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江泽民颁发命令状并向晋升上将军衔的高级军官表示祝贺
  胡锦涛宣读命令张万年主持迟浩田等出席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解放军报记者王文杰、新华社记者罗玉文)中央军委今天在中南海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向晋升上将军衔的高级军官颁发命令状。
  上午9时,晋衔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宣读了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的晋升上将军衔的命令。晋衔仪式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主持,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中央军委委员于永波、王克、王瑞林、曹刚川、郭伯雄、徐才厚出席。
  这次晋升上将军衔的高级军官是:空军司令员乔清晨、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温宗仁、沈阳军区司令员钱国梁、沈阳军区政治委员姜福堂、济南军区司令员陈炳德、南京军区司令员梁光烈、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刘书田。
  晋升上将军衔的7位高级军官军容严整、精神饱满地列队主席台前,接受江泽民主席签署的命令状。江泽民主席高兴地向他们颁发命令状,和他们亲切握手,表示祝贺。
  晋衔仪式在嘹亮的军歌声中结束。随后,江泽民等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和晋升上将军衔的军官合影留念。
  出席晋衔仪式的还有解放军四总部、驻京各大单位、武警部队和军委办公厅的领导同志等。(附图片)
  六月二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中南海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向晋升上将军衔的高级军官颁发命令状。图为仪式结束后,江泽民等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和晋升上将军衔的军官合影留念。
新华社记者 李刚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领导干部宏观经济管理知识读本》出版
  江泽民题写书名并作重要批语
  本报北京6月2日讯 记者朱剑红报道:《领导干部宏观经济管理知识读本》日前出版发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并作重要批语。
  江泽民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江泽民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全面认识和把握经济形势,增强全局观念和统筹协调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自觉地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创造性地做好工作,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
  《领导干部宏观经济管理知识读本》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逐步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比较系统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涵盖了总供给与总需求、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与价格管理、消费、投资、国际收支、经济结构、收入分配、人口与就业、宏观经济管理的组织机构与依托力量、宏观调控体系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等内容,理论性、知识性、应用性相结合,通俗易懂,是一本适合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经济管理部门的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学习的知识读本。
  《领导干部宏观经济管理知识读本》共分12章,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组织编写,曾培炎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直机关和人民团体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
  表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执政为民,为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而奋斗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记者孙承斌、王雷鸣)江泽民总书记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后,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人民团体纷纷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讨论。大家表示,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扎扎实实地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中央直属机关和人民团体在学习讨论中一致认为,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是在重要时刻发表的一篇十分重要的讲话。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今年我们党要召开十六大,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正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迎接十六大的召开。国际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这篇重要讲话。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对于更好地团结和动员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家深入学习讲话围绕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展开的重要论述,认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和党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大家在学习讨论中认为,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起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必须”、“四个新”: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这些重要论述,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明确要求。
