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4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教育)
专栏:教育聚焦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教育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正在不断推进,同时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相应的教育质量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扩招:引发高等教育质量观更新
焦延中
  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发展时期。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为108万人,1999年为160万人,2000年为220万人,到2001年扩大为260万人。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是近年来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乃至百姓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教育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正在不断推进,同时,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相应的教育质量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里的关键在于衡量尺度。如果从新世纪的视角看高等教育质量,就不能仅限于传统的学术性标准,而应当从满足经济社会需求、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保证基本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等多方位来认识,从而树立起整体和谐发展、个性特色多样、适应社会需要、符合创新精神和具有战略眼光的全面质量观。
  评价高等教育质量,应当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基本度量依据
  教育是使人社会化和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因此,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首先应当是是否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3年扩招的实践证明,社会高兴、百姓满意,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土壤更加丰厚。
  扩招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只有主动面对国家将着力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等,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有效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可以说,扩招以与之匹配的教育教学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新世纪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扩招还大大地满足了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通过拓宽高考的“独木桥”,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了新的平台。经过3年持续扩招,普通高等学校年招生量增长1倍以上,平均年递增34%;而1985至1998年13年间年招生量平均递增只有4.4%。
  可以说,扩招通过重视对教育和“人”的投资,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多方位的增长需求,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足足加快了5至10年。
  评价高等教育质量,应当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
  把握基本国情,正确处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
  首先,数量发展离不开质量的保证。长期以来,我国是在经济文化基础比较落后和薄弱的条件下发展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任务十分繁重,数量扩张型的增长方式使得我国教育发展数量不足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因此,我们曾经习惯于以数量和规模来谈论教育的发展。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数量的发展和质量的保证有时会产生矛盾。如果不顾客观条件、不遵循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的发展,就可能降低质量。而没有质量的数量,最终也就没有了数量。
  其次,结构和效益也是教育发展的合理内涵。过去我们谈发展时对结构注意得也不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致力于结构的调整。近年来更进一步地明确,结构问题应当作为高教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一,即发展本身既包括规模和数量的扩大和增长,也包括结构的优化和动态调整。否则,由于结构不合理,即使规模数量得到了发展,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我国,穷国办大教育是一定历史时期难以改变的基本格局,高等教育经费紧缺是发展的一个很大制约。但是,我们不能只维持高等教育的规模不变或只以很低的速度发展,因为这虽可以缓解经费困难局面,但却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既缺投入,又要发展,就必须以提高办学的效率和效益,以及多渠道开发教育资源为出路。
  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绝不是片面的规模扩展,“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有机统一是其完整内涵。3年持续扩招也充分注意了这一全面发展的内涵,扩招的过程也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教学改革、学科建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过程。据不完全统计,仅2000、2001两年,教育部出台的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措施就不少于10项。
  评价高等教育质量,应当注重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特色化
  在“精英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一般要用选择拔尖学术性人才的标准来衡量。但是,伴随着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迈进,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多样化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也必须多样化。这也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迈进时,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一条基本经验。
  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为了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并促使其健康发展,近3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增长最为显著的还是高等职业教育,2001年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达到386所,在校生72万人,若包括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校,在校生达到639万人,占本专科在校生的54.4%。预计今后高等教育的主要增量还会集中在短期的、社区性高等职业教育,对此,必须树立新型的教育质量观。既在接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时保持着一定规模的精英型教育,又要有适应国情特点、量大面广的大众型教育。关键是不同高等学校的定位将进一步分工明确,而且越来越呈现出互补性,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发展目标、服务面向、培养规格和实现途径,在政府宏观指导下,直接面对市场机制的选择,从全局范围看我国的高等教育才能具有多样化发展的特点和对现代化建设的广泛适应性,而建筑在此基础上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势必也是多样化的,才有可能做到更为公正和公平。


第10版(教育)
专栏:

以教育多样性满足社会多样性
育文
  21世纪初乃至上半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双重的:既有降低教育重心面向大众职业的一面,又有提高教育质量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在此双重挑战之下形成的高等学校布局和结构调整过程中,国家通过加强一流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努力促进高等教育机构间合理的层次分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
  事实上,高等学校通常有学术型和职业型之分,它们在功能和服务对象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办学、管理、发展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国际上一般有如下三种典型类型的高等学校:一是研究型大学;二是一般高等学校;三是专科专门学校、社区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短期职业大学等。三种类型的高等学校的投入和办学条件不同,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不同,培养人才的层次和侧重点不同,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承担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比照“精英化”高等教育的传统培养模式,使得我国不少高等学校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多样化需求。一方面大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急需人才的小城镇等基层单位却是高校毕业生不进去,或者进去了也留不住,这里面固然有产业吸纳能力及劳动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部分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面过于狭窄,原来一律按学科或学术性设置的专业难以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岗位群的需求,这对不同高校重视恰当定位、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都提出新的要求。
  高校扩招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分层和分类,以教育的多样性满足社会的多样性,是今后几年的奋斗目标。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计划的部署,国家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通过一流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面向世界学术前沿,加强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向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冲击的攻坚骨干;通过积极发展地区性、综合性的高等职业教育,扩大高等教育对当地经济的辐射能力,面向市场、企业、基层和农村培养培训大批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较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第10版(教育)
专栏:

