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健康时空)
专栏:名医风采

  于无路处辟蹊径
——记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景在平
本报记者吕网大
今年年初,外地一位患者因腹主动脉瘤病情危急,参与会诊的一些专家束手无策,最后亲属找到了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二军大教授景在平。景教授在多次会诊检查的基础上,及时施行了手术治疗,数月后病人奇迹般恢复了健康。在多年的从医生涯中,景在平不知创造了多少次这样的生命奇迹。
  景在平是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89年普外科分专业时,他选择了血管外科这个年轻专业。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基因治疗血管疾病的路,一条是以“微创”外科技术治疗血管疾病的路。景在平经过反复的思考和论证,毅然踏上了充满荆棘的“微创”之路。景在平认为,没人走的地方可能道路更宽、机会更多。
  景在平引进了血管镜等系列高技术设备,开展了血管镜下的下肢动脉原位旁路术等一系列临床应用研究,奠定了该所在国内首先开展腔内血管外科的地位和特色,成为我国腔内血管外科起步的主要标志。他在国内率先成功地开展了首例这样的手术。
  一个新学科初创之后,怎样进一步发展?景在平的体会是“于无路处辟蹊径”,并将其具体解释为“异于己,异于人”:“异于己”,就是指今天的自己应该不同于昨天的自己;“异于人”,就是指不重复别人。
  他率先拓展出经腹膜后径路行腹主动脉瘤人造血管置换术后,使该手术由“巨创”变成了“中创”。但他并没有满足,又攻克了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使患者在股根部仅经历3厘米的小切口即可完成治疗,而将该手术从“中创”发展到“微创”。这一创新成果,使他获得了2000年度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
  继腹主动脉瘤“微创”难题被攻克后,景在平又攻下了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微创”腔内治疗的这个堡垒,使我国在这方面无论是在技术水平上,还是在临床病例数量上,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紧接着,他又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巨大肝总——腹腔干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所有这些,使他领导的学科成为军内、国内首家腔内血管外科中心,也使他成为亚洲、欧洲和国际腔内血管外科协会的理事。国际腔内血管外科协会聘请他为《国际腔内血管治疗杂志》的编委,这是该杂志目前在亚洲聘请的第一位编委,也是中国腔内血管外科跻身国际的一个标志。


第11版(健康时空)
专栏:医学瞭望塔

  “液体避孕套”上市
  女性可主动抵御艾滋病
  本报讯一种可以杀灭艾滋病病毒和性病病原体的外用避孕药研制成功,并于近日上市。由长江生物药业(樟树)公司研制生产的这种被称为“液体避孕套”的避孕药膏,学名是杀微生物剂,实际上是一种凝胶药膜。经过国家计生委、北京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研究机构的检测,它不仅能快速杀伤人体精子,又能快速杀灭艾滋病病毒和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等多种性病的病原体。专家认为,“液体避孕套”不仅能够阻止艾滋病的性传播途径,还具有可由女性主动控制的特点,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晓丁)


第11版(健康时空)
专栏:医学瞭望塔

  全新数字助听器造福听障患者
  本报讯世界著名的助听器开发商丹麦唯听公司负责人日前在京宣布,该公司开发的现款数字助听器SENSO-DIVA已经在我国全面上市。
  多年来,唯听公司致力于开发现代高科技助听器,首创世界上第一台全数码隐蔽式深耳道助听器。(刘文)


第11版(健康时空)
专栏:

