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用好作风选出好干部
——郑州市上街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小记
雷志 巨宝志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切实转变作风,细化和完善干部考察制度,增加选人用人各环节的透明度,从而使一大批政治强、素质高、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2001年以来,全区选拔出125名科级以上干部,没有一人是靠“递条子”说情被重用的、没有出现一起上访告状事件,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立体推荐,提高民意的真实性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上街区区委明确提出:提拔干部首先要过群众关,群众信不过的干部坚决不用。为此,区委制定了严格的制度,保证群众在推荐干部上的知情权、推荐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区财政局副局长雷爱玲精通业务,工作踏踏实实,区委根据群众推荐意见,大胆提拔该同志担任局长。不少群众高兴地说:“照这样搞下去,老实肯干的人肯定不会吃亏。”
  推荐干部,区委班子成员的作用至关重要。上街区区委作出决定: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区四大班子成员绝不允许“打招呼”,班子成员推荐干部要实行“署名推荐责任追究制”。具体做法是:在选拔区下属部门主要干部时,召开四大班子成员会议,班子成员在统一发放的《领导干部推荐表》上写明被推荐人的主要情况、推荐理由,并签名。推荐表将由组织部门入档,若推荐失实,将追究推荐者的责任。
  外延考察,增强识人的深刻性
选贤任能的前提是“考官”必须贤能。每次考察干部之前,上街区区委都要对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明确考察纪律,制订考察方法,统一评价标准。考察期间,工作人员集中食宿,集中办公,封闭式作业。在撰写考察材料时,必须经集体研究,充分酝酿,共同“画像”。
  上街区区委还对干部考察中的细节问题作出严格规定。如实行“考察预告制”,考察组到达被考察干部单位后,即向群众公布带队干部电话,方便群众提供情况。为防止“两面脸”干部蒙混过关,上街区委将干部考察的范围从单位拓展到社会、延伸到家庭,对考察对象8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进行全面调查。2001年以来,先后有3名拟提拔的干部,因“八小时之外”的考察不合格被否决。
  透明取舍,提高用人的准确性
在不断完善推荐、考察工作的同时,上街区委从三方面加大选人阶段的透明度。
  民主拟定调整预案。推荐、测评、考察工作结束后,区委召开常委会议,由组织部提交被考察干部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常委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权衡,拟定调整预案。广泛征询党内外意见。区委召开区长办公会、人大常委会、政协常委会、区委委员会和各民主党派座谈会等五个会议,通报情况,说明意向。在综合分析各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召开第二次常委会,进行完善和调整。任前公示——拟任人选确定后,区委通过区电台、电视台和张贴公告等途径予以公布。区委依据公示结果,召开第三次常委会,对群众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最终形成调整方案。
  严格、规范的程序,民主的选人用人方法保证了选出的干部群众服气、领导满意。


第10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公仆心声

着力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书记 赵克忠
  赵克忠,男,1953年5月出生,汉族,硕士研究生,1970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任北京市平谷县县长;2001年任中共北京市平谷县委书记。2002年平谷撤县设区后,任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书记。
  平谷是北京市的一个远郊区。充分发挥自身的区域优势让全区40万人民都走上文明富裕的道路,这是我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一目标出发,我们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富民强区为己任,实施绿色经济和城镇带动战略,使全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了较快的发展和提高。针对平谷山区的特点,我们开展了山区综合开发、水利富民工作,建起了面积为35万亩的绿色果品走廊,成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
  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还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使更多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城镇聚集。目前,全区已建成了11个乡镇工业小区、24个村级工业园区和19个二、三产业专业村,吸纳了近4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由于各种原因,全区还有少部分群众仍处在低收入层面上。为了使这部分群众的生活得到保障,区委、区政府努力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同时做好社会保障、救济和优抚工作,多方筹措资金,较好地解决了下岗职工和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对于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村,区里从今年开始采取多种措施,争取年内消除低收入村80%以上,明年内将全部消除低收入村。
  从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出发,我们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还注意丰富全区人民特别是山区人民的精神生活。区里于今年春节前投资400万元铺设有线电视光缆,让深山区的农民在春节看上了画面清晰的有线电视节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启动奥运行动计划,平谷撤县设区,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附图片)