高校扩招: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乔聿
  大幅度推进高等学校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顺民意得民心。如果将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仅仅归因为“扩大内需和延缓就业”的需要,显然是不够的。事实上,高校扩招有着更广泛的社会动因和更深刻的发展背景,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教育实践。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后,高中阶段及高等教育的在校生规模明显偏小,发展潜力很大;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公民个人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旺盛需求,社会各行各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正在加大,越来越多的家庭具备了支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能力。既然社会上存在着对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就应当创造条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求。
  高等教育高门槛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升学竞争压力严重地干扰了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方向。从学前教育开始,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激烈的升学竞争,社会为应对高考而举办的各种补习活动,家长为子女升学而殚精竭虑。高考升学已经成为关系社会千家万户利益的问题,也是困扰教育界的一大难题。维持学术“精英”部分、开放面向“大众”部分,已成为世界上众多国家高等教育满足社会需求的基本经验。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格局,也使我们不得不面向国际竞争和分工的需要,进行产业重组。面对新形势,我国从业人员中技能型、实践型人才长期短缺,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生物工程等关键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严重匮乏,真正能适应进入世界贸易组织需要的财政、金融、法律、贸易和管理人才还相当缺乏,迫切需要教育系统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力,造就数以千万计合格的专门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教育列为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纷纷把扩大入学机会、增强高等教育适应性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发展中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规模本来就十分有限,在国际高层次人才争夺战中又处于输出国的不利地位。我们既不能闭关锁国,又不能放慢或停止发展,因此,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便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环节,并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影响的扩大起着重要作用。


第10版(教育)
专栏:教海月谈

重提“尊师重道”
毕全忠
  “尊师重道”由来已久,最早见于《后汉书·孔僖传》,此后“尊师重道”被人们引用一千五六百年,成了一个“老牌”成语。十几年前,“尊师重道”被民间改成“尊师重教”,并流行起来,“尊师重道”就没人再用了。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社会初步形成了重视教育、尊敬老师的风尚,“尊师重教”已深入人心,这是改革的成果,社会的进步。然而,笔者以为“尊师重道”也不能因此弃而不用。
  我国传统上把学问、知识、修养分为“道”、“经”、“术”三个层次。“道”是最高的学问。“经”是对“道”的阐述。“术”是实践“道”的手段、方法、技术,是操作性的知识。重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古代所有学派都把“道”作为最大的学问,最高的价值标准,最终的追求目标。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纵观各派学说,“道”是人们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是最高的智慧,最普遍的规律,最重要的行为规则,重道的传统今天我们继承下来了,我国是“有道之邦”。今天我们的道,首先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他如爱国、爱民等道德修养等,也都属于道的范围。我们今天的道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又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明成果。与历史相比,我们今天的道的智慧要高得多,施行的范围也最大。
  现在的问题是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里出现了“重术轻道”的倾向。重术本无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轻术的毛病,改掉这个毛病是很大的进步。术能直接产生具体的效益。知识的“术化”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益处,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可是,近年来功利主义、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大为滋长,什么术获利快、获利多就练什么术,以至于很多急功近利者认为“唯术有用,为道无益”,专在术上下功夫。问题就出在这里。拿教育来说,主要的行为应该是教师传道、学生悟道。可是有相当多的学校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不多,力气主要放在训练学生的解题术、应试术上。结果是训练出来一批“有术寡道”的“术士”,他们有某种技术,却不大懂为人之道,没有高尚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生理想,没有大智慧,在术上也没有大的发明创造。这正是今天教育的一个弊端。重术轻道的弊病在其他领域也都有所反映。术本身没有价值取向,有道者可用来造福人类,无道者亦可用来行骗作恶,关键看有道无道。
  我们的社会在转型,发展变化很快,很多观念在变化,也必须变化。但是并不是所有观念的变化都是对的、合理的。像“尊师重道”等很多传统的观念体现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它们的生命是超越时空的,今天仍然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能丢弃。


第10版(教育)
专栏:

  日前,北京市妇联举办的家庭英语大赛在北京二十一世纪学校进行。来自18个区、县的54个小学、幼儿的家庭参加了大赛。小选手及其父母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赢得了评委的赞赏。
  上图:6岁的陈沁雨和妈妈一起用英语表演节目。
 左图:4岁的刘宸高兴地牵着父母的手,用英语回答考题。
  本报记者 王景仁摄


