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新境界
刘彦昌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当代国际国内形势的新特点,既总结了我们党已有的认识成果,又借鉴了世界其他政党特别是共产党执政的经验教训,从新的视角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上升到了一个新境界。
  深化了对执政党执政资格的认识。这主要体现在强调保持执政党自身的先进性上。由革命时期强调党的阶级性转变为建设时期强调执政党的先进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突出特点。这是江泽民同志对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和提炼。党的先进性是共产党保持执政资格的基本条件,但是,党的先进性不是自封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执政70多年的苏联共产党之所以垮台,原因之一就在于陶醉在革命时期和执政初期党的先进性上,忽视了党的先进性的保持和更新;停留在革命时期理论的先进性上,忽视了随着执政时间的延续党自身可能发生的变化。所以,执政的共产党要经受长期执政的考验,必须高度重视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机地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把“与时俱进”的精神贯穿其中,从而在理论上解决了如何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问题。
  深化了对执政党政治定位的认识。这主要体现在立足于“代表”以及如何实现“代表”上。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执政党和政府的关系。在社会定位上,执政党和政府是有区别的,它不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机构,不能代替政府行使具体管理职能。二是执政党和社会公众的关系。尽管执政党在执政前一般都是特定社会群体的代表,但成为执政党后则应立足于社会发展,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代表”,是执政党的政治定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我们党的政治定位,即党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必须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体现社会发展的方向;党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指导人民群众向既定目标迈进。要实现“三个代表”,并不简单地取决于党自身的主观愿望,还要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不能真正化为切实有效的具体行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种行动指南,为全党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深化了对执政党执政业绩的认识。这主要体现在强调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上。能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人民是否拥护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全面的,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素质的提高、民主政治的推进等,缺了哪一方面都不足以显示共产党领导的优越性,都不符合党的宗旨和性质,也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长期支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再次明确了这个问题,而且还第一次明确地把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并一再强调“三个代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强调通过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9版(理论)
专栏:

源于实践的思考
  党的形象的科学定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形象问题,把党的形象科学定位于顺应历史必然性和发挥执政党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之中,即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这一形象的深刻内涵,是主动“代表”而不是被动“适应”;“代表”的生产力和文化是先进的而不是落后的;“代表”的群众利益是最广大的而不是部分的,是根本利益而不只是某些具体利益;是“始终代表”而不是一时的“代表”。
——荣效(河北)
闪烁着伟大光芒的真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我们党和国家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回答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所面临的一系列课题,指明了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奋斗目标、衡量标准和基本途径,充分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物质与精神,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辩证统一,历史发展规律与历史创造主体的辩证统一,是闪烁着伟大光芒的马克思主义真理。
——赵凤平(辽宁)
全面认识党的性质的一次飞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基础上,在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把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结合起来,对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作出了新概括,明确提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的先进性都不是抽象的,而是从“三个代表”上历史地、具体地、全面地体现出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先进性、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奋斗目标的阶段性和根本任务的科学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是对党自身性质进行全面认识的一次飞跃。  ——龙士云(湖北)
基于世界眼光的科学结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和分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世界眼光观察和分析时代与形势,集中全党智慧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应对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迎接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  ——文锦菊(湖南)
共产党人崇高价值观的精辟概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具体规范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科学阐明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应有的价值标准。它要求每一个共产党人必须胸怀坦荡、眼界开阔,既要积极投身改革,做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带头人,又要勇于和乐于做先进文化的促进派;要求每一个共产党人必须“心底无私天地宽”,一切行动和工作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必要时甚至勇于牺牲个人的一切。
——黄凯旋(广东)


第9版(理论)
专栏: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专论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三个一致性”
孔玉芳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实践“三个代表”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三个一致性”是对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层次思考,对于在新世纪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要求和实践,反映着社会发展趋向,体现着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就必须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既是一个受制于物质生产的有规律的历史过程,又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一方面,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一规律如同自然界的规律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规律不是外在于人和人的活动的,而是无数人的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从事物质生产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对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是建立在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制约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决定力量这一重要基础之上的。既然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的历史,那么也必然是物质生产者即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既然生产方式是制约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决定力量,那么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就必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意志、愿望、要求和实践,反映着社会发展趋向,体现着社会发展规律。反映并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意愿和要求,就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就必然要求反映并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意愿和要求。因此,任何阶级和政党,要成为进步的社会力量,按照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前进,就必须站在人民群众一边,反映并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意愿和要求。
