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3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扩大城乡经济往来有利于明显增加农民收入。各地要清理、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和乱收费,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提供方便,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摘自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北方一些地方连年受旱,进城务工是灾区生产自救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农民工面前却有那么多的沟沟坎坎——
农民进城务工有三盼
王石奇 祝卫东
  最近我们去北方灾区了解农民春耕生产和度春荒情况,进城务工是基层谈论的热点话题。在陕北、晋西、内蒙古、冀北、辽西等地,当地的干部群众都讲,连续四五年遭受了大旱,元气伤得不轻,日常生活存在许多困难,再生产的能力已经耗得没啥了。要想渡过当前的艰难阶段,除了国家救济之外,进城务工是灾区开展生产自救、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和途径。调查中,一些群众向我们反映了进城务工遭遇的辛酸苦辣,希望有关部门多体谅体谅农民的不易,把这件事管好。他们最主要的心愿是:
  一盼进城打工挣到钱,工资被克扣拖欠的现象少发生
  灾区的群众说,我们其实是实在过不下去了才出来打工的,没指望能发什么大财,也没指望能像城里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社会保障,只求出了力、干了活,能拿到自己的那份工钱,解决家里的急用。可是,往往连这点小小的要求也难实现。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的一个姓任的打工妹,高考以3分之差落榜后为供养弟弟继续学习,踏上了去城里的打工之路。她先后在几家餐厅做过服务员,虽然签约确定了工资数,但每次都遭遇违约。小任说,我不惜力气,踏实干活,可是老板许诺的工资一直不兑现。
  小任同乡一个叫李建军的小伙儿告诉笔者,他和同村3个年轻人去年冬天到城里一家保安公司求职,公司张口就让他们先缴纳600元的押金(几番央求才降到400元),又扣押了随身携带的身份证、复员证,之后给了一身单衣保安服,被派往一家建筑工地做保安工作。时值寒冷冬季,他们住的都是四面透风的工棚。忍饥受冻不说,原来说好的每月600元的工资变成了350元,还拿不到手。李建军说:“冻得不行,又不开工资,工地还不让走,也不让给家里打电话。”后来3人乘人不注意溜了出来,行李全扔了,买站台票,吃方便面,总算回家了。讲起这段经历,他心有余悸地说,以后再也不出去了。
  二盼农民工受尊重,被刁难欺负的情况少发生
  不少有过进城务工经历,或者家中有人外出干活的农民,提起打工,显得很矛盾。天旱成这样子,种地有啥用?过日子还得靠打工挣钱。不过,一旦说起在外打工的种种遭遇来,群众心里的怨气就上来了。河北尚义县张科村的一位农民说,他儿子到城里一家具厂做油漆工,第一次出门,乘坐的长途公共汽车刚进城,上来一帮人,说是治安联防队员,专门检查外来人口的证件,连训带骂,还带走了人,那个阵势吓人哪。打那之后,他和老伴总在为儿子担心,有熟人去城里就让捎话,少出门少上街,遇到带大檐帽的躲着走。
  受到欺负的农民讲起自己的遭遇,有的泣不成声。察右前旗一个姓马的农民说,他经同学介绍在一个餐馆做厨房杂工。一天,派出所警察突然进店检查,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他和其他找人的4个人带走了,稀里糊涂被扣押,走的时候连一句解释、道歉的话也没有。现在他整天呆在厨房,哪里也不敢去。
  调查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民群众对进城务工遭歧视的激愤。许多憨厚的农民说,咱们闹不明白,乡下人咋的啦,一不偷,二不抢,凭力气干活,没招谁惹谁,为什么城里人拿我们另眼相看?而一些有文化有见识的农民,提出的问题已经相当尖锐。有的人从刁难、歧视农民工讲到农民的人权、尊严,有的人从进城务工办证难、收费高讲到腐败现象,有的人从克扣、拖欠农民工工钱讲到城乡差别、贫富差别。他们讲,这可不是小事情啊!现在,许多地方的农民增收主要靠外出打工,进城的农民差不多1亿人,如果不能形成善待他们的社会环境,农民工本来就挣不下几个钱,精神和感情上再时不时受到刺激、伤害,后果会怎样呢?
  三盼干部牵线搭桥引路子,被坑蒙拐骗的事情少发生
  许多准备走进城务工之路的农民反映,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特别是在仍然比较封闭的贫困地区,这个问题更突出。在山西柳林县张家圪台村,村里的年轻人抱怨说,生在这个山沟沟里,因为穷,连个婆姨也娶不上,女子们穷怕了,长大了都往山外嫁,村里的“光棍”越来越多。村里的年轻人围着我们诉说对城市生活的向往:看看人家大城市,比比咱们的光景,唉,天上地下。不过,在他们内心,真实的愿望始终是尽早脱贫致富、过现代生活。村民托我们回去之后转告地方的领导,为他们提供用工信息、基本技能、外出手续等多方面的服务和帮助。
  我们在调查中也了解到,近年来,一些地方在重视农民进城务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方面已经做了不少事情。张北县是坝上劳务输出大县,县劳动局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专门到一些企事业单位搜集用工信息,了解用工单位情况。承德的几个县还做好对劳务输出人员的跟踪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劳务纠纷,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一些县市加强了对劳务输出前的民工技能培训。许多农民工反映,只要政府重视了事情都能管好,我们就有了盼头。干部们帮助牵线搭桥介绍工作,我们被坑蒙拐骗的事就少了。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热点感言

善待农民工
王慧敏
  读完这篇内容翔实的调查报告,你有什么感想?