  专家提醒:孩子爬行益处多
  “爬行操”让孩子补上迟到的“爬行课”
  目前在河南省郑州市,没经过爬行阶段就直立行走的孩子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后果是,这些孩子多数患上感觉综合失调症,如视听、视动、听动失调等。专家指出,因爬行练习不足或没有爬行史,我国约75%的孩子出现了类似状况。
  资料显示,感觉综合失调症的原因是对称颈紧张反射动作(简称STNR)不成熟,导致身体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不自觉地对抗,即上半身是直的,下半身是弯曲的,反之亦然。STNR会在婴儿4—8个月大时开始发展,控制其部分动作。6个月大的婴儿通常可以把头部控制得相当好,如抬起头,看看四周,颈部姿势的改变使对称颈紧张反射动作开始活动。
  当婴儿的STNR受到控制时,身体的下半部自然与身体的上半部呈相反动作,而爬行的协调动作能增进动作的识别能力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配合能力。如果爬行练习不足或没有爬行经历,婴儿就缺少了抑制STNR的相应动作经验。
  郑州市儿童医院专家介绍说,STNR不成熟的孩子经常表现出有挫折感、侵略性和不知变通的个性,多被认为情绪不正常,从而造成学业和行为上的困扰。他们最常见的表现是,不能持久地干一件事情,不能长时间坐着,身体动来动去,注意力不集中;易怒、易喜,情绪不稳定;常受外来影响分心,很难听从他人的意见;说话不考虑后果,自我保护意识差。上述病症通常在7岁之前出现。
  河南省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主任张桂娥提醒说,由于孩子缺少或没有爬行经历,对称颈紧张反射动作(STNR)可能发展不成熟。一般情况下,婴儿期至少要爬够6个月,不应在学步车里呆太久;对错过爬行期的孩子,家长可对其采取补课方式弥补和改善STNR问题。
  张桂娥推荐了一套适合5岁以上孩子练习的“爬行操”。
  预备动作:让孩子双手和双膝着地,成爬行姿势;双臂应从肩膀垂直而下,双手平放在地板上,手指向前;双膝应在臀部的正下方,小腿和双脚往后平放在地板上,腹部不要着地板;头部应向上抬起,脸部朝正前方,下巴和地板平行。
  运动方法:1.家长双手横放在孩子臀部。2.让孩子的头向上,双手平放,手指向前,双脚平放,脚趾向后。3.家长发出“向后摇”的指令,在孩子向后摇并完全坐在他自己平放的双脚上时,施加少许压力。4.当孩子往后坐在脚跟上时,双手要保持不动,让孩子保持这个姿势一秒钟。5.家长发出“向前摇”的指令,在孩子做向前的动作时,家长可以把双手从孩子的臀部拿开,或把手放在孩子的臀部上,但不要把孩子向前推,让孩子保持这个姿势一秒钟。
  这项运动连续重复30次,每周5天,共做6周,同时加上爬行运动。如果孩子做30次太累,可以分成两次做,各做15次。(王阿敏)


第11版(健康时空)
专栏:不吐不快

  医患和谐从语言做起
  伍莲
  有10多年心脏病史的父亲,在老家跑了若干家医院,仍得不到有效根治。最近他希望在北京工作的我联系一位名大夫,咨询一下病情。有同事便建议我不妨找一下安贞医院的孙衍庆大夫。打听到孙大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又曾是安贞医院前院长,我先就有了怯意,人家是大牌人物,自己一介平民,又素不相识的,会理你吗?我忐忑不安地试着给孙大夫打去电话,他亲切的回应立即打消了我的顾虑。之后,父亲来京找他看病,他也始终耐心而和气,“不要着急”、“还有什么想知道”……语言中虽没有过多的客气,却让人分明感受到他对病人的关心和负责任。
  对看病冷暖深有体会的父亲,对孙大夫很是感激,感触最深的却是孙大夫的语言,“同样的话,从有些大夫口中说出来,我感到冷冰冰;而听孙大夫说出,感到的却是亲切和真诚,治病也有了信心。”我没想到,医生的语言对一名患者竟有如此大的影响。
  古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医生的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生的语言如同他的手术刀,可以救人,也可能伤人。医生高超的语言水平,能给病人增加信心、希望和力量,会使病人的免疫能力、代偿能力、康复能力和各种协调能力增强。反之则结果大相径庭。
  然而,对于医生,把话说好,并非简单地加几句客气话就可做到,内心具备仁爱之心才是大前提。我国著名医学家张孝骞说过一句话,“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正是医生这一治病救人的神圣职业应具备的人文素质。而且,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化,现代医学也要求医务人员在诊治上,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病理变化,更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在医疗的各个环节表现出对患者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而医务人员的语言便是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可喜的是,这样的观念正为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人员所接受,并体现在医患互动中。
  面对疾病,医患本是合作关系,理应同舟共济。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患者到医院看病是求医生”的医患不平等观念至今未能完全消除,冷冰冰的语言仍不时地听到。再联系到当前日益严重的医患矛盾。只有当人文关怀被充分叫响时,医患关系才会有走向和谐的可能。
  “大医精诚,贫贱博爱,童叟无欺。”亲爱的医生,请先从您的语言做起。


