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12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专页)
专栏: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为了农民的利益
——兰州市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巡礼
本报记者 李战吉
  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给甘肃兰州市带来了阵阵新风。兰州市紧密结合农村工作实际,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农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以解决突出问题、提高干部自身素质为目的,以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为落脚点,使学教活动获得实效。“进农家门,听农家言,知农家情,化农家怨,解农家难,帮农家富”正在成为农村基层干部的自觉行动。
  身入农户 为群众顺气
  在“学教”活动中,针对一些干部思想行为中存在的不符合“三个代表”要求、脱离群众、甚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等问题,兰州市首先教育和要求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深入农村,联系群众,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许多干部坚持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作为改进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在感情上、立场上、态度上与农民群众更加贴近。
  城关区雁滩乡过去因开发建设中的耕地和宅基地纠纷,引起农民经常上访。在“学教”活动中,乡村干部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通过乡村干部入农户,与农民面对面沟通,解开了农民心中的疙瘩,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永登县通过开展党员干部队伍考核、社会治安集中整治等八项活动和“3111”慰问连心活动(即慰问300名农村和企业困难党员、100名离退休老干部、100名科级退休党员干部、10名劳动模范及拔尖人才),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安宁区开展“深入基层周”活动,领导干部纷纷进村入户,调查研究,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西固区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大力落实承诺制和限时办理制,强化当日“一站式”直接受理和回复制度。城关、安宁、红古、榆中等县区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乡干部下村帮助工作制度》、《领导干部下基层工作手册》等。七里河、皋兰、西固等县区针对群众提出的个别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工作不得力、年龄偏大等问题,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对部分班子、个别村干部进行了调整。全市逐步实行农村基层干部“两推一选”和任前公示制,先后整顿调整软弱村班子30多个,受到农民拥护。
  有些县区通过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建立领导干部长期联系点制度和县区各部门帮乡包村责任制。快节奏、高质量为群众办事已蔚然成风,“当群众满意的官、做群众满意的事”已经成为全市广大基层干部的共识和努力的方向。
  心贴农民 为群众解难
  兰州市在“学教”活动中,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坚持依靠和发动群众,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进行对照检查,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帮”的办法,着力解决存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护、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各单位围绕热点、难点问题,从群众最盼、最急、最难、最怨的事入手,认真地分析研究和确定整改办理的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明确任务,限定时间,提出要求,通过上下联动,多个部门的配合,有效地解决了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据统计,在集中教育过程中,全市共确定整改措施..6万条(件),截至目前,落实1.5万条(件)。在整改工作中,全市整修道路2100多公里,打水井700眼,架设桥梁9座,帮助30多个自然村通了电,帮助群众改造危房4000多间,资助特困生3000多名,调解处理各种矛盾纠纷1万多起。
  七里河区西果园乡针对堡子村伍角岭上300多户农民吃水难的问题,想方设法筹措资金,采取多级提灌,建设上水工程,使那里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结束了肩挑、人拉、驴驮水的历史。西固区在落实整改中,把立足点放在使农民长期得实惠上,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150多件,争取各类资金400万元,维修改造10条乡村道路,修建2个人畜饮水工程,对15个水利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和设备更新,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环保、市容、市场等方面的问题,受到了群众好评。
  眼盯农村 为群众造福
  兰州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教育和引导基层干部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把思想和精力进一步凝聚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上。各区县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这一中心抓“学教”活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围绕发展的主题和结构调整的主线,联系实际,把解决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基本出发点,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确定了新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的工作思路,推动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七里河区在“学教”活动中通过开展“西部大开发、兰州大发展、七里河上台阶”的大讨论,提出以建设兰州第二中心城区为契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榆中县组织专门人员到各地蹲点调研,提出建基地、抓龙头、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搞好县乡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发展目标。安宁区提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立优质桃、羊角椒、食用菌农业示范基地以及规模养殖场,推进全区工业化、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路子。
  皋兰县围绕农民增收的问题,深入开展了“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活动,帮助农民解决用水、用电、行路、生产、引种等实际困难,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学教”活动中得到实惠。
  全市各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教”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城关区青白石乡针对群众反映的文化生活单调、精神食粮匮乏等问题,筹集资金10万元,新建了文化站,同时大力开展“五个一”、“三下乡”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为使广大干部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明确自己应该为群众做什么、解决什么,兰州市各部门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置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学教”活动开展以来,农民深切地看到了变化,感到了温暖,得到了实惠。(附图片)
久负盛名的兰州白兰瓜喜获丰收。


第12版(专页)
专栏: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改善环境 发展兰州
李战吉
  西部大开发为兰州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了发挥比较优势、求得跨越式发展,兰州市委、市政府从兰州在西部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出发,着力改善和加强投资环境建设。
  近年来,兰州市加快了硬环境建设的步伐,在大气污染治理和城市建设方面获得可喜进展。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炉灶煤改气(电)2160台,淘汰了尾气超标的830辆到期出租车,推广更新了800辆双燃料出租车,去年,空气质量三级和好于三级的天数为301天,占82.47%。
  兰州市的城市建设也开创了新的局面,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服务功能逐步提高。兰州中川机场扩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包兰铁路兰石段电气化和火车客站改造等工程已经完成,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建成并安全置换送气,兰州至白银等3条高等级公路基本建成,以兰州为枢纽的信息宽带网投入运营。兰州市投资14亿多元完成了黄河风情线“两桥段”东西延伸改造整治8.63公里的任务,开工建设雁盐黄河大桥、新城黄河大桥、小西湖黄河大桥,解放门立交桥建成通车,拓建改造了近40条市内主次干道。供水扩建、供热管网以及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等环境治理续建工程进展顺利,新增日取水能力45万吨。南北两山全年共完成绿化任务21万亩,植树1074.6万株,市区至中川机场绿色通道建设完成造林64447亩,栽植各类苗木190万株,城市新增绿地面积102.42公顷。
  兰州市委、市政府在启动实施重大项目的同时,大力推进软环境建设。目前,兰州正在深入开展“改善投资环境年”、“发展环境年”活动,全市上下把“完善政策法规、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首要任务,采取有力措施,使兰州市的投资环境日趋完善。
  为吸引投资者,兰州市认真推行联合办公,不断完善“四公开一承诺”制度,坚持“一个地点办公、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集中受理,限时办结的方式和制度,努力提高政府机关和执法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外经贸、计划、工商、税务、财政、城建、规划、海关等23个部门和单位派驻中层干部,集中办公,宣传政策,推介项目,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为投资者提供方便、高效、周到的服务。为适应招商引资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了证照办理和建设项目等各项手续服务,法制、政策、投资、项目、信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督促检查,外引内联企业、项目等方面的投诉事项的协调和督查等,基本形成了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兰州市积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外商投资企业协调解决在办理有关手续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他们还抓紧投资政策的落实兑现,先后为10多家企业减免土地出让金1650万元,向75户企业减免返还营业税2365.28万元。兰州地税部门还对4家企业实行了出口创汇补贴政策。兰州市实行落实优惠政策听证制度,制定了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投资企业“四必须六不准”行为规范,先后向300多家企业发放了“收费监督卡”,对常规性检查实行备报制,对非常规性检查实行报批制,为企业营造了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
  今年,市委、市政府开展“发展环境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服务环境、法治环境、创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建设,充分调动全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树立现代城市新形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