  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在当今时代有着更加突出的意义。马克思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自觉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意愿更加鲜明地代表了时代精神,预示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只有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必须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我们党的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必须动员和组织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为之共同奋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的观点,始终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永远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切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作为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把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推进各项事业的着眼点。
  崇高理想只有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础和支撑,才不会虚无缥缈。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就必须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统一,通过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理想和利益,既对立又统一。只看到两者的对立而忽视其统一,从而把理想看成是崇高的、把利益看成是鄙俗的观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关系表现出来的;物质需要和物质利益是人们历史活动的直接动因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的解放,社会的进步,都是代表新生产力的阶级、集团和人民大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推动的。一句话,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的变革来说,需要和利益是巨大的动力。理想只有以利益为基础和支撑,才不会虚无缥缈。
  马克思主义不仅一般地承认和注重利益对人们历史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且特别强调利益的阶级性和人民性。《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无产阶级阶级性和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无产阶级运动的最终目标即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作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其崇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我们党的最高纲领。同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还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并由此形成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的共同理想。无论是最高纲领还是最低纲领,无论远大理想还是共同理想,其方向和目的都是一致的,都统一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实践之中。因此,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也就是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一致性,就是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与为现实社会人民群众服务的一致性。需要强调的是,党的最低纲领不仅是实现最高纲领的必备前提和必经步骤,而且是崇高理想与人民利益的现实结合点。在当代中国,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就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努力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党的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就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执行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在完成党的各项工作时,必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践证明,坚持这样做,人民利益就实现得比较好,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原则,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制定了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是我们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最重要的政治基础。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必须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机统一起来。在这个问题上应当防止和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强调对下负责,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定于不顾,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另一种是片面强调对上负责,不顾自身实际,不顾群众利益,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这都是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的表现。克服这两种倾向,关键是找准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结合点。为此,就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的要求;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绝不能以权谋私,从而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必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各项工作,都应当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并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当前,特别要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千方百计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真心拥护和支持,确保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对待工作要有激情
向剑君
  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驶;激情是工作的动力,没有动力工作就难有起色。生活告诉我们,灵感可以催生不朽的艺术,激情能够创造不凡的业绩;缺乏激情,疲沓涣散,很可能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共产党人对待工作必须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用崇高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事业。
  对待工作的激情不是心血来潮、兴之所至,而是一种觉悟、追求和境界。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胸怀大志、奋发向上,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的党员干部,他们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革命干劲,因而工作成效明显,事业日新月异。但也要看到,党员干部中还有一些胸无大志、精神萎靡,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者,他们有的消极悲观、随波逐流,忘记了肩头的责任,办事拖拉,效率低下;有的没有钻劲、韧劲、拼劲,在困难和矛盾面前,缺乏一抓到底、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年复一年,山河依旧。
  这种精神状态,与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极不相符,与我们党的宗旨和要求极不相称。
  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没有理想,人就会失魂落魄。一块手表可能有最精致的指针,可能镶嵌了最昂贵的宝石,然而如果缺少了发条,它仍然一无用处。同样,一个人无论怎样学富五车,也不管多么健壮高大,如果胸无大志,生命就会黯然失色。党员干部应当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毕生追求。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机遇和挑战并存。