  大家在学习讨论中认为,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了实事求是,这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精辟概括。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提高到“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的高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江泽民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大家表示,这一重要论述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要按照江总书记“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的要求,努力使我们的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
  大家认为,江泽民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关于党的建设的论述,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做到的“四个一定要”
  和实现的“三个始终是”,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任务和目标的新概括,对于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落实。
  大家表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要按照江总书记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学习讨论中,大家认为,江泽民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保持全党的坚强团结,保持党和国家大局的稳定,关系重大。这是党的事业的需要,是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只要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层都能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我们党就一定能够带领人民不断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大家表示,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江总书记“5·31”重要讲话上来,更加自觉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地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加自觉地为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而奋斗,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更加自觉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更加自觉地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1版(要闻)
专栏:

不断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本报评论员
  江泽民总书记为新出版的《领导干部宏观经济管理知识读本》所作的重要批语,高屋建瓴地阐明了领导干部学习宏观经济管理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入学习和领会批语的精神,对我们学习《读本》,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好宏观经济管理工作,提高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学习宏观经济管理知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认清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在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部署的同时,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市场供求关系方面,我们已经走出了商品相对短缺的状况,形成了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的局面;在经济体制环境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基础性作用;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在适应这一变化的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日益复杂的发展环境,始终把握全局,适时调整政策,积累了从治理通货膨胀到抑制通货紧缩趋势的丰富经验。回顾我们走过的路,总结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对领导干部提供系统、综合、全面的宏观管理知识,以提高对新时期宏观经济事务的管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宏观经济管理工作面临新的环境。我们不仅要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进一步调整和规范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而且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熟悉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和知识,熟悉国际经济运行的通行规则和世贸组织规则,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动态和世界上主要国家经济、体制现状和变化趋势,学会在经济工作中全面考虑国内和国外两种因素,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管理宏观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不负重任,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第1版(要闻)
