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2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

弘扬民族精神要有创新思维和世界眼光
肖云儒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一直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大,这个功能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七次文代会上的讲话中,高屋建瓴地论述了文艺弘扬民族精神的问题,鼓励文艺工作者通过独创性的艺术劳动,使文艺成为国民精神的火炬、人民奋进的号角。
  和经济相比,文化艺术有自己的特点,它具有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独特性,具有不同国别民族文化精神的独特性,也具有个体创造性精神活动的不可规范性。因而同处世界格局中的各民族文化,除了许多共同性,也必然会出现许多差异、尤其是价值层面的深刻差异。经济全球化并不一定能消除不同国家之间的冲突,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能加剧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也许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国人在谈论文化艺术全球化问题时,常常更多地从抵御和反对新形势下的文化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精神和保存民族文化传统的角度着眼,这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民族文化艺术如何走出去,如何在创造、开放中弘扬发展,则议论较少。仅有的一些议论,又大多集中在工具理性和市场运作层面,即民族文化如何通过现代市场操作进入世界格局。但是,不要忘了问题还有更重要的一面,这就是换一种眼光,以全球眼光对民族文化艺术定位;换一个坐标,以开放、融汇、更新、创造的坐标思考民族文化艺术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以在全球文化格局中占得更大份额,发挥更大作用。在这个层面上,民族文化艺术的保存、维护和民族文化艺术的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实际上是弘扬民族文化问题互促互动的两方面。
  以积极、进取、开放的精神弘扬民族文化艺术,首先要发扬中华文化固有的兼容并包、开放融汇的创新品格。
  前些年,有人认为中华文化是一种僵滞封闭的超稳态结构,这显然是偏见。中华文化的内在结构应该说是稳态和动态两种机制的统一。千百年来形成的许多民族传统,譬如团结凝聚、自强自信、奋发进取的精神品格,天人合一、家国同构、伦理中心的文化结构,以及种种政治、法律、伦理、科学、艺术的形态意识和非形态意识,虽然都构成了我们民族相对稳态的精神传统,其实它们的具体内容无不随时代的变迁而在不断变化发展着。
  另一方面,往往被忽略的是,中华文化又具有多维动态融汇的机制。其实,一部中华文化发展史就是不断融汇各种异质文化因子更新壮大的历史。遍布黄河、长江流域和华南、东北、青藏地区上百个文化遗址,不断证明中华文化是多源发端、多流生成的;中华文化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多民族文化,而汉文化内部自古以来又是多地域多流脉,在漫长的交汇融合中形成了以儒为核心、儒道释为主干,各种文化成分枝繁叶茂的多维文化复合体。中华文化发展的几次高峰,都和文化的开放交汇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没有秦汉之际董仲舒等思想家对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创造性综合,就没有秦汉文化,没有后来成为民族文化重要基石、对世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儒文化。没有汉唐乃至宋明中华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上千年的吸收、改造,没有近于《中庸》的天召宗,近于《周易》的华严宗,近于《孟子》的禅宗等中国化佛教的先后创立,也就没有融汇了佛学内容的儒学——宋明理学的壮大,更没有中华文化儒道释文化系统的形成和直至今天对世界文化的平衡、启迪作用。
  耐人寻味的是,不注意在交汇中创新,过分拘泥“原版性”的佛教流派,如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的一味追逐“天竺化”的法相唯识宗,由于忽视中国的实际,忽视和本土文化在整合中创新,却逐渐衰败了。近百年来,几次西方文艺的引进高潮,如五四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也都是从对域外文艺生吞活剥的单向模仿开始,走向与本土精神、民族生活相融相洽,走向描绘作家艺术家在民众生存中的体验,而逐渐完成整合和更新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和而不同,有容乃大,适时地、多维地、创造性地将异质文化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营养,这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在创新中弘扬,在融汇中发展,才是弘扬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要义。
