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专页)
专栏:发展特色 争创优势

奶业兴市全力打造“中国乳都”
  ——访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长柳秀
本报记者 吴坤胜
  刚到“塞外青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记者就对这里浓浓的“奶香”感到惊奇:街上大小商店门面边,一箱箱标有“伊利”、“蒙牛”等品牌的鲜奶、酸奶,整齐地堆放着等待出售;大到连锁超市,小到个体小杂店,货架上众多品牌的液态奶、固体奶琳琅满目。在呼市呆的时间长了,记者发现奶品与市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日常餐桌上饮酸奶,招待客人喝酸奶,拜访客人送奶品,市民一箱一箱地把鲜酸奶买回家……如此景观,呼市的人均牛奶占有量位居国内各大中城市首位就不足为奇了。
  呼和浩特不但是奶品消费大市,更是奶业生产大市。2001年,呼和浩特市的奶业产值以82%的速度发展,特别是伊利和蒙牛两大奶业龙头企业,分别以70%和193%的增长速度跃居中国乳制品行业第二位和第五位。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提出要把呼市建设成“中国乳都”的宏伟构想,引起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仲夏的一天,呼和浩特市市长柳秀在百忙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近年来呼市的奶业发展很快,正在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在您作的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奶业兴市”战略,努力把呼和浩特市建成“中国乳都”。请您介绍一下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发展思路。
  柳秀:近年来,呼市的奶业发展确实很快。我们提出实施“奶业兴市”战略,努力把呼和浩特建成“中国乳都”这一构想,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的:一是从地区特点和资源优势来看。大家都知道,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作为首
  府,它背靠天然无污染的内蒙古大草原,适宜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天然牧场,悠久的奶牛饲养历史,使呼和浩特在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发展奶牛养殖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这是我们的地区特色,也是我们的资源优势,这一点是国内其他地方很难与我们相比的。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根据本市的实际进一步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退耕植树种草,广大农牧民种草养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畜牧业尤其是奶牛养殖业得到跨越式发展。到去年年底,全市奶牛头数达到14.1万头,鲜奶产量达40多万吨,人均牛奶占有量190公斤,在全国名列第一。
  二是从乳品企业发展和品牌来看,呼市近年来崛起两大乳品企业,一个是伊利,一个是蒙牛,无论发展速度和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均名列前茅。同时,还有其他8家乳品加工企业。目前,呼市的鲜奶年加工能力近80多万吨,仅伊利、蒙牛两大企业2001年营业额就达35亿元。伊利年销售收入27亿元,由全国乳业排名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蒙牛建厂两年多发展到年销售收入8.5亿元,由全国乳业第十一位一跃进入前5强。目前,内蒙古的乳业天然绿色食品已经畅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70多个地级市区,并打入香港市场,品牌的知名度和产品的覆盖率居全国同行业前茅。“伊利”和“蒙牛”商标也先后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三是从市场供求和发展远景来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将受到较大的冲击,而畜牧业特别是奶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因此,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奶业的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我们提出实施“奶业兴市”战略,打造“中国乳都”也是顺应这个大的趋势,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而确立的。近年来,从牛奶的市场供求变化来看,牛奶作为一种营养食品,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我国奶制品市场消费潜力很大,前景十分广阔。
  记者:通过您的介绍和分析,我感到,呼和浩特市实施“奶业兴市”战略、建设“中国乳都”有着非常好的基础和条件。请您谈谈近年来呼市的奶业发展从哪几个方面促进了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柳秀:一是奶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去年,呼市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占到53.5%,畜牧业产值比重提高的主要因素就是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奶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近年来,呼市增加农民收入主要靠奶牛养殖业,比较典型的赛罕区碾格兔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是自治区农牧民纯收入的3倍。就是因为他们早已树立了“立奶为业、养牛致富”的思想,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松。全市奶牛养殖户平均每头奶牛年纯收入3000元-5000元。农民说,养一头牛开一个存折,养十头牛开一座银行。三是奶业的发展特别是乳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2001年,呼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主要是依靠伊利、TCL内蒙古分公司、蒙牛、金宇等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的拉动。可以说,乳品加工业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壮大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去年,仅伊利、蒙牛两个企业上缴税金就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9.3%。
  几年来的实践已经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奶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前途的,带动性很强,成长性很好,是呼市的“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更加坚定了我们进一步实施“奶业兴市”战略、打造“中国乳都”的决心和信心。
  记者:在郊区旗县采访时了解到,为了加快奶业的发展,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许多好的政策措施,在推动奶业的发展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杠杆作用,请介绍一下你们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柳秀:从10多年前起步发展到2000年确定“奶业兴市”战略,直到现在提出把呼和浩特建成“中国乳都”这样一个构想,我们确实想了好多办法。概括起来讲,主要是通过政策推动、市场拉动、科技促动、产业化带动等多种办法来推动奶业的发展。为此,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经常召开奶业研讨会,邀请自治区和全国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论证,为呼市的奶业发展献计献策。我们还专门成立了市、县两级奶业领导小组,制定了“十五”期间奶业发展规划,组团赴国内外著名乳品企业考察学习,借鉴了他们许多宝贵经验。
  二是政府制定了扶持农民发展奶牛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各级财政加大对奶牛业的投入,对农民养奶牛给予必要的补助,帮助养牛户解决贷款,允许养牛户承包荒地种植草料等,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养奶牛的积极性。
  三是政府为了扶持乳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从资金、技术、工商、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照顾和优惠,切实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如奶源基地的划分、企业与农户的对接等。
  四是加大对奶业发展的科技投入。近几年,呼市加快了奶牛品种改良、疫病防治和饲草料加工等方面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和项目建设。目前呼市已建成528个奶牛冷配站(点),使呼市地区的奶牛全部实现了冷配,保证了奶牛品种质量和个体产量。为了确保奶业生产的清洁、安全、卫生和无污染,全市已建成424座现代化挤奶站,挤奶站全部实行“分散饲养、集中挤奶、定期结算、按时付款”的管理模式,使原料奶的质量明显提高。
  五是加强了奶业基地建设。发展奶业,基地建设是关键,谁拥有优质高产的奶源基地,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呼市奶业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和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格局。这样,一方面,企业有了稳固可靠的奶源基地;另一方面,农户在种植、养殖、销售等方面都有人指导和帮助,可以说找到了致富之路,养奶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伊利、蒙牛两大公司为了建好基地,近两年共为农民提供购买奶牛款2亿多元,与4.6万养牛户签订了奶源订单合同,企业已经与农户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保证了奶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记者:听了您的这番介绍,我对呼和浩特市实施“奶业兴市”战略、建设“中国乳都”更加充满了信心。最后,还想了解一下你们今后的奋斗目标。
  柳秀: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05年,全市鲜奶产量达到200万吨以上,乳品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以上。同时,要大力宣传、保护好我们的品牌,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尽快开辟好国际市场,真正把呼和浩特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优质奶源基地、全国最大的优质乳品加工基地,确实把呼市的奶业做大、做强、做好,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把呼和浩特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乳都”。(附图片)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农民“立奶为业、养牛致富”


