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假账丑闻频频“曝光”
美国酝酿财会改革
  新华社华盛顿7月7日电(记者何瑛)美国参议院议员保罗·萨班斯日前提出的一项有关财会业改革具体办法的议案将于8日在参议院进行讨论。舆论界认为,该议案具有一些实质性的新内容。
  这项名为“2002年上市公司财会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的议案内容主要包括,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体系来监管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禁止财会人员为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提供审计和咨询服务。也就是说,审计人员必须有明确单一的工作职责,如果负责审核公司的财务,就不能兼职为公司管理人员提供财务咨询。
  此外,该议案还规定了一些具体细节。例如,成立一个独立的审计监督委员会,代表公众的利益。委员会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两名成员必须具有公证会计师的背景。这5名成员必须是全职人员,不允许在别的行业兼职,更不允许从财会公司拿取好处。委员会运转资金来自上市公司,也就是说上市公司今后要自己掏钱接受监管。议案还规定,由审计委员会任命和监督上市公司的审计员,并负责制订报酬。
  近几个月来,美国大公司做假账问题频频“曝光”。美国金融市场受此困扰,股票指数持续下跌,使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蒙受极大损失。


第7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南共市 峰会传出重要信息
本报驻阿根廷记者 李志明
  在7月5日结束的南方共同市场首脑会议上,没有出现对付富国和国际贷款机构的“统一阵线”。这使一些喜欢惊人消息的国际媒体感到扫兴,于是认为会议没有多大意思。其实,在会议召开之前各参加国已经明确排除了这种可能性,所谓“统一阵线”的猜测本是某些媒体强加于人的说法。客观地说,这次会议还是传达了相当重要的信息。
  首先,这次会议发出一个政治信息:阿根廷不是孤立的。阿根廷深陷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半年多形势不见好转,阿根廷政府寻求发达国家和国际贷款机构的救援遭到冷遇。巴西、墨西哥、智利等拉美国家曾多次呼吁尽快给予阿根廷援助,终因自身分量不够而几无回应。在这次首脑会上,各国元首重申了对阿根廷的声援,以集体的声音呼吁国际社会建立机制帮助阿根廷走出危机。巴西总统卡多佐说,阿根廷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市场,国家是不能被摧毁的。墨西哥、巴西、智利等国虽然自身也面临困难,但是都承诺在贸易方面给予阿根廷优惠。例如墨西哥今年将免税进口5万辆阿根廷汽车,对于3/4生产能力闲置的阿根廷汽车工业不无小补。
  其次,各国元首重申了坚持走地区一体化道路的决心。当前,由于各国面临的金融困难,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相互间贸易额急剧下降,有人幸灾乐祸地宣布“南共市已经死亡”。然而,区域一体化是本地区各国主流力量的政治选择,暂时的挫折不会改变这一战略选择。阿根廷总统杜阿尔德和巴西总统卡多佐都表示,越是在困难的时刻,越要加强地区一体化。卡多佐特别指出,如果没有南共市,现在的情况会更糟糕。这次会议期间,巴西、阿根廷分别与智利达成了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的谅解;地处北美的墨西哥与南共市达成启动自由贸易谈判的协议。这表明,拉美国家毕竟共同点多于分歧点,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国际国内问题,地区一体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
  目前,南美的经济形势是严峻的。巴西货币雷亚尔对美元比价跌到历史最低点,美国一家研究机构预言巴西有70%的可能在2003年底停止偿付外债;乌拉圭货币贬值、资金抽逃,国家风险指数飙升到1500点以上;智利比索贬值速度加快;脆弱的巴拉圭和玻利维亚经济已经持续衰退很长时间。本次首脑会议联合公报指出,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现状是造成本地区不稳定的一个因素,这种状况不利于在平等和社会公正的基础上取得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个论点委婉而明确地反驳了一味指责发生危机的发展中国家“自讨苦吃”,动不动就提什么“传染性”的流行说法。反映出拉美国家对不分青红皂白总是由危机国家承担全部责任与后果这一现状的不满。公报列举了资本市场变幻莫测和保护主义的影响,以及经济全球化在贸易、金融、移民、文化、政治等方面对本地区国家社会的负面作用。与会元首们特别表达了对农业补贴显著增加的担忧,指出这对本地区国家经济造成的损害,不指名地批评了美国最近大幅度提高对农业补贴的做法。
  在这次首脑会议之前,一些拉美国家领导人公开指出,美国政府对拉美问题的无知和漠不关心,加重了他们摆脱危机的困难。在本次会议期间,东道主杜阿尔德总统表示,领导地位也意味着相应的责任,美国有义务引导问题的解决,然而他们对拉美问题无动于衷,拉美与美国之间的问题即在于此。卡多佐总统指出,“美国的注意力集中于反恐和安全,无暇顾及拉美问题,这也许对拉美来说正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做些自己的事情”。被特邀参加会议的墨西哥总统福克斯也说,不要把命运都寄托在美国身上,美国对拉美的忽视也是一个机会。这些言谈一方面流露了有求于美国的拉美国家对北方“老大”冷漠态度的失望与无奈,另一方面也透露了某种团结自强的意愿。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7月6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缅甸焚毁近130吨罂粟种
  据新华社仰光7月6日电(记者段廷常)缅甸中央禁毒委员会日前宣布,自今年6月缅甸政府开始在罂粟种植区实施以农作物替代罂粟种植计划以来,已先后焚毁了128.7吨罂粟种子。
  这些罂粟种子都是政府用农作物种子从农民手中换取的。这些罂粟种子的总播种面积可达31904公顷,可生产鸦片346.9吨,并可从中提炼34.69吨海洛因。按黑市价格计算,这些海洛因的总价值可高达41.63亿美元。


