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省委书记心系下岗职工
本报记者 宋光茂
  7月9日上午,山东省南郊宾馆的一间圆桌会议室里,来自全省的10名下岗职工代表被请上主桌。他们经受过下岗后的拮据和失落,更得到了再就业后的喜悦和成功。省委书记吴官正,副书记王修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朱正昌等省领导和他们一一握手寒暄后,落座聆听他们下岗再就业并带领下岗职工同创新事业的故事。
  脸庞晒得黝黑的刘坤洲下岗前是潍坊市商业局所属企业的副经理、党支部书记,是部队转业干部。下岗后经历诸多磨难,最终转到农村承包荒地,成功地建立了中草药种植基地,并安置当初和他一起下岗的38名企业员工再就业。刘坤洲说:“只有下岗的员工,没有下岗的党员”,一席话赢得了大家的无比尊重。吴官正关切地询问中草药的市场行情,并提醒他要不断引入新品种,不要盲目铺摊子、盲目扩大种植规模。
  下岗后创办济南市第一家私人养老院的张玉兰、下岗后矢志不渝地为更多的失业者寻找就业门路的崔燕玲……10个人,都是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的再就业明星。
  山东省每年有120万城镇劳动力需要就业,上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向城镇转移。此外,还有40多万企业职工需要转行和再就业,这部分人往往离退休还早,就业又偏老,专业技能还不太好。吴官正高度评价了这10位再就业明星的事迹,肯定了他们的精神对做好全省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意义。吴官正等省领导还当场就制定一套更加完备的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扩大就业门路的政策等问题做出了部署。


第4版(要闻)
专栏:

港澳地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开始接受递表登记
  据新华社香港7月10日电(记者王燕萍、李知军)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会议登记表送交处今天开始接受符合资格的人士递表登记。选举会议成员名单将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选举会议将负责在今年年底选出36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今早8时刚过,许多人士就已在位于信德中心的登记表送交处门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9时整,登记表送交处开始接受递表登记。
  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会议,由参加过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会议的人员,以及不是上述人员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中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任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中的中国公民组成。但本人提出不愿参加的除外。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会议的成员。选举会议成员以个人身份参加选举会议,并以个人身份履行职责。
  据新华社澳门7月10日电(记者李洁)澳门特区选举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工作今天启动,人大代表选举会议成员的登记工作上午9时起开始进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及其补充规定,澳门特区成立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选举会议成员包括参加过澳门特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的人员,不是上述人员的澳门特区第二届立法会议员中的中国公民,以及没有参加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的澳门特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但本人提出不愿参加者除外。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为选举会议成员。


第4版(要闻)
专栏:

  为迎接第十三个世界人口日的到来,大连市枫林街道7月10日在社区内举办了“关注贫困母亲,提高人口素质”宣传咨询活动。图为街道辖区内的医疗单位正在为妇女义诊。(本报记者 王科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彭珮云赴陕南灾区慰问受灾群众
  据新华社西安7月10日电(记者李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珮云7月8日至9日深入陕南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并代表全国妇联和中国红十字会向灾区捐赠一批物资。她勉励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起来,坚定信心,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将家园建得更加美好。
  7月8日下午,彭珮云一行走访了受灾的金水镇初级中学,察看了被水淹后的学生宿舍、教室和教师办公室,详细了解学校受灾和灾后复课情况,向师生们表达了亲切慰问。在灾民家里,她仔细地询问了受灾和灾后重建情况,向灾民赠送了慰问品,勉励他们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坚定信心,挺起脊梁,重建家园。考察中,彭珮云还和金水镇13位妇女代表一起座谈,鼓励她们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彭珮云听取了汉中市关于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汇报。她代表全国妇联向汉中市捐赠40万元为灾区建设两所春蕾小学,并代表中国红十字会和陕西省红十字会捐赠了100万元物资。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红十字会通报水灾救助工作
  境内外募捐款物总额已达3204.96万元
  本报北京7月10日讯 记者陈晓钟报道: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今日在京召开“水灾救助工作通报会”,向社会各界通报该会近期开展的水灾救助工作。到目前为止,境内外募捐款物总额已达3204.96万元。
  据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立忠介绍,截至7月5日,各国红十字会响应中国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呼吁,已捐款157.5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850.5万元。根据灾区的需求,捐款计划用于购买粮食4500吨,以每人每月15公斤计算,可向10万人提供3个月的口粮;此外还有帐篷2000顶、棉被2万条以及为100万人提供净水药和消毒剂等救助物资。如果救助能够满额完成,预计将有上百万受灾群众从中受益。截止到今日,中国红十字会已收到国际社会和境内、外捐款1831万多元以及价值1373.96万余元的救灾物资。


