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为“如皋”的“皋”正名  
  近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的《教育新闻联播》中,时常听到关于家乡如皋的报道,我感到十分亲切和可喜的同时,又觉得有几分遗憾。可能是对“如皋”这个地名不熟悉的缘故,或者是受《岳飞传》里牛皋(gao三声)的影响,教育电视台的播音员总是将“江苏省如皋(gao一声)市”读成“江苏省如皋(gao三声)市”,这让如皋人听来十分别扭。同时,作为一个国家级的教育电视台,新闻播出之后,它的传播之广泛,会否造成以讹传讹的地名影响,我想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觉得很有正音的必要。
  如皋是一个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古城。据地方志记载:春秋时,善射的贾大夫貌丑,却娶了一个美貌的妻子。其妻因嫌贾大夫貌丑,结婚三年,不言不笑,贾大夫甚为烦恼。有一天,贾大夫决定带妻子去狩猎,让妻子散散心。他们骑着马向东行走,来到黄海边上雉(野鸡)很多的一块水边的高地,看到一只正飞的雉,贾大夫挽弓搭箭,一箭射落,其妻“扑哧”一笑,如皋因此得名。如,是到的意思;皋,是水边的高地。如皋就是贾大夫“到水边的高地”射雉,博妻一笑。因此,如皋也有“雉水”之称。
江苏省如皋市 缪新华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足球评论员要善言不要絮言
  喧闹一时的世界杯足球赛终于拉上了大幕,作为电视观众,能够从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中全程关注比赛进程,十分快慰。但每次又为看球时萦绕耳边挥之难去的评论员的解说平添些许烦恼。记得在最后的两场决赛中,评论员不停地念叨着世界杯的各种数据,反复数叨着某球员之父如何,以至于对球场上发生的事情不甚了了,于是,韩国队打入任意球的队员被“李冠金戴”,并且重复多次。而这两场激烈的比赛下半时都延时3分钟,评论员却没有注意到,自顾自地坚持说比赛要延时4分钟,以至于当裁判按时吹响终场哨时,竟招来评论员的一顿批评。
  球赛直播设评论员,想来是为了让观众看得更好,学到更多知识,善莫大焉。但当我们的评论员为卖弄而评论,对比赛本身不去关注,总是在观众聚精会神看球时东拉西扯,甚或大呼小叫,干扰了观众,就只能令人生厌了。试想一下,喜欢看球的人谁不懂得足球的基本规则,有谁会看不懂球衣上的号码和电视屏幕上的文字。观众自己能明白的事,评论员就不要啰嗦。
  看来,坐下来好好研究一下观众到底需要听什么,才是提高评论水准的关键所在。
建行河北省分行营业部 袁新兵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外交官》丛书面世
  这本新书里有外交事件、外交官的工作和生活,外交领域的掌故、文物、知识、礼仪,这就是世界知识出版社新推出的《外交官》丛书。《外交官》丛书第一辑收有新中国第一位大使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的文章《随王稼祥出使苏联》,是极为珍贵的史料。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专家研讨电视服务节目走向
  今年是国内最早的原创性服务节目《为您服务》开播23周年,中央电视台以此为由头,日前邀请电视行业专家和同行,以“新时期的电视服务节目”
  为主题,在京举办系列研讨活动,对如何办好此类节目进行理论思索。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寻找苏曼》关注艾滋病患者
  《寻找苏曼》以拯救艾滋病患者生命、灵魂为题材,近日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专家称赞这部小说是近年出现的一部充满人文主义关怀的力作。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歌剧音乐剧观摩演出在哈尔滨举行
  由文化部和哈尔滨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六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暨第三届全国歌剧音乐剧观摩演出,将于8月6日至15日在哈尔滨举办。《鸡毛信》等歌剧和《未来组合》等音乐剧参加观摩演出。其间,歌剧音乐剧方面部分专家将举行歌剧音乐剧理论研讨。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七月:银幕涌现共产党员新形象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1周年,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一个规模宏大的国产影片展映活动,目前正在全国城乡展开。此次活动重点展映《荔枝红了》、《我的格桑梅朵》、《太平使命》、《声震长空》等四部影片。
  《我的格桑梅朵》:用生命谱写青春的进藏战士
  由熊郁导演、峨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影片《我的格桑梅朵》,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进藏途中经历的艰难困苦及生死考验,表现了指战员们的激情与信念、苦难与牺牲、爱情与婚姻以及军人在进藏途中真挚动人的情感故事。影片没有浓墨重彩的情节刻画,而是以抒情见长,在看似平静的叙事中传递出深挚而令人震撼的情感力量。影片看似没有一个轰轰烈烈的英雄,有的是像欧战军、小冯、白雪梅、苏队长等千千万万的进藏指战员,他们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屈不挠的搏斗中意气风发,用自己的青春和激情谱写生命壮歌,他们的顽强精神犹如美丽的格桑花留在观众的心中。
  《荔枝红了》:新一代党的农村基层干部
  由杜云萍导演、广东省茂名市和珠江电影制片公司联合拍摄的影片《荔枝红了》,是我国第一部反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农村题材影片。影片在一幅幅岭南特色的乡土风情画中,多侧面、多角度塑造了以唐荔红为代表的新一代党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他们既能从长远、根本上代表广大人民利益,又能大胆实践、引进先进科学文化,带领群众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影片艺术地再现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给农村的新变化。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张全景观看影片后认为该片亲切、真实,用电影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专家认为唐荔红是21世纪的“李双双”。