第10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廉政之光

筑起铜墙铁壁
——重庆市巴南区国税局抓党风廉政建设纪实
李斌 赵正荣
  重庆市巴南区国税局在新形势下不断探索和实践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连续五年被评为重庆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优胜单位。
  该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学礼说,取得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完善落实。
  抓教育防范 重持之以恒
该局始终围绕税收工作这个中心,抓好四个环节,把住容易产生腐败的思想防线关。一是对全年的党风廉政教育工作进行了整体规划。按季度做好教育学习安排,提出具体的学习内容。二是开展“打招呼”教育。针对元旦、春节和税收检查中容易发生接受纳税人请客送礼现象的特点,提前打招呼。三是利用正反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四是开展党风廉政网上教育。利用计算机网络覆盖面广、信息传递及时的特点和优势,拓展教育活动的形式和途径。
  抓制度建设 重检查督促
该局把上级的要求与税务工作的实际相结合,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税收工作相结合,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了确保上述制度的落实,他们坚持分级管理,以考促管的原则,进行责任、质量全局检查,将检查考核结果与评先奖优、奖金发放、公务员培训、年度考核、干部使用相结合,并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制。同时,建立和完善了监督网络,在科、所、局聘请了17名兼职监察员,在民主党派人士中聘请了6名特邀监察员,在纳税人、纳税单位中聘请了50名监察员,确保了制度的贯彻落实。
  抓行风建设 重创先争优
该局层层设立纠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了纳税人权利和义务、税收政策法规、管理服务、税务稽查规范、税务违法违章处罚标准、违规责任追究等八公开办税制度。采取明察暗访、定期例会、电话询问等方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了解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予以解决。该局由于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干部职工中筑起了反腐倡廉的铜墙铁壁。


第10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有话直说

调查研究也要转变作风
调查研究是了解民情、体察民意、为民解难、增进干群关系的一条好途径,是发现问题的有效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客观依据。但笔者认为,现实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调查研究,其表现形式有:一是“调”而不“研”。满足于嘴问,不用心记,不归纳、不总结、不分析,没有自己的观点;二是假调研。以调研为名,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做表面文章,追求轰动效应。三是回避问题。遇到问题往外推,轻描淡写,小而化之,报喜不报忧。四是不落实。有的问题经过调查和研究,解决的方法拿出来了,落实工作却不管不问,调研成果与解决问题相脱节。
  凡此种种,有悖于“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加以克服。首先调研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多看、多听、多问、多想,要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其次,不仅要明察,还要暗访。要一沉到底,获取最真实的情况;第三,要善于保护敢讲真话、实话的基层干部群众。(江西黎川 许萍乡)