第10版(教育)
专栏:治教之道

MBA:教育与胸怀
张新民
  我国从1990年开始办MBA(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到现在已经十年有余。但是,MBA教育是一种什么教育?怎样才能办好MBA教育?
  成功的MBA教育,应是给人以驾驭资源、与环境融合的智慧的教育。
  任何教育都是给人以智慧,那么MBA教育应给人什么样的智慧?我认为,它应给人以驾驭资源、与环境融合的智慧!这里的资源既有内部资源,也有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外部资源则包括企业的顾客、供应商、债权人、政府等方面。纵观中外,凡是成功的企业,均是能够成功地驾驭内部和外部资源、与环境能够很好融合的企业。
  成功的MBA教育,需要宽广的胸怀。
  首先,这体现在与MBA教育有关的各学科间的互相融合上。MBA教育涉及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管理、金融学、法学等多个学科,而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很容易局限于学科自身,一味强调本学科的独有重要性。在MBA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应该清楚,企业的成功决不是哪一个学科单独成就的结果,而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管理、营销管理和生产运作管理等职能管理系统化协调运作的综合成功。
  其次,MBA教育倡导各类管理者树立现代管理观念。特别应强调:财务管理者应将自己的职能发挥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相结合;营销管理者应将营销的成功与企业的效益紧密结合起来;生产运作管理者应将企业资产结构、生产过程的质量与规模效益结合起来;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将人力资源成本与机会成本结合起来,等等。
  第三,MBA教育工作者必须胸怀和视野宽广,努力参与实践。实践性是MBA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MBA教育工作者必须勇于实践,并将实践与理论密切结合起来,保持向实践学习的胸怀,并不断开拓自身的视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MBA教育,正因为较好地坚持了上述规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由国内主要MBA院校学生和企业界人士参加的、体现各队MBA教育水平和动态决策水平的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代表队连续获得从1997年到2000年连续4年的中国赛区冠军,并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总决赛,向世界展示中国的MBA教育水平和实力,获得2次世界冠军、1次世界亚军、1
  次世界季军,为中国的MBA教育赢得了国际声誉。


第10版(教育)
专栏:

特色拓开千条路
——石家庄铁道学院提高办学效益的调查
王久战 赵艳斌
  迎着西部大开发的召唤,石家庄铁道学院120多名科研人员先后奔赴雪域荒原,为世界铁路史上“最辉煌的穿越”排忧解难。他们凭借自己独具特色的科技实力,在青藏铁路线上,承担了冻土路基、高原隧道、大桥桩基、高原机械等多项重大科技攻关课题,为钢铁巨龙向着世界屋脊延伸作出了贡献。
  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在现场对学院的科研人员说“高等院校用科技服务经济建设,石家庄铁道学院作出了表率。”
  抢占科研制高点
科技是高等院校发展的龙头。石家庄铁道学院在5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紧紧抓住这一龙头,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寻找自己的服务方向和最佳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程的纷纷上马,学院自身的科技优势更是有了用武之地。
  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学院共承担各项科研课题500多项,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内的各类奖项60余项,国家专利12项。他们研制开发的SPJ450/32拼装式架桥机、新型隧道通风系列和软管通风等多项技术,成功地解决了秦沈客运专线、秦岭长大隧道、芜湖长江大桥、三峡水利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科技攻关难题,并正在交通建设行业中发挥着更为广泛的作用。学院研制的载重设备“桥上桥”,不仅在经济建设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也为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开创了民品军用、军民协作的成功范例。在即将开工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中,学院以自身的科技优势,已跻身于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中。
  打响名牌靠特色
在抗美援朝中诞生的石家庄铁道学院,长期的办学实践和服务方向,打造了自己的学科和专业名牌,特别是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机械设计及原理、固体力学和应用数学等学科,均起步于建校初期,以“历史长、有特色、多成果、实力雄厚”蜚声于同类高校,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长期以来供不应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进一步打响名牌,学院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办学优势,积极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先后将铁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5个专业整合为土木工程专业,进一步加固了名牌专业的根基,2001年该专业通过建设部评估,为扩大招生、领先科研、人才辈出奠定了基础。针对学院改制划转河北省服务区域经济的需要,新上了工程力学、工业设计、市场营销、金属材料等17个专业,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实力雄厚、方向明确、适销对路”的学科体系,受到了企业和各用人单位的认可。院领导深有感触地说:“是改革促进了发展,是市场培育了特色。”
  实践铺就成才路
石家庄铁道学院的毕业生,以综合素质好、适应能力强享誉各用人单位,这得益于学院长期以来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近几年来,学院针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专业素质方面,强调以“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实践能力”为原则,优化整合专业的教学内容,设计适应新型人才成长的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模式。各专业按学位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分类设置系列课程,既强化了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也为学生提供了重点选择、全面发展的空间。在学籍管理上,该院率先在省属高校实行了弹性学制,学生可以在总学分的限定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在3至6年内提前和推后毕业,摆脱了“齐步走”的传统模式。
  校企结合,是理工科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早在1995年,学院就成立了由30多家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参加的董事会,对学院建设与发展规划、科技开发与服务、人才培养等,实行董事会指导,以此为基础建立了30多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进入火热的生产建设第一线。2000届毕业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的“秦沈客运专线造桥设计与专业分析”,被施工企业采用后节约资金800万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