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3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世界杯特刊(第32期))
专栏:

两匹黑马不惜力 季军争夺赢赞誉
 韩国一球小负土耳其
本报记者 王林昌
  今日韩国队与土耳其队的第三名争夺战颇受舆论关注。双方都誓夺韩日世界杯的季军,未战之前已经预示着一场激战。从近几年的比赛看,土耳其队有着比韩国队更加辉煌的战绩,但从这次世界杯赛的表现上看,双方的实力相当。
  但比赛一开场,韩国队主力中后卫洪明甫就出现了一次低级失误。苏克在韩国队禁区前沿成功抢断洪明甫脚下的球后一脚推射,打进了本届世界杯赛的最快进球。这个开局仅11秒的进球也刷新了世界杯决赛阶段最快进球的纪录。一直状态低迷、一球未入的苏克今天大发神威,不仅打进了第一个球,还为在世界杯比赛中首次担任首发的前锋伊尔汗助攻两球。
  在苏克先声夺人后,韩国队的李乙容在第九分钟利用一次直接任意球机会,将比分改写成1平。但转瞬之间,苏克和伊尔汗默契配合,突破韩国队防守,由伊尔汗射门成功。第三十八分钟,伊尔汗再下一城。上半时,土耳其队就以3∶1领先。
  韩国队在下半时全力进攻,其中安贞焕多次射门未果。韩国队主教练希丁克频频换人,试图以新兵取胜。双方争夺更加激烈,门前不时有惊心动魄的场面出现。由于多日的征战,韩国队在下半时的体力也有些不支,加之比较急躁,导致射门失准而且显得力量不足,久久不能突破土耳其队的严密防线。在下半场补时阶段,韩国队才由宋钟国突破土队防线,快速起脚劲射成功,为韩国队扳回1分。最终,土耳其队以3∶2战胜了韩国队,获得了本次世界杯赛的第三名。
  比赛结束后,尽管韩国队未能争得季军来报答广大球迷的大力支持,多少有些失落,但他们还是和土耳其队队员一起手挽着手向观众致意。看台上的韩国球迷依然用经久不息的喊声,为两国队员的精彩表现喝彩。
(本报大邱6月29日电)(附图片)
  上图:三、四名比赛结束后,土耳其队员和韩国队员携手谢幕。
  新华社记者 谭熙鹏摄


第8版(世界杯特刊(第32期))
专栏:评说风云

虽败犹荣
汪大昭
  “虽败犹荣”的说法从来就不大让人喜欢。毕竟,胜了就是胜了,败了就是败了,胜败之间的定格只有到下回交锋才可能改变,“犹荣”只是一种心理上和象征性的结论,到底还不是真正的荣。不过,胜与败是裁判员宣布的,荣不荣却是社会舆论和大众评断的。还有一种说法叫作“胜固可喜,败亦欣然”。败了还欣然,不知什么人会有这么高的涵养。
  争夺世界杯赛铜牌的比赛,其过程与结束后的情景十分少见。土耳其队接二连三地破门。韩国队也踢出了那么多得分的机会。比赛结束后,双方球员手拉手向观众致意,土耳其球员朝看台上扯开了两国的国旗。韩国球迷在鼓励本国球队之后,用同样的热情回报对手给大家带来的欢乐。这一刻,真正体现出足球运动和世界大赛是值得享受的一种快乐。
  前些年,北京的球场上曾经流行过一句话,叫做“胜也爱你,败也爱你”。后来不大听得到了。看到世界杯赛场上土耳其队与韩国队之战,才觉得确实需要一种对胜负观的再认识。对于失败者,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予以鼓励,我并不赞同,甚至怀疑有掩盖问题的意思。但如韩国队这样追求进取,愈挫愈勇,难道不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吗?
  失利者大都会有历尽艰辛仍未果的磨砺,然后锲而不舍,一步步走向成功,犹荣之败或许正是胜利到来之前的必经阶段。