  长期以来,农民被禁锢在土地上,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造成农民贫苦的重要原因。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我们已经别无选择!
  我们有8亿多农民,农民富不起来,扩大内需就是一句空话,工业产品卖不出去,工人就得下岗。如果农不兴工不旺,工商、税务也好,警察、城管也罢,还有好日子过?
  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中央多次强调。各个部门都应当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当作大事。如果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看作一栋大厦的话,我们每个人都应为建设好这栋大厦增砖添瓦。
  当然,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个系统工程,不是一开城门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需要积极、稳妥、有序地进行,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
  农民是我们的兄弟,农民进城对城市发展也是贡献。我们一定要善待他们。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如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国务院政研室 陈锡文 韩俊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停留在农村,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难以增加的根本原因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推进城市化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化道路
  据初步匡算,我国1/3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在1.5亿人左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停留在农村,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难以增加的根本原因。21世纪初期农村劳动力将处于新的供给高峰,根据预测,2001—2010年全国农村将新增劳动力6350万左右。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受发展速度下降和企业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及布局分散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八五”期间,我国农业中的劳动力总量减少了1001.9万人,而整个“九五”期间,在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总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463万人。如不开辟新的转移渠道,仅靠在农村内部、靠发展乡镇企业就地转移这一种方式,本来就相当严重的农民就业不充分的状况会更加恶化,对提高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极为不利。
  我国在很长时间,不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逐步推进城市化,加速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而是从行政体制、政策制定到各项管理制度上,都是限制城镇的发展和劳动力的流动,限制农民大量进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城市化进程仍然较慢。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比较,起码落后5个百分点以上。按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PPP)计算,1997年我国人均GNP为3570美元,同年人均GNP在2040—4840美元的28个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为52.6%,我国低了16个百分点。城市化滞后,使得城乡经济难以协调发展,严重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就业。
  从长远看,国民经济的增长有赖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性转移。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城乡关系方面也要有一个相应的转变,即由限制农民进城转向主动大量吸引农民进城,这是关系到国家现代化成败的历史性转变。
  城市化的重点放在哪里?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城市化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鼓励创办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小集镇应适当撤并,以便向市县和中心镇集中。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光靠发展小城镇是不够的,必须合理发展与改造大城市,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关键是要消除城市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要在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对农民就业和流动的不少束缚被解除。但是,在改革城乡分割制度方面仍然没有迈开实质性步伐。农民进城打工,职业变了,居住地也变了,但农民的户籍和身份没有变。在一个城市辛辛苦苦打工几年、十几年,农民还是农民,融不进城市社会。进城农民在就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甚至受到政策性歧视。两种户口,成为权利和地位不同的两种社会身份,加剧了城乡社会的收入差距,形成中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
  十五届五中全会已明确提出,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改革城镇户籍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在打破城乡分割体制上迈出重大步伐。
  一是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当前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仍受到很多不合理的限制。一些大中城市为了保证城市居民就业限制农民进入的行业和工种。农民外出就业要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面向外出打工农民的收费也过多、过滥。一些地方存在简单粗暴地清退进城务工农民的做法。现在许多城市面临就业压力,对进城农民工进行适当管理是必要的,但也要城乡兼顾,控制适度,管理得当。目前的一些做法既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也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农民有序流动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清理各地区制定的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政策和乱收费,改变重收费、轻服务的做法。要坚决纠正简单粗暴清退农民工的做法。
