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推动改革与建设实践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生动实践
——重庆直辖5年来发展变化的启示
俞轩礼
  “努力在西部大开发中早日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这是前不久江泽民同志在重庆设立直辖市5周年之际视察重庆时向3000万重庆人民发出的号召。这一号召,为重庆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进入发展新阶段的重庆具有重大意义。
  1997年3月14日,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议。同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成立。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国家各部委和各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中央的重大决策,紧密结合实际,解放思想,负重自强,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建设和发展的良好开局。在这5年中,重庆市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集中精力办好按期完成移民任务、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四件大事。到2000年,一举扭转了工业连续亏损的局面,2001年工业赢利增长55.4%;20个贫困县成建制地脱贫,并且使直接关系三峡水库水质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坚持中央提出的“开发性移民”方针,比较顺利地解决了移民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按期完成了一期移民任务,二期移民工作正在顺利推进。2001年,重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50亿元,比直辖前的1996年增长53.1%。重庆正在实现新的振兴,并带动长江上游地区加快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这5年是重庆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重庆的发展变化证明,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策是正确的。
  回顾重庆直辖以来的5年,可以看出,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5年的实践十分丰富,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明确发展目标。“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要实现重庆新的振兴,就必须努力把“三个代表”要求全面落实到重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落实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上。这既为重庆初步振兴的实践所证明,也是重庆在发展新阶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实践“三个代表”,必须明确重庆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富民兴渝、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富民”与“兴渝”,目标一致,相互促进。民不富,无以兴市;市不兴,难以富民。“富民兴渝”与“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有机联系,互相促进,统一于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统一于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实践。只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倾听民声,掌握民情,凝聚民心,纳各方富民之策,求长久安民之道,就一定能使这一发展目标早日实现。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重庆实现初步振兴的决定性因素。直辖以来,重庆开展了“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我们怎么办”的思想解放大讨论,强调要“五克服、五强化”,即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强化发展意识;克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思想,强化大局意识;克服消极畏难、无所作为的思想,强化进取意识;克服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思想,强化创新意识,极大地推动了重庆的发展。在发展的新阶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思想认识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符合自身实际,更加符合人民意愿。
  必须坚持将中央赋予的使命与具体市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符合实际的发展之路。直辖之初,中央交给重庆“四件大事”,并要求重庆发挥特大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结合具体市情,重庆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加快发展,富民为本”的工作方针。经过两年的探索,又进一步确立了做好“三篇大文章”的工作总体思路,即: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围绕办好四件大事,解放思想,埋头苦干,努力缓解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困难,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重庆新的振兴;从管好新兴直辖市着眼,进一步拓展视野,改进领导方法,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探索符合重庆实际的行政管理新路子;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做好工作的关键,努力加强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一工作思路是中央精神和重庆市情相结合的产物,既符合中央要求,又符合重庆实际,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可行的。
  必须集中精力抓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有效解决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重庆是年轻的直辖市,底子薄,困难多,矛盾集中,任务很重。如果没有较快的发展速度、较大的改革力度,重庆特有的“东北现象”(国有老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和“西部现象”(经济文化不发达)叠加的局面不可能被打破;如果没有稳定的局面,移民、老工业基地、农村贫困等各种复杂问题也不可能逐步得到解决。实践证明:不发展没有道理,慢发展只是软道理,只有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妥善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要集中精力,一心一意抓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促进新的更大发展。
  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伟大的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尤其是重庆的宝贵精神财富。重庆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以“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为主题,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重庆还具有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以及“山城”、“江城”的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在发展的新阶段,必须进一步发挥这些优势,努力塑造新形象,把重庆建设成为一座独具特色、魅力四射的中国名城。
  必须坚持从严治党、依法治市,建设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积极探索行政管理新路子。振兴重庆,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重庆在这方面的经验是: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市委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的团结带动全市的团结,努力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新面貌;按照“适应、提高、从严”的总体要求,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造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八方英才汇聚的局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从加强干部队伍团结、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快干部制度改革、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作风建设等六个方面,切实加强全市党的建设;坚持依法治市,积极探索对重庆这个“市的建制、‘省’的格局”的特殊直辖市的行政管理新路子。
  在新的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重庆也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进入全面推进富民兴渝、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新的发展阶段。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取早日实现重庆新的振兴。
  ——分三步走,到2020年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第一步,到2005年,富民兴渝取得新进展,西部大开发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四件大事取得新成果,奠定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要基础。第二步,到2010年,富民兴渝实现新突破,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一番,西部大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完成四件大事,城乡人民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基本框架。第三步,到2020年,富民兴渝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西部大开发全面见到成效,城乡人民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部分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市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大大增强,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通过建成“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充分发挥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强大功能。“三中心”,即长江上游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两枢纽”,即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通信枢纽;“一基地”,即长江上游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