  每当想起这些,应该有一种热血澎湃的感觉,有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有一种疾起奋进的感觉。
  只有这样,才能与群众心贴心,与时代脉搏合拍,工作激情也才能迸发出来。
  高昂的激情来自强烈的责任感。责任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热情。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看成追求和奉献,而把名利看得轻如鸿毛,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一个丧失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当作一种负担,自然就会失去工作的乐趣。唤起满腔热情和坚韧毅力的良方之一就是责任感,而每一次拖延和迟缓都会销蚀人们的决心,削弱人们的意志。田家英同志曾经写过一首诗:“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这就是一种责任感的写照。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理应对人民负责,努力工作,报效人民。由责任感激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才会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才能突破难点,开拓创新,干好事业。
  高昂的激情来自自强不息的追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激情不断迸发的动力,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加速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你追我赶的时代,是一个大潮涌动、不进则退的时代。然而,由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各方面的条件好多了,很容易滋生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思想和自我陶醉、自我满足的情绪,从而丧失工作的激情和进取的勇气。这就更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克服知足常乐的思想惰性,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辟新境界。
  对于有志者来说,干工作就应当有争创一流的志气、百折不挠的勇气、奋力开拓的锐气。这种志气、勇气和锐气,是内心激情的外化,凝聚着理想、责任和追求。只有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把高昂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第9版(理论)
专栏: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刘玉辉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企业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并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保持长盛不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更广泛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企业既有加快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找到不断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迫切。
  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良好环境我国曾经历过漫长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又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土壤比较薄弱。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观念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在小农经济和传统计划经济下产生的思想意识、僵化体制和管理方式,对今天的经济运行仍有一定影响,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的任务还很重。我国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管理方式等各方面都需要与国际规则、国际惯例接轨。这就要求企业做学习型的企业,吸收各国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经营理念的更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体制缺陷、市场机制不健全是束缚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外部障碍。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各类市场之间的匹配协调关系尚未确立,这就导致市场竞争不公平、不充分、无秩序的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从而造成企业竞争力的残缺和扭曲。因此,必须全面、深入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目的是降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体制成本,提高体制的运行效率和活力,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理想的制度资源。改革的着力点应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清理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规章制度,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体制环境;杜绝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依法规范政府、企业、市场三者关系,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主体,让各类企业展开公平的市场竞争;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把政府的主要职能转到培育规范、有序、公平的市场环境和秩序上来。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壮大一批核心能力强的跨国公司,是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经受住经济全球化的各种挑战和考验的迫切需要。兼并、联合、重组是企业成长壮大之路。强强联手、强弱结合,能够迅速带动企业规模、实力的扩张,大大提高竞争力。因此,应打破部门、地区、所有制界限,在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鼓励企业走联合之路,构建各产业的航空母舰。
  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表明,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捷径。某一领域相关度高的产业适当集中,可以促进人才市场发育、技术交流、专业化生产,使集聚区内的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并使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得以放大和扩张。当前,我国钢铁、汽车、纺织等行业产业集中度过低,布局不合理。因此,应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在结构调整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创新精神推进企业自身建设不断推进企业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培育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建立独具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和内在条件。企业制度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保证,文化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技术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首先,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建立合理的内在机制,当务之急是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制衡机制、运营机制和创新机制,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应变能力,实现运营机制科学化、柔性化。虽然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仿效的能力,但由于市场竞争变化无常,今天不易仿效的,明天就可能不再是“独家专利”。因此,企业要有时刻适应新环境的准备,构建鼓励创新的机制,使企业能根据市场需要对自身的战略定位、经营理念、营销手段等不断加以调整。
  其次,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历史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念、企业行为准则、企业目标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厚的底蕴,它通过蕴藏于企业活动背后的心理、伦理、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影响着企业行为。企业文化所涉及的领域和影响范围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应注重吸纳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成果,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创造性地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智慧、活力、创造力,使企业不断实现更高的目标。
  再次,企业必须拥有独创和领先的技术资源。领先于人的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制胜法宝,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核。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并通过对最新技术的掌握运用,不断提高生产、服务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