专栏:

为了农民的健康
——山西发展农村卫生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刘杰
  编者按: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民的小康。搞好农村卫生工作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对于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对于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西省近年来十分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下大力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同时不断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改革向深处延伸,认真探索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新路子,取得了很好成效。山西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值得其他地方参考和借鉴。
  30多岁、正当壮年的山西省武乡县故城村农民刘福明,因不幸传染上了布鲁氏菌病,四肢无力,夜夜盗汗,不但不能再干农活,还要四处求医,卖掉仅有的一辆三轮车,仍没治好病。3年前,故城镇卫生院得到改建,增加了新设备,培训了人员,刘福明的病在家门口得到明确诊断,仅花了200多元就看好了病,现在小伙子又买了辆三轮车,欢欢实实地干起了运输业。
  近年来,山西省坚持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为龙头,大抓农村院所基础设施、医疗设备、人员培训三项基本建设,集中力量实施了“防治地方病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削峰工程”和卫生下乡“三五工程”,较好地保障了农民健康。记者最近沿太行山、吕梁山和汾河两岸跑了一圈,看到的是崭新的县乡村卫生院所和医护人员的新风貌,听到的是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赞扬声。
  “地方官要管地方病”
  山西素有“表里山河”之称,然而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却造成了许许多多的地方病。碘缺乏、氟中毒、砷中毒、大骨节、克山病等7种地方病长期困扰着病区人民。记者拿到一份山西省1994年地方病普查资料,看到分布在110个县市区的7种地方病,累计患病人数达390多万,患病率高达13.4%,病区人口23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0%。
  1988年至1992年,卫生部的《中国出生缺陷监测》表明:山西省新生儿出生缺陷率高达189.96/万,其中神经管畸形发生率为102.27/万,分别是全国的2倍和4倍。中国是世界新生儿缺陷的“山峰”,山西非常尴尬地成了“峰顶”。
  更为严峻的事实是,由于经济欠发达,山西农村缺医少药现象极为严重,全省24个县医院、39个县防疫站、45个县妇幼院和383个乡镇中心卫生院亟须改造,全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户占贫困户总数的30%左右。
  严峻的现实让山西省委、省政府警醒。看了省卫生厅提供的紧急书面报告和电视纪实录像后,省委、省政府领导明确提出:“地方官要管地方病,党、政一把手统揽全局亲自抓,尽快让老区和山区人民由健康走向小康。”为此,山西省出台了地方病防治三年、四年和“十五”规划,同时开展了遏制新生儿缺陷的“削峰工程”,省财政为防治地方病和“削峰工程”增拨专款,一批专业防治机构和防治队伍得到加强。
  经过多年努力,山西地方病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碘缺乏病为主的地方病基本控制在了国家规定标准之内,呆、傻、聋、哑、克汀病患儿出生现象很少发生,病区儿童智商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1997年山西省又提出实施“农民健康工程”重大决策,重点解决全省50个贫困县的县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院危房问题,加强全省594个中心卫生院的房屋和设备建设,大力普及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大力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突出农村乡镇村卫生院所建设,下决心使老区和山区人民从根本上走出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怪圈。
  “对农民兄弟要有感情”
  山西省卫生厅长李俊峰有句口头禅:“做农村卫生工作,首先对农民兄弟要有感情。有了感情才能有责任感,有责任感才能去克服困难,去探索农村卫生发展的道路。”同样的话,在基层采访时,还听到众多的市地县乡村干部动情地讲过。他们说,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而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无法实现全省的现代化。共识产生共鸣,共鸣促进了共同行动,山西农村卫生工作因此不断推向新台阶。
  长子县横水乡卫生院的白龙山至今还忘不了12年前的那一幕:崖底村42岁的农民马吉生打树叶时不慎摔成脑外伤,因为乡卫生院没有抢救设备,村里人抬着伤者跑了40多公里山路,拐了120多个弯道,等送到县医院时,伤者由于失血过多而死亡。1997年全省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横水乡第一个响应新建卫生院,省市县资助8万元,乡里自筹16万多元,农民自发地出义务工,推掉了一个小山头,建起了一座“小洋楼”,购进了X光机、B超机,以及化验设备等。新任院长白龙山带头到外地学习进修,提高医护水平。3年前,与马吉生一样摔伤了脑袋的庙底村农民万聚发,在乡医院被成功地施行了手术,住了12天医院,花了400多元就痊愈回家了。
