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银祥公司在厦门打出“放心肉”招牌,个体肉贩议论纷纷——
同是“一把刀”,凭啥你的就放心
本报记者 余继军
  “放心肉”带来了什么
  今年4月21日,厦门同安银祥实业有限公司突然进入厦门岛内的猪肉市场,在龙山桥、永升、松柏、浮屿等8个农贸市场开设连锁直销点,设置58个摊位,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着装、统一服务,销售其品牌产品“银祥放心肉”,其广告词为“真正的放心肉”。
  这块由“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院合作、平安保险承保”的“放心肉”一下子搅乱了厦门岛内猪肉市场的原有格局,最先遭到冲击的是农贸市场内原有的个体猪肉摊贩。原来一天可以卖出两头猪的肉,现在连一头猪的肉都卖不出去,这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让他们难以承受。就在银祥“放心肉”进入松柏市场的第三天,30多户个体摊贩联合“罢市”。在其后的日子里,还有摊贩到市政府上访,要求停止“不正当竞争”。
  事隔两个月后,记者来到松柏农贸市场,仍能体验到其中浓烈的火药味。装修气派的“银祥放心肉”摊点与简单的个体摊点相对而立,一边灯火通明,一边孤灯幽暗;一边喜气洋洋,一边叫苦连连。在记者采访的20分钟里,正对“银祥”的一个个体肉摊无一人问津,而“银祥”则有10余人买肉而去,尽管个体摊位的肉价每斤要便宜5毛甚至几元钱。
  一位买“银祥放心肉”的中年妇女的话颇具代表性。记者问,为什么要买银祥摊点的肉?她说放心。记者问,肉眼能识别吗?她说,“银祥”摊点看上去干净,再说公司总不敢造假吧?
  尽管个体户们后来都统一制作了厦门市食品公司肉联厂“纯正放心肉”的牌子,但正是“放心”二字引起了个体摊贩们的愤怒。一个摊主拿起一块猪肝重重地摔在记者面前说,都是一个屠宰厂检验宰杀的猪,凭什么他们的就是“放心肉”?我们卖的肉就不放心?
  厦门市副食品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平地说,只要在厦门岛内上市的猪肉都应该是“放心肉”。因为厦门岛内只有一家定点屠宰厂,所有在岛内销售的猪肉都要经过这“一把刀”的检验与屠宰。“银祥”这么做纯粹是企业搞宣传,信不信只能靠市民自己判断。
  然而,银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永裕却不认为这是人为炒作。他说,之所以敢打“真正的放心肉”这个广告,是因为他的“这块肉绝非一般俗品”。
  “放心肉”里究竟有些什么
  苏永裕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曾当过农技中专教师。银祥公司在国内饲料行业也是一块响当当的牌子。在做了13年的饲料业之后,苏永裕想把产业链向下延伸,从饲料生产延伸到食品生产。正赶上福建省决心在数年内清理“餐桌污染”,他把目光瞄准了猪肉生产。
  “是农林大学的老师们帮我下了决心。”苏永裕说,早在2001年10月,农业部开始实施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时,他就把有关无公害猪肉的标准拿到农林大学动物科学院。当老师们肯定可以按此标准进行生猪饲养和猪肉生产时,他拍板决定进入猪肉市场。
  首先是抓源头。银祥公司先与一些大型猪场签订合同,由银祥公司对生猪养殖实行全程监控,并进行严格检测,生猪最后由银祥高价收购。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院的专家按照农业部无公害食品的标准提供配套技术,组织生产,对重金属、微生物、农药残留、药物残留等进行严格控制。在实行全过程监控之后,银祥还委托厦门市技术监督局定期抽取生猪样本,送福建省中心检验所进行检测。
  其次是打品牌。“银祥放心肉”实行连锁经营、全面标准化管理,严防二次污染。银祥连锁摊点打统一标识,实行统一配送——运输生猪的车辆和运输猪肉的车辆严格区分,严格消毒;摊位统一装修——对传统农贸市场实行超市化改良,每天消毒;统一着装——持健康证上岗,配带食品级塑料手套。
  银祥公司向社会作出了10项公开承诺,如不售含瘦肉精猪肉、不售“注水”猪肉、不售农药残留超标猪肉等。同时,公司还请来平安保险承保质量责任险,消费者最高可理赔10万元。
  “放心肉”告诉我们什么