第10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本期聚焦

向制度化迈进
  ——广东省第三次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的启示
本报记者 单向前
  公开选拔,是近年来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干部选拔方式。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当其由最初的“新鲜事”发展到一项深入人心的选人用人的基本措施之后,人们更多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其制度层面的构建与完善。
  广东省是全国进行公开选拔工作实践与探索的地区之一。在即将结束的第三次公开选拔工作中,他们在公开选拔的方式、技术操作等方面,采取了不同以往的新措施、新办法。正因如此,此次公开选拔,引人关注。
最大限度资格准入、最小概率人才浪费:用创新的思维构筑制度的平台
  公开选拔的特点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但关键要开阔选人的视野。如果仍是从少数人中选人,无法谈竞争和择优。所以,什么样的人能够参加公开选拔,至关重要。
  广东省第三次公开选拔共设副厅级领导职位20个,报名参与者2173名。2173∶20,数字后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群贤毕至的竞争大平台。
  广东第三次公开选拔对准入资格提出的标准是:对人才不设防,最大限度地降低准入资格,不拘一格降人才。为此,广东省规定的公选报名条件是,年龄55岁以下,学历大专以上,职务正处或三年以上的副处。无论你属于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也无论所在岗位的性质与报考岗位的性质是否一致,皆可参与本次公选并自由地挑选公选职位。
  在职位公选还是分类公选问题上,广东此次实行了分类公选。职位选拔的方式,在职位较少的情况下比较可行,但在公选职位较多、报名者众的情况下不太合适。因为它难以避免“热门职位挤破门,冷门职位少人问”的尴尬局面,造成人才的浪费。此次广东将20个职位按工作性质、专业特点分为党政群类、财税类、工交类、经贸类、信息类、科教类等六大类别,按类别组织笔试、面试和考察。
  是职位公选、分类公选,还是资格公选?这是公开选拔工作不断深化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广东此次的探索说明,要从人才资源、财力、时间等方面出发,本着合理、有效、简便的原则,选取合适的方式。
笔试试能力、面试试素质:以严谨的操作增强制度的科学性
  干部选拔制度的创新既需要理论创新的动力资源,也需要操作层面的技术支撑。在由伯乐相马到赛场赛马的转变中,如何构筑一个让人才脱颖而出的赛场,即如何准确地测量出岗位所需要的人才素质,是一个科学含量相当高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是干部制度改革科学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建立公正的平等进入机制的前提。
  笔试是公开选拔的第一道关口,为了科学地把握该环节,此次广东省专门组建了笔试命题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博士、厅级领导进行专题研究,以确立笔试的指标体系、形式与内容。将以往笔试中知识性题目的比重缩小为30%,能力题占70%,突出了对能力的检测。重点测试应试者拟任副厅级领导应具备的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的宏观思维能力、观测问题的战略决断能力。面试除了赛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外,广东还赋予其新的内涵,即赛学习、赛工作。其目的就在于更科学、更有效地发现、提高、检测竞赛者的综合素质。
  广东省第三次公选面试采取了面试+培训+考察的复合型方式,熔面试、培训、考察为一炉。即在面试中培训,在培训中考察。所谓培训,是请有关专家教授给学员上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党课,并要求学员在规定的时间里,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一篇4000字左右的论述“三个规律”的论文。所谓考察,即在培训期间由与学员同吃同住的班主任对其进行全方位、零距离的观察,班主任皆由党校校委担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面试既是学习的竞赛,也是工作的竞赛。
  在整个面试期间,每个学员均参加了四次讨论会、两次座谈会。在面试形式方面,采取“互动考问”的新形式,所谓“互动”,即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十人,要求学员在两分钟内对其他学员此前写好的论文提出修改意见,被提意见者要在5分钟内作出答辩。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自己考自己。
  在公开选拔工作过程中,吸纳一定数量的老同志参与,充分利用各级党校的师资、场地等资源。这种做法,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为老干部工作和党校工作开辟了新路子。
党要管干部、群众做裁判:用不同分数量化制度的民主性
  广东第三次公开选拔,共有121位同志进入组织考察阶段。对考察的要求,广东此次强调切实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走群众路线,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落实群众在考察干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真正选出“靠得住、有本事”的干部。
  这次考察突出的特点是加大了民主测评分的比例。在全部100分中,民主测评分占30%。其它分数的构成为:省委党校校委对考察对象面试培训期间的考察分占20%,考评组的综合比较分占30%,省委组织部领导听取考评组汇报的评价分占20%。为了进一步落实群众的“四权”,规定考察组要提前在考察对象所在单位进行考察预告,以落实群众对干部考察的知情权,欢迎知情人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对考察组的工作进行监督。同时,还规定要在考察对象所在单位进行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的动员,测评表按德、才、绩三个要素进行设计,并在动员会上发给大家,当场填写交给考察组后离场。对一些重要知情人、班子成员、纪检人事部门的负责人还要进行个别谈话。
  广东省第三次公选已经进入尾声。但这种对待一项新生事物、一种新的措施,用一种严谨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做深做细、务求实效、不走过场的精神,留给我们的思考将是深远和长久的。(附图片)
  压题照片:广东省第三次公开选拔考场入口。(郑剑摄)