第4版(要闻)
专栏:

“我们恨透了‘法轮功’!”
本报记者 胡跃平
  “以李洪志为首的‘法轮功’用非法电视信号攻击我鑫诺卫星,妄图用这种极其卑劣的手段干扰、破坏我们安定祥和的生活,我们高坡乡2万多苗族群众决不答应!”在贵阳市边远山区海拔1700多米的高坡苗族乡,该乡党委副书记高霖对记者说。
  6月下旬,高坡苗族乡村民家“村村通”电视相继收到有关“法轮功”的电视图像,对于“法轮功”的这一破坏行为,村民们无不感到愤慨。硐口村村委会主任王昌国说,我们村200多户村民,那几天看电视都受到了影响,学校的师生和村里的年轻人无法正常收看足球赛。王寨村村民王国兴说,看到“法轮功”的图像,当时恨不得砸了电视机。高寨村70多岁的陈德武老人说,1991年江总书记来到我们高坡乡,看到这里条件很艰苦,指示当地政府为我们安装电视接收设备。1992年初,我家买了电视机,从那以后,我每天都看新闻联播,知道国家为我们农民制定了很多好的政策,这让我们心里踏实。“法轮功”干扰我们听党中央的声音,就是要破坏我们一天天幸福起来的日子,我真是恨透了。
  在高坡苗族乡的几个村寨里采访,记者无不感到村民们对“法轮功”破坏人民群众正常生活所发出的愤怒,他们要求政府坚决打击“法轮功”的犯罪行为。
  在高坡苗族乡,记者还遇见来这里视察的贵阳市政协台、港、澳委员。谈到“法轮功”非法攻击我卫星时,贵阳市统战部副部长李静、市政协委员韩顺说,我们在这里看到“村村通”工程给山区贫困群众带来了致富的信息,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法轮功”却要对此捣乱破坏,宣传邪教,这又一次充分暴露其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的罪恶本质。


第4版(要闻)
专栏:

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十年来成绩斐然
 李岚清作出批示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记者张景勇)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10年来,共为企业增加销售额400多亿元,提供技术咨询、企业诊断、法律咨询、质量认证等咨询服务2万多次,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企业技术创新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近日对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做出批示。
  李岚清在批示中说,希望从事生产力促进事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按照江泽民同志对科技界提出的期望和要求,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保证,以机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切实为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做好服务,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今天在科技部召开的生产力促进中心10周年座谈会上了解到,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扶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服务机构,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事物。从1992年我国建立第一个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始,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初步形成遍布全国的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主要行业均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已达700多家,拥有各类科技人员近万名。
  与会人士指出,生产力促进中心问世只有10年,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有较大差距,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之间发展不平衡;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在人员素质、基础设施和核心服务能力等方面,与国际上同类机构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用于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经费虽逐年增加,仍显得不足等。
  科技部已研究提出了下一步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目标:到“十五”末期,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数量达到1000家,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实现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成为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尼两国政府签订边境通商协定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记者倪四义、常爱玲)作为江泽民主席和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成功会晤的重要成果之一,在两国元首的共同主持下,两国政府代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和尼泊尔外交部秘书马杜·拉曼·阿查里雅10日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关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之间的通商和其他有关问题的协定》。
  双方表示,协定将为促进中国和尼泊尔在边境贸易、旅游、运输等方面的合作,发展两国人民、特别是中国西藏自治区人民与尼泊尔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尼友谊源远流长,两国人民尤其是边境居民有着传统的友好往来。自1955年建交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各个领域里的友好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近些年来,两国高层领导人不断互访更加促进了两国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
  为促进边境居民的友好往来,早在1956年两国就签订了关于保持友好关系以及中国西藏地方和尼泊尔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之后两次延期和数次修订,该协定已于1996年期满。
  自1998年,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方便交往的原则进行友好商谈,重新达成协议,并在贾南德拉国王即位后的首次访华期间得以签署。
  协议说,双方同意在对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拉萨至加德满都的公路,开展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促进两国之间贸易、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协议规定,双方鼓励和支持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之间发展经贸关系,有关当局应保护对方商人在其境内从事商业活动的合法权益并提供便利。双方应促进传统的边境贸易,有关地方当局应给从事易货贸易、现汇贸易等为基础的边境贸易的对方边民和商人提供方便和保护。
  双方同意对在各自境内的对方国民的生命、财产和合法权益予以保护;同意维护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之间的朝圣往来,有关地方当局为朝圣香客提供出入境便利。
  协定还就维护边境贸易往来秩序、保护野生动植物等作出详细规定。
  中尼双方表示相信,协定的签署将进一步促进两国间的经贸往来,同时有利于规范两国边境秩序,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