  厦门市副食品局的一位领导同志说,银祥的这种品牌专营模式是个趋势,应当鼓励。其原因有二:一是我国加入WTO后,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限制由原来的关税壁垒转向“绿色壁垒”,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出口的农副产品由于农药、兽药的残留超标而遭到退货的事件时有发生,加强环境保护、加强饲料安全、养殖安全正成为当务之急,银祥带了个好头。二是品牌专营便于管理。有了品牌的连锁专营,行政主管部门执法检查就不要面对成百上千的个体摊贩,只需针对品牌,面向公司就行了。同样,好不容易做出品牌的公司也会高度负责,不会轻易把牌子砸掉。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孟林明则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说,“银祥”之所以轰动一时,是因为它代表了我国初级产品的品牌化趋势。在我国,初级产品过去是不讲品牌的,如水果、蔬菜、煤之类,主要是地产地销,人们购买也仅依据卖者的“脸”来作判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扩大,产品丰富,人们开始注意品牌这个标识的作用。从消费者来说,大多数消费属于“非专家型”购买,作判断只能通过品牌;而对于企业来说,一来品牌有其附加值,品牌提升产品档次,也提高其销售价格;二来企业也可以通过品牌来保护自己,免受伪劣产品的牵连。当然,“银祥”的推出,也必然带来其潜在的消极影响,一是个体摊贩受到冲击,解决不好有可能产生社会问题;二是如果长期就一个品牌,有可能产生垄断;三是新生事物的产生必然打乱原有的营销体系,这需要行政执法部门提高管理水平。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依法纠正和查处利用特权,设置关卡,阻碍商品流通,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摘自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正当竞争应鼓励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刘俊海博士
本报记者 富子梅
  ●是否“恶意竞争”,关键看其提供的消费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凡符合诚信要求进行市场竞争的企业,都应予以支持。
  记者:如何看待厦门猪肉市场“银祥放心肉”引起个体摊点激烈反应这一市场现象?
  刘俊海:这首先要看“银祥放心肉”提供给市场的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如果“银祥放心肉”的广告内容是真实的,他的承诺、担保就是有法律效力的,是符合商业伦理的商业承诺。如果“银祥肉”并不货真价实,提供的是虚假广告,就是不正当竞争,是误导消费者,应予打击。因此关键看其提供的消费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记者: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看,正是因为“银祥放心肉”提供的市场信息赢得了消费者的欢迎,个体肉贩生意冷落,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刘俊海:报道中的“银祥肉”是安全、健康的食品,不存在误导和欺诈行为。“银祥肉”的做法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而且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鼓励同行商家,通过货真价实的商品和符合诚信要求的营销方式,拓展市场份额。虽然这一营销广告引起某些商家的不满,但是从长远看,银祥策略符合全体商家的根本利益。因为根据企业自治原则、合同自由原则,其他商家和经营者也可以推出同样的生产和经营策略,法律并没有禁止其他商家也向消费者作出有关其商品或服务不存在瑕疵的明示担保。推出类似或相同的商品瑕疵担保是一种符合诚实信用原则的正当竞争行为。无论消费者还是经营者,无论对保证公平交易秩序,还是公正的竞争秩序都是大有益处的。
  记者: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可以保护诚实守法的经营者?