  在当代世界文化格局中对民族文化作再认识,最重要的是以世界眼光和现代科学体系对民族文化精髓、民族美学体系和民族文艺现象重新扒梳整理,发掘更深更新的内涵,作出科学而有力度的再肯定。只有在当代的、全球的大时空里,才能判断、识别民族文化中的先进因素——这是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并能丰富世界文化的瑰宝;也才能发掘民族文化中那些适应全人类、被人类普遍认同的精神资源——这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衔接点,是民族文化进入世界格局的绿色通道。同时,对民族文化中落后、过时的东西,也要从当代世界文化的坐标上作出更具科学理性的再批判。如果我们立足于过时的、或脱离中国实际的文化立场和方法,立足于有着自然经济、计划经济或全盘西化浓重投影的文化立场和方法,对民族精神无论是扬弃还是发展,都可能误入歧途。
  上世纪初叶,西学东渐,以思辩的、体系化的西方文论全面否定经验的、感悟的中国美学和传统文论一时成为时尚,王国维却力主在世界格局中认识本国文化的观点。他指出:“欲完全知此土之哲学,势不可不研究彼土之哲学”。事实上,五四运动期间,有些国人激烈非议象形的汉字,这同时,中国古典诗歌却在美国引发了一场意象派诗歌革新,涌现了庞德那样的大诗人。而后来在海德格尔那里,我们又看到了中国传统文论中虚静精神的影响。
  在全球文化日渐趋于综合的大背景中,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关系正在更新,一方面不断以新的形态冲突着,一方面又走向对话和互补。随着信息社会和生态社会的到来,随着人对主客体世界复杂性愈来愈深刻的认识,工业社会的许多文化观念和审美观念已经失去了它的自洽性。西方文化正在重新建构。在这种重构中,东方的中华文化,以儒家的“天人合一”和道家的“顺其自然”,谐和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着人与社会、平衡着人的内部世界,以中国式认知的模糊色彩和感悟色彩,拓展着人类对世界、对心灵、对艺术的把握,这些都正将成为现代文化和现代思维极有价值的资源。
  正如马克思在谈到世界市场的开拓时说的,“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今天,旧的封闭的民族文艺研究正在日益广泛地被多语言的比较文艺研究所取代。我们应该加强比较的研究和系统的观照,在全球化格局中发掘民族文化中具有世界意义和现代价值的精华,并且作好科学的阐释推介,使之在文化全球化的现实进程中发挥鲜活的积极作用。
  现代世界对中华文化的青睐,同时也将中华文化和相关的艺术精神现代化、科学化、体系化的任务极为迫切地提了出来。要建立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科学话语体系,将中华文化艺术在当代仍然有着鲜活生命力的精华,如灵象触发特色、意象传输特色、整体感悟特色和模糊表述特色等等,融化到现代世界通用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渠道、运作方式中去。建立民族文化艺术的智性体系,一不能“言必称希腊”;二不能把立足点放在国外流行的现代概念上;三不能完全沿着中华文化已经形成的老路数走,要从世界文化坐标系出发,尽量返回民族生活的源头和民族文化的原生点去解读中国文化密码,经过切实的发掘、化育,创造出一种能对民族文艺作新的整体表述、能和当代世界对话的话语体系。这是在现代世界的语境中,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要重视“西体中用”的话语转换。除了直接译介,还不妨用民族的话语体系和适合国人接受心理的形式,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精华,“意译”甚至重写,以改变目前西学走不出精雅文化圈的现状。世界先进文化难于在民众中普及,转化为我们民族的文化营养和百姓生活话语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只有经过这样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话语转换,才能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开花。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天地一瞬

古木新春万花开 王风光摄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新作鉴赏

伟大的风范宝贵的镜鉴
——读《陈云和苏州评弹界交往实录》
吴文科
  陈云同志是评弹艺术的热忱爱好者,他以对包括苏州评弹和京韵大鼓等等在内的曲艺品种的痴心迷恋与持久关注,而成为苏州评弹乃至整个曲艺艺术的优秀鉴赏家和颇有研究的专门家。整个曲艺艺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革新与发展,特别是包括“苏州评弹学校”和“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等现代学校曲艺艺术教育机构的建立,与《评弹艺术》研究集刊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等曲艺理论阵地和研究机构的创办,都凝结着他的心血。
  由周良编著的《陈云和苏州评弹界交往实录》一书的出版,因而不只是一本有关陈云同志关心苏州评弹事业的事迹实录和文献资料留存,也是苏州评弹乃至整个曲艺界对于陈云同志的一种特殊缅怀与切实纪念。
