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全球妇女峰会闭幕
  据新华社马德里7月13日电(记者刘瑞常)第十二届全球妇女峰会13日在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闭幕。来自76个国家的600名政界和企业界的妇女代表就改善妇女社会地位以及增强妇女从事商业和经济活动的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与会代表指出,妇女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在许多国家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各国政府正积极为改善妇女社会地位提供法律保障。多米尼加妇女事务部长亚迪拉·恩里克斯说,过去5年里,多米尼加在保护妇女权益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政府对刑事法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制裁丈夫强奸妻子的条款,并修改了离婚法和离婚后家庭财产分配法。巴拿马青年、妇女、儿童和家庭部长埃斯特尔·特哈达说,巴拿马正在本着男女平等的原则而修改宪法。乌干达公共政策事务部长贝尼格纳·穆基比说,乌干达政府最近修改了土地法,让妇女同男子一样享有拥有土地的权利。
  代表们同时指出,虽然妇女社会地位改善了,但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在各国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尤其是在经济和商业活动中妇女还明显处于劣势。代表们探讨了提高妇女商业活动能力和技巧的具体措施,重点就妇女如何利用因特网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交流了看法。德国女企业家祖桑内·克勒斯指出,要在经济界有所作为,妇女必须自觉培养大胆泼辣的个性,有效利用网络并制定明确的目标。哥斯达黎加前副总统阿斯特丽德·费希尔则鼓励妇女在繁重的家务之余,利用因特网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首届全球妇女峰会是199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此后每年举行一次。本次会议为期3天,是历次会议中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妇女峰会。


第3版(国际)
专栏:

  来自中国天津市的第十六期中国援刚医疗队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的两家医院努力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患者与同行的赞誉。图为日前中国医生正在和刚果(布)医生一起准备为一名患者实施手术。
  (新华社记者 张克千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以巴将举行新一轮会谈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14日电(记者刘洪、明大军)以色列官员14日称,在以总理沙龙和外长佩雷斯等官员立场协调一致之后,佩雷斯才会与巴勒斯坦方面举行会谈,会谈时间估计安排在本周晚些时候。
  根据原先安排,巴以双方定于13日举行新一轮部长级会谈,但会谈最终被沙龙取消。此前,经沙龙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机构主席阿拉法特批准,佩雷斯相继会见了巴新任财政部长法耶德和内政部长叶海亚。这是4个月来以巴举行的首次直接会谈。
  对于取消会谈,佩雷斯办公室13日发表声明说,这是因为准备工作尚未就绪。但以色列电台援引沙龙办公室官员的话说,沙龙之所以取消定于当天举行的会谈,是因为巴方确定的会谈内容与以方确定的某些“与巴方接触的原则”相抵触。
  外界分析,巴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被认为是阿拉法特的人,自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中东和平新建议后,沙龙已表示,不再同阿拉法特及阿拉法特的亲信接触。此外,有关会谈内容,以方称新一轮会谈将主要讨论减轻和解除对巴勒斯坦人的限制和封锁问题,而来自巴方的消息说,会谈还将涉及政治和安全问题。以不管部长丹尼·纳韦表示,“在恐怖活动仍在继续的时候”,巴以不应该开始“政治谈判”。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14日电 以色列军方14日称,以军13日晚在约旦河西岸以巴边境处抓获一名自杀性爆炸袭击者。
  据以色列电台报道,这名自杀性爆炸袭击者现年22岁,来自巴控城市纳布卢斯。他原计划前往以方控制下的城镇阿富拉人口稠密处“采取行动”,但由于没有找到交通工具,而耽搁在约旦河西岸巴控城镇阿宁附近,并遭到以军队和边防警察的合围。
  以军方发言人称,当时这名巴勒斯坦青年先朝以军吉普车开火,以军队和边防警察随即展开合围,并最终将他抓获。
  以军在附近一所废弃的房子里还搜出这名袭击者藏匿的一套以国防军制服、一条橄榄枝和一件捆绑有炸弹的背心。


第3版(国际)
专栏:

埃及副总理会见中共代表团
  本报开罗7月13日电 记者徐平报道:埃及副总理兼农业和土地开发部长、埃及民族民主党总书记瓦利今天在此间会见了由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昭耀率领的中共友好代表团。
  瓦利在会见中共友好代表团时说,埃中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在穆巴拉克总统和江泽民主席的关心下,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他说,埃及民族民主党和中国共产党都主张,发展中国家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应努力维护自身权益。
  会见时,王昭耀请瓦利转达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对埃及民族民主党主席穆巴拉克的亲切问候。王昭耀说,穆巴拉克总统今年1月对中国的成功访问促进了中埃关系在新世纪的发展。他说,中国共产党和埃及民族民主党作为执政党都肩负着发展本国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任。两党关系是两国关系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愿进一步加强同埃及民族民主党的友好往来。
  中国驻埃及大使刘晓明参加了会见。
  中共友好代表团应邀于今天上午抵达开罗开始对埃及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


