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中国留比学生纪念“五四”青年节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姚立
  5月4日这一天,比利时6个城市大学的30多名中国留学生代表冒着濛濛细雨,从各地风尘仆仆赶到中国驻比使馆教育处,参加以“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为主题的座谈会。会议室虽然不大,但经过教育处老师的精心布置,同学们仿佛置身一个红旗的世界:桌上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墙上贴着五星红旗,就是同学们的胸前也都挂上了老师们准备的五星红旗纪念章。
  教育处的薛浣白参赞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接着,座谈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同学们以自己在外的亲身经历,通过身边的点滴小事畅谈了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作为留学生应如何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抱负。座谈会上气氛热烈,洋溢着海外学子对祖国、对五星红旗的无限深情与热爱。祖国的飞速发展使海外学子感到作为中国人的无比骄傲。一些同学的发言不时引来与会者强烈的共鸣和会心的笑声。
  布鲁塞尔学联主席、主修水利工程的博士生刘永波通过黑河市的变化形象地说明了改革开放给神州大地带来的巨变。他说,80年代大学毕业刚到黑河时,那里不过是一个只有少数人家的小镇,十分落后。用望远镜看到江对面的前苏联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感到中国还是落后。而自1988年来的短短几年时间,黑河就发生了飞速的变化。1997年,他再回到黑河时,那里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城市。而江对岸那个昔日让他羡慕的地方却依然如故。他说,如今自己的最大想法就是在这里多学一些本领,将来回到祖国,参加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为祖国的更加繁荣添砖加瓦。来自根特大学的谭培汶同学无限感慨地说,如何为祖国做些事情是每个海外学子都在考虑的问题,孩子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祖国母亲。
  用自己的知识回报祖国,让祖国更加繁荣强盛,这是不少与会发言者都涉及的话题。身处异国他乡的学子深深感到,自己虽然远离祖国,但中国的发展变化与自己息息相关,祖国强大,自己作为中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家住南方、如今在布鲁塞尔学习的黄海飞同学深情地讲述了自己对五星红旗的眷恋之情。他说,在国内每次出差到北京,他都要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每次都为那场景激动不已。不过,他当时并不十分清楚为什么。来到国外后,他才真切地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作为中国人,能够看到祖国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感到这是一种“福”。说着,他拿出自己从国内带来的五星红旗,动情地说,中国现在国泰民安,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每个东方之子都为此感到自豪。
  大家在发言中还纷纷表示,中国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不少外国人还不了解中国,有的甚至还存有误解。因此,作为留学生,有责任宣传中国,以自己的言行影响身边的外国朋友,增加他们对中国的了解。由于大家要说的话太多,主持人不得不时时提醒大家注意精简,以便让更多的人发言。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两个多小时的座谈会结束了,不少同学还意犹未尽。最后,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关呈远也以老留学生的名义,讲述了自己对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变化的感受。他语重心长地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相互帮助,为国家多做贡献,为五星红旗增光添彩。(本报布鲁塞尔5月4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坦总统会见安理会代表团
  据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5月4日电 (记者张大成)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帕4日在这里会见了来访的联合国安理会代表团,双方呼吁刚果(金)和布隆迪交战各方停止战争,尽快实现大湖地区的和平。
  姆卡帕在会见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说,军事解决是没有出路的,必须通过谈判来解决分歧。他要求交战各方的领导人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给和平一个机会。
  安理会代表团团长、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让·勒维特说,布隆迪胡图族反政府武装没有理由再继续进行战斗,应该加入去年11月成立的多部族联合执政的布隆迪过渡政府,寻求政治解决的途径。
  布隆迪自1993年爆发了新一轮少数部族图西族与多数部族胡图族之间的流血冲突,虽然2001年11月布隆迪成立了由多部族联合执政的过渡政府,但两支主要的胡图族反政府武装拒绝参加和平进程,仍然在与政府军交战。
  联合国安理会代表团是于4日从乌干达来到坦桑尼亚进行1天的访问。


第3版(国际)
专栏:

全球石油需求量增长
  新华社科威特5月5日电 (记者安江)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5日发布的月报预测,到今年年底,全球对石油的需求量将达每天7620万桶,比去年同期增加约50万桶。
  据科威特通讯社报道,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在月报中说,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的石油需求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约10万桶,达到每天7630万桶。
  报告预测,第二季度全球的石油需求量将达到日均7500万桶,比去年同期增加20万桶;第三季度石油日需求量将达7600万桶,比去年同期增加约50万桶;第四季度全球对石油的需求量将增至每天7760万桶,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30万桶。


第3版(国际)
专栏:

印巴军队持续交火
  本报新德里5月4日电 记者钱峰报道:此间消息,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军队3日晚间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以及边境地区近20个地段使用重型武器交火,印方共有9人在交火中受伤,这是两国军队连续第三天在边境发生交火事件。据来自当地的消息称,印控克什米尔贾拉—沙普尔地区的一所寺庙、学校以及一栋政府建筑物被巴方的炮火击中,部分建筑物被毁,导致5名平民受伤,另有1名士兵和2名平民在两国边界线阿尼阿—普拉地区的交火中受伤。自去年12月13日印度议会大楼被袭以来,印度向印巴边境地区调遣了数十万部队,迄今两国边境紧张局势仍未消减,双方零星交火事件不断。
  又讯 印度陆军和空军4日起开始在印度西部拉贾斯坦邦的塔尔沙漠及邻近地区展开联合军事演习。据此间媒体引述来自印度国防部的消息称,此次演习是检验部队作战能力以及保持部队活力计划的一部分。


第3版(国际)
专栏:通讯

波罗的海三国瞩望北约
本报驻瑞典记者 刘仲华
  日前,第六届波罗的海地区安全与合作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波罗的海地区与欧盟扩大、欧洲经贸合作和跨大西洋合作,还重点讨论了北约东扩和即将召开的布拉格北约峰会。
  自1996年来,波罗的海地区安全与合作会议基本上每年举行一次。北欧五国、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沿岸的德国、波兰、俄罗斯加上美国共12国政府都派高级代表团与会。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波罗的海安全会议的主题也不断变化。波罗的海三国虽小,却牵动着俄、德及北欧的瑞典、芬兰等国的切身利益。近年来,会议主要围绕着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加入欧盟和北约等议题进行。
  会上,美国副助理国务卿希瑟·康利对波罗的海三国在加入北约方面所做的准备工作表示赞许,表示由于波罗的海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美国十分重视与该地区的国家发展关系。近年来这些国家的经济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地区贸易迅速增加,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整个波罗的海地区国家的年国民生产总值增加至3.5万亿美元。而波罗的海地区在地缘上的战略意义更吸引了美国的注意力。冷战时期这里一直是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焦点之一。前苏联解体后,波罗的海三国为摆脱俄罗斯的影响,坚决要求加入北约。然而,由于俄罗斯的坚决反对,积极要求融入欧洲的波罗的海三国举步维艰。
  去年美国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俄罗斯在与美国改善关系的同时,也同北约有所接近。11月,俄总统普京访美期间在华盛顿表示,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它们认为应该加入的国际组织,他不反对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俄罗斯在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问题上立场的松动使三国去掉了最后一个“入约”障碍。此话一出,波罗的海三国认为俄已为其加入北约开了绿灯,更加紧锣密鼓地为今年11月的北约布拉格峰会做准备,希望届时成为北约成员国。
  为争取美国的支持,“9·11”事件后,波罗的海三国积极参加了美国领导的反恐行动。立陶宛立即承诺开放空中走廊,并参加反对恐怖主义的行动计划。三国应北约的要求,各派部分职业军人前往吉尔吉斯斯坦,参加阿富汗国际维和部队的行动。今年3月,波罗的海三国国防部长前往美国,一起会见美国防部长,并出席美国参议院召开的关于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的听证会。三国军方领导人希望,通过此次访问,以一个声音向美国朝野传达三国已做好加入北约的准备。
  波罗的海三国还努力寻求北欧等国支持其加入北约。瑞典和芬兰这两个军事不结盟国家支持三国加入北约,希望借此加强其自身安全。今年3月,丹麦国防部长斯文·延斯比访问了拉脱维亚等国,表示丹麦坚决支持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出席本次斯德哥尔摩会议的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重申,支持三国年内成为北约成员国。
  为向北约展示自己的实力,今年将是波罗的海三国独立10年来参加国际军事演习最多的一年。三国参加的国际军事演习中有三国间的联合演习,但主要是在北约国家举行的军事演习或北约国家在三国境内举行的联合演习。
  据与会的专家分析,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在内的前苏联国家如果要融入欧洲,最重要的是先解决他们的国内问题,如处理好战争遗留问题,克服腐败,与境内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保持良好关系,积极探索与俄罗斯合作的途径等。舆论认为,即使波罗的海三国今年加入北约,这些问题仍是决定该地区安全格局的重要因素。(本报斯德哥尔摩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五月三日,比利时园林艺术展在拉斯那市开幕。图为出售微型仙人球类观赏植物的摊位。新华社记者 吕全成摄


