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最后一次七月高考

又到一年高考时
本报记者 董洪亮 王建新
  7月7日,北京城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最高气温在35摄氏度。数万名北京考生和全国各地考生一样早早走向考场。北京市今年共设立120个考点,安排考场2954个,报名考生为87021人,其中参加全国统考的为71808人,为近年来高考人数之最。
  早晨7点多,位于朝阳区的北京第八十中学考点,开始陆续迎来参加高考的学子和陪送的家长。8点多,几百名考生和家长已把学校前面本不宽阔的马路塞得满满当当。一位家长紧紧抱着女儿的肩膀,轻轻叮嘱:“孩子,沉着点!相信自己!”
  八十中高三数学老师毛彬湖和学校其他老师一块站在教学楼前迎接考生。老师们或与学生握握手,或拍拍学生的肩膀。“今天,学校领导和高三年级的班主任、任课老师都早早来到学校迎接孩子们。学生们都说,走进考场前看到自己的老师,心里塌实多了。”毛老师说。
  高考牵动万人心。八十中学每个考场5排6行桌椅,安排30名考生,考场有电风扇,楼道里备有氧气袋等应急用品。朝阳区公安、交通、卫生局等部门都派人来到了考场。几名交警正在校门外维持秩序,一辆北京红十字会的999急救车也停在考场附近,以防意外。
  北京市高招办的同志告诉记者,今年北京高考首次实行“3+X”考试,其中语文、外语、数学三科由北京市单独命题。北京市教委主任耿学超说,这是一个试验,通过自主命题可以检查教育教学的情况,以便进一步引导北京的基础教育高水平地快速发展。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最后一次七月高考

山东 45万考生创全国之最
  据新华社济南7月6日电(记者吕福明)山东省招生办今天宣布,今年该省参加高考总人数突破45万人,继续保持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全国第一,并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与往年相比,今年该省招生考试有很大变化。一是首次实行考试科目“3+X”改革;二是山东省内院校首次全部实行远程网上录取,真正做到“不出学校门,遍招天下生”;三是适当调整了照顾政策,调整了填报志愿办法和录取批次;四是改革了填报志愿办法,本科志愿与专科志愿分开填写。此外,为减少对考生考试的影响,山东省规定考试期间除考试工作人员外,任何人不得进入考场,考试期间不再安排记者对现场进行采访、拍摄。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最后一次七月高考

江西 高考作文首次网上阅卷
  据新华社南昌7月7日电(记者周伟)今年,江西省将首次实行语文作文网上阅卷。即指通过光电阅读器将每个考生的作文卷进行扫描电子化后,进入计算机网络,而后两位互不知晓的教师分别在两台电脑上评阅试卷。当两人评卷的给分误差不超过规定范围时,答卷得分取两个得分的平均分。当两个得分误差超出规定的范围时,电脑则自动将答卷调给第三位教师评阅。
  据悉,网上评卷可以有效防止教师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大限度缩小阅卷老师的人为因素。同时,计算机还可以对每位教师所评试卷进行质量检查,使误差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最后一次七月高考

河北 采取措施为高考服务
  据新华社石家庄7月6日电 连日来,河北省各地环保、电力、交通管理、卫生防疫等部门纷纷采取措施,为一年一度的高考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保障考生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各地环保部门积极行动,不仅连夜巡查,还向社会上公布了举报电话;由于今年高考增加了英语听力考试,各地电力部门加紧电网检修工作,确保各考点外语考试的播音系统用电;交通管理部门也采取了措施,确保考生交通安全、畅通。邯郸市专门为全市每位考生统一制作了印有“2002年高考考生”的胸牌标志,要求沿途交警要尽力为考生提供方便;石家庄市公交总公司准备在全市设置考点的地方增加营运车辆,增加车次。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最后一次七月高考

高考在改革
  伍莲
今年的高考有不少新内容——科目设置改革全面深化,不同省份科目设置的具体模式、试卷种类以及计分办法等有所不同,全国统一高考呈现出形式多元化的特点;英语听力测试在部分地区的引入,体现出高考这一“指挥棒”向重视实践能力倾斜;一些地区规定,招生学校不得拒收符合本校录取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切实保障考生的权益……
