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江河之恋
——记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张光斗院士
本报记者 李新彦 丁伟
  编者按:第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日前在京颁发,19位在我国工程科技及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他们中既有多年来躬耕科苑、贡献卓著的资深院士,也有近年来崭露头角的年轻工程师、科技工作者。
  今天,本报刊登通讯《江河之恋》,介绍张光斗院士的“水电人生”。作者饱蘸墨彩,热情讴歌了张光斗院士对中国科技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颂扬了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刚正不阿的道德情操和国家人民利益至上的赤子情怀。对于其他获奖者,我们也作了简要介绍。
  与张光斗等获奖者在科技领域作出的贡献一样,他们的科学态度、道德情操和赤子情怀,同样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这笔精神财富弥足珍贵,必将激励更多的人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
  如果不是中国工程院与清华大学出面“游说”,我们采访张光斗的计划很可能落空。作为当代中国的“水利泰斗”、两院资深院士、著名工程教育学家及何梁何利奖、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等诸多科技大奖的得主,张光斗的身边一直不乏新闻界的“追捧”,可他总是婉言回绝。张先生常说:“我受之于国家和人民的多,为国家和人民工作的少。回顾过去,深感惭愧和不安。”
  而一旦应诺,张光斗的认真劲头又来了。当我们赶到位于清华大学西南角的寓所采访他时,这位90岁的老先生早已站在夏日的骄阳下迎候了。他头戴草帽,脚穿布鞋,乍看上去就像一位终年栉风沐雨的农夫。他的背如弓一样驼曲着,头颅却倔强地高扬着。
  “我选择水利事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走进张光斗简朴的寓所,只见迎面墙上悬挂着几幅飞瀑湍急、气势雄伟的水电大坝的照片,似在炫示着主人不同寻常的“水电人生”。陪同采访的清华大学水利系的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大坝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张先生主持或参与设计的。
  事实上,张光斗设计水坝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早在那时,年仅20多岁的他就在四川龙溪河流域主持设计了桃花溪、鲸鱼口等第一批由中国人自行建造的水电站,首开我国独立开发水电资源的先河。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多次下令,让张光斗把自己多年参与查勘、积累的水电资料送往台湾,可他就是不肯。在地下党的帮助下,张光斗巧施“掉包计”,将假资料交出去,20大箱真资料藏到地下保存。解放后,他将这些资料全部捐赠出来,成为国家“一五”期间水电建设的重要依据。
  在新中国规模空前的水利水电建设中,张光斗渊博的学识和高深的造诣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和发挥。1951年,他负责人民胜利渠的设计任务,首次大胆尝试,破堤取水,将滔滔黄河水引入两岸农田,为下游引黄灌溉开辟了新路;1958年,他受命设计我国华北地区库容最大的密云水库,在国内首次采用混凝土防渗墙、粘土薄斜墙等革新技术,创造了水利工程“一年拦洪、二年建成”的奇迹,为首都人民保留了“一盆清水”。身为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开设水工课,编写了第一本专业教材,招收了第一批水工专业研究生……
  正如人们评价的那样:在中国,从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拉瓦西到长江中上游的葛洲坝、三峡,从雅砻江的二滩到红水河的龙滩,没有哪一座重要的水坝在遇到重大技术难题时,没有得到过张先生的指导;而直接聆听过张先生教诲,得以在工程建设中攻克难关的中国水利工程师,更是难以计数,绝不仅限于张先生亲自培养的5000多名清华学子。念及张光斗对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卓越贡献,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称赞他为“当代李冰”。
  “我选择水利事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翻开先生的自传《我的人生之路》,张光斗笃定科技报国、志在江河安澜的人生追求如叶脉般清晰可辨。早在青少年时期,“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切肤之痛就使他深刻地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实干才能兴邦。从而下决心学建筑工程,将来成为一名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工程师。上海交大土木学院毕业后,他考取了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先后在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多次徜徉在田纳西河河畔,看到这条曾经兴风作浪犹如蛟龙一样的野河如今乖乖地流淌时,心中感慨万端:什么时候,中国这个拥有世界级河流的国家,也能征服洪水的肆虐。
  梁园虽好,毕竟他乡,归去来兮。“七七事变”后,他不顾导师的盛情挽留,放弃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毅然回到祖国。他说:“国将不国,我心何安。”解放前夜,在华工作的美国水电工程师力邀张光斗“逃离沉船”,赴美工作。他回答:“我是中国人,中国人民养育、培养了我,我有责任建设祖国,为人民效力。”对张光斗来说,优厚的物质利益诱惑怎敌得过他对祖国江河的拳拳爱恋。
  “再苦再难,能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心也安了。”
  年轮显示着树木的年龄,而张光斗的人生是以一座座水坝为年轮的。从业68年来,除在清华园的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外,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崇山峻岭、急流险滩间度过的。在施工现场,这位身材瘦小的大教授总是头戴安全帽,脚蹬没膝高的黑色胶靴,和工人们一道下基坑,爬脚手架。为了查勘到第一手资料,他时常像壁虎一样匍匐爬行于悬崖峭壁,有时甚至如野人般露宿荒郊。
