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国政法大学喜迎建校50周年
  江泽民题词: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学新人
  李鹏题词:培养优秀政法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本报北京5月5日讯 记者董洪亮报道:中国政法大学建校50周年庆典暨法治与法学教育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分别题词祝贺。江泽民的题词是:“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学新人”。李鹏的题词是:“培养优秀政法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出席大会并讲话。他向中国政法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贺,对政法大学在培养人才、教学科研、参与国家立法、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对政法大学提出希望:要始终坚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法学的建设和发展,以是否体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法学教育、科研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创立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建设一支既了解中国法制实际,又能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具有高学术水平的专家队伍;要在学科的整合与创新方面有所突破,与时俱进。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科为主体和特色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1952年,为适应新中国法制建设初创的需要,党中央将已有48年历史的北京大学法律系及清华、燕京、辅仁大学的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合并,组成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北京政法学院。50年来,中国政法大学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不同层次的政法专门人才,大部分已成为国家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具有高等学历的司法工作者中,约有1/10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学校教师中先后有1000多人次直接参加了国家的立法工作。作为我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政法大学50年来共完成科研项目上万项,填补了我国法学领域的许多空白,大量科研成果转化为国家立法内容,为更新法学内容、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推动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学科建设上,政法大学的法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等均为国内首创。在绝大部分法学的二级学科中,政法大学都发挥了奠基者和开创者的作用。
  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的两个快速发展时期后,中国政法大学目前正在用20年左右的时间,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多科性、研究型、开放性、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努力成为中国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法学信息资料及国家立法与决策咨询服务中心。
  出席大会的还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任建新、罗豪才等以及师生代表、各界校友约6000人。教育部、北京市等有关部门发来贺信表示祝贺。


第1版(要闻)
专栏:

  “五一”长假期间,在外地进京客流中,有不少人利用假期求学充电。北京启航考试学校开设的英语强化班吸引了来自云南、内蒙古等地的两百多名学员前来听课。这是他们在专注地听讲。本报记者 王景仁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内蒙古举全区之力加快生态建设
  国家将投资三十亿元重点建设“八大工程”
  本报呼和浩特5月5日电 记者吴坤胜报道:入春以来,一个举全区之力加快生态建设的热潮在内蒙古广袤土地上展开。内蒙古今年将实施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还草、舍饲禁牧等八大重点工程,国家为此将投入资金30亿元。生态建设投资之多、规模之大居全国首位。
  两年来,国家在内蒙古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6.7亿元,使内蒙古生态建设以每年造林1000万亩、水土治理650万亩、草场建设2000万亩的速度推进,累计治理荒漠化土地6000多万亩,治理区的生态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内蒙古今年生态建设的重点是抓好“五大区域”、“八大工程”。“五大区域”即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和风沙盐碱治理区、京津周边内蒙古风沙源治理区、大兴安岭天然林资源保护区、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治理保护区、阿拉善生态自然封育治理区。“八大工程”指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三北”防护林等八大国家生态工程的建设,力争完成治理荒漠化面积2000
  万亩,生态移民8万人。其中,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今年将在全区82个旗(县)全面展开,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367万亩,荒山荒地造林种草600万亩,分别占今年全国计划任务的10.8%和15%,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今年将在草原地区首次大面积实施舍饲禁牧工程,完全禁牧草场3000万亩,使沙化草原得到休养生息。
  为确保生态建设效果明显,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承担生态建设任务的盟市不久前再次签订目标责任状,把生态建设列为各级政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为使国家生态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行,自治区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向每个工程派驻生态专家进行全程指导、监督。


第1版(要闻)
专栏:

青海认真落实“三条保障线”
  本报西宁5月5日电 记者禹伟良报道:青海省认真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以巩固“两个确保”成果,实现“应保尽保”。今年第一季度,全省社会保障类支出达30431万元,同比增长126.6%,为参加统筹的14.9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3.27亿元,发放率达100%;为全省6.58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按时足额发放了基本生活保障金,代缴了社会保险费;全省已纳入“低保”范围的困难居民有9.18万人,占应保对象的69.3%。今年6月30日以前,青海将把尚未纳入保障范围的4.7万名困难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目前,青海核定低于当地生活保障标准线以下的贫困居民达13.25万人,占全省城镇非农业人口的9.6%。青海正抓紧落实城市“低保”扩面的各项措施,尤其是配套资金的落实,确保将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人口特别是困难企业职工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青海省各级社保部门一方面加大征缴工作力度与扩面工作力度,向多种所有制企业扩展,实现广覆盖;一方面认真执行养老保险基金发放预警制度,早计划、早安排,按时将资金拨付到位。同时,努力扩大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范围,保证企业离退休人员通过银行、邮局等社会化渠道,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
  近年来,青海省加大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力度,突出搞好企业的“低保”扩面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续保工作。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有37.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有35.2万人。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写

雪山深处送温情
本报记者 刘亮明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然而,拉萨以北近百公里海拔43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山深处,4月底还是白雪皑皑,寒风蜇人。“五一”前夕,西藏自治区主要领导郭金龙、热地、列确等冒着骤然而来的大风雪来到青藏铁路羊八井隧道建设工地,慰问奋战在这里的中铁二局的建设者,把党的温暖送到雪山深处,送进建设者们的心窝里。
  风雪中,当自治区领导和建设者们的手攥在一起的时候,工地上响起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看着建设者们一张张被风雪扑打得粗黑皲裂的脸和迅速掘进的隧道,郭金龙一再嘱咐大家,施工越是紧张,越是要注意安全,搞好生活,保重身体。
  “自治区领导们那么忙,还冒着风雪来看我们,这让我心里感到热乎乎的。”36岁的机械班女工牟淑群一脸感激。她家在贵阳,去年8月进工地,一干几个月,把上六年级的女娃丢给了父母。高原缺氧反应强烈,头疼、脸掉皮、嘴唇裂,但她挺过来了。现在她“啥也不想,一心想着把铁路早一天修好”。


第1版(要闻)
专栏:

  “五一”期间,福州市台江区社区“家庭菜肴烹饪表演赛”在福州中亭街美食城举行,来自90个社区的90个家庭各自选择三道家庭拿手菜进行现场烹饪表演比赛。图为台江区安平社区6岁的王文琛当起爸爸妈妈的助手,一家三口正在忙着表演烹饪菜肴。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三老建房”放心上
本报记者 郑有义
  今年,辽宁省决定从老工业基地产业工人多、职工住房相对困难的实际出发,开展为城市老劳模、老党员、老职工解决困难的“三老建房”活动。“五一”期间,辽宁省省长薄熙来逐地检查“三老建房”。
  葫芦岛锌厂是国家特大型企业,职工住房条件比较困难。在葫芦岛锌厂住房基建工地,薄熙来了解到葫芦岛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解决职工住房,一次解决300户困难职工住房时,肯定地说:“这是好办法。开始说解决‘三老’住房,各地都有压力,现在思路一变,问题就解决了。”他还一再嘱咐要通过这次建房,把厂内五六十年代老劳模的住房全部改善一下。
  杨家杖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原资源枯竭的杨家杖子矿井的基础上组建的,再就业难度大。薄熙来看望了在井下工作了37年的省级老劳模陈文质,当他听说陈文质一大家9口人只有50多平方米的房子时,动情地说:“老劳模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党怀有深厚的感情,现在他们退下来了,我们一定要关心照顾好他们。”
