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其顿共和国关于巩固和促进友好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中国与马其顿今天在此间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其顿共和国关于巩固和促进友好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全文如下: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的邀请,马其顿共和国总统鲍里斯·特拉伊科夫斯基于2002年4月25日至30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江泽民主席与鲍里斯·特拉伊科夫斯基总统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就双边关系、地区形势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
  一、双方珍视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自2001年6月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关系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双方对此感到满意。
  双方认为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的基础上,推动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全面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双方重申恪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其顿共和国建交联合公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其顿共和国关于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等有关文件确定的各项原则,共创两国关系的美好未来。
  二、双方愿意加强各级别的政治对话,鼓励和支持两国政府、议会及其他官方机构、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开展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
  三、双方认为加强两国的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双方愿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鼓励和支持两国企业加强接触,加深了解,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动两国经贸关系不断发展。两国将为对方企业和人员参与本国经济建设提供便利。
  中方愿继续为马恢复和发展经济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马方对此表示感谢。
  双方将继续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促进两国科技、文化、教育和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四、马方重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方确认不与台湾建立任何形式的官方关系或进行任何官方性质的往来,不支持台湾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马方强调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尊重和支持中国为维护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希望中国早日实现国家统一。
  中方高度赞赏马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明确立场。五、中方重申支持马其顿共和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马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所做的积极努力。中方理解马方认为维护国家单一制性质对马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的立场。中方希望马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经济发展,并为维护和促进东南欧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中方理解并尊重马成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一部分的选择与努力,并高度评价马的睦邻友好政策。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将继续为实现马其顿和整个东南欧地区的持久和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马方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高度评价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东南欧地区及马其顿国内稳定等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
  六、双方认为,国际关系民主化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和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愿望。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都有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权利。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双方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七、双方强调,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最具普遍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及解决其他国际问题等方面的权威性和重要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双方重申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主张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双方对两国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合作表示满意,并愿进一步加强协作。中方理解马希望其宪法国名在联合国系统内得到使用的强烈愿望,支持马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做的积极努力。
  八、双方认为恐怖主义是对人类文明的严重挑战,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双方支持打击全球恐怖主义,并呼吁预防和制止任何形式的恐怖行为。双方强调,在打击恐怖主义问题上不能搞双重标准。双方主张,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问题上,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团结。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主导作用,彻底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
  本声明于2002年4月27日在北京签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签字)
马其顿共和国总统
  鲍里斯·特拉伊科夫斯基
  (签字)


第4版(要闻)
专栏:

  李子超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山东省政协原主席、党组书记李子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4月6日在济南逝世,享年82岁。
  李子超同志逝世后,胡锦涛、吴官正、张万年、姜春云、曾庆红、谷牧等同志分别以不同方式对其逝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
  李子超是山东沂南县人,193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南沂蒙县小学教员、区党校学员、区委委员、青救会会长、民运部部长、各救会工作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沂南县区委书记、县委委员、县委副书记,鲁中南团工委组织部部长。他不畏艰险,在斗争尖锐、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大胆领导开展民运工作,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解放后,李子超历任共青团山东省委秘书长,山东分局工业部处长。1954年起,历任山东省交通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山东省委副秘书长、城市工作部副部长。1965年任山东省人委秘书长,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兢兢业业,辛勤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开拓进取。“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冲击,到“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1月任胜利合成氨指挥部指挥,后任胜利石油化工总厂指挥。1973年8月任山东省委副秘书长。1975年10月任山东省委秘书长兼统战部部长。1977年1月任山东省委常委、山东省革委会副主任,同年7月兼任对外友协山东分会会长,12月兼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1979年7月任山东省委书记兼秘书长。1983年3月至1993年4月任第五、六届山东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李子超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李子超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他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鞠躬尽瘁,为党、为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李子超同志是一位诗人,一生酷爱文学,对古典诗词有较深研究,并根据自己的革命经历和生活体验,创作出版了《心印集》、《白驹集》、《无邪集》等诗集。(附图片)