第3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两个伟大邻邦的共存模式”
——访俄罗斯联邦外长伊万诺夫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吕岩松 马剑
  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下简称条约)签署一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伊万诺夫在莫斯科接受了中国《人民日报》和俄罗斯新闻社的联合采访。外长先生就该条约的历史意义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前景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采访内容如下:
  问:外长先生,请问您如何评价《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历史意义?您认为过去一年里我们两国在发展友好合作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我们两国伟大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我们是友善的邻居,有着良好的合作。条约为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积极进程指明了方向,为推动两个伟大邻邦之间的长期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在我看来,条约吸取了近几十年来俄中关系发展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一年前,我们总结并强化了建设相互关系的原则,指明了在各个领域相互协作的基本形式和前进方向。
  在条约中,我们涉及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长期性;我们坚信俄中人民友好睦邻的延续性,这一延续性将世代相传。条约有1/3的条款涉及政治、军事保障,这也证实了上述观点。尤为重要的是,条约确认,双方不存在领土要求,共同遵循领土不可侵犯和边界牢不可破原则,这在俄中关系史上是首次。
  从两国关系历史看,我们就世界及双边问题所进行的政治对话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深入。2000年至2002年普京总统和江泽民主席总共将进行6次会晤。两国在所有关键问题上日益密切地协调着外交行动。今年双边贸易额突显出快速增长趋势,教育、旅游、卫生与新闻领域的联系也日趋活跃。这标志着两国之间伙伴关系的社会基础更加广阔坚实。
  问:中国在俄罗斯对外政策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实质何在?我们之间的伙伴关系对国际形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在俄罗斯多方位的对外政策中,对华关系具有独特的分量,不受任何局势变化的影响,这是我们绝对的优先方面。
  作为两个伟大邻邦的共存模式,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耐人寻味。其中包括了高度的互信合作和相互关系的透明度。这意味着双方在国际事务中广泛协作,但并不针对第三国。近几十年来两国关系的实践使我们获益匪浅。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后,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目前的模式在最大的限度内符合俄中人民的利益,符合世界和平、安全、稳定与发展的利益。
  同中国对话的水平,当属俄罗斯近年来对外政治活动最重要的成就之列。对话涉及的内容远非局限于双边关系。近年来,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协作更加密切深入。我们一次次满意地看到,俄罗斯与中国对周围世界和对如何解决全球及地区问题的看法一致。这说明我们双方的根本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俄罗斯和中国在加强国际安全方面协调行动,具有难以估量的意义。全世界都在倾听我们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二重唱。在我看来,我们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共同工作有助于形成多极化的世界秩序,有助于巩固国际法的地位,有助于提高联合国及安理会的作用,有助于调解地区冲突。
  问:中俄领导人会晤时多次谈到提高两国经贸合作水平的重要性。您如何评价中俄当前的经贸合作?您认为应在哪些领域、通过什么措施提高这一合作的质量?
  答:我们满意地看到,俄中经贸往来势头良好。双边贸易出现了实质性增长,去年突破100亿美元。今年的各项指标也让我们对未来抱有乐观态度。双方签署了中国购买俄罗斯民用飞机的重要合同;石油天然气管道等重大合作项目的落实获得进展;有俄罗斯参与的田湾核电站建设也接近尾声。今年头几个月,俄联邦总统普京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就此交换了意见,俄中政府间委员会两主席的两次工作会晤也审议了这些问题。目前,两国正在准备政府首脑的第七次定期会晤,届时将确定继续发展的途径。
  我们认为,经贸往来要为俄中友好关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显而易见,双方在该领域的合作,应同两国拥有的潜力以及在政治方面高水平的理解与协作相一致。我们必须像在政治方面一样,在经济方面也成为良好的战略伙伴。为了进一步发展俄中经贸协作,我们一方面需要稳定化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农产品、日用品等传统商品的贸易,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增加机械制造和高技术产品在贸易中的份额,扩大在投资领域的合作。
  这意味着今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必须巩固俄中经贸联系的法律基础,加强金融和运输方面的基础设施。不久前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俄罗斯也在为加入该组织做准备。鉴于此,我们两国近来正努力协调相互间的经贸联系。
  问:俄罗斯将如何努力进一步加强同中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外长先生,您如何看待中俄发展友好关系的前景?
  答:条约是未来大厦的蓝图,或者更为乐观地称之为框架。为了给条约确立的关系框架填满活生生的现实内容,有大量实际工作等待我们去做。
  今后几个月,两国将进行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政治往来,其中包括最高层领导之间的接触。至于两国的经济合作,则需要扩大合作规模,提高合作质量,落实好业已达成协议的大型合作项目。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加安全、公平,俄罗斯和中国将更为密切地协商对外政策方面的合作。最近几天,俄中两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会议将在莫斯科举行。我认为,这些方面的工作甚为重要。为了双方相互了解更深入、交往更频繁,无论是在旅游、体育还是文学领域都有许多工作要做。教育决定着未来,在这方面更是要不惜努力。我们两国友谊之树最扎实的根基就在这里。友谊之树常青。
  总之,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前景美好。这种关系拥有世代发展的一切必要条件:领导人的政治意愿、互利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我们和中国伙伴签署条约时,将其有效期确定为20年。这样做的出发点是,条约所包含的原则不仅要服务于我们这代人,还将服务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此表示怀疑。(本报莫斯科7月14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随笔