第7版(国际)
专栏:

城市气温高 夏季降雨多
  据新华社洛杉矶7月7日电(记者张小军)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人员通过世界上第一套安装在卫星上的降雨监测雷达发现,城市产生的热量与城市周围的降雨量有密切联系。
  最新一期美国《实用气象学》杂志刊载的论文指出,由于城市中的建筑、道路及其他人造地物吸收阳光,城市内的气温一般比周围农村地区要高0.6至5.6摄氏度,这种温差在夏季尤其明显。
  美国宇航局的研究小组根据卫星监测的雨量数据,发现在美国五座主要城市的顺风区内,每月平均降雨量比逆风区要高51%。专家解释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城市带来的额外热量改变了循环气流的方向。


第7版(国际)
专栏:

日元汇率急剧上涨
  受海外市场抢购日元风的影响,东京外汇市场八日出现抛售美元,抢购日元的形势,致使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急剧上涨。东京外汇市场八日上午一开盘,投资家们就加速购买日元,抛售美元,使得日元对美元汇率达到一百一十九点四七比一,此后,日元始终呈升值趋势,到下午收盘时,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达到一百一十八点八四日元兑换一美元,比上一个交易日上涨了一点七日元。东京金融界人士认为,如果美国股市继续下跌,美元就会再度贬值,日元也就会继续升值。


第7版(国际)
专栏:

乌煤矿火灾三十三人丧生
  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的“乌克兰”煤矿七日发生一起火灾事故,造成三十三名工人丧生。据报道,当日凌晨“乌克兰”矿发生火灾,当时井下六百七十米处有矿工一百一十四人,其中八十一人被救出。到当日中午,三十三名遇难矿工的遗体也全部找到。据专家估计,火灾很可能是传送带发生煤粉燃烧造成的。


第7版(国际)
专栏:

智利爆发禽流感
  据智利媒体五日报道,智利部分地区爆发鸡流感,拉美所有国家都已停止进口智利禽产品。智利媒体援引智利鸡生产者协会人士的话说,为防止鸡流感扩散,智利已宰杀了五十万只鸡,造成经济巨大损失。


第7版(国际)
专栏:

