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世通震荡”冲击波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如君
  去年底安然破产案爆发揭开了美国企业界存在的“巨大黑洞”,环球电信垮了,安达信栽了,许许多多的其他巨型企业受到了调查;今年6月25日,美国第二大长话公司世界通信38亿美元的假账案再度爆发,无疑向已经落井的巨型企业又投下了一块巨石,进而对美国股市、整体经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强烈震荡。一桩接一桩的企业丑闻震得白宫也不得安宁,布什总统起初还只是说企业界出了几颗“烂苹果”,可到7月9日,他不得不亲自跑到华尔街撂下一通“狠话”。直到7月15日,布什还在摇旗呐喊,力主要恢复投资者、消费者信心,建立起“美国企业最高的道德标准”。
  的确,从安然到世通,“企业地震”轮番发生,反映出美国企业运作、审计规则、投资机制以及监管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深层的问题。去年安然申请破产保护,以498亿美元的资产创下历史之最。而世通如果申请破产保护,很可能会创下更大的纪录。这几天,世通正在与花旗集团、摩根大通、通用电器投资等多家投资巨头紧锣密鼓地进行融资谈判。若是成功,世通尚可逃过一劫。要是失败了,世通就不得不以1040亿美元的资产申请破产保护。这无疑将又是美国企业、美国经济面临的又一颗“重磅炸弹”。
  与安然案相比,世通丑闻划下的伤口更深,引起的痛楚更重,对美国企业、股市、整体经济造成多方面的恶劣影响:
  第一,投资者信心受到重创。曾几何时,安然、环球电信、世通都是众所瞩目的明星企业。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随着美国“新经济”列车一路迅跑,这些公司业务摊子越铺越大,股价越涨越高,投资者们对这类公司追捧的热情超乎寻常。随着“科技泡沫”破灭,美国经济疲软和衰退,再加上“9·11”事件又当头一棒,这些“空中楼阁”式的公司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麻烦。前两年还是几十、近百美元的股价几个月之内跌成了几美分!安然案已让投资者大为蚀本,世通案又让他们急得吐血,他们怎能不心痛,不心凉?
  第二,“信用危机”全面扩散。从安然到世通,引发丑闻的导火索是假账。可随着调查的深入,揭出的企业腐败丑闻远不止这个。企业不顾盈利而盲目扩大,举债度日而不计后果是个通病。安然申请破产保护时,实际负债高达400亿美元。目前挣扎中的世通也是背着300亿美元的债务;企业要求职员与企业共进退,而高级主管却是望风而逃,决不愿与企业共存亡。安然的高层主管借用公司贷款购股票,可在危机冒头之前却又抛售股票,世通也是同出一辙,到头来那些辛苦努力的普通职员连退休金都得赔进去;企业高层主管早已察觉内部的违规操作,但不是设法纠正,而是视而不见,等危机加重时又偷梁换柱,设法蒙骗过关。更为可怕的是,在诸多巨型企业作假的同时,审计公司、投资银行也参与其中。审计公司不只与雇方合伙作假,还在天机泄露后销毁证据,具有89年历史的安达信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也因此而付出了沉重代价。投资银行也没好多少,在向受贷公司和股票投资者投供服务发生利益冲突时,旗下的分析师又是昧着良心说假话,美林公司因此而受罚1亿美元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所以,安然案、世通案引发的不只是企业管理丑闻,而是波及整个华尔街的信用危机。
  第三,纽约股市前景暗淡。前两年因“科技泡沫”吹破,纽约股市就滑入熊市境地,“9·11”事件更加重了股市的困境。去年末,人们本希望美国经济出现复苏势头,股市怎么说也该有所改善。可没想到又出了安然案,而且还不止一个。今年上半年,纽约股市一直是有气无力,受人关注的道-琼斯30种平均工业股票价格指数跌破1万点大关,前几日又跌破9000点的关口。7月15日,纽约股市差点又遭遇个“黑色星期一”,道指盘中一度跌了近440点,要不是最后90分钟捞回,整个股市肯定会一片惨淡。到目前,以技术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以及标准普尔500指数早已滑过了“9·11”事件之后的低位,落到了1997年以来的最低;道指也只是在“9·11”之后的低位悬崖边上苦撑,随时有“过界”的可能。
  第四,美国总体经济复苏面临威胁。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6.1%,如此幅度本应令人鼓舞,但美国时下没人为此兴高采烈。安然、世通案引起的震荡太过猛烈,从政界、学术界到企业界以及普通老百姓,对今年美国经济第二季度、下半年的收成存在很大的忧虑。再加上2002财政年度美国财政赤字将高达1650亿美元,美元兑欧元、日元的汇率又不断下降,总体面尚好的美国经济面临种种风险。摩根-斯坦利公司的著名经济学家罗奇近日明确称,美国今年下半年可能会出现“双重衰退”,即使不陷入衰退,经济复苏也只会死气沉沉和令人失望。
  第五,企业丑闻有演化为政治丑闻的可能。安然案发生后,布什政府就受到过“围追堵截”。世通案发生,布什政府面临的压力更大。一方面,布什总统、切尼副总统过去的从商经历中是否有污点受到“追究”。1990年布什担任得克萨斯州哈肯能源公司董事时曾在该公司公布亏损之前的关键时刻卖掉了手中股票,转手赚了近85万美元;切尼1995年至2000年担任得州哈利伯顿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时的做法也受到质疑。7月10日,一个名为“司法观察”的民间机构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哈利伯顿和切尼曾虚报尚未入账的公司收入,数额高达4.45亿美元。这两档子事不管是否违法,只要被新闻媒体炒作不断,布什政府就麻烦不断。另一方面,在野的民主党决心与布什政府争夺改造华尔街的胜利果实。