  《声震长空》:人民广播事业的奠基者
  由陈力导演、山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声震长空》,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关怀下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影片塑造了为我党广播事业鞠躬尽瘁的苏志豪、年轻而缺乏播音经验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殷佳茹、一心要去战场报家仇但后来明白广播宣传也是战场的郑之钰等形象,他们是曾经为我国广播事业作出过贡献的广播人的缩影。《声震长空》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以电台的创建过程和发展历程为经,以中国革命不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纬,全面地反映了人民广播事业的创立和发展轨迹。
  《太平使命》:扎根农村的西部司法干部
  由范元执导、兰州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太平使命》是以全国模范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甘肃省古浪县黑松驿乡司法助理员侯殿禄为生活原型而创作的。影片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塑造了一个西部基层干部的光辉形象,片中主人公不顾个人安危,维护农村稳定,默默地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该片充分展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陇原儿女的精神风貌。影片原型、64岁的侯殿禄看完该片后说,石维坚扮演的侯鉴英栩栩如生、真实感人,他看后也掉了眼泪。甘肃省委书记宋照肃等领导同志观看了影片后认为影片拍得很有教育意义,认为影片宣传了法治与德治,宣传了“三个代表”,群众需要这样的电影。(西文)(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军魂颂》即将播出
  七十五载铸辉煌 引吭高歌颂军魂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由解放军总政治部主办,总政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军魂颂》,将于8月1日晚黄金时段在一套节目播出。
  音乐会以合唱为主体,融入独唱、领唱、重唱、朗诵及交响乐团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演唱我军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歌曲和部分新创作优秀作品,着力表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揭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不变的军魂这一永恒主题。
  音乐会由序曲和三个乐章及尾声组成。第一乐章表现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下,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时期的丰功伟绩。曲目由《人民军队忠于党》、《过雪山草地》、《保卫黄河》、《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英雄赞歌》组成。第二乐章表现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率领下,人民军队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昂首阔步的崭新风貌。曲目由《向国防现代化进军》、《跃上潮头》、《男子汉去飞行》、《火箭兵的梦》、《忠诚永远》、《咱当兵的人》组成。第三乐章表现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下,人民军队肩负“打得赢,不变质”的神圣使命,落实“五句话”总要求,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曲目由《在党的光辉旗帜下》、《听党指挥歌》、《我们是钢铁长城》、《世纪远航》、《一二三四歌》、《中国新世纪》组成。
  音乐会由驻京文艺团体组成的130余人的合唱团和近百人的交响乐团担纲。总政歌舞团团长、一级编剧左青担任总导演,郑健、蒋燮斌、李玉宁担任指挥,担任独、领唱演员的既有军队著名歌唱家彭丽媛、程志、杨洪基、王秀芬、阎维文、宋祖英、刘斌、佟铁鑫、吕继宏等,也有近年来涌现的歌坛新秀王宏伟、谭晶、于丽娜、孙砾、周芳等。主持人由林达信、张晓佩担任。(卞振)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红色爱情”动人心魄
  由央视和二炮电视艺术中心近期推出的首批向党的十六大献礼片——8集电视剧《生死之恋》,真实地解读了革命者高君宇和女作家石评梅封存了几十年的传奇爱情故事,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爱情的本质是隽美、浪漫的。整个剧从色彩到基调,从置景到美工,从服装到灯光,从摄影到剪辑,都着力营造出一种美的氛围,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郭振建)(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快人快语

《威胁》的警示
官伟勋
  听朋友说电视剧《威胁》很值得一看,便也跟着看了。果然不错,不仅情节曲折动人,演员的表演也相当精彩到位。一下子就成了全家每晚的必看节目。
  但也边看边想,像剧中那样死了四五十名矿工,瞒着不报,还敢灭绝人性地焚尸灭迹,千方百计阻挠调查的事,恐怕有些夸张吧?
