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
  强调应不断深化和扩大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车玉明)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上午在中南海会见了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鲁沙伊洛。
  江泽民说,你的来访正值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一周年。这个条约签署后在国际上引起积极的反响,这说明我们的这个行动符合当今时代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符合各国人民求稳定、求和平、求发展的总体愿望。
  江泽民说,一年来,中俄双方都积极、认真地落实条约的各项条款。这表明,条约代表了中俄两国和两国人民的长远战略利益,反映了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双方应在条约精神的指导下,不断深化和扩大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
  鲁沙伊洛首先转达了普京总统对江泽民主席的亲切问候。他说,普京总统和俄罗斯政府高度评价并感谢江泽民主席为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与稳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他表示,俄方积极评价俄中关系,与中国保持和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始终是俄罗斯的战略目标。俄方正在为普京总统年底访华作积极准备,相信此访将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
  江泽民请鲁沙伊洛转达他对普京总统的亲切问候。他说,他期待着和普京总统再次见面,共同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附图片)
  7月18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中南海会见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鲁沙伊洛。(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第1版(要闻)
专栏:在“三个代表”指引下

规范管理 扩大覆盖
  重庆构筑城市居民低保网
  编辑点评
  关心群众,首先要关心困难群体的疾苦;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首先要为困难群体谋好利益。重庆市在建立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加大财力投入,着力扩大覆盖面,科学核算“低保”对象,规范运作和管理,在西部省市区中率先实现了“应保尽保”。他们的经验值得重视。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紧迫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把工作做实做细,使更多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应有的保障,使“低保”制度更好地在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发挥作用。
  本报重庆7月18日电 记者崔佳报道: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筑公司重庆分公司的困难职工日前获悉一个喜讯:7月份,公司享受重庆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数将由6月份的109户315人增至148户420人。作为中央驻渝企业,该公司困难职工5年前就被重庆市纳入城市“低保”应保范围,与本地困难企业职工一样享受“低保”待遇。
  将中央所属企业的困难职工纳入城市“低保”网络,是重庆城市“低保”工作的诸多举措之一。该市自1996年实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至今,已逐步形成覆盖面广、运作规范、管理有序的“低保”制度,并于去年底在西部各省市区中率先实现了“应保尽保”。
  重庆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如何妥善安排好城市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事关年轻的直辖市发展与稳定的大局。市委书记贺国强要求全市各级党政干部“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抓细、抓实、抓好”。
  去年以来,重庆市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推进“低保”扩面工作。为了达到全覆盖目标,重庆坚持属地管理原则,继续完善他们在全国率先实施的不分隶属关系、不分所有制性质、不分行业,只要符合条件的对象均可申请“低保”的做法,并把中央、市属企业和矿山资源枯竭破产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的特困职工家庭作为“低保”重点。目前,全市已保对象中有中央企业职工7791人,市属企业职工11.6万人。
  针对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特困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生活费难以完全落实等实际情况,重庆取消了按年龄段、择业期计算申请对象虚拟收入和特困企业职工家庭收入“挂空挡”的做法,改按实际收入计算,将企业的困难职工、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中的困难户纳入了保障网,此举使得全市又有1.8万人享受到“低保”。截至今年3月,全市已保对象中有企业在职、离退休、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8万多人,占全市整个“低保”对象的31%。
  重庆市还从去年起调增了市级财政“低保”金的负担比例,使市财政“低保”金的实际负担达到了64%。与此同时,重庆市还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从今年1月起提高了“低保”金标准。到5月,全市已有67万多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至5月全市累计支出“低保”资金2.36亿元。为加强“低保”资金管理,确保按月足额发放,重庆从市财政到街道、乡镇财政普遍建立了“低保”资金专户,实施专项管理,封闭运行,并从今年起在全市推行银行、邮局代发。市民政局、监察局等部门不定期地深入到街道和乡镇检查资金发放工作。


第1版(要闻)
专栏:

尉健行会见英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吴黎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尉健行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英国保守党上院议员、英国铁行集团公司董事长斯特灵勋爵一行。
  尉健行说,今年是中英建立大使级关系30周年。30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中英两国还通过谈判妥善解决了香港问题,揭开了中英关系的新篇章。近年来,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贸易额稳步增长,英国已成为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对华投资现居欧盟各成员之首。我们对两国政治和经贸关系不断发展感到满意。
  尉健行说,中英两国在经贸领域互补性很强,双方经贸合作具有巨大潜力。英国在基础设施、通讯、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有很强的优势,欢迎包括铁行集团在内的英国企业继续发挥自身特色,积极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
  斯特灵勋爵说,我曾多次访华,每次都看到中国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感到高兴。铁行集团同中国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愿意从长远出发,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和合作。
  尉健行还向客人介绍了当前中国国内形势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举行会议
  李岚清和马特维延科共同主持
  本报莫斯科7月18日 记者吕岩松、马剑报道: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李岚清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副总理兼该委员会俄方主席马特维延科,18日在莫斯科共同主持了该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议在友好务实的气氛中进行。
  在对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来的工作进展简要总结后,李岚清指出,此次会议召开的时机很好。一是恰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一周年,条约为新世纪中俄合作指明了方向;二是江泽民主席和普京总统不久前在上海合作组织圣彼得堡峰会期间就进一步发展中俄关系达成了许多共识。李岚清称赞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成立两年来做了大量工作,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往日趋活跃,建议双方着眼未来,本着友好务实的精神,对下一阶段工作做出进一步规划,以充分发挥委员会在深化和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马特维延科副总理欢迎李岚清副总理访俄并与她共同主持此次会议。她完全赞同李岚清对两国关系以及该委员会工作的评价。她说,一年前,两国签署了《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俄方将这一条约视为双方在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进行并深化合作的法律基础。一年来,在委员会双方人员的努力下,两国在人文领域开展了良好合作,为俄中世代睦邻友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马特维延科表示,俄方认为,两国在人文领域内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为俄中世代友好打下牢固的社会基础。俄方愿与中方继续加强合作,推进委员会各方面的工作,为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共同努力。
  李岚清和马特维延科还共同宣布:在委员会框架内成立中俄广播电视电影合作工作小组和中俄媒体合作工作小组。中国教育部部长、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中方秘书长陈至立,俄联邦教育部部长、俄中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俄方秘书长菲利波夫分别介绍了一年来双方的工作情况,就双方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一些具体合作项目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会议结束后,李岚清与马特维延科共同签署了《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纪要》,并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长和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长会谈备忘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和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关于组织中国公民赴俄罗斯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的签字仪式。签字仪式后,李岚清与马特维延科共同简短会见了中外记者,就中俄关系及本次会议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第1版(要闻)
专栏:

马耳他众议院议长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孔泉今天在此间宣布: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的邀请,马耳他众议院议长安东·塔伯恩将于7月23日至31日率马耳他议会代表团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第1版(要闻)
专栏: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