第4版(要闻)
专栏: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

  塞上涌春潮
——宁夏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见闻
杜峻晓 高宁生
四月的宁夏大地生机盎然。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犹如一股春风,所过之处,干部作风变了,办实事多了,群众找到了致富的路子。塞上大地到处涌动着干群鱼水交融、同心致富的春潮。
  三个“必须进”
解开千家结
  用爱心抚平旧伤,用真诚修补桥梁。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开展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学教办不仅要求进村干部一户不漏地入户,而且强调:过去不愿进的家必须进,不敢进的家必须进,进不去的家必须进。
  青铜峡市叶升镇席庙村曾是个远近闻名的“无法村”。80%的村民抗交公粮长达13年之久,累计拖欠村提留、乡统筹高达50多万元,村里工作陷入瘫痪。
  学教活动开展后,市学教办派出由市、镇、村干部组成的工作组进驻该村。驻村干部白天与村民一起钻温棚、进羊圈、下田间,边劳动边交心,晚上一家一户走访,与群众交朋友。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摸底,驻村干部号准了席庙村的“病脉”:一是干部办事欠公平。1985年席庙村三队把28亩集体鱼塘承包给一户村民,这户村民只向村上交了150元承包费,村民心里不满,多次上访也没有解决问题。二是村务不公开。一些村队干部常常利用职权免掉自家及亲属的义务工,而且吃喝成风,各种白条一大堆。三是干部对存在的问题长期“怕、躲、拖”,冷了群众心。
  摸清了情况,工作组首先配合村委会,通过法院依法收回了被非法占用13年的集体鱼塘,并配合镇党委对席庙村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了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监督小组,村级财务、土地管理、统筹提留等全部在公开栏和明白墙上公布。
  席庙村人憋了13年的气终于理顺了。村民们主动找工作组补交历年欠款,仅半年时间就交回欠款43万元。去年,这个村自“大包干”以来第一次全额完成了税收和夏粮订购任务。镇党委书记包学义深有感触地说:“学教活动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只要干部真正依法照章公平办事,及早化解群众心中的疙瘩,群众就会一心一意跟党走。”
  席庙村的变迁,是“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给宁夏农村带来巨变的缩影。一年多来,全区先后在2300多个行政村开展了进村入户工作,走访农户占农村总户数的98%以上,仅固原地区就征集各种意见建议21万条。
  结成“多帮一”
致富手拉手
  “帮扶对象:郑登祥;增收项目:栈养育肥;包扶领导:县委书记刘云;增收目标:年纯收入5000元。”书写在石嘴山市平罗县前进乡利新村养殖示范园区墙壁上的这块标牌,把记者带进了主人的家。
  今年47岁的郑登祥,全家5口人,种9亩责任田,由于既没手艺又缺资金,长期靠种粮过活,日子过得紧巴巴。去年入春,县委书记刘云来到他家,了解情况后,建议他家发展养羊业。这年夏天,刘云担保为郑登祥家贷款1万元,又帮他从外地选购育肥羊30多只。现在,他家羊圈里的羊已超过百只,田里的苜蓿也长势喜人。他说,今年养羊收入至少可以达到1万元。
  青铜峡市小坝村九组农民马天良的妻子早年患肾衰竭,长年卧床,长子患先天性糖尿病,20岁了身高还不到1米,而全家5口人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6.5亩责任田。为了帮助这一特困家庭,镇上决定由镇党委副书记李进孝、村妇联副主任韩秀珍和经营大户王建华结成“三帮一”。王建华无偿投资6000元为他家建起了5间高标准羊圈,并将他的二儿子安排在自己开办的宾馆工作。李进孝为他家担保贷款6000元,购买育肥羊只,还给他家送来了大量的衣物和生活用品。韩秀珍不仅向他家传授饲养技术,还为他提供部分饲料。现在,马天良家的羊已发展到40只。他动情地说:“我有一个不幸的家,但我遇上了好时代。”
  破解“老大难”
拉近干群心
  在六盘山下的固原县杨郎乡马店村,一座新建成的过水桥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民心桥”。小桥下面的清水河,见证着马店村的变化。
  马店村位于黄土丘陵区,沟壑纵横,交通不畅。尤其是穿村而过的清水河,由于长期没有桥,机动车过河必须绕很长一段土路,农民生产的瓜果蔬菜往往还没拉进市场就先在路上颠烂了,每逢天阴下雨,孩子上学必须由大人接送。为此,村民曾多次向乡里和县里建议建一座桥,但一直没能实现,群众怨声很大,乡村干部最犯愁。去年春季“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开展以来,乡村干部争取县里投资10万元,群众集资3万元,建起了这座桥,解决了一个“老大难”问题。
  像这样的故事,在宁夏还有很多很多。“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宁夏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从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做起,形成了为民解难题、办实事的热潮。青铜峡市针对农民反映负担较重的问题,先后清理整顿向农民收费项目117项,停止收费22项,使全市农民负担下降30%。中卫县农技人员争当“科技保姆”,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600多期,培训农民14万人次。涉农部门派出农技人员下乡维修农机具1300台,维修水利设施2000多处。