  一直到了耄耋之年,身体已大不如前了,张光斗仍然要“事必躬亲”。接受采访时,他刚刚从三峡工地回来。作为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的副组长,近年来张光斗每年都要数次赶往他魂牵梦绕几十年的大三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向国务院提交检查报告。对于工程关键部位,再艰难他也要亲自去看一看,亲手摸一摸。有一次,为检查导流底孔过水表面是否光滑,年近九旬的张光斗,竟沿着脚手架,从大坝基坑一直颤颤巍巍地爬到56米高程的底孔仓面。事后,他对带队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专家组组长钱正英说:“我实在是爬不动了,不然,我非要爬到更高的地方看一看。”张光斗经常用中外水电史上一些失败的例子告诫年轻的水电工程师:一根残留的钢筋头会毁掉整条泄水隧洞。一定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
  苟利国家人民,岂因祸福避趋。正是因为怀有国家人民利益至上的博大胸襟,张光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敢于坚持原则。20世纪50年代,张光斗陪同前苏联专家查勘黄河潼孟河段,研究开发方案。在潼关坝址选择上,他和前苏联专家意见有分歧,并展开激烈的辩论。在当时“一边倒”的声势下,敢和“老大哥”争论,这可不是一般的问题。个别领导在谈话中批评他“不虚心向苏联专家学习,还死抱着腐朽的资本主义那一套不放。”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倔强的张光斗还是坚持己见,据理力争。
  即使身处极端艰难的逆境当中,张光斗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也一如既往。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波及密云水库,大坝发生滑坡,正在黄河小浪底勘察的张光斗被急召回京。当时正值“文革”后期,他还属于被审查对象,工宣队负责人明确向他宣布:“设计方案你要负责,但不能在图纸上签字。”蒙受如此不公正的待遇,张光斗还是义无返顾地投入到抢险加固工程中。他说:“我是为人民工作的,不是为哪一位长官工作的。让我签字也好,不让我签字也罢,反正我要对老百姓负责。”
  如果说过去的坎坷际遇、是非恩怨都如风飘逝,不再追怀也无须追怀了,老来丧子的哀痛却是刻骨铭心、无论如何也难以释怀的啊。1980年夏天,张光斗唯一的爱子因脑溢血病逝,年仅37岁。当时他正在葛洲坝工地审查设计方案,“当我从工地返回家中,看到6岁的孙女正站在灵床前哭泣,我心如刀绞。”可为了对工程设计负责,张光斗硬是强忍悲痛,在追悼会结束后的两天时间里,和泪写出一份大坝工程审查意见书,分送水利部和设计单位。“再苦再难,能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心也安了。”对张光斗来说,惟有加倍地工作,才能排遣心中的哀痛,才能告慰九泉下的亡灵。
  “国家早日强大,人民共同富裕,是我最大的心愿。”
  张光斗爱管“闲事”、常生“闲气”、好批评人的“毛病”是出了名的。和他接触的人稍有不慎,就会被抓住“小辫子”,然后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一通分析和议论,连带质问、呵责,直至对方哑口无言。
  看到学生宿舍的水龙头没关上,他会跑过去,边关水龙头边大声训斥:“你们这些小年轻的,早晚一天会尝到没水喝的滋味。”在一些企业参观,管理者大讲生产线是从某某国家进口的、如何如何先进,他马上跟上一句:“在消化、吸收方面,你们做了些什么?”到基层调研,目睹个别官员乘坐豪华轿车,终日大吃大喝,他的脸色立即阴沉下来,眼光直直地逼视过去:“你如此排场,当地老百姓日子过得怎么样?”……
  不熟悉的人可能对张光斗的咄咄逼人感到不舒服,可回过头来静心细想,老先生只是借机一吐心中块垒,是对事不对人的。而他关心的问题又何尝不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
  岁数大了,张先生外出的时间相对少了些。也许是一辈子跑惯了水利工地,家里的清净和悠闲他很难适应。每天吃完早饭,他都要步行近2公里赶到办公室,进门第一件事情是浏览当天的报纸和信件,遇到他认为不对的事,马上就会给有关部门打电话或者写信,提出建议,呼吁呼吁。如果问题特别重大,他会搜集大量资料,拿出充分论据,写成文章投寄报刊,甚至上书中央。
  “我国水资源紧缺,洪涝和旱灾交加,而水污染又十分严重……节水与开源要并重,必要时进行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1989年,张光斗与水利水电科研院陈志恺所长联名上书中央,力陈我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提出解决对策。中央领导不久批示:“要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此后,水资源保护与开发被列为国家战略重点,水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阶段。针对工程技术被忽视、高等工程教育一度受冷落的情况,他多次大声疾呼:要尊重工程师,重视工程技术和工程教育的发展。1992年,他和王大珩等6名中科院院士联名上书,直接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在他的建议下,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工程院于1997年启动“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课题,由钱正英和他牵头,组织34位两院院士、近300位专家,对水资源状况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调查,并形成报告,为我国解决新世纪水问题提供了权威决策参考。
  张光斗对国家大事求其真,责之切,对自己的事却得过且过,从不计较。为改善院士住房条件,国家拨专款盖好院士楼,力请张光斗入住,可他坚辞不受。“和一般人比起来,我虽不算富裕,可衣食无忧。现在国家还比较穷,一些老百姓生活还很苦。我搬进豪华住宅,心里会难过的。”
  “国家早日强大,人民共同富裕,是我最大的心愿。”采访归来的路上,先生的这句话久久在耳边回响。这声音苍老沙哑,却如黄钟大吕般撞击心扉,余音久远。
  两鬓多年作雪,存心至老还丹。在张先生的心中,激扬澎湃的江河之恋背后,涌动着一个古老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附图片)