  刘俊海:建议有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建立企业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以便对所有商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实验,建立红名单、黑名单制度。商家出售的商品存在假冒伪劣现象的应及时列入黑名单。对于那些诚实经营的商家所提供的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及时列入红名单,从而使广大消费者明明白白、安全健康消费。工商、质检等主管部门应通过行政调查权力、行政监督权力、行政处罚权力保护合法诚实的竞争行为,制裁有背诚信和法律要求的经营行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记者:“银祥放心肉”成为一种普遍的经营现象,消费者才能真正放心。
  刘俊海: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我国目前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从不太了解商法作用向强调依法治市转变。在此期间,必然会有些商家利欲熏心,把盈利最大化放在比诚实信用,比消费者安全更重要的位置上。所以应当在全社会营造诚实经营的商业氛围。既包括增强消费者识别伪劣商品服务的能力,也包括强化商家的法定义务、伦理责任,还包括加大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以及加强各类行业协会和各级消费者协会的中介作用、加强对于猪肉等消费品市场的舆论监督等,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最终使像银祥这样的商家推出“真正的放心肉”的商业广告不再成为新闻,不再成为被其他商家质疑的商业广告。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边城》不是编程
  一位电台主持人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节目中为听众推荐沈从文的《边城》,没几天,他收到一位年轻听众的信,建议他推荐些更好、更轻松的读物。理由是《编程》这样的专业书籍不适合计算机专业以外的人阅读。
  只知《编程》而不知《边城》,在今天这个“IT时代”,不说是司空见惯,至少也是见怪不怪的事情。
  电脑、网络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种改变当然更多的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的成分。如同汽车在带来速度效率的同时也带来污染、交通事故一样,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只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电脑、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说俯拾皆是可能过了,但信手也可拈来一二。比如电脑用多了,提笔忘字已经很普遍。再如,现在小学生都开了电脑课,开始拿起了鼠标,敲起了键盘。但是用毛笔的书法课悄悄地被“删除”了。不用说毛笔,我们现在用钢笔、铅笔的机会还有多少?电脑的普及扩张会不会令我们悠久的书法艺术消亡,还真有点杞人忧天。
  如果一个社会只有快餐文化,生活中仅留下电脑、电视、手机,我们交流仅仅靠E-MAIL、靠手机短信;如果我们对电脑烂熟的新生代真的不知道或者不屑知道沈从文、钱钟书,甚至不屑知道雨果、托尔斯泰,更不要说抽时间去读一读他们的作品,这个社会的文化就不能不让人担忧。
  一个民族的素质高低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并非物质丰富了,精神就一定能丰富。像重视物质文明建设一样关注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是这个讲究效率的IT时代不容忽视的。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危险!汛期挖沙
  目前,湖北地区已进入主汛期。然而在湖北境内长江支流巴河的精华村至马岗村段,当地有关部门竟默许数十艘采沙船日夜作业采挖江沙。有的作业面最近已经拓展到堤脚,严重危及堤防安全。1998年洪水泛滥时期,这里曾发生大溃口,当地群众对此忧心忡忡。
  1、被采沙船破坏的江堤。(新华社记者 詹国强摄)
  2、正在河道采沙的船只。(新华社记者 郭嘉轩摄)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物业管理决不仅仅是打扫卫生、维护安全等低层次的服务——
兰州:物业管理满意度53%
本报记者 王方杰
  最近,甘肃省消费者协会对兰州商品房诚信度及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兰州消费者对商品房的质量、面积、价格基本认可,但对于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则有着强烈的呼唤和要求。在调查的27家物业管理公司中,平均综合满意度指数只有53.03,大大低于基本满意标准。