第11版(健康时空)
专栏: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结果正式发布,它用数据回答——
老年人的生活怎么样
本报记者王淑军
  我们都会变老,每个人都会有年逾60的长辈。然而,你是否关注过:老人们在想什么?他们感到幸福吗?一句话,他们的生活还好吗?
  近日,由民政部申报,经国家统计局批准,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龄协会及其所属的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具体承担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正式对外发布调查结果。这是我国第一次由国家拨专款、以政府名义进行的全国老年人口调查,覆盖20个省份,调查了2000年60岁以上老人2万余名。
  专家认为,此次调查所得数据从经济、医疗、服务、精神文化、居住环境、社会参与等多方面、多角度,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我国老年人的现实生活状况。
  对现实生活基本满意
  对比2000年与1992年时的情况,调查显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总体上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自身的素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
  1.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增加。城市老年人的年平均收入水平2000年较1992年增长了3.1倍,农村老年人增长了1.7倍。
  2.老年人家庭生活条件改善。在城市,老年人家庭生活设施拥有率达到50%,1992年为4种,2000年增加到8种,增加了煤气、电话、电冰箱和室内厕所。在农村,老年人家庭生活设施拥有率达到50%的为2种。城市老年人户均住房面积达70多平方米,农村老年人户均则达80多平方米。城乡90%的老年人有自己单独的住房。
  3.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城市老年人的文盲率从1992年的41.2%下降到28.4%。农村老年人的文盲率从74%下降到57%。在城市高中以上程度从17%提高到21%,在农村则从1.2%提高到1.5%。
  4.老年文体活动比较丰富。老年人对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追求,最多的闲暇活动是看电视,城市达到90%以上,农村为70%以上。在城市,老年人读书看报的达到45%,做保健操的达到19%。老年人也积极参加其他的闲暇活动,如打麻将、打牌、下棋、看电影、听戏、逛公园等。
  5.城市老年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城市中20%以上的老年人从事过义务劳动,不少人参加过治安活动、青少年教育活动和志愿者组织的活动,表明他们仍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6.社会救助缓解了特殊群体的经济压力。一些老年人得到政府和集体救助,无退休金、健康状况差、独居、高龄、无子女的老人得到的救助更有保障。
  7.老年人在教育、交通、娱乐场所及其他公共设施等方面享受到多方面优待。在城市,40%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获得《老年人优待证》,高龄老人中这一比例达到60%以上。这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也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8.老年人得到许多服务与关怀。老年活动场地和设施不断增加,老年人居住区附近有老年活动室的,城市达到50%以上,农村达到20%;有运动场地的,城市达到40%以上,农村为14%。社区服务网络已初具规模,城市老年人居住社区中有“上门看病”服务和“上门做家务”的达到40%以上,“上门护理”服务达到30%以上。在农村,有“上门看病”服务的占60%以上。
  9.老年人对现实生活状况基本满意。多数老年人认为自己的经济状况“够用有余”或“大致够用”,其中城市的达到70%以上,农村的达到60%。在医疗保健服务方面,老年人感到看病就医比较方便的,在城市和农村均达到70%以上。
  后顾之忧尚存在,精神慰藉仍缺乏
  本次调查也显示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社会养老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少老年人有后顾之忧。调查表明,参加商业养老保险者少,对老年人经济生活的作用微乎其微。由于低收入和多子女,老年人过去长期处于经济生活的温饱状态,大多收支相抵,很少有储蓄。城市老年人中,虽有储蓄,但多数人认为这笔钱不够养老所需。
  二是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挑战。目前我国传统养老方式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城市中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老年人为30%以上,而农村则达到60%以上。但是,家庭对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作用正在削弱,青年人孝敬、赡养老人的观念不断淡化,虐待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保障制度又未建立。一旦子女不承担养老责任,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将陷入困境。许多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来源表示了担忧,农村比城市更为紧迫。
  三是精神文化生活亟待加强。在城市,老年人生活区附近没有老年人活动室的占近一半,没有运动场所和老年大学的占一半以上。在农村,老年活动场所比较有限,而且分布不均衡,设施短缺,利用率不高。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和家庭的变化,使得一些老年人感到生活不幸福,不少的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农村情况更甚。
  四是基层老龄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薄弱。老年人协会是重要的老年群众组织,但调查显示老年人参加协会的比例不高。在城市,老年人所在街道有维权小组的仅为15%,农村更少,不到10%,很难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我国的基层老龄工作建设还比较薄弱,不仅专职工作人员少,经费也难以满足老龄工作的需要。


