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2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认真学习贯彻“5·31”重要讲话 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刘云山
  哲学社会科学界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思想统一到“5·31”讲话精神上来。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科学分析了当前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七一”讲话之后的又一篇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用“5·31”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就是要把思想统一到“5·31”讲话的主题上来,统一到讲话对形势的判断和党的历史使命上来,统一到讲话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要求上来,统一到讲话关于改革、开放、发展和党的建设重大问题的阐述上来,统一到讲话向全党提出的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要求上来。
  大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认真学习贯彻“5·31”重要讲话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建设和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这里所说的“全面建设和繁荣”,当然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这是江泽民同志的一贯思想。江泽民同志去年8
  月7日在北戴河会见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时,提出“四个同样重要”。今年4月28日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提出“五个高度重视”和“五点希望”。7月1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讲话,再次从治党兴国、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两个不可替代”的精辟论断,阐明了新世纪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的五个重要要求。这一系列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作用,不断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全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去;就是要把是否体现“三个代表”要求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根本尺度;就是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观察新形势,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江泽民同志强调:“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蓬勃发展、充满活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才能站在时代高度,立足理论前沿,不断开拓创新,成为推动先进文化发展、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深入研究回答重大问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有许多重大课题急需进行创新性理论探索。要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在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过程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提倡理论创新,鼓励大胆探索,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深入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努力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的成果,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服务。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关键在落实。当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大政方针已定,目标任务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各地区、各部门都应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努力形成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共识,在全社会营造像尊重自然科学一样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良好氛围。各级宣传部门应该带头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讲话,主要应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围绕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开展调研,拿出加强和改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意见和措施。二是大力加强队伍建设。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要采取措施,形成人才培养、激励、选拔和任用的良好机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茁壮成长。三是要加强和改进社科规划,对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给予更有力的引导和推动。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实现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的号角已经吹响。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自己的学术追求融于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在铸就伟大祖国新的辉煌中创造出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成果。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弘扬与时俱进精神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张研农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与弘扬与时俱进精神相互依存、互为保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伟大成果,又是检验与时俱进的尺度和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勇气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是与时俱进精神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潮流、反映人民意志,面对世界、面向未来的一面旗帜。是否符合“三个代表”又判断着与时俱进的真伪,衡量着与时俱进的价值。
  与时俱进是实现“三个代表”的关键,又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催生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又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三个代表”这一与时俱进的重要思想,只能以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去认识,只能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范去落实。保持党的先进性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致性,集中体现在坚持与时俱进上。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和时代结合,和各国的具体情况结合。实现这种结合,需要与时俱进;坚持这种结合,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体现着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应有的精神状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我们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不能有无所作为的暮气;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昂扬锐气,不能有封闭保守的死气;始终保持立党为公的浩然正气,不能有以权谋私的邪气。作为新闻和理论宣传工作者,我们应按照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科院讲话中提出的要求去做,坚持优良学风,“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三个代表”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石仲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富于理论思维的党。它从诞生之日起,就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并始终致力于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夺取革命胜利、实现国家富强的道路,以一个又一个的伟大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以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新中国、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第一次伟大革命中,经过艰难困苦的探索创立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实现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伟大革命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上努力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到新世纪的同时,站在时代的高度,结合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使我们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完整、更具有时代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真理观,为我们继续探究真理、发现真理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将为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
  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科研部主任 李忠杰
  从去年8月7日,到今年4月28日,再到7月16日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江泽民同志先后三次就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对哲学社会科学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这为我们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科学指南。
  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角度看,哲学社会科学起着重要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自身、改造社会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自然科学不可或缺,哲学社会科学也不可或缺。
  从人类文明传承进步的角度看,哲学社会科学起着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从不同方面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精华,丰富着人类文明的内容。江泽民同志把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概括为“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这20字的每一个方面,都推动着文明的进步,当然也推动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进步。
  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角度看,哲学社会科学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了解社会,了解世界,了解历史,了解现实,就必须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懈探索,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哲学社会科学越发展,研究的成果越丰富,我们对规律的认识就越深刻、越科学、越全面,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性就越高,我们可能走的弯路就越少。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深入回答重大理论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灵魂和政治方向。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科学说明,得出正确的新概括、新结论。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来回答重大理论问题,就要紧紧抓住坚持与时俱进这个关键。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深刻认识和把握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深刻认识和把握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来回答重大理论问题,就要把“三个代表”作为衡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三个代表”是当代中国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对重大理论问题的回答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来回答重大理论问题,就要坚持严谨科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优良的学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理论创新的重要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把握时代脉搏,感受实践呼唤;要认真读书,多思慎思,关注现实世界,注重学术积累;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力戒浮躁、潜心学问;要厚积薄发,出精品,出上品;要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做到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牢牢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国防大学原副校长 侯树栋