  正是因为对农民兄弟有真感情,“农民健康工程”在山西各地红红火火地铺展开来。晋城市提出“百万农民健康行动”,运城市、临汾市开展了“百所乡镇卫生院大会战”,长治市坚持撤并乡镇不撤卫生院,大同、吕梁、忻州等市地都把“农民健康工程”作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抓得紧而又紧。竞聘上岗的长治市卫生局局长赵坚上任不到一年就跑遍了全市所有的乡镇卫生院,他说:“农村需要医疗,农民呼唤健康,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农村卫生工作搞上去。”截至目前,全省80%左右的县医院、防疫站和妇幼保健院、站完成了改建新建任务,90%以上的乡镇中心卫生院经过改建维修焕然一新。全省县级医疗机构中有650人获得在职本科医学学历,5700人获得了医学在职大专学历,有4.5万多名乡村卫生技术人员接受了正规化系统培训。
  “农民治病也需高科技”
  5月10日,运城市临猗县孙吉镇中心卫生院引进全数字彩色多普勒和卫星远程会诊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并举行了隆重的剪彩庆贺仪式,在当地引起不小的影响。而让人为之一振的是被誉为“全国百名优秀卫生院长”之一的严耀国对这件事的远见卓识。他说:“老百姓看病不是不需要高科技,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老三件’显然不行了,‘新三件’X光机、B超和心电图也遇到了新挑战,我们必须把医疗工作定位在高科技上,让老百姓看了病,还要受一次现代化卫生工作的教育。”
  临猗县是全省产业结构调整较好的县份之一,经济发展给医疗卫生工作提供了新机遇。孙吉镇1997年就在新三件的基础上引进了CT和美国产黑白B超、日本多导联心电图机。科技办院让孙吉镇医院尝到甜头,医院业务量较前提高了3倍多。如今,卫星远程会诊又把北京医疗专家中心的专家们请到了黄河岸边的孙吉镇。
  记者了解到,在全面实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基础上,为适应农民需要,去年6月,山西省开展了以对口援助为主要内容的卫生下乡活动,推出了卫生下乡“三五工程”,即由省市地县医疗机构分别对口援助50个贫困县医疗卫生机构、500个乡镇卫生院和5000个村卫生所,通过对口援助,使卫生下乡与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相结合,与“农民健康工程”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技术、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卫生工作和经济建设。
  “三五工程”实施期为5年,这是新时期山西农村卫生工作的又一创造。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半年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共组织卫生下乡医疗队1156支,派出医疗队员7200多人次,诊治患者49万多人次,做疑难手术2400多例次,推广新技术、新项目700多项。“三五工程”卫生下乡给农民送上了一支支信得过、用得起、留得住的流动医疗队。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内蒙古快速通道开工建设
内蒙古快速通道5月29日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动工建设。投资达340亿元的这条快速通道,东起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的那吉屯,西至鄂尔多斯市的苏家河畔进入陕西境内,全长2532公里,是国家规划建设的西部8条省际大通道中的一条重要路段。通道全线完工后,将直接贯通内蒙古8个盟市的41个旗县,覆盖全区人口的83%。(吴坤胜)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整改开工
5月28日,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整治改建工程正式开工。这一整改工程是为了确保青藏铁路建设期间的物资运输,充分发挥青藏公路的综合运输能力。整个工程总投资11.7亿元,计划于2004年3月竣工。此次青藏公路整改工程的设计为二级公路标准,分布长度1050公里,累计整治改建长度779公里。
(刘亮明)


第1版(要闻)
专栏:

希腊总理抵京访华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 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邀请,希腊共和国总理康斯坦丁·西米蒂斯今天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6天的正式访问。
  这是西米蒂斯就任总理后的首次访华。


第1版(要闻)
专栏:

古城绕水合有诗
——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袁亚平
  鲁迅的故乡总是让人魂牵梦绕。
  记者走进这座江南古城时,绍兴博物馆里正展出《鲁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规划方案》。一个个模型,一张张效果图,一帧帧历史照片和文字说明,把绍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一齐展示在了人们眼前。
  鲁迅历史文化街区是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也是市区五大重点保护区块的核心区块。鲁迅祖居、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百草园、长庆寺、都昌坊口、咸亨酒店、土谷祠……那是一枚枚中国文化的印章,深深地钤在历史的长卷上。
  绍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鲁迅历史文化街区20公顷范围内进行整体的保护和建设,按历史风貌、传统建筑体量和肌理布局,恢复鲁迅故里原貌,使其成为世界著名的名人故里之一,中国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的样板。
  一个鲁迅就足以傲视天下,更何况绍兴古城还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名人。
  绍兴市委书记冯顺桥对记者说:“继承好、保护好、挖掘好文化名城,是一个历史责任。我们要让绍兴这座古城,古而不衰,古而不老,古而不死,展现新貌,焕发青春,充满活力,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城市。”
  古而不衰,绍兴古城展现新貌
  水是绍兴之魂。
  那波光粼粼的环城河水,流淌着悠悠的历史。公元前490年,越国大夫范蠡受命“筑城立郭,分设里闾”,从此将绍兴砌进了中国古城史。
  夜游环城河,如今成了绍兴市民的一大享受。长达12公里的环城河,过去曾因污染而发黑发臭。绍兴市委、市政府实施了综合整治工程,政府和社会投资12亿元,环城河疏浚清淤,条石砌坎,青石铺路,白石扶栏,建成八大景园、54万平方米绿化带,去年7月向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
  “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古人的居住理想,成为今天绍兴的宜人环境。