第4版(要闻)
专栏:特写

  孙春兰“认亲”
  本报记者 王科
  4月24日下午,大连市西岗区凤鸣街140号的休岗职工孙秀琴家来了几个客人。门一开,孙秀琴顿时惊住了——来者是市委书记孙春兰。同来的市总工会主席肖盛峰笑呵呵地对她说:孙书记和你结亲戚来了。
  原来,大连市为使传统的“送温暖”活动制度化,形成对特困职工的长效帮扶机制,发起了全市各级工会干部对特困职工的“连心扶助”活动。4月23日,活动一启动,当天即有5000多名工会干部与帮扶对象签订了“连心卡”,市委、市政府许多干部闻讯也踊跃报名参加。辽宁省委副书记、大连市委书记孙春兰刚从沈阳开会回来,便匆匆赶到孙秀琴家“认亲”。
  今年45岁的孙秀琴生活十分困难。10年前,一场车祸夺走了她的丈夫,撇下4岁的女儿和年近六旬的老母亲。1993年她又因企业改组“休岗”回家……听着孙秀琴断断续续的述说,孙春兰心情十分沉重,她动情地对孙秀琴说:“你同许多下岗职工一样理解和支持改革,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你们。”她边说边掏出“连心卡”和1000元慰问金递到孙秀琴手上。“这卡咱俩一人一个,上面有我的电话和通讯地址,有什么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热乎乎的一番话增添了孙秀琴的信心。她对孙春兰说:“我希望能重新就业,用自己的劳动收入来支撑这个家。”
  “你一直没找点活干吗?”孙春兰问。“找了,但没有下岗证不给安排”,孙秀琴答。
  听到这一情况,孙春兰转身对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肖盛峰说:“你们工会和劳动局研究一下,商量个办法,没有下岗证的也应该允许干些临时工作。”肖盛峰当即表态:明天就研究,争取让孙秀琴这样的职工都能重新上岗。
  时间似乎过得太快,孙秀琴的婆婆紧紧拉着孙春兰的手不愿松开。孙春兰亲切地对她说:“大姐,咱们是亲戚了,我会经常来看望你们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张光斗从业68周年暨90寿辰庆祝会举行
  本报北京4月27日讯 记者丁伟报道:张光斗先生从事水利水电事业68周年暨90寿辰庆祝会今天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宋健、钱正英及张光斗先生的挚友和学生共200多人出席庆祝会。
  张光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水利水电专家、工程教育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水资源开发利用、大江大河治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科研和教学工作,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和水利水电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68年来,从密云水库到三峡大坝;从黄河上游的龙羊峡到长江中上游的葛洲坝;从雅砻江的二滩到红水河的龙滩,我国各大水电站的坝址,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为表彰张光斗先生的功绩,党和人民先后授予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工程院工程成就奖、中国水利学会功勋奖。
  庆祝会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清华大学联合召开。
  张光斗先生亲自编写的《我的人生之路》和祝贺张光斗先生90寿辰文集《江河颂》同时举行首发式。


第4版(要闻)
专栏:科教文体法律卫生 四进社区播洒文明

  南京“科教进社区”活动展开
本报南京4月27日电 记者顾兆农报道: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江苏省科学宫等科普场馆昨天在山西路广场开设了集天文、气象、地质、生物等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咨询台,众多社区群众踊跃参加了“科学在你身边”等活动。
  4月21日上午,江苏省、南京市文明办和省市科协联合在南京举行“科普进社区”启动仪式,鼓楼、玄武等6个城区300多人组成的科普志愿者队伍接收了授旗。这支志愿者队伍将深入南京各社区,广泛开展科普讲座、科普咨询、老年保健、青少年科技创新等活动。南京市科协将在全市社区内开展科普宣传“进楼群、入家庭”工程,向社区群众倡导“十个一”:读一本好书,订一份科普读物,看一部科教电影,看一部科普电视片,参加一次科普知识竞赛,听一次科普讲座,提一条科技与生活的合理化建议,为社区做一件有环保意义的好事,写一封“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公开信,做一名学科学、爱科学和用科学的市民。