第3版(国际)
专栏:环球瞭望

尼日利亚客机坠毁
  尼日利亚一架国内航班客机4日在北部城市卡诺附近坠毁。据尼日利亚联邦民航局官员提供的最新消息,已造成126人死亡。这架客机是在从尼中部城市乔斯飞往尼最大商业城市拉各斯途中,在北部城市卡诺停靠后再起飞后不久坠毁的。尼民航局官员证实,机上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共76人无一生还,地面上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50人,另有数十人受伤。事故还导致十来间民房、一所学校和一座清真寺被毁。事故的原因还不清楚。


第3版(国际)
专栏:环球瞭望

墨美边境发现走私隧道
  墨西哥总检察院4日宣布,该国警方日前在墨北部边境城市蒂华纳发现了一条连接美国圣迭戈的秘密隧道。初步调查表明,这是贩毒分子用来走私毒品的通道。
  墨西哥总检察院下加利福尼亚州发言人萨拉维亚称,墨西哥警方是在墨美边境墙附近一个废弃的污水处理厂周围发现这条毒品走私通道的。隧道的入口极为隐蔽,整条隧道长35米,宽1米,警方在隧道中发现了密密麻麻的车轮印迹。贩毒分子通过这条隧道将毒品偷运进美国。此外,还有大量的墨西哥偷渡者也从此通道进入美国。
  墨西哥已经将这条秘密隧道的情况通报了美国当局,并要求对方对美国境内的隧道出口进行封堵。这是今年以来在墨美边境发现的第五条毒品走私隧道。在此之前,墨西哥警方在墨美两国边境地区已先后发现4条类似的隧道。
(据新华社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欧盟对取消杰宁调查表示遗憾
  阿拉伯国家对中东和会反应谨慎
  以军队突袭巴控城市图勒凯尔姆
  新华社马德里5月4日电 欧盟4日发表声明,对联合国被迫取消杰宁难民营真相的调查行动“深表遗憾”。
  欧盟轮值主席国西班牙的常驻联合国代表阿里亚斯在以欧盟的名义向联合国安理会发表的这份声明中说,以政府4月30日正式拒绝联合国调查组进入杰宁难民营使联合国调查组无法履行其使命,欧盟对此深表遗憾。
  声明指出:“以色列一直声称自己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但是正像联合国秘书长所说的那样,如果不进行调查,最近在杰宁难民营发生的事件所留下的阴影将长期存在。”
  据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埃及和叙利亚等国对由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提出的召开中东问题国际会议的建议反应谨慎;以色列总理沙龙5日带着他提出的结束巴以冲突的新计划启程赴美国访问。
  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穆萨4日在开罗强调,在以色列显然不愿意接受一个公正、全面和持久的和平的情况下,不应急于召开关于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
  穆萨还说,阿拉伯国家联盟各成员国的外长将于下周在开罗开会,阿拉伯国家是否参加拟议中的中东和会将是议题之一。
  埃及外长马希尔同日也表示,举行中东和会的前提是以色列必须从其重新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上撤军,并保证不再以任何借口重新派兵进驻。他同时指出,任何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都必须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以及叙利亚和黎巴嫩。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同日也对举行中东和会的可行性提出质疑,认为目前还缺乏明确的和谈基础和方向。
  埃及外交官员4日说,马希尔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政治顾问巴兹5日将在拉姆安拉与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会晤。
  沙龙5日已启程赴美国访问。他在行前表示,此行期间他将向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一项可能是迄今为止“最认真”的和平计划。据悉,这项计划内容包括召开地区和会、以巴签署长期过渡协议以及在以色列与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控制区之间建立缓冲区等措施。
  关于结束以巴在伯利恒圣诞教堂长达一个月的对峙的谈判目前仍在继续。据报道,有美欧代表参加了谈判。有迹象表明,谈判的节奏正在加快。一名教堂内的巴勒斯坦人通过手机告诉美联社记者,他们已向谈判者转交了一份123名教堂内被围困者的名单。
  据新华社加沙5月5日电(记者王昊)以色列军队5日凌晨在重型坦克和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再次进占约旦河西岸巴控城市图勒凯尔姆。到记者发稿时,以色列的电台报道说,以军已经从该城市撤军。
  巴勒斯坦安全官员说,当天拂晓,大约有20辆以军坦克开进图勒凯尔姆,以军随即封锁了市中心的巴难民营并进行逐门逐户的搜查。这位官员说,以军至少逮捕了5名巴勒斯坦人。