  7月9日布什提出整治企业腐败的建议,民主党方面立马批评太过软弱。7月10日和15日,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先后通过了两个反企业腐败的议案,比布什前几天提出的方案更为严厉、更为具体。共和党参议员没法子,只能跟着民主党屁股后头投赞成票。
  总之,世通案的出现进一步加重了安然案以来的企业丑闻震荡,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美国总体经济的走向。布什政府目前正在采取各种办法应付这场危机,能否平稳渡过这一关,还要经受多方面的考验。(附图片)
  美国众议院财政委员会7月8日在华盛顿举行世通公司财务丑闻听证会。
(新华社发)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视点

谁制造了诚信危机
  周德武
有谁能想到,曾经是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公司安然会在一夜之间倒下;又有谁能想到,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在纳斯达克被暂停交易。没想到施乐公司自1997年以来就一直做假账;更没想到的是,为这些公司进行财务审计的公司如安达信、毕马威等老牌会计公司居然是作假者的帮凶。而华尔街的顶级投资银行,如著名的美林公司竟滥用投资者的信任,弄虚作假,也被推上被告席,最近以1亿美元的罚款企图将大事化小。
  一个安然倒下了,另一个“安然”出现了,人们在猜测下一个“安然”会是谁。如果说2001年美国人谈“恐”色变,那么今年则是谈“账”色变。如果说“9·11”事件的发生使美国人失去了本土安全感的话,那么大企业诚信危机则使美国老百姓失去了经济安全感,一半以上的家庭安全网均因造假丑闻引发的股灾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美国股票的12%、国债的40%及公司债券的23%由外国投资者持有,而美国企业的诚信危机,致使部分资金加速从美国市场抽逃,由此加速了美元对欧元、日元的大幅贬值,美元硬着陆的风险明显增大。美国几大投资银行7月份纷纷调低对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美国经济因接踵而至的华尔街财务丑闻,蒙上了一层暗淡的阴影。
  曾几何时,美国经济被称为信用经济,但一个接一个的财务丑闻,让“诚信”二字在华尔街蒙受耻辱。近来美国的报章和电视台都在围绕美国企业的诚信危机展开激烈的论战。有人认为,人性的贪婪是罪魁祸首之一。由于前几年科技股泡沫横飞,使得投资者忽视了股票上涨背后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当经济繁荣、投资者对公司季度业绩抱有很高期望值的情况下,公司利用会计制度的漏洞,合法或非法作假,一方面财务总监可以保证自己钵满盆满;另一方面也可向投资者展示良好的“增长”业绩,以支持高悬的股价。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任何公司赢利下滑的坏消息都会使企业遭受灭顶之灾。为了“维持生计”他们选择了铤而走险。投机金融家兼慈善家索罗斯最近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时,并不在乎其道德水平。近几年,美国社会的道德水准直线下降。美国倒塌的不仅是世贸中心,连红十字会、神父等圣洁形象都在美国人的心目中相继倒下。
  毫无疑问,美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也存在着作假的内在驱动力。许多公司把股票期权作为企业员工工资的一部分,职工手里的股票期权增值了,企业的实际工资支出就会减少。企业高级管理层更是通过股票期权来充盈自己的钱袋。而股票期权的价值建立在股票升值的基础之上,否则它便是不名一文的废纸。于是乎,一些人被利益所驱动,不惜通过做假账来推高股价。
  历史往往是一面镜子。美国大企业诚信危机的全面曝光从反面证明了美国企业自身的纠偏机制仍在发挥作用。从20世纪初的股市繁荣到1907年的股市泡沫破灭,从上世纪20年代的大发展到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为了堵塞漏洞,一部部法律出台,一个个政府监管部门诞生。如1913年美联储、1934年美国证交会的成立,都是资本主义为挽救自身而采取的有力措施,对资本市场的发育起到了很好的矫正作用。而这一次从网络泡沫的破灭到美国大企业神话的终结,同样将带来一场变革,无论其结果如何,对美国的未来都具有转折性意义。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主持人语
  世人曾对美国的企业管理制度颇为推崇。如今,接二连三的经济丑闻,暴露出美国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存在着不少漏洞。美国的大企业怎么了?是谁制造了诚信危机?华尔街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本期《国际周刊》试图就上述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供读者参考。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丑闻之船  原载美国《经济学家》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造假”拖累美元
  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胡坚
  强势美元跌跌不休
2002年以来,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价格不断下跌。从2002年1月到4月,纽约外汇市场上欧元兑美元的比价上涨了8%。7月15日,在伦敦外汇市场上,欧元对美元收市价为1∶1.0036,在纽约外汇市场上也达到1∶1.0005。今年以来,日元对美元升值已超过12%,近期更是突破120日元兑1美元的重要关口。除日元以外,韩元、新加坡元、印尼盾等亚洲货币兑美元比价纷纷在近期升至高点。从2002年年初到6月3日,印尼盾兑换美元的比价升幅高达21.6%,韩元升幅超过7%,泰铢升幅超过4%,新加坡元升幅为3.2%,菲律宾比索也上涨了2.5%。