  不料,事有凑巧,正在《威胁》播出期间,媒体报道了6月22日,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发生爆炸的重大事故。没想到,该事故的掩盖与揭发,调查与反调查的过程,几乎与《威胁》如出一辙!繁峙县金矿死了37名矿工,矿领导说只死2人,是一次“普通事故”。县长带工作组来了;副市长带工作组来了;省经贸委副主任也带工作组来了!层层“认真严肃”调查的结果,仍然是只死了两个人!
  这真是一幅可怕的“官场护黑调查现形记”!从基层到县、到市、到省主管部门,比《威胁》参与调查的还多。怎么都与见利忘义草菅人命的黑心矿主一个口径呢?
  《威胁》说明存在一个已被病毒侵蚀的系统。显然,在我们的某些地区或某些系统,在用人的机制上出了问题。让一些根本不符合党员条件、不符合干部条件的人,混进了党组织和干部队伍。
  乾隆在召见江苏布政使徐士林时,曾问他应如何用人?徐回答说:“工于献纳,虽敏非才;昧于是非,虽廉实蠹!”乾隆“深以为然”(《啸亭杂录》)。
  徐回答的不错,不仅切中当时时弊,对今天仍有借鉴作用。《威胁》中的那些道貌岸然的市长、副市长们,为什么要冒那么大的风险给疯狂作案的矿业总公司的头头高维权打掩护?还不就因为高维权“工于献纳”,擅长给市长、副市长们送车送钱送“美女”?
  吃了人家尚且嘴短,纳了人家几十万,纳了人家高级住宅与“二奶”,不死心塌地地为人家干行吗?那些虽然没纳什么东西,明知领导或同级在贪赃枉法,仍装聋作哑甚至甘愿供其驱使的人,不是徐士林说的“蛀虫”又是什么呢?
  徐的回答也有缺点,就是为尊者讳。他只点“工于献纳”者不点“纳”者。上有好者下边才有投其所好者。如果做领导的都像《威胁》里的林书记那样,回程之前,都先打开车子后备箱看看,发现有“礼”
  立即处理,再“工于献纳”也就无所用其巧了。《庄子》里有句话:“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墙”。这的确是个两难的问题。只讲义不讲利,生产上不去,人民生活上不去。大家都一无所有,偷了抢了也没地方“消费”去。一讲利,庄子所说的问题都来了。义利都讲,但也总免不了司马迁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指望腐败现象完全不存在是不实际的。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则是绝对危险的!它会搞得天怒人怨,使社会主义大厦毁于一旦!腐败难免有,有了就要反,毫不留情地反!看来,也只能如此。
  实际上我们不是已经取得相当的成效了吗?“义”要讲,但最根本最关键的还是要靠大力加强法治!要使那些“工于献纳”的人不敢“献纳”,使那些想“纳”的人,与那些虽不“纳”但没有原则没有是非的人,难登高位。为此,就迫切需要一套简明的可操作的有效的监督机制,并使之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制度。让敢于揭露真相的人,不再受到威胁;让受迫害的群众不再忍气吞声!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汉字书法教育国际会议召开
  由全美书法教育协会、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办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汉字书法教育国际会议,7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隆重举行,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香港等地区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0多所大学,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文物出版社及《书法通讯》、《中国书法》、《书法》等新闻出版单位的书法教育专家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为“书法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与会代表就“汉字书法教育的多元化与国际化”、“汉字书法教育的社会文化价值”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启功、欧阳中石等参加了大会。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第三届汉字书法国际会议代表书法作品展”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书法专业学生习作展”和“中外书法教育家作品观摩笔会”。
  会议期间,经发起单位提议,拟成立“高等书法教育学会”,为高校从事书法教育的学者提供一个学术活动平台。(倪文乐 泰永龙)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从《梦》到《扇舞丹青》
——略论白志群的电视舞蹈艺术片
高鑫 王释
  电视舞蹈艺术片《梦》创作于1993年,共分6个部分,时长为27分钟。在这部电视舞蹈艺术作品中,编导白志群调动各种电视语言形式,以舞蹈家刘敏的6组舞蹈为基础,以自然时空和舞台时空两大部分交叉为手段,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对理想和事业的美好向往和执著追求。《梦》也因此受到人们的好评,荣获了电视舞蹈艺术片大奖。现在看来,《梦》仍然是一部极其优秀的作品,但是它对电视语言的运用、对舞蹈艺术的整合以及对电视、舞蹈两门艺术的整体把握还需进一步完善。