  ——加快“三大经济发展区”建设,构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高地。将全市40个区县市按区域纳入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中,使之按照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通过三大经济区的建设,促使三峡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推动重庆的城镇化进程,优化重庆的生态环境。
  ——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为动力,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围绕构建合理的经济结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灵活的营运机制这“三大基础”,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增强重庆的国际影响力。
  ——以党的建设、两个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保证社会全面进步。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坚持依法治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大力弘扬红岩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塑造“礼仪重庆、诚信重庆、知识重庆、魅力重庆”的新形象。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想想自己能否“代表”
潘殿卿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贵在身体力行,履行“代表”的职责。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去从事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以高度的责任感承担起“三个代表”的重任。经常地想一想自己能否“代表”,有利于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想想自己能否“代表”,就是用“三个代表”要求作为标准和尺度,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质量和能力素质等进行衡量对比、反思自省,作出合乎实际的评估和判断。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就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和发扬;不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就实事求是地予以纠正。只有每位党员、每位领导干部都能够经常地、自觉地想想自己能否“代表”,才能明确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不断地提高自己、推进工作,从而真正把“三个代表”要求落到实处。反之,如果不去想,或者想得很少、想得不深不透,把能否“代表”看作无所谓的事情,那么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就无从谈起。
  想想自己能否“代表”,应该想些什么呢?首先,应该想一想思想认识是不是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内容博大精深,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如果我们不去潜心钻研并学以致用,就很难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很难真正理解其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巨大的实践意义。其次,应该想一想宗旨观念有没有淡化。“三个代表”,归根结底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如果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树立得不牢,或者发生了动摇,那就很难做到“三个代表”。第三,应该想一想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能不能“代表”。“三个代表”是对全党同志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新考验。当好“三个代表”不简单、不容易,掌握过硬的本领是关键。古人讲,才如载物之本。能力和水平是实践“三个代表”的硬件,硬件打造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代表得了、能否代表得好。当然,应该想、值得想的还有很多,比如工作作风、意志品质、精神境界等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不可忽视,不可不想,不能想一两个方面而不顾其他,更不能回避问题。
  想想自己能否“代表”,要想得深刻,想得有益处,就需要讲究态度和方法。一是应主动自觉。被动应付地想与主动自觉地想,出发点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前者蜻蜓点水,敷衍了事,难以想得准、想得好,根本谈不上深刻,无法取得实际效果;后者出自真诚,深入剖析,不但可以想得深、想得透,而且还会付诸行动。如果我们把实践“三个代表”当作义不容辞的职责,就能够主动自觉地想,认真深入地想,经常不断地想;反之,就会想得很少,甚至不想。这是一个方法问题,也是一个境界问题。二是应实事求是。这种想,不是信马由缰、随心所欲,而要用辩证的方法分析评估自己,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看成绩,也看不足;既纵向比,也横向看。尤其应注意以联系、发展的观点,站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以宽阔的视野来谋划工作。三是应开门纳言。自省固然重要,但开门纳言更有利于集思广益。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听一听群众的呼声、意见和要求,了解一下他们的所思所想,对于正确地分析认识自己大有益处。而且,是否做到了“三个代表”,最终还是由人民群众来评判的。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张峰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进入新世纪,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怎样才能贯彻好“三个代表”要求呢?江泽民同志最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做到在理论上不停顿,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离不开成熟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150多年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旺盛的创造力。在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他们从不教条,从不僵化,总是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我们党有一个很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坚持与时俱进,敢于和善于理论创新,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的阶段。世纪之交,我们党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总结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正因为我们党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始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深刻认识客观规律,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必须以对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为基础。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彻底,就是理论要符合实际,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就是要能正确地指导实践。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形成对规律的认识,指导我们能动地改造世界。但是,客观规律作用的显现有一个过程,人们认识客观规律也有一个过程。“客观规律指向的历史结局,从总体上来说在其整个深化过程终结之前是不可能提前出现的,任何客观规律都是在历史的具体演进中逐渐地和愈来愈深刻地发生作用的。”因此,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也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逐步深化的。我们需要随着历史的前进、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深入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只有认识了客观规律,我们才能清醒地把握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把握历史进步的大方向,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从容应对新的严峻挑战,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最终要落实到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上。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从国内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露出来,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了崭新课题。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研究并解决关系经济建设和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第9版(理论)
专栏:

信息化:覆盖全局的战略举措
王正伟
  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作为新兴的社会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当代最活跃的生产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因而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历史性任务。
  推进信息化的重点和途径