适得其反
李志明
  长着一张典型印第安农民的面孔、代表古柯(可提炼可卡因的植物)种植农利益的莫拉莱斯,在玻利维亚11位总统候选人当中得票数名列第二,取得在国会竞争总统职位的权利。对此结果,有人开心,有人吃惊,有人甚至尴尬。
  莫拉莱斯一贯旗帜鲜明地主张古柯自由种植,要求美国反毒人员撤离玻利维亚。据报道,就在投票前夕,美国驻玻利维亚大使竟公然呼吁玻利维亚人民不要投莫拉莱斯的票,并威胁说,如果他当选,美国将大大减少对玻利维亚的援助。这种公然干涉他国内政的言行激起玻利维亚人的愤怒,11位候选人一致对此表示谴责。有人说,莫拉莱斯出人意料的胜出,显然有美国大使的一份“功劳”。
  或许选民的逆反心理影响了玻利维亚的选举,但这个投票结果也有某种必然性。
  不可否认,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消费国,毒品对美国社会构成巨大威胁,人们也能够理解美国政府为何投入巨大人力财力禁毒。另一方面,拉美一些国家是世界毒品的重要产地和输送通道之一,这也是事实。禁毒本应是美国、拉美乃至全人类的共同斗争,然而美国与拉美国家在禁毒合作问题上老是别别扭扭,一直不甚融洽。
  在这个问题上,莫拉莱斯颇有见解。他认为,毒品的产销活动受市场和暴利的驱使,但吸毒不属于印第安文化,而是来自西方国家的不良习俗;古柯叶本来对人体无害,正是工业化国家的工艺技术把它提炼成可卡因。他还特别强调,美国人禁毒思维的误区就在于本末倒置,一味强调和追究拉美国家的责任,强迫人家根除古柯种植,又不认真解决替代作物的问题,造成大批农民生计无着落。另外,美国从不相信拉美国家也有禁毒愿望,惯于越俎代庖,强迫别人接受禁毒“援助”,直接介入当地缉毒行动,也不顾别国愿意与否。
  最近,一些拉美国家元首纷纷批评美国领导人对拉美知之甚少。笔者一位拉美朋友也曾说过,美国人不知道也不去了解世界上还有人同他们的想法不同。这种思维方式必然会引起其他民族的反感,使得一些初衷良好的事情结果却适得其反。在禁毒问题上如此,在其他问题上也是如此。这次玻利维亚大选的结果,虽然难以改变美国某些人的思维定式,但至少能对他们产生某种心理震撼。


第3版(国际)
专栏:

伊拉克遣返伊朗难民
  据新华社巴格达7月13日电(记者顾正龙)据伊拉克通讯社报道,伊拉克政府13日在南部巴士拉省边境地区向伊朗方面遣返了125名自愿要求返回祖国的伊朗难民。
  这是两伊根据上月达成的一项有关遣返难民问题的协议而遣返的第一批伊朗难民。
  报道说,联合国难民事务专员主持了这次难民遣返仪式,其他的难民将在以后每逢星期一继续进行交换。根据双方提供的名单,295名伊拉克难民和1250名伊朗难民要求返回祖国。伊朗政府已经批准接纳275个在伊拉克成家的伊朗难民的家属到伊朗定居。伊朗代表在遣返仪式上还宣布,要求返回祖国的伊拉克难民的名单已经准备就绪,并将转交给伊拉克政府,一旦得到确认,随即予以遣返。
  伊拉克与伊朗两国外交部的代表于6月17日至23日在巴格达举行了两伊联合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并达成了上述协议。
  在1980年至1988年的两伊战争中,双方共有上百万人丧生,战争造成的难民问题和战俘问题一直是困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重要障碍。今年以来,两伊为最终解决战争遗留的人道主义问题进行多轮谈判,并取得进展。