保加利亚销毁大量毒品
  据保加利亚《显示器报》八日报道,保加利亚日前销毁了八百零三千克毒品,其中五百四十九千克是纯海洛因。报道说,销毁工作是七日在保首都索非亚附近的“克雷米科夫采”炼钢厂进行的。(据新华社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梅西耶神话”破灭
  本报驻法国记者 郑园园
7月2日,威望迪环球集团总裁让—玛丽·梅西耶,这位曾经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人物被拉下了马。
  今年45岁的梅西耶毕业于法国著名的高等综合工科大学和国立行政学院,在政府财政部作过官员,后跳槽到一家商业银行当经理。1996年,39岁的梅西耶成为通用水务公司的总裁,可谓少年得志。通用水务是1853年拿破仑三世下令创办的公共服务企业,提供用水和水处理服务。在149年的历史中,它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将业务扩展到全球100多个国家,被喻为“带来丰厚利润的奶牛”。
  梅西耶任总裁的几年,正是新经济神话令人头晕目眩之时。梅西耶一心想成为传媒业巨头。为此,他疯狂并购企业,把法国好些老牌的通讯、出版企业收到自己的旗下。1998年他把公司改名为威望迪集团,目标是进军好莱坞。2000年6月,威望迪同西格雷姆公司合并,因为西格雷姆公司的老板、美国人布尔夫曼控制着好莱坞环球制片公司。合并后,威望迪更名为“威望迪环球”。一个囊括影视、音像、电信、出版、因特网等领域,在全球拥有38万职工和600亿欧元资本的庞大企业问世,成为仅次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世界第二大传媒娱乐集团。
  梅西耶创建了一个“帝国”,编织了一个神话,他被视为“新经济时代的英雄”。威望迪环球集团的业绩也一度良好,股价从创立时的70欧元升到141欧元。然而不过两年,梅西耶遭遇“滑铁卢”,威望迪险些倾覆。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
  在新经济神话时期,并购的代价十分昂贵,威望迪环球集团为此花了近1000亿欧元,从而背上沉重的债务。债务危机发生后,梅西耶隐瞒事实真相,在债务与资产之间搞平衡,想悄悄地销债,以出售公司资本来偿还债务。敏感的股市看出了公司衰微的迹象,股价应声下跌,这是威望迪财务崩溃的前奏。但梅西耶仍不对董事会讲实情,他说,截至2001年底,债务只有80亿欧元,而董事们经过核实,发现已达136亿欧元,为法国企业史上债务之最。股市再次震荡。
  为了把下滑的股票拉向回升,梅西耶打算出售子公司威望迪环境的股票。对于这项计划,法国总统希拉克明确表示反对,左右翼均感惊讶。威望迪环境公司保留了原通用水务的业务,它不仅是法国工业技术的象征,而且直接关系到城镇供水权。许多人甚至将它看成法国主权的一部分,担心出售股票后,城镇供水权落入外国资本手中,因为布尔夫曼家族已掌握近6%的股权,并在董事会拥有5个席位。
  今年1月,梅西耶又得意洋洋地宣布:“法国文化例外的时代结束了!”“文化例外”是90年代初法国在关贸总协定谈判中,为反对美国文化产品“入侵”而提出的口号,法国政府至今奉为圭臬。梅西耶头脑发热,以为有了环球电影公司加盟,法国影业就能和好莱坞平起平坐了,法国文化产品就不需要保护了。希拉克认为,梅西耶“发生了严重的精神偏差”。
  权威的穆迪国际金融评估公司注意到了威望迪已无流动资金,决定下调它的信誉等级,将其债券定为垃圾债券。与此同时,法国《世界报》披露,该集团曾试图美化2001年的账目,将账面上的亏损转为盈利,后被证券市场委员会发现,及时制止。令人心寒的是,公司的股价在下降,梅西耶的工资却直线上升。2001年,他的年薪涨到520万欧元,比头一年增加了60%。此外,威望迪集团还花了近2000万美元,在纽约曼哈顿为他购下一套540平方米的豪宅。
  说大话、夸海口使梅西耶的信誉丧失殆尽,董事和股民们的愤怒也达到了顶点。4月以来的董事会上,火药味一次比一次浓,人人逼他辞职;数千股民对着他叫喊“下台”;美国董事则跃跃欲试,想夺过总裁这把交椅。为了不使威望迪这艘巨轮沉没或落入美国人的手中,必须让梅西耶辞职。顽强抵抗两个月后,梅西耶7月2日含泪离开了威望迪总部。法国企业史上的“梅西耶神话”终于破灭。
  时下,威望迪还未度过危机。梅西耶留下了300多亿欧元债务,200亿欧元的亏损。人们期待着新总裁富尔图表现出诚信,创造业绩,力挽狂澜。
  (本报巴黎7月7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保加利亚 核电站成入盟难题
  本报驻南联盟记者 谢戎彬
保加利亚媒体1日报道,保总统帕尔瓦诺夫向欧洲议会所有议员发出一封公开信,就保“科兹洛杜伊”核电站问题阐述了立场。帕尔瓦诺夫指出,保历届政府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科兹洛杜伊”核电站安全问题。经多次技术改造,该核电站安全系数已大大提高,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认为它已完全符合西欧国家核电站安全标准。鉴此,帕尔瓦诺夫希望欧洲议会议员支持保不提前关闭“科兹洛杜伊”核电站的立场,不要把核电站问题与保加入欧盟联系起来。
  “科兹洛杜伊”核电站是保唯一的一座核电站,也是世界大型核电站之一。它位于保北部的多瑙河畔,始建于1969年,共有6个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76万千瓦,不仅是保电力工业中坚,也是其经济发展的命脉,除满足本国50%的电力需求外,每年还向土耳其、希腊、南联盟和马其顿等巴尔干邻国出口电力约60亿千瓦时。
  问题在于,“科兹洛杜伊”核电站由原苏联设计,反应堆与曾发生核泄漏惨剧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一样,都是“石墨减速水冷式反应堆”,欧盟国家对其安全性普遍表示忧虑。保1999年与欧盟签署备忘录,承诺2003年前关闭核电站的1号和2号机组,2008—2010年前关闭3号和4号机组,欧盟同意为此向保提供2亿欧元无偿援助。最近,欧盟以“科兹洛杜伊”核电站部分机组未达到安全标准为由,要求保提前在2006年,甚至2002年底关闭核电站的3号和4号机组,奥地利和德国等西欧国家甚至将此作为保入盟的必要条件,欧洲议会部分议员也持相似立场。
  保国内对是否提前关闭核电站也有不同意见。西美昂总理倾向于接受欧盟要求,曾表示保有可能在2006年关闭核电站的3号和4号机组。“保加利亚联盟”等保议会反对党和保大部分民众则强烈反对提前关闭核电站。他们认为,核电站经改造,能安全运行到设计年限。如提前关闭,保将从电力出口国变成电力进口国,国内电价将大幅上涨,国民经济和老百姓生活势必受到严重影响。保核能和经济专家指出,为提高核电站安全系数,保障3号和4号机组正常运行到2010年,保已投入近4亿美元对核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并花费巨资建立核电站安全警示系统,还专门成立了保卫核电站安全的“特别宪兵队”。如提前关闭3号和4号机组,保这些投入将付诸东流。
  最近10年来,加入欧盟一直是保外交政策首选目标。保目前正在加紧进行入盟谈判,希望2004年结束谈判,2006年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在这关键时刻,保不希望核电站问题成为入盟道路上的障碍,因此帕尔瓦诺夫总统向欧洲议会全体议员发出公开信,寻求支持。保舆论认为,保领导人希望通过加强沟通来消除欧盟对保核电站问题的偏见。欧盟能否改变态度,此问题是否影响保加利亚入盟,目前尚难预料。(本报贝尔格莱德电)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墨西哥“未来之港”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 张金江