  在这些新的尝试中,人们看到了高考改革向前迈出的坚实步伐。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考生、家长、老师乃至全社会对高考的认识和态度都会发生变化。高考将逐步发挥其加强素质教育、促进优秀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而不再仅仅是考生“金榜题名”的独木桥。从明年起,全国秋季高考将改在6月举行,考生们冒着7月酷暑赶考的情景将成为往事。历史将记住今天,将铭刻我国教育事业进步的一个个脚印。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今年高考期间,桂林一百四十五辆贴有专用标志的出租车专门为考生及家长提供免费服务。全市考生及家长均可凭准考证免费坐车。图为桂林五中的考生范艾芸走出考场乘坐高考免费服务车回家。
新华社记者 陈天湖摄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把生命融入国防科研事业
——追记总装某基地青年科技干部张钦
新华社通讯员 马宏超 王薇 新华社记者 田兆运
  在古都洛阳解放军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青年科技干部张钦的事迹正被官兵们广为传颂。这位英年早逝的优秀大学生军官,把年仅31岁的短暂生命融进了国防科研事业,在人们的心中树起了一座献身国防的高大丰碑。
  张钦在解放军合肥电子工程学院就读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担任区队长职务。1993年毕业时,他志愿申请到科研一线部队,先后担任通信电台操作手、参谋。他刻苦好学,工作之余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读书,不断充实自己,很快成长为通信对抗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同时,为更好地完成科研试验工作,他自学了计算机专业本科的全部课程,通过了计算机程序员考试,成为计算机方面的行家里手。
  张钦在工作中的严谨作风和极端负责的态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一次试验任务中,有几个试验站点需要提前勘查选定,张钦在勘选过程中,不仅每天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还把相应的数据全部输入到GPS设备中去,以免大家跑冤枉路,最终顺利完成了这次勘选任务。在另一次试验任务期间,夜晚突然下起暴雨,刚刚睡下的张钦被隆隆的雷声惊醒。想到试验设备还摆在楼顶,他顾不上穿好衣服,抱起雨衣就冲进了大雨中,把设备盖得严严实实。
  张钦的领导和周围的同志见他工作勤奋、踏实,舍得下功夫和气力,都夸他是实实在在的“拼命三郎”。他们感慨地说:“有时因为工作忙,任务急,偶尔加一次班谁都有过。可很少看到像他那样几乎天天晚上加班到深夜的。为了他热爱的国防科研事业,他是在透支健康和生命啊!”大家不止一次地劝他注意身体,他总是笑笑说,不要紧,等试验任务完成了,我一定好好休息。1996年初,基地受领了某新型武器装备的鉴定试验任务,由于上级要求的试验周期短,领导上把试验人员分成两班,白天和夜晚轮流作业。当时在站里担任作试参谋的张钦,白天干上一天,只经过短暂的休息,半夜又要一个个去叫人,然后带领大家到现场去做试验。去年7月,张钦参加试验前的外点勘选工作。这次试验时间紧、任务重,勘测精度要求高。勘点工作对整个试验任务的展开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张钦和勘测小组的战友们每天从早上5点出发,到了一个点位,马上进行电台联试和电磁环境检测,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点位。他们在一周内先后跑了河南、山东和安徽的5个城市,完成了5个外点的勘选任务。当时正值盛夏,天气异常炎热,在每天十几个小时的旅途中,别人还能在车上抽空打个盹,可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张钦因为要带车,从没有机会合过眼。
  1997年,张钦调到基地作试科后,肩上的担子愈加沉重。作为主抓通信对抗试验的作试参谋,相关的试验任务一个接一个,容不得他有丝毫放松的机会。他常常在试验场区一呆就是一两个月,从试验计划安排,到试验管理协调,千头万绪的工作,都少不了他。他就像一个上足了劲的发条,不知疲倦地忙碌着。
  工作、学习、求知,几乎成了张钦生活的全部内容。和他住对门的同事已经习惯了他每天深夜从办公室回家时的脚步声。有人不解地问他:“你怎么就不知道困呢?”他回答说,“不趁年轻的时候多学点东西,等到年纪大了,想学也学不成了。”
  张钦对国防科研试验事业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使他常常忘却疲劳,忘掉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加速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去。1999年,年近而立的张钦喜结良缘。
  已连续4年没有休过假的他,在领导的一再催促下,总算同意休息一个星期,带着妻子外出旅游。可不到5天,张钦就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他说:“现在试验任务这么忙,我哪能不参加。这个时候去外面旅游,我真是一点心情也没有啊!”