宜春四万下岗职工再就业 麻城招商引资增加工作岗位
  本报南昌7月18日电 7月11日,江西省宜春市新成立的民营企业——新华卫生清洁服务公司,一次性招聘30多名下岗职工。这批职工经过市劳动就业管理部门培训后,将专门从事家政服务工作。近年来,宜春市累计帮助近4万名下岗职工和特困职工找到了工作岗位,占全市下岗职工总数的2/3。
  宜春市积极动员各种力量拓宽再就业渠道。全市劳动就业机构集中筹措1500多万元,建成27个再就业示范基地,累计安置失业下岗职工5900多人次。宜春市还开辟“城里失业下岗,农村就业上岗”的新路子,鼓励下岗职工到农村从事农业开发,并减免农林特产税,全市在农村承包、租赁、买断荒山、荒坡、荒地、荒滩、荒水的下岗职工达3500多名。最近国际劳工组织的专家称之为“宜春模式”。
  宜春市委、市政府还出台规定,明确失业下岗职工和特困群体职工再就业各种税费的减免标准,并要求各类商品集贸市场留出一定比例的摊位,优惠出租给下岗职工;有关部门还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开设专门窗口,优先快捷办理证照。(丁咚 余清楚 廖文根)
本报武汉7月18日电 记者罗盘报道:7月16日,湖北省麻城市的近百名下岗工人在刚开业的外资公司找到了新岗位。近两年来,麻城市通过招商引资,盘活闲置资产2亿多元,帮助3180名下岗工人实现再就业。
  麻城有6000多名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下岗,牵动着市领导的心。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力招商引资,搞活经济,在发展中解决再就业的难题。为此,他们出台了相关的文件,精心营造招商引资环境,为客商筑起了3条“隔离保护带”:客商征用土地与土地所在村隔离;客商办理证照与各职能部门隔离;客商收购该市停产企业,与原企业债主和职工隔离。他们还坚持每季度一次座谈会,专门就经济环境问题听取外来客商的意见。
  去年以来,麻城市从港澳和内地沿海城市引资3亿多元,兴办企业420户,让半数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第1版(要闻)
专栏:

打造竞争优势
  ——从阳江看后发展地区如何发挥比较优势
  本报记者 赵京安
  盛夏季节,中国(阳江)国际刀剪博览会吸引了美国、日本、韩国、法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800多家刀剪生产企业、1600多名客商到会参展。
  博览会上发布的信息令人瞩目:目前,广东省阳江市拥有五金刀剪企业1300多家,占全国总数的一半多;年产值50多亿元,占全国的60%;年出口值2亿多美元,占全国的80%。近年来,阳江刀剪行业产值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
  名不见经传的阳江市,如何得以占据了全国刀剪产业的半壁江山?
  思路:后发展地区可以“后来居上”
  从珠海向西进入阳江境内,一幅壮观的景象直逼眼帘:刀剪工厂鳞次栉比,刀剪广告夺人眼目,刀剪专卖店里商品琳琅满目,尽显阳江特色经济的勃勃生机。
  阳江制刀历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但“阳江刀”始终未能为阳江经济发展“杀出一条血路”。直到1998年,阳江市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财政收入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1/5。
  阳江不能拖广东经济的后腿!从“转观念、理思路”抓起,市委、市政府开始以全新的眼光打量自己,过去散落的优势齐聚眼前:五金刀剪行业是阳江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民营经济又是刀剪行业的生力军。规模优势和集聚优势,使阳江刀剪产业有着形成后发比较优势的基础。
  阳江市市长江泓说:“阳江刀剪产业要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思路,不走老路,不走邪路,不走回头路,敢于走有自己特色的新路。”市里决定,组建广东十八子企业集团和广东宏鹰企业集团,以做大做强五金刀剪行业。
  出路:以比较优势打造竞争优势
  如今已成为行业名牌企业的阳江十八子厨业有限公司,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在我国同行业中完成了6大首创,填补了国内制刀史上10多个空白,累计获得60多项专利。仅仅一把菜刀,“十八子”就造出了300多个品种。
  近年来,阳江市委、市政府把对民营经济的简单放开提升为主动服务和积极引导,全力营造有利于特色产业发展的综合社会环境,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大胆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全面清理撤销各种不符合世贸规则的法规,为民营企业的兴起和外资企业顺畅进入阳江,提供“一条龙”服务;把阳江的产业结构调整,放到世界经济的全局中去思考。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阳江人做足了“阳江一把刀”的文章:以高品质的产量第一、销量第一、出口第一、创新能力第一,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龙头;阳江最著名的两家刀剪企业——阳江十八子厨业有限公司和广东宏鹰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从国家行业权威机构领回了“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的“金字招牌”,担负起行业发展规划、技术研发、人才培训等重任;“中国刀具城”会展中心在阳江拔地而起;而新近被国家行业权威机构命名的“中国刀剪之都”,更成为阳江最具优势的城市品牌。
  前景:“中国制造”要“造船出海”
  在市长江泓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一份《世界刀具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阳江人已经把眼光瞄向了世界!江泓告诉记者:目前世界各类刀具市场贸易总额在36亿美元左右浮动,将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获利空间,而目前我国刀类出口额仅占世界总进口额的4.6%,剪刀类出口额仅占1.2%。未来中国刀剪业发展的空间很大。
  阳江人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江泓对记者说,阳江正在着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促使刀剪企业实现4个转变:从家庭作坊式经营向规模化集团化经营转变;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从以产品加工为主向品牌经营、资本经营为主转变;从比较注重生产向更加注重市场转变。打造国际品牌是阳江努力的方向。如今,“十八子”品牌已经打入国际市场,该公司在美、英、加、日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商标。
  历经创业艰辛的阳江人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回报:刚刚举办的国际刀剪博览会上,成交项目和贸易总额达到近百亿元。目前在阳江,五金刀剪行业协会、五金刀剪技术开发中心和五金刀剪产品检测中心、中国五金刀剪中心网站正在抓紧完善和运作。中国刀剪业的生产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展览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已经在这里初步形成。阳江正蓄势待发。