第8版(世界杯特刊(第32期))
专栏:采访札记

再尽情狂欢一次
本报记者 郑红深 王林昌
  虽然世界杯的三、四名决赛向来被认为是鸡肋之战,但韩国球迷依然把此战当决赛看。
  中午一过,汉城各地的“红魔”开始活动起来,他们出现在大街小巷、地铁里、商店中,而且看得出,他们是在向市中心的市厅广场汇聚。
  我们下午3时到市厅广场地铁站时,这里已经成了球迷的海洋。警察已经将市厅广场周围用黄色警戒线围了起来,仅有西面的大路通车。市厅广场的“红魔”越来越多。虽然今天公布的韩国全国声援人数是400万人,但来到市厅广场的人数并不亚于半决赛那天。
  从《大韩每日申报》大楼14层的大窗户鸟瞰,南可看见整个市厅广场,西可看见光化门大街。从这里我们看见,广场的东边搭了一个大舞台,舞台旁边增加了3台巨屏电视,播放着韩国队在本届世界杯上的精彩表演。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见,周围的很多大楼上都挂着“大韩民国万岁!”“韩国队必胜”等巨幅标语。
  我们决定进入市厅广场的中心。但市厅广场周围已经全部戒严,只能出不能进,所有向内的地铁出口已经封住。进入广场的通道竟围了3层警察。我们在出示了世界杯记者证后才得以进入。
  在这里的感觉的确不一样,那种球迷随歌而动的情绪不能不感染你。在广场里面的年轻人,当电视屏幕介绍韩国球员时,他们高跳着发出狂吼。在广场的中央,一群化妆极为夸张的铁杆球迷早早就来到这里抢占有利地形,他们独特的造型也被摄影记者围住一阵狂拍。
  我们沿着警戒线向光化门方向前进。这条有60多米宽的太平路,有1/3已经开辟成为球迷的广场。《东亚日报》和《朝鲜日报》的巨屏电视下,成为球迷的乐园。
  当记者晚上7时40分回饭店看比赛时,地铁里各路来的球迷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市中心挺进。
(本报汉城6月29日电)


第8版(世界杯特刊(第32期))
专栏:采访札记

抛弃沮丧 留住荣光
本报记者 郑红深
  韩国队在争夺第三名的比赛中也输了,但输得很壮烈;韩国队的本届世界杯之旅谢幕了,但他们的历程是那么光荣。因此,比赛结束时,汉城市厅广场的球迷照样放礼花,照样欢庆。无论第三还是第四,对于交战的双方都是历史性的突破,谁都没有不开心、不庆祝的理由。
  这场比赛有一个出人意料的开场,土耳其队的苏克仅11秒钟就攻门得手,创造了世界杯决赛阶段历史上的最快进球,这让韩国队措手不及。但韩国队没有因此而丧气,他们要向世人证明:无论什么结局,他们都竭尽全力了。
  这场比赛,韩国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顽强拼搏精神,在90多分钟的比赛中,他们21次射门,但土耳其队仅8次射门就3次得手。与此同时,人们也看到了韩国队在技术上的进步。李乙容上半时那一记精妙的直接任意球破门,让人叹为观止,人们可以领略韩国球员的才华。当然,在比赛中也暴露了亚洲球队的一些弱点,就是在门前的意识较差。另外,由于好几名主力队员因伤缺阵,韩国队后防也不够稳固。
  虽然韩国队一度以1∶3落后,但他们依然奋斗不息,在比赛结束前的最后几十秒钟,宋钟国的远射得手给了球迷一个安慰。韩国队自始至终的不懈努力,得到了观赛球迷的称道。
  赛后,韩国队主教练希丁克说:“我们的后卫在比赛中存在重大失误,确实有一点扫兴和遗憾,但是我真的为这帮小伙子感到自豪。我们下半场打得的确不错,而且进了一个球,我很骄傲。队员们的表现太出色了,我非常高兴。”
  这场精彩纷呈的比赛以韩国队惜败结束。对韩国队来说,这当然不是一个完美的结局。赛后,韩国队队员同土耳其队队员手挽手肩并肩地向始终支持他们的球迷鼓掌致意。接着,韩国队全体队员将希丁克抛向空中。看台上球迷则打出了标语:期待2006年。这一切,可以说韩国队是虽败犹荣。韩国人有理由为他们的球队、他们的球星自豪。
(本报汉城6月29日电)


第8版(世界杯特刊(第32期))
专栏:

巴西人盯着大力神杯
本报驻巴西记者 张卫中
  似乎离五捧世界杯不远了,巴西球迷有点按捺不住,人们已开始准备鞭炮。
  巴西球迷认为,里瓦尔多和小罗纳尔多将上演一场绝妙的桑巴艺术足球,对抗德国队的力量足球。世界杯的72年间,巴西队在与欧洲球队的比赛中胜多负少。率领巴西队获得1994年世界杯冠军的教练佩雷拉认为,巴西队实力优于德国队。巴西队有3名世界顶级球员,而德国队只有1名。巴西队已连续三次参加决赛,具备获得冠军的条件。目前,巴西队个人素质和集体配合均处于最佳状态。罗伯特·卡洛斯说:“巴西队的个人技术要远远超过德国队。”但他也承认德国队的抢球能力好于巴西队。
  但巴西队教头斯科拉里却并不轻松。他认为,德国队是支很冷静的球队,计算准确,头球较好。他再次要求队员不可轻敌。在对付德国队时,巴西队将采用3421阵型,并在实战中按形势变化转换成352阵型。巴西队将继续充分利用“3R”组合的球星作用,彻底摧毁德国队门将卡恩的防线。决战时小罗纳尔多将上场,换下埃迪尔森。斯科拉里要他略靠后一点,里瓦尔多将配合罗纳尔多进攻。3名后卫受中场席尔瓦和克莱伯森的保护,两侧卡福和卡洛斯进能助攻,退能防守。
  贝利28日在预测本届世界杯决赛时认为,“这将是一场以进攻对防守的比赛。巴西队拥有最好的进攻型球员,而德国队有最好的后卫。”他认为,巴西队将获得胜利。
  令巴西人放心的是决赛裁判意大利人科里纳目光敏锐,且脚下勤快,是本届世界杯赛中不错的“干净哨子”。
  巴西队夺冠还有其它有利因素。德国队的巴拉克在与韩国队比赛时吃了第二张黄牌,不能参加巴德之战,这大伤德国队元气。巴西队后卫卢西奥效力于德甲勒沃库森队,对德国队的状况十分清楚,向队员透露了应“严加看管”的几名队员。
  巴西队队员说,冠军只有一个,不获冠军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得到。与德国队相比,巴西队面临的压力更大。巴西总统卡多佐在赛前向国家队发去鼓劲信,祝巴西队好运。信中说:“赢得世界杯,将使我们充满骄傲和激情,我与巴西人民一道祝你们成功。”
(本报巴西利亚6月29日电)(附图片)
  决战前的巴西队猛练定位球。
本报记者 李石营摄


第8版(世界杯特刊(第32期))
专栏:绿茵风流

科里纳——意大利人的自豪
本报驻意大利记者 史克栋
  当国际足联正式决定由意大利人科里纳主裁决赛时,意大利足协主席卡拉罗立即打电话向科里纳表示祝贺。这是意大利裁判自1978年以来,时隔24年后再次担此重任。意大利总统钱皮高兴地说,“那我就为裁判加油了。”自意大利队出局后,失望的意大利球迷又都重振精神,在世界杯决赛中为同胞科里纳欢呼。
  科里纳显著的特征就是“一毛不长”的光头。由于没有任何头发的掩饰,其丰富的面部表情得以充分展现,特别是那双明察秋毫的大眼睛与场上球员的目光相对时,其威力胜过口中的哨音。
  科里纳出生于意大利中部古城波伦亚。17岁时,他的高中同学找他商量去报考裁判。没想到,由于这位同学戴眼镜,体检时被淘汰,而科里纳却被录取当上了足球裁判。
  25年来,遍及意大利南北的绿茵场上均留下了他的脚印和汗水,其裁判水平日益提高,名气也越来越大。为保持充沛的体力与旺盛的精力,他每天都保持两个小时的体能训练。他认为,一个好的裁判除了跑动迅速和思维敏捷外,还需要研究球队和球员的情况,要熟悉他们习惯采用的阵容与打法。特别是比赛到最后阶段,球员疲劳后很容易犯规,裁判的体力也消耗很大,但头脑一定要保持清醒。
  今年42岁的科里纳,已经4次被评为最佳国际裁判。在本届大赛上曾出任阿根廷队对英格兰队、土耳其队对日本队两场比赛的主裁判,由于其执法严明、处罚公正而受到大家的好评,最终被国际足联任命为决赛主裁判。参加决赛的巴西队教练和德国队教练均对科里纳出任主裁判表示满意。
  球场外的科里纳是一家金融公司的投资顾问。他居住在意大利西海岸美丽的海滨城市维亚雷焦,妻子与两个女儿这次未能随行。科里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个多月远离家庭是很大的牺牲,他将把担任决赛主裁判的荣誉献给妻子与两个女儿。 (本报罗马6月29日电)


第8版(世界杯特刊(第32期))
专栏:

横滨等待决战
——世界杯赛区印象记之六
本报记者 汪大昭
  横滨国际综合体育场的看台有7.2万张坐椅,是韩日世界杯赛20座球场当中容量最大的。兴建之时,国际足联尚未确定2002年世界杯赛主办国,横滨国际综合体育场最终能够被选作决赛场地,表明当初就留下了较好的硬件基础和发展余地。
  历史上,日本曾经有过漫长的闭关锁国时期。直到19世纪中叶,横滨还是一处100多户人家的小渔村。西方船队首先选择从横滨登陆。1859年,大量外国人从这里踏进日本,日本政府决定开放横滨港,凡要求定居的外国人只能留在横滨,以保持与首都东京的适当距离。不过,横滨由此开始了迅猛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人口将近350万的日本第二大城市。世界杯赛在日本举行首场比赛那天,并无赛事的横滨也热热闹闹,纪念开港143周年。
  由于城市本身就是外来文化和经济冲击下的产物,横滨天生具有异国情调。受西方现代竞技运动的影响,1863年,横滨出现第一家体育俱乐部,会员们在外国人居住区和城市公园里踢起了足球。1904年,俱乐部与东京高等师范中学队进行了日本历史上第一场国际足球比赛。
  在所有承办2002年世界杯赛的体育场当中,只有横滨敢在体育场的定名中加上“国际”两个字。不过,横滨确实非常注意利用城市特色。1993年,日本足球正式推出职业联赛,已经有40多年历史的日产尼桑队马上改组,成立了横滨马林诺斯(水手)俱乐部,如此取名也是为了展现海港城市的形象。横滨市一向喜欢张罗国际赛事,每年春季举办国际女子马拉松赛跑已经成为惯例,今年8月,传统的泛太平洋游泳锦标赛也将在横滨国际游泳馆举行。
  日本足球职业联盟总部就设在横滨。因此,横滨从一开始就对申办世界杯赛持积极态度,自从10年前被提名为举办世界杯赛的城市之一,便得到当地市民、商界和各种社会机构的支持。1998年2月,国际足联决定在横滨进行2002年世界杯赛决赛。这时,落成不久的横滨国际综合体育场里正在进行戴拿斯杯东亚四强足球锦标赛。去年,又在这座球场举行了联合会杯的半决赛和决赛。
  世界杯赛已经开始了10天,横滨赛区才进行第一场比赛,由东道主迎战俄罗斯队,结果日本队在球迷的助威声中取胜。在那么大的体育场举办赛事,绝对不愁球市不旺。这里本来就是一个吸引外来游客的地方,每天仅火车站进出的旅客流量就有100万人次之多。
  明晚,这里肯定要成为一座不夜城。决赛之后,横滨还为世界杯设了精彩的闭幕式。届时,数以百万计由日本儿童手折的纸鹤将带着“梦的翅膀”飞向夜空。
(本报横滨6月29日电)


第8版(世界杯特刊(第32期))
专栏:诸强看台

巨人间的世纪较量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
  德国队与巴西队6月30日在日本横滨的决赛,是这两个足球大国在世界杯赛72年历史上首次在决赛中见面。一个是四次冠军获得者,另一个是三次冠军获得者,全世界球迷们早就期待着这样一场激动人心的决赛。南美洲和欧洲这两个大洲的足球队上个世纪曾九次在决赛中一比高低,而今由两个巨人在新世纪开始之时决斗,可以被看成是对上个世纪足球发展史的一次总结。
  两个巨人的较量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较量。巴西历来是优美、细腻、机智,如同舞蹈一样的足球风格的摇篮,队员个性鲜明,如参加本届大赛的三个名字都以字母“R”开头的球星:罗纳尔多、里瓦尔多和罗纳尔迪尼奥;而德国风格则是讲究纪律、斗志、配合、坚韧以及朴实无华的胜利。开赛以来,舆论界在谈论到德国队时,常常用“德国坦克”、“德国机器人”这样的比喻,认为德国队踢得不漂亮,获胜纯属走运。尤其是当德国队仅以1∶0险胜美国队之后,批评的声浪更高。但是当德国队同样以并不悬殊的比分战胜韩国队以后,德国风格似乎征服了人心。正如德国队主教练鲁迪·沃勒尔所说,打网球时观众可能更欣赏阿加西的球艺,而获胜的却是贝克尔。据报道,巴西的足球行家认真分析了德国队“冷酷无情的效率”,认为巴拉克是唯一的明星,现在巴拉克因两张黄牌而不能参加决赛,虽说少了一个威胁,但是没有明星的德国队可能“更加危险”。
  行家们指出,像这样世纪难逢的决战实际上是对新世纪足球发展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从这次决赛的进程来看,足球正在形成“全球化”的风格。用此间报刊的话说,一些球队如果换了球衣,你简直就认不出来自哪个国家。
  德国队最大的遗憾是巴拉克无法上场,据说巴拉克伤心得流下了眼泪,因为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有缘参加这样一次“梦幻般的比赛”。舆论界说,巴拉克是个为了大局甘愿牺牲自己的英雄。巴西队最担心的是一堵“新的柏林墙”——德国队队长兼守门员奥利佛·卡恩。
  德国国内的足球狂热骤然形成。阿迪达斯公司生产的10万套国家队队服已经销售一空,估计6月30日整个德国都将屏住呼吸注视决战。德国总理施罗德将从加拿大八国首脑会议直奔日本观战。
(本报柏林6月29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