  上图:2001年,89岁高龄的张光斗院士(左一)在三峡工地与工人在一起交谈。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事迹介绍
  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获得者
  张光斗 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60多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教育、科研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创造性贡献,编写了《水工建筑物》等3部学术著作;发表了“重力坝的渗透压力计算”等20多篇学术论文。曾负责设计密云水库、渔水溪等水电站,为葛洲坝、丹江口、三门峡、小浪底、二滩、三峡、龙滩、小湾等多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提供技术咨询,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
  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
  柳百成 铸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在国内较早提出用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铸造行业,在开拓铸造过程宏观及微观模拟仿真新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长期研究铸铁结晶凝固过程及石墨形态控制机理,为提高球墨铸铁性能及开发新型铸铁奠定了科学基础。
  刘友梅 电力机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株洲电力机车厂高速动力研究所所长。我国电力机车发展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主持了我国第一代电力机车的三次重大技术改进,第二、第三代电力机车的研制开发,创造了240KM/H的“中国铁路第一速”。主持第四代电力机车的研制,实现了我国铁路机车交流传动技术和高速技术“零”的突破。
  姜文汉 光电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在精密轴系理论和技术、固定式光学测量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工作。1979年在我国开拓自适应光学方向,建立整套基础技术并主持研制多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系统。在自适应光学和光速控制两方面均作出重大贡献。
  沈昌祥 信息系统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计算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在信息工程与计算机安全领域中,研制成功海陆兼容的信息处理系统、保密通信电报网络系统,并主持研究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著作有《实时系统软件设计初步》。
  师昌绪 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我国高温合金技术开拓者之一。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开发了我国第一代铁基高温合金、耐热腐蚀铸造镍基高温合金及低偏析高温合金,研制出抗尿素腐蚀无镍不锈钢及不含铬、镍的铁锰铝系奥氏体钢。
  黄培云 粉末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我国粉末冶金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创立了著名的粉末压制理论和烧结理论。研制成功多种用于核、航天、航空、电子等领域的粉末冶金材料。提出了非规则溶液活度系数的计算模型、三元参数计算三元系相图的方法及模型和多级快速凝固制取非晶,准晶和微晶金属粉末理论。
  朱建士 流体力学、爆炸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及检验其爆炸性能的试验结果分析工作。为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重要贡献。参加核武器的改进和小型化工作,参与的核武器研制取得重大进展,使我国核武器的物理设计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各次核试验的成功和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钱皋韵 铀同位素分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研究员。先后在热核聚变和铀同位素分离的科学研究及其组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是气体扩散机中核心元件——分离膜研制的创始人之一。在我国铀浓缩技术向离心法过渡的决策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负责主持并参加了完整的离心机研制体系的建立,并为促进科研成果迅速向工业化转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丁大钧 结构工程专家。30多年来,对砼和砌体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包括大量砼构件刚度裂缝短期和23年10批长期试验。其中一批长期试验持续6年,是当时世界上最长、最完整的。建立了我国砼结构使用设计计算体系,被国家规范采用。他改进过框架、薄壳、弹性地基梁、薄板等计算,提出过“框架旋侧力矩分配法”、“有限基本构件法”等分析方法。
  郁铭芳 化学纤维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参加筹建我国首家自行设计建设的合成纤维实验工厂,纺出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根合成学纤维,成为我国化纤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率先提出关于喷丝成布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的建议。1990年投身于“年产7万吨聚酯切片”的建设工作,该项目对于根本改变上海纺织化纤原料依靠外来供应的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正国 创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在国际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冲击波致伤机理和防治措施,使该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对创伤弹道学的系列研究,在国内首先提出高速武器的致伤机理及防治原则。率先开展了交通事故伤研究,主持建立了国内唯一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撞击伤实验室。