  电视舞蹈艺术片就是以舞蹈艺术为主体,调动电视的各种技术和艺术手段进行二度创作,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中的舞蹈艺术,既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又是为表现统一的完整的具有电视艺术特征的艺术思想和意念而设计的。在电视舞蹈艺术中,内容的诠释必须依靠两种语言:舞蹈肢体语言和电视声画语言。这时候美的产生就必须依赖三种和谐:内容与舞蹈肢体语言的和谐;内容与电视声画语言的和谐;两种和谐的和谐。准确地讲,前两种和谐以第三种和谐为基础,否则人们就会产生审美分裂。
  在白志群编导的《扇舞丹青》中,我们看到了多元语言的高度和谐。
  与《梦》相比,只有5分钟的《扇舞丹青》可谓小巧玲珑,但是它却十分准确地把握住了中国古典文化精神,将中国古典舞蹈、绘画和音乐熔为一炉,并利用现代电视艺术手段进行二度创作,营造了一个冲淡、雅致、高远的意境。
  在这部作品舞蹈环境的选择上,编导采用了最具冲淡雅致特色的中国水墨画(《扇舞丹青》的丹青),或山水,或竹、荷、菊、梅,或前景,或后景,或以实景道具拍摄,或以特技图像处理,布置了一个冲淡意境呼之欲出的舞蹈场景。这是绘画语言通过实境对整体意境的刻画和表达。在音乐的运用上,编导采用了以古筝弹奏的民乐。随着环境的展开,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音乐或低,或高,或疾,或徐,或轻拢慢捻,或快弹连拨。这是音乐语言对整体意境的刻画和表达。
  扇舞则是意境的主要承载者和表现者。无论是从扇舞本身的动作,还是道具的选取来看,《扇舞丹青》中的扇舞具有传统舞蹈的美学特征。通过舞者王亚彬的扇舞表演,我们既欣赏到中国传统舞蹈的“拧、倾、圆、曲”的外化动作,更领略到中国传统舞蹈以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舞姿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精神:“以神领形,以形传神。”
  到这一步《扇舞丹青》还只完成了一半,它的另一半在电视艺术语言中得到了最完美的塑造和诠释。电视艺术语言的运用,使得冲淡、雅致、高远的意境得以加强和彰显。如在这部艺术片的片头,镜头从右至左徐徐摇过,就吸纳了传统长轴绘画中“先右后左”的美学思想。镜头运动的速度与节奏都比较舒缓,与舞蹈动作的速度和节奏十分契合。画面构图沉静中追求气韵的生动,正是传统的“静中求动”“静中有动”美学理想。
  其实,在这部艺术片中不仅仅存在这两种审美载体,我们至少可以享受到四种审美载体的存在:一为舞蹈肢体语言,一为电视声画语言,一为绘画语言,细分电视声画语言还有音乐语言。这部艺术片的高明之处正是在于巧妙地融合了四种语言形式,构筑了一个立体的完整的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和谐的审美客体。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书法 杨鼎美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展示古都神韵
  为了使北京这座古都更加充溢艺术气息,展现北京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的风貌,“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将于今秋在北京国际雕塑园展出。整个艺术展分主题展、专题展以及学术研讨会三大部分。主题展将以立体方案展、现场加工制作展示等多种形式展示国内外广泛征集与特别邀请的雕塑作品。这将是本次艺术展规模最大最丰富的组成部分。专题展主要包括“半个世纪的回顾——北京雕塑艺术文献展”以及“少年儿童雕塑制作比赛”,这将是本次艺术展最有特色的展区。以“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为主题的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研讨会届时将邀请来自世界各国的城市雕塑、规划、建筑、园林等行业的专家,以多种方式展示其理论成果,组委会还将正式出版本次艺术展的论文集。本届雕塑艺术展由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联合举办。(柳璐)(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革命诗篇不容亵渎
  夏明翰烈士的《就义诗》,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追求真理而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最近中原某省卫视台及几家县市电视台播放的一则农药广告套用了此诗。这则广告先让害虫夸耀自己的本领,然后演示其被所要推荐的农药杀死,以此显示农药的非凡效力。害虫这样自夸:“打药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还有我子孙。”笔者不十分了解《广告法》和《知识产权法》对套用他人作品作广告是怎样规定的,但我认为,像这样为牟取利润而公然剽袭革命烈士诗篇,把害虫危害农作物说成是“主义真”,实在是对革命诗篇的歪曲!
河南省商水县李埠口乡 雷从海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岂可“天天拣黄金”
  某县举行庆祝建党81周年党风廉政教育及演讲比赛大型活动,该县的主要领导、大小干部几百名全部到会。会前邀请了当地戏剧界名流为大家演唱助兴。演唱结束,主持人说了一段恭维话,最后面的两句是“福星高高照,天天拣黄金”。这两句与大会内容格格不入的“祝福话”引起与会者哄堂大笑,把庆祝建党活动的庄重气氛冲得一干二净。试想,我们共产党的干部“天天拣黄金”那不个个成了暴发户?为人民服务岂不成了为人民币服务?这样严肃、隆重的大型会议,主持人决不可随意“发挥”、“即兴表演”,不分场合地“即兴表演”闹不好就会与开会的目的背道而驰,产生负面影响。
  河南柘城县人武部 张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