  在陈云同志那里,苏州评弹不仅是他的欣赏爱好,而且是他念念不忘的关心对象;他不只将苏州评弹作为自己工作之余的娱乐消遣和精神滋养,更将其视为倾心相报的投入事业。他为好的评弹节目鼓劲叫好,也为艺术上不好的倾向与内容上疏漏的地方提醒注意甚至加油出力。比如书中所附《关于明代从苏州到开封、洛阳的水上交通状况》和《关于开封、襄阳间,洛阳、南阳间在明代是否通航的问题》两份史料考据文字,就是陈云同志1960年3月间,在杭州听了杨斌奎说唱的苏州弹词《描金凤》后,因对有关水路交通的史实问题比较怀疑,而专门请有关史学家查考的结果。其中,前者排除了他的担心,而后者则证实了他的担心。这说明,陈云同志不是一般的苏州评弹的爱好者,首先是一位真正热爱这门艺术的合格的“老听客”。他所做的这类看似“钻牛角尖”式的事情,一方面说明他对苏州评弹欣赏的用心与仔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在艺术上真正关心苏州评弹,在行动上切实推进苏州评弹的艺术建设,使之更加精益求精的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从这些地方,我们看到了陈云同志对待苏州评弹遗产的“精严”。但是,正如从陈云同志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贯的辩证工作方法一样,对于新生事物,特别是艺术上的革新与创造,陈云同志又是满腔热情、“严中有宽”,鼓励多于责难。他有句名言:“我对新书,有三分好就鼓掌。”并且鼓励大家“说新书要大胆”。细读《陈云和苏州评弹界交往实录》,你会从陈云同志区别对待新旧节目的辩证态度里,发现他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是那样的坚定而又鲜明;同时,体会出他渴望苏州评弹革新创造的拳拳之心与绵绵之意,是那样的迫切而又深长。因为,在他看来,“老书的历史长,新书的历史短。新书和老书,是一次和一千次、一万次的比较”。所以,他从不以“一刀切”的态度与眼光去对待苏州评弹的创演实践,而是时刻注意运用辩证的眼光和历史的方法,去观察和思考苏州评弹艺术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加以行之有效的切实引导。而这,恐怕是陈云同志真正赢得苏州评弹乃至整个文艺界包括曲艺界衷心爱戴的深层原因之一。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第一届“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颁奖
  文化部第一届“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日前举办颁奖仪式。十一位艺坛耆宿获此殊荣,他们是造型艺术家王朝闻、艾中信、华君武、启功、张仃、侯波、曾竹韶;表演艺术家王金璐、邝健廉(红线女)、袁世海、戴爱莲。这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艺术理论家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于各自领域里努力地继承革新、研究创作,开创一代先河,取得卓越成就,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奖项的费用由日本友好人士深见东州先生无偿捐赠,专门用于奖励中国在造型表演艺术领域的杰出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每年评选一次。
  (高仁)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人民文学》将推出“诗歌特大号”、“小说专号”
  继《人民文学》去年第十期推出新散文专辑的举措之后,《人民文学》这本有着辉煌历史的、以小说为主的纯文学期刊,继续其发现读者、走向读者的努力。其将在今年第九期推出“诗歌特大号”,以较大容量集中刊发年轻诗人特别是大学生的诗作,强势推出诗歌写作的新生力量,同时用诗行架起心灵的桥梁,以丰富多姿的现实感和较强的冲击力,加强《人民文学》与广大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更为直接的情感交流。(次仁)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点评

从“柳文书”到“咱村里的老赵”
仲言
  伟大的艺术来源于朴实的生活,艺术史上的无数名作范例都在证明着这样的艺术生产逻辑:艺术因其与所反映的生活之间的深刻关系而获得巨大的历史内涵。艺术家不可能脱离现实进行创作,艺术家与生活间的关系深刻与否,不仅是衡量艺术家伟大与否的一个标尺,更是其能否产生伟大作品的一个保证。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文学艺术的具体实际出发,深刻阐明了艺术与生活、意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唯一源泉的客观真理。
  在离延安不远的米脂县,我们听到了许多艺术家深入生活的故事。1943年春,柳青在《讲话》感召下,到米脂农村当乡文书。三年的文书生活,产生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更为他以后的《创业史》等作品奠定了写作起始的根基。他始终认为,米脂三年是其创作道路的真正起点。他说:“要想写作,就先生活。”“对于作家,一切归根于生活。”“生活培养作家,生活改造作家,生活提高作家。”
  柳青当年所在的吕家捡乡距县城还有相当的路程,曲折蜿蜒的道路,在有车马便利的今天走来也不容易。重重梁峁的阻隔,反倒使柳青有了深入生活的可能。那里的农民至今仍记得“对襟袄、中式裤、纳底布鞋、黧黑脸膛”的“柳文书”。浸洇在黄土高原生活中的柳青,已经在精神层面和他笔下的人物气息贯通了。此时的艺术家落笔为文、发言为声,无不是这相互连通的温暖血脉的心潮涌动。柳青常说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是:“我是个农民。”