  二是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目前,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正在全面推开,个别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也有了较大的动作。事实表明,放开户口后并没有产生消极影响。要进一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从长期看,应当允许农民自由进城。这样有利于解决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就业和待遇不平等的问题,有利于城乡经济的发展。但从目前现实情况看,既要考虑推进城市化,也要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必须稳步、有序地进行。
  保持流动就业农民原有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是保持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稳定的一大重要条件
近年来,外出流动就业的农民数量在逐步增加,但必须看到,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就业并不稳定,能够在外定居不再返乡的更是凤毛麟角。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多数农民还是只能以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因此,稳定农村土地的承包关系,使农民形成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就业机制,是当前保持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稳定的一大重要条件。一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会在大城市周围形成大片的贫民窟,就是因为破了产的农民失去了土地,他们只能单向流入城市,即使没有就业机会也无法再返回农村,结果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在没有别的手段可以替代土地作为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之前,对于流动就业的农民必须保持原有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重要保障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全国4亿多青壮年农民中有近1/4是文盲和半文盲。这种状况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一是积极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延长农村中小学生在读时间,推迟他们的就业年龄;二是大力推广适用技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教育;三是搞好上岗前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的合格劳动者。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为了明天更美好
  沈阳市把拆除废弃烟囱作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项目。图为农民工在拆除沈阳市和平区一座居民区附近的废弃烟囱。新华社记者 李钢摄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夜访农民工
本报记者 顾兆农
  5月20日晚8时许,记者来到南京迎宾集贸市场,这里店家一体的陋铺,一个挨着一个,铺子里的主人,清一色的都是进城做小生意的农民。
  这是个做面条的小作坊,主人是张光银夫妇,1999年从安徽芜湖农村来到这里,以生产和销售面条谋生。每月房租、税费成本就得1400元,还不包括其他的水电费什么的。
  张光银说,每天夜里3时就起床做面条,之后,再到摊点上去零售。原先,每500克面条可以卖到1.20元左右,还能挣一点儿钱,可是,最近每500克面条只能卖0.70元了。原因是,市场管理部门为了多创收,上个月,在市场的走道上又搭出4间棚子出租,这里的生意本来就不好做,摊位多了赚钱就更难。为了抢生意,那个新来的做面条的,推出买1000克,送500克的措施,于是,其他卖面条的不得不降价应对。
  张光银叹道:明明赔钱,生意还不能不做下去,因为,机器买了,而且合同已经签到下半年。
  该市场以前规定,每户要收4000元的抵押金,后来“上面”不让收了,市管部门就来个“下有对策”:房租要半年一收取,实际还是一回事。另外,房租市管部门说多少就是多少,其实,这些极破烂的简易房,哪值那么多钱呢!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谁为民工“护航”
本报记者 梁小琴
  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就斐然。去年全省农民人均劳务收入580元,占纯收入的29%。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作为城市中的“特殊阶层”,农民工受到不公正待遇还时有发生。
  在成都九眼桥劳动力市场,记者看到,许多农民工都是自己举牌子,等待雇主,记者问他们为何不去职介所登记?他们都摇头,被歪职介坑怕了,宁愿这样,找工作慢点,但钱不会被骗。
  遭遇歪职介,几乎是绝大多数农民工都有过的经历。许多歪职介所与不法用工单位联系,提供虚假信息,让农民工交几十元及至上百元的中介费、保证金、服装费等。上班几天,再以技术不行、素质差等理由辞退,中介费一分不退,让农民工血本无归。
  这几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有些城市甚至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外来劳动力。每年春节前后,是农民工流动的高峰期。然而,记者发现,许多城市都规定:春节期间招聘农民工,用人单位必须先公开招聘本市劳动力,只有在15天之内未招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凭职介所出示的《招聘本市劳动力不足证明》,提出招用外来劳动力申请,经批准后,方能到指定的劳动力市场、职介所招聘,如此繁琐,许多单位便不愿招农民工了。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结婚证为啥要换新的?
阿朱
  小钱是安徽农民,在我家里做小时工有六七年了。她每天做五六家,一个月挣1000多元钱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用,因为丈夫在北京没有固定的工可打,老家的土地花着钱请人代种,儿子上学、北京租房、交纳各种杂费……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去年底国家计委、财政部发了个全面清理整顿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收费的通知。前不久国家计委又发通知,要求各地坚决贯彻落实清理整顿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收费政策,且不留死角。看到这些红头文件,蛮以为小钱能得点实惠了,谁知最近一问,她竟不以为然,说是负担根本没有减轻。
  她给我算了算账:原来办暂住证,一年的费用是188元。取消暂住证后,改办就业证,要花100多元;卫生费,一年要60多元;健康证,要通过体检才能拿到,这怎么也得几十元吧!合计起来,这新增加的证件收费,与取消的暂住证收费竟是大体相当。她的负担也不仅来自北京,就说这一大把证件吧:身份证、结婚证、流动人口证……一个也不能少。今年这用了多年的结婚证还得换新的,因为原来的证件照片是一寸单人照,现在要两人到指定的照相馆去花8元钱照合影,再花10元钱办个新的结婚证。小钱实在闹不明白:咱是出来务工的,只要踏踏实实干活,规规矩矩守法不就结了?结婚证新一点旧一点和打工有什么关系?还有,虽然她已经40岁,但一年还要做4次计划生育检查,其中一次必须回原籍检查。另外3次在北京,每次检查要花三四十元,再加上至少要误半天工,里外里一次就是七八十元。
  国家发红头文件为农民工减负,是因为这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内需等大问题。但为什么按下葫芦起来瓢,这里取消那里收?看来,要让红头文件给农民工真正带来实惠,关键是要把红头文件落到实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