  最近,记者到曼萨尼约采访。这个太平洋沿岸海港城市蓬勃发展的景况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曼萨尼约位于墨西哥太平洋沿岸的中部,属科利马州,距首都墨西哥城约800公里,人口12万。港口和旅游业是曼萨尼约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这里的居民从事的工作绝大部分与这两个行业有关。
  记者首先同曼萨尼约港管理局联系。上午打电话,下午就安排了记者采访。接待我们的是曼萨尼约港管理局营销经理佩雷斯先生。佩雷斯一边用他的笔记本电脑在大屏幕上播放资料,一边向我们介绍情况。
  曼萨尼约港是墨西哥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是墨西哥中部包括墨西哥湾沿岸各州通向太平洋、同亚太各国和地区进行贸易的门户。就墨国内而言,曼萨尼约港辐射的地区包括首都墨西哥城及其周围的15个州。这个地区集中了全国47%的人口和64%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墨西哥最重要的经济区。从国外来看,曼萨尼约港目前辐射的范围包括亚太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同世界70多个港口有商船往来,进行直接贸易交流。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墨西哥对全国的港口管理模式实行改革,港口管理向私人资本开放,从而调动了各方参与港口管理和建设的积极性,解决了过去国家对港口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加速了曼萨尼约港的发展。现在曼萨尼约港已经成为墨西哥太平洋沿岸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它可以接待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轮。这可以说是曼萨尼约港第一次加快发展的机遇。
  佩雷斯说,曼萨尼约港现在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这就是墨西哥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一员,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墨中两国都属于亚太国家,两国的贸易交流日益频繁。来自中国的商品和墨西哥出口中国的商品都经过曼萨尼约港集散,是两国贸易交流的重要枢纽。现在,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每月都有集装箱轮在曼萨尼约港靠岸。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会给墨中两国发展贸易带来更多机会,两国贸易的扩大,将大大促进曼萨尼约港的发展和繁荣。
  曼萨尼约港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是这里人们普遍的看法。有人称曼萨尼约港为“墨西哥未来之港”,还有专家提出把曼萨尼约建成亚洲和北美贸易交流大港的计划。
  曼萨尼约不但是现代化的港口城市,也是墨西哥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曼萨尼约依山面水,海湾众多,海水平缓清澈,海滩沙细柔软,阳光明媚,椰林摇曳。这里沿海边建起了现代化的旅馆区,一座座建筑风格各异的白色豪华旅馆和绿色的椰林、姹紫嫣红的鲜花交相辉映。秀美的海滨风光,完备的旅游服务设施,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旅游者到曼萨尼约观光度假。科利马州旅游局驻曼萨尼约代表迪亚斯向我们介绍,2001年,曼萨尼约市接待旅游者67万多人次,比上年增长1.8%。随着经济的复苏,今年会有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到曼萨尼约来。
  迪亚斯告诉我们,曼萨尼约市政府正在实施一项旅游发展计划,主要内容是整修市容,修建新的海滨大道。政府将为此投资2亿多比索。此外,政府还划出50公顷土地,出让给私人投资者建设旅馆、商业、体育、娱乐设施。这个计划实现后,将会进一步提高曼萨尼约旅游设施的档次,提升曼萨尼约的形象。让旅游业为城市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做出更大贡献。(本报墨西哥城7月7日电)
(附图片)
题图为墨西哥曼萨尼约海滨一座豪华旅馆。 张金江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界艾滋病大会召开
 防治艾滋病已成为全球性政治问题
  新华社巴塞罗那7月7日电(记者卢苏燕)第十四届世界艾滋病大会7日晚在西班牙东北部城市巴塞罗那开幕。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知识与行动承诺”,任务是促进各国政府肩负起对抗艾滋病的责任。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府代表、科学家,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共15000人。由中国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根据大会的日程安排,在未来5天的会议期间,与会者将主要就全世界在艾滋病药物研究领域的新进展,特别是在艾滋病疫苗及创新疗法方面的突破和现状等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在今天的开幕式上,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执行干事彼得·皮奥对各国政府在防治艾滋病问题上重视不够提出了批评。他明确表示,召开这次大会的目的不是要就政治家们以前所作的承诺重新进行协商谈判,而是要督促他们信守承诺。他强调,为有效地控制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每年至少要拿出100亿美元的经费来,这是不容谈判的。
  世界艾滋病大会是由国际艾滋病学会组织召开的,第一届大会于1985年举行,此后每年一届,1994年起改为每两年一届。
  据新华社巴塞罗那7月7日电(记者刘瑞常)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执行干事彼得·皮奥7日在这里说,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预防和根治这种疾病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各国认真对待的“全球性政治问题”。皮奥是在第十四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即将在西班牙海滨城市巴塞罗那开幕前夕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番话的。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资料