  版画家古元、作曲家刘炽、表演艺术家王大化、于蓝都在1943年前后来到米脂,他们在质朴、厚实的农村生活中发现了动人的线条、优美的旋律和表演的激情。艺术创作者、欣赏者、表现对象在相互交融的互生互动中,感受到了艺术和生活互助互燃的充沛热情。刘炽如今回忆起他在米脂采风时听到陕北民歌《凤凤铃》的内心震动,仍语带激动。当年的刘炽在生活的海洋中自在畅游,如有神助。他在民歌旋律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当有人听到这些仿佛天籁般的音乐时,吃惊地以为这是从贝多芬的音乐中借用过来的。刘炽说:“不是贝多芬写的,是刘多芬写的。”是千百万年积累沉淀的黄土高原老百姓的生活,给了刘炽这样的底气豪情。只有真正在生活中深扎下根脉的艺术家,才会有这样的自信和勇气。
  米脂的老人仍然记得1943年鲁艺工作团在庙院广场上的演出,《兄妹开荒》、《拥军花鼓》、《推小车》等秧歌剧,就在黄土高原为幕布、无定河水声伴奏的场景下恢宏上演。满坑满谷的人群,激奋昂扬的场面、热血沸腾的交融、艺术与生活的宏伟汇合……艺术家与其反映的对象、服务的对象之间的深情关系,是艺术创作、艺术欣赏的巨大魅力所在。这是伟大艺术产生的真谛,也是一代艺术家至高无上的幸福。
  赵树理在太行山区长期生活、写作,许多与乡亲们声气相应的作品都在那里写就。在家乡人的记忆里,赵树理仍是熟悉的样子:高个子,黑瘦脸,一件黑袍子,一顶黑毡帽,腋下是抗日时期用过的黄布包,口袋里装着一根旱烟袋……那里的人不管他叫作家,都称他为“咱村里的老赵”。“老赵”这样的称谓胜似千言万语,道出了艺术家与生活之间难以言尽的深厚关系。这种关系是《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作品保持长久生命活力的秘密,是那些仿佛决计要关起门来写“自我内心”,到头来却只写出了自己的“内分泌”的写作者无法得到的幸福称谓。
  生活从来不会主动抛弃艺术家,但生活对艺术有着自己一丝不苟的标尺。在无定河边的米脂小县,我们又一次看到了这永恒标尺的形态:这标尺的刻度严格而又朴实,超拔而又谦逊,标尺的黄金刻度永远定位在“现实—生活—历史”这一亘古不变的位置之上,我们的艺术家需要用一生的艰苦和辛劳被它所比照和衡量。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

坚守住六十年的信念
许柏林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已经面世60年了。60年来,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文艺境况更是与60年前迥然不同。在60年风翻云卷的文艺大潮中,各种创作流派和思潮都曾呼风唤雨,给文坛、给社会、给生活留下了斑斓色彩,丰富和映衬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但是,悉心回溯,我们也不难发现,60年来,《讲话》始终像黄河奔流在文艺的沃野上,纳百川,挟细流,主大潮,浩浩焉浪花飞飞,泱泱乎一泻千里。
  那是被革命和战争烧红了的文字,又是被理性和实践铸造成型的原理。这些原理和文字被血与火洗尽了铅华。60年来,有哪一种文艺理论产生过比《讲话》还大还长的影响力和穿透力?《讲话》的原理作用于我们的思维取向,作用于我们的审美体验,作用于我们的价值判断,也作用于我们的工作路径。这些与60年不平凡的岁月一道,积淀成革命文艺的传统,也铸成了一代代文艺工作者奋勇前行的信念。
  人生总是由信念导航的,事业只有在信念的支撑下才能辉煌。信念,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个灵魂的寄放所。科学的信念,是由真理和实践酿造、升华而成的,是由辉煌实践证实了的。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指明了革命文艺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阐明了文艺发展的基本原理。许多文艺家们读了《讲话》,顿感原来的文艺思想和理论体系的陈旧和过时,一个新的天地、新的舞台、新的理论凸现在眼前,文心在涌动,热情在燃烧。
  正是这种科学的原理、正确的方向、辉煌的成就,使我国的文艺家步入了更广阔的天地,展示出更高的境界,也使《讲话》成为了指引文艺家们正确前行的灯塔,成为了一种坚实的信念。
  坚守这种信念,就是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坚持走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道路,就是坚持以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为惟一源泉的原理,就是保持在改造世界观的同时改造自己。这些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精华,是区别其它文艺观的试金石。它包含着对文艺的价值、功能、标准、对象、方法、途径等等的基本判断。这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对文艺事业的宏观把握,更是一个文艺工作者不可回避的自身定位。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抗日战争烽火连天的年代,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和怎样服务的问题,其对文艺原则问题的把握具有鲜明的时代契合点。