  消费者认为,商品房物业管理的覆盖范围非常有限。目前兰州消费者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服务协议的仅有35.17%。其次,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不高。调查显示:服务质量与服务承诺相差太大的,占25.83%;应该提供的服务却没有兑现的,占25.67%;服务质量与所交费用不对称的,占20.67%。在物业管理公司的收费标准上,消费者意见也比较强烈:认为收取的费用与服务质量不对称和收费太高的,占39.33%;认为收支透明度太低,没有定期向业主公布账目的,占11.5%。消费者认为,部分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意识不到位,将物业管理的概念仅仅局限在打扫卫生、维护安全、照看自行车等低层次的服务上,对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缺乏探索和研究。
  甘肃省消协秘书长赵国文分析说,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很多物业管理公司仅仅是房地产开发商的业务延伸或分支机构,致使出现了重开发、轻管理,重盈利、轻服务,重宣传、轻兑现的情况。因为对物业服务缺乏人力、物力投入,当地的物业管理水平就一直在低层次上徘徊不前。其次,物业管理公司没有理顺与消费者的相互依赖关系,物业管理、服务人员仅仅充当受雇者角色,缺乏主动服务意识;而消费者则感觉物管人员素质太低,与其无法沟通、交流,致使消费者与物业管理服务人员之间造成双方信任度低。
  赵国文认为,国外和沿海物业管理上已经非常成熟的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在中西部还没开展起来。只要进行开拓,这种服务商机无限。对此,谁明白得早,谁就会赢得主动,占尽先机。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今年是荔枝的“大年”,然而,我们却听到不少“果贱伤农”的叹息声——
荔枝的苦涩
鞠青
  今年是荔枝的“大年”,不仅广东丰收,广西、海南等荔枝产区也“全线飘红”。然而,我们却听到不少“果贱伤农”的叹息声,在有些产地,荔枝的地头价每公斤不足1元。
  面积:只有市场做得了主
  翻看一下荔枝发展史上另一个大年1999年的相关报道,我们惊奇地发现,历史是如此相似,问题还是那些问题,甚至媒体报道的用语都没有太大改变。或者可以这样说,荔枝面临的问题,也就是中国农业一再面临的问题。
  以种植面积为例,1999年丰收时,已经有很多专家认为不宜盲目跟风扩种,但是任何呼吁都没有“追涨杀跌”的经济规律来得有效率。据了解,目前全国荔枝的种植面积约885万亩,其中广东467万亩,广西316万亩,海南38万亩,均呈上升势头。而目前海南省内许多人都认为其38万亩的种植面积在全国比例不高,在数量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很难对这样的观点作出简单的对错判断,对荔枝种植面积的调控,多半也还得靠市场自身去调节。也许,只有当真正的“烂市”到来时,我们才能对种植面积的多少有一个清楚的判断。
  出口:看上去很美
  在伦敦的超市,空降英伦的从化“妃子笑”荔枝标价合每公斤80元—90元。但是,灰姑娘摇身变公主的故事在大多数荔枝产区目前并不是主流。尽管一说到荔枝的销售,人们总会说起那个看上去很庞大很美好的海外市场,但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厅获得的数字却给人浇了一瓢冷水:广东荔枝出口量在总产量中的比例仅为1‰左右。广西、海南的情况也不乐观。
  横亘在荔枝出口面前的有两道坎儿。第一道坎儿是说了多年的保鲜技术,现在的技术能做到30天保鲜期,但到欧美的远洋船需要28天,而空运的成本是船运的10倍。第二道坎儿是出口本身的“门坎儿”,在欧美、日本等市场严格的检疫检验制度下,在出口所需的高成本压力下,大多数的商人还没有勇气趟这道急流。
  政府:退不下来的主角
  丰收时节,最忙活的除了农户,就数各级政府官员了。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早早就下了红头文件:建立领导责任制和部门责任制,哪个地方出现积压烂果现象,就追究哪个地方的领导责任。各水果产区要抽调1/3以上的干部抓流通,把水果销售任务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实行分片包干。
  这一类的政策在所有的荔枝产区都不鲜见。
  事实上这也几乎是地方政府解决所有农产品“卖难”问题的必然招数。也有人提出疑问:卖水果是政府具体该做的事吗?本该唱主角的水果中介哪儿去了?
  可以考证的是,在美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的确没有政府帮农民卖水果的例证。果农只管种不管销,广告设计、产品销售、价格协调、行业损害调查全由实力雄厚的农协完成。
  难题:背后还有难题2002年荔枝产量虽然超历史,但据专家预测,今后荔枝的年成将是大年多小年少,如果天公作美,还会再创新高。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果农,都应该为可能的价格波动早做准备,毕竟,市场不相信眼泪。
  其实,不仅仅是荔枝,作为水果生产第一大国,当皇帝的女儿都已沦为庶民的时候,中国农产品靠什么去肩负WTO的重任,我们该从荔枝话题中得到什么启示,这是荔枝这道难题背后更大的难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