第11版(健康时空)
专栏:读者留言台

  减肥产品应该“减肥”
  近年来,减肥产品市场一直不太平。早些时候,“使你美”减肥带因消费者使用无效而遭投诉,最后在消费者协会的协调下,生产厂家不得不作出全额赔偿的决定。没多久,含海藻的减肥皂又借东瀛之风杀入市场,几番回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近日,卫生部首次发布减肥类保健食品抽检结果,又有8种含有违禁成分的减肥类保健食品被“减”出市场。
  如果说减肥药中的一个很大问题是减肥者没有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那么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广告上自称的减肥药物并未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而公开宣传、销售。许多减肥食品成分不明,作用机制不清,有的篡改审查内容,不提及不良反应且价格昂贵。有的减肥食品中还违法添加了各种对人体有害的含违禁成分的药物,通过抑制食欲、增高机体代谢率或使患者利尿脱水达到减肥的目的。
  短期内使用这些药物会有减重效果,但减去的未必是脂肪;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提不起精神的有之;一旦停药,体重很快会反弹甚至超过原有水平。减肥食品和药物中毒事件也逐年增多,如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心肺功能异常,使减肥者的健康大大受损,甚至减掉了生命。
  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减肥市场的管理,给已经十分“臃肿”的这一产品市场减减肥。(梁静平董少广)


第11版(健康时空)
专栏:大夫信箱

  当心房颤诱发脑梗死
  问:我今年64岁,患房颤10年,近来一段时间反复发作。有人说因房颤而引起的脑梗死已成为中老年人的致命杀手,请问这是真的吗?为什么这样说?我应注意些什么?
  答:在临床上,因房颤而引起的脑梗死已成为中老年人的致命杀手。房颤是心房纤维性颤动,也就是心房颤动的简称。多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甲亢引起的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有少部分无器质性心脏病者,称为孤立性房颤,也叫特发性房颤。有些病人的房颤发作时呈间歇性,一般持续几小时或几天而自行消失,称为阵发性房颤;若是房颤持续性存在,不能自行恢复正常,则属于持续性房颤。有关统计表明,老年人房颤发生率约7%—14%。
  患者发生房颤时,心排血量可减少1/4以上,重者可达50%,如同时伴有心室功能损害者,房颤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引发肺水肿或心肌缺血。尤为严重的是,由于房颤而使心房无规则颤动,失去收缩能力,导致左心房内血流不畅而淤滞,在凝血因子的活化下,红细胞易于聚集,并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相结合,这样就容易形成血栓。脱落的栓子可进入体循环动脉,随血液到处流窜,如堵塞脑部血管或外周血管,则引起栓塞性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栓栓塞是房颤的严重并发症,房颤是缺血性脑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风心病等有心脏瓣膜病者,因房颤导致栓子脱落更易诱发脑梗死。
  对房颤的危害不可掉以轻心。一旦经检查确诊为房颤的患者,必须积极对导致房颤的疾病进行治疗,治好了原发病,房颤也就消失了。如果是持续性房颤,应到正规医院请心血管医生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情况采取药物复律或电复律,将房颤转复为持续正常的窦性心律。若是无法转复为窦性心律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临床实践证明,让房颤病人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抗血小板药物阿斯匹林,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中风发生率。如是孤立性房颤者,可口服阿斯匹林来预防血栓,也可应用活血化淤中药。房颤患者要注重自我保健,做到生活规律、保证睡眠、饮食合理、保持心理平衡,对促进康复,减少和防止脑梗死大有裨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杨锋


第11版(健康时空)
专栏:医学瞭望塔

  一项调查显示
社会影响是青少年吸烟的主因
  本报讯日前公布的一项全国少年儿童禁烟宣传调查活动报告显示:包括朋友、同学、家庭、社会和媒体等周围环境影响以及好奇心是导致青少年吸烟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周围同学的影响占23.5%,家庭社会的影响占21.3%,好奇心的因素则占到27.6%。
  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共同开展的此次调查,从2002年上半年开始,历时6个月。活动对10岁至19岁之间的中小学生进行了数据采集,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3万份。此次活动还积极组织青少年禁烟座谈会,征集禁烟宣传活动广告用语,开展征文、绘画比赛,开辟网上禁烟论坛等,共计20余万青少年参与,在他们中间起到了很好的禁烟宣传教育作用。(君闻)


第11版(健康时空)
专栏:

  连体婴儿佐佐、佑佑出院
十二月十二日,来自江西农村的父母抱着儿子柯申佐(左)、柯申佑准备出院。今年八月九日出生的佐佐、佑佑兄弟俩腹部相连,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生于十一月二十九日成功地为他们进行了分离手术。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小哥俩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明显。新华社记者张明摄


返回顶部