,正在于它最大限度地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从而完成创造性的自我更新。如果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化重新焕发青春的时代,那不是因为它固步自封抱残守缺,而是因为它有一个更为自觉、更大可能地吸收其他文化的过程。长翅膀的小绵羊们已经提示了这种可能性,我们可以看到更为乐观的未来。
  当然,这些思想只是成年人的想法,这本书说到底是写给青少年看的,它并不只是给那些跃跃欲试想走出国门的小小少年作为导读手册,更重要的在于,它确实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作品。它以亲历性的纪实文体作为基本结构,最大可能地糅合了小说的手法。虽然以一个个小故事为线索,但其中的主要人物贯穿始终,人物的个性鲜明,如柔弱却执著的作者本人、执拗坚定的篮球明星、美丽而自强不息的乔安娜……等等,人物着墨不多,却大都栩栩如生。本书笔法简练,洁净利落,描写、记叙和抒情都搭配得恰到好处,看上去是简单明晰的记叙文体,但洁净的文字总是透示着韵味和情臻,优雅的文学性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虽然本书记叙口吻显得稚气未脱——有意与少年朋友分享成长的快乐。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学习经济》 姚余栋著
本书并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提出有关人类经济制度创新的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而主要是提出一种也许能成为今后人类长期经济增长基础的“学习经济”的思想。作者对目前经济学发展的状况进行简要的评价,提出“学习经济”思想和新剑桥经济理论框架,并根据后者对“学习经济”的国内结构调整机制做一个粗略的设计,提出新的“国家学习体系”概念,同时作者对“学习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自己的见解,设想建立一个“国家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组织”作为新体系的基础之一。本书对中国当代经济改革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 谢名家等著
本书关于文化产业的基本观点,有别于西方的“文化工业论”和国内的“文化部门产业论”,认为它不同于农业、工业和商业等物质产业,是精神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形态,是文明先进的新兴产业。作者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理论,站在新时期的制高点上,结合哲学分析和实证分析,对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作了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具有开拓性的创见。并结合沿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对现阶段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机制和前景,进行了很有针对性的研究。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判断力批判》 康德著
康德的“第三批判”即《判断力批判》出版于1790年。全书分为序言、导言、“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四部分。序言提纲挈领地总括了《判断力批判》对于联结前两个批判从而完成纯粹理性的全部批判的必要性和意义,也是全书导言的一个简短的纲要。导言是关于批判哲学体系的总体结构和《判断力批判》的基本概念及总体构想的一篇独立论著,也是研究康德哲学及其思想发展的重要文献。“审美判断力批判”分为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则分为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及一个计有十三节的“附录: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加上对“目的论的总注释”。本书对于全面理解康德哲学思想精义有着重要作用。
  (以上新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