  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的重要讲话,指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真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要肯定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作用,而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当代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研究的政治方向。我们反对把学术研究政治化,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决不可脱离政治,特别是当前的政治。在当代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研究的学术方向。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的学术方向,至少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课题可涉猎中国和世界的各个方面,但应以我国的现实问题为中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研究中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扎根于群众的实践,以群众的实践为准绳。三是在研究中要勇于坚持真理,善于修正错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追求真理。四是既不可食古不化,又不可食洋不化,而应当适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端正学问家的人格方向。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坚持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有坚持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扎扎实实地做学问,才能成为一名对祖国和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人的方向,我们应以此为准绳,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做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
  求是杂志副总编辑 张晓林
  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的讲话精神,一定要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理论建设。“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立学之本。只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思想才能统一,行动才能一致,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在新世纪,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作风,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崇高职责。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学风建设。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关注和研究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为不断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服务。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 韦建桦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最根本的一条是要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这个领域的全部工作。这是由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担负的时代重任所决定的,是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指导地位所决定的。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担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时代呼唤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成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理论创新和先进文化发展,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这种性质和使命,特别是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探索中所处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要求有一个统领各项工作、各门学科和整个队伍的指针。在当代中国,这个指针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只有坚定不移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针,各项工作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树立明确的目标;各门学科,包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才能围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效地整合力量、配置资源,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提出真知灼见,创造学术精品;整个队伍才能团结一致,风雨同舟,振奋精神,勇于探索,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哲学社会科学在当代的发展规律,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学术传统,开拓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崭新境界,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新贡献。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为这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开拓了广阔天地。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冷溶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光荣使命,在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发挥重要作用。
  进一步认真学习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和其他一系列讲话中,全面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次“5·31”讲话又进一步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丰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5·31”讲话提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三句话是根本要求,也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要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坚持用“三个代表”这一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但要学习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还要把“三个代表”要求贯彻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江泽民同志在去年8月以来就哲学社会科学发表的三次重要讲话,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指明了方向。一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否做到“三个代表”是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二是要明确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为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三是要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新要求。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新领域,运用新方法和新手段,大力加强各个学科的研究,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坚持“三个代表”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汝信
  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的讲话高屋建瓴,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深刻透辟地阐明了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性问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重新认识和加深理解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是江泽民同志从“三个代表”的高度、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出发,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任务和地位所作的精辟阐述,无疑将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在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典范。它根据当代世界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深入地研究并正确地回答了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以此为榜样,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汲取力量,推动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要想有所前进、有所创新,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着重研究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及时对出现的新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是否正确,是否有价值,归根到底,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我们在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创新的时候,必须通过实践检验,看看我们提出的理论是否符合“三个代表”要求。凡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的就加以改进,不符合的则实事求是地改正。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搞好社科规划工作 促进多出精品力作
  全国社科规划办公室主任 董京泉
  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科院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我体会,这里讲的大力发展,既包括数量方面,也包括质量方面,但最根本的是指质量方面。
  衡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主要是看其产出了多少真正体现“三个代表”要求的优秀成果、精品力作,有没有传世之作。在如何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多出精品力作,避免平庸之作和低水平重复方面,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具有重要的导向、示范、组织和凝聚作用,因而进一步改进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规划工作势在必行。一是应进一步改进项目评审机制,把好“进口关”,使那些缺乏相应前期研究成果,课题论证中没有提出创新性理论观点,或在应用对策研究中没有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合理对策思路的,不能获得立项。二是努力改进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和成果鉴定机制,把好“出口关”,使那些在基础研究上没有创新性观点,在应用对策研究上没有拿出真正管用的对策方案的项目,不能轻易过关。三是加强项目研究的过程管理,对于有希望出精品力作的项目加强指导和管理,尽可能提供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努力建立严格的奖优罚劣的激励约束机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