  刘玉清 放射—医学影像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主要创建人。在支气管造影、肺脓肿、食管癌、心血管造影、心肌病、主动脉疾患、先心病、肺心病、冠心病的放射诊断研究,以及近年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心先血管磁共振成像等新技术应用研究中,业绩卓著,为推动我国放射学和医学影像学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张寿荣 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参加鞍钢恢复生产,推行高炉炉顶调剂法和低锰炼钢铁的冶炼使鞍钢全国领先;参加武钢一期工程建设,使国内第一座100M3以上大高炉顺利投产;利用1513M3设备建2516M3四高炉并提出炼铁系统技术进步总规划;组织新技术消化和前工序老厂技改,完成转炉复吹、全连铸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
  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获得者
  谢咏山 冶金机械专家,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在“135MM亲水涂层铝箔生产线关键技术攻关”课题中担任总设计师,负责生产线的总体设计、工艺布局、单机设备选型及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在“1500MM卷板贴塑生产线”的开发设计中任总设计师,负责生产线的总体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及单机设备选型。
  周万幸 雷达系统工程专家。在我国第一部车载式相控阵雷达的研制中,参加了测高精度技术攻关。主持完成了某远程雷达的研制。1997年担任国家某国防重点工程舰载相控雷达总设计师,该雷达的技术水平属国际前沿,国内领先,他已成为雷达研制的新一代学术带头人。
  李旺兴 有色金属冶炼专家,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兼郑州轻金属研究院院长。主持开发了以“管道化溶出”、“选矿拜耳法”、“树脂法回收金属镓”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依靠科技进步使氧化铝增产40万吨,能耗降低500公斤标煤/吨氧化铝。成功开发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选矿拜耳生产氧化铝新工艺”。
  陈德辉 气象数值预报专家。先后独立提出了一个预报性的积云对流过程参数化方案和一个改进的垂直湍流过程参数化方案;主持开发了新一代全球热带气旋数值预报系统;参加了“台风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建立,并主持完成了该系统中的一整套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主持完成了“下一代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研究开发”;提出了发展我国新一代气象数值预报模式的设计方案。
  刘志红 肾脏病专家。从事肾脏病基础及临床研究10余年,在IGA肾病发病机制、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机制及其防治措施、肾脏疾病基因多态性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和糖尿病肾病分子病因学等一系列课题中进行了大量前沿及创新性工作。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林科院分类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六个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按新机制运行
  本报北京6月2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著名林学家王涛、唐守正、蒋有绪、宋湛谦院士等首批16位研究员今天受聘担任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并高兴地从江泽慧院长手中接过聘书。至此,该院提前一个月完成对6个研究所首批非营利性编制岗位的聘任工作。这标志着作为社会公益类的林业科研机构在推进分类改革的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6个科研机构告别旧体制,走上了按非营利机构管理运行的新轨道。
  中国林科院是科技部确定的全国首批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试点单位,5年多来,该院积极探索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今年,该院在原有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又将2002年确定为分类改革实施年。在国家林业局、科技部、财政部、中央编办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国家林业局直属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实施工作计划》,全院分类改革从2001年11月至2003年12月,共分为5个阶段、10个单元、60项主要工作。最终改革目标是所属20个科研机构中,8个单位转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1个所转为中介机构,11个单位转为科技企业。
  6个研究所迈入按非营利机构管理运行的轨道是推进分类改革,促进林业跨越式发展所采取的重大行动,将为全面推动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积累经验、打好基础。到目前为止,已经应聘上岗353人,占6个研究所565个非营利性编制的62.5%。在首席专家岗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6人,副高职称竞聘上岗的17人,平均年龄42岁,最年轻的35岁。各所科研管理部门的数量平均减少近一半,管理岗位总数由原来的99个减到61个,比原有岗位总数减少了39%,占6个研究所非营利性编制的10.8%。