第3版(国际)
专栏:

西摩拟冷静解决领土争端
  据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马德里和拉巴特记者报道,西班牙和摩洛哥官员13日试图采取冷静的手段解决因摩洛哥11日出兵占领有争议的一个荒岛而引发的两国争端。
  西班牙媒体称摩洛哥的行动是入侵,西班牙军队已向这一地区增派了军舰、潜水艇和攻击直升机,但西班牙新任外交大臣帕拉西奥在西班牙报纸13日刊出的访谈中表示,不能把这个事件叫做“入侵”,将事件无限拔高、失去控制对任何人都不利。
  尽管西班牙没有声称对佩雷希尔岛(雷拉岛)拥有全部主权,但帕拉西奥要求摩洛哥恢复这个没有人居住的小岛原状。西班牙方面说,摩洛哥的行动违背了两国1991年签定的合作和友好协议。西班牙的立场得到了欧盟的支持,欧盟谴责摩洛哥“侵犯了西班牙领土”,并要求立即解决这一问题。
  摩洛哥文化与新闻大臣兼政府发言人穆罕默德·阿沙里13日发表谈话指出,西班牙政府对于这一事件的反应“过于夸大”。他希望西班牙政府不要在雷拉岛(佩雷希尔岛)问题上小题大做,从而恶化两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
  阿沙里强调,雷拉岛(佩雷希尔岛)自古就是摩洛哥领土,虽然历史上曾被西班牙殖民者统治,但在西班牙1956年的“保护期”结束后就已经归属摩洛哥。他说,摩洛哥最近在岛上建立哨所是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和非法移民活动。


第3版(国际)
专栏:

  七月十四日是法国国庆日。在巴黎举行的国庆日游行开始之际,法国警察在旁观的人群中抓获一名携带步枪的男子。(新华社发)


第3版(国际)
专栏:

世界杯 韩国兴盛新契机
本报记者 徐宝康
  韩国是一个善于迎挑战和抓机遇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韩国抓住机遇在经济发展上创造了“汉江奇迹”;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面对挑战积极改革,率先摆脱经济危机。本届世界杯,韩国不仅打入“四强”,为推进亚洲足球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借东风乘势而上,把世界杯作为兴盛国运的契机。
  韩国举办本届韩日世界杯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利用世界杯这个大舞台,进一步提升国家形象,拓展对外新空间,并与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的自尊、进取联系起来。为成功举办世界杯,韩国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10个堪称世界一流的足球场、13万志愿者大军的周到服务、展示信息技术强国和文化底蕴的开幕式以及“红魔拉拉队”铿锵有力的声援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世界杯赛事期间,韩国创造了安全的比赛环境,其举办世界赛事的能力和组织才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称赞。为把世界杯办成“绿色环保世界杯”,韩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把汉城世界杯主赛场西侧昔日两座“垃圾山”,建设成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世界杯公园”,便是一例。世界杯期间,韩国信息技术强国形象被世界媒体广泛介绍,250名世界各国知名企业家应邀赴韩观看比赛并进行了投资环境考察,增进了对韩国的理解和认识。在韩日交流史上,两国首次携手举办世界杯,不仅创下了日均一万人来往于韩日之间的记录,更重要的是增进了相互了解和信任。据报道,目前日本已有超过60%的国民对韩国抱有好感。
  本届世界杯的“最高人气奖”被韩国所获,体现了世人对韩国人气的认可。凡看过韩国队与世界高手一决雌雄的人,无不为“红魔拉拉队”以及聚集在街头的“红色波涛”那股高涨的爱国热情和团结一心的热烈场面所感动。韩国人表现出的民族凝聚力是在长期历史和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如今在世界杯赛场内外这种精神再次得以弘扬光大,不仅为世界杯的成功举行做出了贡献,而且将对韩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市民素质的提高,是世界杯成功举办的一大成果。世界杯期间,韩国13万志愿者组成了一支素质高、服务热情周到的队伍。他们分工不同,但每个人都任劳任怨,不计报酬,敬业精神令人钦佩。比赛期间,承办城市都实行了车辆行驶单、双号制,这对于汽车拥有量颇多的韩国来说的确不易,而且赢得了90%以上车主的拥护和积极响应。人们看到当数百万人聚集在街头呐喊助威时,主要街道的交通依然井然有序。聚会结束后,集体清扫垃圾成为自觉行动。这种欢乐、秩序与清洁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民众素质的提高。
  世界杯搭台,经济唱戏,是韩国今年经济发展的特点之一。借世界杯东风,韩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第一季度增长率为5.7%。截止到6月15日,韩国外汇储备已跃升到世界第5位,达1105亿美元。韩日世界杯组委会透露,本届世界杯韩国可增收88.8亿美元,增加18.5万个就业机会。尽管球票收入和外国游客来韩的消费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随着韩国队在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尤其是进入四强后,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6月26日在“世界杯后发展战略和政策课题”研究报告中分析,韩国队打入四强,直接和间接刺激消费的效益将达到3.76兆韩元,通过世界主要媒体达到宣传韩国企业品牌的效益为7.7兆韩元,企业形象提升的效益为14.76兆韩元等,共计26兆韩元(约合220亿美元)。目前,外商对韩国的投资已保持8个月的连续增长,前5个月外商对韩投资为35.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9%。由于世界杯的成功举办和韩国经济的持续好转,国际信贷评级机构惠誉公司日前已将韩国的国家信贷等级由BBB+上调到A级。
  为使世界杯真正成为韩国国运昌盛的契机,韩国总理日前召开会议,最终确定了“后世界杯综合对策”,其中包括派遣商务使团拓展市场,确立出口CD-MA手机等10大信息技术产品战略以及申办2007年女子世界杯等。韩国政府目前已把今年经济增长率目标提高到6%以上,欲借世界杯的东风将韩国经济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第3版(国际)
专栏:

克什米尔又起枪杀事件
 印巴两国同声谴责
  本报新德里7月14日电 记者赵章云报道:3名武装暴徒昨晚袭击了印控克什米尔查谟地区,造成了27人丧生,31人受伤。
  据悉,3名武装暴徒当时冲进印控克什米尔查谟地区的一个居民区。他们先扔手榴弹,再开枪射击,造成27人死亡,31人受伤,其中有12名妇女和1名3岁的幼儿。
  今年5月14日,这一地区的卡鲁恰克军营曾经遭到恐怖袭击,造成了34人丧生,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因此差点爆发战争。自那次之后,零星的恐怖袭击一直没有间断,但昨晚的袭击是最近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
  据新华社新德里7月14日电(记者熊昌义)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14日举行会议并发表声明,强烈谴责13日晚在印控克什米尔查谟地区发生的枪杀无辜平民的恐怖袭击事件。这次内阁安全委员会会议是在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主持下召开的。会议讨论了13日晚的恐怖袭击事件。印度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阿德瓦尼等高级官员出席了会议。
  本报伊斯兰堡7月14日电 记者丁子报道:巴基斯坦外交部今天发表声明表示,巴政府强烈谴责13日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枪击事件。声明说,巴方对造成平民伤亡的恐怖袭击予以谴责,并认为恐怖袭击的目的是加剧该地区业已存在的紧张气氛。


第3版(国际)
专栏:

瑞士导航员表示
 愿为德国空难承担责任
  据新华社日内瓦7月13日电(记者陆大生)在德国空难发生近两周之际,瑞士空中导航公司值班导航员13日表示,他愿意承担对7月1日两架飞机高空相撞事故的责任。
  这位未公布姓名的导航员在由其律师当日向瑞士和德国报界提供的一项书面声明中说,这次空难悲剧是人、电脑、导航和传输器材以及有关规章等共同造成的。他本人与其中的若干失误有牵连。
  这是空难发生后瑞士导航员第一次对报界发表声明。他说,作为导航员,未能避免事故的发生,自然要承担责任;而且这次事故的受害者大多数是儿童,他特别感到痛苦。“我在此向遇难者的亲人表示深切的同情和哀悼。”
  这名导航员还透露,他已接受过德国联邦航空事故调查局的调查,并表示将与有关当局充分合作,以复原这一事件的真相。
  据报道,该导航员9日已被瑞士联邦民航局暂停职务。此外,苏黎世一家地区法院正在对瑞士空中导航公司展开调查,以确定其在这次空难中的责任。
  7月1日当地时间23时35分,一架俄罗斯“图—154”客机与敦豪国际快运公司的一架“波音—757”运输机在德国南部博登湖附近的于伯林根上空相撞坠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