第10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公开选拔要处理好五个矛盾
刘旭奇
  当前,在公开选拔干部工作的组织实施中,有五个方面的矛盾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是公选的职位多、专业要求不一与考试命题难、组织难之间的矛盾。各地的普遍做法,一次拿出来公选的职位少则七八个,多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涉及党政机关各工作部门以及事业单位、国有和国家控股企业的领导职位,这些职位工作性质不同,专业有别,素质要求各异。这就给考试的组织提出了高要求:首先是命题难。一个职位一套专业科目笔试题,若干道面试题,对命题人员的力量和命题质量都是很高的要求。其次是面试的组织难。各职位分别面试,要求按职位分别挑选组织评委,将需要一支队伍较为庞大、结构合理的评委队伍。
  二是报考人数多、素质较高与公选竞争激烈、淘汰率高之间的矛盾。各地在公选中对报名的资格条件要求普遍较高,报名人员普遍具有年纪轻、学历高、综合素质好、能力比较强等突出特点,可以说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优秀人才群体。加上一个职位的报名人数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一二百人,一方面使选拔出优秀领导人才具有可靠的数量和质量保证;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公选是淘汰率非常高的竞争。
  三是公选工作透明度高与具体操作环节多、工作量大之间的矛盾。公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摒弃任何封闭式、神秘化的做法,除笔试、面试的题目在考试前需要保密外,选拔的过程及其结果都是公开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全程监督。这种高度透明的选拔领导干部的办法,其环节多、手续繁,各个环节,都要经得起“公开、透明”的考验,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经费。如果公选的数量多、频率高,党委和组织部门的时间和精力将难以顾得过来。
  四是笔试、面试成绩定量化与组织考察难于定量之间的矛盾。根据笔试成绩的高低来确定进入面试的人员,根据面试成绩或笔试、面试总成绩的高低来决定考察对象,这是各地公选的普遍做法。由于笔试、面试成绩容易定量,客观性强,人们对此争议不大。但在组织考察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打分两种做法上,各地的做法不同,争议也比较大。考察定性分析,好处是操作比较简便,利于领导决策;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笔试、面试成绩已有高低之分,如果考察后弃高分而用低分,尽管实际上也可能是低分者更合适,但有人会认为不公平,社会议论也比较大,组织讨论决定人选时就会比较被动。
  五是社会对公选的期望值高与工作难免存在不足之间的矛盾。公选自问世以来,就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显著特征,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受到广泛好评,广大干部群众对此表示拥护和欢迎。与此相伴而来的是,社会各方面对公选普遍寄予较高的期望。应该说,与传统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比,公选在增加透明度、扩大民主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公选起步的时间毕竟不长,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如果因为期望值高而对公选工作求全责备,那对公选制度的发展是不利的。
  公选工作中五个方面矛盾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矛盾,使我们推进公选工作感到困惑,也会阻碍改革前进步伐,影响改革的效果。中央已经明确提出,通过公选产生的地厅级以下领导干部人数,要达到新提拔的同级干部总数的1/3以上。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深入推进公选工作,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创新的精神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从而使公选工作日臻完善,更富生命力。


第10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北京军区某部为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党员骨干在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为党员过“政治生日”活动。图为党支部向党员赠送生日礼物。
  周研摄


第10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四平八稳者不稳 安于现状者不安
 黄梅不留“太平官”
  本报讯 日前,湖北省黄梅县研究决定,对51名政绩平平的乡(局)级干部给予免职、改任非领导职务等组织处理。至此,该县近3年来共淘汰127名“没犯错误”的乡(局)级干部。
  “无功就是过,无为就无位”在黄梅已不再是套话。年初,县委、县政府与相关负责人签订责任状,明确工作目标。年终,全县统一组织考核,对未完成当年工作目标的党政“一把手”实行诫免;连续两年排名后三位的,给予主要负责人待岗或降职处理;三年未完成任期目标的,整个班子予以调整撤换。
  自1999年以来,该县先后有17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因“无功”被降职,71人被改任非领导职务。(肖燕梅)


第10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有话直说

身兼24职,如何工作
  日前,笔者在一乡镇调查,发现该镇一名分管农业的党委副书记,身兼抗旱、秋播、防火、造林、修渠、改道、改水、改厕等24个领导小组的组长职务。
  对一项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对于加强领导、确保完成任务,强化对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迫切性,是必要的。但就是这位副书记兼任的组长职务,大部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临时印发的一纸空文。组长既无暇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后续的实质工作,村干部也认为镇里的文件泛滥,分不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反而引起反感,影响工作的开展。
  身兼24职,表面看是一个数字问题,但说穿了是一个领导方式、领导方法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干部作风的事。群众要的是领导干部实实在在的行动,只是下下文件,表表态度,办起事来互相推诿不落实,这就是在搞形式主义。这种风气要不得。(湖北通城 杨志奇 李强海)


第10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有话直说

领导干部要慎讲“段子”
时下,“段子”很流行。亲朋相聚,同事相约,茶余饭后,来几个“段子”很时髦。讲者陶醉,听者颔首,其乐融融。
  “段子”,也就是笑话。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说笑话的传统。健康的笑话、幽默故事可以愉悦心情,启发智慧,鼓舞劳动生产的积极性,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但我们要看到,时下流行的“段子”中,也有一些对生活的歪曲和低级趣味的内容。这些“段子”,涣散斗志,影响团结,使低级趣味的东西像瘟疫一样腐蚀着我们健康的肌体。这是我们必须要警惕的。有一些党员,甚至领导干部也乐于传播庸俗“段子”,口无遮拦,信口开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作风问题。对此风气,群众看在眼里,气在心头。
  中央通过的关于改进作风的决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群众期盼着各级领导干部以实际行动来落实中央的决定。从不讲不传庸俗“段子”做起,就不失为一个具体行动。(湖南长沙 慎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