第3版(国际)
专栏:

  5月4日,数百名示威者在位于英国伦敦肯辛顿街的以色列驻英使馆外抗议以色列侵占巴勒斯坦。这位抗议者正在向以色列使馆喊口号。近一个多月来,伦敦抗议以色列侵占巴勒斯坦的游行示威和集会一直不断。
  新华社记者 王定昶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阿呼吁加强国际合作
  新华社阿尔及尔5月4日电 (记者徐东华)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4日在此间指出,应该通过加强世界各国间的合作来解决国际安全问题。
  布特弗利卡在当天开幕的“全球化和安全”的国际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时说,在当今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任何一个国家的安全问题都不可能在本国范围内得到解决。因此,必须从国际范围内重新思考国家的安全问题。
  布特弗利卡说,任何国家都不能在不顾及其它国家安全、甚至在危害其它国家安全的情况下来实施自己的安全政策。他说,当今世界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特别是恐怖主义的威胁,实行单边主义是无效的,只有采取协商互助和加强合作的方法才能有效。
  “全球化和安全”国际研讨会是由阿参议院发起召开的,有100多名阿方和外国专家参加。会议主要讨论国际安全面临的威胁和如何采取措施来对付这些威胁。


第3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架起中哈文化之桥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孙力
  可容纳3000余人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宫”剧场内座无虚席。主题为“太极时空”的杂技表演在观众期待的目光中绚丽登场。这是中哈建交10年来中国杂技首次亮相哈萨克斯坦舞台。“珠联璧合、九天揽月、横空出世”等节目引领观众进入“时光隧道”。浓郁的东方魅力,高超的表演技艺,完美的视觉效果,在演员优美而惊险的技巧动作中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场的观众时而为舒缓优美的舞蹈所陶醉,时而为演员的高难度动作而惊呼,以至于演员已经谢幕,人们还久久不肯离去。鲜花、掌声和欢呼声都不足以表达他们的喜悦和激动。邻座的一位观众情不自禁地连声说:“谢谢你们,让我们亲眼目睹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杂技节目。”
  这是4月底为庆祝中哈建交10周年举办的“中国文化日”系列活动之一。同时开幕的中国国画展也向哈萨克斯坦人民展示了中国艺术家的60幅优秀代表作。参观的人们驻足于每幅画卷前,屏气凝神,若有所思,似乎要从画面中寻求某种心灵的沟通,他们深为中国艺术家精湛的造诣及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一位曾在中国学习过汉语的大学生边看画边说,她非常喜欢中国文化。这4天画展对酷爱绘画的她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她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一幅幅丹青杰作。文化艺术无国界,它们跨越了语言障碍,为中哈两国各民族人民架起了解与沟通的“桥梁”。(本报阿拉木图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果林深处飘茶香
本报特派记者 廖先旺
  从马里东南重镇锡加索出发,沿一条通向邻国布基纳法索的公路东行25公里,平缓的丘陵地带出现一片高大的芒果林,而在果林中是一片茶园,这就是由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提供援助、整治开发的法拉科茶场。目前由中国与马里两国人员合作经营管理。
  谈起这个茶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法国殖民时期,但当时此地主要是芒果园。1967年中国政府提供援助,中国援外专家组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开始整治土地,栽种茶树。为了使茶园实现自流灌溉,中国专家将茶园种植面积扩大到100多公顷,修建拦河坝和引水渠,并修建了茶叶加工厂、机修车间以及职工宿舍、发电厂等。尽管当时中国处于困难时期,但修建茶园厂房的一砖一瓦都是从中国运来的,至今在茶场仓库中还有大量的耐火砖和各种加工机床。据说,这些设备不仅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而且其备件数量足够使用几十年。目前在这个茶场已经工作两年多的中国专家来自中国盛产茶叶的浙江温州,他们负责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茶叶加工。
  1972年茶园建成后,由于马里经济比较困难,茶场也未找到相对合理的经营机制,再加上当地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因而一直处于经营亏损状态。另外,由于气候与地理环境差异等多种原因,加上管理不适应需要,从而造成20公顷茶园荒弃,迄今仅有80公顷面积可以种植茶树,茶叶年产量保持在20吨左右。
  周柏杨场长介绍说,中方以签约方式参与茶场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在两年多时间里,他们采取符合当地实际的新管理方式,实行计件工资制度,雇用当地季节性茶场工作人员,并加强茶园修剪与管理,疏通水渠,目前茶叶年产量已经达到100吨上下。由于马里气候炎热,茶树生长极快,国内茶场一般两年修剪一次,而法拉科茶场如果不在一年内修剪两到三次,茶树就会老化,就会影响茶叶产量。为了提高茶叶质量,中国专家还加强了茶树的整枝修剪工作,并试行将当地茶叶与产自中国的高品质茶叶进行混合,从而提高了茶叶的质量与口感。目前法拉科茶场的茶叶不仅畅销马里市场,而且经过当地商人的批发与转销,已经销售到多个周边国家。茶园的生产与经营能够在短时间内出现重大变化,引起了马里农业部的高度重视,每年有许多政府官员到这里参观、考察。茶园的变化也引起当年的开拓者法国人的极大兴趣,如今每年都有许多法国旅游者来此故地重游,而且在法国出版的旅游宣传册上也有专门介绍这个茶场的篇章。
  周场长说,当时正是由于看到中国花费巨额资金建立起来的茶场管理不善,经营亏损,他们心中感到不安,从而激发了努力工作的热情。尽管两年多时间里没有回中国探亲,但能够帮助马里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觉得很欣慰。
  (本报巴马科电)