那个年代要把抗日战争进行到底,还要把我们的人民在历史舞台上的主体地位突出出来,这就需要我们的文艺家了解人民、认识人民,与人民心连心。这不仅仅是战争和革命的需要,更是一个建设什么样的新文化的问题。从1939年到1942年,也就是在《讲话》之前的两三年间,毛泽东同志先后发表了《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等重要文章,对那时的种种不良文化现象和未来革命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目标与任务。而《讲话》提出的原理、任务和途径,是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一种必然要求和组成部分。这些基本原则,在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江泽民同志在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予以明确和坚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我们党的中心任务的重大变化,这种坚持,更是一种链接和发展。我们处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这重要的历史转折期,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冲突不断加剧的新世纪,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是对党的文艺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和希望。
  正是这种一以贯之,与时俱进,使得《讲话》成为了我们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一种信念。在当前的文艺发展中,无论是从注重对社会实践的把握到对个人体验的把握,无论是从对“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刻画到对文艺家主体意识的表达,无论是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到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无论是从“政治的与艺术的”标准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标准,都在发生着无法回避的变化。然而,我们对文艺的基本认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信仰没有变。我们深信,只要一如既往地坚持这一信念,文艺家就能够步入宽广的天地,就能使自己得到思想和情感的解放,得到创作上的升华和进步。
  60年的文艺实践,《讲话》光辉依旧,未来的伟大路程,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的书写。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现代著名文艺家研讨会召开
  为了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等八个文艺学术团体和单位,于五月十一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城内校舍举办“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现代著名文艺家学术研讨会”。会议通过研究丁玲、赵树理等著名文艺家的成就,具体地说明毛泽东文艺思想推动中国文艺产生了划时代的变革的伟大功绩,充分地论证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革命文艺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余飘)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宁夏青年作家小说研讨会在京召开
  由《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小说选刊》、文艺报社和宁夏文联及《朔方》编辑部近日联合在京召开“宁夏青年作家小说作品研讨会”。宁夏的文学创作近年来新人辈出,形成了颇有实力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创作贴近西部的黄土地,坚持发掘本土素材,对乡土浓烈的挚爱深情、强烈的信念和道德纯洁感成为其作品突出的审美追求和风格特征。(李云)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让世界充满绿”迎奥运书画联展开始征稿
  为了弘扬奥运精神,增强环保意识,经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组织委员会同意,由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让世界充满绿”迎奥运全国书画联展将于今年十一月在北京展出。五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为征稿时间,应征作品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等种类。园林设计效果图、环境艺术设计效果图届时也将作为特约作品参加展出。(巴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