第1版(要闻)
专栏:

运力增加 安全正点
  铁路暑运井然有序
  本报北京7月18日讯 暑运以来,由于铁路方面准备充分,组织得当,全国铁路客流平稳,旅客乘降有序,列车安全正点,实现了初战告捷。暑运17天,全国铁路安全运送旅客4966.1万人次,日均达到292.1万人次,同比增加32万人次。
  据了解,为了给旅客提供更加宽松良好的出行环境,今年暑运铁路部门对运能作了比较充分的安排。暑运期间,全路增开跨局临客40对,比去年同期增加23.5对,增长142.4%;图定跨局客车变更运行区段11.5对,比去年同期增加7对,增长155.6%。各铁路局还根据管内客运市场需求情况,对管内运输进行了妥善安排。暑运17天,列车始发正点率达到99.7%,与去年持平;终到正点率达到97.5%,同比上升1.7%。(王政 陈谊菡)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多让一线同志获奖
  姜芳 领钢
  河北省公安系统召开年度表彰会,有200名民警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获得奖章、证书和奖金。他们绝大多数来自基层,省厅机关只有两位同志获此殊荣。
  在基层单位工作的同志与广大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所干的工作也比较繁忙、比较辛苦,有些还非常琐碎。不少同志在工作中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让人感动佩服,理应受到更多慰勉与奖励,以利于调动基层的积极性。
  但是,在有的地方,评优活动却“走了偏”,看重领导机关,忽略基层一线,以至于获奖名单中官多兵少,这就冲淡了评优工作的实际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下关系的融洽,挫伤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第1版(要闻)
专栏:

  福建省教育厅近日从美国请来10位经验丰富的英语外教,对来自全省的280名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为期3周的培训,此次活动旨在让全省小学英语教师进一步掌握标准的语言技巧。这是学员们在用英语交流学习心得。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京上半年经济稳步增长
  本报北京7月18日讯 记者王建新报道:今年上半年,北京市经济运行平稳,国内生产总值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上半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4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53.5元,同比增长16.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42元,增长13.6%。
  工业生产逐步回升。今年1至6月,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9.1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17.9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60.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6%。


第1版(要闻)
专栏:

上海经济高位持续增长
  本报上海7月18日电 记者励漪报道:上海市上半年生产、投资和消费同步趋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23.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这是上海经济在持续10年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
  上海上半年第二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同比增长1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逾60%。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2.4%。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加快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上半年,上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4.83亿元,同比增长31.7%。


第1版(要闻)
专栏:

山东经济呈现“三高”特征
  本报济南7月18日电 记者宋光茂报道:山东省上半年经济呈现“三高”特征,国内生产总值增幅4年来最高,工业增加值的增幅5年来最高,社会投资总额的增幅8年来最高。这意味着山东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期。
  山东省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31.7亿元,同比增长11.2%,是1998年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25亿元,增长17.1%,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完成社会投资1073.4亿元,增长27.6%,是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