  在推进非营利机构改革的同时,该院加快推进转制机构的改革进程。全院11个向科技型企业转制的科研机构,已经正式上报了改革实施方案和转制工作计划,在全面完成国有资产清查的基础上,着手进行经营性资产评估与划拨准备、市场调查、产业结构调整、完善配套制度等工作。
  在总结会上,江泽慧院长谈了四点改革体会:一是坚持“部门推动”的工作思路,确保分类改革规范有序地向前推进。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研究和解决分类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增加分类改革宣传的覆盖面和工作透明度,用政策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四是坚持改革发展相互促进与协调,是实施分类改革的根本和切入点。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环保宣传周在成都开幕
  本报成都6月3日电 记者赵永新报道:中国环保宣传周活动今晚在成都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联合国副秘书长托普费尔及四川省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讲话中说,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发出了保护地球的呼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宣告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很大,生态破坏还未得到有效遏制,我们正面临着发达国家过去百年中遇到的各种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国要在新世纪初努力实现三大目标:继续控制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减轻环境污染;治理重点地区环境污染,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抓紧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中国环保宣传周由中宣部、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广电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组委会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旨在纪念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召开30周年,展示中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将举办国际青少年环保论坛、生态环境摄影展等一系列活动。
  开幕式后,与会代表观看了以“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为主题的环境警示教育专题文艺晚会。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2002年度三大“国家科技奖”初评结束
 开始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
  本报北京6月3日讯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今天说,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初评工作从3月底开始,历时两个月,现已顺利结束,初评通过的通用项目将于明天向社会公布,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布的初评结果持有异议的,均可以真实身份和书面形式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提出。
  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经过千余名专家的认真评选,在全国各地、各部门和具备推荐资格的专家所推荐的近700项通用项目中,有213项通过初评,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2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65项。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为保证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要向社会公布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初评通过项目,广泛征求意见。另外,涉及国防和国家安全的专用项目在适当范围公布。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万场电影下乡来
孟西安 徐威
  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纪念日前夕,冒雨行车8小时的“中天集团kk送万场电影下乡活动队”的队员们遇到了令人鼓舞的场面:天还未黑,延安市安塞县延安保小的操场上已坐满了等着看电影的村民,小学生们纷纷雀跃欢呼:“我们在学校里看电影啦!”
  延安保小原称“陕甘宁边区保育院小学”,1939年由延安迁至安塞县真武洞镇白坪村。此次由陕西省文化厅、中天集团、陕西省电影公司和新闻媒体组成的活动队,在《讲话》发表60周年之际选择此地作为送万场电影下乡的首映地,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次活动是将万场电影送到陕北、陕南20个电视普及率低、信息相对闭塞的老区县和贫困县,把最新的20部优秀国产故事片和30部农村科教片送到村落。”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乐可锡介绍说,“扶贫先扶志,脱贫靠科技。为了搞好这次活动,20个县已组织了近200支放映队。”
  夜幕降临,影片在欢笑声和掌声中开映。
  科教片《无公害蔬菜》和故事片《毛泽东与斯诺》使众乡亲和小学生们深受教育。真武洞镇副镇长郝晓东说:“安塞是万亩蔬菜县,我们镇的蔬菜面积占了全县的1/4。村民们种的大棚每棚收入在1万元到1.2万元,是原来收入的3到5倍,农民尝到了科技的甜头,今晚的科技电影真是雪中送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