第4版(要闻)
专栏:科教文体法律卫生 四进社区播洒文明

  杭州科普宣传走进百姓生活
本报杭州4月27日电 记者江南报道:无公害的“放心菜”、“放心肉”如何鉴别,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什么讲究,保护环境怎样从身边小事做起?这些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普问题,成为杭州市“科普与百姓生活”宣传活动中的热门话题。今天上午,以“科普与百姓生活”为主题的科教进社区活动,在江干区采荷街道举行。
  来自省、市、区科协的科普工作者以及一些科技企业的代表,在现场为居民们提供科技咨询和服务,涉及绿色食品、绿色家居、医药卫生、生态保护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杭州市各个街道社区在创建科普文明社区、科普文明特色楼院的基础上,通过贴近居民生活的科普知识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在科普活动中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观念和方式。


第4版(要闻)
专栏:科教文体法律卫生 四进社区播洒文明

  青岛社区科普活动丰富多彩
  本报青岛4月27日电 记者宋学春报道:今天上午,青岛市四方区海琴广场上,彩旗猎猎,轻歌曼舞,丝竹阵阵……数千名居民在这里参加“科普进社区”启动仪式。据介绍,“科普进社区”活动已在青岛市内四区全面启动,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从3月底开始,青岛重点推进“科教”进社区,市科协组织制作了150块科普展览牌,在市南区湛山广场展出,已有数万人参加这一活动。青岛市还组织了“拥抱海洋世界,共建蓝色辉煌”、“让科技与健康走进百姓生活”、“走进信息时代”等大型科普活动,编写科普读本和宣传材料10万余份,举办科普讲座、知识竞赛和漫画、图片展览等活动。
  青岛在全市建起了100多个科普画廊,总长度达1062米,实现了区区有画廊,多数街道和社区有橱窗和专栏。各街道办事处普遍与驻社区的机关、企业、学校、科研单位联合建立起了社区教育中心、市民文明学校、社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法制一条街、法制宣传栏、矛盾调解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以及医疗诊断中心、康复中心等,全部向社区居民开放。


第4版(要闻)
专栏:

  吴良镛80寿辰庆祝活动在京举行
据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刘江)今天,清华大学为德高望重的学术泰斗吴良镛庆祝80寿辰。宋健、徐匡迪、路甬祥、陈至立等发来贺信,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学生和同行前来参加庆祝活动。
  吴良镛教授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著名的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教育家。1981年当选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1999年12月当选为第二届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吴良镛教授长期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先后参加北京、唐山等许多城市总体规划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许多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开创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他直接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北京饭店新楼、北京图书馆等重大工程的规划设计。还曾参加北戴河海滨区规划,长安街、毛主席纪念堂等规划设计工作。


第4版(要闻)
专栏:特写

  书记与孤寡老人
  本报记者 郑盛丰 倪光辉
  4月23日,87岁的壮族孤寡老太太韦日辉,在因老年白内障双目失明两年后重见光明。帮助她重见光明的,是南宁市委书记李纪恒。
  4月11日,李纪恒到南宁市邕宁县伶俐镇独岭村,对“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进行回访复查。走访到韦老太家,李纪恒发现这位孤寡老人因失明起居极为不便,当即决定把韦老太太接到市内作为“光明工程”扶助对象免费治疗。“光明工程”是南宁市政府今年为民办20项实事中的一项,将免费或减费为1000个经济困难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
  4月17日,韦日辉老太太被接到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经各项体检和适当营养调理后,眼科医生为老人成功地做了双眼除障手术,效果良好。
  4月23日上午,从会上抽身出来的李纪恒赶到医院来到老人病床前:“老人家,我看您来了!”老人伸出布满皱纹和老茧的手握着李纪恒的手,用壮话连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李书记。”李纪恒亲自为老人细心地揭开护眼纱布。“我看得见了!”老人笑着喊了出来。李纪恒分别伸出1个手指、3个手指和5个手指问老人,老人都一一说出,这表明老人确实复明了!小小病房飘荡着欢乐的笑声。
  重获视力后,从未出过远门的老人有一个朴素的愿望:想亲眼看一看美丽的壮乡首府南宁。李纪恒对老人说:“您不仅要好好看看南宁的新面貌,今后还要好好享受农村的新生活。”


第4版(要闻)
专栏:

  近日,北京西城区柳荫街居委会组织少年儿童在社区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风尚。图为“小卫士”与园林工人一起为树木进行防虫处理。本报记者 王景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