  “造假”丑闻拖累美元走势
  美元贬值有多种原因。首先,经济复苏状况影响美元币值坚挺。美国经济复苏仍然处于一个十分脆弱的阶段。国际著名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近期表示,由于消费者需求不稳,美国经济可能于2002年下半年再次陷入衰退。此外,影响美国经济的几个关键因素,即企业投资、油价、房价、恐怖主义威胁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健康状况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其次,经常项目赤字居高不下,也促使美元被动贬值。根据国际惯例,如果一国经常项目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5%时,该国货币将不得不贬值。2001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高达417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今年第一季度美国贸易逆差已经上升到占国内生产总值4.3%的水平。
  实际上,造成美元这次贬值趋势还有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原因,那就是美国企业界和金融界接二连三出现的“造假”丑闻。它严重动摇了外国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引起外资流入锐减和撤离,拖累美元走势。如果说,去年底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安然公司的破产倒闭事件还给人以偶发事件的感觉,美国近期连续出现的世界电信公司丑闻、施乐公司丑闻则使很多外国投资者感到美国证券市场已不值得信任。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外国投资者净买入美国股票总计176亿美元,低于上一季度的337亿美元。同期购买美国债券的外资只有30亿美元,与去年的380亿美元相差甚远。国际投机基金开始大量抛售美国股票和债券,导致美元需求萎缩。从1999年到2000年底,外资一直是推高美国股市的重要动力,进入这一市场的外资共计1.3万亿美元。目前,外国人手中持有的美国金融资产仍然高达8万亿美元,不难想象,如果人们对美国股市的信心进一步丧失,抛售美国金融资产的浪潮会给美元造成什么样的压力。
  美元贬值带来的震荡
美元贬值对于美国经济的直接影响是有利于出口。因此,美国政府对美元贬值并不急于调整。但是,美元贬值也将导致其购买力下降和美国国民财富的“缩水”,这对其经济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欧洲国家对美元贬值趋势泰然处之。从欧元问世以来,它兑美元的比价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大幅度下滑,最大跌幅曾达到30%。但是,欧洲央行坚持不改欧元是强势货币的初衷。加之欧元区经济今年发展状况比较理想,欧元对美元升值是顺理成章的。
  日本政府对美元贬值之势则非常紧张。去年以来,日本政府曾放任日元贬值,寄希望此举带动日本出口,挽救日本经济的颓势。目前的日元升值很可能使日本经济复苏的梦想付之东流。因此,日本政府已在一个月内6次抛售日元,从5月份以来共抛售了约合250亿美元的3万亿日元来改变市场走向,但收效甚微。
  除日本之外,亚洲其他国家对美元贬值的趋势无意干预。一方面,经过金融危机的亚洲各国经济近期走势较好,美元贬值目前对其经济影响有限。另一方面,亚洲各国近年来积累了可观的外汇储备(共约1.2万亿美元),在必要时,可以有充裕的资金应对外汇市场的波动。中国人民币面临着升值的压力。如何对此进行调整将是有关决策部门认真研究的问题。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董事会权力 小会计制度缺陷 监管能力不足
美国公司制度值得反思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鲁桐
  美国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以来,上市公司欺诈的阴影就一直笼罩着华尔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哈维·皮特最近将安然公司倒闭、安达信公司解体和世界通信公司作假与“9·11”恐怖袭击事件共同列为金融市场遭遇的四大危机。更令人恐慌的是,人们不知道美国公司造假的黑洞到底有多深,今后还会有多少个“安然”曝光?魏斯评级公司(WeissRatings)最近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对美国7000家上市公司所做的研究显示,有多达1/3的美国上市公司可能有篡改盈余报告的问题。
  经济丑闻频频出现,暴露了美国公司制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使人们开始对美国公司治理模式进行重新审视。
  美国公司:股东弱管理层强
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与美国股票市场的兴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美国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公司治理模式也受到了高度的肯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英美公司治理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受到推崇,从而在世纪之交形成了一场全球性的公司治理运动。
