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专页)
专栏: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抓住发展主题 抒写滁州新篇
  中共滁州市委书记汪国才滁州市市长 宋卫平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公元1046年,宋代大文豪欧阳修以一篇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使滁州名扬天下。公元1978年,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开创的“大包干”,掀起新中国经济改革的第一页,使滁州这片秀水流长的土地再一次受到世人的瞩目。
  滁州位于安徽省东部,南依长江,北接淮河,毗邻南京。现辖天长、明光两市和全椒、来安、定远、凤阳四县及琅琊、南谯两区,全市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人口428万。
  滁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水秀美。境内的琅琊山、醉翁亭、明皇陵等名胜古迹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在滁州1400多年的历史上,韦应物、欧阳修、朱元璋、吴敬梓等历史名人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迹。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滁州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继续弘扬“大包干”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写下了滁州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九五”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3%和1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2%和8.3%,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2001年在遭受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0亿元,比上年增长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2亿元,同比增长5.1%,基本实现了为“十五”计划起好步、开好局的要求。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滁州已被列为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大型菜篮子工程基地。近年来,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很快,生猪和家禽饲养量位居全省前列,特种水产品如女山湖、花园湖等地养殖的“清水大闸蟹”国内驰名。全市已创立安徽省名牌农产品8个,绿色食品品牌22个,有18个产品荣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工业化进程加快。现已建成以机电、轻纺、食品、建材、化工为支柱,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经济体系,涌现出一批知名企业。对外开放全面推进。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已发展到3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一批国际国内驰名企业先后落户滁州。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市内通讯畅达,自来水供应能力每天人均1吨,供电享有华东电网并自备火力发电厂。计划投资23亿元人民币的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式启动。近年来,积极实施亮化、美化、绿化工程,大力推进城市重要市政设施、主要交通干道建设。总投资7.8亿元的滁州外环路一期工程已基本竣工。改建、新建了一批公共文化娱乐设施、住宅小区等。一个充满生机的新兴工贸旅游城市正在迅速崛起。
  跨入新世纪,滁州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这个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扩张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做大民营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上,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后劲,努力实现滁州经济新的飞跃。
  一、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滁州距省会合肥115公里,距古都南京60公里。既在以南京为核心城市的“一小时都市圈”内,又紧靠产业高度集中发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我们要积极呼应并融入“南京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破除行政地域观和小农经济观,确立经济地域观和现代经济观,主动参与区域分工合作,从发展“拾遗经济”和“补缺经济”起步,逐步培育和壮大“错位经济”和“特色经济”,努力增强滁州的市场竞争能力。发挥滁州土地、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工业有一定基础、农副产品丰富、旅游资源独特等优势,主动承接沪宁经济发达地区部分产业的扩散和辐射,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特色农副产品开发生产,加快旅游线路开发建设,把滁州建成沪宁等大城市的菜篮子和后花园。同时,要善于利用沪宁在教育、科研、商贸、信息、通讯、金融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的资源优势,把滁州作为他们的“科技试验田”、“成果转化地”、“延伸服务网”,最大限度地引进资金、引进智力、引进服务,提升滁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二、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加速企业扩张和产业升级。
  以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壮大规模、提升层次为目标,加大改革、改组和改造力度,把工业总量做大,结构调优,竞争力搞强,实现工业经济的新突破。坚持分类指导,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对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上市、重组、整合等多种途径,促其更快更好地发展。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强专业化协作,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继续对一些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申报实施政策性破产或依法破产,并积极寻求合作对象进行重组嫁接,盘活有效资产。工业产业、产品结构和布局调整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切实抓好业已形成特色的家电、汽车、农机等产业,着力提高生产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快建材、精细化工、医药、光电缆、酿酒、轻纺等行业的发展步伐。二是扩大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档次和水平。今年要抓好74个重点技改项目。三是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广泛开展产、学、研联合,加快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引进、发展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四是优化工业布局,建设工业园区。抓紧滁州开发区二期规划和建设,启动东环路工业园建设,努力将开发区和各类工业园区建成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当前我市农业正面临着加入世贸组织和传统农业转型两大挑战。根据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产品结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又要着眼长远,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在工作思路上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确定调整的方向和目标。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以适应市场对食品优质化、多样化和安全化的需要。今年全市实施以无公害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水稻“丰收计划”种植面积要达到60万亩。二是坚持以科技为支撑,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生物组培中心、优新品种展示园和农业园区建设,扩大“科技五早”种植面积,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三是坚持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出发,在认真分析资源优势、经济基础、地域特点和农民素质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认真组织实施农产品品牌、流通、产业化三项工程,强化品牌意识,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运销大户、农村经纪人队伍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构建农产品销售网络、信息网络和运输网络,探索农业产业化组织内部各主体的利益联络方式,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形式,使“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其辐射和带动能力。第二,把劳务输出作为产业来抓,适应劳务市场需求,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劳务市场和劳务输出组织机构,加强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力争今年全市劳务输出净增10万人。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第三,加快发展小城镇。搞好规划,合理布局,把重点放在加快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建设上。落实和完善有关小城镇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在政府引导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依靠社会力量和多元投资建设小城镇。依托小城镇,加快二、三产业发展,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
  四、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角”。
  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突破口来抓。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放宽领域,降低门槛,大力扶持,强化服务,着力营造宽松环境,推动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尽快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角”。狠抓各项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整治“三乱”,依法维护个体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坚持一视同仁,认真帮助个体私营企业解决贷款、立项、办照、征地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租赁、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改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个体私营经济进入农业、市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发展等领域,拓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空间。在推进个体私营企业量的扩张的同时,大力扶持其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
  五、实施城市化战略,构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平台。
  把推进城市化作为一项大战略来组织实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位,增强聚集和辐射功能,带动区域综合实力的提高。要集中力量抓好滁州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到2010年实现城区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双五”目标,充分利用融入“南京都市圈”的区位优势和有利条件,调整和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拉开南移东扩的发展框架,把滁城建设成为皖东新兴工贸旅游城市。要确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按照政府调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思路,把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进行经营,把城市建设作为一个产业去运作,运用现代市场经济手段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抓紧培育和完善经营城市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土地储备公司、市城建开发公司、市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在经营城市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运用政府政策引导和特别授权等,推进城市建设的项目化运作,吸引多元化投资,形成城市资产资本化运营新机制。特别要重视发挥城市土地资源的区位优势,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搞活二级市场,活化土地资本,走出一条以地生财、聚财建城的新路子。要在不长的时间内,使滁城的面貌有明显改观,塑造滁城新形象。要努力创新城市管理,深化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积极盘活现有公用设施资源,实行有偿使用、有偿服务,走社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路子。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市、城区、街道三个层次行政管理的权限,建立起规范、有效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