  2001年春节,张钦主持的一项试验任务进行到关键阶段。除夕那天,他把其他同志都“赶”回家,自己一个人留在办公室加班。妻子高蓓早早地做好了年夜饭,等着张钦回来过年。可是,一直等到夜里12点,也不见张钦的影子。望着冰冷的饭菜,听着隔壁传来的欢声笑语,她的眼泪直往下掉。当她悄悄推开张钦办公室的房门时,只见他正埋头打文件,电脑旁放着还没有吃完的方便面。此情此景,使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哭出声来……整个春节期间,张钦都在加班,直到试验结束,他才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
  2001年11月13日,这是一个令基地官兵难以忘怀而又无比悲痛的日子。就在这天晚上,连续在试验场区工作了一个多月的张钦,在基地领导的“催逼”下回家看望身怀六甲的妻子。就在那天夜里,张钦因突发性肺动脉破裂,抢救无效,不幸逝世。
  张钦牺牲的消息传出后,曾同他朝夕相处的官兵们谁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基地领导为失去了这样一位好干部,忍不住失声痛哭。张钦去世的第二天,基地的局域网上便陆续登出了许多悼念文章。张钦,这个成长在新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用他短暂的一生,实践了把一切献给祖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庄严誓言。
  (新华社郑州7月7日电)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学生将毕业 教育不能松
教育部要求正确引导高校毕业生
  本报讯 记者温红彦报道:为了积极稳妥地做好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教育部日前对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为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各高校,要了解本地和本校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的具体意见,组织有政工干部、学生工作干部、团干部和广大教师参加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
  教育部要求各地帮助毕业生正确理解国家现行毕业生就业方针和政策,帮助暂时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办理好户口、档案存放手续。还要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前景,客观分析就业形势,正确处理就业与深造、职业与事业的关系,培养大学生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意识。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最大农业无偿援助项目
中日农业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启用
  本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我国农业领域迄今最大的无偿援助项目——中日农业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日前在中国农科院落成并正式启用。
  中日农业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是两国农业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创新、研究开发和学术交流的基地,其仪器设备设施由日方无偿提供,价值约1亿元人民币。由中方投资兴建的现代化智能型研究大楼,位于中国农科院内,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
  该中心隶属于中国农科院,技术力量雄厚,设有7个研究室和25个实验室及3个部,拥有农作物育种、品种资源、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农业节水工程、植物保护、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青年学科带头人。组建中心的最高目标是借助日本政府无偿援助项目和其他中日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在中国农科院深化改革的大框架下,建立一个有条件进入国家农业技术创新基地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农产品质检迈向信息化
  本报讯 由北京泰立化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和农业部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合作开发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日前通过专家鉴定。该系统将发达国家先进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成功引入国内,结合计算机网络、数据存储、快速数据处理等先进技术,加强了质检工作的公正、严谨、规范、高效性。专家认为,这一系统的广泛应用,必将为我国农产品检测水平同国际接轨,确保农产品质量提供保证。(黄安文)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留学回国人员网上可申请科研基金
  本报讯 记者王向东报道: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负责人日前宣布,“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网上申请系统”已于今年6月正式运行。今后,留学回国人员可在网上直接申请该项基金,并可在网上得知评审结果。
  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是教育部于1990年设立的专门资助留学回国人员,并帮助其开展科研工作的专项基金。资助对象为获得博士学位,在外留学一年以上,年龄在45岁以下,回国后在教学、科研单位工作的留学人员。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发的网上申请系统,简化了申请程序,方便了留学回国人员和用人单位,同时也使专家评审更简便。登陆中国留学网(www.cscse.edu.cn),即可了解基金申请程序。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夏日吹来文化风