第3版(国际)
专栏:环球瞭望

第二位太空游客平安返回
  莫斯科夏令时5日7时51分(北京时间11时51分),载有世界第二位太空游客沙特尔沃思的俄罗斯“联盟TM—33”号飞船,安全地降落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尔卡雷克地区。沙特尔沃思以及和他同船飞行的俄罗斯宇航员尤里·吉德津科和意大利宇航员罗伯托·维托里目前身体状况良好。沙特尔沃思自己则表示,这次太空旅行是他一生中“最棒的一次经历”。


第3版(国际)
专栏:环球瞭望

哥伦比亚上百人死于爆炸
  哥伦比亚博哈亚市市长阿列尔·帕拉西奥4日说,3日在该市一座教堂发生的炸弹爆炸事件导致的平民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00人。救援人员在爆炸现场瓦砾中又陆续发现了很多尸体。
  爆炸惨案发生后,乔科省和博哈亚市政当局立即派出大量救援人员前往现场抢救伤员。由于游击队和右翼准军事组织之间的交战仍在继续,现场救援和防疫工作遇到了极大困难。博哈亚市当地百姓为了躲避战祸,纷纷向附近山区逃难。哥伦比亚军方目前已向博哈亚市紧急派遣大批军队,试图控制这个地区的混乱局势,恢复当地社会秩序。


第3版(国际)
专栏:环球瞭望

“光头党”肆虐莫斯科
  最近,“光头党”成了俄罗斯各大媒体报道的热门话题。近年来,俄“光头党”活动日益猖獗,各国使馆纷纷照会俄外交部,请求俄方确保其安全,同时提醒本国公民小心谨慎,最好少出门。
  “光头党”在俄兴起,原因主要有三。首先,随着前苏联解体,俄民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失落感极其强烈。一些人误认为外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对外国人产生仇视和憎恨心理;其次,在前苏联解体后,俄国内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不断发展,其排外的民族主义观点对青少年产生很大负面影响;第三,“光头党”的出现未引起俄上层,尤其是执法部门高度重视。据不完全统计,俄全国的“光头党”党员至少有1万多人,其追随者不少。(本报记者 马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