  5月2日,薄熙来在鞍山市检查“三老建房”,当他看到这里房屋的格局不太理想,质量不太高时,严肃地要求当地提高标准。走访中,薄熙来反复要求干部:“去年,我们解决了农村老军人、老党员、老村长的‘三老’住房问题,今年,我们要全力抓好城市老劳模、老党员、老职工的‘三老’建房工作。”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北京首季外贸出口增长
  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市地方企业外贸出口额达12.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好于预期。其中国有企业出口扭转了长期负增长局面和涉外旅游明显好转是两个显著特点。一季度国企出口完成3.9亿美元,同比增长16.8%;海外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1%。今年一季度,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58家,合同外资额5.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2亿美元,同比增长2.7倍。
  (阎晓明)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龙舟锦标赛在荆州举行
  第十一届屈原杯龙舟锦标赛日前在湖北荆州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4支参赛队在荆州古城墙下九龙渊奋力拼搏,竞逐浪上风流。此次龙舟锦标赛正逢荆州市第三届龙舟盛会,荆州市举办了一系列与龙舟相关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以此弘扬荆楚文化和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杜若原)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深港澳开辟空中快捷通道
  “五一”黄金周期间,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每天有8架次客运直升机往返香港、澳门,为旅客提供空中快捷通道。担负飞行任务的S—76型直升机属于豪华型商务直升机,可同时乘坐12名客人。该机从深圳至澳门、香港的空中飞行时间约20分钟,成为连接深港澳三地的“空中商旅走廊”。(胡谋)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大连至欧洲远洋干线开通
  大连至欧洲远洋干线日前开通。该航线在国内以大连港为始发港和终到港,西行挂港顺序为大连、青岛、厦门、盐田、香港、新加坡、苏伊士、费利克斯托、鹿特丹、汉堡、安特卫普。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为该航线配备了目前国内最大的集装箱船,包括“中远鹿特丹”轮在内的8艘5400标箱高度现代化的全集装箱船。(王科)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保护牌”摘得好
姬晓东
  报载: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给三十九户曾经挂牌保护的企业摘下了“重点保护牌”,这个牌摘得好。
  挂牌企业多是地方一些效益较好的利税大户。挂牌是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为制止对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而采取的一种行政保护措施。客观地说,这个办法对遏制“三乱”,发展地方经济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必须要按照国际规则规范企业行为,挂牌保护就越来越行不通了。靠行政手段保护或干预,都是违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而且容易产生有碍市场监督的不良行为,甚至成为地方保护主义和违法违规的保护伞。摘掉保护牌,使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助于促进企业练内功,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乱”行为不消除,企业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护。因此,要促进发展,重要的是政府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这是治本之策。只有这样,摘牌才能摘得让人放心。