国家图书馆举办系列讲座
  本报讯 记者施芳报道:“通过举办奥运会,让我们美丽的祖国绽放更耀眼的光辉。”不久前的一个夜晚,国际奥委会执委、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在国家图书馆报告厅的精彩演讲将数百位热心观众的思绪带回到一年前那个激动的7月,那个令所有中国人难以忘怀的夜晚。
  这一主题为“奥运与中国”的演讲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国家图书馆报刊资料部主办的“中国文化风”系列讲座之一,讲座还包括法学界知名学者曾宪义阐述传统文化与法制现代化、军事评论家张召忠诠释军事高科技与现代战争等。
  为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满足广大读者的文化需求,培养公众的科学人文精神,国图利用“读者服务宣传周”、“全民读书月”及节假日等先后推出各种面向公众的报告会、讲座,在读者中掀起了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之风。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治理尾气 控制噪声
我国整治农用运输车污染
  本报北京7月7日讯 记者赵永新报道:农用运输车出厂时产生的尾气和噪声必须达到国家有关标准,没有达标的在用农用车从今年7月1日起不许上路行驶,没有安装限油器的单缸柴油机从8月1日起不得用于农用运输车的生产。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经贸委日前联合下发《关于改善农用运输车尾气排放和噪声污染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措施整治农用运输车污染问题。调查显示,2001年底我国农用运输车社会保有量已达2200万辆左右,其中超过一半的农用车尾气超标,对大气的污染分担率已与汽车基本相当。《通知》指出,如果农用运输车生产企业选用不合格的配套附件而造成环保指标超标,企业将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治理后污染物仍然超标的农用运输车,要强制报废。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光电子技术发展引人关注
  本报讯 光电子技术将成为本世纪信息领域最核心的技术。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成立一年来,实现产值120亿元,其高速发展的态势令人瞩目。为推动我国光电子产业和技术的发展,150多家光电子企业和众多专家日前聚首武汉,参加首届国际光电子信息技术博览会暨“中国光谷”论坛,就世界光电子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最新技术应用等进行交流和研讨。(周文)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出版通史》获基金重点资助
  本报讯 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首部反映我国出版历史的八卷本《中国出版通史》编撰工程,日前列入国家社会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出版通史》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李致忠、戴逸、史金波、戴文葆等专家学者以及多位出版界人士共同参加了这一大型出版工程。(丘淙)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新型固体垃圾处理系统问世
  本报讯 由北京中进南海科技公司独立开发的城市固体垃圾无害化、资源化、零排放综合处理系统日前在京通过评审。该系统经过一次性工厂化封闭处理,能将垃圾加工成两个系列产品——“世纪田王”高效生物有机肥和可降解塑料产品。(晓丁)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首届人工肝学术会议举行
  本报讯 由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等主办,北京佑安医院承办的首届全国人工肝学术会议日前在京召开。北京佑安医院首次提出建立了适合不同患者的人工肝个体化治疗方案,引起与会专家的关注。(晓白)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新型水稻联合收割机下线
  本报讯 中国农机院承担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项目产品“中农机503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和DPP电动平移式、DYP电动圆形系列喷灌机,日前在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固安生产基地下线。这些新产品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陈伟光)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大研究生“学术十杰”评选揭晓
  本报讯 近日,许继杯北京大学第四届研究生“学术十杰”评选活动揭晓,来自11个院系的9名博士生和4名硕士生获得此项荣誉。一年一度的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四届。(兰明善)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固始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本报讯 河南省固始县借鉴高校后勤改革经验,摸索出一条中小学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好路子。2000年以来,全县通过个人出资、股份集资兴建,租赁经营权,举债建设等方式共吸纳社会资金5000多万元,建成学生宿舍20多幢,礼堂、餐厅等50多处,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石树林)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药应对国际竞争研讨会召开
  本报讯 日前,广州粤华公司等大型药业企业的代表就中药如何应对国际竞争举行了研讨会。大家认为,提高企业素质、提升产品品质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首要条件。广州粤华作为我国首批通过GMP质量认证的纯中药制剂企业,正在努力将中药推向世界。(侯明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