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摄影)
专栏:新闻集锦

  认真检验“两会”车辆
北京市400多辆参加今年“两会”服务的车辆2月28日通过北京市车辆管理所民警的认真检验,确保行车安全。刘英毅摄(附图片)


第6版(摄影)
专栏:

  感受人间真情
  2002年2月7日,昆明市五华区北门办事处63岁的贫困孤寡老人魏贵祥失明的眼睛见到了光明,人间真情的阳光照亮了这位五保老人的晚年生活。
  1999年初,魏贵祥老人患老年性白内障致使双目失明,北门办事处劳动就业所工作人员郑琼华为此开始了近两年的奔走。2001年11月,郑琼华得知云南省慈善总会开展“送光明,献爱心”活动,就将魏贵祥老人的情况反映到慈善总会。在年度扶助名额已经用完的情况下,得到昆明眼科医院的支持,经多次协调,终于在春节前为老人免费实施了手术。上图:激动的魏贵祥走出手术室。左图:魏贵祥老人在郑琼华的陪同下观看新世纪昆明的变化。下图:“鲜花献给关爱我的人们”。杨峥摄影报道(附图片)


第6版(摄影)
专栏:

  中国学生“教育冬令营”见闻
背景
  作为中国与加拿大教育界合作办学的试点,北京中加学校成立5年来,本着“打牢基础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理念,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其中800余名毕业生在国外留学,他们立志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每年夏天加拿大的学校组织“学生夏令营”来中国;冬季中国学生则赴加拿大进行教育交流。
  2002年2月,34名北京中加学校的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远赴万里之遥的加拿大,开展“教育冬令营”活动。学生们生平第一次坐在异国学校的课堂里听课;第一次走进异国同伴的家庭,与他们同吃同住;第一次远离父母,在异国他乡过春节;新奇、兴奋与忐忑、思乡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使他们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在加拿大的17天里,学生们不但分别在几所中学里当了一周的“插班生”,还行程7000多公里,横跨6个省,参观访问了20所学校。中、加两国的中学生交流学习方法,感受异国亲情,体验异域文化,增进了友谊也学到了新知识。
  本报记者李舸摄影报道(附图片)
  中国学生在加拿大同伴的家里度过了难忘的一周,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中国学生不失时机地当了回“中文老师”,把今天中国的发展介绍给加拿大同学。
  两国学生坐在同一个课桌前上课。
  大年三十的晚上,中国学生举办了一场新颖的联欢会,向加拿大的朋友们展示了浓浓的中国情。
  中国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的优异成绩,让加拿大的教师大为赞赏。学校为他们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思维活跃、性格开朗的加拿大学生主动与中国老师握手交谈,也深受中国老师的喜爱。


第6版(摄影)
专栏:

  一片爱心牵两地
马年春节,塞外张家口市一个“4人慰问小分队”行程1200多公里,来到烟台市,看望慰问莱阳残疾农民石风科(上图)。
  4年前的1998年1月10日,张家口市张北一带发生里氏6.2级强烈地震,烟台市莱阳农民石风科(右图前左一)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为张北县大河乡乱石山村灾民送来1000公斤鲅鱼。
  4年后,这位当年的救灾英雄,因为病魔缠身,生活发生了困难。当年的灾区人民得知后,纷纷捐款,对千里之外的残疾人石风科开展爱心救助。张家口市委、市政府组织小分队赴烟台看望和慰问石风科。人间真情将烟台和张家口两地人民的爱心紧紧相连(下图)。胡喜魁袁明海摄影(附图片)


第6版(摄影)
专栏:

  服务明星亮相春运
在紧张的春运高潮中,北京列车段的十名服务明星挂牌上岗,活跃在客运第一线。他们中间有从事客运工作30多年的老同志,也有刚刚上班一年的新兵;有“老黄牛”式的,也有“知识型”的,还有语言美、微笑型的,服务各有特色。服务明星们辛勤的劳动,给春运营造了温馨的气氛。
  庞维丽郭锦侠原瑞伦摄影报道(附图片)
  全国红旗列车的列车员正在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宾对话。
  T21次乘务员把重病旅客抬上列车。
服务明星张敬辉为旅客倒水。


第6版(摄影)
专栏:新闻集锦

  炕头画“贴”进了联合国
近日,山东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村村民杨洛书获得了联合国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现年76岁的杨洛书是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同顺德”画店的传人,18岁得祖传技艺开始木版年画的坚苦创作,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拥有多个“中国年画之最”,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韩祥雷摄(附图片)


第6版(摄影)
专栏:新闻集锦

  植树造林起高潮
春节刚过,地处豫西山区的汝阳县迅速掀起植树造林高潮。目前,全县已经完成退耕还林、荒山绿化2万余亩,通道绿化70公里。上店镇汝南村男女老少齐出动,在废河滩地植树造林1000余亩。
  王天定摄(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