第4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规定
 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提供入境和居留便利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为吸引外国籍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来中国服务和投资,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有关政策,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公安部、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外经贸部、国务院侨办、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制定的《关于为外国籍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提供入境及居留便利的规定》。
  根据该规定,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外国籍人士,可以为其提供入境及居留便利:
  一、中国省(部)级国家机关邀(聘)请的高级顾问以及执行中央或地方政府与外国签署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合作项目、重点工程协议、人才交流项目的高科技、高层次管理人员;二、对中国国家及社会等有重大或突出贡献的人员以及执行政府间无偿援助协议的人员;三、中国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重点高等院校聘用的学术、科研带头人以及有关单位聘用的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职称或享受同等待遇的学术、科研骨干;四、在中国企业、事业单位中担任副总经理以上职务或享受同等待遇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重要专业技术人员;五、在中国西部地区或中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投资100万美元以上,在其他地区投资300万美元以上的人员以及符合上述条件的外国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派遣来中国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六、国际重要科学奖项的外国籍华人获得者和其他杰出、重要外国籍华人;七、上述人员的配偶和不满18周岁的子女。
  为符合条件的外国籍人士提供入境及居留便利的措施有:对需多次临时入境的外国籍人士,可发给2年至5年多次入境有效、每次停留不超过1年的F字(访问类)签证;对需在中国工作并长期居留的外国籍人士,可发给2年至5年有效的外国人居留证件以及相同期限的多次返回Z字(工作类)签证;已在中国境内的外国籍人士可向中国当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有关签证变更手续。
  符合办理长期多次F字签证条件的外国籍人士,可在境外向中国驻外使、领馆提出申请,也可在中国境内向中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中国驻外使领馆将根据外交部通知函电为外国籍人士办理长期多次F字签证,中国国内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将根据一类被授权单位出具的公函等有关证明办理。符合办理2—5年有效的外国人居留证件以及相同期限的多次返回Z字签证条件的外国籍人士,可在入境后由本人或有关单位向居住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办理。长期多次签证费按一年多次签证费标准收取,免收加急费。
  国务院办公厅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从国家大局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式,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切实把有关政策落到实处。