我们应立足实际,着眼于应用,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作用,重点推进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化建设。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突出企业这个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信息管理水平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直接制约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企业信息化是一场革命,是带动企业升级和各项工作创新的突破口,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转换经营机制、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为根本目的,与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相结合,与强化企业的基础管理相结合,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重点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
  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对提高工作效率、实行政务公开、推进廉政建设、改进政府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政府部门是信息的最大拥有者和最大使用者,但政府部门掌握的可公开的信息中,绝大部分尚处于封闭状态,没有充分发挥出政府信息窗口的基础作用。因此,积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加快政府信息化进程,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加快建设覆盖政府部门的计算机网络,使政府信息收集、交换、发布逐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同时,政府部门必须进一步转变职能,改革现有的业务流程和办事方式,以适应推进电子政务的需要。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入新世纪,我国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向各个领域广泛渗透,对加快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正产生深刻影响。但是,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偏重硬件建设而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滞后,核心技术开发能力薄弱,信息资源开发不足,自成体系、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的同时,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方面,坚持面向市场,需求主导,应用为先,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推进信息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资金筹集、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的市场化运作;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具备条件的企业提供平等机会,吸纳社会各方的资金、技术、人才;提倡联合协作、共同发展,提倡公平、有序的竞争。
  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政府要制定规划、积极引导、加强协调、搞好服务,为信息化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增加投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尽快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加强信息资源深度和广度的开发利用;制定有利于推进信息化的政策法规,按照先易后难、先单项后综合的原则,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法律保障体系;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强化有效防范计算机和网络犯罪的法律和技术手段,确保信息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以创新精神推进信息化
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政策法规到位,推进制度创新,加快人才培养,不断把信息化建设推向前进。
  在解放思想上有突破。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单是信息技术的运用问题,而且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增强民族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因循守旧必然会错失良机。各级干部一定要有发展眼光和全局视野,一定要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先进的生产力,充分认识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充分认识信息化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努力探索和研究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强领导,协调统一,创造性地做好工作。
  在制度创新上有突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在逐步完善之中,推进信息化还面临着许多体制性障碍。因此,必须按照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要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本着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以应用为导向,积极探索和建立研究与开发、制造与应用有机结合的信息化发展新机制。构建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公开、有序、鼓励竞争的市场规则,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协调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科研与生产之间、应用与产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
  在人才培养上有突破。人才是信息化的成功之本。必须增强全民的信息化意识,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和信息能力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造就多门类、多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精干的信息化管理队伍。要建立健全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重点对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企业管理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普及信息化知识,提高应用能力;采取多种措施稳定专业技术队伍,引进相关人才,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经济理论与经济改革新思考》
李伦
  郭飞撰著的《经济理论与经济改革新思考》一书(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重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经济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该书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其一,创新性。作者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中的“劳”,不是有的学者认为的社会必要劳动,它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中是社会平均劳动与企业平均劳动的有机统一,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则是企业平均劳动。作者还提出,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或社会财富创造中的客观作用(简称为“要素财富论”),是我国现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础。作者从生产要素的构成、配置、替代和作用等方面对“要素财富论”进行了概括和阐述,并且论述了它既与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不相矛盾,也与萨伊宣扬的“生产三要素论”有着根本区别。
  其二,深入性。作者对“三个有利于”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不仅将其归结为生产力标准,而且将其进一步归结为实践标准、社会基本制度标准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价值标准。作者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将基本经济制度范畴作了宽、中、窄三种涵义的界定,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运用》
杨丽花
  赵春明主编的《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运用——“入世”后中国企业的策略选择》一书(人民出版社出版),从应对和运用非关税壁垒的角度,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的策略选择,对于我们借鉴国外有关经验和教训,灵活有效地运用非关税措施来适当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该书对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并对我国具有紧迫意义的非关税壁垒形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如反倾销、技术壁垒、绿色保护、地区主义、政府采购、原产地规则、劳工标准及数量限制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保护国内市场的新思路。作者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一方面要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另一方面也要讲究保护策略,即应从目前的显性非关税壁垒向隐性非关税壁垒转变。因为显性非关税壁垒较为明显地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而且往往表现为较明显的政府行为,尤其是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行政控制等措施,在对国内市场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的同时,也会导致严重的寻租行为,从而造成资源配置机制的扭曲和资源的低效使用。
  此外,作者以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的策略选择为出发点,对各种主要非关税壁垒的产生、发展及对我国企业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借鉴国外有关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及运用非关税措施的技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