  8.32平方公里的绍兴古城区,一河一路、一河两路、有河无路的水乡风貌带得到保护,众多的文物古迹、古建筑、名人故居得到保护和修缮,仓桥直街、书圣故里等历史街区已经修旧如旧。绍兴古城作为一个整体景观,江南水城的风情愈加浓郁,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愈加鲜明。
  绍兴市近3年投资180亿元,以交通、亮化、美化、绿化、显山露水、街景立面改造等工程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实事工程建设。
  全长3000多米的解放路,是绍兴市区最主要的商业大街。记者一路行走,见沿街建筑运用黑、白、灰的基本色调,坡屋顶,檐口,窗框,廊柱,皆是绍兴传统建筑符号。蔡元培广场,秋瑾纪念广场,鲁迅铜像,历史和文化融为一体。投资4亿元进行街景整治后,这里成了绍兴历史文化风情的特色街、环境优雅的购物街、基础设施完善的规范街、秩序井然的城市管理示范街。
  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昌博士对古城有更深的思考:“既要保护有形的、实体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又要继承和发扬无形的优秀文化传统;既要对历史负责,又要对未来负责。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古城外面建设现代化的大城市。”
  古而不老,绍兴古城焕发青春
  隔着门,便闻到缕缕墨香。记者推门进去,只见几位书法家在挥毫疾书。这里是龙山书院,绍兴的书法家常在此切磋书艺,老少书法爱好者每周在此临帖练笔。绍兴市委副书记袁长寿写了行书又写章草,这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工作之暇常来书院。他对记者说:“绍兴是书法之乡,历史悠久,永和风盛,中国兰亭书法节已连续办了18届。市里现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43人、省级会员170多人、市级会员400多人。书法,可以说是文化名城绍兴的一张王牌。”
  在绍兴这座古城里,不见那种暮气沉沉的老化迹象,反而处处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气息。这时时感染记者的,其实正是绍兴人的精神面貌。
  那张“公德卡”,三寸见方,可以折叠,携带方便,上印“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和步骤”、“绍兴市市民文明守则”、“绍兴市市民公德五字歌”等内容。30多万张“公德卡”发到学校和社区。“给爷爷奶奶念一遍,请爸爸妈妈看一遍,自己认真背一遍”,小学生的积极作用,使不少家庭受到了公德的熏陶,改掉了许多坏习惯。鲁迅小学的一名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逛街,妈妈将用过的纸屑扔到了地上,我把它捡起来丢进了垃圾桶。妈妈见到后,红着脸说‘我错了’。”
  65岁的金雅娟着一身湖绿运动服,上印红字“夕阳红”。她是越城区塔山街道退休职工,热心环保和社会公益宣传。1998年,金雅娟牵头成立了街道夕阳红歌咏队。去年,她又组织成立了夕阳红环保骑游宣传队。他们自己掏钱购置演出器具,自编自演节目,这几年到社区、学校、医院、车站、码头、广场、风景点,演出和宣传200多场次。
  金雅娟取出一大本摄影集,指着彩色照片告诉记者,去年7月,夕阳红宣传队名誉队长张松鹤要去美国探亲。他们便推选出17名队员,统一着装,骑自行车到环城河畔,拾捡垃圾。他们以一次骑游环保行动来为队友送别。这些彩色照片带到了美国,太平洋彼岸的人们也看到了绍兴市民公德好风尚。
  现在,绍兴市社区知名的有夕阳红宣传队、金秋艺术团、古越龙山戏曲团,各社区有近百支特色文艺小分队,用当地的越剧、绍剧、莲花落、三句半等表现形式,自编自演《敬公婆》、《好邻居》、《看新城》等曲目。
  绍兴市区有近10个志愿者服务基地,数百支志愿者服务队。在“倡导文明新风、共创美好家园”为主题的营造“公德林”活动中,近千名志愿者认领认种认养“夫妻林”、“子孙林”和“纪念林”。
  树林染绿了古城的青春。
  古而不死,绍兴古城充满活力
  造型别致的绍兴图书馆于前年5月落成,总投资5550万元,总藏书量可达100万册。该馆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古越藏书楼”,如今实现了图书管理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图书馆副馆长袁涛打开电脑,主页面《古越文化》特色专题中便有《绍兴古桥》、《绍兴戏曲》、《绍兴黄酒》、《绍兴风俗》、《绍兴文物》、《绍兴兰花》、《绍兴书法》、《绍兴方志》。
  古城不死,文史古意在电脑中复活:南宋陆游诗:“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
  古城不死,历史文脉在强烈地搏动。这几年,绍兴新建了绍兴文理学院、越秀外国语学院、托普信息技术学院、绍兴一中、南洋国际学校、绍兴艺术中心、鲁迅电影城、图书发行大楼……
  古城不死,社会经济发展充满了活力。绍兴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市、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等称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也已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考核验收。去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4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343元。
  近2500年的建城史,绍兴这座古城历尽沧桑,不仅不死,而且鲜活,就因为文脉不断,就因为欣逢盛世。
  记者看到《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的目标是:三大组团,绿色空间,100万人口大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自然风貌与城市景观交叉辉映,成为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
  这时,绍兴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公司送来了鲁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规划工作的一些材料。鲁迅当年的学生黄源老先生的一段话,令记者怦然心动:“让游客们感受到鲁迅,感受到鲁迅作为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及革命家的情怀,也同时让人感受到在鲁迅诞生120年之后,绍兴已由一个悲情的小镇,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名城。这个改变,这个新风貌,正是鲁迅先生革命的目的。”
  如此,应请天下诗才,为绍兴长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