世界艾滋病状况
  1981年美国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据有关统计,1981年12月,全世界只有15个国家发现艾滋病,患病人数也只有150多人。20年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的最新统计表明,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6000多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已有2000多万人死亡。仅去年,全世界就有300万人死于艾滋病。
  艾滋病几乎蔓延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而年轻人受到的威胁最大。2001年全世界新增了500万名艾滋病患者,15岁到24岁的年轻人占一半,其中还包括80万名儿童。
  受艾滋病威胁最严重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目前,非洲有2850万名艾滋病患者。亚太地区的艾滋病患者人数也在迅速上升。截止到去年年底,亚太地区的艾滋病患者增加到660万人。仅2001年,新增患者就有100万人。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艾滋病患者也达到190多万人。在欧洲,葡萄牙自1993年至2001年5月,共有8141人染上艾滋病,其中4585名患者死亡。瑞士自1985年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以来,已有2.5万多瑞士人感染艾滋病。英国预计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2003年底将增加到2.9万人。东欧地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也在迅速上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已超过100万人。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终身传染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各种不治之症。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不正当的性行为、吸毒(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和母婴感染(携带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传染其所生的孩子)等。目前,世界上尚无艾滋病疫苗,也没有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方法。
(新华社记者 阎月凡)


第7版(国际)
专栏:

我经贸展览会在巴闭幕
  新华社巴拿马城7月7日电(记者徐发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经济贸易展览会7日在巴拿马城的两洋会议中心闭幕。
  从本月3日至7日,来自北京、上海、辽宁等中国14个省市的100家企业参加了展览会。会上展出的机械、家用电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纺织品、玩具、陶瓷、箱包和灯具等产品,因价廉物美,深受客户及参观者的欢迎和赞扬。他们认为,中国展览品的质量一届比一届好,产品的档次也一届比一届高。
  展览会期间,中国企业接待了巴拿马以及巴拿马周边国家的新老客户约800家,签订了676万美元的贸易合同和总额为2210万美元的合同意向书。
  这次中国经济贸易展览会是应巴拿马外贸副部的邀请,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和中国国际商会主办的。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先后在巴拿马举办了6次贸易博览会,极大地增进了两国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中国与当地的经贸合作关系。


第7版(国际)
专栏:

  七日,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负责人哈瓦斯在开罗展示刚刚从美国运回的一块古埃及法老墓穴石刻。这块石刻精品是一九九二年在开罗南部一处法老墓穴被盗掘后卖往美国的。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