第8版(专页)
专栏:

精心栽培梧桐树 引来各地金凤凰
 呼市金桥开发区成为投资热土
  本报讯 被内蒙古自治区领导誉为呼和浩特“浦东新区”的金桥开发区,在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硬件”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软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经有38户企事业和商家进驻金桥,预计投资近6亿元,成为内蒙古同级开发区建设速度最快、建设基准最高、同期内投资数额最大的开发区之一。
  金桥开发区由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总体规划,赛罕区全面负责实施。开发区规划总面积40多平方公里,北靠巍巍大青山,面向广袤的土默川平原。金桥开发区与呼市地区的金川、如意开发区,形成了“西有金川、南有金桥、东有如意”三足鼎立的经济发展框架。金桥开发区坚持以“工业立区、商业活区、科技兴区、生态美区、设施固区”为方针,重点突出了资源开发与科技创新。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赛罕区抓住机遇,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使开发区基本完成“三纵三横”的路网建设,达到“五通一平”的标准。
  在规划开发区建设初期,“金桥人”就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原则,邀请国内著名的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使开发区的设计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准。区内规划有工业区、商贸金融区、生态住宅区、高科技园区、私营经济园区、国际会展中心等,全部工程分三期建设,总投资完成60亿元。到2005年一期工程完成后,整个开发区产值将达到21亿元。
  金桥开发区成立了强有力的开发区管委会,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分别由赛罕区区委书记、区长兼任。他们抽调精兵强将,以“团结、廉洁、公道、透明、有序、便捷、高效”为准则。把接待谈判、项目审批、后期服务管理等各项职能集中于一体,以“一条龙”、“一站式”的工作方式为投资者提供快节奏、高效率的服务。对重大项目、责任落实到人,要求在15个工作日内全部完成投资者入住园区的所有手续,并且进行跟踪服务。只要投资商有要求,政府指定的“服务员”就出现在投资商身边。大型的上市企业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被这里良好的投资环境所吸引,计划在金桥开发区投入2亿元,进行系列科技创新与项目开发。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到金桥开发区考察时,充分肯定了开发区的发展速度、工作效率和超前意识。(韩雄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