  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在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外部监督为主的模式。美国公司受到企业外部主体如政府、中介机构等和市场的监督约束,即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等市场机制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具有作用与影响。但因股权过于分散,股权结构不稳定,一般股东不可能联合起来对公司实施有效的影响,使股东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控力度大为降低,形成了“弱股东,强管理层”的现象。
  理论上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但由于股权的分散,使得董事的选举实际上是由首席执行官(CEO)等高级管理人员操纵的。为了解决对CEO等企业高层人员的监控问题,除了市场机制以外,纽约证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在董事会中引入非执行独立董事。以独立董事为主的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的财务工作。但实际上,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基本上仍由CEO及高级管理人员主导。
  美国企业制度漏洞不少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一些著名大公司接连出现造假丑闻,说明美国的公司治理仍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具体表现在:
  第一,董事会的监督效率问题。公司治理的关键是董事会,而董事会必须保持高度的独立性才能有效地监督经理层。安然、施乐、世界通信虽然造假手段不同,但都同出一辙——公司主要管理人员暗箱操作,为所欲为。在许多时候,董事会受到管理层的影响和控制。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和独立董事不独立的问题在美国其他许多上市公司都存在。
  第二,会计制度的缺陷。由于美国会计准则的“灵活性”特征,致使会计师在掌握标准的时候可松可紧。另外,美国公司的外部审计制度也有明显漏洞。安达信用一只手为安然作账,用另一只手为其查账。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系使审计的独立性受到损害。据调查,在美国563家独立会计师事务所中,来自非审计业务的收入已是审计业务收入的2.9倍。
  第三,监管能力的不足。近年来,美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金融工具也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不断翻新和复杂化,使美国原来的金融监管体系逐渐显露出漏洞和缺陷。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加强金融监管,是美国证券监管部门面临的新挑战。
  总之,经济丑闻将引发美国的一系列公司治理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丑闻的爆发对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未必完全是件坏事。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资料库

“造假”备忘录
  安然:去年年底,安然公司虚报近6亿美元的盈余和掩盖10亿多美元的巨额债务问题暴露。12月2日,安然公司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司破产案纪录。
  安达信:安然破产案曝光后,作为安然审计公司的安达信于今年3月14日,被美国司法部以“妨碍司法”为由,提起刑事诉讼。经裁决,安达信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家被判“有罪”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美林:5月21日,美林因发布不实分析误导投资者面临法律制裁,后认罚1亿美元私了。随后,美国检察官对其它一些美国著名的大型证券公司进行调查,并发去了传票,这些公司中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索罗门美邦、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贝尔斯登以及UBS潘韦伯证券等。
  世通: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6月25日承认在过去5个季度中,先后共虚报了38亿美元的利润。这一丑闻有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一起公司财务欺诈案。
  施乐:今年4月,美国证交会宣布,施乐在1997年至2000年期间夸大了15亿美元的税前利润、3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
  默克:7月5日,全球第三大药品制造商、美国默克公司在向美国证交委递交的报告中承认,从1999年到2001年,该公司在财务营业收入中有120多亿美元并不是其负责企业和健康保险的子公司的实际所得。这笔收入实际上从来没有打入过默克公司的户头里。(木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