第1版(要闻)
专栏:

让农民得实惠
——农电“两改一同价”工程侧记
郭殿新
  1999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工程在中华大地上展开,数以亿计的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在这项工程中,农民真正实现了用上电、用好电、用得起电的目标,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就是被农民亲切地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的农电“两改一同价”工程,即农村电网改造、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和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电同价工程。
  赋予历史重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农村电气化事业发展迅速,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广大农民生活起到了巨大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农电管理体制不顺、农村电网建设严重滞后,致使收入远低于城市居民的农民却用着比城市价格高很多的电。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虽然通了电,但由于电价太高,农民又被迫重新点起煤油灯的事情。
  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展“两改一同价”工程。1998年10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1998]134号文件批转了国家计委《关于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的请示》。1999年2月4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力管理的意见》。“两改一同价”拉开了序幕。
  对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部署,国家电力公司迅速贯彻落实。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高严表示,“两改一同价”是国务院赋予国家电力公司的历史重任,是一项造福广大农民的德政工程,公司一定要把这一民心工程完成好,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高严两次到河北抚宁县调研,了解农户用电情况和供电部门的服务情况,有关农电管理体制的调查报告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肯定。
  农民得到实惠
  根据国务院部署,第一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总投资规模为1893亿元,国家批复国电公司系统总投资规模为1537亿元,占总规模的81%。截至2002年2月,国电公司系统累计完成投资1495亿元,占总投资的97.26%。目前,已有1729个县完成农网建设与改造任务。经过两年的努力,农村电网已经面貌一新,农民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数字是枯燥的,但以下数字很能说明问题。农网改造以来,农村农户通电率由1998年的96.87%提高到2001年底的98%,解决了138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供电可靠率由改造前的87%提高到95%以上,电压合格率由改造前的78%提高到90%以上,农村线损率由改造前的25%—30%降到了12%以下,农村到户电价每千瓦时普遍下降0.13元。据测算,全国每年可减轻农民电费负担350多亿元。
  工程的“同价目标”也开始逐步实现。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365个县实现了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其中:上海、江苏、山东、天津实现了全省(市)范围内的居民生活用电同价,河南、甘肃、浙江、河北等省部分县实现地区或县域范围内的生活用电同价。不少农民终于用上了和城里人一样价格的电。
  电好用了、电价低了,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并拉动了农村的市场需求。随着农网改造的开展,过去下不了乡的家电开始悄悄“上山下乡”。比如,在浙江绍兴县夏履镇5600户农民中,已有70%用上了新型电炊具,电饭煲、电水壶、电炒锅在这里一应俱全。如果说浙江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那么河南的事例就更有说服力。据初步统计,农网改造后,河南省农村共计增加电风扇200多万台、洗衣机50多万台、电冰箱20多万台、电视机100多万台。
  电既是生活资料也是生产资料,农村电力改善,对乡镇企业的发展作用明显,这个意义甚至高过对农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河南省巩义市涉村镇羊角沟村个体加工业由此获得了生机。羊角沟村的村民主要靠加工石材维持生计。网改前,村里有30户石材加工户,由于电的问题,造成20多户停产。网改后,石材加工户增加到70户,且由原来的小锯加工更换为大锯加工,每户每年可收入5万—8万元。仅此一项,该村石材加工户每年就增收360万元左右,全村的人均年收入超过了2000元,由原来的贫困村一举成为小康村。
  同样,山东省即墨市西程村的村民也体会到了农网改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西程村是远近闻名的针织专业村,全村600多户中,60%是搞针织加工的。网改前,由于电压太低,影响生产,许多人曾产生过迁走的念头。一位姓江的厂长颇有感触地说:“当时是有活不敢接,怕没电,交不了活。现在好了,电的问题解决了,我不但有订单就接,还积极争取订单,近来一个日本客户就和我签了一份两年的订单。我正在扩大规模,销售收入有望达到600多万元,是网改前的6倍多。”
  成果来之不易
  “两改一同价”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利用国债在农村进行的最大工程,为了完成这项工程,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广大职工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条件艰苦等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
  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10千伏线路整改期间,正值寒冬腊月。今天竖起的电杆,第二天早上就会结上一层霜冻,脚扣登上去直打滑。为了按时登杆作业,电业职工用喷灯和玉米秸秆在杆下烘烤,让霜冻溶化后再上杆。为了赶抢进度,施工队员们早饭、午饭都在工地吃,冰天雪地,往往是烫手的包子刚刚吃一半就变得冰凉。电业职工就这样加班加点,终于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该县的农网改造任务。
  四川广元三堆镇山高路远坑深,是广元市比较贫穷的乡镇,农网改造工程施工难度很大。为了加快工程进展,节约资金,当地供电部门的领导与电业职工和农民一起上山抬电杆。在小河村和白岩村,山高路险,坡度斜面达70度,上坡时为了不使后面的同志受到伤害和发生危险,前面的人全部用稻草捆上腿,跪在石板上。人们抬着电杆一寸一寸往上爬。有时抬一根电杆,从山脚到山顶,要花费半个月的时间。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果说,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是从“硬件”上解决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电力“瓶颈”问题,那么,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则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用电管理问题。农电体制改革精简了农村电工队伍,消除了“三电”和“三乱”现象,有力地巩固了农网改造的成果,使农村用电从服务水平到用电质量均上了一个新台阶。
  目前,1040个趸售县全部实现了代管,600多个直供直管县正在逐步改成各省电力公司的子公司,97.5%的乡镇电管站已经改为县供电企业的派出机构,农村电工精简了28万人。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两改”虽然取得了重要成果,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巨大实惠,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投资仍显不足,第一期农网改造中低压电网改造面只有60%左右,全国还有40%的低压电网“嗷嗷待哺”。为此,第二批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已在全国各地逐渐展开,重点是完善低压电网改造。
  我们有理由相信,“两改”任务全面完成后,农村电网将更加稳固,农村经济将更快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路会越走越宽。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香港举行校际普通话朗诵比赛
  由香港普通话教师学会主办、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及香港文学促进会协办的《新诗、散文普通话朗诵比赛》5月5日在香港举行,来自香港20所学校的14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这次比赛。(据新华社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