第4版(要闻)
专栏:社会观察

“天下第一陵”的尴尬
本报记者 何小燕
  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九宗山主峰的唐昭陵,是我国唐代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的陵墓,集无数个“世界之最”和“中国第一”于一身,被誉为“天下第一陵”。然而记者在昭陵发现,这里“门庭冷落车马稀”,与其赫赫声名极不相称。
  昭陵占地面积达34万亩,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现已核实的陪葬墓多达190座,已发掘的陪葬墓37座,是世界上陪葬墓最多的帝王陵墓,囊括了唐代建都100多年内所有的知名大臣、皇亲国戚和三品以上官员。陪葬墓主人的级别及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也为中国之最。人们熟知的魏征、房玄龄、徐懋功、李靖、秦琼、程咬金等均在其中。陪葬墓形制涵盖了历代陪葬墓的5种形制总和,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帝王陵墓。昭陵所处的九宗山,虎踞渭北,气掩关中,海拔1188米,为世界海拔最高的帝王陵墓。昭陵首开中国帝王陵墓依山为陵的先河,陵山周围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陵园建筑之多也为中国之最,中外驰名的“昭陵六骏”青石浮雕石屏和十四国酋长像便陈列在昭陵祭坛的庑殿内。我国最早出土的唐三彩及中国最古老的一顶帽子实物就陈列在昭陵博物馆内。昭陵博物馆内的碑石陈列室是中国唐代碑林之最。
  昭陵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出土的8000多件文物,等级文物达3000多件,汇集了唐贞观十年至开元二十九年106年间的所有精品,不仅数量大,品位高,而且系列性、观赏性强。已出土的墓志铭有46件,其中26件为国家一级品。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观赏价值,奠定了昭陵文物旅游在中国旅游业中的特殊地位。
  1978年昭陵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适逢我国旅游业刚刚起步,许多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博物馆游人如织,宾馆天天爆满,曾创下单日接待游客4万多人的纪录,成为陕西省当时最火爆的旅游景点之一。
  然而,在中国迈向世界旅游大国的进程中,昭陵落伍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昭陵在陕西省旅游市场所占份额逐年减少,1994年以后全面陷入低谷,2001年接待游客仅5万人次,不足过去高峰时期两天的接待量。
  记者调查发现,交通不畅是制约昭陵景区发展的“瓶颈”。昭陵距离西安市60多公里,距离咸阳市40多公里,整个旅游区内仅有两条公路:东线咸北路阡东段因资金困难,路面硬化工程迟迟没有竣工;西线110省道路面狭窄,坑洼不平。昭陵旅游区与外界连接的两条主干道崎岖难行,加之沿途集贸市场较多,交通经常阻塞,各大旅行社不愿意带团前往昭陵。
  由于资金不足,昭陵的开发滞后。昭陵博物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展出面积2000平方米。馆内收藏昭陵30余座陪葬墓出土的珍贵文物8000余件,属稀世珍宝的唐墓壁画800平方米,各种碑石墓志300余件。因展馆面积小,容纳量有限,展出文物数量仅占收藏文物总量的2.5%,许多高品位的文物不能与游客见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昭陵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加之展示手段陈旧,方式单一,未能推陈出新和进一步挖掘昭陵的文化内涵,致使特色不鲜明,整体吸引力不强。
  1997年后,礼泉县对昭陵博物馆实行差额拨款,资金只够给职工发40%的工资。由于游客稀少,门票收入连职工工资都很难保证,无力做其他的事情。此外,博物馆还承担着30万亩陵区田野文物安全保护和展示利用的繁重任务,更加感到力不从心。
  长期以来,昭陵博物馆和陵山主景点没有停车场;厕所年久失修,无法满足中外游客的需求。
  记者得知,不久前,昭陵旅游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被正式列入国家旅游发展基金支持项目,昭陵博物馆至陵区山顶的15公里主干道已通车,投资45万元对昭陵博物馆出土陈列室的改造项目已启动。当地有关方面负责人说,发展旅游业,政府导向性投入很重要。而礼泉县由于财力所限,向昭陵景区投入严重不足。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应该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资金上给予支持,帮助礼泉县加快昭陵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务之急是尽快修通通往昭陵的旅游专线道路。
  编者的话
  唐昭陵景区游人稀少的窘况说明,发展旅游业,仅有旅游资源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不便、设施滞后、展馆过少、展示方式陈旧……制约了唐昭陵景区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仅靠当地政府的投入远远不够,还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开发。希望有关部门关注昭陵景区的发展,帮助当地政府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优势,以吸引更多的游人一睹“天下第一陵”的风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